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未開化的土著膽敢向我和德意誌帝國挑戰!?”
威廉二世讀著從非洲傳來的緊急電報,憤怒地咆哮起來。
新年剛剛開始不久,德屬西南非洲殖民地(也就是今天的納米比亞)就爆發了赫雷羅人對德意誌帝國的叛亂。
坦率地說,表麵上看,這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問題。
畢竟,非洲殖民地發生的叛亂通常對國際局勢幾乎沒有影響。
這是帝國主義的時代,殖民地因列強的歧視和剝削而起義早已屢見不鮮。
但這次不同,這場叛亂尤為特殊。
發生在德屬西南非洲殖民地的這場叛亂,被稱為“赫雷羅戰爭”。
它後來被認為是20世紀第一場種族滅絕事件,也是德意誌帝國最嚴重的罪行之一——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大屠殺。
“德意誌對於猶太人大屠殺和納粹戰爭罪行已承認並道歉,但對於赫雷羅和納馬人的大屠殺,即使麵對納米比亞和受害部落的要求,卻連道歉和賠償都一直在推諉。”
當然,在對殖民地的大屠殺和剝削上,英法等列強也同樣推諉敷衍。
但這絕不意味著這樣的行為就是正當的。
錯的終究是錯的。
“絕不能放過這些肮髒的家夥!施裏芬,立刻組織軍隊前往西南非洲鎮壓!”
“當然,陛下,我要讓這些敢於反抗陛下和帝國的赫雷羅人徹底認識到背叛的代價!”
果然如漢斯所料,威廉二世憤怒地命令總參謀長施裏芬鎮壓赫雷羅人,而一向堅定支持漢斯的施裏芬這次也響應了皇帝的怒火,表現得激烈無比。
這讓漢斯不禁抱頭苦思。
當然,他並不是因為某些現代人的聖母情節而天真地認為“屠殺是不對的,請不要這樣!”。
既然赫雷羅人已經起義,為了帝國的穩定,不論如何都必須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但解決方式未必非得像曆史那樣以大屠殺收場。
“請稍等,陛下。”
這時,總理比洛滿頭大汗地站了出來。
“鎮壓赫雷羅人的叛亂理所當然,但如果過程過於激烈和殘酷,反而會損害德意誌帝國的利益。”
“比洛總理,你這是什麽懦弱之言?赫雷羅人是名副其實的叛軍,而叛軍就該連根拔起!”
施裏芬總參謀長斷然說道。
他的言論雖激進,卻也代表了大部分德國人的想法。
此刻在德意誌帝國,許多人和施裏芬一樣認為,必須讓赫雷羅人深刻認識到帝國的威嚴。
帝國議會中,赫雷羅人叛亂的消息一傳出,容克貴族們立即齊聲要求徹底鏟除赫雷羅族,讓他們從地球上消失。
德國人的鮮血已在非洲流淌。
那些低賤的黑人不僅叛亂,還殺害德國人,這對德國人來說是絕不能容忍的。
然而事實上,赫雷羅人隻殺了有戰鬥力的男人,甚至沒有傷害婦女和兒童,表現的甚至比某些渣滓更有紳士風度。
到這個地步,究竟誰是野蠻人,誰是文明人,已難以分清。
盡管如此,在這充滿血腥氣息的氛圍中,仍有少數人發出了反對的聲音。
少數知識分子和來自社會民主黨的議員們提出道德論,強調赫雷羅人也是像他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唿籲不能對他們實施屠殺。
但幾乎沒有人傾聽這些聲音。
德國人隻想對赫雷羅族進行血腥報複。
施裏芬說道:
“陛下,我提議派遣洛塔爾·馮·特羅塔中將擔任鎮壓指揮官,請批準。”
“特羅塔?啊,他在清國表現得也很好,就按總參謀長的建議辦吧......”
“特羅塔?絕對不行!”
比洛總理聽到“特羅塔”這個名字時,臉色慘白,驚恐萬分。
比洛對特羅塔的了解,讓他如此反應也不奇怪。
洛塔爾·馮·特羅塔。
在赫雷羅戰爭期間,他是德國派往非洲的鎮壓司令官,正是他引發了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大屠殺。
特羅塔在赫雷羅戰爭爆發前,就已經在德國以粗暴和激進而臭名昭著。
甚至因為他即將擔任指揮官,南西非總督以及當地的殖民軍軍官都紛紛向威廉二世遞交請願書,懇求“絕對不要派特羅塔過來”。
他們顯然知道,如果洛塔爾·馮·特羅塔來到南西非,平息叛亂的行動會迅速演變成一場大屠殺。
因此,就連反對激進叛亂鎮壓的殖民地官員以及總理比洛也想方設法阻止特羅塔被派往南西非。
“陛下,其他人可以,但絕對不能是特羅塔,您難道忘了布爾戰爭讓英國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的教訓嗎?”
“這......”
“如果您將特羅塔派往南西非,他必定會將所有赫雷羅人趕盡殺絕。然後,我們德意誌帝國將步英國的後塵,陷入同樣的困境。所以,懇請您重新考慮這個決定。”
在布爾戰爭期間,英國因將布爾人關押在集中營,並采用焦土政策試圖根除布爾遊擊隊的行為,使其陷入了外交孤立。
而如果這次德國對赫雷羅人進行大規模屠殺,正如比洛總理所言,本就不佳的德國國際聲譽勢必進一步惡化,德國的外交孤立將愈加嚴重。
不管對象是非洲土著還是其他人,屠殺始終是屠殺。而這個世界上,無論如何還是存在道德與良知的。
漢斯希望自己來到德意誌後,這份無謂的罪惡能有所改變。
如果這場屠殺對德意誌帝國至關重要,或者完全無法避免,那另當別論。但事實並非如此。
即便像原曆史那樣發生大屠殺,說實話,對德意誌帝國毫無益處,隻會讓他感到厭惡。
因此,漢斯希望盡量以溫和的方式結束赫雷羅人的叛亂。
“漢斯,你怎麽看?”
威廉二世正好詢問起他的意見。
漢斯輕輕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
“陛下,您是否知道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
“嗯?當然知道。”
“那您是否知道,這位利奧波德二世在他私有的殖民地剛果都做了些什麽?”
“剛果?”
威廉二世疑惑地歪了歪頭。
比洛和施裏芬的反應也是如此。
畢竟,這正是剛果被比利時統治下的真相開始浮出水麵的時候。
如果沒有特別關注,這種事情他們確實可能還不知道。
“如您所知,剛果的主要生產物是橡膠。然而,在熱帶雨林中采集橡膠極其困難,就連當地的黑人土著都不願從事這種工作。那麽,您知道利奧波德二世為獲取橡膠都做了些什麽嗎?”
漢斯稍作停頓,繼續說道:
“他動用士兵綁架土著女性作為人質,然後強迫當地人去采集橡膠。如果拒絕,就會強奸這些女性,然後當場殺害她們。”
“什麽,你說什麽?”
“這還不是全部,如果土著沒有完成橡膠的配額,比利時人會直接砍掉他們的手腕。”
“天哪,這簡直太殘忍了!”
聽到“砍手腕”這一細節,威廉二世不由得驚唿,張大了嘴。
比洛和施裏芬也一臉震驚,啞口無言。
雖然德國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統治也極為嚴酷,但比利時的殘暴已經遠超常規。
甚至連作為帝國主義巔峰的英國,在得知比利時在剛果的暴行後,也不禁感歎“我們都還沒這麽誇張”。
“這還不是全部。”
漢斯繼續揭露利奧波德二世和比利時在剛果犯下的種種罪行。
連坐、監禁、鞭打、酷刑、強奸......一切人類能夠想象的殘忍行為源源不斷地從漢斯口中說出,隨著時間推移,威廉二世、施裏芬和比洛對利奧波德二世的暴行從最初的震驚逐漸變成了憤怒和厭惡。
雖然威廉二世對待赫雷羅人那樣的殖民地人民也稱不上是善待,但利奧波德二世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在剛果犯下的罪行,也足以讓威廉二世驚唿:“那還能算是人嗎?”
“這隻是傳聞,不過據說比利時軍隊甚至在剛果有食人行為。”
“什麽?!真是惡心!利奧波德!”
“真是個十足的混蛋!”
事實上,關於食人的傳聞更接近於誤傳,實際是比利時軍隊雇傭的黑人雇傭兵所為。
但這已經足以讓在場的所有人對利奧波德二世的暴行感到憤怒。
雖然這就像“一隻烏鴉在笑另一隻烏鴉黑”一樣荒謬,但此時無論是皇帝、比洛還是施裏芬,所有人都一致譴責利奧波德二世。
於是,話題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
“不過請放心,英國早在去年就派遣調查團前往剛果,收集了大量關於剛果真相的證據。很快,利奧波德二世的醜惡秘密將傳遍整個歐洲。”
“那是理所當然,比洛總理。以我的名義向比利時政府提出抗議。我作為歐洲文明人,也絕不能放任利奧波德不管。”
“不過我還是有些擔心,在這個時期如果發生針對赫雷羅人的大規模屠殺,恐怕無知的人會把陛下和利奧波德二世那樣的家夥相提並論。”
“呃,嗯?”
漢斯突然說出這樣的話,讓威廉二世頓時一陣慌亂,說話也開始結巴。
漢斯隨即輕輕拉了一下比洛總理的衣服,從後麵暗示他趕緊附和。
“啊,啊啊!的確是這樣,真的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直呆立著的比洛總理這才用尷尬的語氣附和了他的話。
雖然看起來明顯是在演戲,但足以讓威廉二世更加不安。
“是,是這樣嗎?”
“陛下!即便如此,也不能放棄對叛軍的懲治!”
看到威廉二世開始猶豫,施裏芬參謀總長趕緊恢複冷靜,大聲說道。
隨後,他用一種“你怎麽能這樣”的眼神看向漢斯。
‘抱歉,這次恐怕不能站在您這邊了,參謀總長。’
漢斯以抱歉的表情向施裏芬微微低頭致意。
但施裏芬似乎非常生氣,撅起嘴巴,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
‘雖然這樣看有點滑稽,但施裏芬總有一天會理解的。’
畢竟在曆史中,施裏芬也因為比洛總理的多次請求,以及特羅塔真的想要徹底消滅赫雷羅族,而下令特羅塔停止屠殺。
但在特羅塔接到施裏芬的命令時,赫雷羅族已經屍橫遍野了。
更何況,在那之後,德意誌帝國仍將幸存的赫雷羅人當成奴隸一樣在礦山裏幹活,或者被歐根·菲舍爾(eugne fischer)這樣的納粹瘋狂科學家當成人體實驗的對象。
“無論如何,都不能被視作和利奧波德二世一樣的人,施裏芬參謀總長,叛亂必須迅速平定,但在過程和方式上需要更加審慎地考量......”
咚咚──
陛下。
就在威廉二世猶豫著說出這句話時,他的侍從輕輕敲了敲辦公室的門。
隨後,侍從接下來的話讓在場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瓦德西元帥就西南非洲的叛亂問題請求覲見陛下。”
聽到這話,漢斯本能地皺起了眉頭。
瓦德西,又是你嗎?
威廉二世讀著從非洲傳來的緊急電報,憤怒地咆哮起來。
新年剛剛開始不久,德屬西南非洲殖民地(也就是今天的納米比亞)就爆發了赫雷羅人對德意誌帝國的叛亂。
坦率地說,表麵上看,這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問題。
畢竟,非洲殖民地發生的叛亂通常對國際局勢幾乎沒有影響。
這是帝國主義的時代,殖民地因列強的歧視和剝削而起義早已屢見不鮮。
但這次不同,這場叛亂尤為特殊。
發生在德屬西南非洲殖民地的這場叛亂,被稱為“赫雷羅戰爭”。
它後來被認為是20世紀第一場種族滅絕事件,也是德意誌帝國最嚴重的罪行之一——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大屠殺。
“德意誌對於猶太人大屠殺和納粹戰爭罪行已承認並道歉,但對於赫雷羅和納馬人的大屠殺,即使麵對納米比亞和受害部落的要求,卻連道歉和賠償都一直在推諉。”
當然,在對殖民地的大屠殺和剝削上,英法等列強也同樣推諉敷衍。
但這絕不意味著這樣的行為就是正當的。
錯的終究是錯的。
“絕不能放過這些肮髒的家夥!施裏芬,立刻組織軍隊前往西南非洲鎮壓!”
“當然,陛下,我要讓這些敢於反抗陛下和帝國的赫雷羅人徹底認識到背叛的代價!”
果然如漢斯所料,威廉二世憤怒地命令總參謀長施裏芬鎮壓赫雷羅人,而一向堅定支持漢斯的施裏芬這次也響應了皇帝的怒火,表現得激烈無比。
這讓漢斯不禁抱頭苦思。
當然,他並不是因為某些現代人的聖母情節而天真地認為“屠殺是不對的,請不要這樣!”。
既然赫雷羅人已經起義,為了帝國的穩定,不論如何都必須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但解決方式未必非得像曆史那樣以大屠殺收場。
“請稍等,陛下。”
這時,總理比洛滿頭大汗地站了出來。
“鎮壓赫雷羅人的叛亂理所當然,但如果過程過於激烈和殘酷,反而會損害德意誌帝國的利益。”
“比洛總理,你這是什麽懦弱之言?赫雷羅人是名副其實的叛軍,而叛軍就該連根拔起!”
施裏芬總參謀長斷然說道。
他的言論雖激進,卻也代表了大部分德國人的想法。
此刻在德意誌帝國,許多人和施裏芬一樣認為,必須讓赫雷羅人深刻認識到帝國的威嚴。
帝國議會中,赫雷羅人叛亂的消息一傳出,容克貴族們立即齊聲要求徹底鏟除赫雷羅族,讓他們從地球上消失。
德國人的鮮血已在非洲流淌。
那些低賤的黑人不僅叛亂,還殺害德國人,這對德國人來說是絕不能容忍的。
然而事實上,赫雷羅人隻殺了有戰鬥力的男人,甚至沒有傷害婦女和兒童,表現的甚至比某些渣滓更有紳士風度。
到這個地步,究竟誰是野蠻人,誰是文明人,已難以分清。
盡管如此,在這充滿血腥氣息的氛圍中,仍有少數人發出了反對的聲音。
少數知識分子和來自社會民主黨的議員們提出道德論,強調赫雷羅人也是像他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唿籲不能對他們實施屠殺。
但幾乎沒有人傾聽這些聲音。
德國人隻想對赫雷羅族進行血腥報複。
施裏芬說道:
“陛下,我提議派遣洛塔爾·馮·特羅塔中將擔任鎮壓指揮官,請批準。”
“特羅塔?啊,他在清國表現得也很好,就按總參謀長的建議辦吧......”
“特羅塔?絕對不行!”
比洛總理聽到“特羅塔”這個名字時,臉色慘白,驚恐萬分。
比洛對特羅塔的了解,讓他如此反應也不奇怪。
洛塔爾·馮·特羅塔。
在赫雷羅戰爭期間,他是德國派往非洲的鎮壓司令官,正是他引發了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大屠殺。
特羅塔在赫雷羅戰爭爆發前,就已經在德國以粗暴和激進而臭名昭著。
甚至因為他即將擔任指揮官,南西非總督以及當地的殖民軍軍官都紛紛向威廉二世遞交請願書,懇求“絕對不要派特羅塔過來”。
他們顯然知道,如果洛塔爾·馮·特羅塔來到南西非,平息叛亂的行動會迅速演變成一場大屠殺。
因此,就連反對激進叛亂鎮壓的殖民地官員以及總理比洛也想方設法阻止特羅塔被派往南西非。
“陛下,其他人可以,但絕對不能是特羅塔,您難道忘了布爾戰爭讓英國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的教訓嗎?”
“這......”
“如果您將特羅塔派往南西非,他必定會將所有赫雷羅人趕盡殺絕。然後,我們德意誌帝國將步英國的後塵,陷入同樣的困境。所以,懇請您重新考慮這個決定。”
在布爾戰爭期間,英國因將布爾人關押在集中營,並采用焦土政策試圖根除布爾遊擊隊的行為,使其陷入了外交孤立。
而如果這次德國對赫雷羅人進行大規模屠殺,正如比洛總理所言,本就不佳的德國國際聲譽勢必進一步惡化,德國的外交孤立將愈加嚴重。
不管對象是非洲土著還是其他人,屠殺始終是屠殺。而這個世界上,無論如何還是存在道德與良知的。
漢斯希望自己來到德意誌後,這份無謂的罪惡能有所改變。
如果這場屠殺對德意誌帝國至關重要,或者完全無法避免,那另當別論。但事實並非如此。
即便像原曆史那樣發生大屠殺,說實話,對德意誌帝國毫無益處,隻會讓他感到厭惡。
因此,漢斯希望盡量以溫和的方式結束赫雷羅人的叛亂。
“漢斯,你怎麽看?”
威廉二世正好詢問起他的意見。
漢斯輕輕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
“陛下,您是否知道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
“嗯?當然知道。”
“那您是否知道,這位利奧波德二世在他私有的殖民地剛果都做了些什麽?”
“剛果?”
威廉二世疑惑地歪了歪頭。
比洛和施裏芬的反應也是如此。
畢竟,這正是剛果被比利時統治下的真相開始浮出水麵的時候。
如果沒有特別關注,這種事情他們確實可能還不知道。
“如您所知,剛果的主要生產物是橡膠。然而,在熱帶雨林中采集橡膠極其困難,就連當地的黑人土著都不願從事這種工作。那麽,您知道利奧波德二世為獲取橡膠都做了些什麽嗎?”
漢斯稍作停頓,繼續說道:
“他動用士兵綁架土著女性作為人質,然後強迫當地人去采集橡膠。如果拒絕,就會強奸這些女性,然後當場殺害她們。”
“什麽,你說什麽?”
“這還不是全部,如果土著沒有完成橡膠的配額,比利時人會直接砍掉他們的手腕。”
“天哪,這簡直太殘忍了!”
聽到“砍手腕”這一細節,威廉二世不由得驚唿,張大了嘴。
比洛和施裏芬也一臉震驚,啞口無言。
雖然德國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統治也極為嚴酷,但比利時的殘暴已經遠超常規。
甚至連作為帝國主義巔峰的英國,在得知比利時在剛果的暴行後,也不禁感歎“我們都還沒這麽誇張”。
“這還不是全部。”
漢斯繼續揭露利奧波德二世和比利時在剛果犯下的種種罪行。
連坐、監禁、鞭打、酷刑、強奸......一切人類能夠想象的殘忍行為源源不斷地從漢斯口中說出,隨著時間推移,威廉二世、施裏芬和比洛對利奧波德二世的暴行從最初的震驚逐漸變成了憤怒和厭惡。
雖然威廉二世對待赫雷羅人那樣的殖民地人民也稱不上是善待,但利奧波德二世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在剛果犯下的罪行,也足以讓威廉二世驚唿:“那還能算是人嗎?”
“這隻是傳聞,不過據說比利時軍隊甚至在剛果有食人行為。”
“什麽?!真是惡心!利奧波德!”
“真是個十足的混蛋!”
事實上,關於食人的傳聞更接近於誤傳,實際是比利時軍隊雇傭的黑人雇傭兵所為。
但這已經足以讓在場的所有人對利奧波德二世的暴行感到憤怒。
雖然這就像“一隻烏鴉在笑另一隻烏鴉黑”一樣荒謬,但此時無論是皇帝、比洛還是施裏芬,所有人都一致譴責利奧波德二世。
於是,話題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
“不過請放心,英國早在去年就派遣調查團前往剛果,收集了大量關於剛果真相的證據。很快,利奧波德二世的醜惡秘密將傳遍整個歐洲。”
“那是理所當然,比洛總理。以我的名義向比利時政府提出抗議。我作為歐洲文明人,也絕不能放任利奧波德不管。”
“不過我還是有些擔心,在這個時期如果發生針對赫雷羅人的大規模屠殺,恐怕無知的人會把陛下和利奧波德二世那樣的家夥相提並論。”
“呃,嗯?”
漢斯突然說出這樣的話,讓威廉二世頓時一陣慌亂,說話也開始結巴。
漢斯隨即輕輕拉了一下比洛總理的衣服,從後麵暗示他趕緊附和。
“啊,啊啊!的確是這樣,真的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直呆立著的比洛總理這才用尷尬的語氣附和了他的話。
雖然看起來明顯是在演戲,但足以讓威廉二世更加不安。
“是,是這樣嗎?”
“陛下!即便如此,也不能放棄對叛軍的懲治!”
看到威廉二世開始猶豫,施裏芬參謀總長趕緊恢複冷靜,大聲說道。
隨後,他用一種“你怎麽能這樣”的眼神看向漢斯。
‘抱歉,這次恐怕不能站在您這邊了,參謀總長。’
漢斯以抱歉的表情向施裏芬微微低頭致意。
但施裏芬似乎非常生氣,撅起嘴巴,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
‘雖然這樣看有點滑稽,但施裏芬總有一天會理解的。’
畢竟在曆史中,施裏芬也因為比洛總理的多次請求,以及特羅塔真的想要徹底消滅赫雷羅族,而下令特羅塔停止屠殺。
但在特羅塔接到施裏芬的命令時,赫雷羅族已經屍橫遍野了。
更何況,在那之後,德意誌帝國仍將幸存的赫雷羅人當成奴隸一樣在礦山裏幹活,或者被歐根·菲舍爾(eugne fischer)這樣的納粹瘋狂科學家當成人體實驗的對象。
“無論如何,都不能被視作和利奧波德二世一樣的人,施裏芬參謀總長,叛亂必須迅速平定,但在過程和方式上需要更加審慎地考量......”
咚咚──
陛下。
就在威廉二世猶豫著說出這句話時,他的侍從輕輕敲了敲辦公室的門。
隨後,侍從接下來的話讓在場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瓦德西元帥就西南非洲的叛亂問題請求覲見陛下。”
聽到這話,漢斯本能地皺起了眉頭。
瓦德西,又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