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嘉十六年二月二十,關外遼西的冰雪還未完全化開,天氣依舊寒冷,這日的錦州城內,燕行雲大擺筵席,讓丁輝幫著遴選了幾十位富商,今日宴請燕行雲打的是安撫各路客商的名頭,若說這些商人的鼻子也真是靈敏,燕行雲麾下的遊騎都還沒察覺到廣寧方向有什麽異動,這些商人已經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對,這些時日,不少商人跑迴了關內,當然,燕行雲此次宴請的真正目的還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俺巴孩自己在錦州。
雖然廣寧方向還沒有動靜,但按照燕京傳來的消息,遼陽王的五萬騎兵已經在上都集結準備南下,位於燕京西北的宣府五軍也已在宣府防禦使陳嗣宗的指揮下悄然坐著準備,作為燕王親軍的燕山中軍和南軍北軍已經悄然從喜峰口出關北上蟄伏起來,其餘兵馬也在向著密雲悄然集結,就等著遼陽王南下鑽進這個布好的口袋,然後讓遼西邊軍從大寧直插遼陽王的後路,紮緊這個口袋。
這些時日燕維疆不斷傳旨讓燕行雲返迴燕京,但都被燕行雲以各種理由搪塞推脫,燕維疆雖然惱火,但也隻想著燕行雲是想在此戰中爭功,為了圍剿遼陽王的計劃順利進行,也不好派人將燕行雲捉迴燕京。
很快遼陽王大舉南下,在古北口外小小敗了幾陣就開始後撤,燕軍這邊燕山左右兩軍加上密雲軍薊州軍也順著遼陽王的意追出了長城外,在雙方看來一切似乎都是在按照預定的計劃行事。
在燕軍追出長城後,在遼西關外的博日格德和俺巴孩也開始行動,博日格德帶著三萬兵馬自全寧經高州南下扣關大寧,而俺巴孩也帶著在沈陽的五萬兵馬開始向著錦州急進,為防止燕行雲跑掉,俺巴孩帶著一萬蒙古輕騎狂飆急進,先行向著錦州殺來,後麵的兩萬女真仆從軍和命令高麗國王昛派出的兩萬高麗軍也在緊著想錦州趕來。
三月初三日,燕行雲在錦州得到了前方遊騎的迴報,俺巴孩帶著一萬輕騎已經過了廣寧城,正向著錦州城衝來,後麵的四萬步軍也緊跟其後,已經臨近廣寧。燕行雲立刻讓人將此消息散布全城,一時間錦州城人心大亂,風雨飄搖,當日傍晚,燕行雲派人給錦州知州何正平,說是蒙古人來勢洶洶,僅憑錦州現有兵力難以抵擋,燕行雲已經決定撤往山海關,讓何正平及錦州諸官僚跟隨一同後撤。
通知完何正平,燕行雲帶著府內的侍從騎上馬開始向著錦州西門而去,一路上,許多錦州的商賈富戶得到了蒙古人即將兵臨城下的消息,都開始收拾細軟攜家帶口的向著錦州西門趕去,有的地方以為人員慌亂已經將道路堵塞,燕行雲的護衛們不得不抽出刀劍開路。
當燕行雲等人趕到西門時,天色已暗,城門處火把通明,不少人擁在城門前,守城的士卒將人群攔住,給燕行雲讓開道路。當燕行雲準備騎著馬出城時,後方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人在馬上大聲喊道:“世子慢行!”
燕行雲停馬向後望去,那騎馬之人也很快來到燕行雲近前,匆忙勒住馬匹,滾身落馬,大概是馬術並不嫻熟,下馬後一個踉蹌摔倒在地,那人顧不上疼痛,迅速從地上爬起,衝到燕行雲馬前,一把抓住燕行雲馬匹的韁繩,來人正是錦州城的知州何正平。在燕行雲身旁的劉彪見到何正平衝向燕行雲時就要上前阻止,被燕行雲一揮手擋住。
何正平氣喘籲籲的抓住燕行雲坐下馬匹的韁繩,這一路的疾馳讓何正平的發髻都有些鬆散淩亂,整個人顯得頗為狼狽,何正平緊著喘了幾口氣後開口大聲問道:“世子殿下,意欲何往?”
燕行雲眉頭一皺,“何知州,我已派人知會過你,俺巴孩帶著五萬大軍正向著錦州而來,僅憑錦州的軍力難以抵擋,我要帶人撤往山海關,你可以與我一同前往!”
對於燕京方麵的謀劃,整個遼西也就隻有王公武和燕行雲幾人知曉,何正平等人自然不知,何正平聽到燕行雲的話怒容滿麵,“世子殿下,錦州守軍與那些蒙古韃子在此糾纏了十數載,從未被破城,此番縱然賊眾勢大,但現如今錦州軍加上殿下的驍雲衛以及城中守軍足足一萬多人,若是再征調城內壯丁湊足兩萬精壯守城不成問題,韃子肯定無法破城,就算殿下擔憂城破,隻需寫明詳情急遞關內,支撐數日就有援兵趕來,何至於棄城而走?”
燕行雲麵對這位正義凜然的知州大人也是有苦難言,隻得繼續低聲解釋道:“何知州,現如今不止錦州,大寧也有敵軍進犯,遼西的其餘軍力都要馳援大寧,遼陽王也親率五萬大軍南下,現如今關內宣府的兵力都在對付遼陽王,為保萬全,我隻能帶著錦州軍和驍雲衛撤迴山海關,否則被俺巴孩堵在錦州城,若是這一萬多人折損在這,俺巴孩必然進犯山海關,介時山海關隻有六千守軍,萬一被蒙古人破關,後果不堪設想,何知州,我知你一片忠心,但現在不是意氣用事之時,如今退往山海關才是萬全之策,你也趕緊帶上家屬隨我前往吧!”
何正平聽完燕行雲的話更是怒發衝冠,“荒謬!錦州城兵馬眾多,城防固若金湯,城內糧草充足,莫說兩萬人守城,就算隻有一萬精銳,這些蒙古韃子就休想破城,如今一仗未打,蒙古人還未臨近,就想著棄城而逃,你將錦州百姓至於何地,你將江山基業置於何處,如此倉皇逃竄能迴到錦州嗎?若是半路被蒙古韃子追上,豈不是要全軍覆沒,你練這個道理都不懂嗎?”
何正平的憤怒已經溢於言表,本來他對這位世子殿下還是頗為敬重,這一年多來燕行雲在錦州沒有任意妄為,諸多政事也大多征求聽取他們的意見,何正平已經想著在燕行雲的手下盡心做事,以期將來能夠一展自己的報複,所以當得到燕行雲要棄城而逃的消息後,何正平無比的震驚與憤怒,他不理解這個平日裏看起來還算英武的世子殿下,怎麽突然間怯懦至此。
麵對何正平憤怒的指責,燕行雲麵色難看,“何知州,我敬你心懷百姓,但守錦州太過冒險,我以安排驍雲衛都統許林率一營士卒和錦州守軍殿後守城,為大軍和百姓拖延些時間,我勸你還是趕緊收拾行囊,跟上大軍。”說完不再理會何正平,雙腳輕磕馬腹,胯下戰馬嘶鳴一聲,昂首掙開何正平的手,向著城外走去。
何正平被馬擠得一個踉蹌坐在地上,這位素日頗為儒雅的謙謙君子此刻癱坐在地,淚流滿麵,指著燕行雲等遠去的背影破口大罵,“懦夫,可恥,燕氏怎麽出了你這麽個無恥懦夫,王上真是瞎了眼,竟立了你為世子。”
何正平坐在地上叫罵,但燕行雲的馬隊已經出城,守城的軍士等馬隊過後也不再阻攔想要出逃的百姓,一時間人群蜂擁著擠向城門,若不是附近守城的軍卒在人群臨近之前將何正平拖到一邊,這位知州大人恐怕要被人群踩踏而死。何正平呆坐在城門邊,看來擁擠著向城外逃命的人群,直至過了很久人群漸稀。戍守西門的校尉走到何正平的身邊說道:“大人,我們如今怎麽辦?”
何正平兩眼無神,“怎麽辦?能怎麽辦?你們都走吧,都逃命去吧,把這錦州城讓給那些韃子。”
那校尉沉默了片刻接著問道:“大人您呢?”
“我?”何正平轉頭看著那名校尉,語氣突然堅定,抱著決死之意說道:“我乃王上任命的錦州知州,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那校尉看著何正平,深吸了一口氣抱拳一拜,“大人,我也是錦州人士,大人若願死守錦州,某等願隨大人赴死!”
何正平看著眼前垂首的校尉,眼中的絕望逐漸轉為決死的堅決,這位書生猛然起身,用手重重拍在校尉的肩甲上,“好!那我們就共赴黃泉,路上也好有個伴兒!”說完何正平看著聚攏在周圍的軍士,高聲喊道:“諸位,想走的盡管離開,願隨我赴死的上前一步!”
此時何正平的周衛聚集了五六十守城的士卒,聽完何正平的話,大約四十多人上前一步高聲喊道:“願隨大人赴死!”
何正平眼含熱淚,抱拳拱手對著眾人深深一拜,然後看著眼前的那名校尉說道:“我記得你叫王猛是吧?讓還願意留守的守好城門,不要關閉,今夜應該還有很多人要逃離錦州,不要阻攔,你去將城中還願意留下守城的士卒統計一番,讓校尉以上的到府衙見我,還有那個逃跑的狗屁世子不是說留了一千人守城嗎?把那個都統找來見我。”
王猛抱拳領命,何正平用袍袖抹了把臉,騎上馬向著府衙而去。與此同時,同樣是這個夜晚,千裏之外的燕京城,蒙古暗探金大茂一夥被燕王禁衛絞殺在他們在燕京的宅邸據點中,金大茂及其手下冥頑不靈誓死抵抗,均被斬殺,金大茂死前放火將自己的書房點燃,禁軍們除了搜出一些財貨,別無所獲。
祥嘉十六年三月初四清晨,俺巴孩的騎兵已經渡過了淩河,大約今日傍晚就會抵達錦州城下,一夜未眠的何正平洗了把臉整理了下儀容,走向了府衙大堂,大堂內有九名身著鎧甲的將軍在大堂等候,何正平來到大堂正中轉身麵對幾人,其中把人上前一步向何正平行禮,這是還留在錦州的守軍中的八名校尉,錦州原有一千五百名守城軍士,大都是當地鄉勇,經過昨天一夜,隻剩下八百六十一人還留在錦州,守城的那名都統和其餘的校尉也都隨著燕行雲跑向了山海關,現如今留下的都是願隨著何正平死守錦州的,這些並非精銳的守軍,也能有如此血性,關外民風之彪悍可見一斑。
站在眾人之前的是被燕行雲留下殿後守城的許林,此時的許林麵無表情,見到何正平也並無表示,何正平也沒有去理會他,看著大堂內的眾人說道:“諸位,昨夜我已經與我的家人說明,我何正平會死守錦州,我的家人也都會留在錦州不會有一人逃走,在場的諸位既然都以決定隨我赴死,那麽閑話也不必再說,王猛,城內留守守軍從即刻起由你統率,今日午時以後,封閉錦州四門,不準任何人出入,介時還留在城中的無論男女老幼,隻要還能爬的上城牆,辦的動石頭,都必須上城守城,違令者斬!”
王猛及其他七名校尉齊聲領命,何正平這才看向一直一言不發的許林,“許都統,你對守城有何想法。”
許林依舊是麵無表情,悶聲悶氣的說道:“如今形勢,還能有什麽想法,上官令我守城,我死守便是,能守一刻是一刻!”
何正平看著麵前毫無鬥誌一副隨時送死樣子的許林不禁眉頭緊皺,心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那個廢物世子的手下也都是一群孬種。”心中這般想著,何正平當即怒道:“許林,你若不願在此守城,盡可帶人離去,我等與蒙古韃子決死一戰便是,絕不強留!”
許林終於抬眼認真看了看眼前的這位書生太守,隻見這位從未上過戰場的中年文官此時身著官袍,麵帶怒意的盯著自己,許林竟是露出了一絲無奈的微笑,“何大人,既然世子留我守城,我和我手下的一千兄弟也已準備死在這裏,倒是何大人你,自己赴死也就罷了,何苦拉上家人,我勸你將兒女送出城內,也好保一條血脈。”
許林此話一出,何正平更是怒發衝冠,用手指著許林說道:“許林,你若留下就盡心守城,本官家事用不著你操心,本官醜話說在前麵,你我雖然同級,但本官乃是錦州知州,你若守城之時消極怠戰,本官一樣殺你!”
許林見此也不再多言,隻是拱了拱手說道:“謹遵大人之命!”
何正平深深看了許林一眼,然後對著大堂內眾人說道:“都去做事吧!”大堂內眾人紛紛離去,隻剩下何正平和王猛二人,何正平將王猛拉倒身邊低聲說道:“王猛,這個許林毫無鬥誌,我不放心,你派人盯好他,再遴選一些靠得住的,把收好城內的糧草軍械,一旦城破,就將這些糧草軍械統統燒掉,絕不留給韃子們!”王猛立即答道:“大人放心,末將即刻去辦!”
隨著何正平的命令下達,錦州城內的軍士們立刻開始行動起來,組織壯丁加固城防,許林及其手下的一營兵馬畢竟是能夠野戰的精銳,大多被安排在了直麵蒙古人的東麵城牆。午時一過,錦州四門封閉,此時的城內大約還有一半的人沒有逃離,這裏麵有的人是還沒來得及走,有的是故土難離,有的覺得即便蒙古人破城也沒什麽要緊。
當日傍晚,俺巴孩領著一萬輕騎終於到了錦州城下,無邊無際的蒙古騎兵帶著隆隆的馬蹄聲向著錦州壓來,黑雲摧城,風雨飄搖!
雖然廣寧方向還沒有動靜,但按照燕京傳來的消息,遼陽王的五萬騎兵已經在上都集結準備南下,位於燕京西北的宣府五軍也已在宣府防禦使陳嗣宗的指揮下悄然坐著準備,作為燕王親軍的燕山中軍和南軍北軍已經悄然從喜峰口出關北上蟄伏起來,其餘兵馬也在向著密雲悄然集結,就等著遼陽王南下鑽進這個布好的口袋,然後讓遼西邊軍從大寧直插遼陽王的後路,紮緊這個口袋。
這些時日燕維疆不斷傳旨讓燕行雲返迴燕京,但都被燕行雲以各種理由搪塞推脫,燕維疆雖然惱火,但也隻想著燕行雲是想在此戰中爭功,為了圍剿遼陽王的計劃順利進行,也不好派人將燕行雲捉迴燕京。
很快遼陽王大舉南下,在古北口外小小敗了幾陣就開始後撤,燕軍這邊燕山左右兩軍加上密雲軍薊州軍也順著遼陽王的意追出了長城外,在雙方看來一切似乎都是在按照預定的計劃行事。
在燕軍追出長城後,在遼西關外的博日格德和俺巴孩也開始行動,博日格德帶著三萬兵馬自全寧經高州南下扣關大寧,而俺巴孩也帶著在沈陽的五萬兵馬開始向著錦州急進,為防止燕行雲跑掉,俺巴孩帶著一萬蒙古輕騎狂飆急進,先行向著錦州殺來,後麵的兩萬女真仆從軍和命令高麗國王昛派出的兩萬高麗軍也在緊著想錦州趕來。
三月初三日,燕行雲在錦州得到了前方遊騎的迴報,俺巴孩帶著一萬輕騎已經過了廣寧城,正向著錦州城衝來,後麵的四萬步軍也緊跟其後,已經臨近廣寧。燕行雲立刻讓人將此消息散布全城,一時間錦州城人心大亂,風雨飄搖,當日傍晚,燕行雲派人給錦州知州何正平,說是蒙古人來勢洶洶,僅憑錦州現有兵力難以抵擋,燕行雲已經決定撤往山海關,讓何正平及錦州諸官僚跟隨一同後撤。
通知完何正平,燕行雲帶著府內的侍從騎上馬開始向著錦州西門而去,一路上,許多錦州的商賈富戶得到了蒙古人即將兵臨城下的消息,都開始收拾細軟攜家帶口的向著錦州西門趕去,有的地方以為人員慌亂已經將道路堵塞,燕行雲的護衛們不得不抽出刀劍開路。
當燕行雲等人趕到西門時,天色已暗,城門處火把通明,不少人擁在城門前,守城的士卒將人群攔住,給燕行雲讓開道路。當燕行雲準備騎著馬出城時,後方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人在馬上大聲喊道:“世子慢行!”
燕行雲停馬向後望去,那騎馬之人也很快來到燕行雲近前,匆忙勒住馬匹,滾身落馬,大概是馬術並不嫻熟,下馬後一個踉蹌摔倒在地,那人顧不上疼痛,迅速從地上爬起,衝到燕行雲馬前,一把抓住燕行雲馬匹的韁繩,來人正是錦州城的知州何正平。在燕行雲身旁的劉彪見到何正平衝向燕行雲時就要上前阻止,被燕行雲一揮手擋住。
何正平氣喘籲籲的抓住燕行雲坐下馬匹的韁繩,這一路的疾馳讓何正平的發髻都有些鬆散淩亂,整個人顯得頗為狼狽,何正平緊著喘了幾口氣後開口大聲問道:“世子殿下,意欲何往?”
燕行雲眉頭一皺,“何知州,我已派人知會過你,俺巴孩帶著五萬大軍正向著錦州而來,僅憑錦州的軍力難以抵擋,我要帶人撤往山海關,你可以與我一同前往!”
對於燕京方麵的謀劃,整個遼西也就隻有王公武和燕行雲幾人知曉,何正平等人自然不知,何正平聽到燕行雲的話怒容滿麵,“世子殿下,錦州守軍與那些蒙古韃子在此糾纏了十數載,從未被破城,此番縱然賊眾勢大,但現如今錦州軍加上殿下的驍雲衛以及城中守軍足足一萬多人,若是再征調城內壯丁湊足兩萬精壯守城不成問題,韃子肯定無法破城,就算殿下擔憂城破,隻需寫明詳情急遞關內,支撐數日就有援兵趕來,何至於棄城而走?”
燕行雲麵對這位正義凜然的知州大人也是有苦難言,隻得繼續低聲解釋道:“何知州,現如今不止錦州,大寧也有敵軍進犯,遼西的其餘軍力都要馳援大寧,遼陽王也親率五萬大軍南下,現如今關內宣府的兵力都在對付遼陽王,為保萬全,我隻能帶著錦州軍和驍雲衛撤迴山海關,否則被俺巴孩堵在錦州城,若是這一萬多人折損在這,俺巴孩必然進犯山海關,介時山海關隻有六千守軍,萬一被蒙古人破關,後果不堪設想,何知州,我知你一片忠心,但現在不是意氣用事之時,如今退往山海關才是萬全之策,你也趕緊帶上家屬隨我前往吧!”
何正平聽完燕行雲的話更是怒發衝冠,“荒謬!錦州城兵馬眾多,城防固若金湯,城內糧草充足,莫說兩萬人守城,就算隻有一萬精銳,這些蒙古韃子就休想破城,如今一仗未打,蒙古人還未臨近,就想著棄城而逃,你將錦州百姓至於何地,你將江山基業置於何處,如此倉皇逃竄能迴到錦州嗎?若是半路被蒙古韃子追上,豈不是要全軍覆沒,你練這個道理都不懂嗎?”
何正平的憤怒已經溢於言表,本來他對這位世子殿下還是頗為敬重,這一年多來燕行雲在錦州沒有任意妄為,諸多政事也大多征求聽取他們的意見,何正平已經想著在燕行雲的手下盡心做事,以期將來能夠一展自己的報複,所以當得到燕行雲要棄城而逃的消息後,何正平無比的震驚與憤怒,他不理解這個平日裏看起來還算英武的世子殿下,怎麽突然間怯懦至此。
麵對何正平憤怒的指責,燕行雲麵色難看,“何知州,我敬你心懷百姓,但守錦州太過冒險,我以安排驍雲衛都統許林率一營士卒和錦州守軍殿後守城,為大軍和百姓拖延些時間,我勸你還是趕緊收拾行囊,跟上大軍。”說完不再理會何正平,雙腳輕磕馬腹,胯下戰馬嘶鳴一聲,昂首掙開何正平的手,向著城外走去。
何正平被馬擠得一個踉蹌坐在地上,這位素日頗為儒雅的謙謙君子此刻癱坐在地,淚流滿麵,指著燕行雲等遠去的背影破口大罵,“懦夫,可恥,燕氏怎麽出了你這麽個無恥懦夫,王上真是瞎了眼,竟立了你為世子。”
何正平坐在地上叫罵,但燕行雲的馬隊已經出城,守城的軍士等馬隊過後也不再阻攔想要出逃的百姓,一時間人群蜂擁著擠向城門,若不是附近守城的軍卒在人群臨近之前將何正平拖到一邊,這位知州大人恐怕要被人群踩踏而死。何正平呆坐在城門邊,看來擁擠著向城外逃命的人群,直至過了很久人群漸稀。戍守西門的校尉走到何正平的身邊說道:“大人,我們如今怎麽辦?”
何正平兩眼無神,“怎麽辦?能怎麽辦?你們都走吧,都逃命去吧,把這錦州城讓給那些韃子。”
那校尉沉默了片刻接著問道:“大人您呢?”
“我?”何正平轉頭看著那名校尉,語氣突然堅定,抱著決死之意說道:“我乃王上任命的錦州知州,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那校尉看著何正平,深吸了一口氣抱拳一拜,“大人,我也是錦州人士,大人若願死守錦州,某等願隨大人赴死!”
何正平看著眼前垂首的校尉,眼中的絕望逐漸轉為決死的堅決,這位書生猛然起身,用手重重拍在校尉的肩甲上,“好!那我們就共赴黃泉,路上也好有個伴兒!”說完何正平看著聚攏在周圍的軍士,高聲喊道:“諸位,想走的盡管離開,願隨我赴死的上前一步!”
此時何正平的周衛聚集了五六十守城的士卒,聽完何正平的話,大約四十多人上前一步高聲喊道:“願隨大人赴死!”
何正平眼含熱淚,抱拳拱手對著眾人深深一拜,然後看著眼前的那名校尉說道:“我記得你叫王猛是吧?讓還願意留守的守好城門,不要關閉,今夜應該還有很多人要逃離錦州,不要阻攔,你去將城中還願意留下守城的士卒統計一番,讓校尉以上的到府衙見我,還有那個逃跑的狗屁世子不是說留了一千人守城嗎?把那個都統找來見我。”
王猛抱拳領命,何正平用袍袖抹了把臉,騎上馬向著府衙而去。與此同時,同樣是這個夜晚,千裏之外的燕京城,蒙古暗探金大茂一夥被燕王禁衛絞殺在他們在燕京的宅邸據點中,金大茂及其手下冥頑不靈誓死抵抗,均被斬殺,金大茂死前放火將自己的書房點燃,禁軍們除了搜出一些財貨,別無所獲。
祥嘉十六年三月初四清晨,俺巴孩的騎兵已經渡過了淩河,大約今日傍晚就會抵達錦州城下,一夜未眠的何正平洗了把臉整理了下儀容,走向了府衙大堂,大堂內有九名身著鎧甲的將軍在大堂等候,何正平來到大堂正中轉身麵對幾人,其中把人上前一步向何正平行禮,這是還留在錦州的守軍中的八名校尉,錦州原有一千五百名守城軍士,大都是當地鄉勇,經過昨天一夜,隻剩下八百六十一人還留在錦州,守城的那名都統和其餘的校尉也都隨著燕行雲跑向了山海關,現如今留下的都是願隨著何正平死守錦州的,這些並非精銳的守軍,也能有如此血性,關外民風之彪悍可見一斑。
站在眾人之前的是被燕行雲留下殿後守城的許林,此時的許林麵無表情,見到何正平也並無表示,何正平也沒有去理會他,看著大堂內的眾人說道:“諸位,昨夜我已經與我的家人說明,我何正平會死守錦州,我的家人也都會留在錦州不會有一人逃走,在場的諸位既然都以決定隨我赴死,那麽閑話也不必再說,王猛,城內留守守軍從即刻起由你統率,今日午時以後,封閉錦州四門,不準任何人出入,介時還留在城中的無論男女老幼,隻要還能爬的上城牆,辦的動石頭,都必須上城守城,違令者斬!”
王猛及其他七名校尉齊聲領命,何正平這才看向一直一言不發的許林,“許都統,你對守城有何想法。”
許林依舊是麵無表情,悶聲悶氣的說道:“如今形勢,還能有什麽想法,上官令我守城,我死守便是,能守一刻是一刻!”
何正平看著麵前毫無鬥誌一副隨時送死樣子的許林不禁眉頭緊皺,心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那個廢物世子的手下也都是一群孬種。”心中這般想著,何正平當即怒道:“許林,你若不願在此守城,盡可帶人離去,我等與蒙古韃子決死一戰便是,絕不強留!”
許林終於抬眼認真看了看眼前的這位書生太守,隻見這位從未上過戰場的中年文官此時身著官袍,麵帶怒意的盯著自己,許林竟是露出了一絲無奈的微笑,“何大人,既然世子留我守城,我和我手下的一千兄弟也已準備死在這裏,倒是何大人你,自己赴死也就罷了,何苦拉上家人,我勸你將兒女送出城內,也好保一條血脈。”
許林此話一出,何正平更是怒發衝冠,用手指著許林說道:“許林,你若留下就盡心守城,本官家事用不著你操心,本官醜話說在前麵,你我雖然同級,但本官乃是錦州知州,你若守城之時消極怠戰,本官一樣殺你!”
許林見此也不再多言,隻是拱了拱手說道:“謹遵大人之命!”
何正平深深看了許林一眼,然後對著大堂內眾人說道:“都去做事吧!”大堂內眾人紛紛離去,隻剩下何正平和王猛二人,何正平將王猛拉倒身邊低聲說道:“王猛,這個許林毫無鬥誌,我不放心,你派人盯好他,再遴選一些靠得住的,把收好城內的糧草軍械,一旦城破,就將這些糧草軍械統統燒掉,絕不留給韃子們!”王猛立即答道:“大人放心,末將即刻去辦!”
隨著何正平的命令下達,錦州城內的軍士們立刻開始行動起來,組織壯丁加固城防,許林及其手下的一營兵馬畢竟是能夠野戰的精銳,大多被安排在了直麵蒙古人的東麵城牆。午時一過,錦州四門封閉,此時的城內大約還有一半的人沒有逃離,這裏麵有的人是還沒來得及走,有的是故土難離,有的覺得即便蒙古人破城也沒什麽要緊。
當日傍晚,俺巴孩領著一萬輕騎終於到了錦州城下,無邊無際的蒙古騎兵帶著隆隆的馬蹄聲向著錦州壓來,黑雲摧城,風雨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