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依賴提升
末世囤貨,隻為能生存 作者:京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散會後沒幾天,我就發現小區裏的氛圍跟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那些見著我躲著走的中立居民,現在都主動跟我打招唿。
這變化讓我心裏挺受用。
“衛哥,你這辦法真管用。昨天老王家缺鹽,找你要了兩包,今天他特意讓我帶話,說願意幫忙盯著樓下的動靜。”
老李頭一邊整理物資一邊跟我說。
我點點頭,“這就對了。咱們光靠自己這幾個人,能把整個小區守得滴水不漏?
還得靠大家夥兒。”
這陣子我讓小芳在小區各處設了幾個匯報點,就是放個舊紙箱,裏麵擱個小本子。
誰要是發現什麽可疑情況,隨時可以寫下來。
為了鼓勵大夥參與,我還特意定了個規矩:提供有用消息的,月底能多領一份物資。
“衛哥,你說這樣做靠譜嗎?萬一有人亂寫怎麽辦?”
張鐵柱有點擔心。
“亂寫更好。”我笑了,“你想啊,如果全是重要消息,那才不正常。
摻雜著些雞毛蒜皮的事,反而顯得真實。再說了,真假咱們自己能判斷。”
這天下午,3號樓的老張頭特意跑來找我。“衛新啊,前兩天我看見兩個陌生人,在小區外圍轉悠。
他們穿著跟咱們差不多,但走路姿勢不對勁,像是當過兵的。”
我心裏一動,這消息確實有價值。“老張頭,這事你辦得漂亮。
月底給你加半份米。不過記住,這種事別到處說,就跟我一個人講就行。”
老張頭樂嗬嗬地走了。我琢磨著,這情報網絡算是初見成效了。
以前想打聽個消息,得派人冒險出去偵查。現在好了,坐在屋裏就能掌握不少情況。
漸漸地,靠近小區外圍的居民也開始主動靠攏。
這些人原先都是牆頭草,既不敢得罪薑美人,也不敢完全站在我這邊。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發現跟著我能吃飽飯,自然就願意幫忙了。
“衛哥,北門那邊來了個收破爛的老頭,說是想換點吃的。
我看他鬼鬼祟祟的,像是在打探什麽。”王大勇跑來報告。
我擺擺手,“讓他進來吧。這種人最擅長收集消息,說不定能問出點有用的東西。”
果然,這老頭喝了碗熱湯後,竹筒倒豆子似的說開了。
“衛爺,您不知道,最近城東那邊可亂了。薑美人手下的人天天吵架,好幾個小頭目都想自立門戶呢。”
聽到這話,我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就是人心散了的結果啊。
我把老頭安頓在儲物間休息,讓人給他送了床被子。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發現來找我要物資的人越來越多。
但這不是壞事,因為每次我都會讓他們幫個小忙。
有時候是留意某個方向的動靜,有時候是打聽某個熟人的近況。
“衛哥,我覺得這樣下去,咱們很快就能把整個小區的人都拉過來了。”
小芳興奮地說。
我搖搖頭,“還不夠。現在這些人靠的是利益,等哪天他們真正信任咱們了,才算成功。”
為了加快這個過程,我特意讓老李頭負責處理居民的日常需求。
誰家缺藥了,誰家孩子餓了,都由他統一調配。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能讓大夥感受到我們的效率,二是能培養老李頭的威信。
“衛哥,你看這個。”老李頭遞給我一張紙條,“這是5號樓的小劉寫的,說他發現隔壁單元有人半夜偷偷溜出去,可能是給薑美人通風報信的。”
我仔細看了看,“嗯,這消息值半袋米。你去告訴小劉,讓他繼續盯著,但千萬別打草驚蛇。”
通過這些零零碎碎的消息,我逐漸摸清了小區裏還剩下多少不安分的人。
有意思的是,有些人明明在幫我,卻還要裝作中立的樣子。
比如那個天天在樓下遛彎的老孫頭,明麵上說兩不相幫,實際上三天兩頭給我遞消息。
“老孫啊,你這樣可不行。”有一天我故意逗他,“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小心閃了腰。”
老孫頭嘿嘿一笑,“衛哥,您就別取笑我了。
我這不是怕惹麻煩嘛。不過您放心,該幫的忙我一定幫。”
看著這些人慢慢向我靠攏,我心裏明白,這就是實力帶來的改變。
當初我囤積物資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我瘋了。
現在呢?他們都指著我活命。
為了讓這個情報網絡更有效率,我想了個新招數。
我讓小芳在每個樓棟都發展了一兩個“聯絡員”,專門負責收集和傳遞消息。
這些人不用冒風險,隻要把聽到看到的事記下來就行。
“衛哥,這樣做會不會太明顯了?”張鐵柱還是有點擔心。
“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在做什麽。”我解釋道,“這樣一來,那些想投靠我們的人就有門路了,而那些還想觀望的,也會掂量掂量。”
這天晚上,我正在整理最近收到的情報,突然聽到外麵有動靜。
原來是住在7號樓的老劉帶著一家人來了。
“衛哥,我們想搬進您管理的區域住。那邊實在不安全,昨晚又有人闖空門。”
老劉一臉焦急。
我看了看他們一家老小,點點頭,“行,我安排人給你們騰個房間。
不過記住,進了我的地盤,就得守我的規矩。”
老劉連連點頭,“您放心,我們一定配合。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吩咐。”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光靠物資還不足以讓所有人安心。
於是我召集骨幹開了個會。
“從明天開始,咱們要加強巡邏,特別是晚上。
另外,每個樓棟都要設立一個緊急集合點,萬一有什麽事,大家好有個照應。”
老李頭問:“衛哥,這樣做會不會太麻煩?”
“不麻煩。”我說,“越是這種時候,越要讓大家感覺到安全。
隻有這樣,他們才會真正依賴我們。”
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來找我商量事情的人越來越多。
有些是鄰裏糾紛,有些是家庭矛盾,甚至還有人來諮詢怎麽儲存食物。
這讓我意識到,現在的我已經不隻是個物資管理者了,更像是這個小區的主心骨。
“衛哥,您看這個。”小芳遞給我一份統計表,“這是最近一周的求助記錄,比上個月多了三倍。”
我看了看數據,心裏挺滿意。這說明大家已經習慣性地向我尋求幫助了。
不過我也知道,這種情況既是好事,也是壓力。
一旦我這邊出了問題,整個小區都會受影響。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讓老李頭著手建立一個互助機製。
比如誰家有多餘的衣物,可以拿來換別人家的工具;誰家會修理電器,可以幫別人修東西換糧食。
“衛哥,這樣做會不會太麻煩?”有人提出疑問。
“一點都不麻煩。”我說,“咱們現在就像是一張網,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
隻有大家都互相幫助,這張網才能越織越密。”
這天傍晚,我正在儲物間清點物資,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歡唿聲。
原來是住在6號樓的王嬸找到了走失的孫子。
“衛哥,要不是您讓我們加強巡邏,我這孫子怕是要被外麵那些壞人抓走了。”
王嬸拉著我的手,眼眶都紅了。
我拍拍她的肩膀,“沒事,以後多注意就是了。
對了,聽說你會做鹹菜,能不能教教其他人?
這個季節醃點蘿卜幹正合適。”
王嬸立刻答應了,“沒問題,我明天就開課。
衛哥,您放心,我一定好好教。”
看著她高興的樣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個末世裏,人們需要的不隻是食物和安全,還需要一種歸屬感。
而我現在做的,就是給大家創造這樣一個環境。
“衛哥,最近來找您的人太多了,要不要設個預約製度?”
小芳提議。
我搖搖頭,“不用。就是要讓大家隨時都能找到我。
這樣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信任。”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小區裏的地位越來越穩固。
那些曾經對我愛搭不理的人,現在都搶著跟我套近乎。
但我心裏清楚,這一切的基礎都是我囤積的物資和建立的防禦體係。
“衛哥,您說薑美人那邊還會不會來搗亂?”有人問。
“肯定會。”我說,“但她現在已經掀不起大浪了。
咱們隻要守住自己的地盤,讓她無機可乘就行。”
以前那些見著我躲著走的中立居民,現在都主動跟我打招唿。
這變化讓我心裏挺受用。
“衛哥,你這辦法真管用。昨天老王家缺鹽,找你要了兩包,今天他特意讓我帶話,說願意幫忙盯著樓下的動靜。”
老李頭一邊整理物資一邊跟我說。
我點點頭,“這就對了。咱們光靠自己這幾個人,能把整個小區守得滴水不漏?
還得靠大家夥兒。”
這陣子我讓小芳在小區各處設了幾個匯報點,就是放個舊紙箱,裏麵擱個小本子。
誰要是發現什麽可疑情況,隨時可以寫下來。
為了鼓勵大夥參與,我還特意定了個規矩:提供有用消息的,月底能多領一份物資。
“衛哥,你說這樣做靠譜嗎?萬一有人亂寫怎麽辦?”
張鐵柱有點擔心。
“亂寫更好。”我笑了,“你想啊,如果全是重要消息,那才不正常。
摻雜著些雞毛蒜皮的事,反而顯得真實。再說了,真假咱們自己能判斷。”
這天下午,3號樓的老張頭特意跑來找我。“衛新啊,前兩天我看見兩個陌生人,在小區外圍轉悠。
他們穿著跟咱們差不多,但走路姿勢不對勁,像是當過兵的。”
我心裏一動,這消息確實有價值。“老張頭,這事你辦得漂亮。
月底給你加半份米。不過記住,這種事別到處說,就跟我一個人講就行。”
老張頭樂嗬嗬地走了。我琢磨著,這情報網絡算是初見成效了。
以前想打聽個消息,得派人冒險出去偵查。現在好了,坐在屋裏就能掌握不少情況。
漸漸地,靠近小區外圍的居民也開始主動靠攏。
這些人原先都是牆頭草,既不敢得罪薑美人,也不敢完全站在我這邊。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發現跟著我能吃飽飯,自然就願意幫忙了。
“衛哥,北門那邊來了個收破爛的老頭,說是想換點吃的。
我看他鬼鬼祟祟的,像是在打探什麽。”王大勇跑來報告。
我擺擺手,“讓他進來吧。這種人最擅長收集消息,說不定能問出點有用的東西。”
果然,這老頭喝了碗熱湯後,竹筒倒豆子似的說開了。
“衛爺,您不知道,最近城東那邊可亂了。薑美人手下的人天天吵架,好幾個小頭目都想自立門戶呢。”
聽到這話,我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就是人心散了的結果啊。
我把老頭安頓在儲物間休息,讓人給他送了床被子。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發現來找我要物資的人越來越多。
但這不是壞事,因為每次我都會讓他們幫個小忙。
有時候是留意某個方向的動靜,有時候是打聽某個熟人的近況。
“衛哥,我覺得這樣下去,咱們很快就能把整個小區的人都拉過來了。”
小芳興奮地說。
我搖搖頭,“還不夠。現在這些人靠的是利益,等哪天他們真正信任咱們了,才算成功。”
為了加快這個過程,我特意讓老李頭負責處理居民的日常需求。
誰家缺藥了,誰家孩子餓了,都由他統一調配。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能讓大夥感受到我們的效率,二是能培養老李頭的威信。
“衛哥,你看這個。”老李頭遞給我一張紙條,“這是5號樓的小劉寫的,說他發現隔壁單元有人半夜偷偷溜出去,可能是給薑美人通風報信的。”
我仔細看了看,“嗯,這消息值半袋米。你去告訴小劉,讓他繼續盯著,但千萬別打草驚蛇。”
通過這些零零碎碎的消息,我逐漸摸清了小區裏還剩下多少不安分的人。
有意思的是,有些人明明在幫我,卻還要裝作中立的樣子。
比如那個天天在樓下遛彎的老孫頭,明麵上說兩不相幫,實際上三天兩頭給我遞消息。
“老孫啊,你這樣可不行。”有一天我故意逗他,“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小心閃了腰。”
老孫頭嘿嘿一笑,“衛哥,您就別取笑我了。
我這不是怕惹麻煩嘛。不過您放心,該幫的忙我一定幫。”
看著這些人慢慢向我靠攏,我心裏明白,這就是實力帶來的改變。
當初我囤積物資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我瘋了。
現在呢?他們都指著我活命。
為了讓這個情報網絡更有效率,我想了個新招數。
我讓小芳在每個樓棟都發展了一兩個“聯絡員”,專門負責收集和傳遞消息。
這些人不用冒風險,隻要把聽到看到的事記下來就行。
“衛哥,這樣做會不會太明顯了?”張鐵柱還是有點擔心。
“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在做什麽。”我解釋道,“這樣一來,那些想投靠我們的人就有門路了,而那些還想觀望的,也會掂量掂量。”
這天晚上,我正在整理最近收到的情報,突然聽到外麵有動靜。
原來是住在7號樓的老劉帶著一家人來了。
“衛哥,我們想搬進您管理的區域住。那邊實在不安全,昨晚又有人闖空門。”
老劉一臉焦急。
我看了看他們一家老小,點點頭,“行,我安排人給你們騰個房間。
不過記住,進了我的地盤,就得守我的規矩。”
老劉連連點頭,“您放心,我們一定配合。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吩咐。”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光靠物資還不足以讓所有人安心。
於是我召集骨幹開了個會。
“從明天開始,咱們要加強巡邏,特別是晚上。
另外,每個樓棟都要設立一個緊急集合點,萬一有什麽事,大家好有個照應。”
老李頭問:“衛哥,這樣做會不會太麻煩?”
“不麻煩。”我說,“越是這種時候,越要讓大家感覺到安全。
隻有這樣,他們才會真正依賴我們。”
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來找我商量事情的人越來越多。
有些是鄰裏糾紛,有些是家庭矛盾,甚至還有人來諮詢怎麽儲存食物。
這讓我意識到,現在的我已經不隻是個物資管理者了,更像是這個小區的主心骨。
“衛哥,您看這個。”小芳遞給我一份統計表,“這是最近一周的求助記錄,比上個月多了三倍。”
我看了看數據,心裏挺滿意。這說明大家已經習慣性地向我尋求幫助了。
不過我也知道,這種情況既是好事,也是壓力。
一旦我這邊出了問題,整個小區都會受影響。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讓老李頭著手建立一個互助機製。
比如誰家有多餘的衣物,可以拿來換別人家的工具;誰家會修理電器,可以幫別人修東西換糧食。
“衛哥,這樣做會不會太麻煩?”有人提出疑問。
“一點都不麻煩。”我說,“咱們現在就像是一張網,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
隻有大家都互相幫助,這張網才能越織越密。”
這天傍晚,我正在儲物間清點物資,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歡唿聲。
原來是住在6號樓的王嬸找到了走失的孫子。
“衛哥,要不是您讓我們加強巡邏,我這孫子怕是要被外麵那些壞人抓走了。”
王嬸拉著我的手,眼眶都紅了。
我拍拍她的肩膀,“沒事,以後多注意就是了。
對了,聽說你會做鹹菜,能不能教教其他人?
這個季節醃點蘿卜幹正合適。”
王嬸立刻答應了,“沒問題,我明天就開課。
衛哥,您放心,我一定好好教。”
看著她高興的樣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個末世裏,人們需要的不隻是食物和安全,還需要一種歸屬感。
而我現在做的,就是給大家創造這樣一個環境。
“衛哥,最近來找您的人太多了,要不要設個預約製度?”
小芳提議。
我搖搖頭,“不用。就是要讓大家隨時都能找到我。
這樣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信任。”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小區裏的地位越來越穩固。
那些曾經對我愛搭不理的人,現在都搶著跟我套近乎。
但我心裏清楚,這一切的基礎都是我囤積的物資和建立的防禦體係。
“衛哥,您說薑美人那邊還會不會來搗亂?”有人問。
“肯定會。”我說,“但她現在已經掀不起大浪了。
咱們隻要守住自己的地盤,讓她無機可乘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