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盛京!!!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上的大軍,
出了蓋州衛的地界後,明顯加快了行進速度。
鄭成功不清楚這六萬餘大軍還有鳳凰城那邊的兩萬多兵馬到底分成了幾個部分,更不清楚自己這五千倭兵屬於侯爺麾下的哪個部分。
跟著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行軍,說實話,鄭成功還是頭一遭。
感覺自己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樣,隻知道跟著大部隊走,若是走慢了,就會有遊弋在側的哨騎上前提醒。
這種感覺又像是羊群,而周圍遊弋的哨騎就是牧羊犬。
至於牧羊人,自然是侯爺了。
隻是這提速,開始極為明顯起來。
遠遠地,
鄭成功似乎看見了東側的析木城。
那是一座比一般營堡要大,卻又比一般城池要小的一處戰略要塞。
城頭上,插著明軍旗幟,城外有甲士正在打掃戰場。
很顯然,這析木城應該剛攻下來不久。
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徐安國的第二軍提前攻打下來的,而且還是在大軍行進途中。
效率,
一直是平虜侯府所秉承的東西。
大軍北上,先頭部隊的作用就是為後麵的大部隊鋪路。
大軍,
正在繼續向北,向北,向北!
晚上,
各部點燃火堆,席地而眠。
雖說在這寒冬臘月如此做極易發生凍死人的事兒,但好在後勤準備了足夠的炭火和木柴,除此之外,還給將士們準備了肉湯。
不同於關內的兵,這些將士可是足糧足餉,每一頓都能沾點兒葷腥,這身子自然也打熬得硬朗。
翌日清晨,
大軍收拾行裝,繼續北上。
鄭成功注意到西側的哨騎明顯多了起來,向徐安國一問才知道,那是第一軍的哨騎。
既然吳國忠的第一軍出現在了左翼,那距離海州城,應該不遠了。
而海州城,
則是盛京南邊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
鄭成功原以為他們會在海州城南二三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
結果,
張侯爺讓他帶著五千倭兵開始轉向,脫離徐安國的第二軍,跟著親衛營的騎兵轉而朝著東北方向行進!
侯爺這是……不打算親自坐鎮攻打海州城了?
這行進路線,相當於是直接繞過海州城,這一清廷第一道防線,
直奔清廷的第二道防線,也就是原遼東都司所在的東寧衛自在州!
可自在城是一座城高池深的大城,別說就他們這點兵馬,就是再來五萬,也不一定能攻下。
親衛營都是騎兵,行進速度可沒有因為這五千倭兵而慢下來,使得跟在後麵的倭兵跟得上氣不接下氣,已經出現了掉隊的人了。
鄭成功終於忍不住了,作為這支倭兵的統領,他不得不開口去問自己的義父:
“義父,咱們到底要打哪裏?”
海州衛還沒打下來,就這麽點人也不太像是要去伏擊自東寧衛去海州城馳援的清軍,如此戰法……
就不怕被清軍包餃子?
當然了,
鄭成功還有一個極為大膽的猜測,但他不敢去那樣猜。
因為在與宮本武藏研究侯爺的戰術思維和推演時,不是沒有做過那樣的假設。
因為那就意味著,清軍的鐵騎可以沒有任何阻擋的來到蓋州城下,而以蓋州城裏的那一點兒守卒,就像是處子的那一層膜,一捅就破。
說句不好聽的話,
這樣顧頭不顧腚的打法,與密菊共賞有什麽區別?
還真以為人家不敢直搗黃龍呢!
張侯爺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似乎對鄭成功此時的表情,很是滿意,
同時,
一揮馬鞭,
喊道:
“盛京!!!”
“盛京???”
鄭成功呆愣在原地,宮本武藏也呆愣在原地,跟在後麵都快跑斷氣的五千倭兵也都呆愣在原地。
侯爺這是要帶著他們五千倭兵去打盛京?去打清國國都?
侯爺什麽時候如此看得起倭兵了?
還是說侯爺已經膨脹到以為開著五千倭兵就可以去攻打盛京了?
但很快,
鄭成功和宮本武藏便打消了心中的想法。
因為,
張侯爺領著一千親衛營的騎兵開始策馬疾馳。
隻留下鄭成功和五千倭兵佇立在原地,彷徨無助,就像是被父親拋棄的孩子,心神淩亂的站在狂風暴雨中。
這一刻,
鄭成功和宮本武藏無奈的接受了眼前殘酷的現實。
那就是,
侯爺一開始就是奔著盛京去的,
不,
嚴格來說,
這一次集結如此多的兵力北上,海州城也好,鳳凰城那邊也罷,目的根本不是尋求與清軍決戰。
搞出這麽大的動靜,就是一個幌子。
真實目的,就是清國國都盛京!
至於鄭成功的這五千倭兵……放在盛京與海州城之間,看似是一枚被侯爺拋棄的棋子,實則是一個紐帶。
若是海州城裏的清軍派兵來包平虜侯的餃子,
那鄭成功的這五千倭兵就是一個誘餌,對清軍起到一個牽製的作用,就算阻擋不了,至少也能極大程度的消耗對方。
為侯爺攻打盛京爭取到充足的時間。
若侯爺攻打盛京失利,那鄭成功這邊也能起到一個接應的目的,關鍵時刻,可以為侯爺斷後。
打仗,就如同下棋,
真正的大師,沒有一步棋是胡亂扔在棋盤上的,恨不得每一個棋子都能攻守兩用。
鄭成功在軍事上,也是有一定造詣的,
否則,
鄭芝龍也不可能將兩萬海盜兵交予他來統領。
明白義父的深意之後,鄭成功的眼眸中迸發出一抹淩厲,拔出腰間的長刀,指向遠處的樹林,
開口道:
“所有人,跟我進林子!”
……
“什麽!?”
肅親王豪格大驚,怒視這前來稟報的哨騎,追問道:
“你說有一支明軍直接繞過咱們朝東寧衛去了?”
此時的海州城內,有清軍兩萬餘。
雖說有三成都是從蒙地和後方臨時征來的新卒,但若隻是守城的話,倒也夠用了。
可是,
明軍竟然在海州城這邊分兵了,而且看情況,似乎是奔著東寧衛去了。
海州城是清廷第一道防線,東寧衛便是第二道,再往北可就是清廷所在的帝都盛京了。
若是東寧衛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了,
僅憑繞後的那幾千明軍步騎,是萬不可能對東寧衛造成威脅的,
但,
豪格不敢去賭。
“快,趕緊派人去東寧衛報信!”
……
出了蓋州衛的地界後,明顯加快了行進速度。
鄭成功不清楚這六萬餘大軍還有鳳凰城那邊的兩萬多兵馬到底分成了幾個部分,更不清楚自己這五千倭兵屬於侯爺麾下的哪個部分。
跟著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行軍,說實話,鄭成功還是頭一遭。
感覺自己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樣,隻知道跟著大部隊走,若是走慢了,就會有遊弋在側的哨騎上前提醒。
這種感覺又像是羊群,而周圍遊弋的哨騎就是牧羊犬。
至於牧羊人,自然是侯爺了。
隻是這提速,開始極為明顯起來。
遠遠地,
鄭成功似乎看見了東側的析木城。
那是一座比一般營堡要大,卻又比一般城池要小的一處戰略要塞。
城頭上,插著明軍旗幟,城外有甲士正在打掃戰場。
很顯然,這析木城應該剛攻下來不久。
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徐安國的第二軍提前攻打下來的,而且還是在大軍行進途中。
效率,
一直是平虜侯府所秉承的東西。
大軍北上,先頭部隊的作用就是為後麵的大部隊鋪路。
大軍,
正在繼續向北,向北,向北!
晚上,
各部點燃火堆,席地而眠。
雖說在這寒冬臘月如此做極易發生凍死人的事兒,但好在後勤準備了足夠的炭火和木柴,除此之外,還給將士們準備了肉湯。
不同於關內的兵,這些將士可是足糧足餉,每一頓都能沾點兒葷腥,這身子自然也打熬得硬朗。
翌日清晨,
大軍收拾行裝,繼續北上。
鄭成功注意到西側的哨騎明顯多了起來,向徐安國一問才知道,那是第一軍的哨騎。
既然吳國忠的第一軍出現在了左翼,那距離海州城,應該不遠了。
而海州城,
則是盛京南邊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
鄭成功原以為他們會在海州城南二三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
結果,
張侯爺讓他帶著五千倭兵開始轉向,脫離徐安國的第二軍,跟著親衛營的騎兵轉而朝著東北方向行進!
侯爺這是……不打算親自坐鎮攻打海州城了?
這行進路線,相當於是直接繞過海州城,這一清廷第一道防線,
直奔清廷的第二道防線,也就是原遼東都司所在的東寧衛自在州!
可自在城是一座城高池深的大城,別說就他們這點兵馬,就是再來五萬,也不一定能攻下。
親衛營都是騎兵,行進速度可沒有因為這五千倭兵而慢下來,使得跟在後麵的倭兵跟得上氣不接下氣,已經出現了掉隊的人了。
鄭成功終於忍不住了,作為這支倭兵的統領,他不得不開口去問自己的義父:
“義父,咱們到底要打哪裏?”
海州衛還沒打下來,就這麽點人也不太像是要去伏擊自東寧衛去海州城馳援的清軍,如此戰法……
就不怕被清軍包餃子?
當然了,
鄭成功還有一個極為大膽的猜測,但他不敢去那樣猜。
因為在與宮本武藏研究侯爺的戰術思維和推演時,不是沒有做過那樣的假設。
因為那就意味著,清軍的鐵騎可以沒有任何阻擋的來到蓋州城下,而以蓋州城裏的那一點兒守卒,就像是處子的那一層膜,一捅就破。
說句不好聽的話,
這樣顧頭不顧腚的打法,與密菊共賞有什麽區別?
還真以為人家不敢直搗黃龍呢!
張侯爺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似乎對鄭成功此時的表情,很是滿意,
同時,
一揮馬鞭,
喊道:
“盛京!!!”
“盛京???”
鄭成功呆愣在原地,宮本武藏也呆愣在原地,跟在後麵都快跑斷氣的五千倭兵也都呆愣在原地。
侯爺這是要帶著他們五千倭兵去打盛京?去打清國國都?
侯爺什麽時候如此看得起倭兵了?
還是說侯爺已經膨脹到以為開著五千倭兵就可以去攻打盛京了?
但很快,
鄭成功和宮本武藏便打消了心中的想法。
因為,
張侯爺領著一千親衛營的騎兵開始策馬疾馳。
隻留下鄭成功和五千倭兵佇立在原地,彷徨無助,就像是被父親拋棄的孩子,心神淩亂的站在狂風暴雨中。
這一刻,
鄭成功和宮本武藏無奈的接受了眼前殘酷的現實。
那就是,
侯爺一開始就是奔著盛京去的,
不,
嚴格來說,
這一次集結如此多的兵力北上,海州城也好,鳳凰城那邊也罷,目的根本不是尋求與清軍決戰。
搞出這麽大的動靜,就是一個幌子。
真實目的,就是清國國都盛京!
至於鄭成功的這五千倭兵……放在盛京與海州城之間,看似是一枚被侯爺拋棄的棋子,實則是一個紐帶。
若是海州城裏的清軍派兵來包平虜侯的餃子,
那鄭成功的這五千倭兵就是一個誘餌,對清軍起到一個牽製的作用,就算阻擋不了,至少也能極大程度的消耗對方。
為侯爺攻打盛京爭取到充足的時間。
若侯爺攻打盛京失利,那鄭成功這邊也能起到一個接應的目的,關鍵時刻,可以為侯爺斷後。
打仗,就如同下棋,
真正的大師,沒有一步棋是胡亂扔在棋盤上的,恨不得每一個棋子都能攻守兩用。
鄭成功在軍事上,也是有一定造詣的,
否則,
鄭芝龍也不可能將兩萬海盜兵交予他來統領。
明白義父的深意之後,鄭成功的眼眸中迸發出一抹淩厲,拔出腰間的長刀,指向遠處的樹林,
開口道:
“所有人,跟我進林子!”
……
“什麽!?”
肅親王豪格大驚,怒視這前來稟報的哨騎,追問道:
“你說有一支明軍直接繞過咱們朝東寧衛去了?”
此時的海州城內,有清軍兩萬餘。
雖說有三成都是從蒙地和後方臨時征來的新卒,但若隻是守城的話,倒也夠用了。
可是,
明軍竟然在海州城這邊分兵了,而且看情況,似乎是奔著東寧衛去了。
海州城是清廷第一道防線,東寧衛便是第二道,再往北可就是清廷所在的帝都盛京了。
若是東寧衛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了,
僅憑繞後的那幾千明軍步騎,是萬不可能對東寧衛造成威脅的,
但,
豪格不敢去賭。
“快,趕緊派人去東寧衛報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