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房玄齡
隋唐:我嶽母是蕭皇後 作者:江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川在榆次擊敗賊軍之事很快傳開,幾天後傳到和太原南部相接壤的西河郡。
太原河東關中地圖
西河郡沒有任命郡守,郡中大小事務由郡丞高德儒來主理。
高德儒之前聽到數萬賊軍從河北進入太原,還擔心會波及西河郡,如今聽到李川輕易剿滅數萬賊軍,他終於放心。
新任太原留守李川還真強啊!
高德儒心中很是敬佩。
正此時,有人匆匆趕來匯報。
“郡丞,大事不好了,賊軍被李留守打崩後潰逃到西河郡了。”
高德儒嚇了一跳。
西河郡不像太原和馬邑等重鎮,郡中隻有一千府兵,還分散在各個縣。
西河郡治所隰城(現汾陽市區)隻有八百府兵,如何守得住?
“賊軍到了何處?”高德儒急忙問道。
“在平遙劫掠一番後,正向隰城殺來。”那人急忙迴答。
高德儒一聽,更加緊張了。
“賊軍有多少兵馬?”高德儒又問。
“大概七八千人。”那人迴答。
高德儒一聽,差點暈倒。
這麽多賊軍,如何守得住城?
他急忙將城中大小官吏都叫來,集思廣益,看看有沒有辦法守住隰城。
眾官吏聽到賊軍殺來都很驚慌,畢竟西河很久沒有賊軍了。
一時間,大家都沒有更好辦法。
正此時一人鎮定地站了起來。
“郡丞不必擔心,西河距離太原太近,賊軍剛剛被太原李留守擊敗,不敢在西河逗留太久。隻要我們緊閉城門,再讓百姓上城牆守城,賊軍看到我西河上下齊心,定不敢攻城,估計會快速南下臨汾,去投奔柴保昌。”
眾人望過去,發現說話的是隰城縣縣尉房玄齡。
高德儒也認得房玄齡,隻是心中有些不認同房玄齡的話。
城中百姓未經曆戰事,見到賊軍定會嚇得腿軟,還如何守城?
不要說百姓,就是府衙的衙役也不行,唯一靠得住的隻有八百府兵。
房玄齡還是太年輕太天真啊。
當然,這麽多人在這裏,高德儒沒有當眾說什麽,而是選擇忽視,連忙問其他人還有什麽辦法。
房玄齡頓時顯得非常尷尬,甚至有人還暗暗譏笑起來,他隻好無奈地坐下,不再說什麽。
其他人也沒有什麽辦法,隻好提議。
“聽說太原李留守文武雙全,不如向李留守求助?”
“對,李留守是朝廷封的河東討捕黜陟大使,一定會來救西河。”
“郡丞,快快向李留守求助吧。”
大家紛紛說了起來。
那一刻,李川在大家的心目無比重要。
房玄齡也想起李川的那些傳聞,心中對李川突然很有興趣。
不過想起那些傳聞更多的是說李川的勇猛,並沒有聽到李川的才智,他心中又暗暗歎息。
李川如此猛將,又占據太原寶地,如果有雄心又有才智該有多好,說不定能在亂世之中成就一番霸業。
可惜了。
高德儒則沒有想這麽多。
他見沒有其他辦法,隻是派人去向李川求援,同時讓人關閉城門,堅壁清野,盡量拖到李川到來。
......
此時,賊軍正在趕往隰城的路上。
賊軍主將是王須拔的手下趙忠。
趙忠當晚追不上王須拔反而因禍得福,躲過一劫。
當然,他沒有放棄為王須拔報仇的念頭,進入西河後收攏了不少賊軍,竟然有七八千人。
兵多了,糧食反而成為頭疼問題。
為了解決糧草問題,他們隻好四處搶掠,可是擔心李川會殺來,他們不敢在太原搶掠,而是匆匆南下西河郡。
趙忠手下有一個叫翟盱的人,腦袋比較靈活。
翟盱向趙忠提出一個建議,說在鄉野搶掠解決不了大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率軍去攻城。
隻要攻下城,糧草問題解決,兵員也解決了,到時候就能殺迴太原去找李川報仇了。
趙忠覺得有理。
既然要攻城,當然是要攻打大城。
隰城作為西河郡治所,糧食一定很充足。
隻是,剛剛才被李川打敗,手下這七八千人人心惶惶,真的能攻下隰城?
趙忠沒有把握,隻好派人去查探一下隰城的虛實。
如果能攻城就攻城,否則在鄉野搶掠一番後速速南下,攻打霍邑後再派人聯絡柴保昌,借柴保昌的力量殺李川報仇。
趙忠率軍剛剛進入隰城縣,就收到好消息。
“將軍,隰城隻有八百府兵。”
“確定是八百府兵?不是敵人的詭計?”趙忠很謹慎,連忙問道。
“對,我們的人登高遠遠觀察過城牆,城牆上沒有什麽兵。”那人如何迴答。
趙忠聽到親自查看了,這才相信。
他和翟盱等人不由大笑起來。
“哈哈,八百府兵如何守得住隰城?”
“恭喜將軍,喜得隰城!”
翟盱等人紛紛恭維起趙忠。
趙忠很高興,立即率領大軍趕往隰城,準備奪取隰城後速速擴充兵馬。
控製西河郡和臨汾郡後再去找李川報仇。
......
在西河郡南邊,是臨汾。
臨汾郡最北麵,是霍邑。
此時,長孫無忌等人正在霍邑等著太原那邊傳來的消息。
“哥,太原情況如何?李留守贏了麽?”
小妹長孫無憂緊張地望著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看到小妹如此緊張,這幾日都問了好幾次,好像看出了什麽。
他知道小妹喜歡猛將,莫非小妹喜歡上李川?
仔細想了想,他覺得有可能,因為按照傳聞來看,李川的確挺猛的。
“還沒有消息傳來!”
長孫無忌不想欺騙妹妹,隻好如此迴答。
怕妹妹最終受不住打擊,他又預先說了一句,好讓小妹有心理準備。
“聽說賊軍有數萬,而李留守手中隻有四千府兵,估計.......”
長孫無忌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輕輕歎息一聲,撫了撫胡子。
長孫無憂一聽,不由凝眉。
李留守真的贏不了?
難道那些傳聞都是假?
一旁的長孫無垢也看出了什麽,連忙拉著小妹的手,安慰道:“兵少並一定會輸,世民信中說過,李留守作戰勇猛,心思縝密,放心吧,會贏的。”
長孫無憂覺得有理。
畢竟姐夫都這麽說了,不會有錯的。
“對,李留守一定會贏!”
長孫無憂握緊拳頭。
正此時,堂叔長孫順德匆匆趕來。
“好消息,李留守贏了!”
“真的?”
長孫無垢和長孫無憂連忙高興地望著長孫順德。
長孫順德重重點頭。
“對!李留守隻率兩千騎就剿滅數萬賊軍,還斬殺賊軍主帥王須拔。”
“太好了!”
長孫無憂不由喜笑顏開,心中很想見見李川。
希望不是那種濃眉大漢......
長孫順德卻覺得很後悔。
當日劉弘基找到他,讓他一起投奔李川,他還有些猶豫,擔心李川守不住太原。
長孫無忌也很高興,準備完成李世民的囑托,連忙說道:“我們可以去太原了!”
長孫順德卻輕輕搖頭。
“聽說賊軍潰兵正在南下,已殺入西河郡,萬一我們北上剛好遇到賊軍就麻煩了,還是再等等吧。”
長孫無忌一聽,不由眉頭一蹙。
賊軍南下?
賊軍是去投奔絳郡的賊軍?
會不會殺到霍邑?
.......
太原河東關中地圖
西河郡沒有任命郡守,郡中大小事務由郡丞高德儒來主理。
高德儒之前聽到數萬賊軍從河北進入太原,還擔心會波及西河郡,如今聽到李川輕易剿滅數萬賊軍,他終於放心。
新任太原留守李川還真強啊!
高德儒心中很是敬佩。
正此時,有人匆匆趕來匯報。
“郡丞,大事不好了,賊軍被李留守打崩後潰逃到西河郡了。”
高德儒嚇了一跳。
西河郡不像太原和馬邑等重鎮,郡中隻有一千府兵,還分散在各個縣。
西河郡治所隰城(現汾陽市區)隻有八百府兵,如何守得住?
“賊軍到了何處?”高德儒急忙問道。
“在平遙劫掠一番後,正向隰城殺來。”那人急忙迴答。
高德儒一聽,更加緊張了。
“賊軍有多少兵馬?”高德儒又問。
“大概七八千人。”那人迴答。
高德儒一聽,差點暈倒。
這麽多賊軍,如何守得住城?
他急忙將城中大小官吏都叫來,集思廣益,看看有沒有辦法守住隰城。
眾官吏聽到賊軍殺來都很驚慌,畢竟西河很久沒有賊軍了。
一時間,大家都沒有更好辦法。
正此時一人鎮定地站了起來。
“郡丞不必擔心,西河距離太原太近,賊軍剛剛被太原李留守擊敗,不敢在西河逗留太久。隻要我們緊閉城門,再讓百姓上城牆守城,賊軍看到我西河上下齊心,定不敢攻城,估計會快速南下臨汾,去投奔柴保昌。”
眾人望過去,發現說話的是隰城縣縣尉房玄齡。
高德儒也認得房玄齡,隻是心中有些不認同房玄齡的話。
城中百姓未經曆戰事,見到賊軍定會嚇得腿軟,還如何守城?
不要說百姓,就是府衙的衙役也不行,唯一靠得住的隻有八百府兵。
房玄齡還是太年輕太天真啊。
當然,這麽多人在這裏,高德儒沒有當眾說什麽,而是選擇忽視,連忙問其他人還有什麽辦法。
房玄齡頓時顯得非常尷尬,甚至有人還暗暗譏笑起來,他隻好無奈地坐下,不再說什麽。
其他人也沒有什麽辦法,隻好提議。
“聽說太原李留守文武雙全,不如向李留守求助?”
“對,李留守是朝廷封的河東討捕黜陟大使,一定會來救西河。”
“郡丞,快快向李留守求助吧。”
大家紛紛說了起來。
那一刻,李川在大家的心目無比重要。
房玄齡也想起李川的那些傳聞,心中對李川突然很有興趣。
不過想起那些傳聞更多的是說李川的勇猛,並沒有聽到李川的才智,他心中又暗暗歎息。
李川如此猛將,又占據太原寶地,如果有雄心又有才智該有多好,說不定能在亂世之中成就一番霸業。
可惜了。
高德儒則沒有想這麽多。
他見沒有其他辦法,隻是派人去向李川求援,同時讓人關閉城門,堅壁清野,盡量拖到李川到來。
......
此時,賊軍正在趕往隰城的路上。
賊軍主將是王須拔的手下趙忠。
趙忠當晚追不上王須拔反而因禍得福,躲過一劫。
當然,他沒有放棄為王須拔報仇的念頭,進入西河後收攏了不少賊軍,竟然有七八千人。
兵多了,糧食反而成為頭疼問題。
為了解決糧草問題,他們隻好四處搶掠,可是擔心李川會殺來,他們不敢在太原搶掠,而是匆匆南下西河郡。
趙忠手下有一個叫翟盱的人,腦袋比較靈活。
翟盱向趙忠提出一個建議,說在鄉野搶掠解決不了大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率軍去攻城。
隻要攻下城,糧草問題解決,兵員也解決了,到時候就能殺迴太原去找李川報仇了。
趙忠覺得有理。
既然要攻城,當然是要攻打大城。
隰城作為西河郡治所,糧食一定很充足。
隻是,剛剛才被李川打敗,手下這七八千人人心惶惶,真的能攻下隰城?
趙忠沒有把握,隻好派人去查探一下隰城的虛實。
如果能攻城就攻城,否則在鄉野搶掠一番後速速南下,攻打霍邑後再派人聯絡柴保昌,借柴保昌的力量殺李川報仇。
趙忠率軍剛剛進入隰城縣,就收到好消息。
“將軍,隰城隻有八百府兵。”
“確定是八百府兵?不是敵人的詭計?”趙忠很謹慎,連忙問道。
“對,我們的人登高遠遠觀察過城牆,城牆上沒有什麽兵。”那人如何迴答。
趙忠聽到親自查看了,這才相信。
他和翟盱等人不由大笑起來。
“哈哈,八百府兵如何守得住隰城?”
“恭喜將軍,喜得隰城!”
翟盱等人紛紛恭維起趙忠。
趙忠很高興,立即率領大軍趕往隰城,準備奪取隰城後速速擴充兵馬。
控製西河郡和臨汾郡後再去找李川報仇。
......
在西河郡南邊,是臨汾。
臨汾郡最北麵,是霍邑。
此時,長孫無忌等人正在霍邑等著太原那邊傳來的消息。
“哥,太原情況如何?李留守贏了麽?”
小妹長孫無憂緊張地望著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看到小妹如此緊張,這幾日都問了好幾次,好像看出了什麽。
他知道小妹喜歡猛將,莫非小妹喜歡上李川?
仔細想了想,他覺得有可能,因為按照傳聞來看,李川的確挺猛的。
“還沒有消息傳來!”
長孫無忌不想欺騙妹妹,隻好如此迴答。
怕妹妹最終受不住打擊,他又預先說了一句,好讓小妹有心理準備。
“聽說賊軍有數萬,而李留守手中隻有四千府兵,估計.......”
長孫無忌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輕輕歎息一聲,撫了撫胡子。
長孫無憂一聽,不由凝眉。
李留守真的贏不了?
難道那些傳聞都是假?
一旁的長孫無垢也看出了什麽,連忙拉著小妹的手,安慰道:“兵少並一定會輸,世民信中說過,李留守作戰勇猛,心思縝密,放心吧,會贏的。”
長孫無憂覺得有理。
畢竟姐夫都這麽說了,不會有錯的。
“對,李留守一定會贏!”
長孫無憂握緊拳頭。
正此時,堂叔長孫順德匆匆趕來。
“好消息,李留守贏了!”
“真的?”
長孫無垢和長孫無憂連忙高興地望著長孫順德。
長孫順德重重點頭。
“對!李留守隻率兩千騎就剿滅數萬賊軍,還斬殺賊軍主帥王須拔。”
“太好了!”
長孫無憂不由喜笑顏開,心中很想見見李川。
希望不是那種濃眉大漢......
長孫順德卻覺得很後悔。
當日劉弘基找到他,讓他一起投奔李川,他還有些猶豫,擔心李川守不住太原。
長孫無忌也很高興,準備完成李世民的囑托,連忙說道:“我們可以去太原了!”
長孫順德卻輕輕搖頭。
“聽說賊軍潰兵正在南下,已殺入西河郡,萬一我們北上剛好遇到賊軍就麻煩了,還是再等等吧。”
長孫無忌一聽,不由眉頭一蹙。
賊軍南下?
賊軍是去投奔絳郡的賊軍?
會不會殺到霍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