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夜,燕京城中,燕王在仁政殿舉辦家宴。隻不過因為燕王一係人丁不盛,所以這個家宴也就隻有燕維疆和他的兩個兒女及後宮的嬪妃們。
雖然長子遠在遼西,但這場家宴辦的還算歡樂。等到宴飲結束,兒女嬪妃們都退去,仁政殿中隻留燕維疆一人。今夜他要在這獨自守夜,到了清晨去太廟祭祖,祭祖之後還要在朝天殿宴請群臣。
及至深夜,燕維疆坐在這仁政殿中,周圍隻有太監宮女在一旁侍候,他忽然有些想念那個遠在千裏之外的兒子。
千裏之外的大寧城中,燕行雲叫葉庭圭和方元修都叫到府邸中吃年夜飯。他二人都是有家室的人,不過家小都在燕京城,所以這大年夜也隻能陪著燕行雲一起過了,加上高福,四個人圍著炭火喝酒閑聊。四個人坐在屋子裏也都裹著厚厚的裘服,這大寧城可比燕京城冷太多了,尤其是這過年了兩三天,真可謂是滴水成冰,能凍死牲畜。
燕行雲感歎道:“我們這一路行來大多時候是在向東而行,並沒有向北走多少,卻沒想到這大寧城竟然比燕京冷上這許多。”
方元修在一旁喝了一口熱酒說道:“是啊,我們從燕京帶來的兩營士卒,有十幾個都病倒了。”
燕行雲聽說此事追問到:“沒什麽大事吧?”
方元修道:“殿下放心,沒什麽大事,找了大夫熬了湯藥,休養幾天應該就好了。”
葉庭圭問道:“殿下,我們年後有什麽安排?”
“沒什麽安排。”燕行雲說道:“年後我還是先隨定遠侯了解遼西的事務,待到天氣轉暖,再去各個州轉一圈。你們二人年後抓緊訓練帶來的軍士,讓他們適應遼西的情況。記得約束他們,不許驕縱,不要與邊軍起衝突,這些禁軍平日裏驕狂慣了,但這裏的邊軍更看不上他們這些在燕京享福的,不要惹出什麽麻煩來。”
葉庭圭和方元修連忙應下,隨後幾人就這麽喝著酒閑聊,及至東方漸白。
錦州城外,軍營之中,張家眾人跪坐在火堆旁,頭上係了根白布條,為張琰守靈,張恪重新將頭發紮起在腦後綁成發髻,就那麽將左臉上的囚字坦然露出,大虞的祥嘉十四年就麽過去了。
-----------------
又過了兩個月之後,進入到穀雨時節,大寧府地界的天氣終於開始轉暖起來,地上的青草也開始抽芽,農夫們忙著將春麥種下。在義州前往錦州的道路上,一支千餘人的馬隊正在緩緩行軍。
燕行雲身著皮甲背著張弓走在隊伍中間,在他邊上的是葉庭圭和定遠侯王公武的兒子王遠猷,半個月前燕行雲一行就從大寧城出發,由葉庭圭帶領一營騎軍護衛著,先到了興中州,經興中州到義州,現在又從義州前往錦州。
因為從義州到錦州這一百多裏路是與蒙古交界的前沿,所以這一路上行軍時,所有騎軍都是身著全甲,整裝待發的狀態。還有兩標身著皮甲背著騎弓的哨探遊騎負責警戒,其中一標遊騎已經撒出去在隊伍周圍十裏範圍警戒。
因為是著甲行軍,所以馬隊行進的速度不快,一天大約隻能走個三十裏路。他們昨日清晨出發,現在正處在義州和錦州中間的地帶,半個時辰前,有遊騎來報說是東南方向有一百餘蒙古輕騎在逐漸向這邊靠近。
葉庭圭請命帶人將其驅離,但燕行雲卻讓迎著蒙古騎兵方向的遊騎縮迴來,與蒙古人保持距離,監視即可,他們想靠近就讓他們靠近,確保周圍沒有蒙古人的大股騎兵就可。
經過半個多時辰的互相試探,那夥蒙古騎兵已經摸到燕行雲馬隊東方三裏左右的位置,雙方在這個位置上遙遙相望。這夥蒙古騎兵大多也是穿著皮甲持著輕弓,隻在胸口等位置裝有護心鏡,看樣子也是一夥蒙古哨探。應該是昨日燕行雲一行一出義州,蒙古那邊的探子就注意到了他們,今日一百多人湊在一起靠近,主要就是過來挑釁示威。
這些蒙古探子清楚燕行雲手下這一營騎兵大多都穿著四十多斤的精甲,若是正麵交鋒哪怕是一對一的兵力,打他們也像砍瓜切菜一般。但正因為穿著精甲,所以他們隻要不靠的太近,雖是可以和燕行雲一夥拉開距離,那燕行雲也拿他們沒有什麽好辦法。
就這樣相隔三裏一起前行了半個時辰,大概是燕行雲讓遊騎收縮沒有派人驅趕他們的原因,這夥蒙古探子的膽子越來越大,不停的有蒙古騎兵脫離馬隊向著燕行雲他們奔來。跑到差不多相隔兩裏的地方向著燕行雲他們射出一箭,然後大笑著折返迴馬隊。
這箭自然射不到燕行雲的馬隊裏,隻是落在附近,這些蒙古人隻是在以此取樂,羞辱燕行雲一行人,每當有蒙古騎兵靠的更近射出一箭,那一隊蒙古人也會爆發出一陣歡唿聲。
燕行雲所領的這一營騎軍無不對這群膽大妄為的蒙古人怒目而視,葉庭圭好幾次請命帶著剩下的一百遊騎衝過去教訓一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蒙古人,但都被燕行雲拒絕了,還嚴令沒有命令無論蒙古人如何挑釁都不許還擊。這一命令讓跟著的王遠猷也頗為納悶,若不是這些時日對燕行雲有所了解,他還以為燕行雲怕了這些蒙古人。
王遠猷不解的問到:“殿下,雖然讓葉都統帶著一百遊騎衝過去也留不下這些蒙古人,但好歹也能驅散他們。之後命令遊騎們在周圍嚴加戒備,隻要這些蒙古人敢靠近就衝過去和他們撕咬。這樣蒙古人討不到便宜,自然就退去了,也省的他們留在眼前煩人。”
燕行雲搖了搖頭,跟葉庭圭說到:“嗣忠,你讓隊伍中間的騎卒悄悄解開盔甲上的鎖扣,不要將盔甲卸下,但要做到隻要我一聲令下,就能將身上的盔甲扔下,衝出去。”葉庭圭聽了命令就去吩咐下麵的人準備。
王遠猷聽了燕行雲的話,明白燕行雲想做什麽,心想這位殿下到底是沒有真的和蒙古人打過交道,想的還是太簡單了點,於是勸道:“殿下,這些蒙古探子來去如風,而且他們的大隊很小心的跟在咱們三裏之外,這個距離,就算我們的騎兵不著甲全力衝刺,也留不住他們的。”
燕行雲一笑說道:“這也未必,讓我試試也好,讓我也真正看看這些蒙古人的實力。而且我也不是想就這麽傻乎乎的衝過去。”
說完燕行雲喚來兩名遊騎,命令他們去讓之前撒出去的那一百遊騎,分成南北兩撥,在這些蒙古探子的東邊五裏外悄悄集結,不能讓這些蒙古人發現。
王遠猷聽完,思量了一下說到:“殿下,若是這夥蒙古人沒發現殿下的舉動,那可能能留下一些人,但也不會太多。畢竟依殿下命令的那兩撥遊騎相隔太遠,配合上難以銜接,而且人數太少,難以兜住這夥蒙古人,就算能有斬獲,也不會太大。”
燕行雲聽完一笑說道:“既然能有斬獲,那就不算虧。第一次和這些蒙古韃子交手,砍下一顆腦袋也是賺的。”
王遠猷心想也是,這位世子殿下還未曾與蒙古人交過手,有這麽個機會自然不會錯過。而且就像燕行雲所說的,能砍下一顆腦袋就不算虧,起碼能徹底趕走這群討厭的蒼蠅,省的一直在周邊轉悠。王遠猷給了自己周圍親兵們一個眼神,讓他們準備好。
此次燕行雲所帶出來的大多是從燕京帶來的騎軍,王遠猷隻帶了二百遊騎負責警戒。王遠猷心想這次再怎樣也要留下十個蒙古韃子,不能在世子殿下和這些燕京來的王城禁軍麵前落了遼西軍的威名。
又過了大約兩刻,一名遊騎迴來迴報,說是在外的遊騎依照燕行雲的命令在這夥蒙古人東南五裏外集結時,碰到了錦州軍派出來的一標遊騎,原來錦州軍的指揮使趙山傑昨日就派出了一標遊騎前來接應警戒,此時恰巧碰在了一起。
王遠猷一聽眼睛一亮說到:“這下好了,這下東南方向就有了一百多人的精銳遊騎。我們隻要衝出去將這群蒙古人向著東南方向趕,他們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驟然撞進錦州遊騎的懷裏,我們起碼能留下他們一半的人。”
燕行雲一聽也興奮起來,命令道:“你迴去大概要一刻鍾,我們一刻鍾後向著這夥蒙古人進攻,把他們向東南方向趕,你們要盡量兜住更多的人,明白嗎?”
那名遊騎領令之後與旁邊人換了一匹馬隨後縱馬離去傳令,燕行雲又叫來人去傳令在東北方向集結的遊騎接到命令後從北麵向著這夥蒙古人包圍過來。
葉庭圭也迴到燕行雲身邊,他已經將自己那套魚鱗甲脫去,身背短弓,手持長槍。葉庭圭告訴燕行雲,三百餘騎卒已經準備好,一聲令下就能棄甲衝出去。
一刻鍾後,燕行雲持弓大喝一聲:“衝過去,咬死他們!”
隨後一馬當先向著蒙古人衝去,葉庭圭和王遠猷也趕緊跟上。在隊伍外圍跟隨的一百遊騎在燕行雲舉弓的一刻就調轉馬頭向著這群挑釁他們已久的蒙古韃子殺去。馬隊之中,三百多精銳騎卒一同將身上的甲胄扔在地上,從外側同袍讓出的縫隙中衝出,四百餘人一同策馬衝刺,大地之上頓時如春雷滾滾,震得人五髒俱顫。
那夥蒙古人見燕行雲領人殺來,並不驚慌,以為燕行雲終於被他們激怒了,所以失去了理智。他們大笑大叫著撥轉馬頭,向著東方策馬奔跑起來,要與燕行雲他們拉開距離。而且還不是全速脫離,這群蒙古人就控製馬速維持在距離燕行雲等人一裏左右,一邊騎馬奔行,一邊迴身放箭,想要戲耍燕行雲等人。
燕行雲領著四百人在蒙古人身後追著,將他們向著東南方向趕。燕行雲縱馬在前,閃身躲過一隻蒙古騎兵射來的箭,感覺到已經進入到射程之內,也在縱馬疾馳中張弓搭箭,嗖的一聲箭響,一名吊在後方的蒙古騎兵應聲落馬。
王遠猷大喊一聲:“殿下好箭法,看我的!”也是抬手一箭,射落一名蒙古騎兵。
領頭的蒙古騎兵終於不敢大意,用蒙語喊了句什麽,這一百多蒙古騎兵驟然提速想要與燕行雲等拉開距離。但就在他們提速之後,這些蒙古騎兵突然發現自己正前方有一夥騎兵正向自己撞過來。
大概是剛才一直想著跟身後的燕行雲等人戲耍,沒太注意身前的情形,等他們發現時,已經與前來攔截他們的錦州遊騎相隔不到一裏多。
帶領這一百多蒙古騎兵的百戶長急忙下令馬隊轉向東北撤離,但依然來不及,電光火石間,兩隊騎兵就交錯撞在一起,蒙古騎兵隊被攔腰截斷,起碼五十人被留下。
那蒙古百戶長也顧不上許多,帶上剩餘的人全力逃竄。燕行雲用手一指,一半的騎兵留下解決被圍住的五十餘蒙古騎兵,剩下的人繼續隨燕行雲向前追去。
才追了不遠,又一夥五十餘遊騎在蒙古人東北方殺出,向著這夥蒙古人殺來,那蒙古百戶長大罵一聲,當即分出二十餘騎斷後阻攔,自己帶著剩餘的三十餘騎再次折向東南逃竄。
這時,因為本來就跟這夥蒙古輕騎有三裏的距離,因為多跑了三裏路,燕行雲等人的馬力已漸漸不足,於是斬殺了斷後的這二十餘蒙古騎兵後,燕行雲就停馬不再追擊。
三裏之外,拉開了安全距離後,那蒙古百戶長帶著三十殘兵竟還敢停馬怒視著燕行雲一夥。燕行雲在馬上向著蒙古百戶長射出一箭,隨後在馬上站起,高舉戰弓。
燕行雲身邊的騎卒們紛紛大喊為世子助威,那蒙古百戶長憤憤的看著這一幕,隨後調轉馬頭帶人東去,消失在燕行雲等人的視野中。
雖然長子遠在遼西,但這場家宴辦的還算歡樂。等到宴飲結束,兒女嬪妃們都退去,仁政殿中隻留燕維疆一人。今夜他要在這獨自守夜,到了清晨去太廟祭祖,祭祖之後還要在朝天殿宴請群臣。
及至深夜,燕維疆坐在這仁政殿中,周圍隻有太監宮女在一旁侍候,他忽然有些想念那個遠在千裏之外的兒子。
千裏之外的大寧城中,燕行雲叫葉庭圭和方元修都叫到府邸中吃年夜飯。他二人都是有家室的人,不過家小都在燕京城,所以這大年夜也隻能陪著燕行雲一起過了,加上高福,四個人圍著炭火喝酒閑聊。四個人坐在屋子裏也都裹著厚厚的裘服,這大寧城可比燕京城冷太多了,尤其是這過年了兩三天,真可謂是滴水成冰,能凍死牲畜。
燕行雲感歎道:“我們這一路行來大多時候是在向東而行,並沒有向北走多少,卻沒想到這大寧城竟然比燕京冷上這許多。”
方元修在一旁喝了一口熱酒說道:“是啊,我們從燕京帶來的兩營士卒,有十幾個都病倒了。”
燕行雲聽說此事追問到:“沒什麽大事吧?”
方元修道:“殿下放心,沒什麽大事,找了大夫熬了湯藥,休養幾天應該就好了。”
葉庭圭問道:“殿下,我們年後有什麽安排?”
“沒什麽安排。”燕行雲說道:“年後我還是先隨定遠侯了解遼西的事務,待到天氣轉暖,再去各個州轉一圈。你們二人年後抓緊訓練帶來的軍士,讓他們適應遼西的情況。記得約束他們,不許驕縱,不要與邊軍起衝突,這些禁軍平日裏驕狂慣了,但這裏的邊軍更看不上他們這些在燕京享福的,不要惹出什麽麻煩來。”
葉庭圭和方元修連忙應下,隨後幾人就這麽喝著酒閑聊,及至東方漸白。
錦州城外,軍營之中,張家眾人跪坐在火堆旁,頭上係了根白布條,為張琰守靈,張恪重新將頭發紮起在腦後綁成發髻,就那麽將左臉上的囚字坦然露出,大虞的祥嘉十四年就麽過去了。
-----------------
又過了兩個月之後,進入到穀雨時節,大寧府地界的天氣終於開始轉暖起來,地上的青草也開始抽芽,農夫們忙著將春麥種下。在義州前往錦州的道路上,一支千餘人的馬隊正在緩緩行軍。
燕行雲身著皮甲背著張弓走在隊伍中間,在他邊上的是葉庭圭和定遠侯王公武的兒子王遠猷,半個月前燕行雲一行就從大寧城出發,由葉庭圭帶領一營騎軍護衛著,先到了興中州,經興中州到義州,現在又從義州前往錦州。
因為從義州到錦州這一百多裏路是與蒙古交界的前沿,所以這一路上行軍時,所有騎軍都是身著全甲,整裝待發的狀態。還有兩標身著皮甲背著騎弓的哨探遊騎負責警戒,其中一標遊騎已經撒出去在隊伍周圍十裏範圍警戒。
因為是著甲行軍,所以馬隊行進的速度不快,一天大約隻能走個三十裏路。他們昨日清晨出發,現在正處在義州和錦州中間的地帶,半個時辰前,有遊騎來報說是東南方向有一百餘蒙古輕騎在逐漸向這邊靠近。
葉庭圭請命帶人將其驅離,但燕行雲卻讓迎著蒙古騎兵方向的遊騎縮迴來,與蒙古人保持距離,監視即可,他們想靠近就讓他們靠近,確保周圍沒有蒙古人的大股騎兵就可。
經過半個多時辰的互相試探,那夥蒙古騎兵已經摸到燕行雲馬隊東方三裏左右的位置,雙方在這個位置上遙遙相望。這夥蒙古騎兵大多也是穿著皮甲持著輕弓,隻在胸口等位置裝有護心鏡,看樣子也是一夥蒙古哨探。應該是昨日燕行雲一行一出義州,蒙古那邊的探子就注意到了他們,今日一百多人湊在一起靠近,主要就是過來挑釁示威。
這些蒙古探子清楚燕行雲手下這一營騎兵大多都穿著四十多斤的精甲,若是正麵交鋒哪怕是一對一的兵力,打他們也像砍瓜切菜一般。但正因為穿著精甲,所以他們隻要不靠的太近,雖是可以和燕行雲一夥拉開距離,那燕行雲也拿他們沒有什麽好辦法。
就這樣相隔三裏一起前行了半個時辰,大概是燕行雲讓遊騎收縮沒有派人驅趕他們的原因,這夥蒙古探子的膽子越來越大,不停的有蒙古騎兵脫離馬隊向著燕行雲他們奔來。跑到差不多相隔兩裏的地方向著燕行雲他們射出一箭,然後大笑著折返迴馬隊。
這箭自然射不到燕行雲的馬隊裏,隻是落在附近,這些蒙古人隻是在以此取樂,羞辱燕行雲一行人,每當有蒙古騎兵靠的更近射出一箭,那一隊蒙古人也會爆發出一陣歡唿聲。
燕行雲所領的這一營騎軍無不對這群膽大妄為的蒙古人怒目而視,葉庭圭好幾次請命帶著剩下的一百遊騎衝過去教訓一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蒙古人,但都被燕行雲拒絕了,還嚴令沒有命令無論蒙古人如何挑釁都不許還擊。這一命令讓跟著的王遠猷也頗為納悶,若不是這些時日對燕行雲有所了解,他還以為燕行雲怕了這些蒙古人。
王遠猷不解的問到:“殿下,雖然讓葉都統帶著一百遊騎衝過去也留不下這些蒙古人,但好歹也能驅散他們。之後命令遊騎們在周圍嚴加戒備,隻要這些蒙古人敢靠近就衝過去和他們撕咬。這樣蒙古人討不到便宜,自然就退去了,也省的他們留在眼前煩人。”
燕行雲搖了搖頭,跟葉庭圭說到:“嗣忠,你讓隊伍中間的騎卒悄悄解開盔甲上的鎖扣,不要將盔甲卸下,但要做到隻要我一聲令下,就能將身上的盔甲扔下,衝出去。”葉庭圭聽了命令就去吩咐下麵的人準備。
王遠猷聽了燕行雲的話,明白燕行雲想做什麽,心想這位殿下到底是沒有真的和蒙古人打過交道,想的還是太簡單了點,於是勸道:“殿下,這些蒙古探子來去如風,而且他們的大隊很小心的跟在咱們三裏之外,這個距離,就算我們的騎兵不著甲全力衝刺,也留不住他們的。”
燕行雲一笑說道:“這也未必,讓我試試也好,讓我也真正看看這些蒙古人的實力。而且我也不是想就這麽傻乎乎的衝過去。”
說完燕行雲喚來兩名遊騎,命令他們去讓之前撒出去的那一百遊騎,分成南北兩撥,在這些蒙古探子的東邊五裏外悄悄集結,不能讓這些蒙古人發現。
王遠猷聽完,思量了一下說到:“殿下,若是這夥蒙古人沒發現殿下的舉動,那可能能留下一些人,但也不會太多。畢竟依殿下命令的那兩撥遊騎相隔太遠,配合上難以銜接,而且人數太少,難以兜住這夥蒙古人,就算能有斬獲,也不會太大。”
燕行雲聽完一笑說道:“既然能有斬獲,那就不算虧。第一次和這些蒙古韃子交手,砍下一顆腦袋也是賺的。”
王遠猷心想也是,這位世子殿下還未曾與蒙古人交過手,有這麽個機會自然不會錯過。而且就像燕行雲所說的,能砍下一顆腦袋就不算虧,起碼能徹底趕走這群討厭的蒼蠅,省的一直在周邊轉悠。王遠猷給了自己周圍親兵們一個眼神,讓他們準備好。
此次燕行雲所帶出來的大多是從燕京帶來的騎軍,王遠猷隻帶了二百遊騎負責警戒。王遠猷心想這次再怎樣也要留下十個蒙古韃子,不能在世子殿下和這些燕京來的王城禁軍麵前落了遼西軍的威名。
又過了大約兩刻,一名遊騎迴來迴報,說是在外的遊騎依照燕行雲的命令在這夥蒙古人東南五裏外集結時,碰到了錦州軍派出來的一標遊騎,原來錦州軍的指揮使趙山傑昨日就派出了一標遊騎前來接應警戒,此時恰巧碰在了一起。
王遠猷一聽眼睛一亮說到:“這下好了,這下東南方向就有了一百多人的精銳遊騎。我們隻要衝出去將這群蒙古人向著東南方向趕,他們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驟然撞進錦州遊騎的懷裏,我們起碼能留下他們一半的人。”
燕行雲一聽也興奮起來,命令道:“你迴去大概要一刻鍾,我們一刻鍾後向著這夥蒙古人進攻,把他們向東南方向趕,你們要盡量兜住更多的人,明白嗎?”
那名遊騎領令之後與旁邊人換了一匹馬隨後縱馬離去傳令,燕行雲又叫來人去傳令在東北方向集結的遊騎接到命令後從北麵向著這夥蒙古人包圍過來。
葉庭圭也迴到燕行雲身邊,他已經將自己那套魚鱗甲脫去,身背短弓,手持長槍。葉庭圭告訴燕行雲,三百餘騎卒已經準備好,一聲令下就能棄甲衝出去。
一刻鍾後,燕行雲持弓大喝一聲:“衝過去,咬死他們!”
隨後一馬當先向著蒙古人衝去,葉庭圭和王遠猷也趕緊跟上。在隊伍外圍跟隨的一百遊騎在燕行雲舉弓的一刻就調轉馬頭向著這群挑釁他們已久的蒙古韃子殺去。馬隊之中,三百多精銳騎卒一同將身上的甲胄扔在地上,從外側同袍讓出的縫隙中衝出,四百餘人一同策馬衝刺,大地之上頓時如春雷滾滾,震得人五髒俱顫。
那夥蒙古人見燕行雲領人殺來,並不驚慌,以為燕行雲終於被他們激怒了,所以失去了理智。他們大笑大叫著撥轉馬頭,向著東方策馬奔跑起來,要與燕行雲他們拉開距離。而且還不是全速脫離,這群蒙古人就控製馬速維持在距離燕行雲等人一裏左右,一邊騎馬奔行,一邊迴身放箭,想要戲耍燕行雲等人。
燕行雲領著四百人在蒙古人身後追著,將他們向著東南方向趕。燕行雲縱馬在前,閃身躲過一隻蒙古騎兵射來的箭,感覺到已經進入到射程之內,也在縱馬疾馳中張弓搭箭,嗖的一聲箭響,一名吊在後方的蒙古騎兵應聲落馬。
王遠猷大喊一聲:“殿下好箭法,看我的!”也是抬手一箭,射落一名蒙古騎兵。
領頭的蒙古騎兵終於不敢大意,用蒙語喊了句什麽,這一百多蒙古騎兵驟然提速想要與燕行雲等拉開距離。但就在他們提速之後,這些蒙古騎兵突然發現自己正前方有一夥騎兵正向自己撞過來。
大概是剛才一直想著跟身後的燕行雲等人戲耍,沒太注意身前的情形,等他們發現時,已經與前來攔截他們的錦州遊騎相隔不到一裏多。
帶領這一百多蒙古騎兵的百戶長急忙下令馬隊轉向東北撤離,但依然來不及,電光火石間,兩隊騎兵就交錯撞在一起,蒙古騎兵隊被攔腰截斷,起碼五十人被留下。
那蒙古百戶長也顧不上許多,帶上剩餘的人全力逃竄。燕行雲用手一指,一半的騎兵留下解決被圍住的五十餘蒙古騎兵,剩下的人繼續隨燕行雲向前追去。
才追了不遠,又一夥五十餘遊騎在蒙古人東北方殺出,向著這夥蒙古人殺來,那蒙古百戶長大罵一聲,當即分出二十餘騎斷後阻攔,自己帶著剩餘的三十餘騎再次折向東南逃竄。
這時,因為本來就跟這夥蒙古輕騎有三裏的距離,因為多跑了三裏路,燕行雲等人的馬力已漸漸不足,於是斬殺了斷後的這二十餘蒙古騎兵後,燕行雲就停馬不再追擊。
三裏之外,拉開了安全距離後,那蒙古百戶長帶著三十殘兵竟還敢停馬怒視著燕行雲一夥。燕行雲在馬上向著蒙古百戶長射出一箭,隨後在馬上站起,高舉戰弓。
燕行雲身邊的騎卒們紛紛大喊為世子助威,那蒙古百戶長憤憤的看著這一幕,隨後調轉馬頭帶人東去,消失在燕行雲等人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