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各家有喜有憂
華妃重生之本宮偏要跋扈 作者:浪跡田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聖旨傳到沛國公府時,孟家眾人心下大喜,沛國公更是老淚縱橫。
沛國公夫婦膝下隻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許給了沛國公多年好友的兒子,夫妻和睦,如今早已兒女雙全了。看著那對可愛的外孫和孫女,沛國公夫婦每次都能笑得合不攏嘴,天倫之樂也不過如此了。
但唯一令夫婦二人頭疼的就是小女兒孟靜嫻的婚事,自家小女兒才貌雙全,品行端莊,在京城貴婦圈裏也是有名的大家閨秀,自打及笄,媒婆都快把沛國公府的門檻踏破了。可小女兒卻對果郡王一往情深,明知果郡王是個浪子,也不肯迴頭,這可把夫婦倆急壞了。眼瞅著小女兒年紀漸長,都快成了老姑娘,沛國公也曾向宮裏遞過折子,但都被以果郡王不想成婚給迴絕了。
就在夫婦倆心灰意冷之際,突然傳來這麽大的好消息,實在是振奮人心!待沛國公跟傳旨的太監打聽才得知是太後賜婚,沛國公不僅給傳旨太監送上了厚禮,還給宮裏的太後送上了大禮——是一株碩大的紅珊瑚樹,太後禮佛,這紅珊瑚又被視為如來佛的化身,可謂是投其所好。
其實沛國公夫婦也明白,不過一道聖旨的事,何以會拖這麽久,不過是看著沛國公不在高位,不能為皇家帶來利益罷了。而如今賜婚,無非是太後想拉攏沛國公府,皇帝初登基,也需要沛國公府背後文官集團的支持,統治者為了臉麵需要一個彰顯自身德行的機會,而沛國公府與皇家的這門婚事,就是一種態度,告訴外界皇帝對文官勢力的支持,沛國公猜測,皇帝這麽做也想培養一支新的勢力好與以隆科多為首的舊文官集團進行抗衡,以達到讓皇帝大權在握的目的。
不過沛國公並沒有把這些告訴家裏人,看著妻子和女兒的笑臉,他也知足了。也罷,這事算是他欠了皇帝和太後一個人情,日後隻要皇帝下令,他便毫不猶豫的衝鋒陷陣。
高興歸高興,沛國公夫婦接下來可有的忙了。還有不到三個月就是婚禮了,這宗室婚禮流程繁瑣,宴請的賓客也多為頂級權貴,可是容不得一點馬虎。
接到聖旨的夏家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夏家父母和哥哥嫂子得知夏冬春被賜給果郡王為側福晉,都是喜氣洋洋的,傳旨太監得了好處,夏家的下人也都得了賞。
夏家父母本就無意讓夏冬春入宮,自己女兒是個什麽性子,最是清楚不過了。若真是入宮,早晚會釀出大錯,倒不如嫁給個普通官宦人家,沒那麽多複雜的人情往來,自家也能護得住女兒。
嫁給果郡王本不在夏家父母的考慮範圍,對他們而言,這門婚事算是高攀了。由此可見,這門婚事也是皇帝對夏家的看重,夏父傳信給堂侄夏刈,讓他表達夏家對皇上的感激之情,表示夏家對皇帝一定忠心耿耿。
夏母和夏家嫂嫂則考慮到夏家離果郡王府的宅邸不遠,日後夏冬春迴娘家也十分方便,倆人拉著夏冬春的手叮囑,嫁了人就不能跟家裏一樣任性了,要對嫡福晉恭敬,不能目中無人。
夏冬春不耐煩地直抱頭,索性進了房間關上門,不再理會夏母和夏家嫂嫂,惹得夏母直歎氣,最後被兒媳婦拉走了。
躲在房間的夏冬春對自己的婚事倒不怎麽上心,反正母親和嫂嫂會幫她準備好一切的,她唯一憂心的是安陵容怎麽樣了,她現在在幹什麽呢?
因著婚事,夏冬春如今也不能隨意出門,於是隻能通過寫信跟安陵容溝通,她寫好信就讓丫鬟送到安陵容手裏,並讓丫鬟帶迴來安陵容的迴信。
得知安陵容一切安好也在為入宮做準備,她這才放下心來,開始跟著宮裏來的嬤嬤學規矩。
此時的周府,安陵容還有幾日就要入宮了,周母和李嬤嬤都在為她收拾著一切。
因著隻是個普通格格,安陵容是沒有專門的教養嬤嬤來教規矩的。周母、李嬤嬤、蕭姨娘三人為安陵容收拾包裹,時不時的唉聲歎氣。
蓮香:“姑姑,你可別再歎氣了,姑娘入宮本是喜事,咱們本該高興才是,可別平白地惹了姑娘傷心!”
靈芝:“是啊,姑姑,婆婆,蕭姨娘,咱們姑娘進宮是去享福的,又不是去受罪的。”
聞言,周母放下手中的東西,一把拉住安陵容的手道:“唉,人人都說宮裏如何富貴迷人眼,可是隻有了解的人才知道,這宮裏呀處處是危險,稍有不注意,就是萬丈深淵啊!”
李嬤嬤:“姑娘,進了宮可要處處謹言慎行,萬不可輕信他人,要知道,這深宮裏可沒有什麽朋友,隻有利益。”
蕭姨娘忍著哭腔道:“容兒,你一定要好好的,可千萬別犯錯,惹了太後生氣。”
安陵容動容,道:“姨娘,婆婆,姑姑,你們放心,容兒必定會用心侍奉太後,處處謹慎的。”
李嬤嬤:“容兒,宮裏的太後信佛,你可投其所好,且太後不喜人太過張揚或太過聰明,你必要避其鋒芒。”
周母:“你若有什麽難處,可去翊坤宮找華妃娘娘求教,華妃娘娘協理六宮,又深受皇上寵愛,必要時還是能說上話的。”
李嬤嬤:“也要看太後的意思,太後是皇後娘娘的表姑母,跟皇後娘娘是自家人,若是太後表明不喜歡華妃娘娘,你也要及時避嫌。”
安陵容:“容兒明白,容兒會時刻保持警惕的。”
周母:“這些日子,我們也都看在眼裏,知道容兒你是個聰慧之人,懂得察言觀色,做事也有分寸,不出格,但伴君如伴虎,侍奉在太後身旁,一定要及時摸清太後的喜好,太後厭惡什麽,太後喜歡什麽,都要有個大概。太後雖不如皇帝威嚴,但能當上太後的人又豈會簡單,你凡事要留個心眼。就算是發現什麽後宮秘事也要爛在肚子裏,絕不能透露半個字。”
安陵容:“容兒知曉,多謝婆婆相告。請受容兒一拜。”
周母、李嬤嬤立馬扶起安陵容,道:“容兒快快起身,能說的我們都說了,以後的路就要靠你自己了。”
安陵容行了一個大禮,道:“婆婆和姑姑的恩情,陵容沒齒難忘,還請婆婆、姑姑受陵容一拜。”
周母、李嬤嬤沒再阻攔,看著眼前的女子,被調教的如此聰明伶俐、落落大方,一想到就要去那吃人的地方,二人不禁落淚,蕭姨娘淚水早已止不住,分別之際,蓮香和靈芝兩個丫頭也都忍不住哭了。
這段時間的相處,安陵容為人如何,待人如何,她們倆都是清楚的,一想到就要跟安陵容分別,她們倆與安陵容三人抱頭痛哭。就此一別後,也不知日後還能不能再相見。
沛國公夫婦膝下隻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許給了沛國公多年好友的兒子,夫妻和睦,如今早已兒女雙全了。看著那對可愛的外孫和孫女,沛國公夫婦每次都能笑得合不攏嘴,天倫之樂也不過如此了。
但唯一令夫婦二人頭疼的就是小女兒孟靜嫻的婚事,自家小女兒才貌雙全,品行端莊,在京城貴婦圈裏也是有名的大家閨秀,自打及笄,媒婆都快把沛國公府的門檻踏破了。可小女兒卻對果郡王一往情深,明知果郡王是個浪子,也不肯迴頭,這可把夫婦倆急壞了。眼瞅著小女兒年紀漸長,都快成了老姑娘,沛國公也曾向宮裏遞過折子,但都被以果郡王不想成婚給迴絕了。
就在夫婦倆心灰意冷之際,突然傳來這麽大的好消息,實在是振奮人心!待沛國公跟傳旨的太監打聽才得知是太後賜婚,沛國公不僅給傳旨太監送上了厚禮,還給宮裏的太後送上了大禮——是一株碩大的紅珊瑚樹,太後禮佛,這紅珊瑚又被視為如來佛的化身,可謂是投其所好。
其實沛國公夫婦也明白,不過一道聖旨的事,何以會拖這麽久,不過是看著沛國公不在高位,不能為皇家帶來利益罷了。而如今賜婚,無非是太後想拉攏沛國公府,皇帝初登基,也需要沛國公府背後文官集團的支持,統治者為了臉麵需要一個彰顯自身德行的機會,而沛國公府與皇家的這門婚事,就是一種態度,告訴外界皇帝對文官勢力的支持,沛國公猜測,皇帝這麽做也想培養一支新的勢力好與以隆科多為首的舊文官集團進行抗衡,以達到讓皇帝大權在握的目的。
不過沛國公並沒有把這些告訴家裏人,看著妻子和女兒的笑臉,他也知足了。也罷,這事算是他欠了皇帝和太後一個人情,日後隻要皇帝下令,他便毫不猶豫的衝鋒陷陣。
高興歸高興,沛國公夫婦接下來可有的忙了。還有不到三個月就是婚禮了,這宗室婚禮流程繁瑣,宴請的賓客也多為頂級權貴,可是容不得一點馬虎。
接到聖旨的夏家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夏家父母和哥哥嫂子得知夏冬春被賜給果郡王為側福晉,都是喜氣洋洋的,傳旨太監得了好處,夏家的下人也都得了賞。
夏家父母本就無意讓夏冬春入宮,自己女兒是個什麽性子,最是清楚不過了。若真是入宮,早晚會釀出大錯,倒不如嫁給個普通官宦人家,沒那麽多複雜的人情往來,自家也能護得住女兒。
嫁給果郡王本不在夏家父母的考慮範圍,對他們而言,這門婚事算是高攀了。由此可見,這門婚事也是皇帝對夏家的看重,夏父傳信給堂侄夏刈,讓他表達夏家對皇上的感激之情,表示夏家對皇帝一定忠心耿耿。
夏母和夏家嫂嫂則考慮到夏家離果郡王府的宅邸不遠,日後夏冬春迴娘家也十分方便,倆人拉著夏冬春的手叮囑,嫁了人就不能跟家裏一樣任性了,要對嫡福晉恭敬,不能目中無人。
夏冬春不耐煩地直抱頭,索性進了房間關上門,不再理會夏母和夏家嫂嫂,惹得夏母直歎氣,最後被兒媳婦拉走了。
躲在房間的夏冬春對自己的婚事倒不怎麽上心,反正母親和嫂嫂會幫她準備好一切的,她唯一憂心的是安陵容怎麽樣了,她現在在幹什麽呢?
因著婚事,夏冬春如今也不能隨意出門,於是隻能通過寫信跟安陵容溝通,她寫好信就讓丫鬟送到安陵容手裏,並讓丫鬟帶迴來安陵容的迴信。
得知安陵容一切安好也在為入宮做準備,她這才放下心來,開始跟著宮裏來的嬤嬤學規矩。
此時的周府,安陵容還有幾日就要入宮了,周母和李嬤嬤都在為她收拾著一切。
因著隻是個普通格格,安陵容是沒有專門的教養嬤嬤來教規矩的。周母、李嬤嬤、蕭姨娘三人為安陵容收拾包裹,時不時的唉聲歎氣。
蓮香:“姑姑,你可別再歎氣了,姑娘入宮本是喜事,咱們本該高興才是,可別平白地惹了姑娘傷心!”
靈芝:“是啊,姑姑,婆婆,蕭姨娘,咱們姑娘進宮是去享福的,又不是去受罪的。”
聞言,周母放下手中的東西,一把拉住安陵容的手道:“唉,人人都說宮裏如何富貴迷人眼,可是隻有了解的人才知道,這宮裏呀處處是危險,稍有不注意,就是萬丈深淵啊!”
李嬤嬤:“姑娘,進了宮可要處處謹言慎行,萬不可輕信他人,要知道,這深宮裏可沒有什麽朋友,隻有利益。”
蕭姨娘忍著哭腔道:“容兒,你一定要好好的,可千萬別犯錯,惹了太後生氣。”
安陵容動容,道:“姨娘,婆婆,姑姑,你們放心,容兒必定會用心侍奉太後,處處謹慎的。”
李嬤嬤:“容兒,宮裏的太後信佛,你可投其所好,且太後不喜人太過張揚或太過聰明,你必要避其鋒芒。”
周母:“你若有什麽難處,可去翊坤宮找華妃娘娘求教,華妃娘娘協理六宮,又深受皇上寵愛,必要時還是能說上話的。”
李嬤嬤:“也要看太後的意思,太後是皇後娘娘的表姑母,跟皇後娘娘是自家人,若是太後表明不喜歡華妃娘娘,你也要及時避嫌。”
安陵容:“容兒明白,容兒會時刻保持警惕的。”
周母:“這些日子,我們也都看在眼裏,知道容兒你是個聰慧之人,懂得察言觀色,做事也有分寸,不出格,但伴君如伴虎,侍奉在太後身旁,一定要及時摸清太後的喜好,太後厭惡什麽,太後喜歡什麽,都要有個大概。太後雖不如皇帝威嚴,但能當上太後的人又豈會簡單,你凡事要留個心眼。就算是發現什麽後宮秘事也要爛在肚子裏,絕不能透露半個字。”
安陵容:“容兒知曉,多謝婆婆相告。請受容兒一拜。”
周母、李嬤嬤立馬扶起安陵容,道:“容兒快快起身,能說的我們都說了,以後的路就要靠你自己了。”
安陵容行了一個大禮,道:“婆婆和姑姑的恩情,陵容沒齒難忘,還請婆婆、姑姑受陵容一拜。”
周母、李嬤嬤沒再阻攔,看著眼前的女子,被調教的如此聰明伶俐、落落大方,一想到就要去那吃人的地方,二人不禁落淚,蕭姨娘淚水早已止不住,分別之際,蓮香和靈芝兩個丫頭也都忍不住哭了。
這段時間的相處,安陵容為人如何,待人如何,她們倆都是清楚的,一想到就要跟安陵容分別,她們倆與安陵容三人抱頭痛哭。就此一別後,也不知日後還能不能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