第204章 禍b流通學之雙贏
讓你治理北疆,沒讓你一統世界 作者:惡魔吻德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04章 禍b流通學之雙贏
定襄城。
繼譚軍泄密事件之後,蜀王府如同經曆了一場大地震。
尤其是那些嘴巴不嚴的,幾乎是人人自危。
為了避免再次泄密,李恪建立了嚴格的政審製度。
那麽問題來了。
如何進行政審呢?
那自然是通過不良人的偵查手段了。
作為李恪手中最得意的情報組織,不良人從未讓他失望。
看著身著黑袍的不良帥,李恪淡淡問道:“張恆,調查結果出來了嗎?”
“殿下,目前有嫌疑的都在這張名單上了。”
“有標注的都是各大勢力的探子,其餘的是懷疑對象。”
張恆將一份名單擺在桌子上,麵無表情地說道。
李恪拿起仔細瀏覽了一遍,心裏已經有底了,“不錯!今晚讓名單上的人消失!”
“是。”張恆自然不會有意見。
李恪微微頷首,對不良人很是滿意,揮手示意退下。
張恆收起名單,剛想離開就被叫住了。
“迴去之後,替本王給不良人的兄弟們帶句話。”
“若是有家屬在世的,可以讓他們來定襄城。”
“本王不能保證他們大富大貴,但衣食無憂還是沒問題的。”
“若時機合適,本王會為兄弟們正名。”
張恆那張麵無表情的臉上,難得出現了情緒波動。
不良人大多都是罪犯,都是無顏麵對家人的失足男子。
但此罪犯非彼罪犯,不少都是被陷害的。
李恪如此貼心的安排,不正戳中了他們的軟肋嘛!
他眼眶微紅,嘴唇抿了又抿,最終隻化作一句:“我替兄弟們,謝過殿下!”
“應該的,不能讓兄弟們既流血又流淚。”
僅僅一夜時間,蜀王府中所有涉嫌泄密的人全部被清理幹淨。
但這對於定襄城的大部分人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一切~似乎從未發生過!
這日。
李恪剛巡查完工廠,就迎麵碰上了王玄策。
“殿下,好消息啊!”
“仔細說說。”
“殿下也知道,咱們的天狼計劃被鄂國公知曉……”
王玄策將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
原來,李世民本來想降旨問責的;
好在長孫皇後和太子聯合諸位武將合力勸阻,這才讓打消了問責的念頭。
福禍相依,這話一點都沒錯。
因為此事鬧大了,長安城的客商們也從中嗅到了商機。
這場風波,直接卷起了長安客商北上的潮流。
“也就是說,如今有一大批客商正在來定襄城的路上?”李恪確認道。
“沒錯!”
“給我派人把他們攔住!”
“啊?這…”王玄策懵了。
“殿下,咱們之前還忙著招商引資,現在又為何要攔住那些商人?”
王玄策表示不解,有人買商鋪不是好事兒嘛?
在定襄城的建設上,蜀王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非但如此,就連使用的建築材料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論是波特蘭水泥,還是建築鋼筋…亦或是廚衛建材,都是跨時代的。
前期投入如此巨大,不是應該想辦法盡快迴血嗎?
現在商戶們主動送上門來,為何又要拒之門外?
“玄策,你是不是覺得咱們應該好好賺他一大筆才行?”
王玄策總管蜀王府的財務,關注點自然偏重於斂財了。
見他驚愕的表情,李恪立馬就將他的心思猜了個透。
“沒錯!殿下咱們蜀王府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啊!”
王玄策捂著胸口,感覺心都在滴血。
他覺得,李恪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自他總管蜀王府財務以來,一直都壓力山大。
生怕哪天周轉不過來,導致資金鏈斷裂。
如果影響到殿下的大業,他就是蜀王府的罪人!!
“玄策,本王覺得有必要給你科普一下貨幣流通學了。”
李恪意識到,這家夥目前的理念已經跟不上蜀王府的步伐了。
“禍b流通學?那是個什麽學?”
王玄策喃喃道,眼神中帶著濃濃的疑惑。
“我隻聽說過《算學》、《書學》、《律學》、《太學》、《國子學》…沒聽說過什麽禍b流通學。”
他曾經是縣令,自然學習過大唐國子監的相關科目。
但無論他如何迴想,都沒想起來大唐有這一學科。
“玄策,若是沒了萬寶閣的補給,你覺得咱們能玩轉北疆嗎?”
李恪迴答這一問題,而是直接拋出了個問題。
“這…恐怕有點難。”王玄策想都沒想,就直接搖頭。
這段時間下來,萬寶閣墊了大量的錢財進去。
若非有東突厥貴族和薛延陀抄家所得的黃金維持,恐怕都要支撐不下去了。
沒辦法,蜀王府的攤子實在是鋪得太大了!
且不說,定襄城有超過五萬的工人在上工,每天光夥食費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更別提在河東道開采礦產的工人也過萬了…
另外,蜀王府還有龐大的府兵隊伍需要供養。
這其中,哪一項不需要玩命地燒錢啊?!
“那本王就告訴你,你若能把格局打開,玩轉北疆易如反掌。”李恪淡淡道。
之前一直沒機會聊這個問題,今天索性掰開講透。
“作為蜀王府財務的掌控者,你的格局也必須打開!”
聞言,王玄策立馬掏出紙筆,準備開始記錄。
他知道殿下又要開始上課了,必須認真聽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那些牧民上工,目前采取的是公分製度是吧?”
王玄策點頭如搗蒜,牧民們確實隻登記工分,不領錢。
若是牧民們需要采買物資,至於用工分去府衙的供銷社核銷即可。
“就拿羊脂皂工廠舉個簡單的例子,牧民一個月賺300個工分。”
“拿著這300個工分,他可以去供銷社購買價值600文錢的商品。”
“按照牧民的習慣,這些工分頂多就用來換取一些糧食,雪花鹽、衣物等生活必需品。”
“這些物資大多價格並不高,咱們付出的代價也並不大。”
“但在這一個月個工作中,一個牧民卻能生產出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羊脂皂。”
“而萬寶閣的羊脂皂價格有多離譜,利潤有多豐厚,就不用本王多說了吧?”
王玄策手中的筆忽然停頓下來,腦瓜子一下就通透了。
這感覺,就跟堵塞多年的腦血栓突然被疏通了一般,陡然靈光乍現!
李恪並沒有理會他的反應,繼續解釋道:
“以價值600文的薪酬換取百倍,甚至千倍的利潤,你覺得還虧嗎?”
王玄策大聲應道:“不虧!絕對不會虧!咱們簡直賺大了!”
李恪微微頷首,“而賺取的這部分利潤,完全可以投入到再生產,甚至是擴大生產。”
“如此一來,咱們還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而在工分兌換的過程中,咱們蜀王府也不是一點都不賺吧?”
“羊脂皂中有暴利,工分核銷的時候又有利潤,不就是雙贏嗎?!”
王玄策:“???”
殿下,您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麽?
雙贏是這麽理解的嗎?
臥槽!
敢情您理解的雙贏是自己一個人贏兩次啊!!
定襄城。
繼譚軍泄密事件之後,蜀王府如同經曆了一場大地震。
尤其是那些嘴巴不嚴的,幾乎是人人自危。
為了避免再次泄密,李恪建立了嚴格的政審製度。
那麽問題來了。
如何進行政審呢?
那自然是通過不良人的偵查手段了。
作為李恪手中最得意的情報組織,不良人從未讓他失望。
看著身著黑袍的不良帥,李恪淡淡問道:“張恆,調查結果出來了嗎?”
“殿下,目前有嫌疑的都在這張名單上了。”
“有標注的都是各大勢力的探子,其餘的是懷疑對象。”
張恆將一份名單擺在桌子上,麵無表情地說道。
李恪拿起仔細瀏覽了一遍,心裏已經有底了,“不錯!今晚讓名單上的人消失!”
“是。”張恆自然不會有意見。
李恪微微頷首,對不良人很是滿意,揮手示意退下。
張恆收起名單,剛想離開就被叫住了。
“迴去之後,替本王給不良人的兄弟們帶句話。”
“若是有家屬在世的,可以讓他們來定襄城。”
“本王不能保證他們大富大貴,但衣食無憂還是沒問題的。”
“若時機合適,本王會為兄弟們正名。”
張恆那張麵無表情的臉上,難得出現了情緒波動。
不良人大多都是罪犯,都是無顏麵對家人的失足男子。
但此罪犯非彼罪犯,不少都是被陷害的。
李恪如此貼心的安排,不正戳中了他們的軟肋嘛!
他眼眶微紅,嘴唇抿了又抿,最終隻化作一句:“我替兄弟們,謝過殿下!”
“應該的,不能讓兄弟們既流血又流淚。”
僅僅一夜時間,蜀王府中所有涉嫌泄密的人全部被清理幹淨。
但這對於定襄城的大部分人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一切~似乎從未發生過!
這日。
李恪剛巡查完工廠,就迎麵碰上了王玄策。
“殿下,好消息啊!”
“仔細說說。”
“殿下也知道,咱們的天狼計劃被鄂國公知曉……”
王玄策將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
原來,李世民本來想降旨問責的;
好在長孫皇後和太子聯合諸位武將合力勸阻,這才讓打消了問責的念頭。
福禍相依,這話一點都沒錯。
因為此事鬧大了,長安城的客商們也從中嗅到了商機。
這場風波,直接卷起了長安客商北上的潮流。
“也就是說,如今有一大批客商正在來定襄城的路上?”李恪確認道。
“沒錯!”
“給我派人把他們攔住!”
“啊?這…”王玄策懵了。
“殿下,咱們之前還忙著招商引資,現在又為何要攔住那些商人?”
王玄策表示不解,有人買商鋪不是好事兒嘛?
在定襄城的建設上,蜀王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非但如此,就連使用的建築材料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論是波特蘭水泥,還是建築鋼筋…亦或是廚衛建材,都是跨時代的。
前期投入如此巨大,不是應該想辦法盡快迴血嗎?
現在商戶們主動送上門來,為何又要拒之門外?
“玄策,你是不是覺得咱們應該好好賺他一大筆才行?”
王玄策總管蜀王府的財務,關注點自然偏重於斂財了。
見他驚愕的表情,李恪立馬就將他的心思猜了個透。
“沒錯!殿下咱們蜀王府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啊!”
王玄策捂著胸口,感覺心都在滴血。
他覺得,李恪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自他總管蜀王府財務以來,一直都壓力山大。
生怕哪天周轉不過來,導致資金鏈斷裂。
如果影響到殿下的大業,他就是蜀王府的罪人!!
“玄策,本王覺得有必要給你科普一下貨幣流通學了。”
李恪意識到,這家夥目前的理念已經跟不上蜀王府的步伐了。
“禍b流通學?那是個什麽學?”
王玄策喃喃道,眼神中帶著濃濃的疑惑。
“我隻聽說過《算學》、《書學》、《律學》、《太學》、《國子學》…沒聽說過什麽禍b流通學。”
他曾經是縣令,自然學習過大唐國子監的相關科目。
但無論他如何迴想,都沒想起來大唐有這一學科。
“玄策,若是沒了萬寶閣的補給,你覺得咱們能玩轉北疆嗎?”
李恪迴答這一問題,而是直接拋出了個問題。
“這…恐怕有點難。”王玄策想都沒想,就直接搖頭。
這段時間下來,萬寶閣墊了大量的錢財進去。
若非有東突厥貴族和薛延陀抄家所得的黃金維持,恐怕都要支撐不下去了。
沒辦法,蜀王府的攤子實在是鋪得太大了!
且不說,定襄城有超過五萬的工人在上工,每天光夥食費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更別提在河東道開采礦產的工人也過萬了…
另外,蜀王府還有龐大的府兵隊伍需要供養。
這其中,哪一項不需要玩命地燒錢啊?!
“那本王就告訴你,你若能把格局打開,玩轉北疆易如反掌。”李恪淡淡道。
之前一直沒機會聊這個問題,今天索性掰開講透。
“作為蜀王府財務的掌控者,你的格局也必須打開!”
聞言,王玄策立馬掏出紙筆,準備開始記錄。
他知道殿下又要開始上課了,必須認真聽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那些牧民上工,目前采取的是公分製度是吧?”
王玄策點頭如搗蒜,牧民們確實隻登記工分,不領錢。
若是牧民們需要采買物資,至於用工分去府衙的供銷社核銷即可。
“就拿羊脂皂工廠舉個簡單的例子,牧民一個月賺300個工分。”
“拿著這300個工分,他可以去供銷社購買價值600文錢的商品。”
“按照牧民的習慣,這些工分頂多就用來換取一些糧食,雪花鹽、衣物等生活必需品。”
“這些物資大多價格並不高,咱們付出的代價也並不大。”
“但在這一個月個工作中,一個牧民卻能生產出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羊脂皂。”
“而萬寶閣的羊脂皂價格有多離譜,利潤有多豐厚,就不用本王多說了吧?”
王玄策手中的筆忽然停頓下來,腦瓜子一下就通透了。
這感覺,就跟堵塞多年的腦血栓突然被疏通了一般,陡然靈光乍現!
李恪並沒有理會他的反應,繼續解釋道:
“以價值600文的薪酬換取百倍,甚至千倍的利潤,你覺得還虧嗎?”
王玄策大聲應道:“不虧!絕對不會虧!咱們簡直賺大了!”
李恪微微頷首,“而賺取的這部分利潤,完全可以投入到再生產,甚至是擴大生產。”
“如此一來,咱們還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而在工分兌換的過程中,咱們蜀王府也不是一點都不賺吧?”
“羊脂皂中有暴利,工分核銷的時候又有利潤,不就是雙贏嗎?!”
王玄策:“???”
殿下,您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麽?
雙贏是這麽理解的嗎?
臥槽!
敢情您理解的雙贏是自己一個人贏兩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