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會麵(上)
胡裏改和斡朵憐兩部是遼東周邊最大的兩個部族,烏達所領的部族其實就是之前俺巴孩統治遼東時從胡裏改部抽調的一支。蒙古滅金之後,關內和兩遼那些女真貴族要麽被屠戮,要麽改漢姓避禍,現在這些女真部族大多是原本就生活在兩遼更北方的底層部落。
例如胡裏改和斡朵憐這兩部,現如今的部族領地要在遼陽以北一千四百多裏的地方。這些年,蒙古人為了彌補自己人力不足,也為了更好駕馭役使這些女真人,不斷從這些大的女真部族抽調人手,將他們安置在遼東,即填充了遼東的人口,也達到拆分這些女真部族的作用。
在燕行雲拿下遼東後,蒙古遼陽王在關外南部的重要治所,就從遼陽遷到了遼陽城東北方越九百裏的南京萬戶府。一心想要奪迴遼東一雪前恥的大王子博日格德沒有迴自己的征東元帥府,而是一直駐紮在南京萬戶府。
在遼東之戰之後的這一年多時間裏,博日格德對於胡裏改和斡朵憐等女真部族的壓迫更甚,強迫他們抽調更多的精壯南下,同時讓他們上繳更多的皮草人參和鹿茸等財貨,用來與關內走私換取鹽鐵物資。
在這種高壓之下,胡裏改和斡朵憐兩部的首領自然心中憤憤,加上燕行雲打下遼東對他們的震動,他們想要擺脫蒙古人統治的心也愈發強烈。
在丁輝手下的商隊向著北方深入時,胡裏改和斡朵憐兩部的首領也在想要通過這些商人聯係到南邊的漢人。在雙方的這種小心翼翼的試探下,烏達派出去的女真密探先與胡裏改部的親族建立了聯係,隨後與胡裏改部的首領兀良合搭上了話。
雙方你來我往試探了良久,終於在前幾日,博日格德召集他們這些女真部落首領在下個月初十之前到達南京萬戶府,商議征兵和上繳財貨的事,想來是要對他們進行更加嚴酷的壓榨。
兀良合再與斡朵憐部的首領納哈答密會之後,兩人做出了決定,想要趁此機會與南邊的漢人首領也就是燕王世子燕行雲見上一麵,決定要不要投靠漢人,引他們為援反抗博日格德。
兀良合與納哈答兩人早就有反抗蒙古人的想法,但這麽多年的高壓統治,部落內許多人都被蒙古人嚇破了膽,隻想一味的討好蒙古人。
而且蒙古人雖然殘暴,但也不是蠢貨,他們也會拉攏一些女真內部的人充做眼線和控製女真人的抓手,所以兀良合和納哈答兩人一直在小心翼翼的隱藏自己的心思,不敢向非心腹之人透露一點。
這也是他們迫切想要親自見一見燕行雲的原因,兀良合他們也清楚,兩遼之前一直不是大虞燕國經略的重點,他們這麽多年隻是固守遼西,遼西的兵力對於蒙古人來說並無優勢。
所以當他們聽說燕國的世子到了關外,還拿下了遼東心中大為震撼,兀良合他們猜測是不是那些漢人終於下定決心要經略兩遼。所以他們要親自與燕行雲見上一麵,確定這個少年英主的心思想法,看看他對於女真人的態度,才能下定決心是否要拿全族人的性命賭上一賭。
消息傳到遼陽,張恪急忙派人將此事稟告燕行雲,燕行雲這才急匆匆趕迴遼陽城。進城之後,稍作休整,燕行雲就將張恪、王遠猷、範公輔、齊磊、方之望、韓熊和烏達幾人招來議事。
總督府內除燕行雲的這七人就是目前在這遼陽城內燕行雲能夠倚靠的全部文武,此次議事燕行雲讓張恪先對眾人講了胡裏改和斡朵憐兩部首領傳來的消息。
張恪介紹完具體的情況之後,屋子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眾人的內心都在消化著這個消息,盤算著利弊得失。韓熊的內心最為震驚,按理來說兩遼的密探情事都由他來安排負責,丁輝的商隊內部自然也有他安插的密探。
但韓熊手下的人被燕行雲嚴令不準過多接觸那些女真人,隻是搜集刺探一些基本情況即可,在今天之前,他根本不知道燕行雲還安排了烏達手下的人去進行聯絡女真部族此等密事。
韓熊的內心不禁一凜,這等事進行的如此隱秘,他這個實際上的密探頭子竟無半點察覺,這不禁讓他感受到了一絲危機感。這倒不是擔憂燕行雲對其不信任,燕行雲肯讓他來議事,自然表明了對他信任的態度,但自己對於燕行雲另有密探一事毫無察覺,卻也是他處事的失誤,這也讓韓熊感受到了燕行雲的心思深沉。韓熊的內心甚至在暗暗猜想,這是不是燕行雲對他的一次敲打,告訴他以後行事不可藏私,不要想著自己把控密探就借此欺上瞞下。
而屋內的唯一一個女真人烏達此刻的內心也充滿了憂慮,人是他選拔派出去的,但他自打將這些人交到張恪手中,就再沒與這些人有過聯係。現在他手下的人帶迴了這麽一個好消息,但烏達的內心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烏達了解北方那些女真部族的情況,雖然這些女真部族備受壓迫,但族內的一些權貴還是心向蒙古的,有些就是靠抱著蒙古人的大腿才過上了奢靡享樂的生活。烏達拿不準兀良合和納哈答到底是真心想要反抗,還是配合蒙古人對燕行雲做的一個局。
就算兀良合於納哈答是真心地,那麽他們手下的那些知情人可不可信,會不會走漏消息,一旦有變故發生,導致燕行雲出了差錯,那麽他們這些留在遼東的女真人恐怕就要麵臨滅頂之災。
烏達清楚就是現在留在遼東的女真人,也有一小部分不是真心歸附的,他們有的是不想接受漢化,認為與在草原遊牧的蒙古人更加親近,有的是既不想依附蒙古也不像歸附漢人。
所以烏達率先說了話,他強烈反對燕行雲親身犯險,並且自薦由自己去和兀良合納哈答會麵,先了解他們的想法,如果他們真的想歸附,那可以派使者來遼陽。
烏達的話取得了在場中大多數人的認可,除了張恪和範公輔以外,其餘幾人紛紛建言,阻止燕行雲以身犯險,王遠猷說自己可以代表燕行雲與烏達一起去會見兀良合和納哈答。
隻是這幾人的話顯然不是燕行雲想要聽到的,所以燕行雲將目光看向一直沒有出聲的張恪和範公輔。因為之前張恪一直勸諫自己不要親自領兵外出,所以燕行雲將目光放在剛剛從興城趕迴來的範公輔身上。
燕行雲對著範公輔問道:“光遠,你對此有何想法?”
胡裏改和斡朵憐兩部是遼東周邊最大的兩個部族,烏達所領的部族其實就是之前俺巴孩統治遼東時從胡裏改部抽調的一支。蒙古滅金之後,關內和兩遼那些女真貴族要麽被屠戮,要麽改漢姓避禍,現在這些女真部族大多是原本就生活在兩遼更北方的底層部落。
例如胡裏改和斡朵憐這兩部,現如今的部族領地要在遼陽以北一千四百多裏的地方。這些年,蒙古人為了彌補自己人力不足,也為了更好駕馭役使這些女真人,不斷從這些大的女真部族抽調人手,將他們安置在遼東,即填充了遼東的人口,也達到拆分這些女真部族的作用。
在燕行雲拿下遼東後,蒙古遼陽王在關外南部的重要治所,就從遼陽遷到了遼陽城東北方越九百裏的南京萬戶府。一心想要奪迴遼東一雪前恥的大王子博日格德沒有迴自己的征東元帥府,而是一直駐紮在南京萬戶府。
在遼東之戰之後的這一年多時間裏,博日格德對於胡裏改和斡朵憐等女真部族的壓迫更甚,強迫他們抽調更多的精壯南下,同時讓他們上繳更多的皮草人參和鹿茸等財貨,用來與關內走私換取鹽鐵物資。
在這種高壓之下,胡裏改和斡朵憐兩部的首領自然心中憤憤,加上燕行雲打下遼東對他們的震動,他們想要擺脫蒙古人統治的心也愈發強烈。
在丁輝手下的商隊向著北方深入時,胡裏改和斡朵憐兩部的首領也在想要通過這些商人聯係到南邊的漢人。在雙方的這種小心翼翼的試探下,烏達派出去的女真密探先與胡裏改部的親族建立了聯係,隨後與胡裏改部的首領兀良合搭上了話。
雙方你來我往試探了良久,終於在前幾日,博日格德召集他們這些女真部落首領在下個月初十之前到達南京萬戶府,商議征兵和上繳財貨的事,想來是要對他們進行更加嚴酷的壓榨。
兀良合再與斡朵憐部的首領納哈答密會之後,兩人做出了決定,想要趁此機會與南邊的漢人首領也就是燕王世子燕行雲見上一麵,決定要不要投靠漢人,引他們為援反抗博日格德。
兀良合與納哈答兩人早就有反抗蒙古人的想法,但這麽多年的高壓統治,部落內許多人都被蒙古人嚇破了膽,隻想一味的討好蒙古人。
而且蒙古人雖然殘暴,但也不是蠢貨,他們也會拉攏一些女真內部的人充做眼線和控製女真人的抓手,所以兀良合和納哈答兩人一直在小心翼翼的隱藏自己的心思,不敢向非心腹之人透露一點。
這也是他們迫切想要親自見一見燕行雲的原因,兀良合他們也清楚,兩遼之前一直不是大虞燕國經略的重點,他們這麽多年隻是固守遼西,遼西的兵力對於蒙古人來說並無優勢。
所以當他們聽說燕國的世子到了關外,還拿下了遼東心中大為震撼,兀良合他們猜測是不是那些漢人終於下定決心要經略兩遼。所以他們要親自與燕行雲見上一麵,確定這個少年英主的心思想法,看看他對於女真人的態度,才能下定決心是否要拿全族人的性命賭上一賭。
消息傳到遼陽,張恪急忙派人將此事稟告燕行雲,燕行雲這才急匆匆趕迴遼陽城。進城之後,稍作休整,燕行雲就將張恪、王遠猷、範公輔、齊磊、方之望、韓熊和烏達幾人招來議事。
總督府內除燕行雲的這七人就是目前在這遼陽城內燕行雲能夠倚靠的全部文武,此次議事燕行雲讓張恪先對眾人講了胡裏改和斡朵憐兩部首領傳來的消息。
張恪介紹完具體的情況之後,屋子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眾人的內心都在消化著這個消息,盤算著利弊得失。韓熊的內心最為震驚,按理來說兩遼的密探情事都由他來安排負責,丁輝的商隊內部自然也有他安插的密探。
但韓熊手下的人被燕行雲嚴令不準過多接觸那些女真人,隻是搜集刺探一些基本情況即可,在今天之前,他根本不知道燕行雲還安排了烏達手下的人去進行聯絡女真部族此等密事。
韓熊的內心不禁一凜,這等事進行的如此隱秘,他這個實際上的密探頭子竟無半點察覺,這不禁讓他感受到了一絲危機感。這倒不是擔憂燕行雲對其不信任,燕行雲肯讓他來議事,自然表明了對他信任的態度,但自己對於燕行雲另有密探一事毫無察覺,卻也是他處事的失誤,這也讓韓熊感受到了燕行雲的心思深沉。韓熊的內心甚至在暗暗猜想,這是不是燕行雲對他的一次敲打,告訴他以後行事不可藏私,不要想著自己把控密探就借此欺上瞞下。
而屋內的唯一一個女真人烏達此刻的內心也充滿了憂慮,人是他選拔派出去的,但他自打將這些人交到張恪手中,就再沒與這些人有過聯係。現在他手下的人帶迴了這麽一個好消息,但烏達的內心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烏達了解北方那些女真部族的情況,雖然這些女真部族備受壓迫,但族內的一些權貴還是心向蒙古的,有些就是靠抱著蒙古人的大腿才過上了奢靡享樂的生活。烏達拿不準兀良合和納哈答到底是真心想要反抗,還是配合蒙古人對燕行雲做的一個局。
就算兀良合於納哈答是真心地,那麽他們手下的那些知情人可不可信,會不會走漏消息,一旦有變故發生,導致燕行雲出了差錯,那麽他們這些留在遼東的女真人恐怕就要麵臨滅頂之災。
烏達清楚就是現在留在遼東的女真人,也有一小部分不是真心歸附的,他們有的是不想接受漢化,認為與在草原遊牧的蒙古人更加親近,有的是既不想依附蒙古也不像歸附漢人。
所以烏達率先說了話,他強烈反對燕行雲親身犯險,並且自薦由自己去和兀良合納哈答會麵,先了解他們的想法,如果他們真的想歸附,那可以派使者來遼陽。
烏達的話取得了在場中大多數人的認可,除了張恪和範公輔以外,其餘幾人紛紛建言,阻止燕行雲以身犯險,王遠猷說自己可以代表燕行雲與烏達一起去會見兀良合和納哈答。
隻是這幾人的話顯然不是燕行雲想要聽到的,所以燕行雲將目光看向一直沒有出聲的張恪和範公輔。因為之前張恪一直勸諫自己不要親自領兵外出,所以燕行雲將目光放在剛剛從興城趕迴來的範公輔身上。
燕行雲對著範公輔問道:“光遠,你對此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