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琵琶女!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邊是朝廷派來傳達密旨的,一邊是手握重兵,虎踞遼東的平虜侯。
吳三桂雖然心裏猶豫,但他並不傻。
理智,
在關鍵時刻,可是個好東西。
“哼,”吳三桂冷哼一聲,朗聲道:“世間之大,真是無奇不有,竟還有賊人冒充錦衣衛,意圖刺殺我大明的平虜侯!”
言罷,
吳三桂朝左右高聲喝道:“來人,將這些冒充錦衣衛的賊人就地斬殺!”
此言一出,
那些個剛剛還趾高氣昂的錦衣衛們瞬間就不淡定了。
正要焦急去解釋,可等待他們的,卻是一擁而上的吳三桂親兵。
吳三桂的親兵雖比不得遼東的兵,但也算是從戰場上廝殺出來的,哪裏是這些錦衣衛能夠匹敵的。
若放在十幾年前,
能入選錦衣衛的,身手都還不錯。
但這些年經費緊張,稍微有點能力的也都被那些個世家門閥們招攬過去做護衛,或是被一些邊將收做親兵了。
剩下來的,大多都是花錢進來的酒囊飯袋。
他們的心思都花在阿諛奉承和壓榨百姓上麵去了,沒幾個有身手的,
就算有些身手,這些年也被酒色掏空了身體。
這十幾個錦衣衛,麵對一擁而上的吳三桂親兵,能夠奮力抵抗的也就那麽幾個,但最後的結局依舊是被亂刀砍翻。
如此血腥的一幕,張璟川這邊的人倒是沒有什麽反應,
隻有高公公渾身一緊,若不是用手強撐著桌麵,腿肚子轉筋的他早就癱軟在椅子上了。
而躲在櫃台後麵的馬鐵柱,將妻兒摟在懷裏,媳婦兒把兒子的眼睛蒙住。
本想做點小生意,把日子過下去,
怎料遇到這檔子事兒。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
十幾個錦衣衛,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沒了唿吸。
緊接著,
外麵的親兵進來把屍體拖了出去。
吳三桂的神情冷肅,先是看了一眼躲在牆角的老瞎子,然後在看向櫃台後麵的馬鐵柱一家時,眼眸微凝,迸發出一抹殺機。
襲殺錦衣衛,本就是死罪,何況還是替朝廷來傳達密旨的,
這個時候,
就應該殺人滅口。
就在吳三桂的親兵即將對馬鐵柱一家動手時,
張璟川開口了。
“店家,你這疙瘩湯不錯,很對本侯的口味,還會做些什麽菜?”
此時的馬鐵柱,嚇得嘴唇發抖,腦子裏一片空白,嘴唇微張,可半天蹦不出一個字來。
便在這時,
馬鐵柱媳婦兒站直了身體,看向張璟川,聲音顫抖道:
“我男人是這望風樓的廚子,素熇插清汁、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攛雞軟脫湯這些招牌菜都會!”
張璟川微微一笑,
開口道:“侯府正缺個廚子,你們可願去東寧衛?”
“願意!”馬鐵柱媳婦兒沒有半點猶豫。
張璟川轉頭看向吳三桂,笑問道:“老哥可願賞個薄麵?”
吳三桂眼皮微顫,怎會不知這張璟川打的什麽主意。
不過眼下,的確不宜得罪這張璟川,更不能與其發生爭執。
思及此處,
“啊哈哈哈……”吳三桂咧嘴一笑,爽朗道:“一個廚子而已,侯爺喜歡,帶走就是了。”
“那就多謝了老哥了。”
說著,
張璟川再次看向馬鐵柱,笑著道:“本侯會讓人送你們去東寧衛,待本侯迴府後,一定要嚐嚐你親手做的菜!”
馬鐵柱媳婦兒拉著自家男人和兒子,跑出櫃台,跪下叩謝道:“草民謝過侯爺。”
“其實不用等迴去後再嚐,”吳三桂笑著道:“今晚,我在府裏設宴,為侯爺接風洗塵,正好先讓這廚子做幾道拿手菜,讓侯爺先試試。”
張璟川抿嘴一笑:“也好。”
……
提督府,
郭雲龍坐在偏室的椅子上,看著眼前的三個親兵頭子,
開口道:
“今晚,提督會在府裏宴請張璟川,一切可都準備妥當了?”
三人眼神堅毅,頷首道:“將軍放心,今夜值守的侍衛都換成咱們的人了,府內五十名刀斧手,府外還安排了火銃兵和弓手,保準萬無一失!”
“好!”郭雲龍咧嘴一笑道:“今晚宴席上,以本將摔杯為號,事成之後,保你們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是!”三人齊聲道。
……
晚上,
提督府賓客雲集。
有城中官吏,也有逃難迴來的豪紳,以及軍中守備以上的軍官。
沒有什麽歌舞助興,隻有推杯換盞,阿諛奉承。
好在有高公公這個宮裏的太監幫著張侯爺應酬,否則僅靠他一人,還真招架不住這些官吏豪紳們的熱情。
至於那些個軍官,自然不可能過來奉承平虜侯,畢竟他們是吳三桂麾下的兵。
按理說,
以吳三桂山海關提督的職務,距離張璟川這個遼東經略低了不止一籌,應該在其麵前很是拘謹才是。
可他張璟川畢竟曾經是他吳三桂帶的兵,
有這個關係在,若是太拘謹,就顯得疏遠了。
況且,
人家張璟川一口一個老領導,一口一個老哥,叫得多親切,多熱情啊。
吳三桂是什麽人,這樣的人情世故若還把握不住,也不可能以如此年紀混到如此高位。
既然你張璟川主動表達熱情,那我吳三桂自然也樂意接著。
一口一個侯爺,那膩乎勁兒,要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的關係有多兄友弟恭呢。
很快,
酒過三巡,賓客告辭離場。
主桌上,就剩下吳三桂和張璟川兩人,懷念過去,把酒言歡,大有摒棄前嫌的勢頭。
說到情深處,
兩人眼角泛著淚花。
張璟川更是摟著吳三桂的肩膀,帶著醉意,朗聲高唱:
“消失的光陰散在風裏,仿佛想不起再麵對,流浪日子,你在伴隨,有緣再聚……”
……
馬鐵柱媳婦兒端著最後兩碗醒酒湯,剛從夥房裏出來,便聽到圍牆外一陣密集且急促的腳步聲。
女人皺了皺眉,停下了腳步,
貝齒輕咬嘴唇,臉上閃過一抹猶豫和掙紮。
最後,
仿佛下定了什麽決心一樣,將托盤放在磨盤上,來到牆邊堆放雜物的地方,
提起裙擺,爬了上去。
當她微微探出腦袋看向院牆外時,卻發現外麵一隊隊全副武裝的甲兵正快速朝提督府門口集結。
還有軍頭低聲提醒道:
“腳下都輕點兒,別驚動了裏麵的人!”
“記著,一旦裏麵的人動了手,咱們就衝進去,速速斬殺裏麵那個穿黑色錦衣的男人!”
女人心頭一顫,
身穿黑色錦衣的男人?
不就是平虜侯爺麽?
這些兵,要殺平虜侯!?
驚駭之下,
女人也顧不得其他,衝進夥房,把自己最珍貴的琵琶給抱了出來。
曾經的她,是樂班的琵琶女,因戰亂的逃難至錦州,在快要餓死的時候,是馬鐵柱給了她一口飯吃,後來兩個人也就自然而然的成婚生子。
自那以後,她就再也沒有碰過琵琶,而這琵琶也是她唯一珍視的物件兒。
她一個琵琶女,跟著樂班走南闖北,曉人情,懂世故。
所謂家國大義,她不懂,
所謂俠義之心,她一介小女子,更是談不上。
但她知道,
平虜侯爺是她們一家的救命恩人。
生而為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既然恩人有難,她自當舍命相報。
來到偏室,
她從屏風之間的縫隙中,剛好看到廳堂裏正在把酒言歡的平虜侯爺。
深吸一口氣,
坐在椅子上,將包裹琵琶的布扯下。
此時的她,雙眉微蹙。
簡單調弦之後,她的手指在琴弦上急驟撥彈,仿佛呈現出一場驚心動魄的刀劍之戰。
……
吳三桂雖然心裏猶豫,但他並不傻。
理智,
在關鍵時刻,可是個好東西。
“哼,”吳三桂冷哼一聲,朗聲道:“世間之大,真是無奇不有,竟還有賊人冒充錦衣衛,意圖刺殺我大明的平虜侯!”
言罷,
吳三桂朝左右高聲喝道:“來人,將這些冒充錦衣衛的賊人就地斬殺!”
此言一出,
那些個剛剛還趾高氣昂的錦衣衛們瞬間就不淡定了。
正要焦急去解釋,可等待他們的,卻是一擁而上的吳三桂親兵。
吳三桂的親兵雖比不得遼東的兵,但也算是從戰場上廝殺出來的,哪裏是這些錦衣衛能夠匹敵的。
若放在十幾年前,
能入選錦衣衛的,身手都還不錯。
但這些年經費緊張,稍微有點能力的也都被那些個世家門閥們招攬過去做護衛,或是被一些邊將收做親兵了。
剩下來的,大多都是花錢進來的酒囊飯袋。
他們的心思都花在阿諛奉承和壓榨百姓上麵去了,沒幾個有身手的,
就算有些身手,這些年也被酒色掏空了身體。
這十幾個錦衣衛,麵對一擁而上的吳三桂親兵,能夠奮力抵抗的也就那麽幾個,但最後的結局依舊是被亂刀砍翻。
如此血腥的一幕,張璟川這邊的人倒是沒有什麽反應,
隻有高公公渾身一緊,若不是用手強撐著桌麵,腿肚子轉筋的他早就癱軟在椅子上了。
而躲在櫃台後麵的馬鐵柱,將妻兒摟在懷裏,媳婦兒把兒子的眼睛蒙住。
本想做點小生意,把日子過下去,
怎料遇到這檔子事兒。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
十幾個錦衣衛,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沒了唿吸。
緊接著,
外麵的親兵進來把屍體拖了出去。
吳三桂的神情冷肅,先是看了一眼躲在牆角的老瞎子,然後在看向櫃台後麵的馬鐵柱一家時,眼眸微凝,迸發出一抹殺機。
襲殺錦衣衛,本就是死罪,何況還是替朝廷來傳達密旨的,
這個時候,
就應該殺人滅口。
就在吳三桂的親兵即將對馬鐵柱一家動手時,
張璟川開口了。
“店家,你這疙瘩湯不錯,很對本侯的口味,還會做些什麽菜?”
此時的馬鐵柱,嚇得嘴唇發抖,腦子裏一片空白,嘴唇微張,可半天蹦不出一個字來。
便在這時,
馬鐵柱媳婦兒站直了身體,看向張璟川,聲音顫抖道:
“我男人是這望風樓的廚子,素熇插清汁、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攛雞軟脫湯這些招牌菜都會!”
張璟川微微一笑,
開口道:“侯府正缺個廚子,你們可願去東寧衛?”
“願意!”馬鐵柱媳婦兒沒有半點猶豫。
張璟川轉頭看向吳三桂,笑問道:“老哥可願賞個薄麵?”
吳三桂眼皮微顫,怎會不知這張璟川打的什麽主意。
不過眼下,的確不宜得罪這張璟川,更不能與其發生爭執。
思及此處,
“啊哈哈哈……”吳三桂咧嘴一笑,爽朗道:“一個廚子而已,侯爺喜歡,帶走就是了。”
“那就多謝了老哥了。”
說著,
張璟川再次看向馬鐵柱,笑著道:“本侯會讓人送你們去東寧衛,待本侯迴府後,一定要嚐嚐你親手做的菜!”
馬鐵柱媳婦兒拉著自家男人和兒子,跑出櫃台,跪下叩謝道:“草民謝過侯爺。”
“其實不用等迴去後再嚐,”吳三桂笑著道:“今晚,我在府裏設宴,為侯爺接風洗塵,正好先讓這廚子做幾道拿手菜,讓侯爺先試試。”
張璟川抿嘴一笑:“也好。”
……
提督府,
郭雲龍坐在偏室的椅子上,看著眼前的三個親兵頭子,
開口道:
“今晚,提督會在府裏宴請張璟川,一切可都準備妥當了?”
三人眼神堅毅,頷首道:“將軍放心,今夜值守的侍衛都換成咱們的人了,府內五十名刀斧手,府外還安排了火銃兵和弓手,保準萬無一失!”
“好!”郭雲龍咧嘴一笑道:“今晚宴席上,以本將摔杯為號,事成之後,保你們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是!”三人齊聲道。
……
晚上,
提督府賓客雲集。
有城中官吏,也有逃難迴來的豪紳,以及軍中守備以上的軍官。
沒有什麽歌舞助興,隻有推杯換盞,阿諛奉承。
好在有高公公這個宮裏的太監幫著張侯爺應酬,否則僅靠他一人,還真招架不住這些官吏豪紳們的熱情。
至於那些個軍官,自然不可能過來奉承平虜侯,畢竟他們是吳三桂麾下的兵。
按理說,
以吳三桂山海關提督的職務,距離張璟川這個遼東經略低了不止一籌,應該在其麵前很是拘謹才是。
可他張璟川畢竟曾經是他吳三桂帶的兵,
有這個關係在,若是太拘謹,就顯得疏遠了。
況且,
人家張璟川一口一個老領導,一口一個老哥,叫得多親切,多熱情啊。
吳三桂是什麽人,這樣的人情世故若還把握不住,也不可能以如此年紀混到如此高位。
既然你張璟川主動表達熱情,那我吳三桂自然也樂意接著。
一口一個侯爺,那膩乎勁兒,要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的關係有多兄友弟恭呢。
很快,
酒過三巡,賓客告辭離場。
主桌上,就剩下吳三桂和張璟川兩人,懷念過去,把酒言歡,大有摒棄前嫌的勢頭。
說到情深處,
兩人眼角泛著淚花。
張璟川更是摟著吳三桂的肩膀,帶著醉意,朗聲高唱:
“消失的光陰散在風裏,仿佛想不起再麵對,流浪日子,你在伴隨,有緣再聚……”
……
馬鐵柱媳婦兒端著最後兩碗醒酒湯,剛從夥房裏出來,便聽到圍牆外一陣密集且急促的腳步聲。
女人皺了皺眉,停下了腳步,
貝齒輕咬嘴唇,臉上閃過一抹猶豫和掙紮。
最後,
仿佛下定了什麽決心一樣,將托盤放在磨盤上,來到牆邊堆放雜物的地方,
提起裙擺,爬了上去。
當她微微探出腦袋看向院牆外時,卻發現外麵一隊隊全副武裝的甲兵正快速朝提督府門口集結。
還有軍頭低聲提醒道:
“腳下都輕點兒,別驚動了裏麵的人!”
“記著,一旦裏麵的人動了手,咱們就衝進去,速速斬殺裏麵那個穿黑色錦衣的男人!”
女人心頭一顫,
身穿黑色錦衣的男人?
不就是平虜侯爺麽?
這些兵,要殺平虜侯!?
驚駭之下,
女人也顧不得其他,衝進夥房,把自己最珍貴的琵琶給抱了出來。
曾經的她,是樂班的琵琶女,因戰亂的逃難至錦州,在快要餓死的時候,是馬鐵柱給了她一口飯吃,後來兩個人也就自然而然的成婚生子。
自那以後,她就再也沒有碰過琵琶,而這琵琶也是她唯一珍視的物件兒。
她一個琵琶女,跟著樂班走南闖北,曉人情,懂世故。
所謂家國大義,她不懂,
所謂俠義之心,她一介小女子,更是談不上。
但她知道,
平虜侯爺是她們一家的救命恩人。
生而為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既然恩人有難,她自當舍命相報。
來到偏室,
她從屏風之間的縫隙中,剛好看到廳堂裏正在把酒言歡的平虜侯爺。
深吸一口氣,
坐在椅子上,將包裹琵琶的布扯下。
此時的她,雙眉微蹙。
簡單調弦之後,她的手指在琴弦上急驟撥彈,仿佛呈現出一場驚心動魄的刀劍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