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山海關內,山海關守將江麟與奉命前來增援山海關的燕山中軍指揮使周光嶽、薊州軍指揮使杜師厚還有燕行雲的親信方元修聚在一起密議。
燕山中軍是燕王親軍中唯一的一支騎軍,整個燕國目前也隻有三支成建製的騎軍,分別是遼西的興中軍,關內的燕山中軍,還有宣府防禦使陳嗣宗手下的宣府中軍。這三軍中尤以燕山中軍戰力最強,裝備最精,雖戰馬不曾著甲,稱不上重騎,但士卒人人披甲,配有騎槍,是實打實的衝陣精騎。
作為燕王親軍中的騎軍統帥,周光嶽跟江麟一樣皆是升授從二品,授鎮國將軍、護軍,理應與江麟平起平坐,但此時周光嶽卻坐在江麟的下首。這件事還要從江麟故意派迴燕京的那個牛奎說起。
江麟當初大發牛奎去燕京求援,其實就是想支開他,免得他發現燕行雲不在山海關,暗中報給秦弛後惹出事端。牛奎此人也是膽小如鼠,在得了江麟的命令後晝夜不停跑迴了燕京。牛奎在迴到燕京後馬上就被他的老夫祥慶伯牛萬裏舉著拐杖痛打了一通,牛萬裏也是氣憤至極,想不明白自己怎麽生了個如此蠢笨的兒子。
牛萬裏和秦弛自打那次年節拜望結盟之後,一直想找機會讓牛奎取代江麟的位置,但是江麟是曾經跟隨先王燕驥血戰的有功之臣,一直備受兩代燕王信賴,否則也不會讓江麟負責興建山海關,並一直駐守在那,而且戍守多年毫無差錯。所以想要換下江麟唯一的可能就是讓江麟升遷。
所以此次俺巴孩前來攻擊山海關其實是牛奎的一個絕佳機會,蒙古人不清楚山海關的情況,但牛萬裏等人可是在這座雄關落成時隨著燕維疆前去瞻仰過的。牛萬裏清楚,俺巴孩雖然帶著五萬大軍氣勢洶洶,但絕不可能在短期內攻下山海關,而隻要江麟守個半個月,待關內援軍一到,莫說五萬人,就算是十萬大軍攻上一年,也休想攻克這座雄關。
這樣一來,此次俺巴孩攻城之後正好借著江麟禦敵有功,將其升任調離,與此同時,身為山海軍指揮同知的牛奎隻要老老實實按照江麟的命令行事,退敵之後自然也是有功,那時有秦弛的保舉,順勢升任山海軍指揮使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且按照秦弛的設想,此次戰後遼西之地盡失,燕行雲迴到燕京。雖然山海關沒有了扼製燕行雲在遼西發展勢力的作用,但遼西失陷山海關的防禦將是未來的重中之重,牛奎將來說不定能掌管數萬之兵,將是秦弛的一大臂助。
但誰曾想,牛奎這個蠢貨,每日裏在山海關閑晃,竟對山海關的防禦毫無信心,俺巴孩還沒到竟然直接跑迴燕京來了,這怎能不讓牛萬裏生氣。痛打了牛奎一頓,牛萬裏趕忙趁著夜色帶著牛奎坐馬車趕往了秦弛府邸。從側門悄悄進入秦府來到秦弛的書房。
秦弛在見到這個牛奎之後也是一陣無奈,但秦弛畢竟沒有任何軍中人脈,牛家這個盟友該拉還得拉。所以秦弛隻是問了牛奎是否確認燕行雲逃進了錦州。此時燕行雲和王公武的兩封急遞早已進京,燕維疆已經命令各路人馬改變計劃增援大寧和山海關,不過燕維疆嚴令此事禁止外傳,秦弛也沒有想牛家父子透露的想法。
秦弛隻是對燕行雲的奏報有著一絲懷疑,所以他要向牛奎確認燕行雲真的從錦州逃迴了山海關,而不是在耍什麽別的花樣。牛奎看著一臉嚴肅望向自己的秦弛和父親牛萬裏,他其實並不能確認燕行雲在山海關,江麟也隻是說世子一路疲憊在休息所以沒有露麵。但牛奎內心琢磨著俺巴孩五萬大軍大舉進攻,燕行雲除了跑迴山海關還能去哪,他若是在此問題上含混不清說自己不清楚,免不得又要挨父親一頓罵,想到此牛奎斬釘截鐵的向秦弛保證,燕行雲就在山海關內。
聽到牛奎此言,秦弛也放下心來,在他想來此次燕行雲真的逃到山海關,而後又擔心遼西失守,而他們又沒能完成西出封堵遼陽王後路的計劃,所以又帶兵去大寧增援。如此一來,此戰之後,燕行雲隻能灰溜溜的迴到燕京,朝內大臣們恐怕也會對這位世子殿下大失所望。
出鎮遼西一年,無尺寸之功,反而原本守了十幾年的遼西丟了,即便日後燕維疆將此次舍棄遼西以求圍殺遼陽王的謀略公布出來,也難以挽迴燕行雲的聲譽,一想到這,秦弛的心情大好。
隨後秦弛讓牛奎明日一早入宮麵王,隻說山海關危急,江麟派他迴來求援,並且要在麵王之後立刻趕迴山海關。第二日一早,燕維疆單獨召見了牛奎,因為早已得了燕行雲的奏報,此時燕行雲的第二份奏報也已送抵,燕維疆已然得知燕行雲的計劃,他也依了燕行雲的意,並未將此事透露給任何人。
牛奎奏對之後,燕維疆便又發了兩道旨意,一道給增援大寧的燕山南北兩軍,讓他們抵達大寧後依照王公武的命令行事,一道讓牛奎帶給江麟,令江麟統管山海關一切事宜,所有增援軍伍皆聽其調用,然後就讓牛奎返迴山海關。
得了牛萬裏和秦弛的囑托,牛奎在返程時也不敢耽擱,在三月十三就返迴了山海關。燕京到山海關走驛路要六百裏,一來一迴足有一千二百裏,除去在燕京耽擱的一天,牛奎用了六天時間往返一千二百裏,也真算的上一個趕路的好手。
牛奎迴到山海關時,燕山中軍還未趕到,俺巴孩在城下還未攻城。江麟得了牛奎帶來的燕維疆的旨意,立刻下令山海關戒嚴,再不許任何人出入。待到燕山中軍和薊州軍都趕到山海關下,江麟帶上方元修與周光嶽、杜師厚進行了一次密議,將燕維疆的旨意和燕行雲的謀劃都告知了二人。
周光嶽和杜師厚對於燕行雲的膽大也是頗為心驚,不過事情已成定局,又有燕維疆的旨意,他們也就不再有異議,聽從江麟的安排。江麟為防止俺巴孩察覺山海關獲得了增援,並未讓燕山中軍和薊州軍參與守城,這些時日都是山海軍和方元修帶了三千驍雲衛在城牆上堅守,幾日下來,損失也是不小,尤其是今天白天,俺巴孩令手下蒙古士卒參與了攻城,戰況更為慘烈。
所以在入夜蒙古人停止進攻後,江麟立刻找來方元修、周光嶽和杜師厚商議。江麟看著麵前的三人率先問道:“今日賊眾猛烈攻城,頗有瘋狂之態,三位是怎麽看的,是什麽刺激了俺巴孩讓他如此急迫的攻城,不惜讓他麾下的騎兵下馬參與攻城?”
錦州軍的指揮使杜師厚率先說道:“會不會世子那邊已經迴師拿下了錦州,斷了俺巴孩的後路,所以才讓俺巴孩如此急迫的想要攻破山海關?”
坐在最下首的方元修在心中盤算了下,微微搖了搖頭,“按照事先推演的速度,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世子殿下此時應該拿下了廣寧,但錦州應該還在蒙古人的手裏,會不會錦州的蒙古人察覺了不對給俺巴孩通風報信了?”按理來說方元修一個正五品的都統即便是燕行雲的親信,也沒有資格再次落座。但這些時日,方元修也一直帶人在城牆上廝殺,親冒矢石多次帶人打退蒙古人的進攻,這也讓周光嶽和杜師厚對其高看了一眼,今夜還是周光嶽開口讓方元修落座。
聽了方元修的話,杜師厚微微點頭,但是周光嶽卻反駁道:“我看不然,如果真的是錦州給俺巴孩通風報信,而錦州還在蒙古人的手中,俺巴孩一定會立刻撤往錦州,不會在這死磕山海關,我覺的還是世子已經拿下錦州的可能更大一些。無論如何,俺巴孩沒有撤軍反而急切攻城,按時間來算,世子也差不多到了錦州,江兄我看從明日起還是讓薊州軍上城協助守城吧,山海關可容不得半點閃失!”
江麟點了點頭,思索了片刻後說道:“也好,明日讓薊州軍上城,但是也把如今城頭上一半的軍士撤下來,一來可以讓他們修整一下,二來也不讓要俺巴孩感覺到山海關的得到了很多增援,我們還是將其留在山海關下更利於之後的決戰!”
其餘三人也都同意江麟的安排,杜師厚頗為興奮,燕國的這些邊軍哪個不是好戰爭功的虎狼,隻是薊州軍常年駐紮在關內,多年未有上陣的機會。這次先是奉命出密雲追擊遼陽王,結果未打上一仗就草草收尾撤迴關內增援山海關,結果到了山海關又被江麟按在城內不準上城參戰,杜師厚和麾下的將士早就憋了一肚子邪火。杜師厚明白原因還能忍住,但他麾下的那些人可不止,看著城牆上山海軍和驍雲衛血戰,他們卻被嚴令在城內歇著,薊州軍的這些人隻以為是江麟看不起他們不讓他們上陣,再壓下去,薊州軍這些在關內憋了好幾年的虎狼們恐怕就要嘩變了。
-----------------
關內薊州軍摩拳擦掌蓄勢待發,關外俺巴孩也信心滿滿,今天一天的進攻雖然依舊沒能拿下山海關,但俺巴孩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城頭上守軍的疲憊和兵力衰減。所以今夜俺巴孩也召集了高麗人和女真軍的將領,明白無誤的告訴他們,明日全力攻城,無論是高麗軍還是女真軍都要拿出十分的力氣,務必在明日攻克山海關。
第二日一早,俺巴孩便親自在後方督戰,黑壓壓的女真人和高麗人如潮水般湧向城頭,俺巴孩暫時領著麾下的蒙古軍押後尋找時機參與攻城。可就在攻城開始後不久,俺巴孩就察覺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城頭上的守軍明顯比昨日多了許多,而且戰力彪悍,完全不像是苦戰好幾日的疲憊士卒。
這令俺巴孩更加焦躁,攻了半日毫無進展之後,俺巴孩再次將麾下的蒙古士卒派了上去,這一日直接戰至半夜才停歇。在俺巴孩下令停止進攻後,高麗人和女真人立刻返迴了自己的營地,連城下的屍體都沒有收拾。
夜晚,俺巴孩坐在自己的大帳中拿著酒壇向口中灌著烈酒,俺巴孩雙目通紅,死死盯著眼前桌案上的羊腿,仿佛一頭想要噬人的野獸,而眼前的羊腿就是久攻不克的山海關。
俺巴孩內心的不安越來越重,今日錦州依然沒有糧草運來,營中的糧草還可支撐三四日,而他派去錦州探查的探馬沒有一個迴來,山海關的城頭上又多了許多精兵,明顯是得到了增援。俺巴孩內心有一個聲音在嘶吼:“錦州出事了!錦州一定是出事了!這是個圈套!是個陷阱!”
但俺巴孩不得不盡力壓製內心的這個聲音,他想過撤兵迴錦州,但僅有的理智告訴他,如果錦州已經被燕軍奪迴,那麽他此時返迴錦州一定會在半路上就耗盡糧草,然後被兩麵夾擊。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就是盡快拿下山海關,那時候無論是進入關內劫掠攪亂燕國,然後尋找機會越過長城,還是獲得糧草後北上去大寧找博日格德匯合,都可獲得一線生機。
為此俺巴孩決意明日繼續逼迫高麗人和女真人去攻城,但他手下的蒙古騎兵不能再去填城牆了。兩日的攻城血戰,他手下的騎軍竟然傷亡了近一千人,現在他手裏隻剩八千騎兵,這些人是他保命的根本,再經不起一絲一毫的損傷。
與此同時,陸崇和石景陽率領的川州、義州兩軍共計一萬步卒,正步步為營的向著山海關推進。在今日行軍時,俺巴孩派往錦州查探情況的探馬迎麵撞上了這一萬步軍,雖然陸崇石景陽立刻派人追擊剿殺了一部分,但這些蒙古探馬也是精銳中的精銳,在看到麵前的燕軍時就急忙折返,還主動留下一批人殿後,大部分探馬還是逃脫了追擊。
見此情形,陸崇與石景陽商議後,決定立刻將那五十名蒙古俘虜放走,打斷他們的右手後還給了他們十幾匹劣馬,讓他們向著山海關方向逃,將末日將近的消息帶給俺巴孩。
燕山中軍是燕王親軍中唯一的一支騎軍,整個燕國目前也隻有三支成建製的騎軍,分別是遼西的興中軍,關內的燕山中軍,還有宣府防禦使陳嗣宗手下的宣府中軍。這三軍中尤以燕山中軍戰力最強,裝備最精,雖戰馬不曾著甲,稱不上重騎,但士卒人人披甲,配有騎槍,是實打實的衝陣精騎。
作為燕王親軍中的騎軍統帥,周光嶽跟江麟一樣皆是升授從二品,授鎮國將軍、護軍,理應與江麟平起平坐,但此時周光嶽卻坐在江麟的下首。這件事還要從江麟故意派迴燕京的那個牛奎說起。
江麟當初大發牛奎去燕京求援,其實就是想支開他,免得他發現燕行雲不在山海關,暗中報給秦弛後惹出事端。牛奎此人也是膽小如鼠,在得了江麟的命令後晝夜不停跑迴了燕京。牛奎在迴到燕京後馬上就被他的老夫祥慶伯牛萬裏舉著拐杖痛打了一通,牛萬裏也是氣憤至極,想不明白自己怎麽生了個如此蠢笨的兒子。
牛萬裏和秦弛自打那次年節拜望結盟之後,一直想找機會讓牛奎取代江麟的位置,但是江麟是曾經跟隨先王燕驥血戰的有功之臣,一直備受兩代燕王信賴,否則也不會讓江麟負責興建山海關,並一直駐守在那,而且戍守多年毫無差錯。所以想要換下江麟唯一的可能就是讓江麟升遷。
所以此次俺巴孩前來攻擊山海關其實是牛奎的一個絕佳機會,蒙古人不清楚山海關的情況,但牛萬裏等人可是在這座雄關落成時隨著燕維疆前去瞻仰過的。牛萬裏清楚,俺巴孩雖然帶著五萬大軍氣勢洶洶,但絕不可能在短期內攻下山海關,而隻要江麟守個半個月,待關內援軍一到,莫說五萬人,就算是十萬大軍攻上一年,也休想攻克這座雄關。
這樣一來,此次俺巴孩攻城之後正好借著江麟禦敵有功,將其升任調離,與此同時,身為山海軍指揮同知的牛奎隻要老老實實按照江麟的命令行事,退敵之後自然也是有功,那時有秦弛的保舉,順勢升任山海軍指揮使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且按照秦弛的設想,此次戰後遼西之地盡失,燕行雲迴到燕京。雖然山海關沒有了扼製燕行雲在遼西發展勢力的作用,但遼西失陷山海關的防禦將是未來的重中之重,牛奎將來說不定能掌管數萬之兵,將是秦弛的一大臂助。
但誰曾想,牛奎這個蠢貨,每日裏在山海關閑晃,竟對山海關的防禦毫無信心,俺巴孩還沒到竟然直接跑迴燕京來了,這怎能不讓牛萬裏生氣。痛打了牛奎一頓,牛萬裏趕忙趁著夜色帶著牛奎坐馬車趕往了秦弛府邸。從側門悄悄進入秦府來到秦弛的書房。
秦弛在見到這個牛奎之後也是一陣無奈,但秦弛畢竟沒有任何軍中人脈,牛家這個盟友該拉還得拉。所以秦弛隻是問了牛奎是否確認燕行雲逃進了錦州。此時燕行雲和王公武的兩封急遞早已進京,燕維疆已經命令各路人馬改變計劃增援大寧和山海關,不過燕維疆嚴令此事禁止外傳,秦弛也沒有想牛家父子透露的想法。
秦弛隻是對燕行雲的奏報有著一絲懷疑,所以他要向牛奎確認燕行雲真的從錦州逃迴了山海關,而不是在耍什麽別的花樣。牛奎看著一臉嚴肅望向自己的秦弛和父親牛萬裏,他其實並不能確認燕行雲在山海關,江麟也隻是說世子一路疲憊在休息所以沒有露麵。但牛奎內心琢磨著俺巴孩五萬大軍大舉進攻,燕行雲除了跑迴山海關還能去哪,他若是在此問題上含混不清說自己不清楚,免不得又要挨父親一頓罵,想到此牛奎斬釘截鐵的向秦弛保證,燕行雲就在山海關內。
聽到牛奎此言,秦弛也放下心來,在他想來此次燕行雲真的逃到山海關,而後又擔心遼西失守,而他們又沒能完成西出封堵遼陽王後路的計劃,所以又帶兵去大寧增援。如此一來,此戰之後,燕行雲隻能灰溜溜的迴到燕京,朝內大臣們恐怕也會對這位世子殿下大失所望。
出鎮遼西一年,無尺寸之功,反而原本守了十幾年的遼西丟了,即便日後燕維疆將此次舍棄遼西以求圍殺遼陽王的謀略公布出來,也難以挽迴燕行雲的聲譽,一想到這,秦弛的心情大好。
隨後秦弛讓牛奎明日一早入宮麵王,隻說山海關危急,江麟派他迴來求援,並且要在麵王之後立刻趕迴山海關。第二日一早,燕維疆單獨召見了牛奎,因為早已得了燕行雲的奏報,此時燕行雲的第二份奏報也已送抵,燕維疆已然得知燕行雲的計劃,他也依了燕行雲的意,並未將此事透露給任何人。
牛奎奏對之後,燕維疆便又發了兩道旨意,一道給增援大寧的燕山南北兩軍,讓他們抵達大寧後依照王公武的命令行事,一道讓牛奎帶給江麟,令江麟統管山海關一切事宜,所有增援軍伍皆聽其調用,然後就讓牛奎返迴山海關。
得了牛萬裏和秦弛的囑托,牛奎在返程時也不敢耽擱,在三月十三就返迴了山海關。燕京到山海關走驛路要六百裏,一來一迴足有一千二百裏,除去在燕京耽擱的一天,牛奎用了六天時間往返一千二百裏,也真算的上一個趕路的好手。
牛奎迴到山海關時,燕山中軍還未趕到,俺巴孩在城下還未攻城。江麟得了牛奎帶來的燕維疆的旨意,立刻下令山海關戒嚴,再不許任何人出入。待到燕山中軍和薊州軍都趕到山海關下,江麟帶上方元修與周光嶽、杜師厚進行了一次密議,將燕維疆的旨意和燕行雲的謀劃都告知了二人。
周光嶽和杜師厚對於燕行雲的膽大也是頗為心驚,不過事情已成定局,又有燕維疆的旨意,他們也就不再有異議,聽從江麟的安排。江麟為防止俺巴孩察覺山海關獲得了增援,並未讓燕山中軍和薊州軍參與守城,這些時日都是山海軍和方元修帶了三千驍雲衛在城牆上堅守,幾日下來,損失也是不小,尤其是今天白天,俺巴孩令手下蒙古士卒參與了攻城,戰況更為慘烈。
所以在入夜蒙古人停止進攻後,江麟立刻找來方元修、周光嶽和杜師厚商議。江麟看著麵前的三人率先問道:“今日賊眾猛烈攻城,頗有瘋狂之態,三位是怎麽看的,是什麽刺激了俺巴孩讓他如此急迫的攻城,不惜讓他麾下的騎兵下馬參與攻城?”
錦州軍的指揮使杜師厚率先說道:“會不會世子那邊已經迴師拿下了錦州,斷了俺巴孩的後路,所以才讓俺巴孩如此急迫的想要攻破山海關?”
坐在最下首的方元修在心中盤算了下,微微搖了搖頭,“按照事先推演的速度,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世子殿下此時應該拿下了廣寧,但錦州應該還在蒙古人的手裏,會不會錦州的蒙古人察覺了不對給俺巴孩通風報信了?”按理來說方元修一個正五品的都統即便是燕行雲的親信,也沒有資格再次落座。但這些時日,方元修也一直帶人在城牆上廝殺,親冒矢石多次帶人打退蒙古人的進攻,這也讓周光嶽和杜師厚對其高看了一眼,今夜還是周光嶽開口讓方元修落座。
聽了方元修的話,杜師厚微微點頭,但是周光嶽卻反駁道:“我看不然,如果真的是錦州給俺巴孩通風報信,而錦州還在蒙古人的手中,俺巴孩一定會立刻撤往錦州,不會在這死磕山海關,我覺的還是世子已經拿下錦州的可能更大一些。無論如何,俺巴孩沒有撤軍反而急切攻城,按時間來算,世子也差不多到了錦州,江兄我看從明日起還是讓薊州軍上城協助守城吧,山海關可容不得半點閃失!”
江麟點了點頭,思索了片刻後說道:“也好,明日讓薊州軍上城,但是也把如今城頭上一半的軍士撤下來,一來可以讓他們修整一下,二來也不讓要俺巴孩感覺到山海關的得到了很多增援,我們還是將其留在山海關下更利於之後的決戰!”
其餘三人也都同意江麟的安排,杜師厚頗為興奮,燕國的這些邊軍哪個不是好戰爭功的虎狼,隻是薊州軍常年駐紮在關內,多年未有上陣的機會。這次先是奉命出密雲追擊遼陽王,結果未打上一仗就草草收尾撤迴關內增援山海關,結果到了山海關又被江麟按在城內不準上城參戰,杜師厚和麾下的將士早就憋了一肚子邪火。杜師厚明白原因還能忍住,但他麾下的那些人可不止,看著城牆上山海軍和驍雲衛血戰,他們卻被嚴令在城內歇著,薊州軍的這些人隻以為是江麟看不起他們不讓他們上陣,再壓下去,薊州軍這些在關內憋了好幾年的虎狼們恐怕就要嘩變了。
-----------------
關內薊州軍摩拳擦掌蓄勢待發,關外俺巴孩也信心滿滿,今天一天的進攻雖然依舊沒能拿下山海關,但俺巴孩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城頭上守軍的疲憊和兵力衰減。所以今夜俺巴孩也召集了高麗人和女真軍的將領,明白無誤的告訴他們,明日全力攻城,無論是高麗軍還是女真軍都要拿出十分的力氣,務必在明日攻克山海關。
第二日一早,俺巴孩便親自在後方督戰,黑壓壓的女真人和高麗人如潮水般湧向城頭,俺巴孩暫時領著麾下的蒙古軍押後尋找時機參與攻城。可就在攻城開始後不久,俺巴孩就察覺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城頭上的守軍明顯比昨日多了許多,而且戰力彪悍,完全不像是苦戰好幾日的疲憊士卒。
這令俺巴孩更加焦躁,攻了半日毫無進展之後,俺巴孩再次將麾下的蒙古士卒派了上去,這一日直接戰至半夜才停歇。在俺巴孩下令停止進攻後,高麗人和女真人立刻返迴了自己的營地,連城下的屍體都沒有收拾。
夜晚,俺巴孩坐在自己的大帳中拿著酒壇向口中灌著烈酒,俺巴孩雙目通紅,死死盯著眼前桌案上的羊腿,仿佛一頭想要噬人的野獸,而眼前的羊腿就是久攻不克的山海關。
俺巴孩內心的不安越來越重,今日錦州依然沒有糧草運來,營中的糧草還可支撐三四日,而他派去錦州探查的探馬沒有一個迴來,山海關的城頭上又多了許多精兵,明顯是得到了增援。俺巴孩內心有一個聲音在嘶吼:“錦州出事了!錦州一定是出事了!這是個圈套!是個陷阱!”
但俺巴孩不得不盡力壓製內心的這個聲音,他想過撤兵迴錦州,但僅有的理智告訴他,如果錦州已經被燕軍奪迴,那麽他此時返迴錦州一定會在半路上就耗盡糧草,然後被兩麵夾擊。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就是盡快拿下山海關,那時候無論是進入關內劫掠攪亂燕國,然後尋找機會越過長城,還是獲得糧草後北上去大寧找博日格德匯合,都可獲得一線生機。
為此俺巴孩決意明日繼續逼迫高麗人和女真人去攻城,但他手下的蒙古騎兵不能再去填城牆了。兩日的攻城血戰,他手下的騎軍竟然傷亡了近一千人,現在他手裏隻剩八千騎兵,這些人是他保命的根本,再經不起一絲一毫的損傷。
與此同時,陸崇和石景陽率領的川州、義州兩軍共計一萬步卒,正步步為營的向著山海關推進。在今日行軍時,俺巴孩派往錦州查探情況的探馬迎麵撞上了這一萬步軍,雖然陸崇石景陽立刻派人追擊剿殺了一部分,但這些蒙古探馬也是精銳中的精銳,在看到麵前的燕軍時就急忙折返,還主動留下一批人殿後,大部分探馬還是逃脫了追擊。
見此情形,陸崇與石景陽商議後,決定立刻將那五十名蒙古俘虜放走,打斷他們的右手後還給了他們十幾匹劣馬,讓他們向著山海關方向逃,將末日將近的消息帶給俺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