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梨渦
隋唐:我嶽母是蕭皇後 作者:江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軍!”
長孫無忌想起了什麽,讓家丁保護兩位妹妹後,他急忙下船策馬追上李川。
“霍邑城中隻有兩百守軍,陳縣令太輕敵了,估計沒有什麽守城準備,將軍快速速進城,不要和城外賊軍絞纏,我擔心賊軍很快會攻下霍邑。”
李川之前也收到情報,說城內守軍不多,還以為是六七百人,想不到隻有二百人。
這麽少人估計真的擋不住啊。
李川快速策馬去和李秀寧匯合。
長孫無忌也想追隨李川,於是騎著馬跟著李川一起趕往霍邑。
霍邑城北麵。
李秀寧正率二千騎兵在原地等著李川,想等李川到來後再決定是不是去攻打賊軍。
因為賊軍實在太多了。
正此時,霍邑城南麵傳來喊殺聲和戰鬥聲。
李秀寧猜到賊軍在攻城,不由輕輕凝眉。
一旁的月兒也說道:“賊軍這麽快就攻城?他們早準備好攻城器械了?”
李秀寧反而想到了。
“應該將船隻開進護城河,直接攻城了。”
想到這裏,李秀寧有些擔心了。
一旦被賊軍奪城,我們豈不是進不了城?
她決定不等李川,立即率二千騎兵向北城門外的賊軍發起攻擊。
北城門外有三千多賊軍,是敬盤陀用來來阻擋李川進城。
賊軍主將見騎兵衝過來,連忙緊張地喊了起來。
“布陣!”
頓時三千奪賊兵紛紛行動起來,匆忙布置了一個長槍陣,等著騎兵來撞。
李秀寧對騎兵作戰還是很有研究,沒有像李川一樣猛衝猛撞,而是采用兩翼包抄的辦法。
她和馬三寶各領一千騎兵,分別從賊軍方陣兩翼繞過去,向賊軍兩翼射箭。
賊軍前排將士有盾牌,連忙舉起盾牌擋住利箭。
不過方陣中央拿著長槍的人就慘了,紛紛中箭倒下,陣型突然變得稀疏起來。
賊軍主將擔心騎兵會從兩翼突進來,連忙下令兩翼將士調轉長槍的方向,由向前改為指向兩翼。
這樣一調整反而讓陣型更亂了。
因為他們要調轉陣型,還要防止利箭,苦不堪言。
李秀寧也看到了戰機,立即下令騎兵從兩翼衝進去。
由於軍中都是輕騎兵居多,很多隻是騎兵披甲,戰馬披甲很少,並不適合撞陣。
不過李秀寧為了快些打崩眼前賊軍、好快快進城,她決定冒險,下令前排騎兵直接撞過去,準備撞崩敵軍前排後,再突進去。
前排騎兵收到命令後,立即排著整齊隊列衝向賊軍側翼。
賊軍還以為騎兵不敢撞,此時看到如牆一般的騎兵隊列快速撞來,大家都慌了起來。
他們再也不顧那麽多,向兩側逃去。
頓時賊軍方陣被分成兩截,再迅速潰逃。
潰不成兵!
李秀寧滿臉驚喜。
想不到賊軍紀律性這麽差!
這時她才明白李川為什麽要說迴太原整兵,因為降軍就是從賊軍中投降過來,戰鬥力估計也好不到哪裏去。
我軍占優勢時應該問題不大,一旦遇到頑強的敵人,估計很快會被敵軍打崩。
是要好好整軍!
當然,李秀寧沒有忘記大事,看到賊軍向南邊潰逃,她立即率二千騎向北城門趕去,準備先進城。
她緊張地望著城牆,擔心城牆上會改旗易幟,擔心賊軍已經進城。
還好,旗幟沒變!
李秀寧快速策馬奔向北城門。
哪知道剛到北城門護城河附近,城牆上的大隋旗幟突然倒下,賊軍的黃色大旗快速升起。
城牆上突然出現許許多多賊軍,他們正在城牆上振臂高唿。
李秀寧不由歎息了一聲。
賊軍真快啊,竟然這麽快就占領了霍邑?
一旁的月兒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這也太快了吧?守軍沒有抵抗、直接投降了?”
馬三寶也很認同月兒的話,心中有些生氣,你們隻要再拖一下下,我們就能趕來了。
李秀寧也有些無奈,心中有些懊悔。
早知道不等李川,直接去攻打賊軍快快進城好了。
正此時,李川率一百多騎兵趕到。
“將軍!”李秀寧連忙策馬迎上去,內疚地說道,“霍邑已經被賊軍占領了。”
李川已經看到了,他沒有怪李秀寧。
因為李秀寧隻有二千騎兵,哪怕進城也擋不住兩萬賊軍,騎兵在城中巷戰沒有什麽優勢。
“沒事,”李川安慰了一下李秀寧,“先安營紮寨,等紅拂率主力大軍前來再攻城。”
之前都是他守城,敵軍來攻城,這次他想好好鍛煉一下攻城。
“好!”
李秀寧見李川沒有怪罪她,心情才好了些,連忙率騎兵跟著李川先去紮寨。
可是......
“將軍,在何處建營寨?”
李秀寧望著李川,等李川拿主意。
房玄齡早已經選好地方,指了指北麵,汾水岸邊一處山崗。
“將領,那山崗位置挺不錯,地勢較高,不怕水淹,靠近汾水,正好效仿劉裕建造卻月陣,哪怕賊軍來襲,也攻不下來。”
李川一聽,連忙望向那山崗。
那山崗位於霍邑的北麵,汾水的東麵,由北向南流的汾水正好成為營寨西邊的屏障,萬一遇到突發情況,也可以坐船離開。
同時全軍將士的喝水問題也解決。
當然,要防止敵軍從水路進攻。
於是,李川立即安排起來。
尉遲恭率人去收集船隻,在江麵上布置防線,同時安排一些大商船停在營寨旁,以防萬一。
房玄齡率一隊將士建造簡單營寨,並在營寨外弄了一個半圓形的外牆。
李秀寧率一隊騎兵在一側警戒,萬一賊軍衝出來,立即率軍去迎擊敵人。
大家紛紛領命離開,忙碌起來。
李川卻站在江邊,望著遠處的絳郡霍邑,想著如何攻城。
自從他領軍以來,一直都是他守城,是該好好鍛煉一下攻城了!
“將軍。”
此時,一個溫柔的聲音響起。
李川迴頭一看,看到長孫無憂正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過來。
見長孫無憂手中拿著杯子,李川開玩笑道:“是酒嗎?”
“不是,是茶水!”
長孫無憂微微一笑,臉上露出兩個淺淺梨渦。
她雙手將杯子遞給李川。
李川接過杯子,發現杯子還暖暖的,知道長孫無憂很用心,於是招唿長孫無憂在江邊大石頭上坐下。
兩人平排坐在大石頭上,一起吹著江風,閑聊起來。
“阿嚏!”
長孫無憂突然打起噴嚏。
李川還以為長孫無憂著涼了,將身上披風解下,披在長孫無憂身上。
想不到李川這樣一個小舉動,讓長孫無憂激動萬分。
她癡癡地望著李川,心中翻起巨浪,比眼前汾水的波浪還要激烈萬分。
“多謝!”
長孫無憂小聲說了一句後,整個身體慢慢靠在李川身上。
那一刻,她心中做出一個重要決定,這輩子都跟著李川。
遠處,長孫無忌看到了這麽一幕。
他已經明白小妹的心意。
看來等破城後要將小妹送過去了。
想到破城,長孫無忌心中想到一個計策,於是慢慢走了過去。
......
長孫無忌想起了什麽,讓家丁保護兩位妹妹後,他急忙下船策馬追上李川。
“霍邑城中隻有兩百守軍,陳縣令太輕敵了,估計沒有什麽守城準備,將軍快速速進城,不要和城外賊軍絞纏,我擔心賊軍很快會攻下霍邑。”
李川之前也收到情報,說城內守軍不多,還以為是六七百人,想不到隻有二百人。
這麽少人估計真的擋不住啊。
李川快速策馬去和李秀寧匯合。
長孫無忌也想追隨李川,於是騎著馬跟著李川一起趕往霍邑。
霍邑城北麵。
李秀寧正率二千騎兵在原地等著李川,想等李川到來後再決定是不是去攻打賊軍。
因為賊軍實在太多了。
正此時,霍邑城南麵傳來喊殺聲和戰鬥聲。
李秀寧猜到賊軍在攻城,不由輕輕凝眉。
一旁的月兒也說道:“賊軍這麽快就攻城?他們早準備好攻城器械了?”
李秀寧反而想到了。
“應該將船隻開進護城河,直接攻城了。”
想到這裏,李秀寧有些擔心了。
一旦被賊軍奪城,我們豈不是進不了城?
她決定不等李川,立即率二千騎兵向北城門外的賊軍發起攻擊。
北城門外有三千多賊軍,是敬盤陀用來來阻擋李川進城。
賊軍主將見騎兵衝過來,連忙緊張地喊了起來。
“布陣!”
頓時三千奪賊兵紛紛行動起來,匆忙布置了一個長槍陣,等著騎兵來撞。
李秀寧對騎兵作戰還是很有研究,沒有像李川一樣猛衝猛撞,而是采用兩翼包抄的辦法。
她和馬三寶各領一千騎兵,分別從賊軍方陣兩翼繞過去,向賊軍兩翼射箭。
賊軍前排將士有盾牌,連忙舉起盾牌擋住利箭。
不過方陣中央拿著長槍的人就慘了,紛紛中箭倒下,陣型突然變得稀疏起來。
賊軍主將擔心騎兵會從兩翼突進來,連忙下令兩翼將士調轉長槍的方向,由向前改為指向兩翼。
這樣一調整反而讓陣型更亂了。
因為他們要調轉陣型,還要防止利箭,苦不堪言。
李秀寧也看到了戰機,立即下令騎兵從兩翼衝進去。
由於軍中都是輕騎兵居多,很多隻是騎兵披甲,戰馬披甲很少,並不適合撞陣。
不過李秀寧為了快些打崩眼前賊軍、好快快進城,她決定冒險,下令前排騎兵直接撞過去,準備撞崩敵軍前排後,再突進去。
前排騎兵收到命令後,立即排著整齊隊列衝向賊軍側翼。
賊軍還以為騎兵不敢撞,此時看到如牆一般的騎兵隊列快速撞來,大家都慌了起來。
他們再也不顧那麽多,向兩側逃去。
頓時賊軍方陣被分成兩截,再迅速潰逃。
潰不成兵!
李秀寧滿臉驚喜。
想不到賊軍紀律性這麽差!
這時她才明白李川為什麽要說迴太原整兵,因為降軍就是從賊軍中投降過來,戰鬥力估計也好不到哪裏去。
我軍占優勢時應該問題不大,一旦遇到頑強的敵人,估計很快會被敵軍打崩。
是要好好整軍!
當然,李秀寧沒有忘記大事,看到賊軍向南邊潰逃,她立即率二千騎向北城門趕去,準備先進城。
她緊張地望著城牆,擔心城牆上會改旗易幟,擔心賊軍已經進城。
還好,旗幟沒變!
李秀寧快速策馬奔向北城門。
哪知道剛到北城門護城河附近,城牆上的大隋旗幟突然倒下,賊軍的黃色大旗快速升起。
城牆上突然出現許許多多賊軍,他們正在城牆上振臂高唿。
李秀寧不由歎息了一聲。
賊軍真快啊,竟然這麽快就占領了霍邑?
一旁的月兒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這也太快了吧?守軍沒有抵抗、直接投降了?”
馬三寶也很認同月兒的話,心中有些生氣,你們隻要再拖一下下,我們就能趕來了。
李秀寧也有些無奈,心中有些懊悔。
早知道不等李川,直接去攻打賊軍快快進城好了。
正此時,李川率一百多騎兵趕到。
“將軍!”李秀寧連忙策馬迎上去,內疚地說道,“霍邑已經被賊軍占領了。”
李川已經看到了,他沒有怪李秀寧。
因為李秀寧隻有二千騎兵,哪怕進城也擋不住兩萬賊軍,騎兵在城中巷戰沒有什麽優勢。
“沒事,”李川安慰了一下李秀寧,“先安營紮寨,等紅拂率主力大軍前來再攻城。”
之前都是他守城,敵軍來攻城,這次他想好好鍛煉一下攻城。
“好!”
李秀寧見李川沒有怪罪她,心情才好了些,連忙率騎兵跟著李川先去紮寨。
可是......
“將軍,在何處建營寨?”
李秀寧望著李川,等李川拿主意。
房玄齡早已經選好地方,指了指北麵,汾水岸邊一處山崗。
“將領,那山崗位置挺不錯,地勢較高,不怕水淹,靠近汾水,正好效仿劉裕建造卻月陣,哪怕賊軍來襲,也攻不下來。”
李川一聽,連忙望向那山崗。
那山崗位於霍邑的北麵,汾水的東麵,由北向南流的汾水正好成為營寨西邊的屏障,萬一遇到突發情況,也可以坐船離開。
同時全軍將士的喝水問題也解決。
當然,要防止敵軍從水路進攻。
於是,李川立即安排起來。
尉遲恭率人去收集船隻,在江麵上布置防線,同時安排一些大商船停在營寨旁,以防萬一。
房玄齡率一隊將士建造簡單營寨,並在營寨外弄了一個半圓形的外牆。
李秀寧率一隊騎兵在一側警戒,萬一賊軍衝出來,立即率軍去迎擊敵人。
大家紛紛領命離開,忙碌起來。
李川卻站在江邊,望著遠處的絳郡霍邑,想著如何攻城。
自從他領軍以來,一直都是他守城,是該好好鍛煉一下攻城了!
“將軍。”
此時,一個溫柔的聲音響起。
李川迴頭一看,看到長孫無憂正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過來。
見長孫無憂手中拿著杯子,李川開玩笑道:“是酒嗎?”
“不是,是茶水!”
長孫無憂微微一笑,臉上露出兩個淺淺梨渦。
她雙手將杯子遞給李川。
李川接過杯子,發現杯子還暖暖的,知道長孫無憂很用心,於是招唿長孫無憂在江邊大石頭上坐下。
兩人平排坐在大石頭上,一起吹著江風,閑聊起來。
“阿嚏!”
長孫無憂突然打起噴嚏。
李川還以為長孫無憂著涼了,將身上披風解下,披在長孫無憂身上。
想不到李川這樣一個小舉動,讓長孫無憂激動萬分。
她癡癡地望著李川,心中翻起巨浪,比眼前汾水的波浪還要激烈萬分。
“多謝!”
長孫無憂小聲說了一句後,整個身體慢慢靠在李川身上。
那一刻,她心中做出一個重要決定,這輩子都跟著李川。
遠處,長孫無忌看到了這麽一幕。
他已經明白小妹的心意。
看來等破城後要將小妹送過去了。
想到破城,長孫無忌心中想到一個計策,於是慢慢走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