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王公武在府邸為燕行雲設宴。在筵席上王公武親自為燕行雲引薦了大寧府的知府方之望及地方上的一些主政官員。
方之望是天盛十四年的二甲進士出身,得中的第二年就趕上大虞興兵北伐。打下河北後就被外放到河北香河任知縣,三年後又被調往遼西任興中州的知州,前年被提拔為大寧府的知府,正四品。
十四年的時間從一個沒有背景的正七品的知縣升到了正四品的知府,這位方大人的能力可見甚為出眾。
因為燕行雲頂著巡撫遼西地方總督提調遼西一切軍政事的名頭,按道理來說他現在是遼西的主事之人,無論軍政官員都是燕行雲的下屬、所以酒宴之上,方之望對燕行雲說大寧府一切公文檔案皆已整理妥當,等著燕行雲審閱。
但燕行雲卻沒有應下來,直接跟方之望等官員說到自己來遼西主要是在定遠侯帳下研習軍事,等到日後有機會再向諸位主政之人討教民政之事,在這之前,各級官佐如往常樣各司其職就可,他不會插手地方事務。
燕行雲的這種表態讓他鬆了一口氣,倒不是他方之望有什麽貪汙舞弊之舉,遼西這片地方想貪汙也著實沒什麽油水可撈,再說還有王公武這位遼西防禦使看著,他方之望真敢胡作非為妨礙遼西的大局早就被王公武砍了,也不可能做到大寧府知府的位置上。
方之望擔心的是這位世子殿下想著一來遼西就大展拳腳,畢竟他也年少輕狂過。當年讀了基本聖賢書當了二甲進士,覺得天下事無可不為,也十分鄙夷朝廷裏庸碌無為的昏官,覺得要是換由自己來,定能廓清四海,輔佐皇帝開創千古盛世。
可直到自己外放了知縣,才知道小小一縣想要治理好就能耗盡心力。世間事往往都是看起來容易,可真輪到自己去做的時候,就沒那麽容易了。
方之望最擔心的就是這位世子殿下一來,就忍不住這也管管那也管管。遼西不比關內,境內漢人,蒙古人,女真人混居,各路行商盜匪來往流竄。本就貧苦還要盡力支撐駐紮在這的五萬大軍,這些年方之望的日子過的可是不好。萬一這位世子殿下隨心所欲一意孤行,捅出了簍子來,燕行雲無非是被叫迴燕京訓斥一頓,這黑鍋還得他方之望來背。
為此自打聽說燕行雲這位世子殿下要來遼西,方之望就沒睡過一天的好覺,愁的頭發都掉了不少。此時聽到燕行雲如此理智,並不想立即插手大寧民政,方之望心中的一塊巨石總算是落了地,臉上的笑容愈發真摯起來,酒宴上一通向燕行雲敬酒,好一通馬屁。方大人的馬屁也確實是發自內心的,隻要燕行雲不瞎折騰,讓他把燕行雲供起來每日磕一百個響頭他也樂意。
第二日,王公武又帶燕行雲見了遼西四品以上的武將。而且大概王公武也認可了燕行雲那晚所說的話,當眾向眾將說了燕行雲帶來五十萬兩白銀,還拿出自己私庫的四萬兩黃金作為軍餉,過幾日就會將這兩年的欠餉全部發下去。在場眾將聽完之後看向這位世子殿下的眼神頓時真摯了幾分,畢竟誰不喜歡一來就給自己發錢的上司呢。
這就樣後幾日燕行雲也都是聽王公武介紹遼西的大致情況,因為已經接近年節,所以王公武也隻是大致跟燕行雲介紹了一下遼西的情況,其他事等到年後再說。
臘月二十九,燕京西城安慶坊。此坊緊挨著王城,此間住的都是一些勳貴大臣和武將,而文官士大夫和一些河北大族一般在東城居住。
安慶坊內,最大的一處宅邸就是當今燕王的大舅兄,左禦史大夫秦馳的府邸。本來秦馳被燕王提拔進入朝堂時,燕王隻賞給了他一套中規中矩的宅院,在安慶坊內並不顯眼。但這些年隨著秦弛得勢,緊挨著秦府的幾處宅邸主人都把宅邸送給了秦弛,秦弛將這些府院打通,就形成了如今安慶坊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秦府。
自從臘月二十五各府衙封印罷朝,各府就開始相互走動拜訪。這幾天來秦府走動拜訪的人絡繹不絕,但今日秦府卻罕見的大開中門,秦弛的公子秦鬆穿著一身華服親自在門口迎客。
一輛雙駕馬車緩緩停在秦府門口,車夫放下墊腳的凳子,掀開馬車的簾子。一位衣著樸素,須發皆白的耄耋老者拿著拐杖從車裏鑽了出來,在車夫的攙扶下緩緩下車。
秦鬆看到這位老者,立刻滿臉堆笑的迎了上去行禮,“小子秦鬆見過祥慶伯。”
祥慶伯牛萬裏,牛家的當家家主,也是山海軍指揮同知牛奎的老父,今年已經七十有二,可謂高壽。當年其幫助燕驥拿下燕京城,牛萬裏並未入仕,燕於是驥為他求了一個祥慶伯的封爵,但隻有誥命沒有世劵,隻得他這一世不得世襲,所以後來又蔭蒙其子進入軍中任職。
牛家世代經商,頗有家資,但一直不受王公貴戚們的重視,其祥慶伯的封號也經常被私下裏叫做‘請降伯’,所以往年,牛家也很少在年節時王貴戚重臣家走動。
昨日秦府突然接到牛家的拜帖,說是祥慶伯想於明日拜訪秦府。當時秦弛在書房接到拜帖思考了一會兒,就讓下人迴話說秦府恭候祥慶伯大駕光臨,還推掉了所有定於二十九日上午的訪客。
隨後秦弛將秦鬆叫來書房,告訴他明日一早到府門前開中門迎候祥慶伯的大駕。秦鬆一開始還不以為然,心想父親怎麽了,什麽牛啊馬的也要自己到府門前迎候。但是由於前兩個月剛被父親打了頓狠的,所以秦鬆還是把話咽迴了肚子裏,沒敢說出口。
大概秦弛也看出了秦鬆的小心思,特意又警告了他一次,讓他好生接待。秦鬆立刻不敢有半點馬虎,今日一早就換好了華服,提前半個時辰就跑到門口迎接,這大冬天的凍得秦鬆直流鼻涕。
七十多歲佝僂著腰的祥慶伯抬頭看了看秦鬆,笑著說道:“哦,可是秦大人的公子?哎呀,老夫何德何能,竟敢勞駕秦公子在門外迎候,真是折煞老夫了。”
秦鬆心想:“你當我願意來迎你這麽個糟老頭子啊!”
不過心裏這麽想秦鬆卻不敢忘了父親的叮囑,臉上的笑容更盛,彎腰扶著祥慶伯的胳膊說道:“祥慶伯,您這麽說才真是折煞我了。您老德高望重,父親特意交代我要大開中門親自迎候您老人家,您老快裏邊請吧,父親正在大廳候著您呢。”
秦鬆扶著祥慶伯走進府內,秦弛看見祥慶伯進來就走出大廳,到院中親自迎接,“祥慶伯,您老能來我秦府真是令我秦府蓬蓽生輝啊!也怪我這些年瑣事繁多,多有疏漏,其實我早就應該去拜會老大人,如今勞動您親自登門,真是罪過啊。”
祥慶伯拄著拐杖笑著說道:“秦大人這麽說可讓老夫都不知道該邁哪條腿了。老朽本就是一介賤商,蒙先王恩賜,得了個爵位,能來拜會秦大人,才是老朽的榮幸啊。”
秦弛上前一步揮退秦鬆,親自扶著祥慶伯的胳膊往大廳裏走,“老大人說的哪裏話,您對燕國對大虞都是有功之臣,是我們這些後生小子的前輩,老大人身體還康健吧?”
祥慶伯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道:“不行嘍,老夫今年已經七十有二了,過了年就七十三了。民間不有句老話嗎,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收自己去,我這把老骨頭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要散架嘍。”
秦弛哈哈一笑:“老大人說笑了,看老大人這身子骨,不要說七十三八十四,一百歲也擋不住您呐。”
說話間二人已經來到了大廳,秦弛剛想鬆手請祥慶伯坐下,牛萬裏就拉住他的手說道:“非是與秦大人說笑,您摸摸我這手,一到這冬天,無論穿多少衣服,這手腳啊都跟冰塊似得,看來啊,注定是不長久嘍。”
秦弛握住牛萬裏的手說道:“誒呀,還真是,是晚輩疏漏了,這大廳四麵漏風,怎能在此招待老大人,走我扶老大人到書房去,那裏門窗密實,不透風,還有鋪有火道,那裏暖和。”
說完扶著牛萬裏向後麵的書房走去,還吩咐秦鬆讓人送來手爐和熱茶。
秦府書房內,下人們送來手爐和茶水後,秦弛就讓下人們退下了,隻留下秦鬆幫著煮茶添水。秦鬆和牛萬裏兩人自打進了書房,就開始東拉西扯談天說地。秦鬆在一旁聽得頭昏腦脹,兩人硬生生聊了一個多時辰,還沒要結束的跡象,秦鬆在一旁想死的心都有了。
秦弛心中也在暗罵,自打燕行雲出了燕京,他自然一路注意著燕行雲的動向。雖然遼西那地方他沒什麽眼線,這些年他也沒在意過大寧府那片地方。但在山海關以內,發生什麽事,他秦弛還是知道的。
他自然知道牛奎討好燕行雲不成當眾吃癟的事,看到線報他還笑燕行雲到底還是個毛頭小子,沒吃過苦,沒經過事。跟那些讀了幾年書就自命清高的愣頭青一樣,總看不起溜須拍馬之人,覺得他們沒有骨氣,卻不知這世上任何一個人都有他的利用價值。就算他牛奎是個隻會溜須拍馬的草包,那也是個從三品的草包,上趕著送上門盡然不要,還往外推,真是迂腐。
所以當秦弛看到牛家的拜帖,就明白這是牛家看燕行雲這條大腿抱不上,轉過來想要投靠自己。秦弛自然不會厭惡更不會拒絕這種事。他本來就覺得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適時而變本就是聰明人的處事之道。
正如燕行雲所說,他也正在頭疼怎麽把山海關握在手裏。他深知自己這些年能夠平步青雲,完全是燕維疆為了製衡沈熙之在朝堂內的勢力。所以他可以隨便拉攏朝堂內的文官,但他不能去主動結交武將,否則就會招致燕維疆的猜忌。而燕維疆一旦猜忌他,他秦弛在朝堂的基石就蕩然無存。
牛家能投靠於他無異於雪中送炭,所以他才會打開中門迎接牛萬裏。不過雖然秦弛現在急需牛家這個軍中助力,但他決不能先開口,否則就成了他有求於牛家。萬一牛家得寸進尺,將來就不好操控了。
隻是秦弛沒想到牛萬裏這老家夥如此能耗,秦弛陪著他閑扯了一個時辰,茶水喝了好幾杯,肚子裏憋了一泡尿,這老家夥還是不提正事,秦弛心想,“這老家夥喝這麽多水,還能憋的住,他還這能忍啊。”
就在秦弛牛萬裏兩人還在拉扯之際,秦鬆終於是忍不住打了個哈欠。秦弛立刻瞪了他一眼,秦鬆一個激靈,瞬間就清醒了,不過這也給牛萬裏一個打破僵局的機會,牛萬裏看著秦鬆說道:“秦公子今年多少年歲了?”
秦弛聞弦而知雅意,立刻也順勢遞上一個台階,隻見秦弛歎了一口氣說道:“哎!這個不孝子過了年就二十歲了,到了加冠的年紀,卻整日不學無術,如今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真是讓我頭痛不已,遠比不上老大人家的公子。”
牛萬裏笑著說道:“秦大人莫要太過苛責,年輕人嘛,都好個玩兒。老朽年輕時也是一樣,我那犬子,更是不成器,當初送他從軍,至今也沒什麽拿的出手的功績,這輩子恐怕也就是個指揮同知了。”
秦弛哈哈大笑:“老大人也太過謙虛了,指揮同知可是從三品的武將,是多少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位置,而且牛奎大人正值壯年,將來立功受賞,當個指揮使豈不是手到拈來的事,漫說指揮使,就算是行在樞密使也未嚐不可啊。”
牛萬裏拱手說道:“那就承秦大人的吉言了,不過我那犬子沒什麽出息,我倒是聽說他的上官,山海軍的指揮使江麟江大人可是個難得的將才,前幾年雖然升授了從二品的鎮國將軍,卻還是當著一軍的指揮使,真是屈才了。”
秦弛立刻接著說道:“是啊,多虧老大人提醒,江麟大人這些年確實勞苦功高,守在山海關著實屈才了,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的失誤,竟沒想著提醒王上,等將來有機會,我一定提醒王上,對江大人委以重任。”
兩人對視一笑,雙方的交易就在這一來一迴中達成了,牛萬裏見事已經說完了,就起身說道:“哎呀,扯遠了,人一老啊,這話就多,東一塊西一塊的,秦大人別介意。叨擾許久,老朽就告辭了,秦大人事務繁忙,莫要誤了秦大人的要事。”
秦弛笑著扶住牛萬裏,說道:“老大人說的哪裏話,這天下除了王上的事,哪還有什麽事能重要過老大人。”
兩人接著一路笑著來到院子中,牛萬裏請秦弛留步,秦弛讓秦鬆親自送牛萬裏到府外上車,待到牛萬裏佝僂的背影消失在院門外,秦弛收斂了笑容,暗罵了一句:“難纏的老匹夫。”然後急匆匆的跑到後院方便。
方之望是天盛十四年的二甲進士出身,得中的第二年就趕上大虞興兵北伐。打下河北後就被外放到河北香河任知縣,三年後又被調往遼西任興中州的知州,前年被提拔為大寧府的知府,正四品。
十四年的時間從一個沒有背景的正七品的知縣升到了正四品的知府,這位方大人的能力可見甚為出眾。
因為燕行雲頂著巡撫遼西地方總督提調遼西一切軍政事的名頭,按道理來說他現在是遼西的主事之人,無論軍政官員都是燕行雲的下屬、所以酒宴之上,方之望對燕行雲說大寧府一切公文檔案皆已整理妥當,等著燕行雲審閱。
但燕行雲卻沒有應下來,直接跟方之望等官員說到自己來遼西主要是在定遠侯帳下研習軍事,等到日後有機會再向諸位主政之人討教民政之事,在這之前,各級官佐如往常樣各司其職就可,他不會插手地方事務。
燕行雲的這種表態讓他鬆了一口氣,倒不是他方之望有什麽貪汙舞弊之舉,遼西這片地方想貪汙也著實沒什麽油水可撈,再說還有王公武這位遼西防禦使看著,他方之望真敢胡作非為妨礙遼西的大局早就被王公武砍了,也不可能做到大寧府知府的位置上。
方之望擔心的是這位世子殿下想著一來遼西就大展拳腳,畢竟他也年少輕狂過。當年讀了基本聖賢書當了二甲進士,覺得天下事無可不為,也十分鄙夷朝廷裏庸碌無為的昏官,覺得要是換由自己來,定能廓清四海,輔佐皇帝開創千古盛世。
可直到自己外放了知縣,才知道小小一縣想要治理好就能耗盡心力。世間事往往都是看起來容易,可真輪到自己去做的時候,就沒那麽容易了。
方之望最擔心的就是這位世子殿下一來,就忍不住這也管管那也管管。遼西不比關內,境內漢人,蒙古人,女真人混居,各路行商盜匪來往流竄。本就貧苦還要盡力支撐駐紮在這的五萬大軍,這些年方之望的日子過的可是不好。萬一這位世子殿下隨心所欲一意孤行,捅出了簍子來,燕行雲無非是被叫迴燕京訓斥一頓,這黑鍋還得他方之望來背。
為此自打聽說燕行雲這位世子殿下要來遼西,方之望就沒睡過一天的好覺,愁的頭發都掉了不少。此時聽到燕行雲如此理智,並不想立即插手大寧民政,方之望心中的一塊巨石總算是落了地,臉上的笑容愈發真摯起來,酒宴上一通向燕行雲敬酒,好一通馬屁。方大人的馬屁也確實是發自內心的,隻要燕行雲不瞎折騰,讓他把燕行雲供起來每日磕一百個響頭他也樂意。
第二日,王公武又帶燕行雲見了遼西四品以上的武將。而且大概王公武也認可了燕行雲那晚所說的話,當眾向眾將說了燕行雲帶來五十萬兩白銀,還拿出自己私庫的四萬兩黃金作為軍餉,過幾日就會將這兩年的欠餉全部發下去。在場眾將聽完之後看向這位世子殿下的眼神頓時真摯了幾分,畢竟誰不喜歡一來就給自己發錢的上司呢。
這就樣後幾日燕行雲也都是聽王公武介紹遼西的大致情況,因為已經接近年節,所以王公武也隻是大致跟燕行雲介紹了一下遼西的情況,其他事等到年後再說。
臘月二十九,燕京西城安慶坊。此坊緊挨著王城,此間住的都是一些勳貴大臣和武將,而文官士大夫和一些河北大族一般在東城居住。
安慶坊內,最大的一處宅邸就是當今燕王的大舅兄,左禦史大夫秦馳的府邸。本來秦馳被燕王提拔進入朝堂時,燕王隻賞給了他一套中規中矩的宅院,在安慶坊內並不顯眼。但這些年隨著秦弛得勢,緊挨著秦府的幾處宅邸主人都把宅邸送給了秦弛,秦弛將這些府院打通,就形成了如今安慶坊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秦府。
自從臘月二十五各府衙封印罷朝,各府就開始相互走動拜訪。這幾天來秦府走動拜訪的人絡繹不絕,但今日秦府卻罕見的大開中門,秦弛的公子秦鬆穿著一身華服親自在門口迎客。
一輛雙駕馬車緩緩停在秦府門口,車夫放下墊腳的凳子,掀開馬車的簾子。一位衣著樸素,須發皆白的耄耋老者拿著拐杖從車裏鑽了出來,在車夫的攙扶下緩緩下車。
秦鬆看到這位老者,立刻滿臉堆笑的迎了上去行禮,“小子秦鬆見過祥慶伯。”
祥慶伯牛萬裏,牛家的當家家主,也是山海軍指揮同知牛奎的老父,今年已經七十有二,可謂高壽。當年其幫助燕驥拿下燕京城,牛萬裏並未入仕,燕於是驥為他求了一個祥慶伯的封爵,但隻有誥命沒有世劵,隻得他這一世不得世襲,所以後來又蔭蒙其子進入軍中任職。
牛家世代經商,頗有家資,但一直不受王公貴戚們的重視,其祥慶伯的封號也經常被私下裏叫做‘請降伯’,所以往年,牛家也很少在年節時王貴戚重臣家走動。
昨日秦府突然接到牛家的拜帖,說是祥慶伯想於明日拜訪秦府。當時秦弛在書房接到拜帖思考了一會兒,就讓下人迴話說秦府恭候祥慶伯大駕光臨,還推掉了所有定於二十九日上午的訪客。
隨後秦弛將秦鬆叫來書房,告訴他明日一早到府門前開中門迎候祥慶伯的大駕。秦鬆一開始還不以為然,心想父親怎麽了,什麽牛啊馬的也要自己到府門前迎候。但是由於前兩個月剛被父親打了頓狠的,所以秦鬆還是把話咽迴了肚子裏,沒敢說出口。
大概秦弛也看出了秦鬆的小心思,特意又警告了他一次,讓他好生接待。秦鬆立刻不敢有半點馬虎,今日一早就換好了華服,提前半個時辰就跑到門口迎接,這大冬天的凍得秦鬆直流鼻涕。
七十多歲佝僂著腰的祥慶伯抬頭看了看秦鬆,笑著說道:“哦,可是秦大人的公子?哎呀,老夫何德何能,竟敢勞駕秦公子在門外迎候,真是折煞老夫了。”
秦鬆心想:“你當我願意來迎你這麽個糟老頭子啊!”
不過心裏這麽想秦鬆卻不敢忘了父親的叮囑,臉上的笑容更盛,彎腰扶著祥慶伯的胳膊說道:“祥慶伯,您這麽說才真是折煞我了。您老德高望重,父親特意交代我要大開中門親自迎候您老人家,您老快裏邊請吧,父親正在大廳候著您呢。”
秦鬆扶著祥慶伯走進府內,秦弛看見祥慶伯進來就走出大廳,到院中親自迎接,“祥慶伯,您老能來我秦府真是令我秦府蓬蓽生輝啊!也怪我這些年瑣事繁多,多有疏漏,其實我早就應該去拜會老大人,如今勞動您親自登門,真是罪過啊。”
祥慶伯拄著拐杖笑著說道:“秦大人這麽說可讓老夫都不知道該邁哪條腿了。老朽本就是一介賤商,蒙先王恩賜,得了個爵位,能來拜會秦大人,才是老朽的榮幸啊。”
秦弛上前一步揮退秦鬆,親自扶著祥慶伯的胳膊往大廳裏走,“老大人說的哪裏話,您對燕國對大虞都是有功之臣,是我們這些後生小子的前輩,老大人身體還康健吧?”
祥慶伯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道:“不行嘍,老夫今年已經七十有二了,過了年就七十三了。民間不有句老話嗎,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收自己去,我這把老骨頭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要散架嘍。”
秦弛哈哈一笑:“老大人說笑了,看老大人這身子骨,不要說七十三八十四,一百歲也擋不住您呐。”
說話間二人已經來到了大廳,秦弛剛想鬆手請祥慶伯坐下,牛萬裏就拉住他的手說道:“非是與秦大人說笑,您摸摸我這手,一到這冬天,無論穿多少衣服,這手腳啊都跟冰塊似得,看來啊,注定是不長久嘍。”
秦弛握住牛萬裏的手說道:“誒呀,還真是,是晚輩疏漏了,這大廳四麵漏風,怎能在此招待老大人,走我扶老大人到書房去,那裏門窗密實,不透風,還有鋪有火道,那裏暖和。”
說完扶著牛萬裏向後麵的書房走去,還吩咐秦鬆讓人送來手爐和熱茶。
秦府書房內,下人們送來手爐和茶水後,秦弛就讓下人們退下了,隻留下秦鬆幫著煮茶添水。秦鬆和牛萬裏兩人自打進了書房,就開始東拉西扯談天說地。秦鬆在一旁聽得頭昏腦脹,兩人硬生生聊了一個多時辰,還沒要結束的跡象,秦鬆在一旁想死的心都有了。
秦弛心中也在暗罵,自打燕行雲出了燕京,他自然一路注意著燕行雲的動向。雖然遼西那地方他沒什麽眼線,這些年他也沒在意過大寧府那片地方。但在山海關以內,發生什麽事,他秦弛還是知道的。
他自然知道牛奎討好燕行雲不成當眾吃癟的事,看到線報他還笑燕行雲到底還是個毛頭小子,沒吃過苦,沒經過事。跟那些讀了幾年書就自命清高的愣頭青一樣,總看不起溜須拍馬之人,覺得他們沒有骨氣,卻不知這世上任何一個人都有他的利用價值。就算他牛奎是個隻會溜須拍馬的草包,那也是個從三品的草包,上趕著送上門盡然不要,還往外推,真是迂腐。
所以當秦弛看到牛家的拜帖,就明白這是牛家看燕行雲這條大腿抱不上,轉過來想要投靠自己。秦弛自然不會厭惡更不會拒絕這種事。他本來就覺得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適時而變本就是聰明人的處事之道。
正如燕行雲所說,他也正在頭疼怎麽把山海關握在手裏。他深知自己這些年能夠平步青雲,完全是燕維疆為了製衡沈熙之在朝堂內的勢力。所以他可以隨便拉攏朝堂內的文官,但他不能去主動結交武將,否則就會招致燕維疆的猜忌。而燕維疆一旦猜忌他,他秦弛在朝堂的基石就蕩然無存。
牛家能投靠於他無異於雪中送炭,所以他才會打開中門迎接牛萬裏。不過雖然秦弛現在急需牛家這個軍中助力,但他決不能先開口,否則就成了他有求於牛家。萬一牛家得寸進尺,將來就不好操控了。
隻是秦弛沒想到牛萬裏這老家夥如此能耗,秦弛陪著他閑扯了一個時辰,茶水喝了好幾杯,肚子裏憋了一泡尿,這老家夥還是不提正事,秦弛心想,“這老家夥喝這麽多水,還能憋的住,他還這能忍啊。”
就在秦弛牛萬裏兩人還在拉扯之際,秦鬆終於是忍不住打了個哈欠。秦弛立刻瞪了他一眼,秦鬆一個激靈,瞬間就清醒了,不過這也給牛萬裏一個打破僵局的機會,牛萬裏看著秦鬆說道:“秦公子今年多少年歲了?”
秦弛聞弦而知雅意,立刻也順勢遞上一個台階,隻見秦弛歎了一口氣說道:“哎!這個不孝子過了年就二十歲了,到了加冠的年紀,卻整日不學無術,如今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真是讓我頭痛不已,遠比不上老大人家的公子。”
牛萬裏笑著說道:“秦大人莫要太過苛責,年輕人嘛,都好個玩兒。老朽年輕時也是一樣,我那犬子,更是不成器,當初送他從軍,至今也沒什麽拿的出手的功績,這輩子恐怕也就是個指揮同知了。”
秦弛哈哈大笑:“老大人也太過謙虛了,指揮同知可是從三品的武將,是多少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位置,而且牛奎大人正值壯年,將來立功受賞,當個指揮使豈不是手到拈來的事,漫說指揮使,就算是行在樞密使也未嚐不可啊。”
牛萬裏拱手說道:“那就承秦大人的吉言了,不過我那犬子沒什麽出息,我倒是聽說他的上官,山海軍的指揮使江麟江大人可是個難得的將才,前幾年雖然升授了從二品的鎮國將軍,卻還是當著一軍的指揮使,真是屈才了。”
秦弛立刻接著說道:“是啊,多虧老大人提醒,江麟大人這些年確實勞苦功高,守在山海關著實屈才了,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的失誤,竟沒想著提醒王上,等將來有機會,我一定提醒王上,對江大人委以重任。”
兩人對視一笑,雙方的交易就在這一來一迴中達成了,牛萬裏見事已經說完了,就起身說道:“哎呀,扯遠了,人一老啊,這話就多,東一塊西一塊的,秦大人別介意。叨擾許久,老朽就告辭了,秦大人事務繁忙,莫要誤了秦大人的要事。”
秦弛笑著扶住牛萬裏,說道:“老大人說的哪裏話,這天下除了王上的事,哪還有什麽事能重要過老大人。”
兩人接著一路笑著來到院子中,牛萬裏請秦弛留步,秦弛讓秦鬆親自送牛萬裏到府外上車,待到牛萬裏佝僂的背影消失在院門外,秦弛收斂了笑容,暗罵了一句:“難纏的老匹夫。”然後急匆匆的跑到後院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