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對汾州用兵!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水,因東城門外的一條文水而得名,
西臨隱泉山,翻過山便是汾州的金鎖關。
文水這座城處在汾州城至太原府治所陽曲的必經之路上,可以說是汾州北上陽曲的兩大咽喉要道之一。
張璟川把曹明勝和驃騎軍留在陽曲休整,
投降的七千餘鐵鷂子皆劃撥到驃騎軍,讓曹明勝進行編練。
張璟川自己則帶著徐安國的第二軍,鄭成功麾下的兩千餘倭兵,還有孫文煥的四千餘鐵騎軍,總共不到三萬兵馬,進駐文水。
在文水休整了幾日,倒也不著急進攻汾州。
每日和徐安國等人在城門樓上的軍議廳內做沙盤推演。
“義父,”鄭成功一邊說著,一邊在沙盤上插著紅色的小旗:“畢力克圖的蒙騎軍,一部在寧鄉和吳城一帶,一部則在汾州西南方向的溫泉鎮,可以說已將汾州西麵和南麵的關隘路口全部堵住了。
李岩和馬寶的三萬餘步軍在窟龍關牽製著孫可望的三萬賊軍,使張獻忠和李自成的兵馬不能在汾州會師。
而鐵騎軍則遊弋在汾州東麵的麓台山和普同關一帶。
可以說,
整個汾州幾乎已被咱們給圍死了。
咱們的主力是騎軍,李自成在汾州的兵馬有九成都是步軍,而且戰力羸弱,根本不敢與咱們野戰。
據探子迴報,
李自成部署在汾州的兵馬皆據城而守,而且各部兵馬較為分散。
或許,不用咱們去攻,待他們糧草吃完了,就得不戰而敗!”
鄭成功一頓分析,可謂是有理有據,初顯大將之風,
聽得一旁的孫文煥頻頻點頭。
倒是徐安國咧嘴一笑道:“聽說李自成的軍隊有吃兩腳羊的習慣,你這困敵之策,代價怕是有點大。”
緊接著,
徐安國對首座上的張璟川,恭聲問道:“公爺,張獻忠讓李定國親率五萬精銳攻下開封府,咱們真的不用管麽?”
“你想說什麽?”張璟川閉著眼睛,揉捏著太陽穴。
“李定國拿下開封之後,下一步便是揮師北上,進逼京城,屬下是擔心朝廷那邊或許會有所動作。”徐安國如實道。
“狗皇帝不會讓咱們迴師阻截李定國部的賊軍吧……”孫文煥猶疑道。
“哼哼,可說不好,”徐安國咧嘴笑道:“光靠吳三桂那點兵馬,估計夠嗆。”
“義父,咱們可不能迴去!”鄭成功焦急道:“咱們若是迴去了,一旦李自成緩過勁來,咱們在山西的謀劃可就付諸東流了!”
“嘖嘖嘖,”徐安國斜眼看向鄭成功,揶揄道:“山西和京城是兩道菜,咱們就一口鍋,山西這邊的豬肉燉粉條已經燜上了,哪有倒出來去炒青菜的道理。”
“不錯!”孫文煥附和道:“哪有放著豬肉燉粉條不吃,去吃炒青菜的道理!”
“除非……”鄭成功皺眉道。
話還沒說完,
徐安國和孫文煥的目光便看向了他。
鄭成功喉頭微動,眼眸望著首座上的張璟川,試探道:“除非朝廷開出一桌子硬菜的價碼!”
“噗呲!”徐安國掩嘴笑著。
張璟川抬眼看向鄭成功,咧嘴笑道:“你倒是會做生意。”
鄭成功嘿嘿一笑道:“義父不是常跟咱們說,做事得有商人思維嗎?”
張璟川起身走到沙盤旁,雙手撐著沙盤,悠悠道:
“崇禎想扶持吳三桂製衡咱,咱就先讓李定國去試試吳三桂的成色!”
說著,
張璟川話鋒一轉,指著沙盤上的金鎖關,“金鎖關易守難攻,但在咱們的百門紅夷大炮麵前倒是算不得什麽,傳我軍令,明日一早,進軍金鎖關。
既然他李自成想當烏龜,那咱們就逼他露頭!”
一開始,張璟川的確是想圍困汾州,但剛才徐安國的話提醒了他。
李自成的順軍有吃兩腳羊的習慣,
既然他想把遼東打造成第二個遼東,那就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汾州的百姓被當做兩腳羊吃掉。
這倒不是張璟川聖母心,而是原則和價值觀的問題。
就像你手裏拿著一把槍,當你看到一個惡人要在自己麵前對一個弱女子施暴,你會毫不猶豫的用槍指著那個惡人。
或許你不敢開槍,但你同樣不願意看到一場你本可以阻止的悲劇在自己麵前發生一樣。
人,都是有憐憫心的。
有的東西與利益無關,隻為自己的一顆良心。
你沒能力所以不救,和你有能力不去救,完全就是兩碼事。
現在,
張璟川有這個能力,為何不去救汾州的百姓呢。
當然,
張璟川也並非衝動之人,不會拿著麾下將士的性命去跟李自成拚消耗。
他會帶著兵馬去攻金鎖關,
還是用攻打太原的套路一樣,百門紅夷大炮叩門。
相信李自成吃一塹長一智,不會出關野戰。
到那時,
他隻需略施小計,讓幾個賊寇去其他地方求援,
一旦有賊兵出城,鐵騎軍和蒙騎軍必然有所察覺,到時候在野外一頓絞殺,圍魏救趙的戲碼,永遠都不過時。
像汾州這些並非精銳的賊兵,在麵對成建製騎兵的衝鋒時,是很容易潰敗的。
到時候招降過來送到金鎖關去當炮灰就是了。
就在這時,
門口的親衛營甲士進來稟報道:“公爺,一個蒙騎軍斥候在城樓下求見。”
張璟川眉頭一挑,“讓他進來。”
不多時,
一名身穿騎甲的壯漢在親衛營甲士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單膝跪地,用有些別扭的中原話,開口道:
“稟公爺,我家總兵收到李岩的親筆信,說是要和孫可望部在窟龍關外決戰,請咱們派三千騎兵前往以做後手,我家總兵讓小人來請示公爺。”
徐安國指向沙盤上窟龍關的位置,正色道:“窟龍關外是一片平原,倒是適合騎軍作戰。”
\"孫可望不過三萬兵馬,\"鄭成功哼聲道:“李岩麾下不也有三萬多人,打不過?”
一旁的孫文煥則開口道:“聽說孫可望麾下有一千騎兵,若是在平原作戰,李岩他們沒有騎兵是會吃虧的。”
張璟川笑了笑:“菜雞互啄,總是需要主人在旁看著。”
……
西臨隱泉山,翻過山便是汾州的金鎖關。
文水這座城處在汾州城至太原府治所陽曲的必經之路上,可以說是汾州北上陽曲的兩大咽喉要道之一。
張璟川把曹明勝和驃騎軍留在陽曲休整,
投降的七千餘鐵鷂子皆劃撥到驃騎軍,讓曹明勝進行編練。
張璟川自己則帶著徐安國的第二軍,鄭成功麾下的兩千餘倭兵,還有孫文煥的四千餘鐵騎軍,總共不到三萬兵馬,進駐文水。
在文水休整了幾日,倒也不著急進攻汾州。
每日和徐安國等人在城門樓上的軍議廳內做沙盤推演。
“義父,”鄭成功一邊說著,一邊在沙盤上插著紅色的小旗:“畢力克圖的蒙騎軍,一部在寧鄉和吳城一帶,一部則在汾州西南方向的溫泉鎮,可以說已將汾州西麵和南麵的關隘路口全部堵住了。
李岩和馬寶的三萬餘步軍在窟龍關牽製著孫可望的三萬賊軍,使張獻忠和李自成的兵馬不能在汾州會師。
而鐵騎軍則遊弋在汾州東麵的麓台山和普同關一帶。
可以說,
整個汾州幾乎已被咱們給圍死了。
咱們的主力是騎軍,李自成在汾州的兵馬有九成都是步軍,而且戰力羸弱,根本不敢與咱們野戰。
據探子迴報,
李自成部署在汾州的兵馬皆據城而守,而且各部兵馬較為分散。
或許,不用咱們去攻,待他們糧草吃完了,就得不戰而敗!”
鄭成功一頓分析,可謂是有理有據,初顯大將之風,
聽得一旁的孫文煥頻頻點頭。
倒是徐安國咧嘴一笑道:“聽說李自成的軍隊有吃兩腳羊的習慣,你這困敵之策,代價怕是有點大。”
緊接著,
徐安國對首座上的張璟川,恭聲問道:“公爺,張獻忠讓李定國親率五萬精銳攻下開封府,咱們真的不用管麽?”
“你想說什麽?”張璟川閉著眼睛,揉捏著太陽穴。
“李定國拿下開封之後,下一步便是揮師北上,進逼京城,屬下是擔心朝廷那邊或許會有所動作。”徐安國如實道。
“狗皇帝不會讓咱們迴師阻截李定國部的賊軍吧……”孫文煥猶疑道。
“哼哼,可說不好,”徐安國咧嘴笑道:“光靠吳三桂那點兵馬,估計夠嗆。”
“義父,咱們可不能迴去!”鄭成功焦急道:“咱們若是迴去了,一旦李自成緩過勁來,咱們在山西的謀劃可就付諸東流了!”
“嘖嘖嘖,”徐安國斜眼看向鄭成功,揶揄道:“山西和京城是兩道菜,咱們就一口鍋,山西這邊的豬肉燉粉條已經燜上了,哪有倒出來去炒青菜的道理。”
“不錯!”孫文煥附和道:“哪有放著豬肉燉粉條不吃,去吃炒青菜的道理!”
“除非……”鄭成功皺眉道。
話還沒說完,
徐安國和孫文煥的目光便看向了他。
鄭成功喉頭微動,眼眸望著首座上的張璟川,試探道:“除非朝廷開出一桌子硬菜的價碼!”
“噗呲!”徐安國掩嘴笑著。
張璟川抬眼看向鄭成功,咧嘴笑道:“你倒是會做生意。”
鄭成功嘿嘿一笑道:“義父不是常跟咱們說,做事得有商人思維嗎?”
張璟川起身走到沙盤旁,雙手撐著沙盤,悠悠道:
“崇禎想扶持吳三桂製衡咱,咱就先讓李定國去試試吳三桂的成色!”
說著,
張璟川話鋒一轉,指著沙盤上的金鎖關,“金鎖關易守難攻,但在咱們的百門紅夷大炮麵前倒是算不得什麽,傳我軍令,明日一早,進軍金鎖關。
既然他李自成想當烏龜,那咱們就逼他露頭!”
一開始,張璟川的確是想圍困汾州,但剛才徐安國的話提醒了他。
李自成的順軍有吃兩腳羊的習慣,
既然他想把遼東打造成第二個遼東,那就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汾州的百姓被當做兩腳羊吃掉。
這倒不是張璟川聖母心,而是原則和價值觀的問題。
就像你手裏拿著一把槍,當你看到一個惡人要在自己麵前對一個弱女子施暴,你會毫不猶豫的用槍指著那個惡人。
或許你不敢開槍,但你同樣不願意看到一場你本可以阻止的悲劇在自己麵前發生一樣。
人,都是有憐憫心的。
有的東西與利益無關,隻為自己的一顆良心。
你沒能力所以不救,和你有能力不去救,完全就是兩碼事。
現在,
張璟川有這個能力,為何不去救汾州的百姓呢。
當然,
張璟川也並非衝動之人,不會拿著麾下將士的性命去跟李自成拚消耗。
他會帶著兵馬去攻金鎖關,
還是用攻打太原的套路一樣,百門紅夷大炮叩門。
相信李自成吃一塹長一智,不會出關野戰。
到那時,
他隻需略施小計,讓幾個賊寇去其他地方求援,
一旦有賊兵出城,鐵騎軍和蒙騎軍必然有所察覺,到時候在野外一頓絞殺,圍魏救趙的戲碼,永遠都不過時。
像汾州這些並非精銳的賊兵,在麵對成建製騎兵的衝鋒時,是很容易潰敗的。
到時候招降過來送到金鎖關去當炮灰就是了。
就在這時,
門口的親衛營甲士進來稟報道:“公爺,一個蒙騎軍斥候在城樓下求見。”
張璟川眉頭一挑,“讓他進來。”
不多時,
一名身穿騎甲的壯漢在親衛營甲士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單膝跪地,用有些別扭的中原話,開口道:
“稟公爺,我家總兵收到李岩的親筆信,說是要和孫可望部在窟龍關外決戰,請咱們派三千騎兵前往以做後手,我家總兵讓小人來請示公爺。”
徐安國指向沙盤上窟龍關的位置,正色道:“窟龍關外是一片平原,倒是適合騎軍作戰。”
\"孫可望不過三萬兵馬,\"鄭成功哼聲道:“李岩麾下不也有三萬多人,打不過?”
一旁的孫文煥則開口道:“聽說孫可望麾下有一千騎兵,若是在平原作戰,李岩他們沒有騎兵是會吃虧的。”
張璟川笑了笑:“菜雞互啄,總是需要主人在旁看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