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1月某日。
漢斯收到來自施邁瑟父子的信,得知衝鋒槍的樣品已經完成,於是他久違地前往了位於蘇爾的伯格曼軍械廠。
信中提到,雖然仍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但射擊本身沒有問題。
比漢斯預期的開發進度要快,讓他感到一絲期待。
如果這次的樣品完成度不錯,向軍方正式請求投資似乎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但好消息往往伴隨著壞消息。
偏偏,漢斯最為看重的無線電開發計劃卻出了問題。
無線電技術的先驅雷金納德·費森登拒絕了他的提議。
他說,感謝漢斯的提議,但由於他已經在美國氣象局工作,因此一起合作似乎不太現實。
漢斯能理解。
從費森登的角度來看,不管漢斯能提供多少投資,他都沒有理由專門來到遙遠的德國為其開發無線電。
不過,盡管能理解,心裏還是難免有些失望。
最終,漢斯隻能含淚放棄了引進雷金納德·費森登的計劃。
現在,剩下的唯一希望就是特斯拉。
然而,至今漢斯沒有收到來自特斯拉的任何迴複。
如果他拒絕了,就像費森登那樣,至少說一句“拒絕”也好,根本沒有迴應,漢斯無法得知特斯拉是否對他的提議感興趣,這讓他感到非常焦慮。
漢斯曾經確認過,特斯拉確實收到了他的信件,所以他不可能是因為錯過了信件。
是故意不迴複,還是還在考慮中呢?
無論如何,既然結果對他不利,漢斯還是決定再給特斯拉寫一封信,並附上“請務必迴複”的請求。
而一提到美國,就不禁讓漢斯想起了最近美國總統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 jr.)被刺殺的事件。
就是發生在1901年9月6日,也就是《北京議定書》簽署前一天的事情。
“而且在《北京議定書》簽署當天,意外地李鴻章去世了。”
看樣子是因為順親王的事情讓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不過,原曆史中,李鴻章確實在《北京議定書》簽署後因病去世。
至於順親王,雖然他迴到清國後依然健康地活著,但他早已拋棄了百姓和紫禁城,逃離了大清。
甚至腐朽的清廷上層和慈禧太後,都沒有去指責順親王,相反他們還全力美化順親王的行為,企圖通過這種方式避免清廷威嚴在《北京議定書》後徹底崩塌。
而由此掀起了激烈的浪潮。
或許,某些曆史進程會比原來更早爆發。
再說迴到美國,麥金利總統的刺殺者是那個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的無政府主義者。
麥金利總統被刺後緊急送往醫院,但最終在14日不幸去世。
繼威廉·哈裏森、亞伯拉罕·林肯、詹姆斯·加菲爾德之後,特庫姆塞的詛咒又一次奪走了一位總統的生命。
“但重要的不是麥金利的刺殺,而是繼任的總統。”
西奧多·“泰迪”·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
他因熊玩偶而聞名世界,但曆史上他的行動與那種可愛形象完全不符,簡直是大熊本人。
“一個充滿熱情的美國霸權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
當然,從麥金利和克裏夫蘭總統時代開始,美國已經逐漸脫離了以門羅主義為代表的不幹涉政策。
不過,正式化美帝國主義路線的,正是西奧多·羅斯福。
接下來,美國將在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南美方麵展開積極的擴張政策。
“西奧多·羅斯福有和德國發生過衝突嗎?”
實際上,西奧多·羅斯福時期美國與德國差點發生過衝突。
那就是1902至1903年的委內瑞拉危機。
委內瑞拉總統西弗裏亞諾·卡斯特羅(cipriano castro)不僅拒絕償還外債,還挑起事端,導致憤怒的德國帝國與英國聯合對委內瑞拉實施海上封鎖。
原曆史中,美國的調解被英德接受,危機平穩解決。但如果美國和德國堅持強硬立場,或許會導致美國海軍與德國海軍的對抗。
“我可不想插手這種事情。”
委內瑞拉危機隻要不是威廉二世突然下令占領委內瑞拉,這件事應該會順利過去。
與其惹麻煩去挑起美國這個“蜂窩”,不如讓它像原曆史一樣自然發展。
“現在與美國開戰......”
這是多麽可怕且令人心驚的想法。
漢斯搖了搖頭,身體無力地倒在椅子上。
......
“您來了,男爵先生!”
當漢斯到達伯格曼軍械廠的入口時,久違的聲音熱情地迎接了他。
伯格曼軍械廠的廠長,西奧多·伯格曼。
“好久不見,伯格曼先生。我聽說衝鋒槍的原型已經完成了。性能怎麽樣?”
“啊!這個您得親眼看看才知道。老實說,剛開始我還在懷疑它能不能做出來,但結果比預想的還要厲害得多。”
哦,果然是那個在原曆史中開發了mp18的成員嗎?
漢斯滿懷期待地跟著伯格曼廠長走進了軍械廠。
軍械廠內部和他第一次來的時候一樣,依然忙碌不停。
遠處可以看到正在專心工作的施邁瑟父子的身影。
“施邁瑟先生!”
“啊!男爵先生!”
父親路易斯·施邁瑟露出笑容迎接漢斯。
他的兒子漢斯·施邁瑟和雨果·施邁瑟也微笑著向他打招唿。
“聽說原型已經完成了?”
“是的,所以我趕緊來了。”
“哈哈,原來如此。那麽,我們得趕緊給您看看。”
路易斯·施邁瑟說完,轉過頭看向他的兒子們。
“孩子們,去把原型拿來。”
“是,父親。”
施邁瑟兄弟點頭後,便朝某個方向走去。
不久後,他們帶迴了一個相當大的木箱子。
‘裏麵就是它了。’
漢斯期待已久的衝鋒槍。
“來,打開看看。”
漢斯像拆聖誕禮物一樣,小心地打開了箱子。
然而,當他看到施邁瑟父子雄心勃勃打造的衝鋒槍原型的樣子時,瞬間僵住了。
‘斯登......?’
怎麽會是這個?
“呃......這,真的就是施邁瑟先生和您的兒子們製作的衝鋒槍嗎?”
“當然是!”
路易斯·施邁瑟自信地笑著斷言。
然而,漢斯根本笑不出來。
這看起來完全是斯登衝鋒槍。
那種被冠以“戰壕用投擲兵器”、“水管工的噩夢”、“走火王”等等綽號的傳說級衝鋒槍。
就是那種被英國人生產的廉價槍的代名詞——斯登衝鋒槍。
‘不,為什麽是斯登,不是mp18?’
這並不是沒有道理。
因為斯登本來就是以mp18的改進型mp28為藍本製作的槍。
而且,至少像槍托這樣的部分還是用木頭做的,算是個好消息?
但即便如此,這款衝鋒槍的外形還是太像斯登了。
要說的話,是初期型的mk.1?
要是出了正式版的mk.2或mk.3之類的,他可能真會哭出來。
“男爵閣下,您的表情似乎不太好,難道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嗎?”
“啊......外形和我想的差距太大了。”
“啊,是那個部分嗎。”
路易斯·施邁瑟歎了口氣說道。
幸運的是,施邁瑟父子似乎原本並沒有打算將衝鋒槍做成這樣。
“那......上次男爵閣下曾通過信件提到,希望在不損害性能的情況下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不是嗎?”
“確實,上次我這麽說過。”
但那並不意味著讓他做成斯登那樣的樣子。
漢斯還寫了“盡可能”這句話呢。
“所以做出來的就是這個樣子。”
“哦......。”
“不過這還是原型機。那個部分改進一下就好了。”
“是的,請多多指教。畢竟就算是這樣一副管狀的外形,想要交給軍方,也肯定會被拒絕的。”
“哈哈哈,那倒是。”
路易斯·施邁瑟一邊笑著,一邊表示自己也理解。
“不過別擔心,外形是這樣,性能可是沒問題的。”
“那就好。”
幸運的是,外表像斯登,但內部應該沒有問題。
“是的,我的二兒子雨果幫了大忙。”
“哦,真是這樣嗎?”
雨果·施邁瑟似乎有些害羞,抓了抓頭。
果然,雖然他還年輕,但才華依然不容小覷。
“那我們可以進行實驗射擊了嗎?”
“當然可以,伯格曼先生,射擊場準備好了嗎?”
“好了。去吧,讓我們展示一下我們這位不怎麽好看的小姐的火力!”
眾人在伯格曼總裁的笑聲中,向射擊場走去。
衝鋒槍的射擊任務由路易斯·施邁瑟的大兒子漢斯·施邁瑟來負責。
“彈匣是按照您所說的,使用了32發的盒式彈匣。”
“子彈是9x19mm帕拉貝魯姆彈吧?”
“當然,一開始對我們挑三揀四的dwm(德意誌武器及彈藥製造公司),在看到男爵閣下的介紹信後,立刻變得順從了。”
“哈哈。”
那是當然的。
他背後有皇帝在嘛。
“射速怎麽樣?”
“大約是500發\/分鍾。我們的目標是至少600發\/分鍾,因此在這方麵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原來如此。”
雖然較低,但至少不會差到無法作為衝鋒槍使用的程度。
“那麽,開始吧。”
在路易斯·施邁瑟的指示下,漢斯戴上事先準備好的耳塞,觀察漢斯·施邁瑟的射擊。
漢斯·施邁瑟似乎經常進行這種示範射擊,他熟練地將槍口對準50米外的人形靶。
嗒嗒嗒嗒嗒嗒砰——!
射擊場上迴蕩著衝鋒槍特有的輕快射擊聲。
幾秒鍾後,子彈用盡,槍聲也隨之停止。
“怎麽樣,男爵大人?”
“太棒了。”
漢斯看著被打得稀巴爛的人形靶子說道。
果然是施邁瑟父子。
一把槍能打得這麽出色。
結束射擊後,等換上新彈匣,漢斯朝漢斯·施邁瑟問道。
“漢斯先生,你認為這把衝鋒槍的感受如何?”
“首先,火力很好,比步槍輕得多,確實適合攜帶和快速移動。不過,還是得提高耐久性。以這個射速,槍支還是有點不穩定。”
漢斯·施邁瑟還提出了其他一些意見,比如希望有單發射擊功能,認為不需要刺刀等。
而他的弟弟雨果則點點頭,將哥哥的話原封不動地記在了筆記本上。
“非常滿意的射擊,施邁瑟先生。”
“是的,我會不斷改進,下一次會給您展示性能更好的槍。”
路易斯·施邁瑟瞥了一眼衝鋒槍的原型。
“外觀也會再做得更像槍些。”
“沒錯,拜托了。”
哈哈哈!
漢斯和施邁瑟父子笑了出來。
最初因為突然出現的斯坦而感到有些慌亂,但性能上,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初版。
如果繼續改進半年到一年,槍械界的傑作將會誕生。
“那麽,下次再見。”
度過了愉快的一天,漢斯帶著輕鬆的心情迴到了波茨坦。
“男爵大人,男爵大人,您的信到了。”
“信?是來自美國的嗎?”
“不,來自施裏芬伯爵。”
“參謀總長?”
然而,等待漢斯的卻是施裏芬參謀總長突然發來的信。
‘施裏芬參謀總長到底是有什麽事嗎?’
漢斯與施裏芬參謀總長上一次見麵是在維多利亞皇太後的葬禮上,那時之後並沒有太多接觸。
他疑惑地歪了歪頭,撕開信封。
[致漢斯·馮·喬男爵:
今年已經接近尾聲。
自從與男爵您見麵已經超過半年了,由於我們各自忙碌,未能有更多交流,真是遺憾,
好了,老人的抱怨到此為止,以下言歸正傳。
我寫信給你,是為了傳達一個警告。
清國遠征軍的歸來已經迫在眉睫。
而這意味著,曾任義和團戰爭中八國聯軍總司令的遠征軍司令——瓦德西元帥即將歸來。]
“......!”
[他作為一名軍人是令人尊敬的人,但他的思想過於極端。
我不會說太多,男爵。
請小心瓦德西元帥。]
漢斯收到來自施邁瑟父子的信,得知衝鋒槍的樣品已經完成,於是他久違地前往了位於蘇爾的伯格曼軍械廠。
信中提到,雖然仍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但射擊本身沒有問題。
比漢斯預期的開發進度要快,讓他感到一絲期待。
如果這次的樣品完成度不錯,向軍方正式請求投資似乎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但好消息往往伴隨著壞消息。
偏偏,漢斯最為看重的無線電開發計劃卻出了問題。
無線電技術的先驅雷金納德·費森登拒絕了他的提議。
他說,感謝漢斯的提議,但由於他已經在美國氣象局工作,因此一起合作似乎不太現實。
漢斯能理解。
從費森登的角度來看,不管漢斯能提供多少投資,他都沒有理由專門來到遙遠的德國為其開發無線電。
不過,盡管能理解,心裏還是難免有些失望。
最終,漢斯隻能含淚放棄了引進雷金納德·費森登的計劃。
現在,剩下的唯一希望就是特斯拉。
然而,至今漢斯沒有收到來自特斯拉的任何迴複。
如果他拒絕了,就像費森登那樣,至少說一句“拒絕”也好,根本沒有迴應,漢斯無法得知特斯拉是否對他的提議感興趣,這讓他感到非常焦慮。
漢斯曾經確認過,特斯拉確實收到了他的信件,所以他不可能是因為錯過了信件。
是故意不迴複,還是還在考慮中呢?
無論如何,既然結果對他不利,漢斯還是決定再給特斯拉寫一封信,並附上“請務必迴複”的請求。
而一提到美國,就不禁讓漢斯想起了最近美國總統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 jr.)被刺殺的事件。
就是發生在1901年9月6日,也就是《北京議定書》簽署前一天的事情。
“而且在《北京議定書》簽署當天,意外地李鴻章去世了。”
看樣子是因為順親王的事情讓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不過,原曆史中,李鴻章確實在《北京議定書》簽署後因病去世。
至於順親王,雖然他迴到清國後依然健康地活著,但他早已拋棄了百姓和紫禁城,逃離了大清。
甚至腐朽的清廷上層和慈禧太後,都沒有去指責順親王,相反他們還全力美化順親王的行為,企圖通過這種方式避免清廷威嚴在《北京議定書》後徹底崩塌。
而由此掀起了激烈的浪潮。
或許,某些曆史進程會比原來更早爆發。
再說迴到美國,麥金利總統的刺殺者是那個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的無政府主義者。
麥金利總統被刺後緊急送往醫院,但最終在14日不幸去世。
繼威廉·哈裏森、亞伯拉罕·林肯、詹姆斯·加菲爾德之後,特庫姆塞的詛咒又一次奪走了一位總統的生命。
“但重要的不是麥金利的刺殺,而是繼任的總統。”
西奧多·“泰迪”·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
他因熊玩偶而聞名世界,但曆史上他的行動與那種可愛形象完全不符,簡直是大熊本人。
“一個充滿熱情的美國霸權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
當然,從麥金利和克裏夫蘭總統時代開始,美國已經逐漸脫離了以門羅主義為代表的不幹涉政策。
不過,正式化美帝國主義路線的,正是西奧多·羅斯福。
接下來,美國將在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南美方麵展開積極的擴張政策。
“西奧多·羅斯福有和德國發生過衝突嗎?”
實際上,西奧多·羅斯福時期美國與德國差點發生過衝突。
那就是1902至1903年的委內瑞拉危機。
委內瑞拉總統西弗裏亞諾·卡斯特羅(cipriano castro)不僅拒絕償還外債,還挑起事端,導致憤怒的德國帝國與英國聯合對委內瑞拉實施海上封鎖。
原曆史中,美國的調解被英德接受,危機平穩解決。但如果美國和德國堅持強硬立場,或許會導致美國海軍與德國海軍的對抗。
“我可不想插手這種事情。”
委內瑞拉危機隻要不是威廉二世突然下令占領委內瑞拉,這件事應該會順利過去。
與其惹麻煩去挑起美國這個“蜂窩”,不如讓它像原曆史一樣自然發展。
“現在與美國開戰......”
這是多麽可怕且令人心驚的想法。
漢斯搖了搖頭,身體無力地倒在椅子上。
......
“您來了,男爵先生!”
當漢斯到達伯格曼軍械廠的入口時,久違的聲音熱情地迎接了他。
伯格曼軍械廠的廠長,西奧多·伯格曼。
“好久不見,伯格曼先生。我聽說衝鋒槍的原型已經完成了。性能怎麽樣?”
“啊!這個您得親眼看看才知道。老實說,剛開始我還在懷疑它能不能做出來,但結果比預想的還要厲害得多。”
哦,果然是那個在原曆史中開發了mp18的成員嗎?
漢斯滿懷期待地跟著伯格曼廠長走進了軍械廠。
軍械廠內部和他第一次來的時候一樣,依然忙碌不停。
遠處可以看到正在專心工作的施邁瑟父子的身影。
“施邁瑟先生!”
“啊!男爵先生!”
父親路易斯·施邁瑟露出笑容迎接漢斯。
他的兒子漢斯·施邁瑟和雨果·施邁瑟也微笑著向他打招唿。
“聽說原型已經完成了?”
“是的,所以我趕緊來了。”
“哈哈,原來如此。那麽,我們得趕緊給您看看。”
路易斯·施邁瑟說完,轉過頭看向他的兒子們。
“孩子們,去把原型拿來。”
“是,父親。”
施邁瑟兄弟點頭後,便朝某個方向走去。
不久後,他們帶迴了一個相當大的木箱子。
‘裏麵就是它了。’
漢斯期待已久的衝鋒槍。
“來,打開看看。”
漢斯像拆聖誕禮物一樣,小心地打開了箱子。
然而,當他看到施邁瑟父子雄心勃勃打造的衝鋒槍原型的樣子時,瞬間僵住了。
‘斯登......?’
怎麽會是這個?
“呃......這,真的就是施邁瑟先生和您的兒子們製作的衝鋒槍嗎?”
“當然是!”
路易斯·施邁瑟自信地笑著斷言。
然而,漢斯根本笑不出來。
這看起來完全是斯登衝鋒槍。
那種被冠以“戰壕用投擲兵器”、“水管工的噩夢”、“走火王”等等綽號的傳說級衝鋒槍。
就是那種被英國人生產的廉價槍的代名詞——斯登衝鋒槍。
‘不,為什麽是斯登,不是mp18?’
這並不是沒有道理。
因為斯登本來就是以mp18的改進型mp28為藍本製作的槍。
而且,至少像槍托這樣的部分還是用木頭做的,算是個好消息?
但即便如此,這款衝鋒槍的外形還是太像斯登了。
要說的話,是初期型的mk.1?
要是出了正式版的mk.2或mk.3之類的,他可能真會哭出來。
“男爵閣下,您的表情似乎不太好,難道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嗎?”
“啊......外形和我想的差距太大了。”
“啊,是那個部分嗎。”
路易斯·施邁瑟歎了口氣說道。
幸運的是,施邁瑟父子似乎原本並沒有打算將衝鋒槍做成這樣。
“那......上次男爵閣下曾通過信件提到,希望在不損害性能的情況下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不是嗎?”
“確實,上次我這麽說過。”
但那並不意味著讓他做成斯登那樣的樣子。
漢斯還寫了“盡可能”這句話呢。
“所以做出來的就是這個樣子。”
“哦......。”
“不過這還是原型機。那個部分改進一下就好了。”
“是的,請多多指教。畢竟就算是這樣一副管狀的外形,想要交給軍方,也肯定會被拒絕的。”
“哈哈哈,那倒是。”
路易斯·施邁瑟一邊笑著,一邊表示自己也理解。
“不過別擔心,外形是這樣,性能可是沒問題的。”
“那就好。”
幸運的是,外表像斯登,但內部應該沒有問題。
“是的,我的二兒子雨果幫了大忙。”
“哦,真是這樣嗎?”
雨果·施邁瑟似乎有些害羞,抓了抓頭。
果然,雖然他還年輕,但才華依然不容小覷。
“那我們可以進行實驗射擊了嗎?”
“當然可以,伯格曼先生,射擊場準備好了嗎?”
“好了。去吧,讓我們展示一下我們這位不怎麽好看的小姐的火力!”
眾人在伯格曼總裁的笑聲中,向射擊場走去。
衝鋒槍的射擊任務由路易斯·施邁瑟的大兒子漢斯·施邁瑟來負責。
“彈匣是按照您所說的,使用了32發的盒式彈匣。”
“子彈是9x19mm帕拉貝魯姆彈吧?”
“當然,一開始對我們挑三揀四的dwm(德意誌武器及彈藥製造公司),在看到男爵閣下的介紹信後,立刻變得順從了。”
“哈哈。”
那是當然的。
他背後有皇帝在嘛。
“射速怎麽樣?”
“大約是500發\/分鍾。我們的目標是至少600發\/分鍾,因此在這方麵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原來如此。”
雖然較低,但至少不會差到無法作為衝鋒槍使用的程度。
“那麽,開始吧。”
在路易斯·施邁瑟的指示下,漢斯戴上事先準備好的耳塞,觀察漢斯·施邁瑟的射擊。
漢斯·施邁瑟似乎經常進行這種示範射擊,他熟練地將槍口對準50米外的人形靶。
嗒嗒嗒嗒嗒嗒砰——!
射擊場上迴蕩著衝鋒槍特有的輕快射擊聲。
幾秒鍾後,子彈用盡,槍聲也隨之停止。
“怎麽樣,男爵大人?”
“太棒了。”
漢斯看著被打得稀巴爛的人形靶子說道。
果然是施邁瑟父子。
一把槍能打得這麽出色。
結束射擊後,等換上新彈匣,漢斯朝漢斯·施邁瑟問道。
“漢斯先生,你認為這把衝鋒槍的感受如何?”
“首先,火力很好,比步槍輕得多,確實適合攜帶和快速移動。不過,還是得提高耐久性。以這個射速,槍支還是有點不穩定。”
漢斯·施邁瑟還提出了其他一些意見,比如希望有單發射擊功能,認為不需要刺刀等。
而他的弟弟雨果則點點頭,將哥哥的話原封不動地記在了筆記本上。
“非常滿意的射擊,施邁瑟先生。”
“是的,我會不斷改進,下一次會給您展示性能更好的槍。”
路易斯·施邁瑟瞥了一眼衝鋒槍的原型。
“外觀也會再做得更像槍些。”
“沒錯,拜托了。”
哈哈哈!
漢斯和施邁瑟父子笑了出來。
最初因為突然出現的斯坦而感到有些慌亂,但性能上,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初版。
如果繼續改進半年到一年,槍械界的傑作將會誕生。
“那麽,下次再見。”
度過了愉快的一天,漢斯帶著輕鬆的心情迴到了波茨坦。
“男爵大人,男爵大人,您的信到了。”
“信?是來自美國的嗎?”
“不,來自施裏芬伯爵。”
“參謀總長?”
然而,等待漢斯的卻是施裏芬參謀總長突然發來的信。
‘施裏芬參謀總長到底是有什麽事嗎?’
漢斯與施裏芬參謀總長上一次見麵是在維多利亞皇太後的葬禮上,那時之後並沒有太多接觸。
他疑惑地歪了歪頭,撕開信封。
[致漢斯·馮·喬男爵:
今年已經接近尾聲。
自從與男爵您見麵已經超過半年了,由於我們各自忙碌,未能有更多交流,真是遺憾,
好了,老人的抱怨到此為止,以下言歸正傳。
我寫信給你,是為了傳達一個警告。
清國遠征軍的歸來已經迫在眉睫。
而這意味著,曾任義和團戰爭中八國聯軍總司令的遠征軍司令——瓦德西元帥即將歸來。]
“......!”
[他作為一名軍人是令人尊敬的人,但他的思想過於極端。
我不會說太多,男爵。
請小心瓦德西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