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厚顏無恥
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 作者:亂筆生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98章 厚顏無恥
錢伯鈞臉上堆滿了無辜,連忙辯解道:“團座,您真是冤枉我們了。
這兩天我們一營確實沒使用過電話,所以完全不知道電話線路不通這事兒”
他轉頭看向營副長,故作疑惑地問道:
“營副,你說是不是?我們有收到團部派來的通訊員和工兵檢修員嗎?”
營副長連忙配合道:“沒有啊,團長,我確實沒接待過團部的通訊員”
兩人一唱一和,企圖將一營的異常輕描淡寫地糊弄過去。
然而,楚雲飛豈是易於之輩。
這些拙劣的借口在他眼裏不過是跳梁小醜的把戲。
楚雲飛目光如炬,直視著錢伯鈞和營副長,語氣中充滿了質疑與憤怒:
“錢伯鈞,營副長,你們這套說辭,騙騙小孩子還差不多!
你們是不是心裏有鬼,怕死到想反水投敵,當漢奸了?”
錢伯鈞見楚雲飛如此直接,也索性不再繞彎子。
他望向楚雲飛,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與無奈:
“團座,您聽我說兩句。
我錢伯鈞跟您南征北戰這麽多年,身經百戰,流血負傷都是家常便飯。
但我從未皺過一下眉頭,我絕不是個怕死之人!”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團座,我跟您這麽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您不能僅憑這些無端的猜測就對我產生懷疑啊”
楚雲飛的臉色愈發難看,他怒氣衝衝地打斷道:
“我沒時間聽你這些陳詞濫調!有話直說,有屁快放!別給我繞彎子!”
錢伯鈞深知,楚雲飛已經洞察了自己的反心,再演下去也無濟於事。
而且,楚雲飛向來精明,絕非易與之輩,唯有實話實說了。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向楚雲飛,開口道:
“團座,既然您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那我也就不再隱瞞了”
他頓了頓,語氣中透露出對當前局勢的無奈:
“現在抗日的形勢如何,你我心中都有數,這麽耗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因此,我和營副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接受改編,改弦易幟,加入新政府的和平軍。
人各有誌,還望團座能夠理解我,不要強人所難”
此話一出,楚雲飛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眼神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憤怒與失望。
他之前雖然憤怒,但心中尚存一絲僥幸,認為錢伯鈞或許隻是一時糊塗。
然而,現在錢伯鈞親口承認要反水投敵,這無疑是對他最大的打擊。
楚雲飛怒視著錢伯鈞,聲音顫抖地質問道:“錢伯鈞,你混蛋……你真的要當漢奸?”
他心中悲憤交加,更讓他震驚的是。
林楓竟然提前幾天就預判了這一切,還特意提醒他要小心錢伯鈞。
這不禁讓楚雲飛對林楓的特種團情報網絡刮目相看。
同時也對錢伯鈞的背叛感到痛心疾首。
營副長接過話頭,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團座,您這話可就說得重了。
什麽叫當漢奸?我們這叫曲線救國,是一種策略!
既然正麵戰場難以與小鬼子抗衡,那我們為何不迂迴一下,改變一下抗日策略呢?”
楚雲飛聞言,臉色更加陰沉。
他深知汪精衛提出的“曲線救國”策略害人不淺。
許多人就是被這種看似美好的設想所蠱惑。
他冷哼一聲,說道:“曲線救國?哼,那不過是汪精衛的幌子罷了。
你們以為先假意投降,換取小鬼子的裝備糧餉,養精蓄銳後再反戈一擊?
你簡直是天真!一旦上了鬼子賊船,你再想下來可就難了。
小鬼子豈會輕易讓你們反水?他們早就有所防備!”
楚雲飛的目光如炬,直視著錢伯鈞和營副長:
“你們兩個,就是被這種歪理邪說給蠱惑了。
身為軍人,竟然生出如此念頭,真是可恥!”
錢伯鈞麵不改色,依舊振振有詞:
“團座,話不能這麽說,我們確實是為國而戰,為山城政府而戰。
但這樣的政府,真的值得我們豁出性命嗎?
您看看358團,之前損失慘重,折損過半!我們的犧牲,換來了什麽?
難道還要繼續這樣無休止地消耗下去嗎?”
錢伯鈞的聲音愈發堅定,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直視楚雲飛:
“團座,您得明白,咱們團今天的五千多人馬。
每一槍一彈,每一兵一卒,都是我們自己辛辛苦苦拉起來的。
我們不依賴山城方麵,也不靠358團一營,這是我們的部隊,我們有權決定它的未來!”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決絕,仿佛是在宣告:
這358團的一營,是他錢伯鈞一手帶大的。
就算他要帶著它改弦易幟,那也是他自己的事,與晉軍無關,你楚雲飛也管不著!
楚雲飛聞言,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怒視著錢伯鈞:
“你放屁!如果沒有晉軍提供糧餉。
你們一營這兩千人馬難道能憑空變出吃的來?喝西北風就能打仗嗎?”
錢伯鈞並不迴避楚雲飛的怒火,他冷靜地迴應:
“團座,我們確實接受了358團一營的糧餉。
但我們在戰場上也從未退縮過,每一次戰鬥都拚盡全力。
我們與晉軍之間,早已是兩不相欠”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透露出幾分無奈與憤慨:
“再說,國軍借抗日之名削弱雜牌部隊,排除異己,這是明擺著的事實。
我們不想成為他們的炮灰,自然得另謀出路。
而且,我們也不是真的要當漢奸,隻是尋找一條更能保護兄弟們的路”
營副長也加入了辯論,他振振有詞地說道:
“團座,吳三桂是大漢奸沒錯,他放清軍入關導致了大明朝的滅亡。
但曆史也告訴我們,那不過是吳三桂的權宜之計。
他迴到雲南後,韜光養晦,養精蓄銳,最終時機成熟,不也反了嗎?
我們現在也是同樣的策略。
先接受小鬼子的糧餉和裝備,韜光養晦,等時機一到,我們自然會反了小鬼子”
錢伯鈞和營副長這一番歪理邪說,讓人聽了不禁咋舌。
他們不僅毫無羞恥之心,還妄圖將自己比作曆史上的吳三桂,真是厚顏無恥至極。
錢伯鈞臉上堆滿了無辜,連忙辯解道:“團座,您真是冤枉我們了。
這兩天我們一營確實沒使用過電話,所以完全不知道電話線路不通這事兒”
他轉頭看向營副長,故作疑惑地問道:
“營副,你說是不是?我們有收到團部派來的通訊員和工兵檢修員嗎?”
營副長連忙配合道:“沒有啊,團長,我確實沒接待過團部的通訊員”
兩人一唱一和,企圖將一營的異常輕描淡寫地糊弄過去。
然而,楚雲飛豈是易於之輩。
這些拙劣的借口在他眼裏不過是跳梁小醜的把戲。
楚雲飛目光如炬,直視著錢伯鈞和營副長,語氣中充滿了質疑與憤怒:
“錢伯鈞,營副長,你們這套說辭,騙騙小孩子還差不多!
你們是不是心裏有鬼,怕死到想反水投敵,當漢奸了?”
錢伯鈞見楚雲飛如此直接,也索性不再繞彎子。
他望向楚雲飛,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與無奈:
“團座,您聽我說兩句。
我錢伯鈞跟您南征北戰這麽多年,身經百戰,流血負傷都是家常便飯。
但我從未皺過一下眉頭,我絕不是個怕死之人!”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團座,我跟您這麽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您不能僅憑這些無端的猜測就對我產生懷疑啊”
楚雲飛的臉色愈發難看,他怒氣衝衝地打斷道:
“我沒時間聽你這些陳詞濫調!有話直說,有屁快放!別給我繞彎子!”
錢伯鈞深知,楚雲飛已經洞察了自己的反心,再演下去也無濟於事。
而且,楚雲飛向來精明,絕非易與之輩,唯有實話實說了。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向楚雲飛,開口道:
“團座,既然您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那我也就不再隱瞞了”
他頓了頓,語氣中透露出對當前局勢的無奈:
“現在抗日的形勢如何,你我心中都有數,這麽耗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因此,我和營副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接受改編,改弦易幟,加入新政府的和平軍。
人各有誌,還望團座能夠理解我,不要強人所難”
此話一出,楚雲飛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眼神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憤怒與失望。
他之前雖然憤怒,但心中尚存一絲僥幸,認為錢伯鈞或許隻是一時糊塗。
然而,現在錢伯鈞親口承認要反水投敵,這無疑是對他最大的打擊。
楚雲飛怒視著錢伯鈞,聲音顫抖地質問道:“錢伯鈞,你混蛋……你真的要當漢奸?”
他心中悲憤交加,更讓他震驚的是。
林楓竟然提前幾天就預判了這一切,還特意提醒他要小心錢伯鈞。
這不禁讓楚雲飛對林楓的特種團情報網絡刮目相看。
同時也對錢伯鈞的背叛感到痛心疾首。
營副長接過話頭,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團座,您這話可就說得重了。
什麽叫當漢奸?我們這叫曲線救國,是一種策略!
既然正麵戰場難以與小鬼子抗衡,那我們為何不迂迴一下,改變一下抗日策略呢?”
楚雲飛聞言,臉色更加陰沉。
他深知汪精衛提出的“曲線救國”策略害人不淺。
許多人就是被這種看似美好的設想所蠱惑。
他冷哼一聲,說道:“曲線救國?哼,那不過是汪精衛的幌子罷了。
你們以為先假意投降,換取小鬼子的裝備糧餉,養精蓄銳後再反戈一擊?
你簡直是天真!一旦上了鬼子賊船,你再想下來可就難了。
小鬼子豈會輕易讓你們反水?他們早就有所防備!”
楚雲飛的目光如炬,直視著錢伯鈞和營副長:
“你們兩個,就是被這種歪理邪說給蠱惑了。
身為軍人,竟然生出如此念頭,真是可恥!”
錢伯鈞麵不改色,依舊振振有詞:
“團座,話不能這麽說,我們確實是為國而戰,為山城政府而戰。
但這樣的政府,真的值得我們豁出性命嗎?
您看看358團,之前損失慘重,折損過半!我們的犧牲,換來了什麽?
難道還要繼續這樣無休止地消耗下去嗎?”
錢伯鈞的聲音愈發堅定,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直視楚雲飛:
“團座,您得明白,咱們團今天的五千多人馬。
每一槍一彈,每一兵一卒,都是我們自己辛辛苦苦拉起來的。
我們不依賴山城方麵,也不靠358團一營,這是我們的部隊,我們有權決定它的未來!”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決絕,仿佛是在宣告:
這358團的一營,是他錢伯鈞一手帶大的。
就算他要帶著它改弦易幟,那也是他自己的事,與晉軍無關,你楚雲飛也管不著!
楚雲飛聞言,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怒視著錢伯鈞:
“你放屁!如果沒有晉軍提供糧餉。
你們一營這兩千人馬難道能憑空變出吃的來?喝西北風就能打仗嗎?”
錢伯鈞並不迴避楚雲飛的怒火,他冷靜地迴應:
“團座,我們確實接受了358團一營的糧餉。
但我們在戰場上也從未退縮過,每一次戰鬥都拚盡全力。
我們與晉軍之間,早已是兩不相欠”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透露出幾分無奈與憤慨:
“再說,國軍借抗日之名削弱雜牌部隊,排除異己,這是明擺著的事實。
我們不想成為他們的炮灰,自然得另謀出路。
而且,我們也不是真的要當漢奸,隻是尋找一條更能保護兄弟們的路”
營副長也加入了辯論,他振振有詞地說道:
“團座,吳三桂是大漢奸沒錯,他放清軍入關導致了大明朝的滅亡。
但曆史也告訴我們,那不過是吳三桂的權宜之計。
他迴到雲南後,韜光養晦,養精蓄銳,最終時機成熟,不也反了嗎?
我們現在也是同樣的策略。
先接受小鬼子的糧餉和裝備,韜光養晦,等時機一到,我們自然會反了小鬼子”
錢伯鈞和營副長這一番歪理邪說,讓人聽了不禁咋舌。
他們不僅毫無羞恥之心,還妄圖將自己比作曆史上的吳三桂,真是厚顏無恥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