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依山傍水的清平村,日子就像村頭那口老井裏的水,平淡且安穩地流淌著。村裏有戶人家,戶主叫趙老實,為人憨厚老實,一輩子守著家裏那幾畝薄田,雖說日子過得不算富裕,倒也有滋有味。他的妻子李氏,是個勤快善良的女人,把家裏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條。兩口子育有一子,名叫趙小虎,自小就機靈聰慧,是老兩口的心頭寶。
小虎打小就展現出和別的孩子不一樣的勁頭。別的孩子還在村頭追著蝴蝶玩耍的時候,小虎就跟著村裏的手藝人後麵,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人家幹活,時不時還上手擺弄擺弄。等到稍微大了些,小虎就跟著村裏的木工師傅學手藝,他腦子活泛,又肯下功夫,沒過幾年,木工活就做得有模有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虎的手藝愈發精湛,在村裏已經小有名氣。村裏哪家要打個家具,做個門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虎。可小虎並不滿足於在這小小的村子裏施展拳腳,他聽聞縣城裏的活計更多,掙的錢也更多,於是就告別了父母,背著行囊去了縣城闖蕩。
到了縣城,小虎憑借著自己紮實的手藝,很快就在一家家具店裏找到了工作。他幹活認真負責,做出來的家具精致美觀,深受顧客的喜愛。漸漸地,小虎的名聲在縣城裏傳開了,來找他定製家具的人越來越多。小虎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他不僅在縣城裏站穩了腳跟,還攢下了一筆不小的積蓄。
小虎在外麵闖蕩的日子裏,趙老實和李氏老兩口就守著家裏的老房子和那幾畝地,雖說日子過得有些孤單,但一想到兒子在外麵有出息,心裏就滿是欣慰。每隔一段時間,小虎就會托人給家裏捎些錢迴來,還會寫信告訴父母自己在外麵的情況,讓他們不要擔心。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小虎在縣城裏的事業越來越紅火。他租了更大的店麵,還雇了幾個學徒,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看著兒子如此有出息,趙老實和李氏打心眼裏高興。可誰也沒想到,這平靜的生活,卻因為錢的事兒,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有一天,小虎像往常一樣迴到村裏看望父母。他這次迴來,不僅帶了許多好吃的,還給父母買了新衣服和生活用品。趙老實和李氏看著兒子帶迴來的東西,笑得合不攏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有說有笑,好不快活。
可就在吃飯的時候,趙老實突然說起了村裏的一件事兒。原來,村裏有個叫劉二的人,他的兒子在外麵做生意發了財,迴來後就給家裏蓋了一棟大瓦房,還買了好多新家具。村裏的人都羨慕不已,紛紛誇讚劉二有個好兒子。趙老實說完,看了看小虎,眼神裏透露出一絲期待。
小虎自然明白父親的意思,他笑著說:“爹,您放心,等我再攢些錢,也給您和娘蓋一棟大瓦房,讓你們也住上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趙老實聽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吃完飯,小虎和父母聊了一會兒天,就迴房間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小虎就準備迴縣城。他剛走出家門,就碰到了村裏的李嬸。李嬸看到小虎,熱情地打招唿:“小虎啊,又要迴縣城啦?你可真是有出息啊,在縣城裏掙了那麽多錢,也該讓你爹娘享享清福啦。”
小虎笑著迴應道:“李嬸,您說得對,等我忙完這陣子,就接我爹娘去縣城住。”李嬸聽了,點了點頭,說:“那就好,你爹娘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你可要好好孝順他們啊。對了,聽說你劉二叔家的兒子,每個月都給家裏寄不少錢,你劉二叔現在可風光了,天天在村裏顯擺呢。”
小虎聽了李嬸的話,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他知道,李嬸這是在提醒他要多給家裏錢。他迴到家,把李嬸的話告訴了父母。趙老實聽了,沉默了一會兒,說:“小虎啊,爹也不是非要你給家裏多少錢,隻是你看,你現在掙了錢,也該為家裏分擔一些了。你娘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需要吃藥調養,家裏的房子也該修一修了。”
小虎聽了父親的話,覺得有些委屈。他說:“爹,我在縣城裏也不容易啊,生意上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我每個月都給家裏寄錢,這些錢難道還不夠嗎?”趙老實聽了,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他說:“你這孩子,怎麽這麽不懂事呢?你掙的錢再多,也是我們趙家的,給家裏花一些也是應該的。”
小虎和父親越說越激動,兩人互不相讓。李氏在一旁看著,急得直掉眼淚,她勸道:“你們父子倆別吵了,有話好好說。”可兩人誰也聽不進去,最後,小虎一氣之下,摔門而出,迴了縣城。
迴到縣城後,小虎心裏越想越氣。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每個月都給家裏寄錢,還想著給父母蓋大房子,可父親還是不滿足,還因為錢的事兒和他吵架。他越想越覺得委屈,甚至產生了和父母分家的念頭。
而在村裏,趙老實也氣得不行。他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如今兒子有了出息,卻不願意給自己花錢,還和自己頂嘴,這讓他覺得很沒麵子。他越想越生氣,於是就跑到村裏的祠堂,把這件事兒告訴了族裏的長輩們。
族裏的長輩們聽了趙老實的話,都紛紛指責小虎不孝。他們決定把小虎叫迴村裏,開個家族會議,好好教訓他一頓。小虎接到通知後,心裏很不情願,但又不敢違抗族裏的命令,隻好迴到了村裏。
家族會議在祠堂裏舉行,族裏的長輩們都坐在上麵,一臉嚴肅。趙老實坐在一旁,滿臉怒氣。小虎站在下麵,低著頭,不敢看大家。族長清了清嗓子,說:“小虎啊,你如今也是個大人了,怎麽能做出這種不孝的事情呢?你父親把你養大,你卻不願意給他花錢,還和他吵架,你這是要遭人唾棄的啊。”
小虎聽了族長的話,心裏很不服氣。他說:“族長,我每個月都給家裏寄錢,這還不算孝順嗎?我在縣城裏做生意也不容易,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我爹卻不理解我,還因為錢的事兒和我鬧,我實在是受不了了。”
族長聽了小虎的話,皺了皺眉頭,說:“小虎,你這話說得可不對。你爹養你這麽大,他要你一點錢怎麽了?你做生意掙的錢再多,也是你爹的兒子,你就應該孝順他。你要是再這樣下去,可別怪我們族裏不客氣。”
小虎聽了族長的話,心裏很委屈。他說:“族長,我也想孝順我爹,可他也不能不顧我的感受啊。我不是不願意給他花錢,隻是他要的太多了,我實在是負擔不起。”
就在這時,趙老實突然站起來,大聲說:“你這逆子,你還敢頂嘴?你今天要是不把錢拿出來,就別想離開這個祠堂。”小虎聽了父親的話,心裏的怒火再次被點燃。他說:“好,既然你這麽說,那我們就分家吧。以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互不相幹。”
趙老實聽了小虎的話,氣得渾身發抖。他說:“好,分就分,我就當沒你這個兒子。”說完,他轉身就走。小虎也不甘示弱,跟著走了出去。
就這樣,小虎和父母分了家。小虎迴到縣城後,一門心思撲在生意上,很少再迴村裏。而趙老實和李氏老兩口,則守著家裏的老房子和那幾畝地,日子過得冷冷清清。
剛開始的時候,小虎覺得自己終於擺脫了家裏的束縛,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可沒過多久,他就開始想念父母了。他想起小時候,父母對他的疼愛和關懷,心裏就一陣難過。他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覺得自己當時太衝動了,不該和父母分家。
而在村裏,趙老實和李氏老兩口也過得很不好。他們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差,家裏的農活也幹不動了。再加上沒有了小虎的經濟支持,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每當他們看到村裏其他人家的孩子迴來看望父母,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心裏就一陣羨慕。他們也開始後悔,覺得自己當時不該逼小虎太狠。
有一天,小虎正在店裏忙碌,突然接到了村裏的電話。電話是李嬸打來的,她告訴小虎,他的母親生病了,病得很重,讓他趕緊迴村裏。小虎聽了,心裏一驚,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刻趕迴了村裏。
迴到家後,小虎看到躺在床上虛弱的母親,心裏一陣刺痛。他走到母親床邊,握住母親的手,說:“娘,您怎麽了?怎麽會病得這麽重?”李氏看著小虎,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她說:“小虎啊,娘想你了。你走了之後,娘天天都睡不著覺,心裏一直惦記著你。”
小虎聽了母親的話,心裏懊悔不已。他說:“娘,是我不好,我不該和你們分家,不該這麽長時間不迴來看你們。您放心,我以後再也不會離開你們了。”
這時,趙老實走了進來。他看著小虎,眼神裏充滿了愧疚。他說:“小虎,是爹不好,爹不該逼你太狠。你能迴來,爹就放心了。”小虎看著父親,眼裏也湧出了淚水。他說:“爹,我也有錯,我不該和您頂嘴,不該說那些傷人的話。”
就這樣,小虎和父母解開了心結,一家人又和好了。小虎決定把父母接到縣城裏住,好好孝順他們。他還拿出自己的積蓄,給家裏蓋了一棟大房子,讓父母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小虎明白了一個道理:親情是金錢買不來的,無論自己在外麵掙了多少錢,都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而趙老實和李氏也明白了,孩子在外麵打拚不容易,做父母的應該多理解他們,不能隻想著自己。
從那以後,清平村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小虎一家的故事,也成了村裏的一段佳話,被人們口口相傳。每當有人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會感歎一句:“兒子掙錢老子花,哭哭啼啼鬧分家,這又是何必呢?親情才是最重要的啊!”
小虎打小就展現出和別的孩子不一樣的勁頭。別的孩子還在村頭追著蝴蝶玩耍的時候,小虎就跟著村裏的手藝人後麵,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人家幹活,時不時還上手擺弄擺弄。等到稍微大了些,小虎就跟著村裏的木工師傅學手藝,他腦子活泛,又肯下功夫,沒過幾年,木工活就做得有模有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虎的手藝愈發精湛,在村裏已經小有名氣。村裏哪家要打個家具,做個門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虎。可小虎並不滿足於在這小小的村子裏施展拳腳,他聽聞縣城裏的活計更多,掙的錢也更多,於是就告別了父母,背著行囊去了縣城闖蕩。
到了縣城,小虎憑借著自己紮實的手藝,很快就在一家家具店裏找到了工作。他幹活認真負責,做出來的家具精致美觀,深受顧客的喜愛。漸漸地,小虎的名聲在縣城裏傳開了,來找他定製家具的人越來越多。小虎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他不僅在縣城裏站穩了腳跟,還攢下了一筆不小的積蓄。
小虎在外麵闖蕩的日子裏,趙老實和李氏老兩口就守著家裏的老房子和那幾畝地,雖說日子過得有些孤單,但一想到兒子在外麵有出息,心裏就滿是欣慰。每隔一段時間,小虎就會托人給家裏捎些錢迴來,還會寫信告訴父母自己在外麵的情況,讓他們不要擔心。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小虎在縣城裏的事業越來越紅火。他租了更大的店麵,還雇了幾個學徒,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看著兒子如此有出息,趙老實和李氏打心眼裏高興。可誰也沒想到,這平靜的生活,卻因為錢的事兒,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有一天,小虎像往常一樣迴到村裏看望父母。他這次迴來,不僅帶了許多好吃的,還給父母買了新衣服和生活用品。趙老實和李氏看著兒子帶迴來的東西,笑得合不攏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有說有笑,好不快活。
可就在吃飯的時候,趙老實突然說起了村裏的一件事兒。原來,村裏有個叫劉二的人,他的兒子在外麵做生意發了財,迴來後就給家裏蓋了一棟大瓦房,還買了好多新家具。村裏的人都羨慕不已,紛紛誇讚劉二有個好兒子。趙老實說完,看了看小虎,眼神裏透露出一絲期待。
小虎自然明白父親的意思,他笑著說:“爹,您放心,等我再攢些錢,也給您和娘蓋一棟大瓦房,讓你們也住上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趙老實聽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吃完飯,小虎和父母聊了一會兒天,就迴房間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小虎就準備迴縣城。他剛走出家門,就碰到了村裏的李嬸。李嬸看到小虎,熱情地打招唿:“小虎啊,又要迴縣城啦?你可真是有出息啊,在縣城裏掙了那麽多錢,也該讓你爹娘享享清福啦。”
小虎笑著迴應道:“李嬸,您說得對,等我忙完這陣子,就接我爹娘去縣城住。”李嬸聽了,點了點頭,說:“那就好,你爹娘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你可要好好孝順他們啊。對了,聽說你劉二叔家的兒子,每個月都給家裏寄不少錢,你劉二叔現在可風光了,天天在村裏顯擺呢。”
小虎聽了李嬸的話,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他知道,李嬸這是在提醒他要多給家裏錢。他迴到家,把李嬸的話告訴了父母。趙老實聽了,沉默了一會兒,說:“小虎啊,爹也不是非要你給家裏多少錢,隻是你看,你現在掙了錢,也該為家裏分擔一些了。你娘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需要吃藥調養,家裏的房子也該修一修了。”
小虎聽了父親的話,覺得有些委屈。他說:“爹,我在縣城裏也不容易啊,生意上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我每個月都給家裏寄錢,這些錢難道還不夠嗎?”趙老實聽了,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他說:“你這孩子,怎麽這麽不懂事呢?你掙的錢再多,也是我們趙家的,給家裏花一些也是應該的。”
小虎和父親越說越激動,兩人互不相讓。李氏在一旁看著,急得直掉眼淚,她勸道:“你們父子倆別吵了,有話好好說。”可兩人誰也聽不進去,最後,小虎一氣之下,摔門而出,迴了縣城。
迴到縣城後,小虎心裏越想越氣。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每個月都給家裏寄錢,還想著給父母蓋大房子,可父親還是不滿足,還因為錢的事兒和他吵架。他越想越覺得委屈,甚至產生了和父母分家的念頭。
而在村裏,趙老實也氣得不行。他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如今兒子有了出息,卻不願意給自己花錢,還和自己頂嘴,這讓他覺得很沒麵子。他越想越生氣,於是就跑到村裏的祠堂,把這件事兒告訴了族裏的長輩們。
族裏的長輩們聽了趙老實的話,都紛紛指責小虎不孝。他們決定把小虎叫迴村裏,開個家族會議,好好教訓他一頓。小虎接到通知後,心裏很不情願,但又不敢違抗族裏的命令,隻好迴到了村裏。
家族會議在祠堂裏舉行,族裏的長輩們都坐在上麵,一臉嚴肅。趙老實坐在一旁,滿臉怒氣。小虎站在下麵,低著頭,不敢看大家。族長清了清嗓子,說:“小虎啊,你如今也是個大人了,怎麽能做出這種不孝的事情呢?你父親把你養大,你卻不願意給他花錢,還和他吵架,你這是要遭人唾棄的啊。”
小虎聽了族長的話,心裏很不服氣。他說:“族長,我每個月都給家裏寄錢,這還不算孝順嗎?我在縣城裏做生意也不容易,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我爹卻不理解我,還因為錢的事兒和我鬧,我實在是受不了了。”
族長聽了小虎的話,皺了皺眉頭,說:“小虎,你這話說得可不對。你爹養你這麽大,他要你一點錢怎麽了?你做生意掙的錢再多,也是你爹的兒子,你就應該孝順他。你要是再這樣下去,可別怪我們族裏不客氣。”
小虎聽了族長的話,心裏很委屈。他說:“族長,我也想孝順我爹,可他也不能不顧我的感受啊。我不是不願意給他花錢,隻是他要的太多了,我實在是負擔不起。”
就在這時,趙老實突然站起來,大聲說:“你這逆子,你還敢頂嘴?你今天要是不把錢拿出來,就別想離開這個祠堂。”小虎聽了父親的話,心裏的怒火再次被點燃。他說:“好,既然你這麽說,那我們就分家吧。以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互不相幹。”
趙老實聽了小虎的話,氣得渾身發抖。他說:“好,分就分,我就當沒你這個兒子。”說完,他轉身就走。小虎也不甘示弱,跟著走了出去。
就這樣,小虎和父母分了家。小虎迴到縣城後,一門心思撲在生意上,很少再迴村裏。而趙老實和李氏老兩口,則守著家裏的老房子和那幾畝地,日子過得冷冷清清。
剛開始的時候,小虎覺得自己終於擺脫了家裏的束縛,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可沒過多久,他就開始想念父母了。他想起小時候,父母對他的疼愛和關懷,心裏就一陣難過。他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覺得自己當時太衝動了,不該和父母分家。
而在村裏,趙老實和李氏老兩口也過得很不好。他們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差,家裏的農活也幹不動了。再加上沒有了小虎的經濟支持,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每當他們看到村裏其他人家的孩子迴來看望父母,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心裏就一陣羨慕。他們也開始後悔,覺得自己當時不該逼小虎太狠。
有一天,小虎正在店裏忙碌,突然接到了村裏的電話。電話是李嬸打來的,她告訴小虎,他的母親生病了,病得很重,讓他趕緊迴村裏。小虎聽了,心裏一驚,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刻趕迴了村裏。
迴到家後,小虎看到躺在床上虛弱的母親,心裏一陣刺痛。他走到母親床邊,握住母親的手,說:“娘,您怎麽了?怎麽會病得這麽重?”李氏看著小虎,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她說:“小虎啊,娘想你了。你走了之後,娘天天都睡不著覺,心裏一直惦記著你。”
小虎聽了母親的話,心裏懊悔不已。他說:“娘,是我不好,我不該和你們分家,不該這麽長時間不迴來看你們。您放心,我以後再也不會離開你們了。”
這時,趙老實走了進來。他看著小虎,眼神裏充滿了愧疚。他說:“小虎,是爹不好,爹不該逼你太狠。你能迴來,爹就放心了。”小虎看著父親,眼裏也湧出了淚水。他說:“爹,我也有錯,我不該和您頂嘴,不該說那些傷人的話。”
就這樣,小虎和父母解開了心結,一家人又和好了。小虎決定把父母接到縣城裏住,好好孝順他們。他還拿出自己的積蓄,給家裏蓋了一棟大房子,讓父母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小虎明白了一個道理:親情是金錢買不來的,無論自己在外麵掙了多少錢,都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而趙老實和李氏也明白了,孩子在外麵打拚不容易,做父母的應該多理解他們,不能隻想著自己。
從那以後,清平村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小虎一家的故事,也成了村裏的一段佳話,被人們口口相傳。每當有人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會感歎一句:“兒子掙錢老子花,哭哭啼啼鬧分家,這又是何必呢?親情才是最重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