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曹家千裏駒!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十五年十月。
朝廷對遼東諸將的敕封抵達蓋州衛。
按照張侯爺上奏的請功表,對其麾下諸將進行了敕封。
敕封遼東第一軍統領吳國忠,為遼東第一鎮總兵;
敕封遼東第二軍統領徐安國,為遼東第二鎮總兵;
敕封遼東驍騎軍統領尤岱,為驍騎軍總兵;
敕封遼東驃騎軍統領曹明勝,為驃騎軍總兵;
敕封施琅為遼東水師提督;
敕封徐敷奏為遼東巡撫;
等。
自張璟川就藩遼東之後,諸多廣寧潰敗下來的中下級軍官紛紛通過遼東錦衣衛的渠道,來到了蓋州衛和複州衛投效。
曹變蛟之子曹明勝便是其中之一。
曹明勝在曹變蛟麾下,便是騎營統領,其父曹變蛟在清軍圍殺中力戰而亡,曹明勝誓要為父報仇,不願跟隨吳三桂等人退迴山海關。
在得知平虜侯在遼東就藩後,便帶著百餘騎殘部千裏奔襲至蓋州衛投奔。
張璟川對曹明勝這樣的名將之後,自然是較為青睞,再加上曹明勝在其父身邊征戰多年,尤擅騎戰。
所以,
張璟川便將驃騎營統領一職給了他。
由於從毛憐衛搶來了四萬餘匹戰馬,張璟川便開始打理整編騎軍。
致使尤岱的驍騎軍和曹明勝的驃騎軍都達到了兩萬騎,剩下的一萬騎則繼續留在複州衛編練。
……
崇禎十五年,十二月。
鄭成功領著五千倭兵在蓋州衛的港口登岸。
“謔,好不熱鬧啊!”
蓋州城的港口,在金州商會出資擴建下,一點也不比江浙那邊的港口差多少,反而因為沒有海禁,繁榮度更是猶有過之。
那些個頭上紮著小辮的滿洲勞工正在工頭的鞭笞下,賣力的做著苦力活兒。
一輛輛板車排著整齊的隊伍等候著裝載,另一邊,滿載貨物的板車往城內而去。
鄭成功注意到,那些板車上裝載的箱子都是鐵質的,而且周圍還有甲士在守衛,想來應該是運送的火藥。
隨著鄭成功帶著五千倭兵朝城內走去,附近的街道上人山人海,百姓們自發地聚集在這裏表達著自己的熱情。
可當這些百姓走近一看,卻發現有些不太對勁。
這些兵卒的甲胄並不是明軍製式甲胄,而且個頭明顯偏矮,腰上除了配刀以外,還帶著一些如團扇之類花裏胡哨的東西。
原本準備送白麵饃饃和雞蛋的老百姓,看到這一幕,也都停下了上前的腳步,很自覺地讓開了道路。
鄭成功迴頭看了一眼跟在身側的眉頭緊蹙的宮本武藏,
開口寬慰道:
“等咱們在前線打出了名氣,這些大明的百姓會給咱們好臉色的。”
宮本武藏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張侯爺對宮本武藏的能力還是認可的,而且他作為倭人,能夠在鄭成功身邊輔佐,對鄭成功而言,也算是一大臂助。
張璟川之所以要招募一支倭兵為自己打仗,目的很單純。
打仗,
是要死人的,
炮灰也好,精銳也好,在不同的環境下得扮演不同的角色,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一定要有炮灰,那張璟川寧願讓倭兵和高麗兵來做,
畢竟,
我天朝子民的性命可是精貴得很,怎麽能用來做炮灰去送死呢。
等候在前麵的錦衣衛小旗官,在驗證過信物和身份之後,便引著鄭成功等人朝東城門而去。
“所有的兵馬都到了,就等你們了。”說著,小旗官將一本地圖遞給了鄭成功:“你們駐紮的地方在湯池堡,侯爺在那裏等你們。”
鄭成功眉頭一皺,不禁疑惑道:“你剛才說,所有兵馬都到了?”
“對呀,”小旗官點點頭:“第一鎮在孛羅堝,第二鎮在湯池堡,驃騎軍在大片嶺關,還有鳳凰城那邊的驍騎軍和高麗的兩個營都北上了。”
鄭成功皺了皺眉,訝然道:“侯爺集結了這麽多兵馬,這是要攻海州衛?”
“不然呢?”小旗官揶揄道:“侯爺幾乎集結了能夠動用的所有兵馬了,這一次,必定是要與清軍決戰了。”
在前往湯池堡的路上,
鄭成功發現了大量的斥候和哨騎,還有連綿不斷的押運糧草輜重的隊伍。
不得不說,
平虜侯府的調度能力,讓人歎為觀止,
這也體現出了侯爺麾下的兵馬,軍紀之整肅。
但如此大張旗鼓的調動兵馬,就不怕被清軍察覺麽?
念及於此,
鄭成功不由皺起了眉頭。
“你也發現了?”一旁的宮本武藏沉吟道。
鄭成功神情凝重的點了點頭,不解道:“侯爺用兵如神,絕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隻能說,你們侯爺太過於自信了!”宮本武藏冷哼道。
兩日後,
鄭成功領著五千倭兵來到了湯池堡。
由於湯池堡隻是一座不大的軍堡,所以,除了侯爺的親衛營以外,所有的兵馬都駐紮在營堡外。
鄭成功讓宮本武藏帶著倭兵去外圍安營紮寨,他自己則在錦衣衛的帶領下,朝堡內走去。
駐紮在湯池堡這邊的,是徐安國的第二鎮軍,
整個營盤以湯池堡為中心,一層層,一環環,都顯得無比井然有序。
鄭成功走入了一座宅院,看見了徐安國。
徐安國並沒有著甲,而是穿著內襯,圍著圍裙,正在一張木桌上包著餃子。
旁邊燒著水,應該要不了多久就能煮沸。
旁邊倚靠著大樹的是一個身著甲胄的年輕將領,閉著眼,在其身側,立著一把造型很古樸頗有一點類似陌刀的長柄刀。
徐安國看到鄭成功進來以後,笑著招唿道:“他叫曹明勝,驃騎軍總兵。”
鄭成功眉頭一挑,不由多看了曹明勝一眼。
……這就是曹家那位千裏駒麽?帶著百八十騎從廣寧一路奔襲至蓋州衛投效侯爺,聽說一路上遇到阻截的清軍便是一輪衝鋒,到達蓋州城的時候,身邊隻有不到二十騎。
雖然對方比自己大不了幾歲,但鄭成功依舊拱手拜道:“鄭成功見過曹總兵!”
曹明勝睜開眼,隻是看了鄭成功一眼,然後又重新閉上了。
然而,就這一眼,卻讓鄭成功心頭一顫,不由暗道:好重的殺氣!
“嗬嗬嗬,他這人就這樣,除了侯爺,對誰都沒好臉色,”說著額,徐安國問道:“豬肉白菜餡兒的餃子,待會兒一起吃點兒!”
徐安國看著鄭成功,但手裏的活兒可沒停,而且包餃子的速度竟有些眼花繚亂。
就在這時,
吳國忠從打開了門,看向外麵的三人,開口道:
“侯爺讓你們進來。”
……
朝廷對遼東諸將的敕封抵達蓋州衛。
按照張侯爺上奏的請功表,對其麾下諸將進行了敕封。
敕封遼東第一軍統領吳國忠,為遼東第一鎮總兵;
敕封遼東第二軍統領徐安國,為遼東第二鎮總兵;
敕封遼東驍騎軍統領尤岱,為驍騎軍總兵;
敕封遼東驃騎軍統領曹明勝,為驃騎軍總兵;
敕封施琅為遼東水師提督;
敕封徐敷奏為遼東巡撫;
等。
自張璟川就藩遼東之後,諸多廣寧潰敗下來的中下級軍官紛紛通過遼東錦衣衛的渠道,來到了蓋州衛和複州衛投效。
曹變蛟之子曹明勝便是其中之一。
曹明勝在曹變蛟麾下,便是騎營統領,其父曹變蛟在清軍圍殺中力戰而亡,曹明勝誓要為父報仇,不願跟隨吳三桂等人退迴山海關。
在得知平虜侯在遼東就藩後,便帶著百餘騎殘部千裏奔襲至蓋州衛投奔。
張璟川對曹明勝這樣的名將之後,自然是較為青睞,再加上曹明勝在其父身邊征戰多年,尤擅騎戰。
所以,
張璟川便將驃騎營統領一職給了他。
由於從毛憐衛搶來了四萬餘匹戰馬,張璟川便開始打理整編騎軍。
致使尤岱的驍騎軍和曹明勝的驃騎軍都達到了兩萬騎,剩下的一萬騎則繼續留在複州衛編練。
……
崇禎十五年,十二月。
鄭成功領著五千倭兵在蓋州衛的港口登岸。
“謔,好不熱鬧啊!”
蓋州城的港口,在金州商會出資擴建下,一點也不比江浙那邊的港口差多少,反而因為沒有海禁,繁榮度更是猶有過之。
那些個頭上紮著小辮的滿洲勞工正在工頭的鞭笞下,賣力的做著苦力活兒。
一輛輛板車排著整齊的隊伍等候著裝載,另一邊,滿載貨物的板車往城內而去。
鄭成功注意到,那些板車上裝載的箱子都是鐵質的,而且周圍還有甲士在守衛,想來應該是運送的火藥。
隨著鄭成功帶著五千倭兵朝城內走去,附近的街道上人山人海,百姓們自發地聚集在這裏表達著自己的熱情。
可當這些百姓走近一看,卻發現有些不太對勁。
這些兵卒的甲胄並不是明軍製式甲胄,而且個頭明顯偏矮,腰上除了配刀以外,還帶著一些如團扇之類花裏胡哨的東西。
原本準備送白麵饃饃和雞蛋的老百姓,看到這一幕,也都停下了上前的腳步,很自覺地讓開了道路。
鄭成功迴頭看了一眼跟在身側的眉頭緊蹙的宮本武藏,
開口寬慰道:
“等咱們在前線打出了名氣,這些大明的百姓會給咱們好臉色的。”
宮本武藏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張侯爺對宮本武藏的能力還是認可的,而且他作為倭人,能夠在鄭成功身邊輔佐,對鄭成功而言,也算是一大臂助。
張璟川之所以要招募一支倭兵為自己打仗,目的很單純。
打仗,
是要死人的,
炮灰也好,精銳也好,在不同的環境下得扮演不同的角色,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一定要有炮灰,那張璟川寧願讓倭兵和高麗兵來做,
畢竟,
我天朝子民的性命可是精貴得很,怎麽能用來做炮灰去送死呢。
等候在前麵的錦衣衛小旗官,在驗證過信物和身份之後,便引著鄭成功等人朝東城門而去。
“所有的兵馬都到了,就等你們了。”說著,小旗官將一本地圖遞給了鄭成功:“你們駐紮的地方在湯池堡,侯爺在那裏等你們。”
鄭成功眉頭一皺,不禁疑惑道:“你剛才說,所有兵馬都到了?”
“對呀,”小旗官點點頭:“第一鎮在孛羅堝,第二鎮在湯池堡,驃騎軍在大片嶺關,還有鳳凰城那邊的驍騎軍和高麗的兩個營都北上了。”
鄭成功皺了皺眉,訝然道:“侯爺集結了這麽多兵馬,這是要攻海州衛?”
“不然呢?”小旗官揶揄道:“侯爺幾乎集結了能夠動用的所有兵馬了,這一次,必定是要與清軍決戰了。”
在前往湯池堡的路上,
鄭成功發現了大量的斥候和哨騎,還有連綿不斷的押運糧草輜重的隊伍。
不得不說,
平虜侯府的調度能力,讓人歎為觀止,
這也體現出了侯爺麾下的兵馬,軍紀之整肅。
但如此大張旗鼓的調動兵馬,就不怕被清軍察覺麽?
念及於此,
鄭成功不由皺起了眉頭。
“你也發現了?”一旁的宮本武藏沉吟道。
鄭成功神情凝重的點了點頭,不解道:“侯爺用兵如神,絕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隻能說,你們侯爺太過於自信了!”宮本武藏冷哼道。
兩日後,
鄭成功領著五千倭兵來到了湯池堡。
由於湯池堡隻是一座不大的軍堡,所以,除了侯爺的親衛營以外,所有的兵馬都駐紮在營堡外。
鄭成功讓宮本武藏帶著倭兵去外圍安營紮寨,他自己則在錦衣衛的帶領下,朝堡內走去。
駐紮在湯池堡這邊的,是徐安國的第二鎮軍,
整個營盤以湯池堡為中心,一層層,一環環,都顯得無比井然有序。
鄭成功走入了一座宅院,看見了徐安國。
徐安國並沒有著甲,而是穿著內襯,圍著圍裙,正在一張木桌上包著餃子。
旁邊燒著水,應該要不了多久就能煮沸。
旁邊倚靠著大樹的是一個身著甲胄的年輕將領,閉著眼,在其身側,立著一把造型很古樸頗有一點類似陌刀的長柄刀。
徐安國看到鄭成功進來以後,笑著招唿道:“他叫曹明勝,驃騎軍總兵。”
鄭成功眉頭一挑,不由多看了曹明勝一眼。
……這就是曹家那位千裏駒麽?帶著百八十騎從廣寧一路奔襲至蓋州衛投效侯爺,聽說一路上遇到阻截的清軍便是一輪衝鋒,到達蓋州城的時候,身邊隻有不到二十騎。
雖然對方比自己大不了幾歲,但鄭成功依舊拱手拜道:“鄭成功見過曹總兵!”
曹明勝睜開眼,隻是看了鄭成功一眼,然後又重新閉上了。
然而,就這一眼,卻讓鄭成功心頭一顫,不由暗道:好重的殺氣!
“嗬嗬嗬,他這人就這樣,除了侯爺,對誰都沒好臉色,”說著額,徐安國問道:“豬肉白菜餡兒的餃子,待會兒一起吃點兒!”
徐安國看著鄭成功,但手裏的活兒可沒停,而且包餃子的速度竟有些眼花繚亂。
就在這時,
吳國忠從打開了門,看向外麵的三人,開口道:
“侯爺讓你們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