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1912年3月。


    英國的羅伯特·斯科特和隊員經曆千難萬險,終於抵達南極,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抵達南極點的人。而當遲一步到達南極的阿蒙森帶著奄奄一息的斯科特探險隊歸來時,他們受到了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讚譽。


    與此同時,在利比亞,奧斯曼軍隊與意大利軍隊正展開激烈戰鬥。


    “意大利軍隊仍然打算堅守德爾納嗎?阿拉伯騎兵還沒到?”


    “預計很快抵達,伊斯麥爾·恩維爾貝伊。”


    如今,人們已在伊斯麥爾·恩維爾的名字後加上了代表軍司令官的“貝伊”之稱。他盯著地圖,聽著副官的匯報,喃喃自語。


    “......上次的戰鬥可惜了。”


    3月3日,伊斯麥爾·恩維爾率領1500名利比亞誌願兵,並動用炮兵力量,試圖在意大利軍隊挖掘戰壕之前奪迴德爾納。但最終,他們以微弱的差距未能成功,隻得撤退。


    當時奧斯曼軍在兵力上占優,但意大利軍隊憑借比奧斯曼軍更先進的武器,成功堅守德爾納,直到增援部隊抵達。


    但恩維爾並不是會因一次失敗而氣餒的人。


    更何況,戰局對奧斯曼帝國而言並不算糟糕,隻要抓住機會,完全可以扭轉局勢。


    在這場戰爭中,意大利軍隊依靠無線電通信、裝甲車、飛機等多種新技術成功占領了德爾納、的黎波裏等沿海城市,但他們在內陸的推進卻毫無進展。


    這一方麵是因為奧斯曼軍隊的頑強反擊,另一方麵則是利比亞當地人出於對奧斯曼軍的宗教認同,選擇與他們合作,並對意大利軍隊抱有敵意。


    “這一次,我們一定能贏,我們一定能贏。”


    這不是妄想或虛無縹緲的希望,而是基於戰場經驗的判斷。


    恩維爾所對抗的意大利軍隊,除去武器優勢外,並無任何勝過奧斯曼軍的地方。


    而且,這些意大利的新式武器,受製於技術限製,在戰爭中的實際影響力遠不如想象中強大。


    他認為,這一次,奧斯曼必將擺脫連連失敗的陰影,奪得勝利!


    而隻要擊敗意大利,他不僅能在整個歐洲揚名,奧斯曼帝國也能擺脫“歐洲病夫”的屈辱稱號。


    “恩維爾貝伊。”


    正當恩維爾嘴角微微上揚,暢想著光明的未來時,一名年輕軍官走到他麵前,敬了個禮。


    “啊,我親愛的‘托布魯克的英雄’來了。”


    “......別再這麽叫我了。”


    “哈哈,害羞什麽?說吧,什麽事,凱末爾?”


    聽到恩維爾的調侃,被稱作凱末爾的軍官放鬆了姿勢。


    穆斯塔法·凱末爾(mustafa kemal)。


    日後,他將以“阿塔圖爾克”(ataturk)之名聞名於世,成為令丘吉爾折戟加裏波利的指揮官、土耳其獨立戰爭的英雄,以及現代土耳其共和國的締造者。


    但如今,他隻是一名奧斯曼軍的少校,效力於軍校同期兼好友恩維爾的麾下。不過他在對抗意大利軍隊的戰鬥中表現出的才華,依舊證明了他的輝煌未來絕非偶然。


    尤其是在1911年12月22日的托布魯克戰役中,穆斯塔法·凱末爾率領200名奧斯曼軍士兵,以少勝多,擊敗2000名意大利軍,為意大利軍隊的敗績再添一筆,同時也極大阻礙了他們向利比亞內陸的推進。


    “各地的情報顯示,意大利軍隊的動向有些反常。”


    “反常?”


    “是的,他們停止了攻勢,開始撤迴各個據點。”


    “嗯......意大利人現在放棄戰爭,似乎為時尚早。”


    “我也是這麽認為。”


    在恩維爾和凱末爾看來,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尚未耗盡。


    考慮到意大利因在埃塞俄比亞的失敗而大損國威,他們不太可能就這樣認輸撤退。


    “他們在打什麽主意?”


    “或許,他們是打算放棄無果的內陸戰線,轉而專注於沿海防禦,同時等待援軍。”


    或者......他們準備動用海軍。


    畢竟,意大利軍隊在陸戰中表現糟糕,但在海戰方麵,卻始終對奧斯曼海軍保持壓倒性優勢。


    凱末爾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因為意大利海軍在上個月的2月24日於貝魯特戰役中徹底擊潰了奧斯曼海軍,隨後由於戰爭進展不如預期,為了進一步施壓奧斯曼帝國,還占領了包括羅德島在內的十二群島。因此凱末爾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


    “該死,要是德國或英國不袖手旁觀,意大利海軍也不至於如此猖獗......”


    “唿,又來了,又是這句話嗎?”


    聽到朋友的抱怨再次開始,凱末爾憂心忡忡地歎了口氣。


    自從通過革命趕走蘇丹、掌握權力後,伊斯麥爾·恩維爾對曾經友好的德國和英國越來越不滿。他發現,這些列強隻對奧斯曼的資源和利益感興趣,卻根本不把奧斯曼帝國放在眼裏,他抱怨的次數也隨之增加。


    甚至到了讓穆斯塔法·凱末爾感到不安的地步。


    “恩維爾,就算德國和英國真的介入,也隻會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更何況,英國暫且不論,德國至少還在努力調停我們奧斯曼和意大利之間的衝突。”


    “哈!是啊,‘努力’而已。”


    畢竟,意大利本就是德國的盟友。


    而德國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盟友進攻表麵上友好的奧斯曼,卻無動於衷。


    當然,實際情況是意大利在德國未知情的情況下,擅自發動了戰爭。並且這背後還有更複雜的原因。


    但伊斯麥爾·恩維爾對此一無所知,隻覺得德國在欺騙自己,欺騙奧斯曼帝國。


    “恩維爾,你真想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與德國和英國作對嗎?”


    相比之下,穆斯塔法·凱末爾顯然遠比恩維爾更加理智,完全不認同他的想法。


    “然後呢?投靠俄法同盟?恩維爾,我的朋友,我可以理解你對法國的態度,但我可不相信你會蠢到與那些無能且殘暴的俄國人聯手。”


    “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


    “恩維爾貝伊!”


    就在這時——


    當恩維爾正因凱末爾一針見血的指責而語塞之際,一名士兵突然闖進了營帳。


    “怎麽迴事?為何如此喧嘩?”


    “請您快出來看看!出大事了!”


    看著士兵蒼白的臉色,恩維爾和凱末爾對視了一眼。


    ——騷動聲四起。


    兩人迅速走出營帳,發現奧斯曼士兵們全都表情凝重,圍在一台德國製造的收音機旁,豎起耳朵仔細聆聽。


    “這是怎麽迴事......”


    【嘶——沙——再次播報最新消息。】


    恩維爾正準備開口詢問,然而收音機裏傳來的聲音卻打斷了他。


    隨即,所有在場的土耳其人都聽到了一個比任何消息都更加震撼的通報。


    【剛剛,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黑山、希臘正式向奧斯曼帝國——嘶——宣戰。四國組成“巴爾幹同盟”,向奧斯曼帝國提出要求,但遭到拒絕......】


    “這些狗娘養的!”


    砰!


    恩維爾怒不可遏,甚至一時忘記了對德國和英國的怨恨,忍不住抬腳踢翻了身前的椅子。


    隨著無辜的椅子滾落在地,凱末爾則滿臉焦急地攔住了他。


    “恩維爾,發怒稍後再說,我們必須立刻返迴本土!”


    巴爾幹所有與奧斯曼帝國接壤的國家,如今皆已亮劍。


    更糟糕的是,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居民大多是基督徒,征兵困難。而希臘海軍的存在,更是使得他們難以從安納托利亞和中東地區調動援軍。


    他們必須盡快撤迴!


    “可......那利比亞怎麽辦......”


    “利比亞必須放棄!我們無法同時在利比亞和巴爾幹打兩場戰爭。”


    穆斯塔法·凱末爾的話語沉重而果斷。如今,奧斯曼帝國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餘力再與意大利爭奪利比亞了。


    事實上,利比亞已經無關緊要了。


    他們的祖國,奧斯曼帝國,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


    轟!轟隆!!


    當伊斯麥爾·恩維爾、穆斯塔法·凱末爾等人在利比亞的奧斯曼軍隊開始匆忙準備撤退時,巴爾幹聯盟已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並毫不遲疑地向其領土發動猛攻。


    打響第一槍的,是曾被譽為“巴爾幹的普魯士”的保加利亞。正如他們豪言壯語所言,保加利亞軍隊集結了近六十萬大軍,雷霆萬鈞般席卷而來。


    “保加利亞的兒郎們,繼續前進!前進!再前進!對土耳其佬仁慈是奢侈,讓我們毫不留情地碾碎他們!”


    “榮耀屬於大保加利亞!”


    在保加利亞沙皇兼總司令斐迪南一世的授意下,由實際指揮官米哈伊爾·薩沃夫(caвoв, mnxanл)中將率領的保加利亞軍隊高喊著口號,越過國境,直撲色雷斯與馬其頓。


    奧斯曼帝國倉促集結約十一萬東部軍迎戰保加利亞軍,但他們不僅在兵力上處於劣勢,更要麵對的是巴爾幹聯盟中訓練最精良、裝備最先進的勁旅——保加利亞軍隊,想要不敗退,談何容易?


    更糟糕的是,這場戰爭對於奧斯曼帝國而言無異於背刺——他們本仍在與意大利交戰,卻未曾料到巴爾幹諸國竟趁此機會發難。


    如果敵人隻有保加利亞一個,奧斯曼帝國或許還能傾盡全國之力應戰,但可惜,他們的對手不止一個。


    緊隨保加利亞之後,塞爾維亞與希臘亦從北部與南部同時向奧斯曼帝國境內推進,氣勢洶洶。


    “前進吧,塞爾維亞的勇士們!奪迴我們失落的聖地——科索沃!”


    “塞爾維亞萬歲!”


    在名將拉多米爾·普特尼克(paдomnp Пythnk)的指揮下,塞爾維亞出動了多達二十五萬大軍,與黑山軍、保加利亞援軍協同作戰,迅速向斯科普裏和科索沃挺進。


    奧斯曼帝國調派二十萬西部軍迎戰塞爾維亞,然而戰局與東部戰線如出一轍,他們同樣被塞爾維亞軍步步逼退。


    “終於到了洗刷1897年戰爭恥辱的時刻了!前進吧,希臘!天佑吾等!”


    雖兵力不及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希臘仍然集結了約十二萬軍隊,在王儲康斯坦丁的指揮下,從伊庇魯斯和色薩利兩線進攻。


    盡管兵力不足令希臘陸軍戰鬥稍顯吃力,但他們得到了當地反奧斯曼勢力的支援,使得戰事進展相對順利,奧斯曼駐軍的防禦陣地不斷失守。


    而希臘的真正王牌,是他們那支受英國海軍親自訓練、戰鬥力不容小覷的現代化艦隊。


    在未來的希臘第二共和國首任總統、海軍上將帕夫洛斯·康托裏奧蒂斯(Πa?λo? kouνtoupi?tη?)的率領下,希臘海軍駛向達達尼爾海峽,對其進行封鎖,並開始掌控愛琴海。


    奧斯曼帝國急忙派遣艦隊迎戰,但在埃利海戰與利姆諾斯海戰中連遭慘敗,反而將愛琴海的控製權拱手讓給了希臘。


    至此,奧斯曼帝國徹底陷入四麵楚歌的絕境。


    他們想要支撐下去,但兵力捉襟見肘,防守區域卻過於廣闊。


    奧斯曼帝國唯有如克裏米亞戰爭時那樣,寄希望於列強的幹預。然而,列強的態度卻並不樂觀。


    【漢斯·馮·喬外長:德意誌帝國希望通過外交手段盡快結束巴爾幹戰爭。】


    【法國強烈譴責戰爭,同時宣布不會介入衝突。】


    【英國表示支持奧斯曼帝國,但強調和平解決戰爭才是首要任務。】


    俄羅斯作為巴爾幹聯盟的幕後推手已無意調停,而德國、英國和法國也隻是表麵上唿籲和平,並且暗地裏各懷心思。


    德國與英國在漢斯的主導下,秘密利用其在巴爾幹聯盟內部的棋子——希臘,以圖牽製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


    法國則認為當前戰爭準備尚不充分,不願卷入可能引發列強大戰的巴爾幹衝突,因此選擇袖手旁觀。


    在列強各懷鬼胎的同時,奧斯曼帝國的敗勢愈發明顯。


    希臘海軍的封鎖使得歐洲與亞洲的聯係被切斷,陸地上則節節敗退,最終退守至君士坦丁堡附近,在查塔爾賈一帶構築防線,勉力抵擋保加利亞的狂攻。


    終於,1912年6月,在列強的調停下,奧斯曼帝國接受談判,派代表前往倫敦,以結束戰爭。


    “哈,和平條約?這分明是投降書!這些該死的政府官員,我決不會放過他們!”


    “恩維爾貝伊,請冷靜!”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接受這場戰爭的終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何拯救德意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機並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