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我有病,公爺有藥!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榆次城外的山道上,
一支隊伍正快速行進著。
隊伍裏有一輛馬車,和五輛滿載貨物的板車,隨行的護衛有五十騎。
板車上,插著王氏的旗號。
以王氏在山西的地位,就連榆次縣令也得點頭哈腰的出城迎接。
王知禮騎著馬來到馬車旁,俯身詢問道:“母親,前麵就是榆次了,今晚咱們就在榆次落腳,明日一早再出發去太原吧。”
鄧氏撩開窗簾,瞪著自己的兒子,冷冷道:“咱們可沒有時間在路上耽擱,讓大家夥都堅持一下,趕個夜路,爭取明日一早到太原。”
王知禮擔心母親的身體受不住,不解道:“母親,燕國公不就斬殺了李自成麽,咱們何必……”
“住口!”鄧氏厲聲道:“李定國領著五萬大軍已經攻克保定府,劍鋒直指京城,朝廷自身難保,哪還有心思顧及山西?”
鄧氏深吸一口氣後,悵然一歎:“如今,能救咱們王家的,就隻有咱們自己了!”
山西王家,
表麵上由王知禮這個家主掌家,但實際上,王家真正的掌舵人,卻是鄧氏。
對於鄧氏而言,
她一點不擔心張璟川在山西搞那所謂的土改,就算讓那些遼東過來的年輕吏員,把整個山西的官場都換了,在鄧氏看來,也沒什麽好擔心的。
因為張璟川此舉,看似是針對山西士族,實則是在觸動朝廷的利益,甚至根本。
你張璟川要錢要糧,朝廷東拚西湊,也能給你擠一點出來;
你若是要身份地位,就是給你封個王,又如何!
可你若是要把世家大族的土地收歸國有,再把土地分給百姓,那你就是在動朝廷的根本!
首先,
士族子弟就不會容你!
朝廷無法從百姓身上刮油,朝廷就沒有賦稅可收,沒有賦稅,崇禎是絕不會允許。
所以,
張璟川在山西做的事,朝廷是絕不會放任不管的。
你張璟川在遼東,想怎麽搞就怎麽搞,反正那是在關外。
但山西不一樣,
你在山西這樣搞,下一個會不會就是四川,就是陝西?
如此,
這天下,
是朱家的,還是你燕國公的?
鄧氏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她才不會著急,因為朝廷絕對會對張璟川出手的。
到時候,
他王家,隻需作壁上觀。
待張璟川一走,山西以前是什麽樣,以後也還是什麽樣!
山西王家,也依舊是山西王家!
可眼下的局勢,
朝廷不僅顧及不到山西這邊,搞不好,這天下恐怕就真得改姓了。
鄧氏著急了,
這才著急忙慌的帶著家資,馬不停蹄的往太原趕,就是為了第一時間到太原,向燕國公表忠心。
李定國的北上,
讓大明朝廷徹底的風雨飄搖起來,
張璟川擊敗李自成後,不僅沒有迴師馳援,而是選擇留在太原。
如此舉動,意味著什麽。
鄧氏雖說沒有所謂的政治嗅覺,但她審時度勢的本事,卻是讓王家一次又一次的渡過危難。
既然大勢擺在了眼前,鄧氏自然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
張璟川站在太原城的城樓上,晚風寒涼,吹動著旌旗,獵獵作響。
他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遠處的屯田新卒,那些剛剛從順軍降卒中挑選出來的士兵正在操練,雖然動作生疏,但眼中卻閃爍著對未來的希望。
張璟川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把那些順軍降卒變成忠於自己的明軍士卒,往往隻需要自己一頓演講。
隨著自己的聲望越來越高,係統賦予自己的【嘴遁之術】亦愈發爐火純青。
此番入關剿寇,
他遼東兵馬折損不少,
特別是驃騎軍,傷亡巨大。
李定國偏師北上,張璟川早就掌握了其動向,但他就當不知道。
崇禎撥算盤珠子的動靜,他張璟川在幾千裏之外的山西都聽到響了。
既然如此,
那就讓李定國去給崇禎提個醒,不要以為長了幾根毛就是翅膀硬了。
反正他張璟川就在山西休養生息。
打了那麽久,死了那麽多遼東子弟,傷筋動骨一百天,少說也要休養個半年,征兵練兵補員。
讓張獻忠在四川多砍些豬,讓李定國趕豬上樹,晴天娃娃可以掛,東林清流可以扔黃河裏變濁流,
唯獨手底下的兵,能不折騰就不折騰。
器與名不可假於他手,
他倒不怕那幫文官在背後給自己使絆子,因為對他而言,壓根兒沒啥用。
但蚊子和蒼蠅在眼前嗡嗡的,也挺煩。
“公爺,各州縣已按《均田令》清丈土地,但平陽衛的劉氏拒不交地,甚至煽動佃戶鬧事......”於成龍快步走上城樓,手中捧著一份密報,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
張璟川接過密報,目光掃過上麵的文字,眉頭微微一皺。
他輕輕摩挲著牆垛上的凹痕,眼中閃過一絲冷冽的光芒。
“殺。”張璟川的聲音低沉而冰冷,仿佛從地獄深處傳來。
於成龍一愣,隨即點頭:“是,公爺。”
張璟川轉身,目光如刀般刺向於成龍:“傳令曹明勝,帶驃騎軍踏平劉氏塢堡,男女老幼一個不留,頭顱懸於城門,讓那些還在觀望的蛆蟲知道……”他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的笑意,“本國公的刀,比李自成的‘免賦’更利。”
於成龍心中一凜,連忙應聲退下。
他知道,自家公爺的冷酷並非無的放矢。
山西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若不采取雷霆手段,土改之事將寸步難行。
……
城外,
驃騎軍大營。
曹明勝接到命令時,正與孫文煥在校場上觀摩驃騎軍和鐵騎軍的演武。
兩人都是張璟川麾下的猛將,平日裏雖接觸不多,但同為騎軍統領,難得有互相探討交流的時候。
“曹總兵,公爺好生偏心,每次這種活兒都落在你們驃騎軍的頭上。”孫文煥撇著嘴,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和嫉妒。
曹明勝麵如表情,淡淡道:“我有病,公爺有藥。”
聞言,
孫文煥眼皮輕顫,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但最後又閉上了。
……
一支隊伍正快速行進著。
隊伍裏有一輛馬車,和五輛滿載貨物的板車,隨行的護衛有五十騎。
板車上,插著王氏的旗號。
以王氏在山西的地位,就連榆次縣令也得點頭哈腰的出城迎接。
王知禮騎著馬來到馬車旁,俯身詢問道:“母親,前麵就是榆次了,今晚咱們就在榆次落腳,明日一早再出發去太原吧。”
鄧氏撩開窗簾,瞪著自己的兒子,冷冷道:“咱們可沒有時間在路上耽擱,讓大家夥都堅持一下,趕個夜路,爭取明日一早到太原。”
王知禮擔心母親的身體受不住,不解道:“母親,燕國公不就斬殺了李自成麽,咱們何必……”
“住口!”鄧氏厲聲道:“李定國領著五萬大軍已經攻克保定府,劍鋒直指京城,朝廷自身難保,哪還有心思顧及山西?”
鄧氏深吸一口氣後,悵然一歎:“如今,能救咱們王家的,就隻有咱們自己了!”
山西王家,
表麵上由王知禮這個家主掌家,但實際上,王家真正的掌舵人,卻是鄧氏。
對於鄧氏而言,
她一點不擔心張璟川在山西搞那所謂的土改,就算讓那些遼東過來的年輕吏員,把整個山西的官場都換了,在鄧氏看來,也沒什麽好擔心的。
因為張璟川此舉,看似是針對山西士族,實則是在觸動朝廷的利益,甚至根本。
你張璟川要錢要糧,朝廷東拚西湊,也能給你擠一點出來;
你若是要身份地位,就是給你封個王,又如何!
可你若是要把世家大族的土地收歸國有,再把土地分給百姓,那你就是在動朝廷的根本!
首先,
士族子弟就不會容你!
朝廷無法從百姓身上刮油,朝廷就沒有賦稅可收,沒有賦稅,崇禎是絕不會允許。
所以,
張璟川在山西做的事,朝廷是絕不會放任不管的。
你張璟川在遼東,想怎麽搞就怎麽搞,反正那是在關外。
但山西不一樣,
你在山西這樣搞,下一個會不會就是四川,就是陝西?
如此,
這天下,
是朱家的,還是你燕國公的?
鄧氏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她才不會著急,因為朝廷絕對會對張璟川出手的。
到時候,
他王家,隻需作壁上觀。
待張璟川一走,山西以前是什麽樣,以後也還是什麽樣!
山西王家,也依舊是山西王家!
可眼下的局勢,
朝廷不僅顧及不到山西這邊,搞不好,這天下恐怕就真得改姓了。
鄧氏著急了,
這才著急忙慌的帶著家資,馬不停蹄的往太原趕,就是為了第一時間到太原,向燕國公表忠心。
李定國的北上,
讓大明朝廷徹底的風雨飄搖起來,
張璟川擊敗李自成後,不僅沒有迴師馳援,而是選擇留在太原。
如此舉動,意味著什麽。
鄧氏雖說沒有所謂的政治嗅覺,但她審時度勢的本事,卻是讓王家一次又一次的渡過危難。
既然大勢擺在了眼前,鄧氏自然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
張璟川站在太原城的城樓上,晚風寒涼,吹動著旌旗,獵獵作響。
他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遠處的屯田新卒,那些剛剛從順軍降卒中挑選出來的士兵正在操練,雖然動作生疏,但眼中卻閃爍著對未來的希望。
張璟川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把那些順軍降卒變成忠於自己的明軍士卒,往往隻需要自己一頓演講。
隨著自己的聲望越來越高,係統賦予自己的【嘴遁之術】亦愈發爐火純青。
此番入關剿寇,
他遼東兵馬折損不少,
特別是驃騎軍,傷亡巨大。
李定國偏師北上,張璟川早就掌握了其動向,但他就當不知道。
崇禎撥算盤珠子的動靜,他張璟川在幾千裏之外的山西都聽到響了。
既然如此,
那就讓李定國去給崇禎提個醒,不要以為長了幾根毛就是翅膀硬了。
反正他張璟川就在山西休養生息。
打了那麽久,死了那麽多遼東子弟,傷筋動骨一百天,少說也要休養個半年,征兵練兵補員。
讓張獻忠在四川多砍些豬,讓李定國趕豬上樹,晴天娃娃可以掛,東林清流可以扔黃河裏變濁流,
唯獨手底下的兵,能不折騰就不折騰。
器與名不可假於他手,
他倒不怕那幫文官在背後給自己使絆子,因為對他而言,壓根兒沒啥用。
但蚊子和蒼蠅在眼前嗡嗡的,也挺煩。
“公爺,各州縣已按《均田令》清丈土地,但平陽衛的劉氏拒不交地,甚至煽動佃戶鬧事......”於成龍快步走上城樓,手中捧著一份密報,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
張璟川接過密報,目光掃過上麵的文字,眉頭微微一皺。
他輕輕摩挲著牆垛上的凹痕,眼中閃過一絲冷冽的光芒。
“殺。”張璟川的聲音低沉而冰冷,仿佛從地獄深處傳來。
於成龍一愣,隨即點頭:“是,公爺。”
張璟川轉身,目光如刀般刺向於成龍:“傳令曹明勝,帶驃騎軍踏平劉氏塢堡,男女老幼一個不留,頭顱懸於城門,讓那些還在觀望的蛆蟲知道……”他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的笑意,“本國公的刀,比李自成的‘免賦’更利。”
於成龍心中一凜,連忙應聲退下。
他知道,自家公爺的冷酷並非無的放矢。
山西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若不采取雷霆手段,土改之事將寸步難行。
……
城外,
驃騎軍大營。
曹明勝接到命令時,正與孫文煥在校場上觀摩驃騎軍和鐵騎軍的演武。
兩人都是張璟川麾下的猛將,平日裏雖接觸不多,但同為騎軍統領,難得有互相探討交流的時候。
“曹總兵,公爺好生偏心,每次這種活兒都落在你們驃騎軍的頭上。”孫文煥撇著嘴,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和嫉妒。
曹明勝麵如表情,淡淡道:“我有病,公爺有藥。”
聞言,
孫文煥眼皮輕顫,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但最後又閉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