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水鎮,流傳著一句老話:“買房子看梁,娶妻子看娘。”這話就像祖祖輩輩傳下的訓誡,刻在鎮民們的心裏。
鎮西頭住著個叫李二柱的年輕人,二十來歲,模樣周正,為人踏實勤勞,在鎮上的木器行做學徒。到了成家的年紀,媒婆便開始頻繁登門。
一天,隔壁村的媒婆王嬸子,風風火火地闖進李二柱家,手裏拿著帕子,眉飛色舞地說:“二柱啊,我給你尋了門好親事!是東頭劉大戶家的閨女,叫劉月娥,那模樣,那身段,在咱這一片可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劉大戶家底殷實,這要是成了,你可就一步登天啦!”
李二柱的母親李嬸,是個謹慎的婦人,她笑著對王嬸說:“王嬸,這婚姻大事,可得好好考量,我們得先打聽打聽。”王嬸一聽,撇了撇嘴說:“有啥好打聽的,劉月娥那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姑娘。”
李二柱心裏也有些動搖,畢竟劉月娥的美貌和家境確實誘人。可李嬸卻想起了那句“娶妻子看娘”,她決定去劉月娥家探個究竟。
第二天,李嬸找了個借口,說是去劉大戶家附近的親戚家串門,順道去了劉月娥家。劉大戶家的宅子氣派,高門大院,雕梁畫棟。李嬸剛到門口,就聽到裏麵傳來一陣吵鬧聲。
她悄悄走到窗邊,往裏一瞧,隻見劉月娥的母親張夫人正坐在堂上,對著一個丫鬟破口大罵:“你這賤蹄子,這點小事都做不好,要你有什麽用!”說著,還拿起桌上的茶杯砸向丫鬟,丫鬟嚇得瑟瑟發抖。
李嬸心裏一沉,她默默地離開了劉家。迴到家後,李二柱著急地問:“娘,您去了劉家,覺得月娥咋樣?”李嬸歎了口氣說:“兒啊,這門親事,咱再考慮考慮。我今天去了劉家,看到你未來嶽母的性子太過潑辣,對待下人都如此苛刻,我怕月娥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也會受影響。”
李二柱聽了,心裏有些不悅,他覺得母親是在挑刺。他說:“娘,月娥又不是她娘,她肯定和她娘不一樣。而且劉家家境好,能幫我不少。”李嬸見兒子聽不進去,也不好再說什麽。
不久後,李二柱和劉月娥成親了。婚禮辦得很是風光,劉大戶陪嫁了不少財物,李二柱一時間成了鎮上不少人羨慕的對象。
剛開始,小兩口的日子過得還算甜蜜。可沒過多久,矛盾就漸漸顯露出來。劉月娥從小養尊處優,不會做家務,家裏常常被她弄得亂七八糟。李二柱忙了一天迴到家,還要收拾屋子,心裏有些委屈。
有一次,李二柱委婉地提醒劉月娥要多注意家裏的整潔,劉月娥卻不樂意了,她雙手叉腰,大聲說道:“我從小就沒幹過這些粗活,你既然娶了我,就該伺候我,別拿這些小事來煩我!”李二柱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他想起母親說過的話,可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更讓李二柱頭疼的是,劉月娥和李嬸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劉月娥嫌棄李嬸嘮叨,李嬸覺得劉月娥不懂事,兩人時常發生口角。每次李二柱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有一迴,劉月娥迴了娘家,李嬸忍不住對李二柱說:“兒啊,當初我就勸你,娶妻子要看娘,你不聽。現在你看看,這日子過得多艱難。”李二柱低著頭,無言以對。
再說買房子看梁的事兒。鎮上有個叫趙大的人,攢了些錢,打算買套房子。他四處打聽,終於看中了一套位置不錯的宅子。宅子的主人是個外地人,急於出手迴老家。
趙大看房子外觀漂亮,價格也合適,就準備買下。這時,他的好友孫七提醒他:“趙大,買房子可不能隻看外表,得看看梁,這梁可是房子的主心骨。”趙大卻滿不在乎地說:“你就是想多了,這房子看著好好的,梁能有啥問題?”
孫七拗不過他,隻好陪著他去看房。到了宅子,趙大裏裏外外看了個遍,越看越滿意。孫七卻仔細地觀察著房梁,他發現房梁上有一些細微的裂縫,雖然不明顯,但如果不及時處理,時間長了,房子可能會有危險。
孫七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趙大,趙大卻不相信,他說:“這能有多大事兒,你別嚇唬我。”孫七見他不聽勸,也隻能無奈地搖頭。
趙大最終還是買下了那套房子。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可過了幾個月,接連下了幾場大雨,房子開始出現問題。先是屋頂漏水,趙大找人來修,可修好了這裏,那裏又漏了。後來,他發現房梁上的裂縫越來越大,甚至有些搖搖欲墜。
趙大這才慌了神,他四處找人幫忙修繕,可因為房梁的問題太嚴重,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和精力,房子還是沒能恢複到原來的樣子。趙大後悔不已,他想起孫七的話,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聽進去。
而李二柱這邊,日子過得愈發艱難。劉月娥不僅和李嬸關係不好,還經常亂花錢,家裏的積蓄很快就被她揮霍一空。李二柱每天辛苦工作,迴到家還要麵對家裏的一團糟,他對這段婚姻感到無比的絕望。
有一天,李二柱在木器行幹活時,不小心傷了手,無法再繼續工作。劉月娥得知後,不僅沒有關心他,還抱怨他沒用,不能掙錢養家。李二柱心灰意冷,他看著這個曾經充滿希望的家,如今卻變得如此冰冷。
這時,李嬸走過來,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兒啊,日子再難,咱也得挺過去。當初你沒聽娘的話,現在娘也不怪你。咱一起想辦法,把這個家撐起來。”李二柱看著母親慈祥的麵容,淚水奪眶而出。
從那以後,李二柱在母親的鼓勵下,開始嚐試做一些小生意。雖然過程很艱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而劉月娥,在經曆了一係列的事情後,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她慢慢地學會了做家務,和李嬸的關係也有所緩和。
幾年後,李二柱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家裏的日子也慢慢好起來。劉月娥也徹底變了一個人,她和李二柱相互扶持,共同經營著這個家。
經過這些事,李二柱和趙大深刻地體會到了“買房子看梁,娶妻子看娘”這句諺語的含義。他們常常把這個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希望大家能從他們的經曆中吸取教訓,在做人生重要決定的時候,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謹慎。
鎮西頭住著個叫李二柱的年輕人,二十來歲,模樣周正,為人踏實勤勞,在鎮上的木器行做學徒。到了成家的年紀,媒婆便開始頻繁登門。
一天,隔壁村的媒婆王嬸子,風風火火地闖進李二柱家,手裏拿著帕子,眉飛色舞地說:“二柱啊,我給你尋了門好親事!是東頭劉大戶家的閨女,叫劉月娥,那模樣,那身段,在咱這一片可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劉大戶家底殷實,這要是成了,你可就一步登天啦!”
李二柱的母親李嬸,是個謹慎的婦人,她笑著對王嬸說:“王嬸,這婚姻大事,可得好好考量,我們得先打聽打聽。”王嬸一聽,撇了撇嘴說:“有啥好打聽的,劉月娥那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姑娘。”
李二柱心裏也有些動搖,畢竟劉月娥的美貌和家境確實誘人。可李嬸卻想起了那句“娶妻子看娘”,她決定去劉月娥家探個究竟。
第二天,李嬸找了個借口,說是去劉大戶家附近的親戚家串門,順道去了劉月娥家。劉大戶家的宅子氣派,高門大院,雕梁畫棟。李嬸剛到門口,就聽到裏麵傳來一陣吵鬧聲。
她悄悄走到窗邊,往裏一瞧,隻見劉月娥的母親張夫人正坐在堂上,對著一個丫鬟破口大罵:“你這賤蹄子,這點小事都做不好,要你有什麽用!”說著,還拿起桌上的茶杯砸向丫鬟,丫鬟嚇得瑟瑟發抖。
李嬸心裏一沉,她默默地離開了劉家。迴到家後,李二柱著急地問:“娘,您去了劉家,覺得月娥咋樣?”李嬸歎了口氣說:“兒啊,這門親事,咱再考慮考慮。我今天去了劉家,看到你未來嶽母的性子太過潑辣,對待下人都如此苛刻,我怕月娥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也會受影響。”
李二柱聽了,心裏有些不悅,他覺得母親是在挑刺。他說:“娘,月娥又不是她娘,她肯定和她娘不一樣。而且劉家家境好,能幫我不少。”李嬸見兒子聽不進去,也不好再說什麽。
不久後,李二柱和劉月娥成親了。婚禮辦得很是風光,劉大戶陪嫁了不少財物,李二柱一時間成了鎮上不少人羨慕的對象。
剛開始,小兩口的日子過得還算甜蜜。可沒過多久,矛盾就漸漸顯露出來。劉月娥從小養尊處優,不會做家務,家裏常常被她弄得亂七八糟。李二柱忙了一天迴到家,還要收拾屋子,心裏有些委屈。
有一次,李二柱委婉地提醒劉月娥要多注意家裏的整潔,劉月娥卻不樂意了,她雙手叉腰,大聲說道:“我從小就沒幹過這些粗活,你既然娶了我,就該伺候我,別拿這些小事來煩我!”李二柱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他想起母親說過的話,可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更讓李二柱頭疼的是,劉月娥和李嬸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劉月娥嫌棄李嬸嘮叨,李嬸覺得劉月娥不懂事,兩人時常發生口角。每次李二柱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有一迴,劉月娥迴了娘家,李嬸忍不住對李二柱說:“兒啊,當初我就勸你,娶妻子要看娘,你不聽。現在你看看,這日子過得多艱難。”李二柱低著頭,無言以對。
再說買房子看梁的事兒。鎮上有個叫趙大的人,攢了些錢,打算買套房子。他四處打聽,終於看中了一套位置不錯的宅子。宅子的主人是個外地人,急於出手迴老家。
趙大看房子外觀漂亮,價格也合適,就準備買下。這時,他的好友孫七提醒他:“趙大,買房子可不能隻看外表,得看看梁,這梁可是房子的主心骨。”趙大卻滿不在乎地說:“你就是想多了,這房子看著好好的,梁能有啥問題?”
孫七拗不過他,隻好陪著他去看房。到了宅子,趙大裏裏外外看了個遍,越看越滿意。孫七卻仔細地觀察著房梁,他發現房梁上有一些細微的裂縫,雖然不明顯,但如果不及時處理,時間長了,房子可能會有危險。
孫七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趙大,趙大卻不相信,他說:“這能有多大事兒,你別嚇唬我。”孫七見他不聽勸,也隻能無奈地搖頭。
趙大最終還是買下了那套房子。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可過了幾個月,接連下了幾場大雨,房子開始出現問題。先是屋頂漏水,趙大找人來修,可修好了這裏,那裏又漏了。後來,他發現房梁上的裂縫越來越大,甚至有些搖搖欲墜。
趙大這才慌了神,他四處找人幫忙修繕,可因為房梁的問題太嚴重,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和精力,房子還是沒能恢複到原來的樣子。趙大後悔不已,他想起孫七的話,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聽進去。
而李二柱這邊,日子過得愈發艱難。劉月娥不僅和李嬸關係不好,還經常亂花錢,家裏的積蓄很快就被她揮霍一空。李二柱每天辛苦工作,迴到家還要麵對家裏的一團糟,他對這段婚姻感到無比的絕望。
有一天,李二柱在木器行幹活時,不小心傷了手,無法再繼續工作。劉月娥得知後,不僅沒有關心他,還抱怨他沒用,不能掙錢養家。李二柱心灰意冷,他看著這個曾經充滿希望的家,如今卻變得如此冰冷。
這時,李嬸走過來,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兒啊,日子再難,咱也得挺過去。當初你沒聽娘的話,現在娘也不怪你。咱一起想辦法,把這個家撐起來。”李二柱看著母親慈祥的麵容,淚水奪眶而出。
從那以後,李二柱在母親的鼓勵下,開始嚐試做一些小生意。雖然過程很艱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而劉月娥,在經曆了一係列的事情後,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她慢慢地學會了做家務,和李嬸的關係也有所緩和。
幾年後,李二柱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家裏的日子也慢慢好起來。劉月娥也徹底變了一個人,她和李二柱相互扶持,共同經營著這個家。
經過這些事,李二柱和趙大深刻地體會到了“買房子看梁,娶妻子看娘”這句諺語的含義。他們常常把這個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希望大家能從他們的經曆中吸取教訓,在做人生重要決定的時候,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