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穀關城頭之上,林希逸看著關外軍容嚴整,舉著白幡白旗的一萬精騎,心中苦澀難明,旋即又滿腔怒火,林希逸隻覺得這個世道都在跟自己過不去。
林希逸有如此想法,並非是他自大到認為秦王率軍前來可以針對他這個從二品將軍,因為秦王如果隻是想向朝廷示威,根本不必來到這函穀關。
函穀關扼守的是中原通往關中地帶的崤函古道,在北方的黃河泥沙堆積成一片平坦河灘後,對於關中來說,函穀關就失去了抵禦中原進攻的險要位置,因為中原進兵關中可以從黃河岸邊禁軍,所以東漢末年才又興建的潼關。
朝廷封藩後,在函穀故關處坐南朝北麵向黃河修建了這座函穀新關,對於朝廷來說,如果隻是秦王一人作亂,那麽他要麽拿下函穀關,要麽就要分兵看住函穀關。
如果秦王直接從黃河岸進攻洛陽,函穀關守軍就可直接前出斷了他的糧道,還可通過崤函古道增兵函穀,將秦王的叛軍前後合圍,所以此關對於朝廷來說,才意義重大。
也正因如此,林希逸才覺得如今秦王率領一萬精騎來到他這函穀關前,有刻意針對他的意思。秦王就帶著一萬人來,顯然不是真的要與朝廷道兵相見,既如此便是示威,給朝廷難看,秦王讓手下打著白幡白旗也印證了這一點。
但秦王若真隻是示威,帶著人去黃河岸邊,對著東方遙相祭拜不就完了,何苦非要跑到這函穀關前。雖然林希逸心中也明白,在黃河灘上列陣祭拜,效果沒有在這函穀關前,當著朝廷的兵將麵前擺譜威風,但林希逸的內心也難免憤懣。
秦王的兵馬在關外列陣,一騎前出來到關下,對著城頭大聲喊道:“秦王殿下請林將軍出城一敘!”
城頭之上,林依稀眉頭緊皺,一旁的副將說道:“將軍,您迴城內去吧,這裏一切有我。”
副將的意思顯然是要林希逸躲一躲,林希逸躲到城內,將來無論出什麽事,都可以推脫說自己當時並不在場,即不用出城和秦王見麵,也無須但慢待秦王的罪名。
林希逸明白下屬的好意,但城樓下的那名秦國騎將還在一遍遍的喊話,顯然不會輕易離去。雖然躲去關內是個好辦法,但副將這麽一說,林希逸反而覺得自己真的多了反而有些首鼠兩端,抹不開這個麵子。
看著城下還在叫嚷的騎將,林希逸一咬牙下了決定,“我獨自一人出城去見秦王,我出城後你統領城內諸事,緊閉城門,無論我在下麵發生何事,如實稟報朝廷,不可開城!”
那名副將還要再勸,林希逸一擺手製止了他,轉身下了城頭,騎馬出了函穀關。
隨著那名騎將到了秦軍陣前,林希逸隻見一身材消瘦的老者穿著一身孝服,大馬金刀的坐在陣前的一張太師椅上,正是秦王姚霸。
林希逸見此隻得翻身下馬,上前兩步,躬身行禮,“陝州鎮撫使林希逸,見過秦王!”
林希逸當然不可能在眾人麵前跪拜秦王,作為朝廷鎮守一方的大員,他也確實不用對一個藩王行跪拜大禮。
坐在太師椅上的姚霸淡淡的說了句:“免禮!”
林希逸直起腰身,就對上了姚霸打量自己的眼神。林希逸也不怯場,也開始打量著這位十數年未見的秦王。昔年太祖北伐時,姚霸受命領西路軍自關中征伐陝西北部,那是林希逸最後一次見姚霸。
那時的姚霸還是個英氣勃發的精壯漢子,隻是這短短十數年的歲月洗禮,眼前的秦王仿佛變了個人。雖然目光依舊銳利難當,但姚霸的頭發依然全白,身材也消瘦了許多,難掩遲暮之態,看的林希逸心中也不禁生出幾分悲涼之意。
打量了幾眼姚霸,林希逸旋即注意到了站在姚霸身側也是一身孝服的一個年輕人,此人身形壯碩,看上去要高出林希逸一頭,劍眉英目,器宇軒昂。其人雙手抱胸,站在那裏,一股狂傲之意由內散發,察覺到林希逸在看他,也隻是淡淡掃了他一眼,就挪開了視線。
林希逸猜想,這應該便是秦王姚霸的世子,姚繼業。這個名字是其被立為秦王世子時姚霸為他改的,繼業,繼業,繼的是秦王的基業,還是未竟之事業就見仁見智了。
說來也是有趣,一直以先帝嫡長子自居,以此來暗示當今天子得位不正的姚霸,立的世子反倒是他的第四子,當今的太子反而是當今聖上的嫡長子,這件事一直被好事之人暗自調笑。
林希逸見禮之後,姚霸並未與他搭話,林希逸也就保持著沉默,秦王的下屬們忙活著在前方搭建一個臨時的祭台,看來姚霸真要在這函穀關前遙祭先太後。
祭台搭建好後,姚霸從座椅上起身,姚繼業下意識的想要攙扶,但似乎意識到林希逸在一旁,又收迴了手,姚霸雙手用力一撐扶手站起身來。
這些細節自然落在了一直注意著姚霸父子動向的林希逸眼中,林希逸心中暗暗一驚,看來秦王的身體確實不好了,這對朝廷來說倒是個好消息。
姚霸和姚繼業來到祭台前,跪地行禮,身後的一眾士卒也齊刷刷跪倒。林希逸見此自然也不能再站在原地,隻得隨著眾人向東麵而跪,祭拜先太後,隻是他這一跪,看上去倒像是姚霸的下屬了。
祭拜之後,姚霸終於是開口和林希逸說話了,“你比你父親差遠了!”
淡淡的一句話像是一記重錘砸在了林希逸的心頭之上,但林希逸不知道姚霸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隻得強忍著應付道:“末將一生,未立寸功,虛度韶華,確實令先父蒙羞!”
姚霸輕笑著搖了搖頭,“你還是不明白,你父林煜雖然是個粗人,但心思活絡,膽大心細,是個有勇有謀的勇將,當年他戰死襄陽,實在是可惜,所以先帝才特別照顧你。你這些年無論是在禁軍還是在這函穀關練兵治軍皆是一等,你跟你父親最大的區別是在你的心性上。若是換做你父親,當年太祖出征,他就算是撒潑打滾也會跟著出征,而你瞻前顧後,想去戰場上立功,又怕失手墮了你父親的威名,先帝正是看出了你的心思才沒有帶上你。後來也是,我那三弟登基之後,讓你來守這函穀關,你不願來,卻還是來了,你若是寧死不從偏要去鎮守邊關,他照樣拿你無可奈何,最終也會遂了你的願,林希逸你落得今天這邊下場,全是你自討苦吃!”
姚霸一番話說的林希逸雙眼泛紅,咬著牙沉聲問道:“秦王,你今日叫我出來就是為了奚落在下嗎?”
姚霸看著林希逸的反應依舊表現的渾不在意,接著說道:“你今天出城來見我更加證明了這一點,我猜方才一定有人勸你不要出城,你卻還是出來了,你前怕狼後怕虎,不想與我有什麽交集讓我那三弟疑心,又怕惡了我,導致什麽不可挽迴的後果,其實能有什麽後果呢,你要真能讓我一怒之下反叛攻城,我那三弟能樂開了花。就算你要出城,也應該帶著人一同出來,你一人出城,著實是愚蠢到不能再愚蠢的選擇了,在我看來,你這陝州鎮撫使恐怕也要當到頭了。”
這番話一出,林希逸頓時汗流浹背,他意識到自己今日確實犯了極其愚蠢的錯誤,愚蠢到他麵對姚霸的奚落,連一絲反駁的想法都沒有了。
看著林希逸的表情,姚霸臉上的笑容更盛,“林希逸,看在你父親的麵子上,你隨孤走吧,別的不說,讓你當個秦國的樞密使,領兵上戰場還是沒問題的。”
姚霸突如其來的招攬嚇得林希逸差點跳起來,聲音都尖銳了幾分,“秦王,你在說什麽昏話,你竟然公然讓朝廷守將反叛,你真要造反嗎?”
姚霸衝了林希逸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急什麽?反叛一詞從何而來,這些年孤鎮守西北,朝廷沒給我一文錢一粒米,孤向我那三弟討個大將,過來幫我鎮守陝西,有何不妥?”
“秦王,您已祭拜過先太後,請您立即退兵!”
看著色厲內荏的林希逸,姚霸哈哈大笑,轉身上了馬,在馬背之上,姚霸居高臨下對林希逸說道:“林希逸,告訴孤那三弟,孤與他的情分,今日就徹底斷了!”
林希逸有如此想法,並非是他自大到認為秦王率軍前來可以針對他這個從二品將軍,因為秦王如果隻是想向朝廷示威,根本不必來到這函穀關。
函穀關扼守的是中原通往關中地帶的崤函古道,在北方的黃河泥沙堆積成一片平坦河灘後,對於關中來說,函穀關就失去了抵禦中原進攻的險要位置,因為中原進兵關中可以從黃河岸邊禁軍,所以東漢末年才又興建的潼關。
朝廷封藩後,在函穀故關處坐南朝北麵向黃河修建了這座函穀新關,對於朝廷來說,如果隻是秦王一人作亂,那麽他要麽拿下函穀關,要麽就要分兵看住函穀關。
如果秦王直接從黃河岸進攻洛陽,函穀關守軍就可直接前出斷了他的糧道,還可通過崤函古道增兵函穀,將秦王的叛軍前後合圍,所以此關對於朝廷來說,才意義重大。
也正因如此,林希逸才覺得如今秦王率領一萬精騎來到他這函穀關前,有刻意針對他的意思。秦王就帶著一萬人來,顯然不是真的要與朝廷道兵相見,既如此便是示威,給朝廷難看,秦王讓手下打著白幡白旗也印證了這一點。
但秦王若真隻是示威,帶著人去黃河岸邊,對著東方遙相祭拜不就完了,何苦非要跑到這函穀關前。雖然林希逸心中也明白,在黃河灘上列陣祭拜,效果沒有在這函穀關前,當著朝廷的兵將麵前擺譜威風,但林希逸的內心也難免憤懣。
秦王的兵馬在關外列陣,一騎前出來到關下,對著城頭大聲喊道:“秦王殿下請林將軍出城一敘!”
城頭之上,林依稀眉頭緊皺,一旁的副將說道:“將軍,您迴城內去吧,這裏一切有我。”
副將的意思顯然是要林希逸躲一躲,林希逸躲到城內,將來無論出什麽事,都可以推脫說自己當時並不在場,即不用出城和秦王見麵,也無須但慢待秦王的罪名。
林希逸明白下屬的好意,但城樓下的那名秦國騎將還在一遍遍的喊話,顯然不會輕易離去。雖然躲去關內是個好辦法,但副將這麽一說,林希逸反而覺得自己真的多了反而有些首鼠兩端,抹不開這個麵子。
看著城下還在叫嚷的騎將,林希逸一咬牙下了決定,“我獨自一人出城去見秦王,我出城後你統領城內諸事,緊閉城門,無論我在下麵發生何事,如實稟報朝廷,不可開城!”
那名副將還要再勸,林希逸一擺手製止了他,轉身下了城頭,騎馬出了函穀關。
隨著那名騎將到了秦軍陣前,林希逸隻見一身材消瘦的老者穿著一身孝服,大馬金刀的坐在陣前的一張太師椅上,正是秦王姚霸。
林希逸見此隻得翻身下馬,上前兩步,躬身行禮,“陝州鎮撫使林希逸,見過秦王!”
林希逸當然不可能在眾人麵前跪拜秦王,作為朝廷鎮守一方的大員,他也確實不用對一個藩王行跪拜大禮。
坐在太師椅上的姚霸淡淡的說了句:“免禮!”
林希逸直起腰身,就對上了姚霸打量自己的眼神。林希逸也不怯場,也開始打量著這位十數年未見的秦王。昔年太祖北伐時,姚霸受命領西路軍自關中征伐陝西北部,那是林希逸最後一次見姚霸。
那時的姚霸還是個英氣勃發的精壯漢子,隻是這短短十數年的歲月洗禮,眼前的秦王仿佛變了個人。雖然目光依舊銳利難當,但姚霸的頭發依然全白,身材也消瘦了許多,難掩遲暮之態,看的林希逸心中也不禁生出幾分悲涼之意。
打量了幾眼姚霸,林希逸旋即注意到了站在姚霸身側也是一身孝服的一個年輕人,此人身形壯碩,看上去要高出林希逸一頭,劍眉英目,器宇軒昂。其人雙手抱胸,站在那裏,一股狂傲之意由內散發,察覺到林希逸在看他,也隻是淡淡掃了他一眼,就挪開了視線。
林希逸猜想,這應該便是秦王姚霸的世子,姚繼業。這個名字是其被立為秦王世子時姚霸為他改的,繼業,繼業,繼的是秦王的基業,還是未竟之事業就見仁見智了。
說來也是有趣,一直以先帝嫡長子自居,以此來暗示當今天子得位不正的姚霸,立的世子反倒是他的第四子,當今的太子反而是當今聖上的嫡長子,這件事一直被好事之人暗自調笑。
林希逸見禮之後,姚霸並未與他搭話,林希逸也就保持著沉默,秦王的下屬們忙活著在前方搭建一個臨時的祭台,看來姚霸真要在這函穀關前遙祭先太後。
祭台搭建好後,姚霸從座椅上起身,姚繼業下意識的想要攙扶,但似乎意識到林希逸在一旁,又收迴了手,姚霸雙手用力一撐扶手站起身來。
這些細節自然落在了一直注意著姚霸父子動向的林希逸眼中,林希逸心中暗暗一驚,看來秦王的身體確實不好了,這對朝廷來說倒是個好消息。
姚霸和姚繼業來到祭台前,跪地行禮,身後的一眾士卒也齊刷刷跪倒。林希逸見此自然也不能再站在原地,隻得隨著眾人向東麵而跪,祭拜先太後,隻是他這一跪,看上去倒像是姚霸的下屬了。
祭拜之後,姚霸終於是開口和林希逸說話了,“你比你父親差遠了!”
淡淡的一句話像是一記重錘砸在了林希逸的心頭之上,但林希逸不知道姚霸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隻得強忍著應付道:“末將一生,未立寸功,虛度韶華,確實令先父蒙羞!”
姚霸輕笑著搖了搖頭,“你還是不明白,你父林煜雖然是個粗人,但心思活絡,膽大心細,是個有勇有謀的勇將,當年他戰死襄陽,實在是可惜,所以先帝才特別照顧你。你這些年無論是在禁軍還是在這函穀關練兵治軍皆是一等,你跟你父親最大的區別是在你的心性上。若是換做你父親,當年太祖出征,他就算是撒潑打滾也會跟著出征,而你瞻前顧後,想去戰場上立功,又怕失手墮了你父親的威名,先帝正是看出了你的心思才沒有帶上你。後來也是,我那三弟登基之後,讓你來守這函穀關,你不願來,卻還是來了,你若是寧死不從偏要去鎮守邊關,他照樣拿你無可奈何,最終也會遂了你的願,林希逸你落得今天這邊下場,全是你自討苦吃!”
姚霸一番話說的林希逸雙眼泛紅,咬著牙沉聲問道:“秦王,你今日叫我出來就是為了奚落在下嗎?”
姚霸看著林希逸的反應依舊表現的渾不在意,接著說道:“你今天出城來見我更加證明了這一點,我猜方才一定有人勸你不要出城,你卻還是出來了,你前怕狼後怕虎,不想與我有什麽交集讓我那三弟疑心,又怕惡了我,導致什麽不可挽迴的後果,其實能有什麽後果呢,你要真能讓我一怒之下反叛攻城,我那三弟能樂開了花。就算你要出城,也應該帶著人一同出來,你一人出城,著實是愚蠢到不能再愚蠢的選擇了,在我看來,你這陝州鎮撫使恐怕也要當到頭了。”
這番話一出,林希逸頓時汗流浹背,他意識到自己今日確實犯了極其愚蠢的錯誤,愚蠢到他麵對姚霸的奚落,連一絲反駁的想法都沒有了。
看著林希逸的表情,姚霸臉上的笑容更盛,“林希逸,看在你父親的麵子上,你隨孤走吧,別的不說,讓你當個秦國的樞密使,領兵上戰場還是沒問題的。”
姚霸突如其來的招攬嚇得林希逸差點跳起來,聲音都尖銳了幾分,“秦王,你在說什麽昏話,你竟然公然讓朝廷守將反叛,你真要造反嗎?”
姚霸衝了林希逸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急什麽?反叛一詞從何而來,這些年孤鎮守西北,朝廷沒給我一文錢一粒米,孤向我那三弟討個大將,過來幫我鎮守陝西,有何不妥?”
“秦王,您已祭拜過先太後,請您立即退兵!”
看著色厲內荏的林希逸,姚霸哈哈大笑,轉身上了馬,在馬背之上,姚霸居高臨下對林希逸說道:“林希逸,告訴孤那三弟,孤與他的情分,今日就徹底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