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究竟是什麽意思?!您竟然打算派遣艦隊前往遠東!”
與原本的曆史不同,尚未丟掉財政大臣職位的謝爾蓋·維特,滿臉難以置信,不由自主地在沙皇麵前提高了音量。
畢竟,戰局發展比預想中更快,不僅北滿洲近在手中,連蒙古都可能一並納入囊中。
因此他直到最近還滿心歡喜地規劃版圖開發計劃,而現在沙皇卻突然提議派遣本土主力艦隊前往遠東,這讓他大為震驚。
而且他完全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然而引發這一局麵的尼古拉二世,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維特的情緒,隻是淡定地往紅茶裏加了點糖,開口說道:
“這當然是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
“陛下,我們已經處於有利地位,可以簽署協議結束戰爭,完全沒有必要再將戰爭拖延下去!”
有快速且安全的選擇,為什麽還要繞遠路冒險?
因此,維特拚命試圖說服尼古拉二世,而向來耳根子軟的沙皇也開始動搖了。
“嗯......拉姆斯多夫伯爵,你是否也和財政大臣想法一致?”
“是的,陛下。”
麵對沙皇的提問,和維特誌同道合的外務大臣拉姆斯多夫毫不猶豫地迴答。
在他看來,沒有任何理由繼續與日本作戰。
“我們可以毫無阻礙地將整個北滿洲並入俄羅斯領土,這對我們來說是絕佳的機會。此外,通過遠東的宣傳,我們還能將蒙古一並納入版圖,怎能放棄這樣的好機會呢?”
“外務大臣說得對,陛下。而且,即使從本土派遣艦隊,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抵達遠東,遠距離遠征風險極大。”
“這倒是......”
麵對維特和拉姆斯多夫外務大臣的熱情勸說,優柔寡斷的尼古拉二世明顯開始猶豫了。
於是,維特決定進一步施壓,甚至提到他擅長的經濟問題,以此打動沙皇。
“戰爭的軍費開銷已經給帝國財政造成了巨大壓力。此外,由於糧食短缺,人民的生活也處於極為痛苦的狀態。懇請陛下,為了饑餓的百姓重新考慮您的決定。”
“經濟,經濟啊......確實,德意誌帝國的軍事援助也絕非無償。”
在這場戰爭中,德國提供的大量武器幫助很大,但絕非免費。
盡管價格有所折扣,德國人也絕不虧本,至少收迴了成本。
最終,俄羅斯不得不為了購買德國製造的武器彈藥花費巨資,而這些錢一如既往地來自俄羅斯百姓的血汗稅金。
而這些犧牲換來的成果,到目前為止還算令人滿意。
“那麽,關於這件事,我再多考慮一下......”
“這可不行,陛下!”
就在尼古拉二世似乎被維特說服,準備改變態度時,一聲高亢的喊聲打斷了他。隨即,一個身著整潔西裝的男人大步走進了沙皇的辦公室。
本想鬆一口氣的維特和拉姆斯多夫外務大臣,在看到這男人的瞬間,臉色陡然陰沉。
“別佐布拉佐夫......!”
亞曆山大·米哈伊洛維奇·別佐布拉佐夫。
俄羅斯的貴族兼企業家,最近被任命為遠東總督,同時也是沙皇的親信。
他是日俄戰爭的煽動者,也是維特最大的政敵。他主張俄羅斯一定要占領滿洲和朝鮮半島,即便不惜與日本開戰,
維特瞪著別佐布拉佐夫,語氣不善地開口:
“你身為遠東總督,不應該待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嗎?跑到聖彼得堡來幹什麽?”
“這還用問?明明是可以贏得勝利的戰爭,你們卻試圖擅自結束,我作為俄羅斯帝國的忠臣,又怎能袖手旁觀?”
忠臣?狗屁忠臣。
維特在心裏暗罵了一句,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他終於明白,為何沙皇會突然提議派遣艦隊前往遠東。一定是這陰險小人再次挑唆了沙皇。
“戰後日本和英國的條件分明是要求俄羅斯帝國從旅順以及朝鮮半島撤軍。難道財政大臣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這有什麽不能接受的?朝鮮已經被日本控製,而旅順離本土遙遠。再者,日本聯合艦隊掌握了製海權,長期守住旅順並不現實。”
旅順不過是租借地,而朝鮮隻是處於俄羅斯影響力範圍內的小國罷了。
在維特看來,不如將旅順歸還清國,讓日本隨意處置朝鮮半島,而俄羅斯專注於將北滿洲和蒙古永久並入版圖,就像濱海邊疆區一樣。
“那麽,奪迴製海權就好了。”
但別佐布拉佐夫的想法顯然與維特截然不同。
維特為了俄羅斯帝國的利益放棄了旅順和朝鮮半島,但別佐布拉佐夫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卻無法放棄這兩地。
他無法放棄是因為他在這兩個地方的產業實在太多了。
也幸虧俄羅斯帝國依靠德國的軍事支持在戰爭中表現出色,否則如果戰爭失敗,別佐布拉佐夫早就像原本的曆史一樣,被憤怒的投資者追得四處逃竄了。
但現在呢?
戰爭並沒有失敗,而維特接受了美國的調停,想要通過放棄旅順和朝鮮半島來結束戰爭。
雖然作為交換,英國承諾不反對俄羅斯占領北滿洲和蒙古,但這些與別佐布拉佐夫無關。
眼下,他的商業根基即將蕩然無存,帝國的利益又有什麽關係?
在別佐布拉佐夫眼中,維特似乎是為了徹底打垮自己才想放棄旅順和朝鮮半島。
“絕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因此別佐布拉佐夫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阻止與日本的和平協定。
甚至他還趁此機會製定了讓俄羅斯在戰爭中獲勝,從而鞏固自身權力並徹底將維特趕出政界的計劃。
為此,他采納了自己的盟友阿列克謝耶夫海軍上將的建議,提出的方案是讓駐本土的艦隊出動。
根據阿列克謝耶夫上將的說法,隻要奪迴製海權,就能贏得戰爭。
當然,別佐布拉佐夫完全無視了從歐洲的俄羅斯到遙遠的遠東途中會有多漫長和危險。
因為這是他保護自己財富的唯一辦法。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然而,維特仍然擋在他麵前。
別佐布拉佐夫瞪著維特說道:
“為什麽?隻要我們偉大的俄羅斯帝國本土艦隊抵達遠東,就能與馬卡羅夫上將的太平洋艦隊會合,將那些自大的日本艦隊全都擊沉!”
“嗯。”
沒有眼力見的尼古拉二世沒有察覺到維特的不滿,反而像是覺得別佐布拉佐夫的意見很有道理一樣點了點頭。
維特的反應自然不必多說。
“陛下!這絕對不行。如果派遣艦隊到遠東,最終隻能派出波羅的海艦隊或黑海艦隊中的一個,但黑海艦隊若沒有奧斯曼帝國開放博斯普魯斯海峽,根本出不了黑海!”
“那就派波羅的海艦隊吧。波羅的海艦隊足以在瞬間殲滅聯合艦隊。”
“你以為從波羅的海到遠東的航程那麽容易?不僅耗時漫長,而且路途遙遠,艦隊在途中就可能損失一半以上。這風險實在太大了!”
太平洋艦隊尚未全軍覆沒,冒險是毫無必要的。
更何況,波羅的海艦隊並不像尼古拉二世和別佐布拉佐夫想的那麽強大。
實際上,無論從戰力上看,太平洋艦隊和黑海艦隊都更為強大。
這是因為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麵對的是奧斯曼海軍和日本海軍的威脅,因此優先配備了新型戰艦,而波羅的海艦隊卻不是。
因此,波羅的海艦隊大多由陳舊的老式艦艇組成。再加上俄羅斯海軍長期存在的腐敗問題、船員士氣低落和訓練不足等情況,遠東遠征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更別提正在催促盡快達成協議的英國也不會袖手旁觀。
那些海盜肯定會想盡辦法阻撓波羅的海艦隊的遠征。
“更何況,那個德國少年男爵漢斯·馮·喬也不會坐視不管。”
這顯然是俄羅斯的背叛,也嚴重違反了盟約。
如果不小心,甚至可能讓德國介入此事。
“......但如果能贏得戰爭,這些風險又算得了什麽呢?這樣就無需放棄旅順和朝鮮半島了。”
“陛、陛下!”
“不過......”
盡管維特極力反對,但尼古拉二世一如既往地站在了別佐布拉佐夫一邊。
連外交部長拉姆斯多夫也大驚失色,試圖勸阻沙皇,但一切無濟於事。
維特和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費盡口舌,幾近聲嘶力竭的勸說努力就這樣付諸東流了。
......
“......所以俄羅斯打算派遣波羅的海艦隊前往遠東,對嗎?”
漢斯隻感到頭開始隱隱作痛,看向擔任俄羅斯駐德國大使的尼古拉·德米特裏耶維奇·奧斯滕-薩肯(hnkoлan Дmntpneвnч octeh-cakeh),開口問道。
奧斯滕-薩肯大使似乎對此事也頗感尷尬,避開了漢斯的目光:
“維特財政大臣和拉姆斯多夫外長也讓我轉達歉意。”
“這能靠道歉解決問題嗎?這分明是背叛,背叛!”
雖然話是這麽說,但漢斯對維特倒是沒太多憤怒。畢竟,他還是努力試圖履行承諾的。
真正的問題出在尼古拉二世和別佐布拉佐夫。這兩個臥龍鳳雛的胡鬧組合毀了他耗費數年心血製定的計劃,就在即將成功的關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男爵,英國已經察覺到俄羅斯的動向,並在問我們打算怎麽辦。”
裏希特霍芬外長湊近漢斯的耳邊,小聲地說道,似乎唯恐火上澆油。
的確,俄羅斯帝國突然來這麽一出,換作英國政府也會感到極度無語吧。
“不過無論如何,得阻止俄羅斯艦隊才行。”
如果俄羅斯艦隊像原本曆史那樣輸給日本是個問題,贏了也同樣是問題。
若日本獲勝,英國對俄羅斯海軍的警惕心會降低;若俄羅斯獲勝,他們的勢力會膨脹得過大。
最重要的是,這場正好可以結束的戰爭的平衡會被瞬間打破。
“沒事,我還有一計。”
“大使閣下,失陪一下可以嗎?”
“當然可以。”
漢斯向奧斯滕-薩肯大使告罪後,帶著裏希特霍芬外長來到一個無人之處,悄聲在他耳邊說道:
“外長閣下,如果俄羅斯帝國派遣艦隊,那麽應該會動用波羅的海艦隊吧?”
“當然。黑海艦隊是無法駛出黑海的不是嗎?”
“英國也會和我們一樣,認為波羅的海艦隊會出動。”
“確實是這樣......?”
裏希特霍芬外長疑惑地看著漢斯,似乎不明白他的意圖。
漢斯微微一笑,說道:
“那麽,我們就向英國表示,一旦波羅的海艦隊出動,我們皇家海軍會阻止他們離開波羅的海。”
“你是想攔下波羅的海艦隊,促成談判,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但那樣我們德國的負擔會過大。”
“沒關係。我們攔住波羅的海艦隊的同時,可以要求英國在萬一黑海艦隊出動的情況下替我們阻止。這樣一來,外交壓力就不會落在我們德國身上,而是轉移給英國。”
“等等,等等。就像你剛才說的,黑海艦隊是......哦。”
裏希特霍芬外長先是一臉不解地皺起眉頭,隨後似乎明白了漢斯的意圖,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男爵,你該不會是打算做我想的那個吧?”
“恐怕是的。”
看著仿佛像是見到了惡魔一樣盯著自己的裏希特霍芬外長,漢斯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
“打開它吧,博斯普魯斯海峽。”
與原本的曆史不同,尚未丟掉財政大臣職位的謝爾蓋·維特,滿臉難以置信,不由自主地在沙皇麵前提高了音量。
畢竟,戰局發展比預想中更快,不僅北滿洲近在手中,連蒙古都可能一並納入囊中。
因此他直到最近還滿心歡喜地規劃版圖開發計劃,而現在沙皇卻突然提議派遣本土主力艦隊前往遠東,這讓他大為震驚。
而且他完全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然而引發這一局麵的尼古拉二世,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維特的情緒,隻是淡定地往紅茶裏加了點糖,開口說道:
“這當然是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
“陛下,我們已經處於有利地位,可以簽署協議結束戰爭,完全沒有必要再將戰爭拖延下去!”
有快速且安全的選擇,為什麽還要繞遠路冒險?
因此,維特拚命試圖說服尼古拉二世,而向來耳根子軟的沙皇也開始動搖了。
“嗯......拉姆斯多夫伯爵,你是否也和財政大臣想法一致?”
“是的,陛下。”
麵對沙皇的提問,和維特誌同道合的外務大臣拉姆斯多夫毫不猶豫地迴答。
在他看來,沒有任何理由繼續與日本作戰。
“我們可以毫無阻礙地將整個北滿洲並入俄羅斯領土,這對我們來說是絕佳的機會。此外,通過遠東的宣傳,我們還能將蒙古一並納入版圖,怎能放棄這樣的好機會呢?”
“外務大臣說得對,陛下。而且,即使從本土派遣艦隊,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抵達遠東,遠距離遠征風險極大。”
“這倒是......”
麵對維特和拉姆斯多夫外務大臣的熱情勸說,優柔寡斷的尼古拉二世明顯開始猶豫了。
於是,維特決定進一步施壓,甚至提到他擅長的經濟問題,以此打動沙皇。
“戰爭的軍費開銷已經給帝國財政造成了巨大壓力。此外,由於糧食短缺,人民的生活也處於極為痛苦的狀態。懇請陛下,為了饑餓的百姓重新考慮您的決定。”
“經濟,經濟啊......確實,德意誌帝國的軍事援助也絕非無償。”
在這場戰爭中,德國提供的大量武器幫助很大,但絕非免費。
盡管價格有所折扣,德國人也絕不虧本,至少收迴了成本。
最終,俄羅斯不得不為了購買德國製造的武器彈藥花費巨資,而這些錢一如既往地來自俄羅斯百姓的血汗稅金。
而這些犧牲換來的成果,到目前為止還算令人滿意。
“那麽,關於這件事,我再多考慮一下......”
“這可不行,陛下!”
就在尼古拉二世似乎被維特說服,準備改變態度時,一聲高亢的喊聲打斷了他。隨即,一個身著整潔西裝的男人大步走進了沙皇的辦公室。
本想鬆一口氣的維特和拉姆斯多夫外務大臣,在看到這男人的瞬間,臉色陡然陰沉。
“別佐布拉佐夫......!”
亞曆山大·米哈伊洛維奇·別佐布拉佐夫。
俄羅斯的貴族兼企業家,最近被任命為遠東總督,同時也是沙皇的親信。
他是日俄戰爭的煽動者,也是維特最大的政敵。他主張俄羅斯一定要占領滿洲和朝鮮半島,即便不惜與日本開戰,
維特瞪著別佐布拉佐夫,語氣不善地開口:
“你身為遠東總督,不應該待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嗎?跑到聖彼得堡來幹什麽?”
“這還用問?明明是可以贏得勝利的戰爭,你們卻試圖擅自結束,我作為俄羅斯帝國的忠臣,又怎能袖手旁觀?”
忠臣?狗屁忠臣。
維特在心裏暗罵了一句,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他終於明白,為何沙皇會突然提議派遣艦隊前往遠東。一定是這陰險小人再次挑唆了沙皇。
“戰後日本和英國的條件分明是要求俄羅斯帝國從旅順以及朝鮮半島撤軍。難道財政大臣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這有什麽不能接受的?朝鮮已經被日本控製,而旅順離本土遙遠。再者,日本聯合艦隊掌握了製海權,長期守住旅順並不現實。”
旅順不過是租借地,而朝鮮隻是處於俄羅斯影響力範圍內的小國罷了。
在維特看來,不如將旅順歸還清國,讓日本隨意處置朝鮮半島,而俄羅斯專注於將北滿洲和蒙古永久並入版圖,就像濱海邊疆區一樣。
“那麽,奪迴製海權就好了。”
但別佐布拉佐夫的想法顯然與維特截然不同。
維特為了俄羅斯帝國的利益放棄了旅順和朝鮮半島,但別佐布拉佐夫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卻無法放棄這兩地。
他無法放棄是因為他在這兩個地方的產業實在太多了。
也幸虧俄羅斯帝國依靠德國的軍事支持在戰爭中表現出色,否則如果戰爭失敗,別佐布拉佐夫早就像原本的曆史一樣,被憤怒的投資者追得四處逃竄了。
但現在呢?
戰爭並沒有失敗,而維特接受了美國的調停,想要通過放棄旅順和朝鮮半島來結束戰爭。
雖然作為交換,英國承諾不反對俄羅斯占領北滿洲和蒙古,但這些與別佐布拉佐夫無關。
眼下,他的商業根基即將蕩然無存,帝國的利益又有什麽關係?
在別佐布拉佐夫眼中,維特似乎是為了徹底打垮自己才想放棄旅順和朝鮮半島。
“絕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因此別佐布拉佐夫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阻止與日本的和平協定。
甚至他還趁此機會製定了讓俄羅斯在戰爭中獲勝,從而鞏固自身權力並徹底將維特趕出政界的計劃。
為此,他采納了自己的盟友阿列克謝耶夫海軍上將的建議,提出的方案是讓駐本土的艦隊出動。
根據阿列克謝耶夫上將的說法,隻要奪迴製海權,就能贏得戰爭。
當然,別佐布拉佐夫完全無視了從歐洲的俄羅斯到遙遠的遠東途中會有多漫長和危險。
因為這是他保護自己財富的唯一辦法。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然而,維特仍然擋在他麵前。
別佐布拉佐夫瞪著維特說道:
“為什麽?隻要我們偉大的俄羅斯帝國本土艦隊抵達遠東,就能與馬卡羅夫上將的太平洋艦隊會合,將那些自大的日本艦隊全都擊沉!”
“嗯。”
沒有眼力見的尼古拉二世沒有察覺到維特的不滿,反而像是覺得別佐布拉佐夫的意見很有道理一樣點了點頭。
維特的反應自然不必多說。
“陛下!這絕對不行。如果派遣艦隊到遠東,最終隻能派出波羅的海艦隊或黑海艦隊中的一個,但黑海艦隊若沒有奧斯曼帝國開放博斯普魯斯海峽,根本出不了黑海!”
“那就派波羅的海艦隊吧。波羅的海艦隊足以在瞬間殲滅聯合艦隊。”
“你以為從波羅的海到遠東的航程那麽容易?不僅耗時漫長,而且路途遙遠,艦隊在途中就可能損失一半以上。這風險實在太大了!”
太平洋艦隊尚未全軍覆沒,冒險是毫無必要的。
更何況,波羅的海艦隊並不像尼古拉二世和別佐布拉佐夫想的那麽強大。
實際上,無論從戰力上看,太平洋艦隊和黑海艦隊都更為強大。
這是因為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麵對的是奧斯曼海軍和日本海軍的威脅,因此優先配備了新型戰艦,而波羅的海艦隊卻不是。
因此,波羅的海艦隊大多由陳舊的老式艦艇組成。再加上俄羅斯海軍長期存在的腐敗問題、船員士氣低落和訓練不足等情況,遠東遠征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更別提正在催促盡快達成協議的英國也不會袖手旁觀。
那些海盜肯定會想盡辦法阻撓波羅的海艦隊的遠征。
“更何況,那個德國少年男爵漢斯·馮·喬也不會坐視不管。”
這顯然是俄羅斯的背叛,也嚴重違反了盟約。
如果不小心,甚至可能讓德國介入此事。
“......但如果能贏得戰爭,這些風險又算得了什麽呢?這樣就無需放棄旅順和朝鮮半島了。”
“陛、陛下!”
“不過......”
盡管維特極力反對,但尼古拉二世一如既往地站在了別佐布拉佐夫一邊。
連外交部長拉姆斯多夫也大驚失色,試圖勸阻沙皇,但一切無濟於事。
維特和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費盡口舌,幾近聲嘶力竭的勸說努力就這樣付諸東流了。
......
“......所以俄羅斯打算派遣波羅的海艦隊前往遠東,對嗎?”
漢斯隻感到頭開始隱隱作痛,看向擔任俄羅斯駐德國大使的尼古拉·德米特裏耶維奇·奧斯滕-薩肯(hnkoлan Дmntpneвnч octeh-cakeh),開口問道。
奧斯滕-薩肯大使似乎對此事也頗感尷尬,避開了漢斯的目光:
“維特財政大臣和拉姆斯多夫外長也讓我轉達歉意。”
“這能靠道歉解決問題嗎?這分明是背叛,背叛!”
雖然話是這麽說,但漢斯對維特倒是沒太多憤怒。畢竟,他還是努力試圖履行承諾的。
真正的問題出在尼古拉二世和別佐布拉佐夫。這兩個臥龍鳳雛的胡鬧組合毀了他耗費數年心血製定的計劃,就在即將成功的關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男爵,英國已經察覺到俄羅斯的動向,並在問我們打算怎麽辦。”
裏希特霍芬外長湊近漢斯的耳邊,小聲地說道,似乎唯恐火上澆油。
的確,俄羅斯帝國突然來這麽一出,換作英國政府也會感到極度無語吧。
“不過無論如何,得阻止俄羅斯艦隊才行。”
如果俄羅斯艦隊像原本曆史那樣輸給日本是個問題,贏了也同樣是問題。
若日本獲勝,英國對俄羅斯海軍的警惕心會降低;若俄羅斯獲勝,他們的勢力會膨脹得過大。
最重要的是,這場正好可以結束的戰爭的平衡會被瞬間打破。
“沒事,我還有一計。”
“大使閣下,失陪一下可以嗎?”
“當然可以。”
漢斯向奧斯滕-薩肯大使告罪後,帶著裏希特霍芬外長來到一個無人之處,悄聲在他耳邊說道:
“外長閣下,如果俄羅斯帝國派遣艦隊,那麽應該會動用波羅的海艦隊吧?”
“當然。黑海艦隊是無法駛出黑海的不是嗎?”
“英國也會和我們一樣,認為波羅的海艦隊會出動。”
“確實是這樣......?”
裏希特霍芬外長疑惑地看著漢斯,似乎不明白他的意圖。
漢斯微微一笑,說道:
“那麽,我們就向英國表示,一旦波羅的海艦隊出動,我們皇家海軍會阻止他們離開波羅的海。”
“你是想攔下波羅的海艦隊,促成談判,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但那樣我們德國的負擔會過大。”
“沒關係。我們攔住波羅的海艦隊的同時,可以要求英國在萬一黑海艦隊出動的情況下替我們阻止。這樣一來,外交壓力就不會落在我們德國身上,而是轉移給英國。”
“等等,等等。就像你剛才說的,黑海艦隊是......哦。”
裏希特霍芬外長先是一臉不解地皺起眉頭,隨後似乎明白了漢斯的意圖,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男爵,你該不會是打算做我想的那個吧?”
“恐怕是的。”
看著仿佛像是見到了惡魔一樣盯著自己的裏希特霍芬外長,漢斯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
“打開它吧,博斯普魯斯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