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上表稱臣?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政殿內,
包括皇太極在內,所有的皇族和清廷朝臣皆將目光看向站在門口的張璟川。
張璟川看了一眼龍椅上麵露倉惶之色的皇太極,
微微一笑,
抬腳走了進去。
朝殿內的親衛營甲士擺了擺手。
親衛營陸續退出大殿,離開前搬來一張椅子放在了自家侯爺身後,然後轉身離開,把門也帶上了。
張璟川坐在椅子上,屁股歪著,胳膊放在扶手上,托著下巴,饒有興致的看向龍椅上的皇太極。
此時的崇政殿內,
除了滿滿當當的清廷相關朝臣以外,就隻有張璟川一人。
皇太極愣住了,包括索尼和範文程在內的清廷朝臣也愣住了,他們的心裏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一擁而上挾製這個心大的大明平虜侯。
但是,
他們並沒有這樣做。
先拋開他們能否挾製住眼前的這位軍功侯,就是能挾製住,他們也不敢確定能活著走出這裏。
“演啊,接著演啊!”張璟川盯著龍椅上的皇太極,玩味道。
皇太極好歹也算是一位雄主,
就算成了待宰的羔羊,也絕不會低頭示弱。
剛才的哀嚎,不過就是演給自己看的,為的就是示敵以弱,然後找機會龍入大海。
皇太極臉色一沉,開口道:
“成王敗寇,你想如何?”
張璟川搖了搖頭,沉吟道:“外臣隻是在想,如何讓您體麵的駕崩然後保全您這些族人。”
的確,
成王敗寇。
張璟川以勝利者的姿態坐在這裏,說話自然可以肆無忌憚起來。
“哈哈哈哈。”
皇太極發出了笑聲,身子後靠,
像張璟川一樣,擺出一個愜意且輕鬆的坐姿,
悠悠道:
“朕本就沒多少時日了,隻是朕想知道,平虜侯打算如何應付朕在前線的十萬大軍?”
盛京雖被攻克,
但清軍主力尚在。
這,
就是皇太極的底氣。
張璟川摸了摸下巴,笑著道:“殺一批,關一批,再拉攏一批!”
言外之意就是,
殺掉那些死忠於大清,且不聽話的;
再把那些皇族宗室家眷軟禁起來,以此控製領兵在外的親王、貝勒、將領;
最後,
再去拉攏那些有野心有能力,但沒什麽資曆且永遠無法出頭年輕將領。
說簡單一點就是分化。
領兵在外的多爾袞、代善、濟爾哈朗、豪格,這些都是清國的親王,都是努爾哈赤的子孫。
可他們就真的是一條心麽?
皇太極死了,
多爾袞、代善、濟爾哈朗就沒有想法?
豪格作為皇太極的兒子,對三位叔伯就沒有猜忌?
至於那些被壓迫欺負的蒙軍八旗和漢軍八旗,還會聽命於清人王爺?
如果張璟川支持蒙地各部族自治,蒙軍還會為清人賣命?
如果張璟川對漢軍八旗既往不咎,進行招攬,他們就不會心動?
永遠不要考驗人性,哪怕你是皇帝,何況還是一個階下囚皇帝。
此時的皇太極,臉色陰沉如水。
他自然是能夠聽出張璟川的言外之意。
說白了就是分化。
片刻後,
皇太極苦笑著搖搖頭,悵然一歎道:
“為何朕的大清,沒有像你這樣的王佐之才啊!”
張璟川笑了笑,
道:
“行了,咱還是聊聊正事兒吧。”
“好。”
“皇上,您自降個國格,向我的侯府稱臣吧。”
“自降國格,朕還是國主,一個國主,向一個大明的侯爺稱臣?”
皇太極眉頭一挑,
繼續道:“似乎於禮不合啊!”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名號在真正的實力麵前,什麽都不是,”張璟川咧嘴一笑,悠悠道:“皇上應該不會如此迂腐吧?”
皇太極眼眸一凝,抿嘴一笑道:
“就算朕答應了,你們大明皇帝能同意?”
“哈哈哈哈,”張璟川哈哈一笑道:“這個您就放心好了,咱們陛下可比皇上您更擅長審時度勢!”
皇太極不由一窒。
“你若是此時自立,朕,願意帶著大清,向你稱臣!”
這是皇太極開出的條件。
你張璟川不是在遼東就藩了麽,麾下不是有近十萬大軍麽,你平虜侯如果現在在遼東建國,
那我大清,
立刻馬上就上表稱臣,成為你的屬國。
你不是讓倭國都臣服了麽,我大清好歹還有十萬帶甲的戰兵,論價值,總比倭國大吧!
“現在嘛……”張璟川故作思索道:“還不是時候。”
“何時才是時候?”
張璟川舔了舔嘴唇,含笑道:“烹牛煮羊,講究的是小火慢燉,柴火足,火才燃得久,所以,皇上想要跟本侯在一個鍋裏吃飯,不得先把柴火送來麽。”
皇太極眼皮一顫,沉聲道:
“朕給了柴火,可你若是一直不揭蓋,朕該如何?”
張璟川先是一愣,然後笑了,
一開始笑得有些含蓄,但後麵,卻笑得渾身都在抖。
笑了許久,
張璟川用手指抹了抹眼角的淚花,
然後,
道:
“您該如何?
不是,
皇上啊,
您,
又能如何?”
皇太極的臉色鐵青,殿內的眾人也都麵帶溫怒。
這張璟川,真是太沒有禮貌了!
張璟川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緒,極力的保持著表麵上的嚴肅和正兒八經。
開口道:
“本侯沒有讓你們臣服大明,是在給你們臉麵,為你們爭取體麵,
若你們想向曾經的手下敗將低頭,把質子送去京城,向咱們陛下納貢,
那你們去就好了!
不過,
遼東是本侯的藩地,你們占了遼東這麽久,離開之前,若是不賠點軍費和租金給本侯,本侯可是不放人的。
就算賠了錢,迴到建州那嘎噠,本侯也會時不時的過去串個門兒,
大家都是鄰居,
你們總不好拒絕本侯的熱情吧。”
張璟川挪了挪屁股,換了個舒服的坐姿,接著道:
“你們若是迴到了建州,一定要好好發展,把經濟搞好了!
不然,
本侯來的時候,沒有秋風打,就得抓人過來做苦力了。
到時候,
您的子孫就得躲到山裏當山大王了。
您說,
您的子孫會不會恨您?
明明可以繼承個國主享受著榮華富貴,非得作到山溝溝裏當山大王!”
皇太極沉默了。
張璟川的話,的確不怎麽中聽,可偏偏,說的又是事實。
他倒是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安危,
但他不能不在意後世子孫因為自己今日的錯誤決定而挫自己的骨,揚自己的灰。
沉默良久,
皇太極歎道:
“怎麽個上表稱臣?”
……
包括皇太極在內,所有的皇族和清廷朝臣皆將目光看向站在門口的張璟川。
張璟川看了一眼龍椅上麵露倉惶之色的皇太極,
微微一笑,
抬腳走了進去。
朝殿內的親衛營甲士擺了擺手。
親衛營陸續退出大殿,離開前搬來一張椅子放在了自家侯爺身後,然後轉身離開,把門也帶上了。
張璟川坐在椅子上,屁股歪著,胳膊放在扶手上,托著下巴,饒有興致的看向龍椅上的皇太極。
此時的崇政殿內,
除了滿滿當當的清廷相關朝臣以外,就隻有張璟川一人。
皇太極愣住了,包括索尼和範文程在內的清廷朝臣也愣住了,他們的心裏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一擁而上挾製這個心大的大明平虜侯。
但是,
他們並沒有這樣做。
先拋開他們能否挾製住眼前的這位軍功侯,就是能挾製住,他們也不敢確定能活著走出這裏。
“演啊,接著演啊!”張璟川盯著龍椅上的皇太極,玩味道。
皇太極好歹也算是一位雄主,
就算成了待宰的羔羊,也絕不會低頭示弱。
剛才的哀嚎,不過就是演給自己看的,為的就是示敵以弱,然後找機會龍入大海。
皇太極臉色一沉,開口道:
“成王敗寇,你想如何?”
張璟川搖了搖頭,沉吟道:“外臣隻是在想,如何讓您體麵的駕崩然後保全您這些族人。”
的確,
成王敗寇。
張璟川以勝利者的姿態坐在這裏,說話自然可以肆無忌憚起來。
“哈哈哈哈。”
皇太極發出了笑聲,身子後靠,
像張璟川一樣,擺出一個愜意且輕鬆的坐姿,
悠悠道:
“朕本就沒多少時日了,隻是朕想知道,平虜侯打算如何應付朕在前線的十萬大軍?”
盛京雖被攻克,
但清軍主力尚在。
這,
就是皇太極的底氣。
張璟川摸了摸下巴,笑著道:“殺一批,關一批,再拉攏一批!”
言外之意就是,
殺掉那些死忠於大清,且不聽話的;
再把那些皇族宗室家眷軟禁起來,以此控製領兵在外的親王、貝勒、將領;
最後,
再去拉攏那些有野心有能力,但沒什麽資曆且永遠無法出頭年輕將領。
說簡單一點就是分化。
領兵在外的多爾袞、代善、濟爾哈朗、豪格,這些都是清國的親王,都是努爾哈赤的子孫。
可他們就真的是一條心麽?
皇太極死了,
多爾袞、代善、濟爾哈朗就沒有想法?
豪格作為皇太極的兒子,對三位叔伯就沒有猜忌?
至於那些被壓迫欺負的蒙軍八旗和漢軍八旗,還會聽命於清人王爺?
如果張璟川支持蒙地各部族自治,蒙軍還會為清人賣命?
如果張璟川對漢軍八旗既往不咎,進行招攬,他們就不會心動?
永遠不要考驗人性,哪怕你是皇帝,何況還是一個階下囚皇帝。
此時的皇太極,臉色陰沉如水。
他自然是能夠聽出張璟川的言外之意。
說白了就是分化。
片刻後,
皇太極苦笑著搖搖頭,悵然一歎道:
“為何朕的大清,沒有像你這樣的王佐之才啊!”
張璟川笑了笑,
道:
“行了,咱還是聊聊正事兒吧。”
“好。”
“皇上,您自降個國格,向我的侯府稱臣吧。”
“自降國格,朕還是國主,一個國主,向一個大明的侯爺稱臣?”
皇太極眉頭一挑,
繼續道:“似乎於禮不合啊!”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名號在真正的實力麵前,什麽都不是,”張璟川咧嘴一笑,悠悠道:“皇上應該不會如此迂腐吧?”
皇太極眼眸一凝,抿嘴一笑道:
“就算朕答應了,你們大明皇帝能同意?”
“哈哈哈哈,”張璟川哈哈一笑道:“這個您就放心好了,咱們陛下可比皇上您更擅長審時度勢!”
皇太極不由一窒。
“你若是此時自立,朕,願意帶著大清,向你稱臣!”
這是皇太極開出的條件。
你張璟川不是在遼東就藩了麽,麾下不是有近十萬大軍麽,你平虜侯如果現在在遼東建國,
那我大清,
立刻馬上就上表稱臣,成為你的屬國。
你不是讓倭國都臣服了麽,我大清好歹還有十萬帶甲的戰兵,論價值,總比倭國大吧!
“現在嘛……”張璟川故作思索道:“還不是時候。”
“何時才是時候?”
張璟川舔了舔嘴唇,含笑道:“烹牛煮羊,講究的是小火慢燉,柴火足,火才燃得久,所以,皇上想要跟本侯在一個鍋裏吃飯,不得先把柴火送來麽。”
皇太極眼皮一顫,沉聲道:
“朕給了柴火,可你若是一直不揭蓋,朕該如何?”
張璟川先是一愣,然後笑了,
一開始笑得有些含蓄,但後麵,卻笑得渾身都在抖。
笑了許久,
張璟川用手指抹了抹眼角的淚花,
然後,
道:
“您該如何?
不是,
皇上啊,
您,
又能如何?”
皇太極的臉色鐵青,殿內的眾人也都麵帶溫怒。
這張璟川,真是太沒有禮貌了!
張璟川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緒,極力的保持著表麵上的嚴肅和正兒八經。
開口道:
“本侯沒有讓你們臣服大明,是在給你們臉麵,為你們爭取體麵,
若你們想向曾經的手下敗將低頭,把質子送去京城,向咱們陛下納貢,
那你們去就好了!
不過,
遼東是本侯的藩地,你們占了遼東這麽久,離開之前,若是不賠點軍費和租金給本侯,本侯可是不放人的。
就算賠了錢,迴到建州那嘎噠,本侯也會時不時的過去串個門兒,
大家都是鄰居,
你們總不好拒絕本侯的熱情吧。”
張璟川挪了挪屁股,換了個舒服的坐姿,接著道:
“你們若是迴到了建州,一定要好好發展,把經濟搞好了!
不然,
本侯來的時候,沒有秋風打,就得抓人過來做苦力了。
到時候,
您的子孫就得躲到山裏當山大王了。
您說,
您的子孫會不會恨您?
明明可以繼承個國主享受著榮華富貴,非得作到山溝溝裏當山大王!”
皇太極沉默了。
張璟川的話,的確不怎麽中聽,可偏偏,說的又是事實。
他倒是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安危,
但他不能不在意後世子孫因為自己今日的錯誤決定而挫自己的骨,揚自己的灰。
沉默良久,
皇太極歎道:
“怎麽個上表稱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