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封李川為梁國公
隋唐:我嶽母是蕭皇後 作者:江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廣還以為是李川這麽大膽,竟然敢私自擴軍。
聽蕭瑀這麽一說,才知道是蕭皇後的意思。
仔細想想,他能明白蕭皇後的用意,應該是上次被突厥包圍嚇怕了,擔心突厥會再度南下,才建議李川收編降軍。
想到這裏,楊廣有些內疚,上次的確是他沒有保護皇後和女兒。
要不是李川,皇後和女兒都要出事了。
一時間,楊廣心中對李川很是感激,對元文都很是不爽。
他盯著元文都,冷冷說道:“說,是誰指使你來陷害朕的好駙馬?”
元文都一聽,嚇得雙腳都發抖,急忙跪下。
“陛下,臣沒有陷害駙馬,臣對陛下忠心耿耿,臣也不知道消息是假的。”
元文都急忙喊冤。
楊廣當然不信,眼睛死死盯著元文都,心中在思考著,到底誰是幕後指使?
很快,他想到了。
李川和朝中眾人連麵都沒有見過,不可能有什麽仇恨,一定是有人盯上太原留守這個位置,覺得李川太礙眼了,才要除去李川。
楊廣已經知道是誰。
因為之前宇文述提過,讓李淵去擔任太原留守一職。
李淵?
難怪李淵一直龜縮在虎牢關不出戰,最近更是和虎牢關守將裴仁基聯名上奏,要讓李川去滎陽剿滅瓦崗賊軍,原來是一直盯著太原留守?
楊廣心中異常憤怒,瞪了一眼元文都,說道:“說,是不是李淵指使你?”
元文都一聽,整個人都懵了。
關唐國公李淵什麽事?
“陛下,真的沒有人指使,臣是擔心朝廷安危才來上奏,臣沒有異心,更不是陷害忠良。”
元文都哭了起來。
楊廣看到元文都哭了起來,心中更加確定就是李淵了。
他立即下令派人將元文都關押起來,好好拷問一下。
同時讓監察禦史蕭懷靜趕往虎牢關,監視李淵,如果李淵還不出戰,立即將李淵關押起來。
蕭瑀很想為了李淵說句好話,細說起來,他們還是親戚。
可是看到楊廣正在氣頭上,他也不好說什麽,隻好等下迴去後寫信給李淵,讓李淵速速出戰,不要再拖了。
哪怕戰敗也好過被砍頭啊。
正此時,又有消息傳來,說李川率軍趕到西河郡,打敗賊軍,救了西河郡。
楊廣一聽,鬱悶的心情一掃而光。
“好!李川果然是一員猛將!”
為了我大隋江山,竟然不辭勞苦,從太原殺到西河郡。
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能剿滅河東賊軍,到時候讓李川護送皇後迴洛陽,再率軍去剿滅瓦崗賊軍。
一掃陰霾!
楊廣決定好好賞賜李川,連忙問蕭瑀。
“愛卿,該如何獎賞李川?”
蕭瑀想到李川也是他侄女婿,姐姐又寫信來讓他關照一下李川,他連忙認真思考起來。
李川作為太原留守,錢物方麵應該不缺,權力方麵又不能再增加了,再封賞就有點功高蓋主,對李川也不好。
隻能從榮譽方麵封賞了。
仔細想了想,蕭瑀想到一個辦法。
“陛下,不如封李川為國公?”
此話正合楊廣心意。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剛想封李川為趙國公,因為太原就是趙地,不過想了想又覺得不妥。
這樣會不會讓李川有野心,將太原當作他的封國?
楊廣思考一下,立即下令。
“封太原留守李川為梁國公,令李川速速平定河東,護送皇後迴東都。”
......
楊廣的旨意迅速擬成聖旨,兩路人馬攜帶著聖旨迅速離開洛陽。
一路趕往太原,一路趕往虎牢關。
不久,監察禦史蕭懷靜帶著楊廣的聖旨來到洛陽東麵的虎牢關,將聖旨交給李淵。
李淵接到聖旨嚇了一跳,知道再不出關估計人頭難保。
他不由心中暗暗歎息一聲。
大家都是親戚,何必苦苦相逼呢?
李淵沒有辦法,隻好率軍離開虎牢關,直奔滎陽。
......
在李淵離開虎牢關時,李世民已經快趕到虎牢關了。
他已經知道李川打敗來犯的賊軍,成功坐穩太原。
一旁的段誌玄不由插嘴道:“李將軍還真猛啊。”
李世民輕輕點了點頭,心中很為好兄弟高興。
說起來,他還真的很懷念和李川一起並肩作戰時情景,那種無所畏懼、所向無敵的感覺實在太爽。
一時間,他有一點點後悔離開太原。
不過也隻是一點點而已,他更擔心父親的安危。
瓦崗賊軍實在太猛了,而父親兵馬實在太少了,實在危險。
想到這裏,李世民沒有停留,急忙率軍趕往虎牢關。
結果到虎牢關一看,發現李淵已經率部離開虎牢關趕往滎陽。
李世民很擔心。
他想了想,向虎牢關守將裴仁基借兵,因為他手中隻有一百騎兵了。
裴仁基有些為難,借少了沒用,借多了還不如他自己親自出擊。
他隻好勸阻道:“二郎,你去也幫不上忙,先等等吧,也許唐國公能贏呢。”
李世民見裴仁基不肯借,他隻好不借了。
他率一百騎兵匆匆離開虎牢關,往東麵而去。
秦瓊看到李世民如此有孝心,心中很感動,連忙率幾百舊部跟上,準備去為張須陀報仇。
“二公子,我隨你去救人!”
秦瓊追了上去。
李世民感激地拱了拱手。
他不由想起當日和李川出戰時,李川說的那句話:“你持槍我持弓,天下誰人能敵?”
頓時,心中無比激動。
他激動地望著秦瓊等人。
見大家士氣有些低落,他連忙高聲說道:“當日,我和我好兄弟隻率一千騎兵就敢衝入突厥大營,將突厥大營攪得天翻地覆,今日我們這幾百人也能創造奇跡。”
秦瓊當然知道李世民在鼓舞士氣。
不過,他從中聽到一個重要信息。
“二公子,你說的好兄弟,是不是太原留守李川?”
“對!”
李世民重重點頭,對秦瓊等人說起李川之事。
秦瓊等人聽完,心中無比激動。
原來傳聞都是真的!
原來世上真的有比當年項羽還要猛的猛將!
秦瓊連忙問李世民:“二公子,如果此次能活著迴來,你能推薦我去太原投奔李留守嗎?”
他想追隨李川。
李世民輕輕點頭。
“可以,當然可以,我和李留守可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好!”
秦瓊握緊拳頭,心中充滿希望。
.......
聽蕭瑀這麽一說,才知道是蕭皇後的意思。
仔細想想,他能明白蕭皇後的用意,應該是上次被突厥包圍嚇怕了,擔心突厥會再度南下,才建議李川收編降軍。
想到這裏,楊廣有些內疚,上次的確是他沒有保護皇後和女兒。
要不是李川,皇後和女兒都要出事了。
一時間,楊廣心中對李川很是感激,對元文都很是不爽。
他盯著元文都,冷冷說道:“說,是誰指使你來陷害朕的好駙馬?”
元文都一聽,嚇得雙腳都發抖,急忙跪下。
“陛下,臣沒有陷害駙馬,臣對陛下忠心耿耿,臣也不知道消息是假的。”
元文都急忙喊冤。
楊廣當然不信,眼睛死死盯著元文都,心中在思考著,到底誰是幕後指使?
很快,他想到了。
李川和朝中眾人連麵都沒有見過,不可能有什麽仇恨,一定是有人盯上太原留守這個位置,覺得李川太礙眼了,才要除去李川。
楊廣已經知道是誰。
因為之前宇文述提過,讓李淵去擔任太原留守一職。
李淵?
難怪李淵一直龜縮在虎牢關不出戰,最近更是和虎牢關守將裴仁基聯名上奏,要讓李川去滎陽剿滅瓦崗賊軍,原來是一直盯著太原留守?
楊廣心中異常憤怒,瞪了一眼元文都,說道:“說,是不是李淵指使你?”
元文都一聽,整個人都懵了。
關唐國公李淵什麽事?
“陛下,真的沒有人指使,臣是擔心朝廷安危才來上奏,臣沒有異心,更不是陷害忠良。”
元文都哭了起來。
楊廣看到元文都哭了起來,心中更加確定就是李淵了。
他立即下令派人將元文都關押起來,好好拷問一下。
同時讓監察禦史蕭懷靜趕往虎牢關,監視李淵,如果李淵還不出戰,立即將李淵關押起來。
蕭瑀很想為了李淵說句好話,細說起來,他們還是親戚。
可是看到楊廣正在氣頭上,他也不好說什麽,隻好等下迴去後寫信給李淵,讓李淵速速出戰,不要再拖了。
哪怕戰敗也好過被砍頭啊。
正此時,又有消息傳來,說李川率軍趕到西河郡,打敗賊軍,救了西河郡。
楊廣一聽,鬱悶的心情一掃而光。
“好!李川果然是一員猛將!”
為了我大隋江山,竟然不辭勞苦,從太原殺到西河郡。
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能剿滅河東賊軍,到時候讓李川護送皇後迴洛陽,再率軍去剿滅瓦崗賊軍。
一掃陰霾!
楊廣決定好好賞賜李川,連忙問蕭瑀。
“愛卿,該如何獎賞李川?”
蕭瑀想到李川也是他侄女婿,姐姐又寫信來讓他關照一下李川,他連忙認真思考起來。
李川作為太原留守,錢物方麵應該不缺,權力方麵又不能再增加了,再封賞就有點功高蓋主,對李川也不好。
隻能從榮譽方麵封賞了。
仔細想了想,蕭瑀想到一個辦法。
“陛下,不如封李川為國公?”
此話正合楊廣心意。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剛想封李川為趙國公,因為太原就是趙地,不過想了想又覺得不妥。
這樣會不會讓李川有野心,將太原當作他的封國?
楊廣思考一下,立即下令。
“封太原留守李川為梁國公,令李川速速平定河東,護送皇後迴東都。”
......
楊廣的旨意迅速擬成聖旨,兩路人馬攜帶著聖旨迅速離開洛陽。
一路趕往太原,一路趕往虎牢關。
不久,監察禦史蕭懷靜帶著楊廣的聖旨來到洛陽東麵的虎牢關,將聖旨交給李淵。
李淵接到聖旨嚇了一跳,知道再不出關估計人頭難保。
他不由心中暗暗歎息一聲。
大家都是親戚,何必苦苦相逼呢?
李淵沒有辦法,隻好率軍離開虎牢關,直奔滎陽。
......
在李淵離開虎牢關時,李世民已經快趕到虎牢關了。
他已經知道李川打敗來犯的賊軍,成功坐穩太原。
一旁的段誌玄不由插嘴道:“李將軍還真猛啊。”
李世民輕輕點了點頭,心中很為好兄弟高興。
說起來,他還真的很懷念和李川一起並肩作戰時情景,那種無所畏懼、所向無敵的感覺實在太爽。
一時間,他有一點點後悔離開太原。
不過也隻是一點點而已,他更擔心父親的安危。
瓦崗賊軍實在太猛了,而父親兵馬實在太少了,實在危險。
想到這裏,李世民沒有停留,急忙率軍趕往虎牢關。
結果到虎牢關一看,發現李淵已經率部離開虎牢關趕往滎陽。
李世民很擔心。
他想了想,向虎牢關守將裴仁基借兵,因為他手中隻有一百騎兵了。
裴仁基有些為難,借少了沒用,借多了還不如他自己親自出擊。
他隻好勸阻道:“二郎,你去也幫不上忙,先等等吧,也許唐國公能贏呢。”
李世民見裴仁基不肯借,他隻好不借了。
他率一百騎兵匆匆離開虎牢關,往東麵而去。
秦瓊看到李世民如此有孝心,心中很感動,連忙率幾百舊部跟上,準備去為張須陀報仇。
“二公子,我隨你去救人!”
秦瓊追了上去。
李世民感激地拱了拱手。
他不由想起當日和李川出戰時,李川說的那句話:“你持槍我持弓,天下誰人能敵?”
頓時,心中無比激動。
他激動地望著秦瓊等人。
見大家士氣有些低落,他連忙高聲說道:“當日,我和我好兄弟隻率一千騎兵就敢衝入突厥大營,將突厥大營攪得天翻地覆,今日我們這幾百人也能創造奇跡。”
秦瓊當然知道李世民在鼓舞士氣。
不過,他從中聽到一個重要信息。
“二公子,你說的好兄弟,是不是太原留守李川?”
“對!”
李世民重重點頭,對秦瓊等人說起李川之事。
秦瓊等人聽完,心中無比激動。
原來傳聞都是真的!
原來世上真的有比當年項羽還要猛的猛將!
秦瓊連忙問李世民:“二公子,如果此次能活著迴來,你能推薦我去太原投奔李留守嗎?”
他想追隨李川。
李世民輕輕點頭。
“可以,當然可以,我和李留守可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好!”
秦瓊握緊拳頭,心中充滿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