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豐裕村的小村莊,村子四周都是廣袤的田野,田野間縱橫交錯著潺潺流淌的小溪,滋養著這片土地,讓這裏的莊稼長得格外茂盛。村裏住著幾十戶人家,他們世世代代以耕種為生,靠著這片土地的饋贈,過著雖不富裕卻也安穩的日子。


    村子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農夫,名叫陳老爹。他年逾古稀,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皺紋,那雙手更是粗糙得如同老樹皮一般,可就是這雙手,在土地裏耕耘了一輩子,對每一寸土地、每一個時節的農事都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經驗。陳老爹有個孫子,名叫石頭,是個虎頭虎腦的十歲少年,對村子裏的一切農活都充滿了好奇,整天跟在陳老爹的身後,想要學個明白。


    這一年,寒露時節快要到了。以往每到這個時候,村子裏的人們都會開始為種麥做準備,可今年卻有些不同。前些日子,村裏來了個走南闖北的貨郎,這人能說會道,帶來了不少外麵世界的新奇事兒,把村裏的一些年輕人說得心裏直癢癢,都想著去外麵闖蕩闖蕩,別再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了。這不,村裏好些個壯勞力都猶豫著要不要去種麥了,想著萬一出去能賺大錢呢,種地多辛苦呀,還不一定能有個好收成。


    陳老爹看著大家這樣的心思,心裏很是著急,他深知這土地的脾性,要是錯過了最佳的種麥時節,那來年的收成可就沒指望了。於是,他決定召集村裏的人,好好講講這寒露種麥的重要性。


    這天傍晚,夕陽的餘暉將整個村子染成了橙紅色,家家戶戶的煙囪裏都冒出了嫋嫋炊煙。陳老爹站在村子中央的那棵老槐樹下,敲響了掛在樹上的那口老銅鍾。“當當當”的鍾聲在村子裏迴蕩著,不一會兒,村民們就陸陸續續地聚了過來,大家圍坐在老槐樹下,眼神裏透著疑惑,不知道陳老爹這是要幹啥。


    陳老爹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地說:“大家夥兒啊,我知道最近外麵的事兒讓咱們不少人動了心思,可咱這村子,祖祖輩輩都是靠著種地過活的呀,這土地可不會虧待咱們。眼瞅著寒露就要到了,這可是種麥的好時候,咱可不能誤了時節啊。”


    村裏的年輕後生劉二牛嘟囔著說:“陳老爹,您老說的咱也知道,可咱年年種地,也沒見發多大的財呀,說不定出去闖闖能有不一樣的出路呢。”


    陳老爹笑了笑,搖搖頭說:“二牛啊,你這想法可不對。咱種地雖說不能一下子暴富,但隻要用心,這土地裏長出來的莊稼就是咱的保障,能讓咱吃飽穿暖。就說這小麥吧,種麥的時節那可是大有講究,有句老話說得好,‘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呀。”


    村民們一聽,都來了興趣,紛紛讓陳老爹講講這是啥意思。陳老爹便開始娓娓道來:“咱先說這寒露時節,這時候天氣不冷不熱,土壤的墒情也好,這就好比是給小麥種子鋪了一層最舒服的溫床呀。把小麥種在這個時候,種子在土裏能很好地紮根發芽,就像小孩子在溫暖的被窩裏能茁壯成長一樣。”


    說著,陳老爹看向了石頭,招手讓他過來,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你們看啊,這寒露口種下的小麥,它的根能紮得很深很深,牢牢地抓住土裏的養分,等來年春天暖和了,麥苗就蹭蹭地往上長,長得又壯又綠。而且呀,這個時節種下去的小麥,病蟲害也少,因為那些害蟲呀,在這個時候大多都還沒怎麽活躍起來呢,所以小麥能順順當當長大,到了收成的時候,那產量可就高了呀。”


    石頭在一旁聽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好奇地問:“爺爺,那為啥是點一碗,收三鬥呢?”


    陳老爹笑著摸了摸石頭的頭,繼續說道:“這就是說咱種的時候看著隻是撒下了一碗的麥種,可等到收獲的時候,那就能收到三鬥的麥子呢。這三鬥麥子可不得了啊,夠咱們一家人吃好久,還能剩下些拿去換些生活用品啥的。這就是咱土地的神奇之處,隻要咱們按照時節來,它就會給咱們豐厚的迴報。”


    村民們聽了,都在底下小聲地議論起來。有的覺得陳老爹說得有道理,畢竟這麽多年的經驗在那呢;可也有的還是半信半疑,想著萬一沒這麽好的收成,那不是白忙活了嘛。


    陳老爹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又接著說:“我知道你們有人不信,這樣吧,我家那塊挨著小溪邊的地,今年我就帶頭種,按照這寒露口種麥的法子來,到時候收了麥子,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聽陳老爹這麽一說,大家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各自迴了家。日子一天天過去,寒露這天終於到了。天還沒亮,陳老爹就帶著石頭起床了,爺孫倆扛著鋤頭,背著麥種,往溪邊的那塊地走去。


    到了地裏,陳老爹先是拿著鋤頭把地翻了一遍,那熟練的動作,一鋤頭下去,土就翻得鬆鬆軟軟的。石頭在一旁幫忙撿著地裏的石頭,雖然累得小臉通紅,可還是幹得特別起勁。翻好地後,陳老爹又用耙子把地耙平,然後從口袋裏拿出一碗麥種,均勻地撒在了地裏。


    石頭好奇地問:“爺爺,為啥要撒這麽均勻呀?”


    陳老爹笑著說:“傻孩子,如果撒得不均勻,有的地方種子多,麥苗長起來就太密了,互相爭搶養分,都長不好;有的地方種子少,那麥苗稀稀拉拉的,產量自然就低了呀。”


    撒完麥種後,陳老爹又輕輕地給麥種蓋上了一層薄土,嘴裏念叨著:“麥種啊麥種,你在這土裏好好睡一覺,等春天來了,可要使勁兒長啊。”


    接下來的日子裏,陳老爹每天都會到地裏去看看,看看土壤的濕度夠不夠,有沒有鳥兒來偷吃麥種。石頭也跟著爺爺,每次去都特別認真地觀察著地裏的情況,盼著麥苗能早點長出來。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冬天就到了。一場大雪過後,整個村子都被白雪覆蓋,陳老爹家的麥地裏也是白茫茫的一片。石頭擔心地問:“爺爺,這雪會不會把麥苗壓壞了呀?”


    陳老爹笑著說:“不會的,孩子,這雪呀,就像是給麥苗蓋了一層厚厚的被子,能保護它們不被凍壞呢,等雪化了,還能給麥苗提供水分,這可是好事兒呀。”


    果不其然,等春天的陽光灑下來,雪慢慢融化了,麥苗開始從土裏探出嫩綠的腦袋,一天天地茁壯成長起來。看著那綠油油的麥苗,陳老爹笑得合不攏嘴,石頭也高興得在地裏跑來跑去,喊著:“爺爺,快看呀,麥苗長出來了,長得可真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麥苗越長越高,抽穗、灌漿,到了收獲的季節,陳老爹家的麥地裏一片金黃,麥浪滾滾,那麥穗一個個都沉甸甸的,飽滿得很。


    陳老爹叫上了村裏的人來幫忙收割,大家一到地裏,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劉二牛驚訝地說:“陳老爹,您這麥子長得也太好了吧,這一畝地的收成怕是比咱往年兩畝地的都多呀。”


    陳老爹笑著說:“這就是按照時節種麥的好處呀,你們看,當初我就說‘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可不是瞎話吧。”


    大家紛紛點頭,都對陳老爹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一年,陳老爹家收的麥子不僅夠自家吃,還剩下不少,賣給了村裏的糧商,換了不少銀子。


    從那以後,豐裕村的村民們再也沒有猶豫過種麥的時節了,每到寒露,大家都會早早地起床,扛著農具,帶著麥種去地裏忙活起來。這句“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的諺語也在村子裏越傳越廣,周邊的村子聽說了,也都紛紛效仿。


    而石頭呢,經過這一遭,更是對種地充滿了熱情,跟著陳老爹學了一身的好本事,長大後也成了村裏有名的莊稼把式,把這寒露種麥以及其他的農事經驗,又傳給了下一代,讓這古老的農耕智慧在這片土地上一直延續下去,讓每一年的田野裏都能收獲滿滿的希望和幸福呢。


    年複一年,豐裕村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靠著遵循時令的智慧,收獲著一茬又一茬的莊稼,過著富足而安穩的日子,那一片片金黃的麥浪,也成了這片土地上最美的風景,見證著人們與土地的深厚情誼,以及那傳承不息的農耕文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諺語故事大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風入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風入律並收藏民間諺語故事大全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