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皇太後的葬禮在波茨坦的無憂宮舉行。
在母子二人冰釋前嫌不久後,維多利亞·阿德萊德皇太後終於還是與世長眠。
在追悼的氛圍中,整個德國降半旗致哀,大批德國的皇室成員、貴族、以及由德國諸侯國的君主組成的眾多賓客齊聚一堂,前來悼念維多利亞皇太後。
“誠摯地向皇太後陛下的辭世表示哀悼,陛下。”
比洛首相和內閣成員們向喪主威廉二世表達了對皇太後辭世的哀悼。
接著,許久未見的軍界人士,例如施裏芬和提爾皮茨等人陸續出現,帝國議會的議員與經濟界的大人物們也前來吊唁。
然而,這還隻是吊唁隊伍的開始。
來自皇太後故國英國的皇室成員以及其他國家的王室成員和使節尚未抵達。隻有在他們全部到達後,葬禮的最後儀式才會於8月13日正式開始。
到了13日,維多利亞皇太後的靈柩將離開無憂宮,運往普魯士皇室教堂——波茨坦和平教堂,安葬於與丈夫弗裏德裏希三世及夭折的幼子們同眠的陵墓內,葬禮才會徹底結束。
“哈啊,這葬禮到底什麽時候結束啊。”
“公主殿下,辛苦一點,再堅持一會兒吧。”
維多利亞·路易絲公主似乎對這幾天連續的葬禮感到厭倦,嘟起了嘴,漢斯則低聲迴答道。
漢斯現在正和皇室成員一起接待前來吊唁的賓客。
當然,像他這種孩子,或者約阿希姆和路易絲這樣的年幼皇室成員,很少有人會主動和他們交談。
他們的作用,更像是站在大人們身旁的裝飾品。
“漢斯,你不覺得無聊嗎?”
“嗯......把這當成觀察人群的話,感覺還好一些。”
再說了,這樣規模的葬禮,漢斯在前世也從未見過。
喧嘩聲傳來。
“哎呀,看起來有人來了。”
“得起身了。”
外麵傳來嘈雜的聲音,漢斯和路易絲反射性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外麵的騷動通常意味著有重要人物抵達了葬禮現場。
二人趕緊走到其他王子身旁,準備迎接吊唁者。
“希臘王國的王儲兼斯巴達公爵,康斯坦丁諾斯殿下。”
隨著侍從的通報,一位留著漂亮八字胡的中年紳士帶領一眾隨從步入葬禮現場。
他正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長子,索菲亞王儲妃的丈夫康斯坦丁諾斯王儲。
他後來以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的名號更加為人熟知。
“來了啊,康斯坦丁。”
“好久不見,陛下。”
威廉二世與康斯坦丁諾斯王儲握手,熱情地歡迎這位妹夫。
“索菲亞還好嗎?”
“雖然很難過,但她還在堅持。她就在那邊,陛下可以過去看看。”
聽到威廉二世的關心,康斯坦丁諾斯王儲點點頭,走向自己的妻子。
索菲亞王儲妃看到丈夫後,立刻抱住了他,分享著失去母親的悲痛。
“向陛下表示哀悼。”
康斯坦丁諾斯王儲去找妻子時,他的隨行人員也一齊向皇帝致意。
這些人顯然是希臘派來吊唁維多利亞皇太後的使節團。
他們不僅向威廉皇帝致意,也向王儲妃表達了哀悼。
“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長子,塞赫紮德·穆罕默德·塞利姆殿下。”
然而沒過多久,新一批外國吊唁使節團進入會場時,希臘使節團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仿佛在單木橋上遇見了宿敵。
事實上,他們確實是宿敵。
“陛下,代我父親及奧斯曼帝國向您和德意誌帝國表達哀悼。”
“感謝你,皇子。奧斯曼帝國展現出的友誼,我將永銘於心。”
奧斯曼使節團向威廉二世表達哀悼後,得意地望向希臘使節團。
畢竟,威廉二世與德意誌帝國顯然更偏向奧斯曼帝國,而不是希臘王國。
這讓希臘使節團的臉色更加陰沉,直到康斯坦丁諾斯王儲意識到周圍的目光後才製止了他們的情緒。
拜托別在別人的葬禮上搞事啊,這些家夥。
“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閣下。”
隨後,隨著薩拉熱窩事件的主角——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現身,其他外國吊唁使節團也陸續到達。
“俄羅斯帝國大公米哈伊爾·亞曆山德羅維奇(尼古拉二世的弟弟)殿下。”
“保加利亞公國的親王費迪南德·馬克西米利安殿下。”
“荷蘭王後威廉明娜的丈夫,梅克倫堡-施威林親王亨德裏克殿下。”
“比利時的王儲兼弗蘭德伯爵菲利普親王......”
有些名字耳熟能詳,有些則從未聽過。
他們之中,有人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盟友,有人則會成為敵人。
這就是二十世紀的現實。
“......陛下,那位‘重要人物’到了。”
“嗯。”
正在迎接各國使節的威廉二世聽到侍從的稟報,臉色立刻變得凝重。
他緩緩開口:“他終於來了。”
緊接著,最重量級的賓客終於現身。
“蒙上帝恩寵,偉大的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與海外自治領的國王、信仰的守護者、印度皇帝愛德華七世陛下駕到。”
這位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子、維多利亞·阿德萊德皇太後的弟弟。
人稱“胖胖”的愛德華登場了。
......
“好久不見,比利!”
“......您來了,舅舅。”
愛德華七世和威廉二世笨拙地擁抱了一下。
“聽弗雷德裏克說,你和姐姐最終和解了?”
“談不上和解,隻是互相理解了一些而已。”
“那也差不多!無論如何,這是件好事,姐夫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的。”
聽到這些表麵上的恭維話,威廉二世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
果然,這個侄子還是一如既往地單純。
“不過,我聽說你們能和解是多虧了一個叫漢斯的少年。”
“嗯......確實如此。”
“我想親自向那孩子表達謝意,他在哪兒?”
威廉二世一聽到漢斯的名字,立刻用懷疑的目光看向舅舅,不知道他在打什麽主意,但愛德華七世毫不在意。
“哦,他就在那邊!”
愛德華七世環顧葬禮大廳,最終注意到不遠處正和侄女婿、希臘王儲交談的漢斯。
“第一印象倒是沒什麽特別之處。”
讓人感到特別的,大概也就隻有和這場合中的其他人不同的膚色,以及東亞人常見的漆黑頭發和眼睛。
“不過,英德關係的變數嗎?”
愛德華七世想著姐姐的教子,龐森比爵士的轉述,微笑著朝漢斯走去。
......
“胖子愛德華來了。”
“王儲殿下?”
當愛德華七世出現在葬禮上時,威廉王儲低聲嘟囔了一句。
“啊,當然這不是我這樣認為,而是父親以前這樣說過。”
看到漢斯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威廉皇太子連忙解釋道。
這麽說來,威廉二世確實對愛德華七世的厭惡和維多利亞皇太後不同。據說他甚至在曆史上留下過稱唿自己的舅舅為“撒旦”的記錄。
‘不過那個威廉二世也隻是背後嘀咕,真到了愛德華七世麵前卻連個屁都不敢放。’
在歐洲王室中,愛德華七世的影響力和地位非同尋常。
此外,雖然愛德華七世並不像其母維多利亞女王那樣積極幹預政治,但憑借卓越的外交能力和親和力,他讓英國在國際社會中依然發出了響亮的聲音,是一位傑出的領導者。
比如,《英法協約》的達成,就得益於愛德華七世贏得了法國人的好感,這也奠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格局的重要基礎。
和平締造者愛德華。
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逐漸消逝、大英帝國開始邁向黃昏的時期,英國人帶著敬意這樣稱唿他們的國王,他讓英國在國際社會中繼續發聲。
當然,被愛德華七世重點針對的德皇威廉和德國人,對愛德華七世非常反感,總覺得不管什麽事情,他都會反對德國。
“啊,漢斯,你在這啊。”
“......索菲王儲妃?”
就在漢斯短暫地陷入思考時,索菲王儲妃微笑著向他走來。
盡管二人並沒有太多交談,但可能因為維多利亞太後的緣故,她對漢斯相當友好。
“有什麽事嗎?”
“我丈夫想見你。”
“王儲殿下嗎?”
索菲王儲妃的丈夫,顯然是希臘王國的王儲康斯坦丁一世。
漢斯順從地點了點頭,跟著索菲王儲妃走了過去。
“哦,索菲亞一直讚不絕口的那個少年就是你啊。”
康斯坦丁王儲用流利的德語熱情地迎接漢斯。
想起來了,王儲曾在德意誌帝國接受軍事教育,還擔任過近衛軍軍官。會說德語也就不奇怪了。
“拜見希臘王國的繼承人殿下。”
“我聽了許多關於你的事,據說多虧了你,嶽母大人才能含笑安眠?”
“我隻是推了陛下和太後殿下一把,除此之外並未做什麽。”
“哈哈,你還挺謙虛。不過我找你不是為了這件事。”
“嗯?”
漢斯疑惑地看著他,王儲從懷裏拿出了一樣東西。
那是一本書。
一本讓他極其熟悉的書。
《大明航海王》。
‘這書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而且還不是原版德語版本,而是希臘語的譯本。海外版不都隻是英文版而已嗎?
“有幾家書商私下帶來的書,偶然被我拿到,看著看著,竟忘了天已亮。哈哈哈!”
書商啊......
難怪海外都開始收到粉絲信了,原來是這些家夥搞的。
“能給我簽個名嗎?”
“當,當然可以。”
漢斯點點頭,接過王儲遞來的單行本。他親自開口,也不好拒絕。
“啊,不過......”
沒帶筆。
早知道會這樣,就該隨身帶支鉛筆或者鋼筆。
“用這個吧。”
“啊,謝謝?”
可能是看出了漢斯的窘境,康斯坦丁王儲的隨行人員遞給了他一支筆。
但奇怪的是,這人手上也拿著一本漢斯的書。
“我是你的粉絲。”
遞筆給漢斯的人露出了有些過於燦爛的笑容。
漢斯朝後看去,五六個人竟然不知從哪裏也掏出了同樣的書,排起了隊。
所以我的書到底傳到了什麽地方?
這樣下去,搞不好會有人編出陰謀論,說什麽“《大明航海王》是歐洲王室秘密聯盟的證據”之類的。
“......給,這是簽好的。”
“哦,太感謝了!”
就這樣,漢斯意外地在葬禮上開了一場簽名會。
而且,隊伍似乎越來越長了。希望隻是的錯覺吧。
“哦,似乎發生了什麽有趣的事情啊。”
“?!”
正忙著簽書時,身後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同時,手裏拿著簽名書笑得合不攏嘴的康斯坦丁王儲,以及看著丈夫一臉無語的索菲王儲妃,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立刻低下了頭。
“愛德華七世陛下。”
“舅舅。”
“康斯坦丁,索菲,好久不見了,都還好嗎?”
“是,多虧您......”
“那就好!那麽,借這位年輕人用一下吧。”
“啊?”
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帶著頑皮的笑容,把手搭在漢斯肩上。
然後,他不顧漢斯一臉困惑,直接帶著他離開了這裏。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
“很高興見到你,漢斯·喬!你知道我是誰嗎?”
“......我知道,您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陛下。”
“哈哈!對,沒錯。其實我更喜歡被叫做愛德華,而不是那些宏偉的頭銜。話說,你英語說得不錯啊?”
“小時候有機會學過。”
此時,愛德華陛下把漢斯帶到這個偏僻的地方,這讓他無論怎麽想,都感覺不妙。
英國是不可信的敵國,這已經通過科學證明了。
而愛德華七世正是英國的國王。
如果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吃掉。
“我聽我的個人助理弗雷德裏克說過很多關於你的事,你為我的姐姐做了不少事情,作為家人,我非常感激。”
“啊,哪裏哪裏,隻是,弗雷德裏克?”
“就是龐森比爵士。”
“龐森比爵士是愛德華七世陛下的個人助理?”
漢斯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雖然他以前聽說過這個英國貴族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教子,但沒想到他居然為英國王室服務。
“難怪他一直盯著我看,原來是這個原因。”
為了守護教母的最後時光,他來到弗裏德裏希霍夫,順便也在監視德意誌帝國有沒有什麽可疑的動靜。
愛德華七世應該早就知道,由於那個反複無常的侄子領導下的德意誌帝國,正在成為對英國的巨大威脅。
“龐森比爵士對我有什麽不好的評價嗎?”
“他說要小心你,他說還不能判斷你對我們英國是威脅還是有利。”
他真是直白啊。
看起來龐森比爵士可能偷聽過維多利亞皇太後的談話。
那時漢斯興奮得有些話說得有些多。
“您太高看我了。”
“誰知道呢。”
愛德華七世笑著,直視著漢斯。
但國王的眼神與他嘴角的微笑不同,充滿了深沉的光芒。
“那麽,你站在哪一邊?”
是英國的敵人,還是盟友?
漢斯故作困擾,長歎一聲,慢慢開口迴答:“這應該取決於國王陛下與凱撒陛下的意圖吧。”
“哈哈哈!你逃得真巧。也就是說,最終還是看兩大帝國的外交關係是嗎?”
“隻要英國不把德意誌帝國當敵人,我自然不會成為英國的敵人。”
“但現在德意誌帝國自己正在變成我們英國的敵人,不是嗎?”
“......凱撒陛下的外交判斷確實有些急躁。”
我們的凱撒可是一位沒有敵人都能自己製造出來的人。
真是讓人感到悲哀。
“但敵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不是嗎?”
“哈,沒想到會從德意誌帝國聽到這樣的言論。”
“而且,英國目前也沒有理由與德意誌為敵。至少因為那個極東的巨大北方熊。”
“大博弈。”
從19世紀起,英俄兩國在歐亞大陸上展開的對抗,一直到現在仍然繼續。
愛德華七世大笑了起來,好像被擊中了要害。
“哈哈!你真戳到了痛處。沒錯,考慮到俄羅斯,我們還真沒辦法馬上將德意誌當敵人。萬一德意誌與俄羅斯聯合,那可不得了。”
要讓德意誌和俄羅斯聯合,恐怕得先把奧匈帝國拆分掉吧?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英國仍然高估了俄羅斯。”
俄國看似強大,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地大物博的病態帝國,直到1904年俄日戰爭後才被揭示出來。
“也難怪那一年英法協定的誕生了。”
當時法國唯一的盟友在和日本的戰鬥中吃虧,簡直嚇壞了,急忙去找新盟友,英國也終於意識到不必再擔心俄羅斯了,於是主動向曾經的盟友法國伸出了手。
而這最終導致了英俄協定的簽訂,形成了三國協約。
對於以德意誌帝國生存為目標的漢斯來說,真是非常棘手的事情。
“要不要試探一下。”
也許這是個好機會。
漢斯麵不改色,裝作憂慮的樣子繼續說道:
“是的,而且在極東,俄羅斯的擴張行動也沒有停下來的跡象,英國肯定很擔心。”
“等到簽訂結束,俄國人也不得不撤退。俄羅斯帝國派兵到滿洲的理由,畢竟隻是為了平定義和團叛亂。”
“陛下,您真的這麽相信嗎?”
“哦?”
愛德華七世滿臉笑容,似乎覺得漢斯說的很有趣。
“那漢斯,你的看法不一樣嗎?”
“當然不同,陛下。如您所知,俄羅斯帝國的領土貪欲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們絕不會停止在清國的擴張,而您和英國政府也清楚這一點。”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打算與俄羅斯開戰。”
“但英國肯定會想辦法間接製止俄羅斯帝國,就像往常一樣。”
漢斯直視著愛德華七世,繼續說道:
“可能英國會去找一個能替他們對抗俄羅斯的盟友,比如這次的日本。”
“!”
愛德華七世的臉上首次出現了動搖的神情。
漢斯知道明年英日同盟將會簽署,所以他才能這麽自信地說出來。事實上,仔細想想,英國現在也別無選擇,隻能選擇日本。
在東亞,俄羅斯帝國的敵人,既足夠強大,又不會對英國構成威脅。
“你說的我不太明白。”
“是嗎?”
畢竟英日同盟對於英國來說也是一個震驚的事件。
英國政府大概在宣布之前也想保密吧。
“不過,為了維多利亞皇太後的考慮,我給您一個建議:即便與日本結盟,也不要完全信任他們。”
“不要信任日本?”
“如果英國和日本結盟,那也隻是為了在極東‘製衡’俄羅斯而已。”
但日本會滿足於此嗎?
那個日本?
“日本肯定會和俄羅斯開戰。”
“......什麽?”
作為常識人,愛德華七世肯定不能理解這一點。
畢竟,現實中作為一個地區強國的日本,怎麽可能與俄羅斯帝國真正開戰呢?
“實際上,在俄日戰爭發生時,英國也認為日本最終會敗給俄羅斯。”
但這個時代的大日本帝國可不能用常理來衡量。
無論是好是壞。
“這話有道理嗎?日本真會與俄羅斯開戰?”
“日本長期以來一直夢想著擴展到大陸,然而,俄羅斯帝國卻一直擋住了他們的野心。”
“嗯。”
“陛下,日本人是不按理智行事的衝動民族,請迴想一下1894年的甲午戰爭,現在的局勢和當時並沒有什麽本質的不同。”
日本肯定會和俄羅斯開戰。
就像當年為了吞並朝鮮而與清朝開戰一樣。
在母子二人冰釋前嫌不久後,維多利亞·阿德萊德皇太後終於還是與世長眠。
在追悼的氛圍中,整個德國降半旗致哀,大批德國的皇室成員、貴族、以及由德國諸侯國的君主組成的眾多賓客齊聚一堂,前來悼念維多利亞皇太後。
“誠摯地向皇太後陛下的辭世表示哀悼,陛下。”
比洛首相和內閣成員們向喪主威廉二世表達了對皇太後辭世的哀悼。
接著,許久未見的軍界人士,例如施裏芬和提爾皮茨等人陸續出現,帝國議會的議員與經濟界的大人物們也前來吊唁。
然而,這還隻是吊唁隊伍的開始。
來自皇太後故國英國的皇室成員以及其他國家的王室成員和使節尚未抵達。隻有在他們全部到達後,葬禮的最後儀式才會於8月13日正式開始。
到了13日,維多利亞皇太後的靈柩將離開無憂宮,運往普魯士皇室教堂——波茨坦和平教堂,安葬於與丈夫弗裏德裏希三世及夭折的幼子們同眠的陵墓內,葬禮才會徹底結束。
“哈啊,這葬禮到底什麽時候結束啊。”
“公主殿下,辛苦一點,再堅持一會兒吧。”
維多利亞·路易絲公主似乎對這幾天連續的葬禮感到厭倦,嘟起了嘴,漢斯則低聲迴答道。
漢斯現在正和皇室成員一起接待前來吊唁的賓客。
當然,像他這種孩子,或者約阿希姆和路易絲這樣的年幼皇室成員,很少有人會主動和他們交談。
他們的作用,更像是站在大人們身旁的裝飾品。
“漢斯,你不覺得無聊嗎?”
“嗯......把這當成觀察人群的話,感覺還好一些。”
再說了,這樣規模的葬禮,漢斯在前世也從未見過。
喧嘩聲傳來。
“哎呀,看起來有人來了。”
“得起身了。”
外麵傳來嘈雜的聲音,漢斯和路易絲反射性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外麵的騷動通常意味著有重要人物抵達了葬禮現場。
二人趕緊走到其他王子身旁,準備迎接吊唁者。
“希臘王國的王儲兼斯巴達公爵,康斯坦丁諾斯殿下。”
隨著侍從的通報,一位留著漂亮八字胡的中年紳士帶領一眾隨從步入葬禮現場。
他正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長子,索菲亞王儲妃的丈夫康斯坦丁諾斯王儲。
他後來以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的名號更加為人熟知。
“來了啊,康斯坦丁。”
“好久不見,陛下。”
威廉二世與康斯坦丁諾斯王儲握手,熱情地歡迎這位妹夫。
“索菲亞還好嗎?”
“雖然很難過,但她還在堅持。她就在那邊,陛下可以過去看看。”
聽到威廉二世的關心,康斯坦丁諾斯王儲點點頭,走向自己的妻子。
索菲亞王儲妃看到丈夫後,立刻抱住了他,分享著失去母親的悲痛。
“向陛下表示哀悼。”
康斯坦丁諾斯王儲去找妻子時,他的隨行人員也一齊向皇帝致意。
這些人顯然是希臘派來吊唁維多利亞皇太後的使節團。
他們不僅向威廉皇帝致意,也向王儲妃表達了哀悼。
“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長子,塞赫紮德·穆罕默德·塞利姆殿下。”
然而沒過多久,新一批外國吊唁使節團進入會場時,希臘使節團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仿佛在單木橋上遇見了宿敵。
事實上,他們確實是宿敵。
“陛下,代我父親及奧斯曼帝國向您和德意誌帝國表達哀悼。”
“感謝你,皇子。奧斯曼帝國展現出的友誼,我將永銘於心。”
奧斯曼使節團向威廉二世表達哀悼後,得意地望向希臘使節團。
畢竟,威廉二世與德意誌帝國顯然更偏向奧斯曼帝國,而不是希臘王國。
這讓希臘使節團的臉色更加陰沉,直到康斯坦丁諾斯王儲意識到周圍的目光後才製止了他們的情緒。
拜托別在別人的葬禮上搞事啊,這些家夥。
“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閣下。”
隨後,隨著薩拉熱窩事件的主角——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現身,其他外國吊唁使節團也陸續到達。
“俄羅斯帝國大公米哈伊爾·亞曆山德羅維奇(尼古拉二世的弟弟)殿下。”
“保加利亞公國的親王費迪南德·馬克西米利安殿下。”
“荷蘭王後威廉明娜的丈夫,梅克倫堡-施威林親王亨德裏克殿下。”
“比利時的王儲兼弗蘭德伯爵菲利普親王......”
有些名字耳熟能詳,有些則從未聽過。
他們之中,有人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盟友,有人則會成為敵人。
這就是二十世紀的現實。
“......陛下,那位‘重要人物’到了。”
“嗯。”
正在迎接各國使節的威廉二世聽到侍從的稟報,臉色立刻變得凝重。
他緩緩開口:“他終於來了。”
緊接著,最重量級的賓客終於現身。
“蒙上帝恩寵,偉大的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與海外自治領的國王、信仰的守護者、印度皇帝愛德華七世陛下駕到。”
這位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子、維多利亞·阿德萊德皇太後的弟弟。
人稱“胖胖”的愛德華登場了。
......
“好久不見,比利!”
“......您來了,舅舅。”
愛德華七世和威廉二世笨拙地擁抱了一下。
“聽弗雷德裏克說,你和姐姐最終和解了?”
“談不上和解,隻是互相理解了一些而已。”
“那也差不多!無論如何,這是件好事,姐夫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的。”
聽到這些表麵上的恭維話,威廉二世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
果然,這個侄子還是一如既往地單純。
“不過,我聽說你們能和解是多虧了一個叫漢斯的少年。”
“嗯......確實如此。”
“我想親自向那孩子表達謝意,他在哪兒?”
威廉二世一聽到漢斯的名字,立刻用懷疑的目光看向舅舅,不知道他在打什麽主意,但愛德華七世毫不在意。
“哦,他就在那邊!”
愛德華七世環顧葬禮大廳,最終注意到不遠處正和侄女婿、希臘王儲交談的漢斯。
“第一印象倒是沒什麽特別之處。”
讓人感到特別的,大概也就隻有和這場合中的其他人不同的膚色,以及東亞人常見的漆黑頭發和眼睛。
“不過,英德關係的變數嗎?”
愛德華七世想著姐姐的教子,龐森比爵士的轉述,微笑著朝漢斯走去。
......
“胖子愛德華來了。”
“王儲殿下?”
當愛德華七世出現在葬禮上時,威廉王儲低聲嘟囔了一句。
“啊,當然這不是我這樣認為,而是父親以前這樣說過。”
看到漢斯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威廉皇太子連忙解釋道。
這麽說來,威廉二世確實對愛德華七世的厭惡和維多利亞皇太後不同。據說他甚至在曆史上留下過稱唿自己的舅舅為“撒旦”的記錄。
‘不過那個威廉二世也隻是背後嘀咕,真到了愛德華七世麵前卻連個屁都不敢放。’
在歐洲王室中,愛德華七世的影響力和地位非同尋常。
此外,雖然愛德華七世並不像其母維多利亞女王那樣積極幹預政治,但憑借卓越的外交能力和親和力,他讓英國在國際社會中依然發出了響亮的聲音,是一位傑出的領導者。
比如,《英法協約》的達成,就得益於愛德華七世贏得了法國人的好感,這也奠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格局的重要基礎。
和平締造者愛德華。
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逐漸消逝、大英帝國開始邁向黃昏的時期,英國人帶著敬意這樣稱唿他們的國王,他讓英國在國際社會中繼續發聲。
當然,被愛德華七世重點針對的德皇威廉和德國人,對愛德華七世非常反感,總覺得不管什麽事情,他都會反對德國。
“啊,漢斯,你在這啊。”
“......索菲王儲妃?”
就在漢斯短暫地陷入思考時,索菲王儲妃微笑著向他走來。
盡管二人並沒有太多交談,但可能因為維多利亞太後的緣故,她對漢斯相當友好。
“有什麽事嗎?”
“我丈夫想見你。”
“王儲殿下嗎?”
索菲王儲妃的丈夫,顯然是希臘王國的王儲康斯坦丁一世。
漢斯順從地點了點頭,跟著索菲王儲妃走了過去。
“哦,索菲亞一直讚不絕口的那個少年就是你啊。”
康斯坦丁王儲用流利的德語熱情地迎接漢斯。
想起來了,王儲曾在德意誌帝國接受軍事教育,還擔任過近衛軍軍官。會說德語也就不奇怪了。
“拜見希臘王國的繼承人殿下。”
“我聽了許多關於你的事,據說多虧了你,嶽母大人才能含笑安眠?”
“我隻是推了陛下和太後殿下一把,除此之外並未做什麽。”
“哈哈,你還挺謙虛。不過我找你不是為了這件事。”
“嗯?”
漢斯疑惑地看著他,王儲從懷裏拿出了一樣東西。
那是一本書。
一本讓他極其熟悉的書。
《大明航海王》。
‘這書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而且還不是原版德語版本,而是希臘語的譯本。海外版不都隻是英文版而已嗎?
“有幾家書商私下帶來的書,偶然被我拿到,看著看著,竟忘了天已亮。哈哈哈!”
書商啊......
難怪海外都開始收到粉絲信了,原來是這些家夥搞的。
“能給我簽個名嗎?”
“當,當然可以。”
漢斯點點頭,接過王儲遞來的單行本。他親自開口,也不好拒絕。
“啊,不過......”
沒帶筆。
早知道會這樣,就該隨身帶支鉛筆或者鋼筆。
“用這個吧。”
“啊,謝謝?”
可能是看出了漢斯的窘境,康斯坦丁王儲的隨行人員遞給了他一支筆。
但奇怪的是,這人手上也拿著一本漢斯的書。
“我是你的粉絲。”
遞筆給漢斯的人露出了有些過於燦爛的笑容。
漢斯朝後看去,五六個人竟然不知從哪裏也掏出了同樣的書,排起了隊。
所以我的書到底傳到了什麽地方?
這樣下去,搞不好會有人編出陰謀論,說什麽“《大明航海王》是歐洲王室秘密聯盟的證據”之類的。
“......給,這是簽好的。”
“哦,太感謝了!”
就這樣,漢斯意外地在葬禮上開了一場簽名會。
而且,隊伍似乎越來越長了。希望隻是的錯覺吧。
“哦,似乎發生了什麽有趣的事情啊。”
“?!”
正忙著簽書時,身後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同時,手裏拿著簽名書笑得合不攏嘴的康斯坦丁王儲,以及看著丈夫一臉無語的索菲王儲妃,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立刻低下了頭。
“愛德華七世陛下。”
“舅舅。”
“康斯坦丁,索菲,好久不見了,都還好嗎?”
“是,多虧您......”
“那就好!那麽,借這位年輕人用一下吧。”
“啊?”
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帶著頑皮的笑容,把手搭在漢斯肩上。
然後,他不顧漢斯一臉困惑,直接帶著他離開了這裏。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
“很高興見到你,漢斯·喬!你知道我是誰嗎?”
“......我知道,您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陛下。”
“哈哈!對,沒錯。其實我更喜歡被叫做愛德華,而不是那些宏偉的頭銜。話說,你英語說得不錯啊?”
“小時候有機會學過。”
此時,愛德華陛下把漢斯帶到這個偏僻的地方,這讓他無論怎麽想,都感覺不妙。
英國是不可信的敵國,這已經通過科學證明了。
而愛德華七世正是英國的國王。
如果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吃掉。
“我聽我的個人助理弗雷德裏克說過很多關於你的事,你為我的姐姐做了不少事情,作為家人,我非常感激。”
“啊,哪裏哪裏,隻是,弗雷德裏克?”
“就是龐森比爵士。”
“龐森比爵士是愛德華七世陛下的個人助理?”
漢斯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雖然他以前聽說過這個英國貴族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教子,但沒想到他居然為英國王室服務。
“難怪他一直盯著我看,原來是這個原因。”
為了守護教母的最後時光,他來到弗裏德裏希霍夫,順便也在監視德意誌帝國有沒有什麽可疑的動靜。
愛德華七世應該早就知道,由於那個反複無常的侄子領導下的德意誌帝國,正在成為對英國的巨大威脅。
“龐森比爵士對我有什麽不好的評價嗎?”
“他說要小心你,他說還不能判斷你對我們英國是威脅還是有利。”
他真是直白啊。
看起來龐森比爵士可能偷聽過維多利亞皇太後的談話。
那時漢斯興奮得有些話說得有些多。
“您太高看我了。”
“誰知道呢。”
愛德華七世笑著,直視著漢斯。
但國王的眼神與他嘴角的微笑不同,充滿了深沉的光芒。
“那麽,你站在哪一邊?”
是英國的敵人,還是盟友?
漢斯故作困擾,長歎一聲,慢慢開口迴答:“這應該取決於國王陛下與凱撒陛下的意圖吧。”
“哈哈哈!你逃得真巧。也就是說,最終還是看兩大帝國的外交關係是嗎?”
“隻要英國不把德意誌帝國當敵人,我自然不會成為英國的敵人。”
“但現在德意誌帝國自己正在變成我們英國的敵人,不是嗎?”
“......凱撒陛下的外交判斷確實有些急躁。”
我們的凱撒可是一位沒有敵人都能自己製造出來的人。
真是讓人感到悲哀。
“但敵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不是嗎?”
“哈,沒想到會從德意誌帝國聽到這樣的言論。”
“而且,英國目前也沒有理由與德意誌為敵。至少因為那個極東的巨大北方熊。”
“大博弈。”
從19世紀起,英俄兩國在歐亞大陸上展開的對抗,一直到現在仍然繼續。
愛德華七世大笑了起來,好像被擊中了要害。
“哈哈!你真戳到了痛處。沒錯,考慮到俄羅斯,我們還真沒辦法馬上將德意誌當敵人。萬一德意誌與俄羅斯聯合,那可不得了。”
要讓德意誌和俄羅斯聯合,恐怕得先把奧匈帝國拆分掉吧?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英國仍然高估了俄羅斯。”
俄國看似強大,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地大物博的病態帝國,直到1904年俄日戰爭後才被揭示出來。
“也難怪那一年英法協定的誕生了。”
當時法國唯一的盟友在和日本的戰鬥中吃虧,簡直嚇壞了,急忙去找新盟友,英國也終於意識到不必再擔心俄羅斯了,於是主動向曾經的盟友法國伸出了手。
而這最終導致了英俄協定的簽訂,形成了三國協約。
對於以德意誌帝國生存為目標的漢斯來說,真是非常棘手的事情。
“要不要試探一下。”
也許這是個好機會。
漢斯麵不改色,裝作憂慮的樣子繼續說道:
“是的,而且在極東,俄羅斯的擴張行動也沒有停下來的跡象,英國肯定很擔心。”
“等到簽訂結束,俄國人也不得不撤退。俄羅斯帝國派兵到滿洲的理由,畢竟隻是為了平定義和團叛亂。”
“陛下,您真的這麽相信嗎?”
“哦?”
愛德華七世滿臉笑容,似乎覺得漢斯說的很有趣。
“那漢斯,你的看法不一樣嗎?”
“當然不同,陛下。如您所知,俄羅斯帝國的領土貪欲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們絕不會停止在清國的擴張,而您和英國政府也清楚這一點。”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打算與俄羅斯開戰。”
“但英國肯定會想辦法間接製止俄羅斯帝國,就像往常一樣。”
漢斯直視著愛德華七世,繼續說道:
“可能英國會去找一個能替他們對抗俄羅斯的盟友,比如這次的日本。”
“!”
愛德華七世的臉上首次出現了動搖的神情。
漢斯知道明年英日同盟將會簽署,所以他才能這麽自信地說出來。事實上,仔細想想,英國現在也別無選擇,隻能選擇日本。
在東亞,俄羅斯帝國的敵人,既足夠強大,又不會對英國構成威脅。
“你說的我不太明白。”
“是嗎?”
畢竟英日同盟對於英國來說也是一個震驚的事件。
英國政府大概在宣布之前也想保密吧。
“不過,為了維多利亞皇太後的考慮,我給您一個建議:即便與日本結盟,也不要完全信任他們。”
“不要信任日本?”
“如果英國和日本結盟,那也隻是為了在極東‘製衡’俄羅斯而已。”
但日本會滿足於此嗎?
那個日本?
“日本肯定會和俄羅斯開戰。”
“......什麽?”
作為常識人,愛德華七世肯定不能理解這一點。
畢竟,現實中作為一個地區強國的日本,怎麽可能與俄羅斯帝國真正開戰呢?
“實際上,在俄日戰爭發生時,英國也認為日本最終會敗給俄羅斯。”
但這個時代的大日本帝國可不能用常理來衡量。
無論是好是壞。
“這話有道理嗎?日本真會與俄羅斯開戰?”
“日本長期以來一直夢想著擴展到大陸,然而,俄羅斯帝國卻一直擋住了他們的野心。”
“嗯。”
“陛下,日本人是不按理智行事的衝動民族,請迴想一下1894年的甲午戰爭,現在的局勢和當時並沒有什麽本質的不同。”
日本肯定會和俄羅斯開戰。
就像當年為了吞並朝鮮而與清朝開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