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份報告應該沒有問題吧?”
“當然,貝爾福大臣。”
第一財政大臣阿瑟·貝爾福在閱讀派往德國的海軍武官們提交的報告時再次確認,第一海務大臣沃爾特·科爾(walter talbot kerr)自信地點點頭,表示肯定。
“根據我們的軍官所述,德國海軍的新型戰列艦的設計理念雖然可以理解,但與當前的教義相距甚遠,性能不可能達到預期。與德國人的宣傳不同,這些戰艦實際上不過是徒有其表的龐然大物罷了。”
科爾爵士帶著一絲嘲諷的笑容說道。
在英國,因名字太長,大家直接用臨時名稱稱唿德國帝國的新型戰列艦“腓特烈大帝”為“無畏艦”。顯然,這艘戰艦是以遠程炮擊為核心開發的。
然而,他們認為遠程炮擊在實戰中幾乎毫無實用價值。
因此,科爾爵士忍不住嘲笑德國人,這與法國的“青年學派”一樣愚蠢。
“甚至連除了主炮和副炮以外的中間口徑火炮都全部取消了。”
“這會有什麽問題嗎?”
“是的,這樣一來,艦炮的命中率反而會下降。”
原本傳統戰列艦為了彌補主炮命中率低的問題,通常會安裝比主炮小但比副炮大的中間口徑火炮。
但德國的“無畏艦”似乎幹脆取消了中間口徑火炮,不知是出於何種考慮。
“當然,階梯式的炮塔結構確實很有創意,但如果大炮打不中,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嗯。”
“此外,用蒸汽渦輪機驅動這種大型戰艦的效果如何,也令人懷疑。”
蒸汽渦輪機在英國海軍中才剛開始應用於稍大的驅逐艦這種接近魚雷艇的船隻上。
科爾爵士雖然知道蒸汽渦輪機比傳統推進方式更高效,但這種技術是否適用於戰列艦級別的大型艦船呢?
“說實話,恐怕不太可能有明顯效果。”
即便蒸汽渦輪機真的讓戰列艦的速度有了革命性提升,也不算什麽大問題。
畢竟蒸汽渦輪機是英國人發明的英國技術。
如果證明蒸汽渦輪機適用於戰列艦,那麽英國隻需在自家戰列艦上安裝即可。
“總之,海軍的結論是,這艘‘無畏艦’不過是德皇的華而不實的玩具船。當然,更詳細的判斷需要等到試航結束、正式服役之後才能下結論。”
但結果不會改變。
科爾爵士是這麽認為的。
“唿,上頭一直傳來不安的聲音,說實話,我也有點擔心。不過看來是多餘的。”
聽完科爾爵士的堅定判斷,英國下一任首相終於鬆了一口氣。
事實證明,他信任海軍的決定是正確的。
“德國海軍,果然如此。”
英國數百年來一直統治著海洋。
而幾乎沒有正統海軍傳統的德國海軍,現在居然想追趕英國海軍,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英國最大的威脅果然不是德意誌帝國,而是俄羅斯帝國。”
在曆史上低估德意誌帝國的威脅,並將重點放在老對手俄羅斯帝國身上的貝爾福,在心裏這麽嘀咕著,並滿意地與科爾爵士握手。
“那我就先迴海軍部了,我還有個會議。”
“啊,好的。我也得去一趟白金漢宮,把這份報告交給陛下。”
本該由現任首相索爾茲伯裏侯爵完成的任務,但侯爵因病情惡化,已無法行動,不得不宣布辭職。
而阿瑟·貝爾福已得到內閣全體一致支持,被正式確認為索爾茲伯裏侯爵的繼任者。雖然名義上尚未更換,但實際上已經是英國首相。
“布爾戰爭也以勝利告終,陛下的加冕典禮也將在我的任期內舉行,民意支持率根本無需擔心。”
貝爾福因一帆風順的前景,臉上綻放出笑容。
他會成為一位偉大的首相。
一位超越他的舅舅索爾茲伯裏侯爵和索爾茲伯裏侯爵的政治導師迪斯雷利的偉大首相。
最近讓他心煩意亂的德國新型戰列艦問題也告一段落,已無任何憂慮。
不過,並不是所有英國人都像貝爾福和科爾爵士那樣低估“無畏艦”。
......
“現在你是在開玩笑嗎?我們全完了!徹底完了!為什麽你還看不清這一點?”
“費舍爾上將,這裏是上將們開會的地方,請注意您的言辭。”
剛剛從海軍部迴來的科爾上將這樣說道。而不久前才從地中海艦隊司令官升任為第二海務大臣的約翰·費舍爾(john arbuthnot fisher)上將卻怒目圓睜。
“現在你覺得我還能不罵人嗎?不光是政府,連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上將們也完全不在乎德國造出來的那頭‘利維坦’!”
“嘿,費舍爾上將!您不是也看過那份報告了嗎?報告說無畏艦對大英帝國完全不構成威脅。”
“那份報告毫無可信度!不僅隻是膚淺地判斷,還充滿了偏見,簡直就是垃圾!”
砰!
費舍爾上將似乎再也壓抑不住憤怒,用拳頭狠狠砸在會議桌上,提高了聲音。
作為曆史上無畏艦級戰列艦的締造者之一,費舍爾上將迅速看出了無畏艦的價值。
“絕不能任由德國搶占無畏艦的先機!”
否則,不僅英國的海上霸權會動搖,還將走向終結。
英國必須立刻開始建造自己的無畏艦!
然而,英國海軍和科爾上將並未接受費舍爾上將的主張。
無畏艦的核心理念是“大口徑艦炮”和利用射擊控製係統的遠程炮擊,這完全與當時主流的中近距離炮戰相悖。
因此,英國海軍對遠程炮擊的效用持否定態度。同時,受大英帝國最偉大的海軍上將納爾遜及特拉法加海戰的影響,英國海軍重視近距離作戰,很難接受無畏艦的概念。
事實上,英國最終采用無畏艦的設計,還是在費舍爾上將成為第一海務大臣,並受到對馬海戰中遠程炮擊重要性的啟發之後。
這才是我們熟知的曆史。
但在此刻,由於沒有對馬海戰的教訓,人們對遠程炮擊的認識依然是負麵的。而費舍爾上將才剛剛升任第二海務大臣,手中的權力非常有限。
盡管如此,麵對冷漠的目光,費舍爾上將依然慷慨激昂地繼續發言。
“德國人已經認識到了無畏艦的價值,而我們卻無動於衷。”
費舍爾上將一邊說,一邊從懷裏拿出一本書揚了揚。
《大明航海王》。
這本書最近在英國海軍中開始流行,而費舍爾上將讀後感到極大的震撼。
書中的反派——日本海軍的特長是利用機動性進行近距離作戰。
但戚提督卻通過遠程火力戰,憑借炮擊徹底壓製了日本海軍。
這與費舍爾自己設想的理念以及無畏艦的設計思想非常吻合。
“戚提督在16世紀就已經懂得這些戰術。”
費舍爾上將感到驚訝萬分。
“德國人也知道。”
畢竟,這本書是由一位德國帝國貴族撰寫的。
“根據報告,德國皇家海軍已經開始建造下一艘無畏艦了。”
如果繼續讓德國拉開差距,英國的海上霸權終將崩塌。
這一點,費舍爾上將絕不能坐視不理。
“現在還不算太晚。我們可以重新考慮......”
“出了問題您負責嗎?你以為造新型戰艦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嗎?請您不要再胡說八道了!”
向來與費舍爾上將關係不睦的科爾上將打斷了他的話,語氣中充滿了侮辱意味。
“哈!真是個頑固的人!為什麽看不到時代的潮流呢!”
費舍爾上將感到怒火中燒,脖子上的血管都鼓了起來。
海軍的理念正在迅速改變。
一旦落後,就意味著滅亡。為什麽這個人卻看不到這一點呢?
盡管費舍爾上將內心充滿憤怒,但科爾上將的立場依然堅定。
“就算我們決定建造無畏艦,但性能存疑、完全未經驗證的新型戰艦,議會會同意嗎?我敢打賭,他們絕對不會批準。”
這也是德國與英國的不同之處。
德國帝國雖然名義上是君主立憲製,但實際上更接近專製國家。即便議會反對,皇帝也可以強行推動無畏艦的建造。然而在英國,任何新型戰艦的建造都必須獲得議會批準,且無法采取德國式的強硬手段。
“而且,根據報告,建造一艘無畏艦的費用是現有戰艦的好幾倍。”
幾年前,當英國海軍請求維克斯公司不要將性能優於英國艦艇的三笠號戰艦出售給日本時,維克斯公司以“有本事你們買下”為由傲慢拒絕,英國海軍竟無計可施。
英國海軍雖然規模世界第一,但由於維護龐大規模的經費,常常捉襟見肘,無力引進新型戰艦。
“用建造無畏艦的錢,可以造好幾艘戰艦。”
“該死!為什麽你就是不明白!再這樣下去就真的晚了!太晚了啊!”
而真正認識到無畏艦價值的費舍爾上將卻無比焦急。
如果繼續讓德國大量建造無畏艦,事情將不可挽迴。
到那時,海洋的主人將不再是英國。
而失去了海洋的大英帝國,也將不再是大英帝國。
砰!
“出事了!”
就在費舍爾上將準備不惜以自己的軍銜為代價再次提議建造無畏艦時,一名低級軍官沒有敲門就闖入了上將們的會議室。
這是非常無禮的行為,難怪海軍將領們的臉色瞬間變得嚴峻冷酷。
“現在這是在做什麽無禮的事!看不出我們正在開會嗎?!”
“對、對不起!不過,實在是事情太緊急了。”
“唉,什麽緊急的事。”
聽到“緊急的消息”這幾個字,科爾將軍皺起了眉頭,示意下級軍官趕快講述。
那名軍官遲遲才意識到忘了敬禮,急忙站直敬了個禮後,馬上開口報告。
“來自美洲的緊急電報,委內瑞拉海軍扣押了我方的船隻‘女王號’(the queen)!”
“......什麽?”
誰扣押了誰的船?
科爾將軍如同聽到胡言亂語一樣,反問道。
包括費舍爾將軍在內的其他海軍將領們反應也是一樣。
“我剛才聽到的沒聽錯?委內瑞拉這個國家居然武力扣押了大英帝國的船隻?!”
“是的,確實如此。”
“什麽原因?”
因為在無畏艦問題上與科爾將軍發生過爭執,費舍爾將軍的怒氣已經到了臨界點,他用冷冷的語氣問道。
他的頭腦因為憤怒已經冷靜下來。
當然,軍官也意識到費舍爾將軍不對勁,不禁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為了緩解緊張,軍官吞了吞口水,按照自己聽到的內容說道:
“根據委內瑞拉政府的說法,是因為懷疑我們船隻協助反叛分子。不過,事實是否屬實還沒有確認。”
“委內瑞拉這些家夥瘋了嗎!”
“居然敢碰大英帝國!”
無法抑製怒火的將領們憤怒地捶打會議桌,發出了憤怒的咆哮聲。
不管英國船隻是否確實幫助了反叛分子都無關緊要。
最重要的是,委內瑞拉這樣一個南美小國居然敢挑釁大英帝國。
更何況,委內瑞拉還拒絕償還債務,早就讓英國感到不滿。
而現在他們竟然扣押了英國的船隻,這幾乎等同於宣戰的行為。
“科爾將軍!唐寧街有緊急召見!”
另一名軍官衝進會議室,傳來了更加嚴峻的消息。
“看樣子,大家暫時都不會關心無畏艦了。”
科爾將軍一邊低聲對費舍爾將軍說著,一邊離開了會議室。
然而,費舍爾將軍隻是冷哼一聲,什麽也沒有說。
現在的英國,已不再關心無畏艦的問題。
委內瑞拉危機(venezun crisis)。
圍繞著這場由南美小國挑起的大風暴,整個歐洲列強的焦點開始轉移。而德意誌帝國,也正站在這場風暴的中心。
“當然,貝爾福大臣。”
第一財政大臣阿瑟·貝爾福在閱讀派往德國的海軍武官們提交的報告時再次確認,第一海務大臣沃爾特·科爾(walter talbot kerr)自信地點點頭,表示肯定。
“根據我們的軍官所述,德國海軍的新型戰列艦的設計理念雖然可以理解,但與當前的教義相距甚遠,性能不可能達到預期。與德國人的宣傳不同,這些戰艦實際上不過是徒有其表的龐然大物罷了。”
科爾爵士帶著一絲嘲諷的笑容說道。
在英國,因名字太長,大家直接用臨時名稱稱唿德國帝國的新型戰列艦“腓特烈大帝”為“無畏艦”。顯然,這艘戰艦是以遠程炮擊為核心開發的。
然而,他們認為遠程炮擊在實戰中幾乎毫無實用價值。
因此,科爾爵士忍不住嘲笑德國人,這與法國的“青年學派”一樣愚蠢。
“甚至連除了主炮和副炮以外的中間口徑火炮都全部取消了。”
“這會有什麽問題嗎?”
“是的,這樣一來,艦炮的命中率反而會下降。”
原本傳統戰列艦為了彌補主炮命中率低的問題,通常會安裝比主炮小但比副炮大的中間口徑火炮。
但德國的“無畏艦”似乎幹脆取消了中間口徑火炮,不知是出於何種考慮。
“當然,階梯式的炮塔結構確實很有創意,但如果大炮打不中,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嗯。”
“此外,用蒸汽渦輪機驅動這種大型戰艦的效果如何,也令人懷疑。”
蒸汽渦輪機在英國海軍中才剛開始應用於稍大的驅逐艦這種接近魚雷艇的船隻上。
科爾爵士雖然知道蒸汽渦輪機比傳統推進方式更高效,但這種技術是否適用於戰列艦級別的大型艦船呢?
“說實話,恐怕不太可能有明顯效果。”
即便蒸汽渦輪機真的讓戰列艦的速度有了革命性提升,也不算什麽大問題。
畢竟蒸汽渦輪機是英國人發明的英國技術。
如果證明蒸汽渦輪機適用於戰列艦,那麽英國隻需在自家戰列艦上安裝即可。
“總之,海軍的結論是,這艘‘無畏艦’不過是德皇的華而不實的玩具船。當然,更詳細的判斷需要等到試航結束、正式服役之後才能下結論。”
但結果不會改變。
科爾爵士是這麽認為的。
“唿,上頭一直傳來不安的聲音,說實話,我也有點擔心。不過看來是多餘的。”
聽完科爾爵士的堅定判斷,英國下一任首相終於鬆了一口氣。
事實證明,他信任海軍的決定是正確的。
“德國海軍,果然如此。”
英國數百年來一直統治著海洋。
而幾乎沒有正統海軍傳統的德國海軍,現在居然想追趕英國海軍,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英國最大的威脅果然不是德意誌帝國,而是俄羅斯帝國。”
在曆史上低估德意誌帝國的威脅,並將重點放在老對手俄羅斯帝國身上的貝爾福,在心裏這麽嘀咕著,並滿意地與科爾爵士握手。
“那我就先迴海軍部了,我還有個會議。”
“啊,好的。我也得去一趟白金漢宮,把這份報告交給陛下。”
本該由現任首相索爾茲伯裏侯爵完成的任務,但侯爵因病情惡化,已無法行動,不得不宣布辭職。
而阿瑟·貝爾福已得到內閣全體一致支持,被正式確認為索爾茲伯裏侯爵的繼任者。雖然名義上尚未更換,但實際上已經是英國首相。
“布爾戰爭也以勝利告終,陛下的加冕典禮也將在我的任期內舉行,民意支持率根本無需擔心。”
貝爾福因一帆風順的前景,臉上綻放出笑容。
他會成為一位偉大的首相。
一位超越他的舅舅索爾茲伯裏侯爵和索爾茲伯裏侯爵的政治導師迪斯雷利的偉大首相。
最近讓他心煩意亂的德國新型戰列艦問題也告一段落,已無任何憂慮。
不過,並不是所有英國人都像貝爾福和科爾爵士那樣低估“無畏艦”。
......
“現在你是在開玩笑嗎?我們全完了!徹底完了!為什麽你還看不清這一點?”
“費舍爾上將,這裏是上將們開會的地方,請注意您的言辭。”
剛剛從海軍部迴來的科爾上將這樣說道。而不久前才從地中海艦隊司令官升任為第二海務大臣的約翰·費舍爾(john arbuthnot fisher)上將卻怒目圓睜。
“現在你覺得我還能不罵人嗎?不光是政府,連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上將們也完全不在乎德國造出來的那頭‘利維坦’!”
“嘿,費舍爾上將!您不是也看過那份報告了嗎?報告說無畏艦對大英帝國完全不構成威脅。”
“那份報告毫無可信度!不僅隻是膚淺地判斷,還充滿了偏見,簡直就是垃圾!”
砰!
費舍爾上將似乎再也壓抑不住憤怒,用拳頭狠狠砸在會議桌上,提高了聲音。
作為曆史上無畏艦級戰列艦的締造者之一,費舍爾上將迅速看出了無畏艦的價值。
“絕不能任由德國搶占無畏艦的先機!”
否則,不僅英國的海上霸權會動搖,還將走向終結。
英國必須立刻開始建造自己的無畏艦!
然而,英國海軍和科爾上將並未接受費舍爾上將的主張。
無畏艦的核心理念是“大口徑艦炮”和利用射擊控製係統的遠程炮擊,這完全與當時主流的中近距離炮戰相悖。
因此,英國海軍對遠程炮擊的效用持否定態度。同時,受大英帝國最偉大的海軍上將納爾遜及特拉法加海戰的影響,英國海軍重視近距離作戰,很難接受無畏艦的概念。
事實上,英國最終采用無畏艦的設計,還是在費舍爾上將成為第一海務大臣,並受到對馬海戰中遠程炮擊重要性的啟發之後。
這才是我們熟知的曆史。
但在此刻,由於沒有對馬海戰的教訓,人們對遠程炮擊的認識依然是負麵的。而費舍爾上將才剛剛升任第二海務大臣,手中的權力非常有限。
盡管如此,麵對冷漠的目光,費舍爾上將依然慷慨激昂地繼續發言。
“德國人已經認識到了無畏艦的價值,而我們卻無動於衷。”
費舍爾上將一邊說,一邊從懷裏拿出一本書揚了揚。
《大明航海王》。
這本書最近在英國海軍中開始流行,而費舍爾上將讀後感到極大的震撼。
書中的反派——日本海軍的特長是利用機動性進行近距離作戰。
但戚提督卻通過遠程火力戰,憑借炮擊徹底壓製了日本海軍。
這與費舍爾自己設想的理念以及無畏艦的設計思想非常吻合。
“戚提督在16世紀就已經懂得這些戰術。”
費舍爾上將感到驚訝萬分。
“德國人也知道。”
畢竟,這本書是由一位德國帝國貴族撰寫的。
“根據報告,德國皇家海軍已經開始建造下一艘無畏艦了。”
如果繼續讓德國拉開差距,英國的海上霸權終將崩塌。
這一點,費舍爾上將絕不能坐視不理。
“現在還不算太晚。我們可以重新考慮......”
“出了問題您負責嗎?你以為造新型戰艦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嗎?請您不要再胡說八道了!”
向來與費舍爾上將關係不睦的科爾上將打斷了他的話,語氣中充滿了侮辱意味。
“哈!真是個頑固的人!為什麽看不到時代的潮流呢!”
費舍爾上將感到怒火中燒,脖子上的血管都鼓了起來。
海軍的理念正在迅速改變。
一旦落後,就意味著滅亡。為什麽這個人卻看不到這一點呢?
盡管費舍爾上將內心充滿憤怒,但科爾上將的立場依然堅定。
“就算我們決定建造無畏艦,但性能存疑、完全未經驗證的新型戰艦,議會會同意嗎?我敢打賭,他們絕對不會批準。”
這也是德國與英國的不同之處。
德國帝國雖然名義上是君主立憲製,但實際上更接近專製國家。即便議會反對,皇帝也可以強行推動無畏艦的建造。然而在英國,任何新型戰艦的建造都必須獲得議會批準,且無法采取德國式的強硬手段。
“而且,根據報告,建造一艘無畏艦的費用是現有戰艦的好幾倍。”
幾年前,當英國海軍請求維克斯公司不要將性能優於英國艦艇的三笠號戰艦出售給日本時,維克斯公司以“有本事你們買下”為由傲慢拒絕,英國海軍竟無計可施。
英國海軍雖然規模世界第一,但由於維護龐大規模的經費,常常捉襟見肘,無力引進新型戰艦。
“用建造無畏艦的錢,可以造好幾艘戰艦。”
“該死!為什麽你就是不明白!再這樣下去就真的晚了!太晚了啊!”
而真正認識到無畏艦價值的費舍爾上將卻無比焦急。
如果繼續讓德國大量建造無畏艦,事情將不可挽迴。
到那時,海洋的主人將不再是英國。
而失去了海洋的大英帝國,也將不再是大英帝國。
砰!
“出事了!”
就在費舍爾上將準備不惜以自己的軍銜為代價再次提議建造無畏艦時,一名低級軍官沒有敲門就闖入了上將們的會議室。
這是非常無禮的行為,難怪海軍將領們的臉色瞬間變得嚴峻冷酷。
“現在這是在做什麽無禮的事!看不出我們正在開會嗎?!”
“對、對不起!不過,實在是事情太緊急了。”
“唉,什麽緊急的事。”
聽到“緊急的消息”這幾個字,科爾將軍皺起了眉頭,示意下級軍官趕快講述。
那名軍官遲遲才意識到忘了敬禮,急忙站直敬了個禮後,馬上開口報告。
“來自美洲的緊急電報,委內瑞拉海軍扣押了我方的船隻‘女王號’(the queen)!”
“......什麽?”
誰扣押了誰的船?
科爾將軍如同聽到胡言亂語一樣,反問道。
包括費舍爾將軍在內的其他海軍將領們反應也是一樣。
“我剛才聽到的沒聽錯?委內瑞拉這個國家居然武力扣押了大英帝國的船隻?!”
“是的,確實如此。”
“什麽原因?”
因為在無畏艦問題上與科爾將軍發生過爭執,費舍爾將軍的怒氣已經到了臨界點,他用冷冷的語氣問道。
他的頭腦因為憤怒已經冷靜下來。
當然,軍官也意識到費舍爾將軍不對勁,不禁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為了緩解緊張,軍官吞了吞口水,按照自己聽到的內容說道:
“根據委內瑞拉政府的說法,是因為懷疑我們船隻協助反叛分子。不過,事實是否屬實還沒有確認。”
“委內瑞拉這些家夥瘋了嗎!”
“居然敢碰大英帝國!”
無法抑製怒火的將領們憤怒地捶打會議桌,發出了憤怒的咆哮聲。
不管英國船隻是否確實幫助了反叛分子都無關緊要。
最重要的是,委內瑞拉這樣一個南美小國居然敢挑釁大英帝國。
更何況,委內瑞拉還拒絕償還債務,早就讓英國感到不滿。
而現在他們竟然扣押了英國的船隻,這幾乎等同於宣戰的行為。
“科爾將軍!唐寧街有緊急召見!”
另一名軍官衝進會議室,傳來了更加嚴峻的消息。
“看樣子,大家暫時都不會關心無畏艦了。”
科爾將軍一邊低聲對費舍爾將軍說著,一邊離開了會議室。
然而,費舍爾將軍隻是冷哼一聲,什麽也沒有說。
現在的英國,已不再關心無畏艦的問題。
委內瑞拉危機(venezun crisis)。
圍繞著這場由南美小國挑起的大風暴,整個歐洲列強的焦點開始轉移。而德意誌帝國,也正站在這場風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