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鼇拜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海堡,位於錦州以東二百餘裏。
西麵和北麵是寬闊的平原,南麵是淩河河灘,東麵是遼東灣北部海域。
地處偏遠又無險可守,非兵家必爭之地。
清軍在兵力上本就處於劣勢,更不會分兵去駐守這麽一個雞肋之地。
明軍倒是想去占著,畢竟東海堡往北就可以直接威脅清軍糧道,像一枚釘子一樣,迫使清軍分兵防備。
但由於東海堡的西麵和北麵都是寬闊的平原,幾乎無險可守,一旦被清軍圍住,錦州的明軍馳援的難度極大,唯一的活路便是乘海船逃離。
所以至始至終,無論清軍和明軍在錦州那邊打得再激烈,東海堡這邊倒是沒有受到多少影響,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洪承疇之所以著眼於東海堡,就是看中了東海堡出海口的地理位置。
從關內將糧草輜重通過海路運至東海堡,時間是陸路的三分之一,糧草損耗是陸路的五分之一,不僅不用擔心清軍騎兵的襲擾,也能為將來的反攻,起到一個橋頭堡的作用。
這打仗,就跟下棋一樣。
每一次漫不經心的落子,看似是一步閑棋,但在關鍵時刻便會成為壓倒對手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說,這裏怎麽堆了這麽多稻草?”
騎在馬上的張璟川對身邊的李大牛問道。
“關外冷得早,再有個兩三月就得落雪,林子裏水汽足,路麵容易結冰,別說人和馬走在上麵容易打滑,就是板車也不好走,所以附近村子裏的人會提早準備好稻草,到時候鋪在路麵防滑。”李大牛迴答道。
“我不是問這個,”張璟川撇了撇嘴,開口道:“錦州那邊打了快一年了,周圍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怎會還有百姓能安然在此種地的。”
李大牛撓了撓頭,憨笑了兩聲,道:“大人,前麵應該就是東海堡了,到了以後應該就知道了。”
“不容易啊,咱們摸著黑走了一夜,終於到了,讓弟兄們再加把勁,午時之前到堡裏用飯休息!”
話音剛落,
張璟川就策馬向前。
李大牛朝身後的眾人吆喝一聲,四百多人開始加快了步伐。
一時間,
林子裏窸窸窣窣,塵土飛揚。
隻是沒過多久,對於又重新慢了下來。
因為隊伍前端剛出了林子,張璟川就不得不重新下令緩下行軍速度。
一出林子,視線就豁然開朗,絲毫沒有邊境軍堡的那種荒涼凋敝,也沒有深處戰亂之地的緊張壓抑。
反而是良田縱橫,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甚至,
地頭間還有不少正在忙活的農夫農婦聽到林子這邊的動靜,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直起腰好奇的打量著張璟川他們。
張璟川不由得迴頭看向身側打馬趕來的李大牛,問道:
“大牛哥,你確定我們沒走錯路?”
這是遼東?
這特娘的是被清軍侵占的遼東?
鬆山周邊到處是殘垣斷壁,周邊的村鎮更是一個鬼影都見不到,而這裏,與鬆山城相隔也就二百餘裏,怎麽就沃野一片了?
而且看這裏的農夫農婦們臉上的紅潤,哪裏像是身處戰亂之地三天餓九頓的樣子。
這日子!
這光景!
饒是關內,也沒眼前這般景象吧。
張璟川與李大牛簡單商議之後,便讓李大牛帶兩旗人馬先一步到東海堡打探虛實。
……
東海堡內,
鼇拜赤著膀子,正在廳堂內大快朵頤。
一老者身著布衣,站在一旁,眼眸渾濁,一臉視死如歸的模樣。
“考慮得如何?”鼇拜沒有抬眼去看老者,而是自顧自的咀嚼著嘴裏的羊肉。
老者就像是沒有聽到一樣,毫無反應。
鼇拜放下手裏割肉的小刀,拿起桌上的綢布抹了抹嘴,淡淡道:“徐敷奏,讓你投效大清,是陛下看得起你,別給臉不要!”
老者抬眼看向鼇拜,迎著對方兇狠的目光,毫無懼意道:“當年老夫跟著袁督師(袁崇煥)在錦州殺你們這些虜賊時,你得虧沒在戰場上碰到我,否則,你現在可沒機會坐在這裏吃肉!”
“嗬嗬嗬,”對於徐敷奏的嘲諷,鼇拜也不惱怒,隻是笑著道:“袁崇煥,也算是你們明軍中能打仗的人了,可現在呢?在哪呢?”
徐敷奏不由一窒,臉上浮現出一抹苦澀,低下了頭。
鼇拜見徐敷奏一臉黯然,咧嘴一笑道:“一頭老虎,本就體弱多病,咬不死山裏的狼,不怪自己沒本事,反而去怪自己的牙齒不夠尖銳,爪子不夠鋒利,最後把牙齒拔掉,磨平了爪子。
沒有牙齒和利爪的老虎,與牛羊有什麽區別。”
徐敷奏臉色蒼白,沒有說話。
鼇拜笑了笑,繼續說道:“我們陛下知道你在東海堡,因為敬重你,所以這幾年沒有派兵過來打擾,你也別太把自己當迴事!
還是那句話,隻要你徐敷奏投效大清,東海堡裏的一草一木,我們都不會去碰。
你若執迷不悟,不僅你要死,東海堡裏的一切都將給你陪葬。”
徐敷奏眉頭緊蹙,臉上流露出掙紮之色。
就在這時,
一名清軍甲士進來稟報道:
“都尉,堡外來了一支明軍!”
此言一出,徐敷奏眼眸一亮,隨即將目光看向了前來稟報的清軍甲士。
鼇拜瞥了一眼徐敷奏,向軍士問道:“來了多少人馬?”
“前隊六十人已經到了堡外,後麵還有三百多人。”軍士答道。
當徐敷奏聽到明軍隻來了四百人後,臉色不由一僵,隨即悵然一歎。
雖說這鼇拜隻帶了三百人來,可這三百清軍,卻是鑲黃旗裏的精銳,別說清軍能依堡而守,就是把三百人全拉出去與明軍野戰,這四百明軍也不是對手。
而且,鼇拜這人勇猛難當,更是被皇太極賜號巴圖魯。
不僅如此,鼇拜精通軍略,別說明軍那邊隻來了四百人,就是來上一千人,恐怕也不是鼇拜的對手。
徐敷奏搖了搖頭,暗自歎息。
鼇拜見徐敷奏一臉頹然,心情大好,用綢布擦了擦手,隨即朗聲道:
“著甲,隨我殺敵!”
……
西麵和北麵是寬闊的平原,南麵是淩河河灘,東麵是遼東灣北部海域。
地處偏遠又無險可守,非兵家必爭之地。
清軍在兵力上本就處於劣勢,更不會分兵去駐守這麽一個雞肋之地。
明軍倒是想去占著,畢竟東海堡往北就可以直接威脅清軍糧道,像一枚釘子一樣,迫使清軍分兵防備。
但由於東海堡的西麵和北麵都是寬闊的平原,幾乎無險可守,一旦被清軍圍住,錦州的明軍馳援的難度極大,唯一的活路便是乘海船逃離。
所以至始至終,無論清軍和明軍在錦州那邊打得再激烈,東海堡這邊倒是沒有受到多少影響,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洪承疇之所以著眼於東海堡,就是看中了東海堡出海口的地理位置。
從關內將糧草輜重通過海路運至東海堡,時間是陸路的三分之一,糧草損耗是陸路的五分之一,不僅不用擔心清軍騎兵的襲擾,也能為將來的反攻,起到一個橋頭堡的作用。
這打仗,就跟下棋一樣。
每一次漫不經心的落子,看似是一步閑棋,但在關鍵時刻便會成為壓倒對手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說,這裏怎麽堆了這麽多稻草?”
騎在馬上的張璟川對身邊的李大牛問道。
“關外冷得早,再有個兩三月就得落雪,林子裏水汽足,路麵容易結冰,別說人和馬走在上麵容易打滑,就是板車也不好走,所以附近村子裏的人會提早準備好稻草,到時候鋪在路麵防滑。”李大牛迴答道。
“我不是問這個,”張璟川撇了撇嘴,開口道:“錦州那邊打了快一年了,周圍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怎會還有百姓能安然在此種地的。”
李大牛撓了撓頭,憨笑了兩聲,道:“大人,前麵應該就是東海堡了,到了以後應該就知道了。”
“不容易啊,咱們摸著黑走了一夜,終於到了,讓弟兄們再加把勁,午時之前到堡裏用飯休息!”
話音剛落,
張璟川就策馬向前。
李大牛朝身後的眾人吆喝一聲,四百多人開始加快了步伐。
一時間,
林子裏窸窸窣窣,塵土飛揚。
隻是沒過多久,對於又重新慢了下來。
因為隊伍前端剛出了林子,張璟川就不得不重新下令緩下行軍速度。
一出林子,視線就豁然開朗,絲毫沒有邊境軍堡的那種荒涼凋敝,也沒有深處戰亂之地的緊張壓抑。
反而是良田縱橫,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甚至,
地頭間還有不少正在忙活的農夫農婦聽到林子這邊的動靜,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直起腰好奇的打量著張璟川他們。
張璟川不由得迴頭看向身側打馬趕來的李大牛,問道:
“大牛哥,你確定我們沒走錯路?”
這是遼東?
這特娘的是被清軍侵占的遼東?
鬆山周邊到處是殘垣斷壁,周邊的村鎮更是一個鬼影都見不到,而這裏,與鬆山城相隔也就二百餘裏,怎麽就沃野一片了?
而且看這裏的農夫農婦們臉上的紅潤,哪裏像是身處戰亂之地三天餓九頓的樣子。
這日子!
這光景!
饒是關內,也沒眼前這般景象吧。
張璟川與李大牛簡單商議之後,便讓李大牛帶兩旗人馬先一步到東海堡打探虛實。
……
東海堡內,
鼇拜赤著膀子,正在廳堂內大快朵頤。
一老者身著布衣,站在一旁,眼眸渾濁,一臉視死如歸的模樣。
“考慮得如何?”鼇拜沒有抬眼去看老者,而是自顧自的咀嚼著嘴裏的羊肉。
老者就像是沒有聽到一樣,毫無反應。
鼇拜放下手裏割肉的小刀,拿起桌上的綢布抹了抹嘴,淡淡道:“徐敷奏,讓你投效大清,是陛下看得起你,別給臉不要!”
老者抬眼看向鼇拜,迎著對方兇狠的目光,毫無懼意道:“當年老夫跟著袁督師(袁崇煥)在錦州殺你們這些虜賊時,你得虧沒在戰場上碰到我,否則,你現在可沒機會坐在這裏吃肉!”
“嗬嗬嗬,”對於徐敷奏的嘲諷,鼇拜也不惱怒,隻是笑著道:“袁崇煥,也算是你們明軍中能打仗的人了,可現在呢?在哪呢?”
徐敷奏不由一窒,臉上浮現出一抹苦澀,低下了頭。
鼇拜見徐敷奏一臉黯然,咧嘴一笑道:“一頭老虎,本就體弱多病,咬不死山裏的狼,不怪自己沒本事,反而去怪自己的牙齒不夠尖銳,爪子不夠鋒利,最後把牙齒拔掉,磨平了爪子。
沒有牙齒和利爪的老虎,與牛羊有什麽區別。”
徐敷奏臉色蒼白,沒有說話。
鼇拜笑了笑,繼續說道:“我們陛下知道你在東海堡,因為敬重你,所以這幾年沒有派兵過來打擾,你也別太把自己當迴事!
還是那句話,隻要你徐敷奏投效大清,東海堡裏的一草一木,我們都不會去碰。
你若執迷不悟,不僅你要死,東海堡裏的一切都將給你陪葬。”
徐敷奏眉頭緊蹙,臉上流露出掙紮之色。
就在這時,
一名清軍甲士進來稟報道:
“都尉,堡外來了一支明軍!”
此言一出,徐敷奏眼眸一亮,隨即將目光看向了前來稟報的清軍甲士。
鼇拜瞥了一眼徐敷奏,向軍士問道:“來了多少人馬?”
“前隊六十人已經到了堡外,後麵還有三百多人。”軍士答道。
當徐敷奏聽到明軍隻來了四百人後,臉色不由一僵,隨即悵然一歎。
雖說這鼇拜隻帶了三百人來,可這三百清軍,卻是鑲黃旗裏的精銳,別說清軍能依堡而守,就是把三百人全拉出去與明軍野戰,這四百明軍也不是對手。
而且,鼇拜這人勇猛難當,更是被皇太極賜號巴圖魯。
不僅如此,鼇拜精通軍略,別說明軍那邊隻來了四百人,就是來上一千人,恐怕也不是鼇拜的對手。
徐敷奏搖了搖頭,暗自歎息。
鼇拜見徐敷奏一臉頹然,心情大好,用綢布擦了擦手,隨即朗聲道:
“著甲,隨我殺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