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行雲帶人在原地紮營等了一天,趙山傑才帶著錦州軍趕來與燕行雲匯合。這一天更多的消息傳了迴來,燕行雲等人這才確信了李妙清的話。
俺巴孩那個瘋子當真用個蹩腳的借口就殺了齊格奇,並且還在廣寧城直接開禁屠殺劫掠了一天一夜。不止城內的漢人受到了屠戮,女真人和齊格奇的親信部族也沒能幸免。
當這些消息得到了前方遊騎的確認,燕行雲依然覺得有些荒唐,倒是趙山傑麵對這些反而更為平靜些。趙山傑對燕行雲等人說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俺巴孩的行為放在蒙古人那邊其實算不上太過離經叛道。
蒙古人的遊牧天性曆來就是強者為王弱肉強食,草原上為了牧場牲畜和女人發生什麽樣的衝突都是有可能的,反而是齊格奇此人因為一直崇尚漢化,行事作風更像漢人一些,所以才會認為俺巴孩也會恪守一些所謂的官場規矩。
但在趙山傑看來,俺巴孩最後可能都不會受到任何的懲罰,畢竟齊格奇已經死了,而且他本就不得遼陽王的歡心,最終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聽完趙山傑的分析,燕行雲明白了幾分。不過此番齊格奇被一刀宰了,而廣寧雖然剛剛經曆了一場內亂,但畢竟有俺巴孩坐鎮,還有他帶來的五千蒙古輕騎。對於燕行雲來說進攻廣寧已沒有任何機會,隻得無奈的和趙山傑商量撤軍返迴錦州。
不僅如此,他們這邊撤迴錦州,川州那邊的興中軍自然也就沒了偷襲的機會,看來最終燕行雲折騰這一番隻能是空耗糧草。好在燕行雲還能安慰自己齊格奇這隻老狐狸總算是死了,也算是除了一位勁敵。
就在燕行雲下令準備撤軍時,前方的遊騎飛馬來報,說是俺巴孩已經親率五千騎兵出了廣寧城,正朝著此地疾馳而來。
這令燕行雲瞬間來了興趣,俺巴孩率領五千騎來找燕行雲的黴頭,那麽隻要燕行雲能夠牽製住這五千騎兵,北方興中軍那邊就又有機會趁機拿下懿州或者豪州,燕行雲急忙找來趙山傑商量部署。
這次趙山傑倒沒有反對,俺巴孩此來一定是為了示威而來,此時錦州軍加上燕行雲的驍雲衛加起來有近八千精兵,雖然隻有一千的騎兵,但肯定是不怕俺巴孩這區區五千人。這也就注定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隻要俺巴孩沒有瘋到用五千輕騎正麵來衝陣,那麽燕軍這邊自然留不住這些來去如風的蒙古騎兵。
但俺巴孩也別想能在錦州軍身上討到些什麽便宜,此時若是後撤,平白墮了士氣軍心不說,更有可能在後撤時被俺巴孩追上騷擾,那是更加麻煩。更何況此時錦州北邊的義州軍已經南下,距此不過三十裏。
若隻從沙盤來看,義州才是與廣寧正對,雙方直線距離不過一百二十餘裏。隻不過兩者之間有山巒阻隔,不便行軍,所以位處廣寧西南方的錦州才成了與廣寧直麵相持的。
經與趙山傑商議後二人決定,帶領錦州軍再度前行十裏紮營,令義州軍到他們如今所在位置紮營作為後援控厄後方。
向東移營十裏後,當日傍晚,俺巴孩已經帶領手下騎兵趕到,因為天色已晚,雙方沒有發生衝突。俺巴孩紮營之後派人前來傳話,約燕行雲明日兩軍陣前敘話。
趙山傑當即表示反對,表示俺巴孩此人心性無常,難以揣測,但燕行雲卻覺得兩軍對峙的陣前俺巴孩耍不出什麽花樣,便應了下來。
第二日一早,太陽升起後,雙方埋鍋做飯。及至巳時初,隨著陣陣戰鼓響,雙方出營列陣。燕軍在西南,蒙古人在東北方,選在此時出營對壘,雙方士卒皆不會被太陽直射雙眼。
兩方皆是久經戰陣,任何的細節都在斤斤計較。錦州軍於營前結圓陣,中間為燕行雲和驍雲衛的一千精騎,驍雲衛另外兩千步卒由方元修率領留於營寨內作為後援。
相較於燕軍這邊,蒙古騎兵那邊就顯得隨意的多,隻簡單分了左中右三路。隻不過俺巴孩在左右兩翼各安排了兩千輕騎,中陣反而隻有一千人。
這也符合蒙古輕騎的作戰方式,一旦開戰,左右兩翼迂迴包繞,圍繞敵軍先用弓箭襲擾,然後不斷以小股輕騎試探對方陣線,一旦對方陣線鬆動,便會向狼群一樣撲上去將步兵的陣線撕開一個口子,讓其餘騎軍魚貫而入,分割步軍。
一旦步軍的陣線被衝散分割,那麽麵對騎兵就隻有被追趕屠戮的下場。所以錦州軍麵對這些蒙古騎兵選擇了更為穩妥的三層圓陣,三層刀盾手配合長矛拒馬,內部輔以弓箭手四方照應,可以確保無論這些蒙古輕騎則怎麽包繞襲擾,都拿錦州軍無可奈何。
雖然錦州軍麵對這些蒙古輕騎結成圓陣看似隻有挨打的份,蒙古輕騎環繞包抄,以弓箭侵擾,看似既能襲殺步軍又無損自身,似乎隻要耗下去騎兵就可以輕鬆磨死結陣的步卒。
但其實不然,因為騎兵的馬力有限,他們想要取勝也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步軍的陣線鬆動,並抓住機會一舉撕爛步軍的防線,才能擊潰步軍。
若是在一塊耗時間,屢經戰陣的精銳步卒可以結陣在原地耗上一天一夜。而騎兵的馬別說一天一夜,以戰場上薄陣的速度跑上半個時辰,再好的戰馬力氣也耗的差不多了,跑上一個時辰這些騎兵就別想再騎在馬背上了。
所以說如果這些蒙古的輕騎如果無法快速破開步軍的防線,就得後撤休整。而且步軍陣中的弓箭手也不是吃幹飯的,雙方對射,一方騎在馬上難以被射中但弓箭的準頭和力道就差,另一方站在地上而且用的石數更強的步弓,也說不上哪方更占優勢。
錦州軍正麵讓開一道出口,燕行雲領著驍雲衛一千精騎魚貫而出,於陣前錐形排列,身後的錦州軍陣線隨即合並。對麵俺巴孩也領著中軍一千騎緩緩向前,雙方相距約一百丈時停步,五十丈的距離可以讓戰馬起步加速至極致,這個距離可以保證雙方騎兵對衝時,交鋒的那一刻可以施展出極致的戰力。
此次俺巴孩帶來的騎兵是實打實的輕騎,皆是身著皮甲,背輕弓胯彎刀。但燕行雲這一千精騎確是身著鐵甲,配有長槍。雖然並無馬甲算不上重騎,這些人也大多是從燕京帶來,戰陣經驗不多。但若是對麵的騎兵膽敢與他們對衝,恐怕也還是要吃些苦頭。
雙方騎卒停馬之後,俺巴孩帶著一名扈從驅馬前行。見此,燕行雲也帶著劉彪一人緩緩前行,葉庭圭帶領著這一營騎兵開始戒備,一旦情況有異就開始衝陣。
燕行雲與俺巴孩相距十丈之時,雙方扈從停馬,隻有二人還在緩緩前行,最終二人相距一丈時兩人駐馬相對。大概是都對自己有著相當的自信,二人今日都未著甲。俺巴孩隻在腰間配了一把長刀,而燕行雲除了腰間佩刀還背負一把長弓。
兩人相互打量了一會兒,最終還是俺巴孩先開了口問道:“你就是那個燕國世子?”
雖然俺巴孩的問話略顯輕蔑,但燕行雲並不生氣,在馬背上拱了拱手,剛要開口客套兩句。可就在燕行雲抬手行禮準備開口的瞬間,俺巴孩猛然一夾馬腹,胯下戰馬嘶鳴一聲驟然向前奔來,電光火石間已接近燕行雲,俺巴孩右臂前伸就向著燕行雲抓來。
燕行雲瞬間驚的臉色一變,他萬沒想到俺巴孩這個瘋子,真的自大到了要跟他玩陣前單人擒將的戲碼。來不及抽刀,燕行雲隻得快速向左側一倒。即便反應迅速,可還是被俺巴孩抓住了右臂衣袖,好在燕行雲沒有猶豫整個人直接向著地上倒去,借著身體的重量掙斷了衣袖,整個人也已一種狼狽的姿態栽倒在地。
燕行雲倒地之後緊接著一個滾身,就將背後的弓拿在手裏。來不及去看俺巴孩,燕行雲直接張弓搭箭,一箭直射跟隨俺巴孩而來的那名扈從。
那名看著俺巴孩前衝也跟著向燕行雲衝來的扈從,沒想到燕行雲突然受驚落馬後能如此迅速的反擊,來不及躲閃格擋,被一箭正中咽喉,身子一歪倒下馬去。
在另一邊,未能擒住燕行雲的俺巴孩與燕行雲交錯而過,而看到俺巴孩有所異動的同時,燕行雲身後不遠處的劉彪已經大喝一聲衝著俺巴孩拍馬趕來。
劉彪一身精甲,手持一柄雙手戰錘,錘頭布滿尖刺。這是劉彪成為燕行雲親衛後,特意請軍中匠人為其量身打造的兵器。一般的長槍長刀對於技法要求較高,重量上對於劉彪也輕了些。所以遴選之後,劉彪選擇了這柄長柄錘,長約六尺,精鐵打造,足有十八斤重,常人難以用其揮舞廝殺,但在劉彪手中卻可如臂指使。
劉彪持其在校場演武,身旁半丈之內如颶風過崗,無堅不摧,無物不碎,觀之令人膽寒。此時的劉彪怒目圓睜雙手持錘,向著俺巴孩襲來。
俺巴孩早已注意到燕行雲身後那位身材駭人的魁梧巨漢,但他對自己依舊頗為自信,他看到劉彪和他手持的駭人鐵錘,知曉其必然神力驚人。但俺巴孩推測其即便神力驚人,但使用如此沉重的武器,行動必然笨拙,自己隻要稍作招架,尋到他的破綻亦可斬殺他。
所以俺巴孩並未將劉彪太過放在眼中,他對於燕行雲能躲過自己剛才擒拿也是有些意外,他本以為拿下這個未經戰陣的毛頭小子是手到擒來的事。
不過此時他也並不灰心,想著後邊還有跟自己而來的扈從,即便他解決不了燕行雲,自己斬殺這持錘大漢後,再拿住燕行雲也不難。
幾個唿吸間,俺巴孩已經臨近劉彪,在之前與燕行雲錯身而過時,俺巴孩已將腰間寶刀抽出。俺巴孩死死盯著迎麵而來的劉彪,隻待其先行出手。
俺巴孩相信隻要對麵的壯漢持錘起手,那麽自己就能勘破其招數間的破綻,化解攻勢一招殺敵,隻可惜俺巴孩太過低估了劉彪的實力。二人接近之時,劉彪雙手握錘,借著馬勢對著俺巴孩就是一招勢大力沉的橫掃,出手之快速淩厲,好似他手中的鐵錘是一根輕巧的木棍般,錘頭速度之快竟在發出一陣尖銳的破空聲。
俺巴孩瞳孔驟然緊縮,匆忙間隻來得及右手持刀,刀尖向下,左手握住右手手腕,小臂抵在刀背上,刀尖接觸劉彪揮來的錘柄時順勢向上一挑,整個人也順勢向後倒伏在馬背上。
劉彪的鐵錘從俺巴孩的刀身上滑過,括出一串火花,等到錘柄磕到俺巴孩刀把上的護手時,俺巴孩終於握不住手上的寶刀,虎口被刀身上傳來的巨力震得崩裂出血,長刀也脫手飛出。不過好在經這借力一擋,俺巴孩好賴算是躲過了這一錘。
交錯之後,俺巴孩駭然望向身後,他沒想到燕行雲身邊的這個壯漢竟有如此神力。更令俺巴孩駭然的是,自己帶來的那名扈從此時竟脖頸中箭倒在地上,而那個被自己輕視的毛頭小子,正一臉氣急敗壞的張弓搭箭瞄向自己。俺巴孩急忙一個閃身藏於馬腹,躲過了燕行雲一箭,撥馬向南逃離。
劉彪來到燕行雲身邊護著燕行雲上馬,二人也顧不上追擊俺巴孩,上馬之後折向北方縱馬離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雙方遠處的騎兵,在看到自家主將情況有異的刹那就開始結陣提速。場中四人交手的片刻間,聲如滾雷的馬蹄聲已經響徹這片草原,再在此處停留,就會被兩股相向而行的恐怖洪流攪成碎片。
燕行雲和俺巴孩分別向北向南,避開了雙方騎兵即將交戰的戰場,而後折向自家主營,這時,葉庭圭已經帶著驍雲衛一千精騎和俺巴孩的一千中軍輕騎撞在了一起。
俺巴孩的輕騎到底不敢與對麵全身著甲,手持長槍的鐵騎正麵相抗,也是借著驍雲衛的錐形衝陣順勢化為左右兩翼,與驍雲衛交錯之後折返歸入左右兩軍之中。
驍雲衛這一千騎在交手之後,迅速折返分為兩支分列錦州軍左右兩翼。雙方這一次交手聲勢浩大,但由於蒙古騎兵的刻意避戰,可謂雷聲大雨點小,都沒有什麽太大損失。
蒙古人的騎兵就是如此,當你與他實力相當或者略強於他時,隻要他想要避戰你就很難抓得住他,而你若是無法抵擋他的襲擾,被他抓住破綻,他又能瞬間衝上來將你撕碎。
這還是如今被趕迴關外草原,缺少鐵器火藥的蒙古騎兵。借此也可窺探當年隨著成吉思汗鞭笞天下,用大量的鐵甲與火器武裝自己,可以正麵擊碎步兵結陣的蒙古鐵騎是何等恐怖,何等的令人生畏。
燕行雲和俺巴孩各自迴陣後,雙方皆知今日也算到此為止了。俺巴孩啃不動錦州軍的防禦,燕行雲也拿俺巴孩這夥輕騎無可奈何,雙方隔空叫罵一陣便各自迴營。
俺巴孩那個瘋子當真用個蹩腳的借口就殺了齊格奇,並且還在廣寧城直接開禁屠殺劫掠了一天一夜。不止城內的漢人受到了屠戮,女真人和齊格奇的親信部族也沒能幸免。
當這些消息得到了前方遊騎的確認,燕行雲依然覺得有些荒唐,倒是趙山傑麵對這些反而更為平靜些。趙山傑對燕行雲等人說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俺巴孩的行為放在蒙古人那邊其實算不上太過離經叛道。
蒙古人的遊牧天性曆來就是強者為王弱肉強食,草原上為了牧場牲畜和女人發生什麽樣的衝突都是有可能的,反而是齊格奇此人因為一直崇尚漢化,行事作風更像漢人一些,所以才會認為俺巴孩也會恪守一些所謂的官場規矩。
但在趙山傑看來,俺巴孩最後可能都不會受到任何的懲罰,畢竟齊格奇已經死了,而且他本就不得遼陽王的歡心,最終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聽完趙山傑的分析,燕行雲明白了幾分。不過此番齊格奇被一刀宰了,而廣寧雖然剛剛經曆了一場內亂,但畢竟有俺巴孩坐鎮,還有他帶來的五千蒙古輕騎。對於燕行雲來說進攻廣寧已沒有任何機會,隻得無奈的和趙山傑商量撤軍返迴錦州。
不僅如此,他們這邊撤迴錦州,川州那邊的興中軍自然也就沒了偷襲的機會,看來最終燕行雲折騰這一番隻能是空耗糧草。好在燕行雲還能安慰自己齊格奇這隻老狐狸總算是死了,也算是除了一位勁敵。
就在燕行雲下令準備撤軍時,前方的遊騎飛馬來報,說是俺巴孩已經親率五千騎兵出了廣寧城,正朝著此地疾馳而來。
這令燕行雲瞬間來了興趣,俺巴孩率領五千騎來找燕行雲的黴頭,那麽隻要燕行雲能夠牽製住這五千騎兵,北方興中軍那邊就又有機會趁機拿下懿州或者豪州,燕行雲急忙找來趙山傑商量部署。
這次趙山傑倒沒有反對,俺巴孩此來一定是為了示威而來,此時錦州軍加上燕行雲的驍雲衛加起來有近八千精兵,雖然隻有一千的騎兵,但肯定是不怕俺巴孩這區區五千人。這也就注定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隻要俺巴孩沒有瘋到用五千輕騎正麵來衝陣,那麽燕軍這邊自然留不住這些來去如風的蒙古騎兵。
但俺巴孩也別想能在錦州軍身上討到些什麽便宜,此時若是後撤,平白墮了士氣軍心不說,更有可能在後撤時被俺巴孩追上騷擾,那是更加麻煩。更何況此時錦州北邊的義州軍已經南下,距此不過三十裏。
若隻從沙盤來看,義州才是與廣寧正對,雙方直線距離不過一百二十餘裏。隻不過兩者之間有山巒阻隔,不便行軍,所以位處廣寧西南方的錦州才成了與廣寧直麵相持的。
經與趙山傑商議後二人決定,帶領錦州軍再度前行十裏紮營,令義州軍到他們如今所在位置紮營作為後援控厄後方。
向東移營十裏後,當日傍晚,俺巴孩已經帶領手下騎兵趕到,因為天色已晚,雙方沒有發生衝突。俺巴孩紮營之後派人前來傳話,約燕行雲明日兩軍陣前敘話。
趙山傑當即表示反對,表示俺巴孩此人心性無常,難以揣測,但燕行雲卻覺得兩軍對峙的陣前俺巴孩耍不出什麽花樣,便應了下來。
第二日一早,太陽升起後,雙方埋鍋做飯。及至巳時初,隨著陣陣戰鼓響,雙方出營列陣。燕軍在西南,蒙古人在東北方,選在此時出營對壘,雙方士卒皆不會被太陽直射雙眼。
兩方皆是久經戰陣,任何的細節都在斤斤計較。錦州軍於營前結圓陣,中間為燕行雲和驍雲衛的一千精騎,驍雲衛另外兩千步卒由方元修率領留於營寨內作為後援。
相較於燕軍這邊,蒙古騎兵那邊就顯得隨意的多,隻簡單分了左中右三路。隻不過俺巴孩在左右兩翼各安排了兩千輕騎,中陣反而隻有一千人。
這也符合蒙古輕騎的作戰方式,一旦開戰,左右兩翼迂迴包繞,圍繞敵軍先用弓箭襲擾,然後不斷以小股輕騎試探對方陣線,一旦對方陣線鬆動,便會向狼群一樣撲上去將步兵的陣線撕開一個口子,讓其餘騎軍魚貫而入,分割步軍。
一旦步軍的陣線被衝散分割,那麽麵對騎兵就隻有被追趕屠戮的下場。所以錦州軍麵對這些蒙古騎兵選擇了更為穩妥的三層圓陣,三層刀盾手配合長矛拒馬,內部輔以弓箭手四方照應,可以確保無論這些蒙古輕騎則怎麽包繞襲擾,都拿錦州軍無可奈何。
雖然錦州軍麵對這些蒙古輕騎結成圓陣看似隻有挨打的份,蒙古輕騎環繞包抄,以弓箭侵擾,看似既能襲殺步軍又無損自身,似乎隻要耗下去騎兵就可以輕鬆磨死結陣的步卒。
但其實不然,因為騎兵的馬力有限,他們想要取勝也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步軍的陣線鬆動,並抓住機會一舉撕爛步軍的防線,才能擊潰步軍。
若是在一塊耗時間,屢經戰陣的精銳步卒可以結陣在原地耗上一天一夜。而騎兵的馬別說一天一夜,以戰場上薄陣的速度跑上半個時辰,再好的戰馬力氣也耗的差不多了,跑上一個時辰這些騎兵就別想再騎在馬背上了。
所以說如果這些蒙古的輕騎如果無法快速破開步軍的防線,就得後撤休整。而且步軍陣中的弓箭手也不是吃幹飯的,雙方對射,一方騎在馬上難以被射中但弓箭的準頭和力道就差,另一方站在地上而且用的石數更強的步弓,也說不上哪方更占優勢。
錦州軍正麵讓開一道出口,燕行雲領著驍雲衛一千精騎魚貫而出,於陣前錐形排列,身後的錦州軍陣線隨即合並。對麵俺巴孩也領著中軍一千騎緩緩向前,雙方相距約一百丈時停步,五十丈的距離可以讓戰馬起步加速至極致,這個距離可以保證雙方騎兵對衝時,交鋒的那一刻可以施展出極致的戰力。
此次俺巴孩帶來的騎兵是實打實的輕騎,皆是身著皮甲,背輕弓胯彎刀。但燕行雲這一千精騎確是身著鐵甲,配有長槍。雖然並無馬甲算不上重騎,這些人也大多是從燕京帶來,戰陣經驗不多。但若是對麵的騎兵膽敢與他們對衝,恐怕也還是要吃些苦頭。
雙方騎卒停馬之後,俺巴孩帶著一名扈從驅馬前行。見此,燕行雲也帶著劉彪一人緩緩前行,葉庭圭帶領著這一營騎兵開始戒備,一旦情況有異就開始衝陣。
燕行雲與俺巴孩相距十丈之時,雙方扈從停馬,隻有二人還在緩緩前行,最終二人相距一丈時兩人駐馬相對。大概是都對自己有著相當的自信,二人今日都未著甲。俺巴孩隻在腰間配了一把長刀,而燕行雲除了腰間佩刀還背負一把長弓。
兩人相互打量了一會兒,最終還是俺巴孩先開了口問道:“你就是那個燕國世子?”
雖然俺巴孩的問話略顯輕蔑,但燕行雲並不生氣,在馬背上拱了拱手,剛要開口客套兩句。可就在燕行雲抬手行禮準備開口的瞬間,俺巴孩猛然一夾馬腹,胯下戰馬嘶鳴一聲驟然向前奔來,電光火石間已接近燕行雲,俺巴孩右臂前伸就向著燕行雲抓來。
燕行雲瞬間驚的臉色一變,他萬沒想到俺巴孩這個瘋子,真的自大到了要跟他玩陣前單人擒將的戲碼。來不及抽刀,燕行雲隻得快速向左側一倒。即便反應迅速,可還是被俺巴孩抓住了右臂衣袖,好在燕行雲沒有猶豫整個人直接向著地上倒去,借著身體的重量掙斷了衣袖,整個人也已一種狼狽的姿態栽倒在地。
燕行雲倒地之後緊接著一個滾身,就將背後的弓拿在手裏。來不及去看俺巴孩,燕行雲直接張弓搭箭,一箭直射跟隨俺巴孩而來的那名扈從。
那名看著俺巴孩前衝也跟著向燕行雲衝來的扈從,沒想到燕行雲突然受驚落馬後能如此迅速的反擊,來不及躲閃格擋,被一箭正中咽喉,身子一歪倒下馬去。
在另一邊,未能擒住燕行雲的俺巴孩與燕行雲交錯而過,而看到俺巴孩有所異動的同時,燕行雲身後不遠處的劉彪已經大喝一聲衝著俺巴孩拍馬趕來。
劉彪一身精甲,手持一柄雙手戰錘,錘頭布滿尖刺。這是劉彪成為燕行雲親衛後,特意請軍中匠人為其量身打造的兵器。一般的長槍長刀對於技法要求較高,重量上對於劉彪也輕了些。所以遴選之後,劉彪選擇了這柄長柄錘,長約六尺,精鐵打造,足有十八斤重,常人難以用其揮舞廝殺,但在劉彪手中卻可如臂指使。
劉彪持其在校場演武,身旁半丈之內如颶風過崗,無堅不摧,無物不碎,觀之令人膽寒。此時的劉彪怒目圓睜雙手持錘,向著俺巴孩襲來。
俺巴孩早已注意到燕行雲身後那位身材駭人的魁梧巨漢,但他對自己依舊頗為自信,他看到劉彪和他手持的駭人鐵錘,知曉其必然神力驚人。但俺巴孩推測其即便神力驚人,但使用如此沉重的武器,行動必然笨拙,自己隻要稍作招架,尋到他的破綻亦可斬殺他。
所以俺巴孩並未將劉彪太過放在眼中,他對於燕行雲能躲過自己剛才擒拿也是有些意外,他本以為拿下這個未經戰陣的毛頭小子是手到擒來的事。
不過此時他也並不灰心,想著後邊還有跟自己而來的扈從,即便他解決不了燕行雲,自己斬殺這持錘大漢後,再拿住燕行雲也不難。
幾個唿吸間,俺巴孩已經臨近劉彪,在之前與燕行雲錯身而過時,俺巴孩已將腰間寶刀抽出。俺巴孩死死盯著迎麵而來的劉彪,隻待其先行出手。
俺巴孩相信隻要對麵的壯漢持錘起手,那麽自己就能勘破其招數間的破綻,化解攻勢一招殺敵,隻可惜俺巴孩太過低估了劉彪的實力。二人接近之時,劉彪雙手握錘,借著馬勢對著俺巴孩就是一招勢大力沉的橫掃,出手之快速淩厲,好似他手中的鐵錘是一根輕巧的木棍般,錘頭速度之快竟在發出一陣尖銳的破空聲。
俺巴孩瞳孔驟然緊縮,匆忙間隻來得及右手持刀,刀尖向下,左手握住右手手腕,小臂抵在刀背上,刀尖接觸劉彪揮來的錘柄時順勢向上一挑,整個人也順勢向後倒伏在馬背上。
劉彪的鐵錘從俺巴孩的刀身上滑過,括出一串火花,等到錘柄磕到俺巴孩刀把上的護手時,俺巴孩終於握不住手上的寶刀,虎口被刀身上傳來的巨力震得崩裂出血,長刀也脫手飛出。不過好在經這借力一擋,俺巴孩好賴算是躲過了這一錘。
交錯之後,俺巴孩駭然望向身後,他沒想到燕行雲身邊的這個壯漢竟有如此神力。更令俺巴孩駭然的是,自己帶來的那名扈從此時竟脖頸中箭倒在地上,而那個被自己輕視的毛頭小子,正一臉氣急敗壞的張弓搭箭瞄向自己。俺巴孩急忙一個閃身藏於馬腹,躲過了燕行雲一箭,撥馬向南逃離。
劉彪來到燕行雲身邊護著燕行雲上馬,二人也顧不上追擊俺巴孩,上馬之後折向北方縱馬離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雙方遠處的騎兵,在看到自家主將情況有異的刹那就開始結陣提速。場中四人交手的片刻間,聲如滾雷的馬蹄聲已經響徹這片草原,再在此處停留,就會被兩股相向而行的恐怖洪流攪成碎片。
燕行雲和俺巴孩分別向北向南,避開了雙方騎兵即將交戰的戰場,而後折向自家主營,這時,葉庭圭已經帶著驍雲衛一千精騎和俺巴孩的一千中軍輕騎撞在了一起。
俺巴孩的輕騎到底不敢與對麵全身著甲,手持長槍的鐵騎正麵相抗,也是借著驍雲衛的錐形衝陣順勢化為左右兩翼,與驍雲衛交錯之後折返歸入左右兩軍之中。
驍雲衛這一千騎在交手之後,迅速折返分為兩支分列錦州軍左右兩翼。雙方這一次交手聲勢浩大,但由於蒙古騎兵的刻意避戰,可謂雷聲大雨點小,都沒有什麽太大損失。
蒙古人的騎兵就是如此,當你與他實力相當或者略強於他時,隻要他想要避戰你就很難抓得住他,而你若是無法抵擋他的襲擾,被他抓住破綻,他又能瞬間衝上來將你撕碎。
這還是如今被趕迴關外草原,缺少鐵器火藥的蒙古騎兵。借此也可窺探當年隨著成吉思汗鞭笞天下,用大量的鐵甲與火器武裝自己,可以正麵擊碎步兵結陣的蒙古鐵騎是何等恐怖,何等的令人生畏。
燕行雲和俺巴孩各自迴陣後,雙方皆知今日也算到此為止了。俺巴孩啃不動錦州軍的防禦,燕行雲也拿俺巴孩這夥輕騎無可奈何,雙方隔空叫罵一陣便各自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