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叛亂辛苦了,漢斯。果然把這件事交給你是正確的選擇。”
“過獎了,陛下。”
“哈哈!至少今天,你可以不必謙虛,盡情誇耀吧。因為你一出馬叛亂瞬間就被平定了。而且國外的媒體還把我和那個撒旦一般的利奧波德相比,對我大加讚揚呢。”
離開德國屬地西南非洲殖民地後,漢斯在超出預期的熱烈歡迎中返迴了德國。
他不僅利落地結束了赫雷羅戰爭,還成功向記者們宣傳了一番:比利時對殖民地的手段如何如何,而德國卻仁慈得多。這一操作似乎很奏效,本來那些用意味深長的目光打量他的德國民眾,如今紛紛給出了正麵的評價。
當然,容克貴族們則為沒能坐在漢斯這個位置上而感到嫉妒不已。
但列車不隻早已開動,還已抵達終點。
“果然把重任交給你是對的。來,挺起胸膛吧。”
許久未見的威廉二世露出滿意的笑容,為漢斯佩戴上了勳章。
不過,這枚勳章並不是象征德意誌帝國最高榮譽的“藍馬克斯勳章(pour le mérite)”,而是1861年製定的普魯士王國軍事勳章之一“王冠勳章(kronenorden)”,而且是二級勳章。
畢竟,“藍馬克斯勳章”自腓特烈大帝創立以來,一直是普魯士王國乃至德意誌帝國最崇高的勳章,單靠平定一場殖民地叛亂,顯然無法獲得。
同樣,“鐵十字勳章(eisernes kreuz)”也無法頒發。因為鐵十字勳章隻有在德意誌帝國處於戰爭狀態時才會授予。
鐵十字勳章自普法戰爭後便停止頒發,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才重新啟用。
而王冠勳章雖然不及上述兩種,但也並非格調低下。事實上,王冠勳章與僅次於“黑鷹勳章”的“紅鷹勳章”地位相當。
不過,德國軍官普遍更青睞傳統更悠久的紅鷹勳章,因此王冠勳章常被用作獎勵那些不適合授予紅鷹勳章或並非特別優秀但仍需表彰的人。
比如漢斯這樣的,正合適。
此外,他還獲得了一枚“西南非洲紀念獎章(sudwestafrika-denkmunze)”。這是發給參與赫雷羅叛亂鎮壓行動者的紀念品性質的獎章,意義並不重大。
不過這場殖民戰爭能讓德意誌帝國專門製作紀念獎章,也說明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深遠。
“我很想同時為你提升爵位,但似乎還有點為時尚早。”
“嗯,陛下,我也沒有奢望更多。”
即便此刻漢斯立下了大功,那些容克貴族依然對他投來嫉妒的目光。
如果此時再晉升爵位,不僅會過於引人注目,還可能過度刺激這些容克貴族。
更何況,德意誌帝國不像俄羅斯那樣設有子爵爵位。德國的爵位體係中,男爵之上便是伯爵。無論怎麽看,僅憑鎮壓一次殖民地叛亂就晉升為伯爵,未免顯得過於離譜。
即便赫雷羅戰爭在德國的殖民戰爭中頗具聲望,依然如此。
“現在這個男爵的頭銜,已經足夠了。”
雖然在那種西幻網文中,男爵常被視為低級的貴族,但在現實中,男爵的地位絕非平庸。
就拿外交部長裏希特霍芬來說,他也不過是個男爵。
“今晚我會為你的凱旋舉辦慶祝宴會,不過在此之前,你得先見一些人。”
“是,陛下。畢竟遠東的戰爭似乎正朝著微妙的方向發展。”
日俄戰場上,日本不堪重負、屢屢失策,並且雖然朝鮮起義拖住了日本的腳步,卻依然未能改變戰爭的走向。
另一方麵,盡管建議俄羅斯帝國軍不要離開戰壕,但他們還是忍不住主動出擊,結果在實戰中被日本軍隊痛擊,隻能死死地窩在戰壕裏。戰局完全陷入了僵持。
隨著時間推移,雙方都漸漸喪失了戰爭的意誌。
而這正是漢斯所期待的戰爭發展。
“嘖,要是日本再多受點苦就好了。”
“但那樣的話,俄羅斯真的可能贏得戰爭哦陛下。讓他們變得太強大可不是什麽好事。”
“也是。”
此時正如之前所說,美國已經提出願意在俄羅斯帝國和日本之間進行調停,戰爭很快就會按照漢斯想要的方向結束。
而且不僅是日本,連英國也急得坐立不安,催促對方履行承諾。而俄羅斯帝國那邊,維特也開始著手結束戰爭。
停戰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那麽,陛下,我就先告退了。”
“好,辛苦了,漢斯。”
漢斯向威廉二世鞠了一躬後,轉身離開了凱撒的辦公室。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也有很多話要說。
不過,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情必須先處理。
“那麽,你覺得我還活著的滋味如何呢?瓦德西元帥。”
“咳咳......咳咳......”
漢斯離開波茨坦,徑直來到漢諾威的瓦德西別墅,看著似乎隨時都會斷氣的瓦德西元帥,張開了口。
此行的名義是探病,但這明顯隻是表麵上理由。
他來這裏,就是為了向那個憑著“漢斯必須死”的執念而超越壽命堅持活下來的瓦德西元帥,得意洋洋的炫耀他失敗了這件事!
用專業點的話來說,就是要讓他“死不瞑目”。
“你......你......這家夥......怎麽......”
“怎麽還活著是吧?難道你真以為,我會察覺不到這麽粗糙的暗殺計劃嗎?你未免太低估我了吧。”
“咳咳咳!魯......魯登道夫呢......”
“魯登道夫少校......不,現在應該快升中校了吧?總之,他在西南非洲過得很好。啊,對了,我還得感謝你,多虧了你,我才撿到一個很不錯的‘奴隸’呢~”
“咳咳咳!咳咳咳咳!”
瓦德西接不上話,隻是不停地咳嗽,瞪著布滿血絲的眼睛看著漢斯。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死後也絕不放過漢斯的怨恨與憤怒,深邃而粘稠。
但很抱歉,xx下長大的漢斯從不信牛鬼蛇神。
雖然穿越到了20世紀的德國這件事,多少有點神奇。
“不過你放心,我並不打算告密說你試圖暗殺我。在這個本來就夠忙的局勢下,我也不想再給自己添麻煩。而且,看你的樣子,似乎很快就會墜入地獄之火,沒必要浪費我的力氣。”
“你......這個惡心的黃種人......你就是毀滅德意誌的毒瘤......咳咳!咳咳咳!”
“我毀滅德意誌?你恐怕誤會了,其實正好相反。你覺得,我為什麽會如此努力呢?”
這一切,都是為了拯救德意誌啊。
這一點瓦德西即使死了,也絕對不會承認。
“總之,我該走了。我還約了施裏芬參謀總長呢。”
“你......你......!!”
“那請好好養病吧,瓦德西元帥。啊,對了,差點忘了。”
差點遺漏了最重要的話。
“魯登道夫中校讓我代為向您問好。”
“漢斯·喬——!!咳咳!咳咳咳!!”
瓦德西元帥吐著血,歇斯底裏地喊著漢斯的名字。
不久後,漢斯就聽到了瓦德西去世的消息。
嗯,這並不重要,都是小事兒。
......
“聽說你在赫雷羅戰爭中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啊,漢斯。”
“我做了什麽呢?不過是賴於洛伊特溫總督和他手下的能力罷了。”
“戰術上是這樣,但整體戰略不是你策劃的嗎?”
施裏芬參謀總長一邊說著,一邊放下手中的茶杯,臉上帶著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
“現在想去軍官學校的話......”
“參謀總長,關於這件事,不是已經說好不再提了嗎?”
“切。”
施裏芬參謀總長露出遺憾的表情,輕聲咂了咂舌。
唉,一不小心施裏芬就想讓他成為軍人。
當然,漢斯倒也不是從來沒有考慮過入伍。
但說實話,上輩子漢斯連軍都沒參過,就算入伍,也不知道自己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再者,即便他不入軍隊,德軍中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
尤其是二戰時期,德軍名將多得數不過來。
隨便一想就能列出一大串:莫德爾、曼施坦因、古德裏安、隆美爾、霍特等,簡直多到手指頭都數不過來。
如果漢斯想在軍中謀得高位,就得和這些人競爭。
不可能的。
“而且軍隊本來就是容克階層的天下。”
如果不是因為施裏芬參謀總長和他關係好,軍隊中大多數人恐怕都對漢斯沒什麽好感。
漢斯又不像德皇那樣有受虐傾向,所以也沒必要自找麻煩,把自己送進虎口。
此外,最重要的是,德意誌帝國眼下的外交問題更加迫在眉睫。
用德國人的話來說,漢斯現在要做的不是成為“大毛奇”,而是要去模仿俾斯麥,去做那合縱連橫之事。
“而且從個人興趣上講,我比起軍隊,更傾向於外交和政治領域。”
無論如何,雖然漢斯對施裏芬的提攜十分感謝,但現在的他完全沒有入伍的想法。
“說起來,俄羅斯軍隊在遠東展現的‘塹壕戰’真是耐人尋味啊。”
“是嗎?”
“塹壕、機槍、鐵絲網的組合竟然能發揮出如此可怕的效果,真是難以想象。聽說日本軍隊的陣亡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了?”
漢斯點頭迴應施裏芬參謀總長的話。
想到曆史上日俄戰爭中日本約有8萬人陣亡,這個數字真是觸目驚心。
這就是塹壕戰的可怕之處。
它讓人們隻能冷冰冰地將那些逝去的生命視為冰冷的數字,證明戰爭毫無浪漫可言。
“當然,將兵力強行投入到防線構建得異常完善的地區,日本高層的責任也不小。”
“聽說衝鋒槍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沒錯。俄軍士兵都將其視為珍寶。也因此,我們軍隊內部要求大規模裝備衝鋒槍的唿聲越來越高。雖然也有巨大彈藥消耗該怎麽應對的問題,但那是後話。”
關於這一點,不必擔心。
德國有弗裏茨·哈伯和他發明的空氣氮固定法,也就是哈伯-博施法。
有了哈伯-博施法,氮肥和火藥都能被廉價大量生產,彈藥問題自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不過哈伯的發明中除了哈伯-博施法,還有一種史上最可怕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毒氣。
因此,哈伯既被稱為打破馬爾薩斯陷阱的人類救世主,也因為毒氣而被罵為史上最大的殺戮者。
他的妻子也是一名科學家,但因為哈伯製造毒氣的事情受到極大的衝擊,懇求他不要製造。哈伯不聽,她最終因悲痛而自殺。
“最近因為這件事真讓我頭疼。”
“因為衝鋒槍?”
“不是,是塹壕戰。我最近正在構思一件事情......”
“男爵!”
就在施裏芬參謀總長正要說什麽時,突然有人急切地叫住了漢斯。
是裏希特霍芬外長。
“唿,原來你在這裏!”
“外長,有什麽緊急情況嗎?”
“沒錯,緊急情況。剛剛從俄羅斯大使那裏傳來消息,維特財政部長透露,俄國打算派遣波羅的海艦隊前往遠東。”
“什麽?!”
漢斯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太平洋艦隊的力量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馬卡羅夫將軍也活得好好的,為何還要派遣波羅的海艦隊?
“這簡直說不通。”
根據目前所知,俄國現在也想結束這場戰爭。
而派遣波羅的海艦隊意味著俄國不僅沒有打算停戰,反而想繼續戰爭。
這完全是違約。
“這消息是維特財政部長傳來的嗎?”
“是的。”
“看來就連維特也控製不了的事情發生了。我們得去了解一下詳細情況了。施裏芬參謀總長,今天就先失陪了。”
“嗯。”
漢斯向施裏芬匆忙行禮後,跟隨裏希特霍芬外長去見俄羅斯大使。
隻留下施裏芬獨自一人,神情複雜地從懷中取出了一張地圖。
“看來這件事,隻能日後再談了。”
“過獎了,陛下。”
“哈哈!至少今天,你可以不必謙虛,盡情誇耀吧。因為你一出馬叛亂瞬間就被平定了。而且國外的媒體還把我和那個撒旦一般的利奧波德相比,對我大加讚揚呢。”
離開德國屬地西南非洲殖民地後,漢斯在超出預期的熱烈歡迎中返迴了德國。
他不僅利落地結束了赫雷羅戰爭,還成功向記者們宣傳了一番:比利時對殖民地的手段如何如何,而德國卻仁慈得多。這一操作似乎很奏效,本來那些用意味深長的目光打量他的德國民眾,如今紛紛給出了正麵的評價。
當然,容克貴族們則為沒能坐在漢斯這個位置上而感到嫉妒不已。
但列車不隻早已開動,還已抵達終點。
“果然把重任交給你是對的。來,挺起胸膛吧。”
許久未見的威廉二世露出滿意的笑容,為漢斯佩戴上了勳章。
不過,這枚勳章並不是象征德意誌帝國最高榮譽的“藍馬克斯勳章(pour le mérite)”,而是1861年製定的普魯士王國軍事勳章之一“王冠勳章(kronenorden)”,而且是二級勳章。
畢竟,“藍馬克斯勳章”自腓特烈大帝創立以來,一直是普魯士王國乃至德意誌帝國最崇高的勳章,單靠平定一場殖民地叛亂,顯然無法獲得。
同樣,“鐵十字勳章(eisernes kreuz)”也無法頒發。因為鐵十字勳章隻有在德意誌帝國處於戰爭狀態時才會授予。
鐵十字勳章自普法戰爭後便停止頒發,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才重新啟用。
而王冠勳章雖然不及上述兩種,但也並非格調低下。事實上,王冠勳章與僅次於“黑鷹勳章”的“紅鷹勳章”地位相當。
不過,德國軍官普遍更青睞傳統更悠久的紅鷹勳章,因此王冠勳章常被用作獎勵那些不適合授予紅鷹勳章或並非特別優秀但仍需表彰的人。
比如漢斯這樣的,正合適。
此外,他還獲得了一枚“西南非洲紀念獎章(sudwestafrika-denkmunze)”。這是發給參與赫雷羅叛亂鎮壓行動者的紀念品性質的獎章,意義並不重大。
不過這場殖民戰爭能讓德意誌帝國專門製作紀念獎章,也說明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深遠。
“我很想同時為你提升爵位,但似乎還有點為時尚早。”
“嗯,陛下,我也沒有奢望更多。”
即便此刻漢斯立下了大功,那些容克貴族依然對他投來嫉妒的目光。
如果此時再晉升爵位,不僅會過於引人注目,還可能過度刺激這些容克貴族。
更何況,德意誌帝國不像俄羅斯那樣設有子爵爵位。德國的爵位體係中,男爵之上便是伯爵。無論怎麽看,僅憑鎮壓一次殖民地叛亂就晉升為伯爵,未免顯得過於離譜。
即便赫雷羅戰爭在德國的殖民戰爭中頗具聲望,依然如此。
“現在這個男爵的頭銜,已經足夠了。”
雖然在那種西幻網文中,男爵常被視為低級的貴族,但在現實中,男爵的地位絕非平庸。
就拿外交部長裏希特霍芬來說,他也不過是個男爵。
“今晚我會為你的凱旋舉辦慶祝宴會,不過在此之前,你得先見一些人。”
“是,陛下。畢竟遠東的戰爭似乎正朝著微妙的方向發展。”
日俄戰場上,日本不堪重負、屢屢失策,並且雖然朝鮮起義拖住了日本的腳步,卻依然未能改變戰爭的走向。
另一方麵,盡管建議俄羅斯帝國軍不要離開戰壕,但他們還是忍不住主動出擊,結果在實戰中被日本軍隊痛擊,隻能死死地窩在戰壕裏。戰局完全陷入了僵持。
隨著時間推移,雙方都漸漸喪失了戰爭的意誌。
而這正是漢斯所期待的戰爭發展。
“嘖,要是日本再多受點苦就好了。”
“但那樣的話,俄羅斯真的可能贏得戰爭哦陛下。讓他們變得太強大可不是什麽好事。”
“也是。”
此時正如之前所說,美國已經提出願意在俄羅斯帝國和日本之間進行調停,戰爭很快就會按照漢斯想要的方向結束。
而且不僅是日本,連英國也急得坐立不安,催促對方履行承諾。而俄羅斯帝國那邊,維特也開始著手結束戰爭。
停戰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那麽,陛下,我就先告退了。”
“好,辛苦了,漢斯。”
漢斯向威廉二世鞠了一躬後,轉身離開了凱撒的辦公室。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也有很多話要說。
不過,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情必須先處理。
“那麽,你覺得我還活著的滋味如何呢?瓦德西元帥。”
“咳咳......咳咳......”
漢斯離開波茨坦,徑直來到漢諾威的瓦德西別墅,看著似乎隨時都會斷氣的瓦德西元帥,張開了口。
此行的名義是探病,但這明顯隻是表麵上理由。
他來這裏,就是為了向那個憑著“漢斯必須死”的執念而超越壽命堅持活下來的瓦德西元帥,得意洋洋的炫耀他失敗了這件事!
用專業點的話來說,就是要讓他“死不瞑目”。
“你......你......這家夥......怎麽......”
“怎麽還活著是吧?難道你真以為,我會察覺不到這麽粗糙的暗殺計劃嗎?你未免太低估我了吧。”
“咳咳咳!魯......魯登道夫呢......”
“魯登道夫少校......不,現在應該快升中校了吧?總之,他在西南非洲過得很好。啊,對了,我還得感謝你,多虧了你,我才撿到一個很不錯的‘奴隸’呢~”
“咳咳咳!咳咳咳咳!”
瓦德西接不上話,隻是不停地咳嗽,瞪著布滿血絲的眼睛看著漢斯。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死後也絕不放過漢斯的怨恨與憤怒,深邃而粘稠。
但很抱歉,xx下長大的漢斯從不信牛鬼蛇神。
雖然穿越到了20世紀的德國這件事,多少有點神奇。
“不過你放心,我並不打算告密說你試圖暗殺我。在這個本來就夠忙的局勢下,我也不想再給自己添麻煩。而且,看你的樣子,似乎很快就會墜入地獄之火,沒必要浪費我的力氣。”
“你......這個惡心的黃種人......你就是毀滅德意誌的毒瘤......咳咳!咳咳咳!”
“我毀滅德意誌?你恐怕誤會了,其實正好相反。你覺得,我為什麽會如此努力呢?”
這一切,都是為了拯救德意誌啊。
這一點瓦德西即使死了,也絕對不會承認。
“總之,我該走了。我還約了施裏芬參謀總長呢。”
“你......你......!!”
“那請好好養病吧,瓦德西元帥。啊,對了,差點忘了。”
差點遺漏了最重要的話。
“魯登道夫中校讓我代為向您問好。”
“漢斯·喬——!!咳咳!咳咳咳!!”
瓦德西元帥吐著血,歇斯底裏地喊著漢斯的名字。
不久後,漢斯就聽到了瓦德西去世的消息。
嗯,這並不重要,都是小事兒。
......
“聽說你在赫雷羅戰爭中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啊,漢斯。”
“我做了什麽呢?不過是賴於洛伊特溫總督和他手下的能力罷了。”
“戰術上是這樣,但整體戰略不是你策劃的嗎?”
施裏芬參謀總長一邊說著,一邊放下手中的茶杯,臉上帶著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
“現在想去軍官學校的話......”
“參謀總長,關於這件事,不是已經說好不再提了嗎?”
“切。”
施裏芬參謀總長露出遺憾的表情,輕聲咂了咂舌。
唉,一不小心施裏芬就想讓他成為軍人。
當然,漢斯倒也不是從來沒有考慮過入伍。
但說實話,上輩子漢斯連軍都沒參過,就算入伍,也不知道自己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再者,即便他不入軍隊,德軍中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
尤其是二戰時期,德軍名將多得數不過來。
隨便一想就能列出一大串:莫德爾、曼施坦因、古德裏安、隆美爾、霍特等,簡直多到手指頭都數不過來。
如果漢斯想在軍中謀得高位,就得和這些人競爭。
不可能的。
“而且軍隊本來就是容克階層的天下。”
如果不是因為施裏芬參謀總長和他關係好,軍隊中大多數人恐怕都對漢斯沒什麽好感。
漢斯又不像德皇那樣有受虐傾向,所以也沒必要自找麻煩,把自己送進虎口。
此外,最重要的是,德意誌帝國眼下的外交問題更加迫在眉睫。
用德國人的話來說,漢斯現在要做的不是成為“大毛奇”,而是要去模仿俾斯麥,去做那合縱連橫之事。
“而且從個人興趣上講,我比起軍隊,更傾向於外交和政治領域。”
無論如何,雖然漢斯對施裏芬的提攜十分感謝,但現在的他完全沒有入伍的想法。
“說起來,俄羅斯軍隊在遠東展現的‘塹壕戰’真是耐人尋味啊。”
“是嗎?”
“塹壕、機槍、鐵絲網的組合竟然能發揮出如此可怕的效果,真是難以想象。聽說日本軍隊的陣亡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了?”
漢斯點頭迴應施裏芬參謀總長的話。
想到曆史上日俄戰爭中日本約有8萬人陣亡,這個數字真是觸目驚心。
這就是塹壕戰的可怕之處。
它讓人們隻能冷冰冰地將那些逝去的生命視為冰冷的數字,證明戰爭毫無浪漫可言。
“當然,將兵力強行投入到防線構建得異常完善的地區,日本高層的責任也不小。”
“聽說衝鋒槍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沒錯。俄軍士兵都將其視為珍寶。也因此,我們軍隊內部要求大規模裝備衝鋒槍的唿聲越來越高。雖然也有巨大彈藥消耗該怎麽應對的問題,但那是後話。”
關於這一點,不必擔心。
德國有弗裏茨·哈伯和他發明的空氣氮固定法,也就是哈伯-博施法。
有了哈伯-博施法,氮肥和火藥都能被廉價大量生產,彈藥問題自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不過哈伯的發明中除了哈伯-博施法,還有一種史上最可怕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毒氣。
因此,哈伯既被稱為打破馬爾薩斯陷阱的人類救世主,也因為毒氣而被罵為史上最大的殺戮者。
他的妻子也是一名科學家,但因為哈伯製造毒氣的事情受到極大的衝擊,懇求他不要製造。哈伯不聽,她最終因悲痛而自殺。
“最近因為這件事真讓我頭疼。”
“因為衝鋒槍?”
“不是,是塹壕戰。我最近正在構思一件事情......”
“男爵!”
就在施裏芬參謀總長正要說什麽時,突然有人急切地叫住了漢斯。
是裏希特霍芬外長。
“唿,原來你在這裏!”
“外長,有什麽緊急情況嗎?”
“沒錯,緊急情況。剛剛從俄羅斯大使那裏傳來消息,維特財政部長透露,俄國打算派遣波羅的海艦隊前往遠東。”
“什麽?!”
漢斯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太平洋艦隊的力量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馬卡羅夫將軍也活得好好的,為何還要派遣波羅的海艦隊?
“這簡直說不通。”
根據目前所知,俄國現在也想結束這場戰爭。
而派遣波羅的海艦隊意味著俄國不僅沒有打算停戰,反而想繼續戰爭。
這完全是違約。
“這消息是維特財政部長傳來的嗎?”
“是的。”
“看來就連維特也控製不了的事情發生了。我們得去了解一下詳細情況了。施裏芬參謀總長,今天就先失陪了。”
“嗯。”
漢斯向施裏芬匆忙行禮後,跟隨裏希特霍芬外長去見俄羅斯大使。
隻留下施裏芬獨自一人,神情複雜地從懷中取出了一張地圖。
“看來這件事,隻能日後再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