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處,有一個名叫分水村的地方。村子被一條蜿蜒的小溪貫穿,溪水清澈見底,滋養著村裏的每一寸土地。村裏的人家依水而居,世代以農耕為生,日子原本過得平靜而安寧。
村裏有兩戶人家,一戶姓王,一戶姓李。王家的當家叫王大山,為人憨厚老實,家中有妻子劉氏和一雙兒女,靠著溪邊的幾畝薄田勉強維持生計。李家的當家是李富貴,頭腦精明,善於經營,家中除了田地,還開了個小磨坊,日子過得比王家寬裕許多。
這一年,老天像是發了脾氣,許久未曾降雨,小溪的水位逐漸下降,原本潺潺流淌的溪水變得斷斷續續。田裏的莊稼渴得厲害,葉片都打起了卷,村民們心急如焚,紛紛想辦法引水灌溉。
王大山看著自家幹涸的田地,心中焦慮萬分。他知道,若再引不來水,這一季的莊稼怕是要顆粒無收,一家人的生計都成問題。無奈之下,他想到了李富貴家的磨坊。磨坊建在溪水的下遊,有一套簡易的水車引水裝置,若是能借用一下,或許能解燃眉之急。
於是,王大山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李富貴家。李富貴正坐在院子裏喝茶,看到王大山進來,臉上露出一絲詫異,但很快又恢複了笑容,客氣地招唿他坐下。
“富貴兄弟,” 王大山搓著雙手,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你也知道,這大旱天的,我家田裏的莊稼都快幹死了。我尋思著你家磨坊的水車能不能借我用幾天,引點水救救莊稼。”
李富貴聽了,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滯,心中暗自盤算起來。他的磨坊全靠這溪水運轉,若是借給王大山,磨坊就得停工,這幾天的生意可就泡湯了。可要是不借,又怕落個不好的名聲,畢竟都是一個村的。
猶豫了片刻,李富貴皮笑肉不笑地說:“大山哥,不是我不幫你,你也知道我這磨坊全靠這水,要是停了幾天,損失可不小啊。要不這樣,你給我十兩銀子,這水車就借你用三天。”
王大山一聽,頓時愣住了。十兩銀子,對他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相當於他家半年的收入了。他滿臉為難地說:“富貴兄弟,這十兩銀子實在太多了,我哪拿得出這麽多錢啊。你看能不能少點,或者等我莊稼收成了再給你。”
李富貴卻不為所動,搖了搖頭說:“大山哥,我也是小本生意,實在沒辦法啊。你要是拿不出錢,這水車還真沒法借你。”
王大山心中一陣失望,他知道李富貴這是鐵了心要借機敲他一筆。無奈之下,他隻好起身告辭,心中滿是苦澀。他走出李富貴家的院子,迴頭看了看那轉動的水車,心中暗暗感歎:“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流時一樣平。平日裏大家都和和氣氣的,可一旦有事求到別人頭上,這差距就出來了。”
迴到家後,王大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妻子劉氏。劉氏聽了,忍不住抹起了眼淚:“這可怎麽辦啊,難道我們就眼睜睜地看著莊稼幹死嗎?”
王大山安慰妻子說:“別急,總會有辦法的。我再想想其他的出路。” 接下來的幾天,王大山四處尋找水源,可除了那條小溪,附近根本沒有其他的水源。他看著日漸枯萎的莊稼,心急如焚,卻又毫無辦法。
就在王大山幾乎絕望的時候,村裏來了一位雲遊的道士。道士路過王大山家的田地時,看到他滿臉愁容,便上前詢問。王大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道士。
道士聽了,微微一笑說:“施主莫急,我有一法,或許能解你燃眉之急。”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個小瓶子,遞給王大山,“這是一瓶神水,你隻需將它倒入小溪中,溪水便能恢複往日的流淌。但這神水隻能維持七七四十九天,你要在這段時間內想好長久的解決辦法。”
王大山半信半疑地接過瓶子,看著道士問道:“道長,這神水真有這麽神奇嗎?您為何要幫我?”
道士笑而不語,隻是說:“一切皆有因果,你隻管照做便是。” 說完,道士便飄然而去。
王大山雖然心中疑惑,但此時也沒有其他辦法,隻好死馬當活馬醫。他來到小溪邊,按照道士的吩咐,將神水倒入溪中。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幹涸的小溪瞬間湧起了清澈的水流,而且水位越來越高,不一會兒就恢複了往日的流淌。
王大山欣喜若狂,連忙跑迴家,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妻子和兒女。一家人歡唿雀躍,連忙拿著工具到田裏引水灌溉。村民們看到小溪又有水了,也紛紛前來取水,大家對王大山感激不已。
李富貴看到小溪恢複了水流,心中十分驚訝。他打聽到是王大山不知從何處得到了神水,心中既嫉妒又懊悔。他心想,早知道就不那麽貪心了,要是當初答應把水車借給王大山,說不定還能得到一些好處。
然而,李富貴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心裏盤算著,這神水既然這麽神奇,若是能得到它,自己以後就可以發大財了。於是,他厚著臉皮來到王大山家,想要打聽神水的來曆。
“大山哥,” 李富貴滿臉堆笑地說,“聽說你得到了神水,讓小溪恢複了水流,真是太了不起了。你能不能告訴我這神水是從哪裏來的?”
王大山看著李富貴,心中對他的行為十分不齒。他冷冷地說:“富貴兄弟,這神水是一位道長給我的,具體來曆我也不清楚。你問這個做什麽?”
李富貴尷尬地笑了笑說:“大山哥,你看我這磨坊也離不開水,你能不能把剩下的神水賣給我一些,價錢好商量。”
王大山一聽,心中更加生氣。他毫不客氣地說:“富貴兄弟,當初我求你借水車,你趁機敲詐我。現在我有了辦法,你又想來買神水,天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這神水我自己還有用,不會賣給你的。”
李富貴被王大山說得滿臉通紅,但他仍不死心,繼續軟磨硬泡。王大山卻不為所動,堅決拒絕了他。李富貴見王大山態度堅決,心中暗暗記恨,決定找機會報複他。
隨著時間的推移,神水的效果逐漸減弱,小溪的水位又開始慢慢下降。王大山知道,神水的期限快到了,他必須盡快找到長久的解決辦法。於是,他召集村民們商議,決定一起挖一條水渠,從遠處的一條大河引水過來。
村民們紛紛表示讚同,大家齊心協力,開始了艱苦的挖渠工程。在挖渠的過程中,大家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岩石堅硬、地勢複雜等,但沒有一個人退縮。王大山更是身先士卒,帶領大家日夜奮戰。
李富貴看到村民們都在為挖渠努力,心中卻打起了小算盤。他心想,等水渠挖好,自己也能跟著受益,何必去出這份力呢。於是,他每天依舊躲在家裏,對挖渠的事情不聞不問。
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努力,水渠終於挖通了。清澈的河水順著水渠流進了村子,滋潤著每一寸土地。村民們歡唿雀躍,紛紛感謝王大山的帶領和大家的努力。
然而,李富貴卻不甘心就這麽被大家忽視。他看到水渠挖好後,村裏的水源問題得到了解決,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燒越旺。他決定製造一場意外,讓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
一天夜裏,李富貴偷偷來到水渠邊,拿著工具在水渠上挖了一個大洞。他心想,等明天大家發現水渠漏水,一定會驚慌失措,到時候自己再出麵解決,就能重新贏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第二天早上,村民們發現水渠漏水,頓時亂作一團。王大山得知消息後,立刻趕到現場。他看著被破壞的水渠,心中十分憤怒。他知道,這一定是有人故意為之。
經過一番調查,王大山很快就發現了是李富貴幹的好事。他帶著村民們來到李富貴家,質問他為什麽要這麽做。
李富貴一開始還百般抵賴,但在大家的證據麵前,他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罪行。村民們對他的行為感到十分憤怒,紛紛要求他賠償損失,並向大家道歉。
李富貴此時才知道自己犯了眾怒,他後悔不已,連忙向大家道歉,並表示願意賠償一切損失。王大山看著李富貴,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了之前道士說的話,一切皆有因果。李富貴的貪婪和自私,最終讓他自食惡果。
“富貴兄弟,” 王大山語重心長地說,“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流時一樣平。平日裏我們都是好鄰居,可你卻因為一時的貪婪,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希望你能記住這次的教訓,以後好好做人。”
李富貴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他向大家保證,以後一定痛改前非,做一個對村子有用的人。
從那以後,李富貴真的變了。他不再自私自利,而是積極參與村裏的各項事務,幫助村民們解決問題。他還把自己的磨坊進行了改造,利用水力發電,為村裏提供了便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分水村變得越來越繁榮。那條水渠成了村裏的生命線,見證著村民們的團結和奮鬥。而 “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流時一樣平” 這句諺語,也成了村民們銘記在心的道理,時刻提醒著大家要珍惜彼此的關係,互相幫助,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
村裏有兩戶人家,一戶姓王,一戶姓李。王家的當家叫王大山,為人憨厚老實,家中有妻子劉氏和一雙兒女,靠著溪邊的幾畝薄田勉強維持生計。李家的當家是李富貴,頭腦精明,善於經營,家中除了田地,還開了個小磨坊,日子過得比王家寬裕許多。
這一年,老天像是發了脾氣,許久未曾降雨,小溪的水位逐漸下降,原本潺潺流淌的溪水變得斷斷續續。田裏的莊稼渴得厲害,葉片都打起了卷,村民們心急如焚,紛紛想辦法引水灌溉。
王大山看著自家幹涸的田地,心中焦慮萬分。他知道,若再引不來水,這一季的莊稼怕是要顆粒無收,一家人的生計都成問題。無奈之下,他想到了李富貴家的磨坊。磨坊建在溪水的下遊,有一套簡易的水車引水裝置,若是能借用一下,或許能解燃眉之急。
於是,王大山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李富貴家。李富貴正坐在院子裏喝茶,看到王大山進來,臉上露出一絲詫異,但很快又恢複了笑容,客氣地招唿他坐下。
“富貴兄弟,” 王大山搓著雙手,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你也知道,這大旱天的,我家田裏的莊稼都快幹死了。我尋思著你家磨坊的水車能不能借我用幾天,引點水救救莊稼。”
李富貴聽了,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滯,心中暗自盤算起來。他的磨坊全靠這溪水運轉,若是借給王大山,磨坊就得停工,這幾天的生意可就泡湯了。可要是不借,又怕落個不好的名聲,畢竟都是一個村的。
猶豫了片刻,李富貴皮笑肉不笑地說:“大山哥,不是我不幫你,你也知道我這磨坊全靠這水,要是停了幾天,損失可不小啊。要不這樣,你給我十兩銀子,這水車就借你用三天。”
王大山一聽,頓時愣住了。十兩銀子,對他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相當於他家半年的收入了。他滿臉為難地說:“富貴兄弟,這十兩銀子實在太多了,我哪拿得出這麽多錢啊。你看能不能少點,或者等我莊稼收成了再給你。”
李富貴卻不為所動,搖了搖頭說:“大山哥,我也是小本生意,實在沒辦法啊。你要是拿不出錢,這水車還真沒法借你。”
王大山心中一陣失望,他知道李富貴這是鐵了心要借機敲他一筆。無奈之下,他隻好起身告辭,心中滿是苦澀。他走出李富貴家的院子,迴頭看了看那轉動的水車,心中暗暗感歎:“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流時一樣平。平日裏大家都和和氣氣的,可一旦有事求到別人頭上,這差距就出來了。”
迴到家後,王大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妻子劉氏。劉氏聽了,忍不住抹起了眼淚:“這可怎麽辦啊,難道我們就眼睜睜地看著莊稼幹死嗎?”
王大山安慰妻子說:“別急,總會有辦法的。我再想想其他的出路。” 接下來的幾天,王大山四處尋找水源,可除了那條小溪,附近根本沒有其他的水源。他看著日漸枯萎的莊稼,心急如焚,卻又毫無辦法。
就在王大山幾乎絕望的時候,村裏來了一位雲遊的道士。道士路過王大山家的田地時,看到他滿臉愁容,便上前詢問。王大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道士。
道士聽了,微微一笑說:“施主莫急,我有一法,或許能解你燃眉之急。”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個小瓶子,遞給王大山,“這是一瓶神水,你隻需將它倒入小溪中,溪水便能恢複往日的流淌。但這神水隻能維持七七四十九天,你要在這段時間內想好長久的解決辦法。”
王大山半信半疑地接過瓶子,看著道士問道:“道長,這神水真有這麽神奇嗎?您為何要幫我?”
道士笑而不語,隻是說:“一切皆有因果,你隻管照做便是。” 說完,道士便飄然而去。
王大山雖然心中疑惑,但此時也沒有其他辦法,隻好死馬當活馬醫。他來到小溪邊,按照道士的吩咐,將神水倒入溪中。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幹涸的小溪瞬間湧起了清澈的水流,而且水位越來越高,不一會兒就恢複了往日的流淌。
王大山欣喜若狂,連忙跑迴家,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妻子和兒女。一家人歡唿雀躍,連忙拿著工具到田裏引水灌溉。村民們看到小溪又有水了,也紛紛前來取水,大家對王大山感激不已。
李富貴看到小溪恢複了水流,心中十分驚訝。他打聽到是王大山不知從何處得到了神水,心中既嫉妒又懊悔。他心想,早知道就不那麽貪心了,要是當初答應把水車借給王大山,說不定還能得到一些好處。
然而,李富貴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心裏盤算著,這神水既然這麽神奇,若是能得到它,自己以後就可以發大財了。於是,他厚著臉皮來到王大山家,想要打聽神水的來曆。
“大山哥,” 李富貴滿臉堆笑地說,“聽說你得到了神水,讓小溪恢複了水流,真是太了不起了。你能不能告訴我這神水是從哪裏來的?”
王大山看著李富貴,心中對他的行為十分不齒。他冷冷地說:“富貴兄弟,這神水是一位道長給我的,具體來曆我也不清楚。你問這個做什麽?”
李富貴尷尬地笑了笑說:“大山哥,你看我這磨坊也離不開水,你能不能把剩下的神水賣給我一些,價錢好商量。”
王大山一聽,心中更加生氣。他毫不客氣地說:“富貴兄弟,當初我求你借水車,你趁機敲詐我。現在我有了辦法,你又想來買神水,天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這神水我自己還有用,不會賣給你的。”
李富貴被王大山說得滿臉通紅,但他仍不死心,繼續軟磨硬泡。王大山卻不為所動,堅決拒絕了他。李富貴見王大山態度堅決,心中暗暗記恨,決定找機會報複他。
隨著時間的推移,神水的效果逐漸減弱,小溪的水位又開始慢慢下降。王大山知道,神水的期限快到了,他必須盡快找到長久的解決辦法。於是,他召集村民們商議,決定一起挖一條水渠,從遠處的一條大河引水過來。
村民們紛紛表示讚同,大家齊心協力,開始了艱苦的挖渠工程。在挖渠的過程中,大家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岩石堅硬、地勢複雜等,但沒有一個人退縮。王大山更是身先士卒,帶領大家日夜奮戰。
李富貴看到村民們都在為挖渠努力,心中卻打起了小算盤。他心想,等水渠挖好,自己也能跟著受益,何必去出這份力呢。於是,他每天依舊躲在家裏,對挖渠的事情不聞不問。
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努力,水渠終於挖通了。清澈的河水順著水渠流進了村子,滋潤著每一寸土地。村民們歡唿雀躍,紛紛感謝王大山的帶領和大家的努力。
然而,李富貴卻不甘心就這麽被大家忽視。他看到水渠挖好後,村裏的水源問題得到了解決,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燒越旺。他決定製造一場意外,讓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
一天夜裏,李富貴偷偷來到水渠邊,拿著工具在水渠上挖了一個大洞。他心想,等明天大家發現水渠漏水,一定會驚慌失措,到時候自己再出麵解決,就能重新贏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第二天早上,村民們發現水渠漏水,頓時亂作一團。王大山得知消息後,立刻趕到現場。他看著被破壞的水渠,心中十分憤怒。他知道,這一定是有人故意為之。
經過一番調查,王大山很快就發現了是李富貴幹的好事。他帶著村民們來到李富貴家,質問他為什麽要這麽做。
李富貴一開始還百般抵賴,但在大家的證據麵前,他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罪行。村民們對他的行為感到十分憤怒,紛紛要求他賠償損失,並向大家道歉。
李富貴此時才知道自己犯了眾怒,他後悔不已,連忙向大家道歉,並表示願意賠償一切損失。王大山看著李富貴,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了之前道士說的話,一切皆有因果。李富貴的貪婪和自私,最終讓他自食惡果。
“富貴兄弟,” 王大山語重心長地說,“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流時一樣平。平日裏我們都是好鄰居,可你卻因為一時的貪婪,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希望你能記住這次的教訓,以後好好做人。”
李富貴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他向大家保證,以後一定痛改前非,做一個對村子有用的人。
從那以後,李富貴真的變了。他不再自私自利,而是積極參與村裏的各項事務,幫助村民們解決問題。他還把自己的磨坊進行了改造,利用水力發電,為村裏提供了便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分水村變得越來越繁榮。那條水渠成了村裏的生命線,見證著村民們的團結和奮鬥。而 “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流時一樣平” 這句諺語,也成了村民們銘記在心的道理,時刻提醒著大家要珍惜彼此的關係,互相幫助,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