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在古老而寧靜的桃源村,流傳著一句婦孺皆知的民間諺語:“女兒是嫁人的財,兒子是送終的福。”這句諺語,就像一把無形的尺子,丈量著村裏人的生活,也塑造著他們的觀念。故事,便從村裏的兩戶人家說起。


    村東頭住著李老漢一家。李老漢有一兒一女,女兒叫秀兒,兒子叫虎娃。打小,李老漢就對虎娃寄予了厚望,好吃好喝都緊著虎娃,還常念叨:“虎娃可是給我養老送終的,得好好培養。”而對秀兒,雖也疼愛,但更多的是覺得她日後總歸是要嫁人的,是“別人家的人”。


    秀兒從小就乖巧懂事,幫著母親操持家務,洗衣做飯、喂雞喂鴨,樣樣在行。可她看著弟弟被父親寵著,心裏難免有些失落。到了讀書的年紀,李老漢隻讓虎娃去學堂,對秀兒說:“女孩子家,讀那麽多書有啥用,識幾個字就行了,以後嫁了人,還是要相夫教子。”秀兒默默點頭,可眼中滿是對知識的渴望。


    時光匆匆,秀兒出落得亭亭玉立,村裏不少人家上門提親。李老漢思量著,這可是個“換財”的好機會。他拒絕了那些家境普通的人家,一心要把秀兒嫁給村西頭家境富裕的王家公子。王家雖有錢,可那公子哥遊手好閑,名聲不太好。秀兒滿心不願意,哭著求父親:“爹,我不想嫁給他,他不是個好人。”李老漢卻不為所動:“傻閨女,他家有錢,嫁過去你享清福,還能給家裏帶來不少彩禮,這是為了咱們家好。”


    最終,秀兒在父親的逼迫下,含著淚嫁進了王家。婚禮上,李老漢數著豐厚的彩禮,笑得合不攏嘴,覺得自己這“生意”做得太劃算了。而秀兒在王家,日子並不好過。丈夫整日花天酒地,對她不聞不問,稍有不順心還拳腳相加。秀兒隻能偷偷抹淚,思念著娘家,可又覺得無臉迴去。


    再說虎娃,被父親寵壞了,在學堂也不好好讀書,整天和一幫富家子弟混在一起,吃喝玩樂。李老漢卻覺得兒子有出息,結交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等虎娃長大了,李老漢拿出多年的積蓄,給他蓋了大房子,還托人給他找了份輕鬆的差事。


    然而,虎娃並不珍惜這一切。他染上了賭博的惡習,沒幾年就把家底輸得精光,還欠了一屁股債。那些所謂的朋友也都離他而去。李老漢看著不成器的兒子,急火攻心,病倒在了床上。


    此時,李老漢才想起遠嫁的女兒。他托人給秀兒帶信,讓她迴來看看。秀兒得知父親生病,心急如焚,不顧丈夫的阻攔,匆匆趕迴了娘家。看到病床上憔悴的父親,秀兒心疼不已,她留在娘家悉心照料父親,還拿出自己多年積攢的私房錢給父親買藥治病。


    在秀兒的照顧下,李老漢的病情逐漸好轉。可他心裏滿是愧疚,拉著秀兒的手說:“閨女,爹錯了,以前不該那麽對你,隻想著靠兒子養老,沒想到最後還是你在身邊照顧我。”秀兒哭著說:“爹,別說了,您是我爹,我照顧您是應該的。”


    村西頭的張婆婆家,情況卻截然不同。張婆婆隻有一個女兒,叫巧兒。張婆婆沒有受“女兒是嫁人的財”這種觀念的影響,對巧兒視如珍寶,從小就培養她讀書識字,教她各種手藝。巧兒也很爭氣,不僅學習好,還心靈手巧,刺繡、編織樣樣精通。


    到了婚嫁的年紀,巧兒認識了鄰村的一個窮書生,叫俊生。兩人情投意合,張婆婆看出女兒的心思,雖然俊生家境貧寒,但她覺得隻要兩人真心相愛,相互扶持,日子總會好起來的。於是,她同意了這門婚事,沒有向俊生家索要高額彩禮。


    巧兒嫁過去後,和俊生相互鼓勵,共同努力。俊生刻苦讀書,最終考取了功名,在城裏謀得了一份不錯的官職。巧兒也跟著俊生去了城裏,她憑借自己的手藝,開了一家小店,生意紅火。


    張婆婆年紀大了,巧兒和俊生把她接到城裏,悉心照料。張婆婆逢人就說:“我這女兒啊,就是我的福氣,當初沒把她當換錢的工具,現在她給了我這麽好的生活。”


    這兩戶人家的故事,在桃源村傳得沸沸揚揚。人們開始反思那句流傳已久的諺語,漸漸明白,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不能用“財”和“福”這樣功利的標準去衡量。真心對待孩子,培養他們的品德和能力,才是為人父母最應該做的。而親情,也不應該被世俗的觀念所扭曲,它是無私的,是相互關愛的。從此,桃源村的風氣慢慢發生了改變,重男輕女的現象越來越少,孩子們都在平等的關愛中茁壯成長 。


    隨著時代的變遷,桃源村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村裏通了公路,辦起了工廠,年輕人紛紛迴到家鄉創業。秀兒的丈夫在經曆了一係列挫折後,也開始醒悟,在秀兒的鼓勵下,他戒了賭,跟著村裏的人學起了手藝,一家人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虎娃也在姐姐的幫助下,找了份正經工作,努力彌補過去的過錯,孝順父親。


    巧兒和俊生在城裏站穩腳跟後,也不忘家鄉的發展。他們出資為村裏修建了學校,改善了教育條件,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村裏的孩子們,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在知識的熏陶下,樹立了新的價值觀,他們不再被傳統的觀念束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多年後,當新一代的孩子們在桃源村的操場上嬉笑玩耍時,那句“女兒是嫁人的財,兒子是送終的福”的諺語,已經漸漸成為了老人們口中的一段曆史。而故事裏蘊含的道理,卻像一顆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讓桃源村的人們懂得了親情的真諦和生命的價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諺語故事大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風入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風入律並收藏民間諺語故事大全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