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公武的狂放直言,燕行雲心中隻是覺得有些尷尬,倒沒有什麽其他情緒。燕行雲心中對於這位隨自己祖父出生入死,並且在關外勉力支撐十幾載的老將是十分崇敬的。他生於藩王之家,母後早亡,父王又寵愛幼弟,雖對他並無苛責,但父子二人的關係並不親近。
在京城中,大多人都對他這位前途不明的燕王長子敬而遠之,隻有老相沈熙之會對其規勸誡勉一二,所以當初燕行雲在燕京謀劃自己遇刺一事,才會將老相算進去,當做自己在燕京中的依靠。
到了遼西之後,這位孤傲倔強,並不將他世子身份看在眼裏的老將軍反而讓燕行雲感覺親近。他畢竟隻是一個不滿十六歲的少年,這位心直口快,什麽都敢說而且本領超絕的老將軍,使得燕行雲心中產生了一絲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孺慕之情。
此刻的燕行雲麵對老將的出言不遜,心中隻有孩童麵對師長訓誡的尷尬,所以當王遠猷開口後,燕行雲急忙轉身阻止了他。而王公武大概也覺得自己說話有些太過粗放無禮,也是尷尬的清了清嗓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於是整座書房就這麽沉寂了下去,讓本就有些尷尬的氣氛更加局促了。
站在一旁的張恪和葉庭圭,在這局促的氛圍裏也插不上話,隻得將目光移開,四處亂看。張恪看著這位老將樸素的書房,心想,老將軍這樸素的書房,可真是樸素啊!怎麽連盆花都沒有,嗯,書也不多。
沉默了一會,還是燕行雲想要開口再解釋一下,但王公武看燕行雲想要張口便搶先說道:“殿下受王命巡撫遼西地方總督提調一切軍政事,殿下要做的事,我盡力配合便是,至於那些銀錢本就是殿下帶來的,殿下做主就是!”
看著自己老父親偏要好話硬說的樣子,王遠猷也是頗為無奈。好在此事算是定了下來,之後燕行雲又和王公武詳細探討了將在遼西推行新策的諸多事項,一直談至大半夜才結束,還定下來過幾日與大寧知府方之望,以及各州知州共同商量關於興商肥民屯田等三項事務細則。
祥嘉十五年四月初十,燕行雲派葉庭圭迴燕京,再過十幾天,四月二十三是燕行雲的父王燕維疆的四十四歲的壽辰。葉庭圭除了押送燕行雲匯同遼西所有官員獻給燕維疆的賀禮,還有他在遼西的剿匪捷報以及關於在遼西興盛商路、屯田以及練民兵為衛軍守衛城池的條陳。
在與張恪以及王公武一同商議後,燕行雲特意將自己的剿匪一事書寫的花團錦簇,將炫功邀寵之意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後在最後略微提了提需要朝廷批準的三項事宜。
這麽做的目的自然是讓滿朝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個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剿了幾百土匪就歡天喜地,並且大肆吹捧自己的‘草包’世子身上,讓他最後所提的三項建議更像是年輕人又一次耐不住性子,想要正式自己能力浮誇之舉。
除此之外,葉庭圭最重要的任務,是向老相沈熙之當麵陳述燕行雲將在遼西實行的策略。燕行雲曾想親自書寫書信一封讓葉庭圭轉交老相,但最後還是作罷,隻寫了一封普通的問安書信,具體事宜皆由葉庭圭口述轉達。
如今的燕行雲不想冒半點風險,他在遼西的謀劃還未起步,容不得半點差池,而葉庭圭是自他八歲起就護衛他左右的親信,是除了高福外燕行雲最為信重之人。由葉庭圭去口述轉達,燕行雲更為放心。
果然,燕行雲這一封奏疏上去,惹得燕維疆在朝堂上不禁發笑,與朝臣們說著自己這個兒子的浮誇邀功之舉。燕行雲還將陳梁謊稱丁輝將一根萬年人參賣了五百兩黃金的事當做笑話一般寫在了奏疏上,並寫明那根人參就是他買來獻與燕維疆的賀禮,惹得燕維疆又一陣發笑。
燕行雲寫上這些自然是防患於未然,免得以後這謠言傳至燕京惹出麻煩,不過這也讓燕行雲這封奏疏極為冗長囉嗦。燕維疆耐著性子看完後不禁當眾埋怨了王公武兩句,說他竟由著燕行雲胡鬧,這麽毫無實物的奏章也跟著一同署名。
不過燕維疆到底還是開心的,自己的長子去遼西沒有惹出亂子,還剿了一夥土匪,到底是件長臉的事。而且這次王公武肯在燕行雲如此浮誇冗長的奏章上聯署,在燕維疆看來,這是這個孤傲倔強的老將軍在委婉的向自己低頭。
雖然這些年燕維疆內心中一直覺著對不起王公武,可王公武的臭脾氣也著實是讓他頭疼,他身為一國之主總不能讓他拉下麵子去跟王公武示好。
所以在這種心情下,燕行雲後麵所請的三件事燕維疆也照準了。自打上次大虞朝廷派李宗義來為燕行雲頒賜冊立詔書後不久,朝廷拖欠燕國邊軍的糧餉被悉數運抵燕京,這讓燕維疆也徹底打消了放棄遼西的念頭,畢竟誰也不想被史官在史冊上扣上個丟土失地的名聲。
秦弛也看的出燕維疆在燕行雲剿匪之事上還是滿意高興的,他自然不會蠢到在這個時候去去觸黴頭,所以也未曾在此事上為難。隻有幾個不開眼的一直叫囂著要放棄遼西的還在出來蹦躂,自然被燕維疆罵了個狗血淋頭。
等葉庭圭帶著燕維疆的旨意返迴大寧時,已經到了五月初。燕行雲沒有再留在大寧,而是帶著自己一眾的護衛再次出發去了錦州。他以後就要常駐錦州,對於此事,他和王公武爭論了幾次,王公武自然不願意放燕行雲去涉險,可最終還是拗不過燕行雲,無奈他隻得讓王遠猷帶著自己手下的那一營兵馬也歸了燕行雲。
得了燕維疆可以新編衛軍的旨意,燕行雲首先給自己的護衛們弄了個驍雲衛的稱號。燕行雲將自己從燕京帶來的二營兵馬,王遠猷的一營兵馬以及韓熊那一標新編遊騎統統歸入了驍雲衛。
燕行雲還直接給王遠猷升了兩品,由正五品的都統升為正四品的指揮僉事,並讓其以指揮僉事代行驍雲衛指揮使事,這其實是讓王遠猷直接從一名正五品武將一步登天有了正三品武將的職權。
之後燕行雲更是讓韓熊放開手腳練兵擴軍,燕行雲直接告訴韓熊他能帶出多少遊騎就給他封多大的官,帶出一營他就是驍雲衛的都統。
而韓熊果然也不負眾望的問出了那句,“若是帶出一衛的遊騎呢?”
燕行雲則笑著迴他若是帶出一衛,那他就將驍雲衛分為左右兩衛,讓他韓熊獨掌一衛。韓熊這家夥得寸進尺,又問道若是他拉出兩衛人馬,又當如何。
燕行雲則笑眯眯的說,若是拉出兩衛人馬就派他去攻打廣寧,打下來論功行賞,打不下來必是他韓熊偽造兵籍濫竽充數,到時候他可以讓韓熊自己挑一個舒服的死法。
如此,當燕行雲帶著兩千精兵來到錦州,加上他之前就留在這裏的一千護衛,錦州能夠和蒙古人野戰對拚的兵力一下子就增長到九千多人。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有了這九千精兵,燕行雲不由得就將目光放在了近在咫尺的廣寧千戶府。
在錦州東北方向僅僅一百五十餘裏處,便是蒙古人廣寧千戶所的首府,廣寧城所在。廣寧雖然隻是沈陽萬戶府下轄的一個千戶所,但因為是和遼西交戰的前沿,所以廣寧實際上有著兩個蒙古千戶一個漢人千戶還有兩個女真千戶,而且都是滿編甚至超員的千人編製,足足五千多精銳受廣寧達魯花赤齊格奇的轄製。
齊格奇作為曾經忽必烈的下屬,其下屬的漢人千戶可以說是整個蒙古汗國唯一一支漢軍了。阿裏不哥還在世時他就多次請求阿裏不哥,希望學習漢人在遼東設置路府州縣管理民政,但都被阿裏不哥撇到一邊。
畢竟阿裏不哥當初就是打的反對漢化的旗號才贏得了一眾蒙古部族的擁戴,所以齊格奇自然也就成了整個蒙古汗國的異類,將他和他的手下安排在廣寧,也算是一種變相的發配。
齊格奇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了,當年他隨著父祖十六歲就在忽必烈的麾下征戰四方,等到蒙哥汗死於釣魚台下,而後忽必烈又在洛陽遇刺身亡時,年僅二十五歲的他已是一名萬戶,連忽必烈都曾親口誇獎他是一隻草原的神鷹。可短短兩年之後,真金戰敗被殺,他被迫歸降阿裏不哥,這隻草原的神鷹也就被折斷了翅膀。
這三十多年來,齊格奇忍辱負重,總算是將一些當年忽必烈的臣屬庇護了下來,他們這些人雖都被驅趕發配到這廣寧與燕軍交戰,但好歹免去了被屠戮的命運。
而今,六十二歲的齊格奇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自己這隻病鷹一旦倒下,草原上的豺狼就會迫不及待的撲上來將他的部眾分食殆盡。甚至如今他這隻病鷹還在苟延殘喘的時候,那些豺狼已經忍不住伸出試探的爪牙。
他的頂頭上司,被遼陽王派來監視他們的沈陽萬戶府達魯花赤俺巴孩,就是一隻嗜血殘暴且愚蠢的食腐禿鷲。在齊格奇看來,這個蠢貨整日裏不是在想著怎麽盤剝境內的漢人女真人,就是在盯著自己這幫人的後背,隨時想著撲上來將自己吃掉。完全不顧在遼西虎視眈眈的大虞,不顧危如累卵的蒙古汗國,隻想著滿足自己的貪欲,滿足自己的殺戮欲望。若不是遼陽王明裏帖木兒還算有幾分清醒,自己這夥部眾,早就被俺巴孩啃噬幹淨了。
這些年俺巴孩沒少在他的糧草供應上動手腳,兩個月前更是對自己倚重的漢商橫加劫掠,這讓齊格奇終於忍無可忍,終於決定給俺巴孩點顏色看看,所以才有了那次丁輝對陳輝的截殺。
隻是齊格奇沒想到,結果是自己派去的人隻有三個活著迴來了,那個漢人商人丁輝也跑了。而且手下告訴自己被殺的人裏有很多沈陽府的軍卒,這讓齊格奇很是憂慮俺巴孩接下來的報複。
但令齊格奇沒想到的是過去了兩個月,俺巴孩沒有半分動靜,好像無事發生一樣。這並沒有讓齊格奇鬆一口氣,反而令他更為緊張,因為他知道,草原的惡狼吃人前總會保持安靜。
俺巴孩那邊的事還沒個結果,錦州那邊又有了新情況。下麵的探馬迴報,錦州城突然多了三千多精兵,那個大虞燕王新封的年輕世子也來到了錦州。
齊格奇當然明白這頭幼虎是衝著自己來的,這讓齊格奇不禁想到了漢人的一句古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心中想著那隻燕氏幼虎,齊格奇不禁用蒼老的手掌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裏有一道陳年傷疤,幾乎將他的胸膛劈開,這是那隻幼虎的祖父留下的。
當年的齊格奇和燕驥正麵交過手,被燕驥一路從燕京攆到了廣寧,當然他也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當年燕維疆輕敵冒進陷入埋伏就是齊格奇的手筆。如今他的老對手王公武的二公子也是在此戰中被踏為肉泥,但是,當齊格奇追殺燕維疆時迎麵撞上了前來支援的燕驥。
齊格奇清楚的記得那天下午,如血的殘陽下,燕驥帶著麾下的精銳鐵騎,背著殘陽自西麵殺來。隻一個交鋒,燕驥的騎兵就衝亂了他們的陣型,而齊格奇也在和燕驥的一個照麵間,被一刀斬落馬下。
齊格奇至今都清楚的記得那雙冷漠平靜,不帶一絲情感的眼睛。在那雙眼睛的注視下,曾經隨忽必烈鞭笞天下的齊格奇好像一隻被猛虎盯住的羔羊,猛虎隻需平靜的揮一揮利爪,獵物就會變成淩亂的血肉。
若不是身上的盔甲實屬精良,自己的部眾拚死以抗,齊格奇絕活不到今日。那日之後,那雙冷漠無情的雙眼就成了齊格奇揮之不去的夢魘。幸虧當時大虞的太祖崩逝,燕驥迴師關內,否則遼東能否守住不說,自己腳下的廣寧是絕對難以守住的。
在京城中,大多人都對他這位前途不明的燕王長子敬而遠之,隻有老相沈熙之會對其規勸誡勉一二,所以當初燕行雲在燕京謀劃自己遇刺一事,才會將老相算進去,當做自己在燕京中的依靠。
到了遼西之後,這位孤傲倔強,並不將他世子身份看在眼裏的老將軍反而讓燕行雲感覺親近。他畢竟隻是一個不滿十六歲的少年,這位心直口快,什麽都敢說而且本領超絕的老將軍,使得燕行雲心中產生了一絲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孺慕之情。
此刻的燕行雲麵對老將的出言不遜,心中隻有孩童麵對師長訓誡的尷尬,所以當王遠猷開口後,燕行雲急忙轉身阻止了他。而王公武大概也覺得自己說話有些太過粗放無禮,也是尷尬的清了清嗓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於是整座書房就這麽沉寂了下去,讓本就有些尷尬的氣氛更加局促了。
站在一旁的張恪和葉庭圭,在這局促的氛圍裏也插不上話,隻得將目光移開,四處亂看。張恪看著這位老將樸素的書房,心想,老將軍這樸素的書房,可真是樸素啊!怎麽連盆花都沒有,嗯,書也不多。
沉默了一會,還是燕行雲想要開口再解釋一下,但王公武看燕行雲想要張口便搶先說道:“殿下受王命巡撫遼西地方總督提調一切軍政事,殿下要做的事,我盡力配合便是,至於那些銀錢本就是殿下帶來的,殿下做主就是!”
看著自己老父親偏要好話硬說的樣子,王遠猷也是頗為無奈。好在此事算是定了下來,之後燕行雲又和王公武詳細探討了將在遼西推行新策的諸多事項,一直談至大半夜才結束,還定下來過幾日與大寧知府方之望,以及各州知州共同商量關於興商肥民屯田等三項事務細則。
祥嘉十五年四月初十,燕行雲派葉庭圭迴燕京,再過十幾天,四月二十三是燕行雲的父王燕維疆的四十四歲的壽辰。葉庭圭除了押送燕行雲匯同遼西所有官員獻給燕維疆的賀禮,還有他在遼西的剿匪捷報以及關於在遼西興盛商路、屯田以及練民兵為衛軍守衛城池的條陳。
在與張恪以及王公武一同商議後,燕行雲特意將自己的剿匪一事書寫的花團錦簇,將炫功邀寵之意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後在最後略微提了提需要朝廷批準的三項事宜。
這麽做的目的自然是讓滿朝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個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剿了幾百土匪就歡天喜地,並且大肆吹捧自己的‘草包’世子身上,讓他最後所提的三項建議更像是年輕人又一次耐不住性子,想要正式自己能力浮誇之舉。
除此之外,葉庭圭最重要的任務,是向老相沈熙之當麵陳述燕行雲將在遼西實行的策略。燕行雲曾想親自書寫書信一封讓葉庭圭轉交老相,但最後還是作罷,隻寫了一封普通的問安書信,具體事宜皆由葉庭圭口述轉達。
如今的燕行雲不想冒半點風險,他在遼西的謀劃還未起步,容不得半點差池,而葉庭圭是自他八歲起就護衛他左右的親信,是除了高福外燕行雲最為信重之人。由葉庭圭去口述轉達,燕行雲更為放心。
果然,燕行雲這一封奏疏上去,惹得燕維疆在朝堂上不禁發笑,與朝臣們說著自己這個兒子的浮誇邀功之舉。燕行雲還將陳梁謊稱丁輝將一根萬年人參賣了五百兩黃金的事當做笑話一般寫在了奏疏上,並寫明那根人參就是他買來獻與燕維疆的賀禮,惹得燕維疆又一陣發笑。
燕行雲寫上這些自然是防患於未然,免得以後這謠言傳至燕京惹出麻煩,不過這也讓燕行雲這封奏疏極為冗長囉嗦。燕維疆耐著性子看完後不禁當眾埋怨了王公武兩句,說他竟由著燕行雲胡鬧,這麽毫無實物的奏章也跟著一同署名。
不過燕維疆到底還是開心的,自己的長子去遼西沒有惹出亂子,還剿了一夥土匪,到底是件長臉的事。而且這次王公武肯在燕行雲如此浮誇冗長的奏章上聯署,在燕維疆看來,這是這個孤傲倔強的老將軍在委婉的向自己低頭。
雖然這些年燕維疆內心中一直覺著對不起王公武,可王公武的臭脾氣也著實是讓他頭疼,他身為一國之主總不能讓他拉下麵子去跟王公武示好。
所以在這種心情下,燕行雲後麵所請的三件事燕維疆也照準了。自打上次大虞朝廷派李宗義來為燕行雲頒賜冊立詔書後不久,朝廷拖欠燕國邊軍的糧餉被悉數運抵燕京,這讓燕維疆也徹底打消了放棄遼西的念頭,畢竟誰也不想被史官在史冊上扣上個丟土失地的名聲。
秦弛也看的出燕維疆在燕行雲剿匪之事上還是滿意高興的,他自然不會蠢到在這個時候去去觸黴頭,所以也未曾在此事上為難。隻有幾個不開眼的一直叫囂著要放棄遼西的還在出來蹦躂,自然被燕維疆罵了個狗血淋頭。
等葉庭圭帶著燕維疆的旨意返迴大寧時,已經到了五月初。燕行雲沒有再留在大寧,而是帶著自己一眾的護衛再次出發去了錦州。他以後就要常駐錦州,對於此事,他和王公武爭論了幾次,王公武自然不願意放燕行雲去涉險,可最終還是拗不過燕行雲,無奈他隻得讓王遠猷帶著自己手下的那一營兵馬也歸了燕行雲。
得了燕維疆可以新編衛軍的旨意,燕行雲首先給自己的護衛們弄了個驍雲衛的稱號。燕行雲將自己從燕京帶來的二營兵馬,王遠猷的一營兵馬以及韓熊那一標新編遊騎統統歸入了驍雲衛。
燕行雲還直接給王遠猷升了兩品,由正五品的都統升為正四品的指揮僉事,並讓其以指揮僉事代行驍雲衛指揮使事,這其實是讓王遠猷直接從一名正五品武將一步登天有了正三品武將的職權。
之後燕行雲更是讓韓熊放開手腳練兵擴軍,燕行雲直接告訴韓熊他能帶出多少遊騎就給他封多大的官,帶出一營他就是驍雲衛的都統。
而韓熊果然也不負眾望的問出了那句,“若是帶出一衛的遊騎呢?”
燕行雲則笑著迴他若是帶出一衛,那他就將驍雲衛分為左右兩衛,讓他韓熊獨掌一衛。韓熊這家夥得寸進尺,又問道若是他拉出兩衛人馬,又當如何。
燕行雲則笑眯眯的說,若是拉出兩衛人馬就派他去攻打廣寧,打下來論功行賞,打不下來必是他韓熊偽造兵籍濫竽充數,到時候他可以讓韓熊自己挑一個舒服的死法。
如此,當燕行雲帶著兩千精兵來到錦州,加上他之前就留在這裏的一千護衛,錦州能夠和蒙古人野戰對拚的兵力一下子就增長到九千多人。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有了這九千精兵,燕行雲不由得就將目光放在了近在咫尺的廣寧千戶府。
在錦州東北方向僅僅一百五十餘裏處,便是蒙古人廣寧千戶所的首府,廣寧城所在。廣寧雖然隻是沈陽萬戶府下轄的一個千戶所,但因為是和遼西交戰的前沿,所以廣寧實際上有著兩個蒙古千戶一個漢人千戶還有兩個女真千戶,而且都是滿編甚至超員的千人編製,足足五千多精銳受廣寧達魯花赤齊格奇的轄製。
齊格奇作為曾經忽必烈的下屬,其下屬的漢人千戶可以說是整個蒙古汗國唯一一支漢軍了。阿裏不哥還在世時他就多次請求阿裏不哥,希望學習漢人在遼東設置路府州縣管理民政,但都被阿裏不哥撇到一邊。
畢竟阿裏不哥當初就是打的反對漢化的旗號才贏得了一眾蒙古部族的擁戴,所以齊格奇自然也就成了整個蒙古汗國的異類,將他和他的手下安排在廣寧,也算是一種變相的發配。
齊格奇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了,當年他隨著父祖十六歲就在忽必烈的麾下征戰四方,等到蒙哥汗死於釣魚台下,而後忽必烈又在洛陽遇刺身亡時,年僅二十五歲的他已是一名萬戶,連忽必烈都曾親口誇獎他是一隻草原的神鷹。可短短兩年之後,真金戰敗被殺,他被迫歸降阿裏不哥,這隻草原的神鷹也就被折斷了翅膀。
這三十多年來,齊格奇忍辱負重,總算是將一些當年忽必烈的臣屬庇護了下來,他們這些人雖都被驅趕發配到這廣寧與燕軍交戰,但好歹免去了被屠戮的命運。
而今,六十二歲的齊格奇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自己這隻病鷹一旦倒下,草原上的豺狼就會迫不及待的撲上來將他的部眾分食殆盡。甚至如今他這隻病鷹還在苟延殘喘的時候,那些豺狼已經忍不住伸出試探的爪牙。
他的頂頭上司,被遼陽王派來監視他們的沈陽萬戶府達魯花赤俺巴孩,就是一隻嗜血殘暴且愚蠢的食腐禿鷲。在齊格奇看來,這個蠢貨整日裏不是在想著怎麽盤剝境內的漢人女真人,就是在盯著自己這幫人的後背,隨時想著撲上來將自己吃掉。完全不顧在遼西虎視眈眈的大虞,不顧危如累卵的蒙古汗國,隻想著滿足自己的貪欲,滿足自己的殺戮欲望。若不是遼陽王明裏帖木兒還算有幾分清醒,自己這夥部眾,早就被俺巴孩啃噬幹淨了。
這些年俺巴孩沒少在他的糧草供應上動手腳,兩個月前更是對自己倚重的漢商橫加劫掠,這讓齊格奇終於忍無可忍,終於決定給俺巴孩點顏色看看,所以才有了那次丁輝對陳輝的截殺。
隻是齊格奇沒想到,結果是自己派去的人隻有三個活著迴來了,那個漢人商人丁輝也跑了。而且手下告訴自己被殺的人裏有很多沈陽府的軍卒,這讓齊格奇很是憂慮俺巴孩接下來的報複。
但令齊格奇沒想到的是過去了兩個月,俺巴孩沒有半分動靜,好像無事發生一樣。這並沒有讓齊格奇鬆一口氣,反而令他更為緊張,因為他知道,草原的惡狼吃人前總會保持安靜。
俺巴孩那邊的事還沒個結果,錦州那邊又有了新情況。下麵的探馬迴報,錦州城突然多了三千多精兵,那個大虞燕王新封的年輕世子也來到了錦州。
齊格奇當然明白這頭幼虎是衝著自己來的,這讓齊格奇不禁想到了漢人的一句古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心中想著那隻燕氏幼虎,齊格奇不禁用蒼老的手掌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裏有一道陳年傷疤,幾乎將他的胸膛劈開,這是那隻幼虎的祖父留下的。
當年的齊格奇和燕驥正麵交過手,被燕驥一路從燕京攆到了廣寧,當然他也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當年燕維疆輕敵冒進陷入埋伏就是齊格奇的手筆。如今他的老對手王公武的二公子也是在此戰中被踏為肉泥,但是,當齊格奇追殺燕維疆時迎麵撞上了前來支援的燕驥。
齊格奇清楚的記得那天下午,如血的殘陽下,燕驥帶著麾下的精銳鐵騎,背著殘陽自西麵殺來。隻一個交鋒,燕驥的騎兵就衝亂了他們的陣型,而齊格奇也在和燕驥的一個照麵間,被一刀斬落馬下。
齊格奇至今都清楚的記得那雙冷漠平靜,不帶一絲情感的眼睛。在那雙眼睛的注視下,曾經隨忽必烈鞭笞天下的齊格奇好像一隻被猛虎盯住的羔羊,猛虎隻需平靜的揮一揮利爪,獵物就會變成淩亂的血肉。
若不是身上的盔甲實屬精良,自己的部眾拚死以抗,齊格奇絕活不到今日。那日之後,那雙冷漠無情的雙眼就成了齊格奇揮之不去的夢魘。幸虧當時大虞的太祖崩逝,燕驥迴師關內,否則遼東能否守住不說,自己腳下的廣寧是絕對難以守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