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對於是否對委內瑞拉進行武力幹預仍在猶豫。”
“武力......幹預嗎?”
“是的,漢斯,你應該知道目前委內瑞拉和我們德意誌帝國的關係吧?”
“嗯,大致了解。我剛剛還在看關於委內瑞拉的新聞報道。”
“那麽,你也知道委內瑞拉政府和西普裏亞諾·卡斯特羅,這個瘋狂的委內瑞拉獨裁者,對我們德意誌帝國造成了多大的侮辱。”
比洛總理皺著眉頭,繼續說道,似乎想到這些就怒火中燒。
“當委內瑞拉宣布暫停債務償還時,我們就應該立即派遣軍隊教訓這些委內瑞拉人,讓卡斯特羅這家夥不敢再如此囂張。”
“但陛下並沒有這麽做。”
“是的,他以委內瑞拉發生內戰為由推遲了行動。但現在,必須作出決斷了。”
“這是否與委內瑞拉最近扣押英國船隻有關?”
聽到漢斯的話,比洛總理點了點頭。
為什麽英國船隻被扣押,德國要考慮對委內瑞拉采取武力行動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此事激怒了英國,英國欲計劃與德國正式聯手對委內瑞拉施壓。
而這種施壓方式就是......
“海上封鎖。”
“沒錯。英國提議與我們德意誌帝國一起派遣海軍封鎖委內瑞拉海岸,意大利王國也表示願意加入。”
“而總理閣下似乎打算接受這個提議。”
自委內瑞拉危機開始以來,比洛總理就一直主張派遣海軍,態度強硬。
雖然比洛總理對英國並沒有多大好感,但這次英國因船隻被扣一事怒火中燒,提議聯手對委內瑞拉進行製裁,他沒有理由拒絕。
畢竟委內瑞拉的挑釁實在是太過分了。
‘再加上受委內瑞拉危機影響,大發雷霆的德國企業家的壓力也是一大原因吧。’
在委內瑞拉經商的德國企業家,幾乎因為卡斯特羅一人就遭遇了晴天霹靂,損失慘重。
然而他們的皇帝,威廉二世的想法卻不同。
“皇帝陛下擔心美國會介入。”
“是因為門羅主義嗎?”
門羅主義。
美國的外交政策,宣稱不再容許歐洲幹涉美洲事務。
隻要門羅主義存在,德國若向委內瑞拉派遣軍隊,美國必然會有所行動。
而威廉二世並不想因為派遣海軍到委內瑞拉而與美國爆發戰爭。
其實在曆史上,威廉二世雖然總是高喊戰爭,但當戰爭真的迫在眉睫時,卻往往猶豫不決。
薩拉熱窩事件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他也曾頻繁與尼古拉二世互通信件,試圖盡一切努力阻止戰爭。
因為不僅是德國,英國、法國,甚至包括俄羅斯在內,沒有人真正想要一場世界大戰。
但接連不斷的不合邏輯的意外事件、取消動員令後擔心失敗的恐慌、以及政府無法控製的民族主義狂熱疊加在一起,最終引發了人類曆史上最糟糕的戰爭。
總之,現階段的威廉二世因為擔心與美國發生衝突,而遲遲未作出軍事決策。
“反對軍事幹預的提爾皮茨的主張,也強調委內瑞拉危機本身就是英國為了挑撥德國和美國衝突而設計的陷阱。”
但這種說法未免太過牽強。
事實上,英國急於盡快解決委內瑞拉危機。
畢竟如果真的要挑起德美之間的武力衝突,英國究竟能從中獲得什麽好處呢?
“不過即使撇開這一點,威廉二世試圖避免與美國衝突的判斷,也是相對現實的選擇。”
雖然此時的美國僅僅是個二流強國,但對於沒有任何美洲據點的德國來說,跨越大西洋與美國交戰,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美國真的打算為了委內瑞拉危機冒著開戰的風險積極介入的前提下。”
對此,知曉未來的漢斯對比洛總理微微一笑。
“這算您欠我一個人情怎麽樣?”
......
“美國不會介入嗎?”
“是的,說實話,美國憑什麽為了委內瑞拉犧牲自家青年的性命呢?”
漢斯與比洛一同來到凱撒的辦公室,向威廉二世作出了這樣的斷言。
威廉二世聽完漢斯的話,微微歪頭,似乎在思考:“是這樣嗎?”
“當然,美國對德國在委內瑞拉采取軍事行動會持警惕態度。他們可能會懷疑德國是不是借委內瑞拉危機為由,試圖向美洲擴張。”
“嗯......”
“但與美國的擔憂不同,我們德意誌帝國隻不過是為了懲罰委內瑞拉的無理行為才動用軍隊。”
“確實如此。”
威廉二世點頭表示認同。他從未考慮過在美洲大陸建立殖民地的想法,更別提那已經不合時宜了。畢竟,大西洋距離遙遠,而德國在那片地區的影響力也有限。
“隻要德國帝國不是為了占領委內瑞拉,美國就不會直接采取行動。頂多是礙於麵子提出一些批評罷了。”
“比洛,你也這麽認為嗎?”
“是的,陛下。而且這次英國會與我們合作。我們讓英國打頭陣,德國隻需坐收漁利。”
比洛如此建議後,威廉二世陷入了短暫的思考。
不過,思考時間並不長。
“好吧,比洛,照你說的那樣,讓英國在前麵頂著。即使出現什麽問題,德國也不會受到損失。”
“那麽......”
“好,就這麽定了。我同意對委內瑞拉進行武力幹涉,也同意與英國合作。讓那些可惡的家夥嚐嚐厲害。”
終於,威廉二世鬆口同意後,比洛立刻微微低頭表示謝意,還向漢斯意味深長地眨了眨眼。
接下來,一切進展得非常順利。
得到了凱撒的許可後,比洛似乎早已做好了準備,迅速獲得了軍方和議會的同意,隨即宣布了對委內瑞拉的懲罰行動。
“我們德意誌帝國宣布,將對委內瑞拉停止償還外債、拒絕賠償德國人財產損失,以及對我國采取侮辱性行為的舉動,采取強硬的應對措施。此外,我們明確聲明,這並非某些外媒所炒作的以拒還外債為借口將委內瑞拉的領土納為殖民地,而僅僅是為了迴應委內瑞拉政府對德國的冒犯,並追迴屬於德國人的財產。”
“總理先生,您所說的強硬應對措施,是否包括對委內瑞拉的軍事幹涉?”
前來采訪比洛總理的記者提問時,比洛自信地點頭。
“當然。如果委內瑞拉依然不願展現談判誠意,德意誌帝國將不排除采取武力行動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不僅德國,英國和意大利政府也宣布對委內瑞拉采取強硬立場。這是否意味著德、英、意三國已就此事達成共識?”
“德意誌帝國對與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及意大利王國的合作持積極態度。這個迴答是否令您滿意?”
現場一片騷動。
“那......那是否意味著德國、英國、意大利可能共同采取軍事行動?”
“如果必要的話,是的。”
比洛總理的明確表態讓記者們紛紛埋頭記錄,快門聲接連不斷。
德意誌帝國開始行動了。
與大英帝國和意大利王國這兩大歐洲列強攜手。
而這一行動,足以在大西洋彼岸引發一場風暴。
......
“德國開始行動了嗎?”
“不隻是德國,英國和意大利也宣布要對委內瑞拉進行懲罰,並準備采取武力行動。實際上,這意味著三國將聯合對委內瑞拉采取共同行動。”
“德意誌帝國、大英帝國,加上意大利王國,這陣容真是豪華啊。”
男人一邊嘟噥著,一邊往杯子裏倒了點麥芽威士忌。
卡斯特羅還真是個狠角色,竟然同時惹惱了三大歐洲列強。
“在歐洲佬的眼裏,我們美利堅合眾國似乎還是一百年前那個剛剛獨立的弱國吧?”
這些針對委內瑞拉的武力行動,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無疑是一種輕蔑。
就算撇開這場風波的根源委內瑞拉不談,如果美國對這些歐洲列強的肆意妄為袖手旁觀,那美國在美洲大陸的威信將一落千丈。
因此,美國必須提出應對之策。
“看來需要準備一份演講稿了,內容大致就是譴責歐洲列強對美洲大陸的魯莽和過激軍事行動。”
當然,這無非是重複強調美國對門羅主義的重視罷了。
再說了,英國人和德國人從來不是會因為這邊幾句口號就輕易聽話的主兒。
這更像是美國為了維護顏麵的表麵功夫。
而且,美國本來也沒有真的想要嚴肅地幫助委內瑞拉的打算。
為什麽熱愛自由的合眾國公民要為了腐敗而暴力的委內瑞拉獨裁者去犧牲呢?
“但最近情況發生了變化。”
腓特烈大帝,一艘英國人稱為“無畏艦”的德意誌帝國新型戰列艦。
“根據報告,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戰列艦的新概念戰艦。”
盡管對這艘無畏艦的具體性能還缺乏足夠的信息,尚未完全掌握,但對一位曾擔任海軍副部長、對海軍極其感興趣的男人來說,無畏艦既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存在,同時又讓人感到不安。
更何況,德意誌帝國此時正因為委內瑞拉問題與美國針鋒相對。
“如果德國對委內瑞拉采取武力幹涉,肯定會動用海軍。而偏偏這個時候,他們宣布了新型戰列艦的存在。”
這可能隻是一個巧合,但美國無法不懷疑德國的意圖。
尤其是,目前美國國內盛傳德國可能會以委內瑞拉危機為借口,將委內瑞拉的瑪格麗塔島變為殖民地。
當然,德國對此也心知肚明。
因此,原定2月訪問美國卻因前往俄羅斯而延遲至最近的海因裏希王子,試圖通過訪問改善德國在美國的不利氛圍,但收效甚微。
美國的輿論仍然對德國充滿疑慮。即使德國並無意圖,美國也不得不為了防範可能的意外,加強對德國的警戒。
因此,這位男人決定改變初衷,對歐洲列強采取更強硬的態度。
“我準備的‘禮物’已經做好前往委內瑞拉的準備了嗎?”
“是的。不過,真的需要做到這一步嗎?萬一過度刺激英國和德國,可能會引發難以控製的局麵。”
“正因為有可能發生這種局麵,才派杜威將軍的艦隊到委內瑞拉沿海以防萬一。放心吧,我可沒打算真的和歐洲開戰。”
這不過是一種警告。
針對傲慢的歐洲帝國主義者,美利堅合眾國的警告。
“溫言在口,大棒在手,故而致遠。(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and you will go far.)”
男人,也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喃喃念著自己的名言,猛地喝幹了威士忌杯中的酒。
“武力......幹預嗎?”
“是的,漢斯,你應該知道目前委內瑞拉和我們德意誌帝國的關係吧?”
“嗯,大致了解。我剛剛還在看關於委內瑞拉的新聞報道。”
“那麽,你也知道委內瑞拉政府和西普裏亞諾·卡斯特羅,這個瘋狂的委內瑞拉獨裁者,對我們德意誌帝國造成了多大的侮辱。”
比洛總理皺著眉頭,繼續說道,似乎想到這些就怒火中燒。
“當委內瑞拉宣布暫停債務償還時,我們就應該立即派遣軍隊教訓這些委內瑞拉人,讓卡斯特羅這家夥不敢再如此囂張。”
“但陛下並沒有這麽做。”
“是的,他以委內瑞拉發生內戰為由推遲了行動。但現在,必須作出決斷了。”
“這是否與委內瑞拉最近扣押英國船隻有關?”
聽到漢斯的話,比洛總理點了點頭。
為什麽英國船隻被扣押,德國要考慮對委內瑞拉采取武力行動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此事激怒了英國,英國欲計劃與德國正式聯手對委內瑞拉施壓。
而這種施壓方式就是......
“海上封鎖。”
“沒錯。英國提議與我們德意誌帝國一起派遣海軍封鎖委內瑞拉海岸,意大利王國也表示願意加入。”
“而總理閣下似乎打算接受這個提議。”
自委內瑞拉危機開始以來,比洛總理就一直主張派遣海軍,態度強硬。
雖然比洛總理對英國並沒有多大好感,但這次英國因船隻被扣一事怒火中燒,提議聯手對委內瑞拉進行製裁,他沒有理由拒絕。
畢竟委內瑞拉的挑釁實在是太過分了。
‘再加上受委內瑞拉危機影響,大發雷霆的德國企業家的壓力也是一大原因吧。’
在委內瑞拉經商的德國企業家,幾乎因為卡斯特羅一人就遭遇了晴天霹靂,損失慘重。
然而他們的皇帝,威廉二世的想法卻不同。
“皇帝陛下擔心美國會介入。”
“是因為門羅主義嗎?”
門羅主義。
美國的外交政策,宣稱不再容許歐洲幹涉美洲事務。
隻要門羅主義存在,德國若向委內瑞拉派遣軍隊,美國必然會有所行動。
而威廉二世並不想因為派遣海軍到委內瑞拉而與美國爆發戰爭。
其實在曆史上,威廉二世雖然總是高喊戰爭,但當戰爭真的迫在眉睫時,卻往往猶豫不決。
薩拉熱窩事件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他也曾頻繁與尼古拉二世互通信件,試圖盡一切努力阻止戰爭。
因為不僅是德國,英國、法國,甚至包括俄羅斯在內,沒有人真正想要一場世界大戰。
但接連不斷的不合邏輯的意外事件、取消動員令後擔心失敗的恐慌、以及政府無法控製的民族主義狂熱疊加在一起,最終引發了人類曆史上最糟糕的戰爭。
總之,現階段的威廉二世因為擔心與美國發生衝突,而遲遲未作出軍事決策。
“反對軍事幹預的提爾皮茨的主張,也強調委內瑞拉危機本身就是英國為了挑撥德國和美國衝突而設計的陷阱。”
但這種說法未免太過牽強。
事實上,英國急於盡快解決委內瑞拉危機。
畢竟如果真的要挑起德美之間的武力衝突,英國究竟能從中獲得什麽好處呢?
“不過即使撇開這一點,威廉二世試圖避免與美國衝突的判斷,也是相對現實的選擇。”
雖然此時的美國僅僅是個二流強國,但對於沒有任何美洲據點的德國來說,跨越大西洋與美國交戰,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美國真的打算為了委內瑞拉危機冒著開戰的風險積極介入的前提下。”
對此,知曉未來的漢斯對比洛總理微微一笑。
“這算您欠我一個人情怎麽樣?”
......
“美國不會介入嗎?”
“是的,說實話,美國憑什麽為了委內瑞拉犧牲自家青年的性命呢?”
漢斯與比洛一同來到凱撒的辦公室,向威廉二世作出了這樣的斷言。
威廉二世聽完漢斯的話,微微歪頭,似乎在思考:“是這樣嗎?”
“當然,美國對德國在委內瑞拉采取軍事行動會持警惕態度。他們可能會懷疑德國是不是借委內瑞拉危機為由,試圖向美洲擴張。”
“嗯......”
“但與美國的擔憂不同,我們德意誌帝國隻不過是為了懲罰委內瑞拉的無理行為才動用軍隊。”
“確實如此。”
威廉二世點頭表示認同。他從未考慮過在美洲大陸建立殖民地的想法,更別提那已經不合時宜了。畢竟,大西洋距離遙遠,而德國在那片地區的影響力也有限。
“隻要德國帝國不是為了占領委內瑞拉,美國就不會直接采取行動。頂多是礙於麵子提出一些批評罷了。”
“比洛,你也這麽認為嗎?”
“是的,陛下。而且這次英國會與我們合作。我們讓英國打頭陣,德國隻需坐收漁利。”
比洛如此建議後,威廉二世陷入了短暫的思考。
不過,思考時間並不長。
“好吧,比洛,照你說的那樣,讓英國在前麵頂著。即使出現什麽問題,德國也不會受到損失。”
“那麽......”
“好,就這麽定了。我同意對委內瑞拉進行武力幹涉,也同意與英國合作。讓那些可惡的家夥嚐嚐厲害。”
終於,威廉二世鬆口同意後,比洛立刻微微低頭表示謝意,還向漢斯意味深長地眨了眨眼。
接下來,一切進展得非常順利。
得到了凱撒的許可後,比洛似乎早已做好了準備,迅速獲得了軍方和議會的同意,隨即宣布了對委內瑞拉的懲罰行動。
“我們德意誌帝國宣布,將對委內瑞拉停止償還外債、拒絕賠償德國人財產損失,以及對我國采取侮辱性行為的舉動,采取強硬的應對措施。此外,我們明確聲明,這並非某些外媒所炒作的以拒還外債為借口將委內瑞拉的領土納為殖民地,而僅僅是為了迴應委內瑞拉政府對德國的冒犯,並追迴屬於德國人的財產。”
“總理先生,您所說的強硬應對措施,是否包括對委內瑞拉的軍事幹涉?”
前來采訪比洛總理的記者提問時,比洛自信地點頭。
“當然。如果委內瑞拉依然不願展現談判誠意,德意誌帝國將不排除采取武力行動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不僅德國,英國和意大利政府也宣布對委內瑞拉采取強硬立場。這是否意味著德、英、意三國已就此事達成共識?”
“德意誌帝國對與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及意大利王國的合作持積極態度。這個迴答是否令您滿意?”
現場一片騷動。
“那......那是否意味著德國、英國、意大利可能共同采取軍事行動?”
“如果必要的話,是的。”
比洛總理的明確表態讓記者們紛紛埋頭記錄,快門聲接連不斷。
德意誌帝國開始行動了。
與大英帝國和意大利王國這兩大歐洲列強攜手。
而這一行動,足以在大西洋彼岸引發一場風暴。
......
“德國開始行動了嗎?”
“不隻是德國,英國和意大利也宣布要對委內瑞拉進行懲罰,並準備采取武力行動。實際上,這意味著三國將聯合對委內瑞拉采取共同行動。”
“德意誌帝國、大英帝國,加上意大利王國,這陣容真是豪華啊。”
男人一邊嘟噥著,一邊往杯子裏倒了點麥芽威士忌。
卡斯特羅還真是個狠角色,竟然同時惹惱了三大歐洲列強。
“在歐洲佬的眼裏,我們美利堅合眾國似乎還是一百年前那個剛剛獨立的弱國吧?”
這些針對委內瑞拉的武力行動,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無疑是一種輕蔑。
就算撇開這場風波的根源委內瑞拉不談,如果美國對這些歐洲列強的肆意妄為袖手旁觀,那美國在美洲大陸的威信將一落千丈。
因此,美國必須提出應對之策。
“看來需要準備一份演講稿了,內容大致就是譴責歐洲列強對美洲大陸的魯莽和過激軍事行動。”
當然,這無非是重複強調美國對門羅主義的重視罷了。
再說了,英國人和德國人從來不是會因為這邊幾句口號就輕易聽話的主兒。
這更像是美國為了維護顏麵的表麵功夫。
而且,美國本來也沒有真的想要嚴肅地幫助委內瑞拉的打算。
為什麽熱愛自由的合眾國公民要為了腐敗而暴力的委內瑞拉獨裁者去犧牲呢?
“但最近情況發生了變化。”
腓特烈大帝,一艘英國人稱為“無畏艦”的德意誌帝國新型戰列艦。
“根據報告,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戰列艦的新概念戰艦。”
盡管對這艘無畏艦的具體性能還缺乏足夠的信息,尚未完全掌握,但對一位曾擔任海軍副部長、對海軍極其感興趣的男人來說,無畏艦既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存在,同時又讓人感到不安。
更何況,德意誌帝國此時正因為委內瑞拉問題與美國針鋒相對。
“如果德國對委內瑞拉采取武力幹涉,肯定會動用海軍。而偏偏這個時候,他們宣布了新型戰列艦的存在。”
這可能隻是一個巧合,但美國無法不懷疑德國的意圖。
尤其是,目前美國國內盛傳德國可能會以委內瑞拉危機為借口,將委內瑞拉的瑪格麗塔島變為殖民地。
當然,德國對此也心知肚明。
因此,原定2月訪問美國卻因前往俄羅斯而延遲至最近的海因裏希王子,試圖通過訪問改善德國在美國的不利氛圍,但收效甚微。
美國的輿論仍然對德國充滿疑慮。即使德國並無意圖,美國也不得不為了防範可能的意外,加強對德國的警戒。
因此,這位男人決定改變初衷,對歐洲列強采取更強硬的態度。
“我準備的‘禮物’已經做好前往委內瑞拉的準備了嗎?”
“是的。不過,真的需要做到這一步嗎?萬一過度刺激英國和德國,可能會引發難以控製的局麵。”
“正因為有可能發生這種局麵,才派杜威將軍的艦隊到委內瑞拉沿海以防萬一。放心吧,我可沒打算真的和歐洲開戰。”
這不過是一種警告。
針對傲慢的歐洲帝國主義者,美利堅合眾國的警告。
“溫言在口,大棒在手,故而致遠。(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and you will go far.)”
男人,也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喃喃念著自己的名言,猛地喝幹了威士忌杯中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