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陳圓圓顯懷!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敷奏的話,
不僅讓張璟川蚌埠住了,就連吳國忠等人也都一臉懵。
正在大口吃豬油拌飯的陳圓圓,此刻也瞪著水靈靈的大眼睛,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徐敷奏。
張璟川倒是沒想到,
自己還沒表態,下麵的人竟開始有造反的打算了。
況且,
這個師出有名也不夠響啊,應該等到闖王打進京城,然後他平虜侯帶兵勤王才名正言順。
至少現階段,
張璟川並無造反的計劃。
不是說張璟川對大明有多麽的忠心,他一個魂穿過來,自帶係統的人,怎麽可能會對朝廷有忠心呢?
他所忠心的,是這片神州大地,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炎黃子孫。
當一個人選擇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然是有動機和理由的。
你要讓張璟川去造反,去篡明自立,
於他而言,有什麽好處?或者說,有什麽不得不做的理由呢?
若是想過皇帝般的生活,
以他如今在遼東的身份和地位,不比崇禎過得愜意?
低頭麵對的是李自成、張獻忠作亂的折子,
抬頭是爭執不休的朝堂,
要錢沒錢,要糧沒糧,當皇上,過成這樣,也是沒誰了。
張璟川微微一笑,
朝眾人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坐下。
“帶兵入關這件事兒,屬於保留項目,現階段,咱沒必要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
張璟川起身,走到鍋旁,一邊撈麵條,一邊繼續道:
“至於說進京麵聖,本侯倒是想去京城看看,順便也瞅瞅朝堂上的那幫吃細糠的主兒。
不過得先等等。”
說著,
張璟川將目光看向陳圓圓的肚子,微微一笑道:
“至少得等到孩子出生不是!”
老醫官摸過脈了,是個帶把的。
出來以後,那就是平虜侯府的世子。
像張璟川這樣的封疆大吏,有世子和沒有世子的區別是很大的。
這一點,
遼東的一眾將領最有話語權。
大家夥拚死拚活,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從小兵一步一步地走到守備、走到遊擊、走到總兵這個位置。
所為的,還不就是為自己和家族掙得一份家業,然後傳承下去。
平虜侯府,
就是傳承的主體。
像吳國忠這些一早就跟隨張璟川的心腹將領,隻要平虜侯府屹立不倒,他們這些人,隻要不犯什麽大錯,也會一直享受榮華富貴。
平虜侯爺正值盛年,可二十年,三十年後呢?
所以,
大家夥都盼望著侯府能有個世子。
侯府有了傳承,
他們這些人的利益,才能繼續延續下去。
也正是如此,
張璟川對吳國忠等人的想法一點都不意外,
畢竟,
“傳承”這兩個字,幾千年來,已經深深的刻入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基因裏了。
而且,
等孩子出生以後,自己再進京,從某個角度而言,也是在為自己的安全多上一層保險。
當然了,
張璟川身具項羽模板,倒是不害怕進京以後朝廷對自己動手,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多一層保險也是好的。
張璟川給碗裏的麵條淋上一勺澆頭後,又抓了一點蔥花。
然後,把麵條端到李若璉的麵前。
李若璉受寵若驚,
俯身拱手,
雙手接過。
“再過幾日,蒙古幾個部落的使者就到了,按照三馬換一人的約定,差不多得有三四萬匹戰馬;
算上驍騎軍和驃騎軍的四萬騎兵,距離十萬鐵騎還有個兩三萬騎的差距。”
徐敷奏等人雖不明白自家侯爺為何如此執著的要湊夠十萬鐵騎,但既然侯爺說要有,那他這個侯府大管家就得想辦法。
“侯爺,咱們是不是可以效仿清虜,也招攬或收編一些蒙古騎兵?”驍騎軍總兵尤岱開口道。
“這個想法不錯,但要讓蒙古部族死心塌地的向平虜侯府稱臣,也不是那般容易。
至少得先去見一個人。”
……
東寧衛,
一處幽靜府邸內。
廳堂裏的太監和女婢在大玉兒的揮手之下,躡手躡腳地散去。
大玉兒端坐在首座上,將茶杯放在鼻尖細聞著。
赫舍裏索尼跨過門檻走了進來,看見首座上的大玉兒,趕緊恭聲跪拜道:
“臣,索尼,拜見西福晉!”
索尼抬眼看向大玉兒,
自大清自降國格向平虜侯府稱臣以後,清國的政治架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按照皇太極的意思,
眼下的清國大體分為兩個權力中心。
一個是在遼東,以皇太子福臨為核心,輔以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三位輔政大臣的上三旗。
名義上,是作為清國的質子留在遼東,實際上是為了保全皇太極這一脈。
另一個是建州衛,以臥病在床的皇太極為核心,輔以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豪格四位旗主。
目的就是為北上雅庫茨克城做準備。
皇太極之所以這樣做,
是因為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豪格四人皆不是善茬,若放任他們留在建州,保不齊過兩年,便會帶著兵馬殺入遼東。
屆時,
自己的兒子福臨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就算平虜侯不殺他,代善他們也會殺。
所以,
皇太極才會把最精銳的上三旗留在遼東,以保護自己的兒子,然後自己,趁著還能鎮住代善他們,趕緊帶著他們北上。
一方麵消耗他們麾下的兵馬,另一方麵,也能把他們帶到北方開辟立身之地,遠離遼東。
索尼是什麽人,自然能明白皇太極的用意。
也正是如此,
索尼身為輔政大臣之首,必然是要想方設法的鞏固皇太子福臨在遼東的實力和地位,以此從平虜侯府獲得一些話語權。
現在的皇太子還年幼,真正能夠做主拍板的,便是西福晉。
這也是為什麽,皇太極讓大玉兒帶著福臨一起留在東寧衛的原因。
大玉兒開口道:“眼下,咱們都是寄人籬下,往後啊,這些虛禮就免了吧。”
“微臣不敢!”索尼恭聲道,沒有站起身。
越是到這種時候,作為臣子的,越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這是一種態度,
一種告訴主人不管您輝煌還是落魄,我索尼依舊是您最忠實的奴仆。
“聽說,皇上那邊已經率軍北上了?”大玉兒開口道。
索尼點點頭,道:“皇上走得急。”
大玉兒沉默了,眼眸中泛起淚花。
皇太極之所以這麽著急的北上,隻能說明一件事,
那就是他的身體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
良久,
大玉兒用手帕抹了抹眼角的淚水,悵然道:
“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清能夠得到延續,希望列祖列宗在天之靈能夠庇佑。”
緊接著,
大玉兒看向索尼,道:“此番叫你過來,是想讓你去拜見一下平虜侯,咱們在遼東還有三旗的兵馬,
要是真有什麽事兒,這三旗兵馬也保護不了咱們孤兒寡母,與其如此,還不如坦蕩一點,把這把刀送給平虜侯。”
“西福晉……”索尼一時語塞。
“你不用這樣,”大玉兒擺了擺手道:“你是一個聰明人,你應該知道,這把刀在誰的手上,最能夠給咱安全感。”
就在這時,
一名太監進來稟報道:
“娘娘,平虜侯來了。”
……
不僅讓張璟川蚌埠住了,就連吳國忠等人也都一臉懵。
正在大口吃豬油拌飯的陳圓圓,此刻也瞪著水靈靈的大眼睛,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徐敷奏。
張璟川倒是沒想到,
自己還沒表態,下麵的人竟開始有造反的打算了。
況且,
這個師出有名也不夠響啊,應該等到闖王打進京城,然後他平虜侯帶兵勤王才名正言順。
至少現階段,
張璟川並無造反的計劃。
不是說張璟川對大明有多麽的忠心,他一個魂穿過來,自帶係統的人,怎麽可能會對朝廷有忠心呢?
他所忠心的,是這片神州大地,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炎黃子孫。
當一個人選擇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然是有動機和理由的。
你要讓張璟川去造反,去篡明自立,
於他而言,有什麽好處?或者說,有什麽不得不做的理由呢?
若是想過皇帝般的生活,
以他如今在遼東的身份和地位,不比崇禎過得愜意?
低頭麵對的是李自成、張獻忠作亂的折子,
抬頭是爭執不休的朝堂,
要錢沒錢,要糧沒糧,當皇上,過成這樣,也是沒誰了。
張璟川微微一笑,
朝眾人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坐下。
“帶兵入關這件事兒,屬於保留項目,現階段,咱沒必要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
張璟川起身,走到鍋旁,一邊撈麵條,一邊繼續道:
“至於說進京麵聖,本侯倒是想去京城看看,順便也瞅瞅朝堂上的那幫吃細糠的主兒。
不過得先等等。”
說著,
張璟川將目光看向陳圓圓的肚子,微微一笑道:
“至少得等到孩子出生不是!”
老醫官摸過脈了,是個帶把的。
出來以後,那就是平虜侯府的世子。
像張璟川這樣的封疆大吏,有世子和沒有世子的區別是很大的。
這一點,
遼東的一眾將領最有話語權。
大家夥拚死拚活,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從小兵一步一步地走到守備、走到遊擊、走到總兵這個位置。
所為的,還不就是為自己和家族掙得一份家業,然後傳承下去。
平虜侯府,
就是傳承的主體。
像吳國忠這些一早就跟隨張璟川的心腹將領,隻要平虜侯府屹立不倒,他們這些人,隻要不犯什麽大錯,也會一直享受榮華富貴。
平虜侯爺正值盛年,可二十年,三十年後呢?
所以,
大家夥都盼望著侯府能有個世子。
侯府有了傳承,
他們這些人的利益,才能繼續延續下去。
也正是如此,
張璟川對吳國忠等人的想法一點都不意外,
畢竟,
“傳承”這兩個字,幾千年來,已經深深的刻入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基因裏了。
而且,
等孩子出生以後,自己再進京,從某個角度而言,也是在為自己的安全多上一層保險。
當然了,
張璟川身具項羽模板,倒是不害怕進京以後朝廷對自己動手,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多一層保險也是好的。
張璟川給碗裏的麵條淋上一勺澆頭後,又抓了一點蔥花。
然後,把麵條端到李若璉的麵前。
李若璉受寵若驚,
俯身拱手,
雙手接過。
“再過幾日,蒙古幾個部落的使者就到了,按照三馬換一人的約定,差不多得有三四萬匹戰馬;
算上驍騎軍和驃騎軍的四萬騎兵,距離十萬鐵騎還有個兩三萬騎的差距。”
徐敷奏等人雖不明白自家侯爺為何如此執著的要湊夠十萬鐵騎,但既然侯爺說要有,那他這個侯府大管家就得想辦法。
“侯爺,咱們是不是可以效仿清虜,也招攬或收編一些蒙古騎兵?”驍騎軍總兵尤岱開口道。
“這個想法不錯,但要讓蒙古部族死心塌地的向平虜侯府稱臣,也不是那般容易。
至少得先去見一個人。”
……
東寧衛,
一處幽靜府邸內。
廳堂裏的太監和女婢在大玉兒的揮手之下,躡手躡腳地散去。
大玉兒端坐在首座上,將茶杯放在鼻尖細聞著。
赫舍裏索尼跨過門檻走了進來,看見首座上的大玉兒,趕緊恭聲跪拜道:
“臣,索尼,拜見西福晉!”
索尼抬眼看向大玉兒,
自大清自降國格向平虜侯府稱臣以後,清國的政治架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按照皇太極的意思,
眼下的清國大體分為兩個權力中心。
一個是在遼東,以皇太子福臨為核心,輔以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三位輔政大臣的上三旗。
名義上,是作為清國的質子留在遼東,實際上是為了保全皇太極這一脈。
另一個是建州衛,以臥病在床的皇太極為核心,輔以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豪格四位旗主。
目的就是為北上雅庫茨克城做準備。
皇太極之所以這樣做,
是因為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豪格四人皆不是善茬,若放任他們留在建州,保不齊過兩年,便會帶著兵馬殺入遼東。
屆時,
自己的兒子福臨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就算平虜侯不殺他,代善他們也會殺。
所以,
皇太極才會把最精銳的上三旗留在遼東,以保護自己的兒子,然後自己,趁著還能鎮住代善他們,趕緊帶著他們北上。
一方麵消耗他們麾下的兵馬,另一方麵,也能把他們帶到北方開辟立身之地,遠離遼東。
索尼是什麽人,自然能明白皇太極的用意。
也正是如此,
索尼身為輔政大臣之首,必然是要想方設法的鞏固皇太子福臨在遼東的實力和地位,以此從平虜侯府獲得一些話語權。
現在的皇太子還年幼,真正能夠做主拍板的,便是西福晉。
這也是為什麽,皇太極讓大玉兒帶著福臨一起留在東寧衛的原因。
大玉兒開口道:“眼下,咱們都是寄人籬下,往後啊,這些虛禮就免了吧。”
“微臣不敢!”索尼恭聲道,沒有站起身。
越是到這種時候,作為臣子的,越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這是一種態度,
一種告訴主人不管您輝煌還是落魄,我索尼依舊是您最忠實的奴仆。
“聽說,皇上那邊已經率軍北上了?”大玉兒開口道。
索尼點點頭,道:“皇上走得急。”
大玉兒沉默了,眼眸中泛起淚花。
皇太極之所以這麽著急的北上,隻能說明一件事,
那就是他的身體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
良久,
大玉兒用手帕抹了抹眼角的淚水,悵然道:
“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清能夠得到延續,希望列祖列宗在天之靈能夠庇佑。”
緊接著,
大玉兒看向索尼,道:“此番叫你過來,是想讓你去拜見一下平虜侯,咱們在遼東還有三旗的兵馬,
要是真有什麽事兒,這三旗兵馬也保護不了咱們孤兒寡母,與其如此,還不如坦蕩一點,把這把刀送給平虜侯。”
“西福晉……”索尼一時語塞。
“你不用這樣,”大玉兒擺了擺手道:“你是一個聰明人,你應該知道,這把刀在誰的手上,最能夠給咱安全感。”
就在這時,
一名太監進來稟報道:
“娘娘,平虜侯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