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殿內,剛剛和李宗義做完生意的老相沈熙之在跟燕維疆稟報此次討得的價碼,殿內除了宦官內侍隻有君臣二人。
若是往常此等國事商議肯定少不了秦弛的身影,但在遼東大勝之後,秦弛難得的變的極為低調,除了幫牛奎討了個山海軍指揮使的位子,再無別的動作,像個小媳婦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這倒不是秦弛真的心灰意冷了,而是此前他為了給遼陽王設套,將自己那個兒子秦鬆賣了個幹淨,直接在燕維疆麵前坐實了秦鬆暗通蒙古的事。
如果一切如他設想般進行,以秦鬆被人蒙蔽陷害中了蒙古人的圈套,迫不得已跟蒙古人有了些勾結,他得知後將計就計,立下大功,一切也就遮過去了。
但燕行雲同樣給他玩了一手將計就計之後,秦弛的功勞半點都沒有了,那麽秦鬆的暗通蒙古的罪名是否追究就很微妙了。好在燕維疆似乎無意提及此事,除了燕維疆,目前也隻有老相知曉此事。
所以當秦弛在朝堂上為牛奎爭奪山海軍守將一職時,他的內心是十分忐忑的,沈熙之完全可以將秦鬆的罪行公之於眾,如此一來,雖然拉不下秦弛,但秦鬆注定難逃牢獄。
但秦弛又不得不行險,畢竟再將山海關守將一職讓燕行雲一係掌握在手,那他的處境就太危險了。萬幸的是,老相似乎無意與他徹底撕破臉麵,也沒有對牛奎接任山海軍指揮使發表異議。
這讓秦弛慶幸之餘又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為什麽老相會放棄這個打擊他的大好機會。思來想去,秦弛也隻能想著是不是燕維疆跟老相交代了什麽,讓老相不要提及此事。
無論為何,秦弛覺得,自己這段時間還是老老實實避避風頭比較好,為此他還將秦鬆禁足在府中,不準外出,此次陪同太子姚曦外出,秦弛也沒有放秦鬆前去,他實在怕這個混賬兒子惹出禍事來,萬一惡了太子,那麽秦家就真的要窮途末路了。
雖然成功拿下了山海軍指揮使的要職,但秦弛的內心半點也高興不起來。原先他從未將乳臭未幹的燕行雲放在眼中,他隻是將沈熙之當做自己的對手。
但自從燕行雲出鎮遼東之後,秦弛的挫敗感越來越強烈,他發現自己不僅看不清老相所想,連燕行雲的所作所為都摸不透,這不禁讓秦弛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秦弛在府中自怨自艾閉門不出,沈熙之也落得個眼前清淨,這些日子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沒了秦弛的摻和,此次與朝廷的討價還價就全由沈熙之一人做主了。將與李宗義商量後的結果並報給燕維疆後,燕維疆大體上還是滿意的,唯一讓燕維疆心生不快的還是朝廷要高麗換王一事。
在燕維疆想來,朝廷這麽做未免也太兒戲了些,高麗還未成為正式的藩屬,就要插手人家內部的王位歸屬,還是要讓已經繼位的新王將王位歸還,如此一來,萬一高麗的新王心生不滿,直接又投迴蒙古人的懷抱,那麽將遼東置於何地。
燕維疆也明白朝廷是擔心高麗與燕國走的太近,但燕維疆的內心中真沒有如此想法,他轉呈王謜請求入洛京朝見的奏章不過是順手而為的事,朝廷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著實讓燕維疆有些不快。
不過既然朝廷已經下了旨,沈熙之也勸慰了幾句,燕維疆也就將此事放下了,隻讓人八百裏加急,將這些情況知會給燕行雲,讓遼東早做準備,也安撫一下王謜。
燕京事了,李宗義派人給在外遊玩的姚曦送了個信兒,第二日就帶著護衛向遼東而去,同時一道八百裏加急已在李宗義啟程時向遼陽而去。
與此同時,燕京以北一千五百餘裏外的捕魚兒海,遼陽王夏季王帳所在。
一隊騎兵背對著朝陽,自東方疾馳而來。被雨水浸透的泥土混雜著青草在沉重的馬蹄下翻騰,一路直進大營,直到王帳前才停下。
一身風塵的博日格德翻身下馬,領著跟他一同前來的征東元帥府治下的兩座萬戶府達魯花赤,一同進了遼陽王的金色大帳。
大帳中,遼陽王明理帖木兒倚靠在黃金打造的王座之上,上麵鋪了張完整的白虎皮。金帳與金座自然是最為僭越之舉,不過在如今的蒙古帝國,身處哈爾和林的蒙古大汗也就隻是個明麵上的幌子了。
在阿裏不哥為汗時,西部四大汗國就已經是各自為政的狀態,等到如今的大汗刺甘失甘上位,明理帖木兒成了遼陽王,所謂的蒙古帝國,能真正聽從刺甘失甘調遣的,也就是哈爾和林周圍的一眾部落了。
大帳內除了明理帖木兒和陪在他身邊的幼子把阿禿兒,還有一直跟隨在明理帖木兒身邊的幾位部族首領,他們一直在等待著博日格得迴來,解釋遼東的失敗。
自從率軍在大寧城下撤軍之後,博日格得沒有去見自己的父汗,而是留在東邊,整備軍隊想要再與燕軍開戰。明理帖木兒幾次召他到捕魚兒海,都被博日格得無視。
最終明理帖木兒忍無可忍,派人前去申斥,嚴令博日格得立刻動身,博日格得這才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計劃,帶人來到明理帖木兒的大營,這也給了遼東的燕軍難得的喘息機會。
博日格德帶人進了金帳,單膝跪地,右手撫胸,“拜見父汗(王汗)!”
日漸老邁虛弱的明裏帖木兒斜靠在金座之上,看著帳中低頭俯首的兒子,沉默了良久才開口低聲說道:“起來吧!”
博日格德幾乎瞬間就站直了身體,矗立在大帳之內,盯著他的父汗,一言不發,他知道他的父汗和其麾下的一眾部族首領認為此次遼東大敗主要的責任就在於他。
是他讓在燕京的金大茂去接觸秦弛,極力促成此戰,結果中了漢人的奸計,損兵失地。但此時,博日格德不能示弱,在草原上,越是危急的關頭越要展現自己的狠決,否則,四周環繞的豺狼就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前來,將你撕得粉碎。
所以博日格德在戰後沒有立刻迴到父汗的王帳,而是整備軍隊,想要將遼東再度拿迴來。隻要將遼東重新拿下,那麽一切都好說。博日格德之前認為自己與父汗之間有著一定的默契,所以他十分不解為什麽父汗此次嚴令自己迴來,此時迴到捕魚兒海除了受到無用的指責,對於局勢毫無益處。
所以博日格德心中想著,自己的父汗是不是老的糊塗了,或是更壞的一種情況,博日格德看向依偎在父汗身邊那個明眸亮齒,臉蛋白皙的小男孩,心中一陣厭煩。
博日格德雖然有好幾年不曾與父汗見麵,但還是一眼就認出了自己這個幼弟,因為把阿禿兒實在孱弱的不像個蒙古人,就算放在漢人孩童中,也算得上孱弱清秀。
原本博日格德不曾將這個幼弟視為威脅,畢竟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不太可能在草原上掌握權力。但此時看著親切依偎在父汗身邊的把阿禿兒,在看看圍坐在大帳兩邊的部族首領們,博日格德不這麽想了。
年邁的父汗可能因為寵愛這個身邊的幼子而失去理智,而對於其他部族的首領們來說,扶持把控一個年幼孱弱的孩子可比侍奉一位雄心壯誌的雄主要輕鬆的多。
博日格德不說話,大帳內就陷入了令人尷尬的沉默之中。在這片尷尬之中,明裏帖木兒因為自己長子的無禮傲慢,臉色變的越來越難看。
終於在明裏帖木兒爆發之前,明裏帖木兒的國相別勒古訥台開口打破了僵局,“大王子,王汗叫你迴來,是要你解釋一下遼東之戰為何會慘敗,還有……”
別勒古訥台還沒說完,博日格德已經嗆聲迴道:“有什麽好解釋的,漢人有句話,勝敗乃兵家常事,不過是中了漢人的奸計,加上俺巴孩那個蠢貨不聽我的命令,輕敵冒進,導致兵敗被殺,遼東空虛,才被燕軍趁虛而入。”
原本別勒古訥台還想著給博日格德打個圓場,但被博日格德這麽不知好歹的一嗆聲,臉色頓時陰暗了下去,隨後閉口不言。其餘部族首領見此,都不再沉默,他們看出來這位眼高於頂的大王子眼中根本沒有他們,別勒古訥台是除了遼陽王本部之外最大的部族首領,素有威望,博日格德如此無禮,是在打在場所有首領的臉麵,所以他們一個個開始對著博日格德群起而攻,誓要將這個大王子的氣焰打壓下去。
“大王子,你說俺巴孩不遵你的命令,誰不知道俺巴孩那個蠢貨是你養的一條狗,唯你之命是從,連王汗的命令他都不聽,你現在一股腦將責任都推給他,說不過去吧!”這就是妥妥的誅心之言,給明裏帖木兒上眼藥了。
博日格德還來不及反駁,就又有人開口道:“就是,博日格德,去年俺巴孩襲殺齊格奇,屠戮廣寧城,被燕軍抓住機會劫掠了豪州,事後你非但沒有懲戒他,反而為他遮掩。”
博日格德心中惱怒,當初齊格奇被殺時,可沒見有哪個出來替他叫屈,現在跳出來拿這件事說事。隻是眾人的圍攻還沒有停止,立刻有人接上。
“就是,事後,你還和漢人那邊那個什麽秦弛勾結,說什麽能一舉拿下遼西,結果呢,被那群漢人耍的團團轉,連遼東王汗的王城都丟了!”
“哼!跟那群漢人在一塊能有什麽好事,那群漢人一生下來就知道耍陰謀詭計,我們草原男兒就應該用馬刀弓箭說話,此次若是直接全力壓像遼西,也就一舉拿下來了,怎麽也不至於損兵失地!”
“夠了!”博日格德再也無法忍受這些人的指責,當即一聲怒吼,“隻憑馬刀弓箭說話,說的好聽,那怎麽這麽多年遼西還在漢人的手裏,你們怎麽沒有殺到燕京去,殺到洛京去,我們怎麽被漢人從關內趕迴到了草原……”
“住口!”一直沉默的明裏帖木兒憤怒的將手邊裝著馬奶酒的瓷碗摔到地上,止住了這次爭吵,他抬眼看了看博日格德,良久後,頗為無奈的問到:“事已至此,就莫要再提了,博日格德,你接下來準備怎麽辦?”
“父汗,我正在將整個征東元帥府的兵力向南方調動,請父汗再調撥給我一萬精騎,現如今遼東的燕軍兵力不足,我們隻要調精騎南下,先拿下廣寧,切斷遼東與遼西間的聯絡,一定可以重奪遼東,屆時遼東的燕軍被殲滅,遼西的兵力也不足,我們還可以順勢拿下遼西,整個關外就重迴我們手中。”
聽到博日格德的話,帳內眾人頓時躁動起來,紛紛交頭接耳,顯然對博日格德的計劃不怎麽看好,明裏帖木兒也搖了搖頭,博日格德還想再解釋。
隻是不等他開口,別勒古訥台就開口說道:“大王子,就在我們遼東兵敗之後,哈爾和林已經開始向東方調兵,還派人來詢問王汗是否需要他們派兵協助我們奪迴遼東。”
博日格德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哈爾和林的刺甘失甘想要趁火打劫。
明裏帖木兒開口說道:“我已經決定了,從征東元帥府調三萬精兵到王帳麾下,防備刺甘失甘。”
博日格德一聽就急了,從他手下調走三萬精兵,那時候就別想進攻遼東了,而且對他來說,這是極大削弱了他的實力,看到明日帖木兒身邊的幼弟,博日格德的內心愈發焦躁。
“父汗,哈爾和林那邊也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父汗的親衛沒有損失,他們根本不敢妄動,況且,他們真敢與我們開戰,南邊的漢人也不會坐視,肯定會趁機出擊,刺甘失甘不會如此莽撞。父汗,給我半年的時間,我一定拿下遼東。”
“夠了,博日格德!”明裏帖木兒打斷了他的話,“這是我的決定,不是在和你商量,遼東因你而失,怎麽拿迴來是你的事情,上都和捕魚兒海決不能有閃失,這裏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草場,沒了這裏,我們的牛羊沒有牧場,馬兒沒有地方產仔,我也不可能讓一寸土地落到刺甘失甘的手裏。至於遼東,你不是說燕軍兵力空虛嗎?用你手下的女真人,用他們去對付漢人!”
博日格德的怒火已經將他的雙眼燒的通紅,但他也明白,此時的他無力反抗,隻得領命之後退出了大帳。這位大王子殿下出了金帳之後,沒有在捕魚兒海多做停留,立刻向東方而去,返迴征東元帥府。
若是往常此等國事商議肯定少不了秦弛的身影,但在遼東大勝之後,秦弛難得的變的極為低調,除了幫牛奎討了個山海軍指揮使的位子,再無別的動作,像個小媳婦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這倒不是秦弛真的心灰意冷了,而是此前他為了給遼陽王設套,將自己那個兒子秦鬆賣了個幹淨,直接在燕維疆麵前坐實了秦鬆暗通蒙古的事。
如果一切如他設想般進行,以秦鬆被人蒙蔽陷害中了蒙古人的圈套,迫不得已跟蒙古人有了些勾結,他得知後將計就計,立下大功,一切也就遮過去了。
但燕行雲同樣給他玩了一手將計就計之後,秦弛的功勞半點都沒有了,那麽秦鬆的暗通蒙古的罪名是否追究就很微妙了。好在燕維疆似乎無意提及此事,除了燕維疆,目前也隻有老相知曉此事。
所以當秦弛在朝堂上為牛奎爭奪山海軍守將一職時,他的內心是十分忐忑的,沈熙之完全可以將秦鬆的罪行公之於眾,如此一來,雖然拉不下秦弛,但秦鬆注定難逃牢獄。
但秦弛又不得不行險,畢竟再將山海關守將一職讓燕行雲一係掌握在手,那他的處境就太危險了。萬幸的是,老相似乎無意與他徹底撕破臉麵,也沒有對牛奎接任山海軍指揮使發表異議。
這讓秦弛慶幸之餘又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為什麽老相會放棄這個打擊他的大好機會。思來想去,秦弛也隻能想著是不是燕維疆跟老相交代了什麽,讓老相不要提及此事。
無論為何,秦弛覺得,自己這段時間還是老老實實避避風頭比較好,為此他還將秦鬆禁足在府中,不準外出,此次陪同太子姚曦外出,秦弛也沒有放秦鬆前去,他實在怕這個混賬兒子惹出禍事來,萬一惡了太子,那麽秦家就真的要窮途末路了。
雖然成功拿下了山海軍指揮使的要職,但秦弛的內心半點也高興不起來。原先他從未將乳臭未幹的燕行雲放在眼中,他隻是將沈熙之當做自己的對手。
但自從燕行雲出鎮遼東之後,秦弛的挫敗感越來越強烈,他發現自己不僅看不清老相所想,連燕行雲的所作所為都摸不透,這不禁讓秦弛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秦弛在府中自怨自艾閉門不出,沈熙之也落得個眼前清淨,這些日子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沒了秦弛的摻和,此次與朝廷的討價還價就全由沈熙之一人做主了。將與李宗義商量後的結果並報給燕維疆後,燕維疆大體上還是滿意的,唯一讓燕維疆心生不快的還是朝廷要高麗換王一事。
在燕維疆想來,朝廷這麽做未免也太兒戲了些,高麗還未成為正式的藩屬,就要插手人家內部的王位歸屬,還是要讓已經繼位的新王將王位歸還,如此一來,萬一高麗的新王心生不滿,直接又投迴蒙古人的懷抱,那麽將遼東置於何地。
燕維疆也明白朝廷是擔心高麗與燕國走的太近,但燕維疆的內心中真沒有如此想法,他轉呈王謜請求入洛京朝見的奏章不過是順手而為的事,朝廷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著實讓燕維疆有些不快。
不過既然朝廷已經下了旨,沈熙之也勸慰了幾句,燕維疆也就將此事放下了,隻讓人八百裏加急,將這些情況知會給燕行雲,讓遼東早做準備,也安撫一下王謜。
燕京事了,李宗義派人給在外遊玩的姚曦送了個信兒,第二日就帶著護衛向遼東而去,同時一道八百裏加急已在李宗義啟程時向遼陽而去。
與此同時,燕京以北一千五百餘裏外的捕魚兒海,遼陽王夏季王帳所在。
一隊騎兵背對著朝陽,自東方疾馳而來。被雨水浸透的泥土混雜著青草在沉重的馬蹄下翻騰,一路直進大營,直到王帳前才停下。
一身風塵的博日格德翻身下馬,領著跟他一同前來的征東元帥府治下的兩座萬戶府達魯花赤,一同進了遼陽王的金色大帳。
大帳中,遼陽王明理帖木兒倚靠在黃金打造的王座之上,上麵鋪了張完整的白虎皮。金帳與金座自然是最為僭越之舉,不過在如今的蒙古帝國,身處哈爾和林的蒙古大汗也就隻是個明麵上的幌子了。
在阿裏不哥為汗時,西部四大汗國就已經是各自為政的狀態,等到如今的大汗刺甘失甘上位,明理帖木兒成了遼陽王,所謂的蒙古帝國,能真正聽從刺甘失甘調遣的,也就是哈爾和林周圍的一眾部落了。
大帳內除了明理帖木兒和陪在他身邊的幼子把阿禿兒,還有一直跟隨在明理帖木兒身邊的幾位部族首領,他們一直在等待著博日格得迴來,解釋遼東的失敗。
自從率軍在大寧城下撤軍之後,博日格得沒有去見自己的父汗,而是留在東邊,整備軍隊想要再與燕軍開戰。明理帖木兒幾次召他到捕魚兒海,都被博日格得無視。
最終明理帖木兒忍無可忍,派人前去申斥,嚴令博日格得立刻動身,博日格得這才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計劃,帶人來到明理帖木兒的大營,這也給了遼東的燕軍難得的喘息機會。
博日格德帶人進了金帳,單膝跪地,右手撫胸,“拜見父汗(王汗)!”
日漸老邁虛弱的明裏帖木兒斜靠在金座之上,看著帳中低頭俯首的兒子,沉默了良久才開口低聲說道:“起來吧!”
博日格德幾乎瞬間就站直了身體,矗立在大帳之內,盯著他的父汗,一言不發,他知道他的父汗和其麾下的一眾部族首領認為此次遼東大敗主要的責任就在於他。
是他讓在燕京的金大茂去接觸秦弛,極力促成此戰,結果中了漢人的奸計,損兵失地。但此時,博日格德不能示弱,在草原上,越是危急的關頭越要展現自己的狠決,否則,四周環繞的豺狼就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前來,將你撕得粉碎。
所以博日格德在戰後沒有立刻迴到父汗的王帳,而是整備軍隊,想要將遼東再度拿迴來。隻要將遼東重新拿下,那麽一切都好說。博日格德之前認為自己與父汗之間有著一定的默契,所以他十分不解為什麽父汗此次嚴令自己迴來,此時迴到捕魚兒海除了受到無用的指責,對於局勢毫無益處。
所以博日格德心中想著,自己的父汗是不是老的糊塗了,或是更壞的一種情況,博日格德看向依偎在父汗身邊那個明眸亮齒,臉蛋白皙的小男孩,心中一陣厭煩。
博日格德雖然有好幾年不曾與父汗見麵,但還是一眼就認出了自己這個幼弟,因為把阿禿兒實在孱弱的不像個蒙古人,就算放在漢人孩童中,也算得上孱弱清秀。
原本博日格德不曾將這個幼弟視為威脅,畢竟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不太可能在草原上掌握權力。但此時看著親切依偎在父汗身邊的把阿禿兒,在看看圍坐在大帳兩邊的部族首領們,博日格德不這麽想了。
年邁的父汗可能因為寵愛這個身邊的幼子而失去理智,而對於其他部族的首領們來說,扶持把控一個年幼孱弱的孩子可比侍奉一位雄心壯誌的雄主要輕鬆的多。
博日格德不說話,大帳內就陷入了令人尷尬的沉默之中。在這片尷尬之中,明裏帖木兒因為自己長子的無禮傲慢,臉色變的越來越難看。
終於在明裏帖木兒爆發之前,明裏帖木兒的國相別勒古訥台開口打破了僵局,“大王子,王汗叫你迴來,是要你解釋一下遼東之戰為何會慘敗,還有……”
別勒古訥台還沒說完,博日格德已經嗆聲迴道:“有什麽好解釋的,漢人有句話,勝敗乃兵家常事,不過是中了漢人的奸計,加上俺巴孩那個蠢貨不聽我的命令,輕敵冒進,導致兵敗被殺,遼東空虛,才被燕軍趁虛而入。”
原本別勒古訥台還想著給博日格德打個圓場,但被博日格德這麽不知好歹的一嗆聲,臉色頓時陰暗了下去,隨後閉口不言。其餘部族首領見此,都不再沉默,他們看出來這位眼高於頂的大王子眼中根本沒有他們,別勒古訥台是除了遼陽王本部之外最大的部族首領,素有威望,博日格德如此無禮,是在打在場所有首領的臉麵,所以他們一個個開始對著博日格德群起而攻,誓要將這個大王子的氣焰打壓下去。
“大王子,你說俺巴孩不遵你的命令,誰不知道俺巴孩那個蠢貨是你養的一條狗,唯你之命是從,連王汗的命令他都不聽,你現在一股腦將責任都推給他,說不過去吧!”這就是妥妥的誅心之言,給明裏帖木兒上眼藥了。
博日格德還來不及反駁,就又有人開口道:“就是,博日格德,去年俺巴孩襲殺齊格奇,屠戮廣寧城,被燕軍抓住機會劫掠了豪州,事後你非但沒有懲戒他,反而為他遮掩。”
博日格德心中惱怒,當初齊格奇被殺時,可沒見有哪個出來替他叫屈,現在跳出來拿這件事說事。隻是眾人的圍攻還沒有停止,立刻有人接上。
“就是,事後,你還和漢人那邊那個什麽秦弛勾結,說什麽能一舉拿下遼西,結果呢,被那群漢人耍的團團轉,連遼東王汗的王城都丟了!”
“哼!跟那群漢人在一塊能有什麽好事,那群漢人一生下來就知道耍陰謀詭計,我們草原男兒就應該用馬刀弓箭說話,此次若是直接全力壓像遼西,也就一舉拿下來了,怎麽也不至於損兵失地!”
“夠了!”博日格德再也無法忍受這些人的指責,當即一聲怒吼,“隻憑馬刀弓箭說話,說的好聽,那怎麽這麽多年遼西還在漢人的手裏,你們怎麽沒有殺到燕京去,殺到洛京去,我們怎麽被漢人從關內趕迴到了草原……”
“住口!”一直沉默的明裏帖木兒憤怒的將手邊裝著馬奶酒的瓷碗摔到地上,止住了這次爭吵,他抬眼看了看博日格德,良久後,頗為無奈的問到:“事已至此,就莫要再提了,博日格德,你接下來準備怎麽辦?”
“父汗,我正在將整個征東元帥府的兵力向南方調動,請父汗再調撥給我一萬精騎,現如今遼東的燕軍兵力不足,我們隻要調精騎南下,先拿下廣寧,切斷遼東與遼西間的聯絡,一定可以重奪遼東,屆時遼東的燕軍被殲滅,遼西的兵力也不足,我們還可以順勢拿下遼西,整個關外就重迴我們手中。”
聽到博日格德的話,帳內眾人頓時躁動起來,紛紛交頭接耳,顯然對博日格德的計劃不怎麽看好,明裏帖木兒也搖了搖頭,博日格德還想再解釋。
隻是不等他開口,別勒古訥台就開口說道:“大王子,就在我們遼東兵敗之後,哈爾和林已經開始向東方調兵,還派人來詢問王汗是否需要他們派兵協助我們奪迴遼東。”
博日格德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哈爾和林的刺甘失甘想要趁火打劫。
明裏帖木兒開口說道:“我已經決定了,從征東元帥府調三萬精兵到王帳麾下,防備刺甘失甘。”
博日格德一聽就急了,從他手下調走三萬精兵,那時候就別想進攻遼東了,而且對他來說,這是極大削弱了他的實力,看到明日帖木兒身邊的幼弟,博日格德的內心愈發焦躁。
“父汗,哈爾和林那邊也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父汗的親衛沒有損失,他們根本不敢妄動,況且,他們真敢與我們開戰,南邊的漢人也不會坐視,肯定會趁機出擊,刺甘失甘不會如此莽撞。父汗,給我半年的時間,我一定拿下遼東。”
“夠了,博日格德!”明裏帖木兒打斷了他的話,“這是我的決定,不是在和你商量,遼東因你而失,怎麽拿迴來是你的事情,上都和捕魚兒海決不能有閃失,這裏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草場,沒了這裏,我們的牛羊沒有牧場,馬兒沒有地方產仔,我也不可能讓一寸土地落到刺甘失甘的手裏。至於遼東,你不是說燕軍兵力空虛嗎?用你手下的女真人,用他們去對付漢人!”
博日格德的怒火已經將他的雙眼燒的通紅,但他也明白,此時的他無力反抗,隻得領命之後退出了大帳。這位大王子殿下出了金帳之後,沒有在捕魚兒海多做停留,立刻向東方而去,返迴征東元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