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飛機來轟炸了!
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 作者:亂筆生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這時,上官芋飛匆匆趕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
“團長,昨晚我們情報電訊處不眠不休,終於破譯了日軍發出的電報!”
林楓聞言,目光瞬間變得銳利如鷹:“電報裏說了什麽?”
上官芋飛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電報中提到,日軍第7旅團請求日軍航空兵。
在今天早上七點對我軍防禦陣地和紅山村進行空襲轟炸!”
七點?
林楓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指針已經悄然滑過了五點。
這意味著,距離日軍空襲的時間,僅剩不到兩個小時了。
而日偽軍的主力部隊,也將在這之後發起猛烈的進攻。
既然已經知道了日軍的空襲時間,那就絕對不能坐以待斃,可以做好防空準備了。
林楓的目光轉向身旁的魏大勇,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
“大勇,你立刻去通知各營各部,務必做好防空準備。
陣地上隻留下必要的觀察警戒人員。
其餘所有人員立即進入防空地道,我們要將傷亡降到最低!”
他稍作停頓,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同時,通知特別連和所有防空火力點。
迅速進入一級防空戰鬥狀態,嚴陣以待,等待敵機的到來。”
魏大勇聞言,立即立正,聲音洪亮地迴答道:“是,團長!保證完成任務!”
說完,他轉身快步離去。
至於目前紅山村根據地的防禦工事,可謂是一座堅固的堡壘。
地下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其複雜性和強大性令人歎為觀止。
地道既能在戰時提供便捷的交通,又能在空襲時成為村民和戰士們的避難所。
一旦敵機來襲,大家便可迅速進入地堡地道,躲避轟炸。
地下通道還能起增兵作用。
若前沿陣地需要增援。
戰士們便可通過這條隱秘的通道,悄無聲息地抵達戰場,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紅山村與村口的兩道防禦陣地之間,也通過這條地道緊密相連。
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防禦體係。
這項工程雖浩大,在紅山村眾多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在前幾天圓滿完成。
此刻,接到林楓的命令後,各個防空火力點迅速進入了戰鬥狀態。
特種團的主要防空武器——53式機槍、九二式重機槍以及歪把子輕機槍。
都已嚴陣以待,它們的槍口指向天空。
時間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每一秒的流逝都讓人心跳加速。
“嗡嗡嗡——”
臨近七點,寧靜的紅山村上空突然響起了一陣刺耳的引擎轟鳴聲。
日軍的敵機,如同黑壓壓的烏雲,正向紅山村逼近。
此次空襲,日軍航空兵部隊傾巢而出,共出動了18架戰機。
其中包括12架輕型轟炸機、5架戰鬥機,以及1架威力更為強大的中型轟炸機。
顯然,日軍對這次空襲寄予了厚望。
無論是戰機數量還是火力配置,都較上次有了顯著提升。
“嗡嗡嗡——唿唿唿——”
很快,日軍的戰機群便出現在了紅山村根據地的上空。
它們在空中盤旋,似乎在尋找最佳的攻擊時機。
然而,這些鬼子戰機似乎汲取了之前的教訓。
不敢再長時間低空飛行,以免被特種團強大的機槍防空火力網擊落。
但這也給日軍的轟炸帶來了難題。
在這個時代,戰機大多采用可視化作戰方式,即必須看到目標才能進行準確轟炸。
如果在幾千米的高空投彈,很可能會導致炮彈偏離目標。
甚至誤傷自己的出擊陣地和後方指揮部,那將是一場災難性的後果。
所以為了精準打擊特種團的防禦陣地,日軍的戰機不得不采取俯衝轟炸的戰術。
“嗡嗡嗡——唿唿唿——”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引擎聲,五架戰鬥機如同離弦之箭,猛然俯衝而下。
它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用強大的機動性和火力。
吸引特種團防空機槍的注意,為後續的轟炸機轟炸創造機會。
戰鬥機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它們在空中劃出一道道銳利的軌跡,仿佛要將天空撕裂。
小鬼子的作戰計劃十分狡猾,他們企圖利用戰鬥機的高性能,引誘防空機槍暴露火力。
然後在機槍換彈的間隙,讓轟炸機趁虛而入,進行毀滅性的轟炸。
“突突突——噠噠噠——”
戰鬥機的機載機槍開始瘋狂掃射,子彈如同密集的雨點。
傾瀉在特種團的防禦工事上,激起一陣陣火花和塵土。
然而,特種團的防空機槍並未輕易上當。
它們大多設在高處,麵對戰鬥機的俯衝掃射,迅速采取了規避措施。
隻有少數歪把子機槍試探性地還擊。
但這些還擊並未對戰鬥機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戰鬥機憑借其高超的性能,在空中靈活機動,輕鬆躲避著流彈的攻擊。
即便偶爾有子彈擊中戰鬥機,隻要不是關鍵部位,對它們來說也不過是皮外傷。
九二式重機槍的威力雖然不小,但在這種高速機動的戰鬥機麵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特種團的防空兵們明白這一點。
因此他們並未貿然開火,而是保持著冷靜和克製,等待著更好的反擊時機。
果然不出所料,戰鬥機的俯衝隻是前奏。
緊接著,轟炸機如同烏雲壓頂,開始俯衝降低高度。
它們的目標直指特種團的防禦陣地工事。
“唿唿唿——”
轟炸機帶著死亡的氣息,俯衝而下,仿佛要將整個防禦陣地吞噬。
防禦陣地就在下方,清晰可見,每一名戰士都能感受到那股撲麵而來的壓迫感。
“打開彈艙!準備投彈!”
隨著鬼子指揮官的一聲令下,轟炸機紛紛打開了彈艙。
一顆顆航空炮彈如同死神的使者,唿嘯而出,直奔防禦陣地而來。
“嗖嗖嗖——唿唿唿——”
炮彈劃破長空,帶著刺耳的唿嘯聲,落在了村口第一道防禦陣地工事的四周。
“團長,昨晚我們情報電訊處不眠不休,終於破譯了日軍發出的電報!”
林楓聞言,目光瞬間變得銳利如鷹:“電報裏說了什麽?”
上官芋飛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電報中提到,日軍第7旅團請求日軍航空兵。
在今天早上七點對我軍防禦陣地和紅山村進行空襲轟炸!”
七點?
林楓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指針已經悄然滑過了五點。
這意味著,距離日軍空襲的時間,僅剩不到兩個小時了。
而日偽軍的主力部隊,也將在這之後發起猛烈的進攻。
既然已經知道了日軍的空襲時間,那就絕對不能坐以待斃,可以做好防空準備了。
林楓的目光轉向身旁的魏大勇,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
“大勇,你立刻去通知各營各部,務必做好防空準備。
陣地上隻留下必要的觀察警戒人員。
其餘所有人員立即進入防空地道,我們要將傷亡降到最低!”
他稍作停頓,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同時,通知特別連和所有防空火力點。
迅速進入一級防空戰鬥狀態,嚴陣以待,等待敵機的到來。”
魏大勇聞言,立即立正,聲音洪亮地迴答道:“是,團長!保證完成任務!”
說完,他轉身快步離去。
至於目前紅山村根據地的防禦工事,可謂是一座堅固的堡壘。
地下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其複雜性和強大性令人歎為觀止。
地道既能在戰時提供便捷的交通,又能在空襲時成為村民和戰士們的避難所。
一旦敵機來襲,大家便可迅速進入地堡地道,躲避轟炸。
地下通道還能起增兵作用。
若前沿陣地需要增援。
戰士們便可通過這條隱秘的通道,悄無聲息地抵達戰場,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紅山村與村口的兩道防禦陣地之間,也通過這條地道緊密相連。
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防禦體係。
這項工程雖浩大,在紅山村眾多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在前幾天圓滿完成。
此刻,接到林楓的命令後,各個防空火力點迅速進入了戰鬥狀態。
特種團的主要防空武器——53式機槍、九二式重機槍以及歪把子輕機槍。
都已嚴陣以待,它們的槍口指向天空。
時間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每一秒的流逝都讓人心跳加速。
“嗡嗡嗡——”
臨近七點,寧靜的紅山村上空突然響起了一陣刺耳的引擎轟鳴聲。
日軍的敵機,如同黑壓壓的烏雲,正向紅山村逼近。
此次空襲,日軍航空兵部隊傾巢而出,共出動了18架戰機。
其中包括12架輕型轟炸機、5架戰鬥機,以及1架威力更為強大的中型轟炸機。
顯然,日軍對這次空襲寄予了厚望。
無論是戰機數量還是火力配置,都較上次有了顯著提升。
“嗡嗡嗡——唿唿唿——”
很快,日軍的戰機群便出現在了紅山村根據地的上空。
它們在空中盤旋,似乎在尋找最佳的攻擊時機。
然而,這些鬼子戰機似乎汲取了之前的教訓。
不敢再長時間低空飛行,以免被特種團強大的機槍防空火力網擊落。
但這也給日軍的轟炸帶來了難題。
在這個時代,戰機大多采用可視化作戰方式,即必須看到目標才能進行準確轟炸。
如果在幾千米的高空投彈,很可能會導致炮彈偏離目標。
甚至誤傷自己的出擊陣地和後方指揮部,那將是一場災難性的後果。
所以為了精準打擊特種團的防禦陣地,日軍的戰機不得不采取俯衝轟炸的戰術。
“嗡嗡嗡——唿唿唿——”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引擎聲,五架戰鬥機如同離弦之箭,猛然俯衝而下。
它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用強大的機動性和火力。
吸引特種團防空機槍的注意,為後續的轟炸機轟炸創造機會。
戰鬥機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它們在空中劃出一道道銳利的軌跡,仿佛要將天空撕裂。
小鬼子的作戰計劃十分狡猾,他們企圖利用戰鬥機的高性能,引誘防空機槍暴露火力。
然後在機槍換彈的間隙,讓轟炸機趁虛而入,進行毀滅性的轟炸。
“突突突——噠噠噠——”
戰鬥機的機載機槍開始瘋狂掃射,子彈如同密集的雨點。
傾瀉在特種團的防禦工事上,激起一陣陣火花和塵土。
然而,特種團的防空機槍並未輕易上當。
它們大多設在高處,麵對戰鬥機的俯衝掃射,迅速采取了規避措施。
隻有少數歪把子機槍試探性地還擊。
但這些還擊並未對戰鬥機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戰鬥機憑借其高超的性能,在空中靈活機動,輕鬆躲避著流彈的攻擊。
即便偶爾有子彈擊中戰鬥機,隻要不是關鍵部位,對它們來說也不過是皮外傷。
九二式重機槍的威力雖然不小,但在這種高速機動的戰鬥機麵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特種團的防空兵們明白這一點。
因此他們並未貿然開火,而是保持著冷靜和克製,等待著更好的反擊時機。
果然不出所料,戰鬥機的俯衝隻是前奏。
緊接著,轟炸機如同烏雲壓頂,開始俯衝降低高度。
它們的目標直指特種團的防禦陣地工事。
“唿唿唿——”
轟炸機帶著死亡的氣息,俯衝而下,仿佛要將整個防禦陣地吞噬。
防禦陣地就在下方,清晰可見,每一名戰士都能感受到那股撲麵而來的壓迫感。
“打開彈艙!準備投彈!”
隨著鬼子指揮官的一聲令下,轟炸機紛紛打開了彈艙。
一顆顆航空炮彈如同死神的使者,唿嘯而出,直奔防禦陣地而來。
“嗖嗖嗖——唿唿唿——”
炮彈劃破長空,帶著刺耳的唿嘯聲,落在了村口第一道防禦陣地工事的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