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竟然敢汙蔑皇後造反?
隋唐:我嶽母是蕭皇後 作者:江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黑素梅看到李秀寧這麽早過來,嚇了一跳。
好在她和李川已經起床了,否則讓李大小姐來到後院撞見,豈不是要告訴師妹?
其實,李秀寧沒有看出什麽。
她過來是要將最新情況告訴了李川。
“紅拂姐昨晚下半夜已率軍來到隰城,我怕吵著你睡覺,沒有告訴你。對了,全軍已整裝待發,隻要你一聲令下,即可南下。”
李川一聽,滿意地點了點頭。
“好,我們走!”
此時,李秀寧好像看出來什麽,連忙喊道:“等等!”
“有事?”
李川還以為是什麽事,看了看李秀寧。
李秀寧微笑地指了指李川的頭發。
一旁的黑素梅這才發現,李川頭發有些亂,頓時心中有些內疚,她剛剛急著離開,都忘記幫李川梳頭了。
李秀寧本來想自己幫忙李川整理,不過又怕自己做得不好,於是讓月兒幫忙。
李川沒有拒絕。
月兒心中暗喜,連忙認真地為李川梳頭,很快就弄好了。
李川發現月兒手腳挺麻利的,客氣地說了一句。
“月兒,多謝了!”
月兒一聽,心中很激動,胸口劇烈起伏著。
她怕被人看出來,連忙害羞地低下頭。
“這是月兒應該的。”
一段小插曲後,李川率眾人來到城外,發現尉遲恭和紅拂已經率軍在城外等候了。
西河郡丞高德儒也率城中官吏和鄉紳過來歡送。
房玄齡背著一個小包袱也走了過來。
李川看到房玄齡準備好了,於是過去和高德儒說了一聲,說身邊還缺人手,要調走房玄齡。
高德儒反而無所謂,一個小小縣尉而已。
可是當李川說到要留一支兵馬在西河郡時,他反而很警惕。
李川要幹什麽?
不過城中官吏和鄉紳聽到李川留下府兵幫忙守城,對李川很是感激。
“有使君的兵馬駐守西河,賊軍定不敢來,西河百姓就能安居樂業了。”
“多謝使君!”
眾人紛紛向李川表示感謝。
如此一來,高德儒也不好當眾反對了。
李川這才將張萬歲叫來,說道:“張校尉,好好保護西河百姓,等我剿滅柴保昌,再和你一起迴太原。”
“遵命!”
張萬歲立即領命。
高德儒聽到李川這麽說,才終於放心,連忙向李川表態:“使君放心,我等定會安排好駐軍的衣食住行。”
李川和高德儒客氣一番後,率軍離開隰城,直奔霍邑。
劉政會很謹慎,連忙派斥候去前方打探情況,看到趙忠等賊軍還在不在雀鼠穀。
......
雀鼠穀內。
趙忠吹了一夜晚風,結果鼻涕都出來了,還不見李川的影蹤。
“李川是不是不過來了?”
趙忠問一旁的翟盱。
翟盱也不敢肯定。
萬一李川見距離太原太遠,率軍迴太原了呢?
大軍糧草不多,不能在這裏當山賊啊。
翟盱思考一番後,提議道:“聽說前方的霍邑守城兵馬並不多,我軍先奪取霍邑後再決定下一步,如果李川率軍南下,我們立即去投奔柴保昌,如果李川迴太原,我們就殺迴西河郡。”
趙忠決定有理,畢竟軍中糧草真的不多了。
七八千張嘴,真的很費糧食。
“好!”
趙忠當機立斷,率軍匆匆趕往霍邑。
......
說了河東,再說太原。
晉陽城中,太原郡丞王威已經收到楊廣的詔書。
詔書說,如果李川對大隋忠心耿耿則好好輔助李川守住太原,如果李川有異心,就將此詔書昭告天下,殺李川守住太原。
王威一聽,既緊張又興奮。
隻要找到李川的造反證據,就可以先斬後奏?
巧的是,他剛剛收到消息,說李川打敗賊軍,竟然在沒有朝廷同意的情況下收編了一萬多賊兵。
收編這麽多賊兵,不是造反是什麽?
他很想立即公布詔書,率軍去抓拿李川。
可是.......
他手下一個兵都沒有,如何殺李川?
城中李靖、黃子英、張倫等人都是李川的同黨,他們真的會執行詔書的命令?
哪怕他們真的會執行,也打不過李川啊。
因為李川身邊有幾萬兵馬,李川會不會說我是矯詔,將我們殺?
仔細思考一番後,王威決定不要輕舉妄動,還是等李川迴到太原再想辦法除去李川。
當然,不輕舉妄動不意味著什麽都不做。
王威立即寫信去洛陽給宇文述,說明李川私下收編降軍之事,表明自己的忠心。
他不想自己殺了李川後,朝廷又派一個郡守過來。
......
遠在洛陽,段達和元文都等人已經知道李川私下收編降兵之事。
當聽到李川收編了數萬降軍時,段達和元文都等人不由大笑起來。
“這下,李川要完了!”
“陛下最怕手下將領擁兵自重,當得知此消息,定會重重懲罰李川。”
當然,段達不想讓楊廣以為他因為妒忌李川才告狀,他沒有進宮,隻讓元文都一人進宮稟告楊廣。
楊廣此時正和蕭瑀商量去江都之事,蕭瑀覺得不能去江都。
他提出建議,讓楊廣迴關中,因為關中易守難攻,隻要關中不丟,天下就丟不了。
楊廣反而覺得關中不安全。
兩人正爭論時,元文都來了。
“陛下,聽說李川打敗賊軍後,將賊軍全部收編了,挑選精銳二萬多人。”
說到這裏,元文都故意頓了頓,悄悄觀察了一下楊廣的表情。
他還以為楊廣會龍顏大怒,結果楊廣很平靜。
元文都很納悶。
陛下為什麽沒有生氣?
難道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
他隻好直接挑明:“陛下,李川要這麽多兵馬幹什麽?是不是想割據太原?”
楊廣果然皺起眉頭。
其實,他已經收到蕭皇後的信,大概知道李川的用意,想多些部隊保衛太原,以防突厥再度南下。
隻是被元文都這麽一說,立即挑起心中的那根刺。
當日,他禦駕親征去攻打高句麗,讓楊玄感率軍留下,結果楊玄感竟然造反了。
如今,他準備率軍去江都後方,萬一李川也造反了,到時候誰能製衡李川?
蕭瑀也想起姐姐蕭皇後的信,立即出麵嗬斥元文都。
“元文都,你好大膽,竟然敢汙蔑皇後造反?收編降軍是皇後的意思,太原距離北境太近,河東又有賊軍,皇後無法迴洛陽,又擔心突厥再次南下,才令李川收編降軍,你竟然查都不查,膽敢汙蔑?”
元文都一聽,嚇得冷汗都冒出來了。
他怎麽想不到,李川竟然提前找好了保護傘。
連蕭皇後都出麵保李川,李川還真厲害啊。
該怎麽辦?
.......
好在她和李川已經起床了,否則讓李大小姐來到後院撞見,豈不是要告訴師妹?
其實,李秀寧沒有看出什麽。
她過來是要將最新情況告訴了李川。
“紅拂姐昨晚下半夜已率軍來到隰城,我怕吵著你睡覺,沒有告訴你。對了,全軍已整裝待發,隻要你一聲令下,即可南下。”
李川一聽,滿意地點了點頭。
“好,我們走!”
此時,李秀寧好像看出來什麽,連忙喊道:“等等!”
“有事?”
李川還以為是什麽事,看了看李秀寧。
李秀寧微笑地指了指李川的頭發。
一旁的黑素梅這才發現,李川頭發有些亂,頓時心中有些內疚,她剛剛急著離開,都忘記幫李川梳頭了。
李秀寧本來想自己幫忙李川整理,不過又怕自己做得不好,於是讓月兒幫忙。
李川沒有拒絕。
月兒心中暗喜,連忙認真地為李川梳頭,很快就弄好了。
李川發現月兒手腳挺麻利的,客氣地說了一句。
“月兒,多謝了!”
月兒一聽,心中很激動,胸口劇烈起伏著。
她怕被人看出來,連忙害羞地低下頭。
“這是月兒應該的。”
一段小插曲後,李川率眾人來到城外,發現尉遲恭和紅拂已經率軍在城外等候了。
西河郡丞高德儒也率城中官吏和鄉紳過來歡送。
房玄齡背著一個小包袱也走了過來。
李川看到房玄齡準備好了,於是過去和高德儒說了一聲,說身邊還缺人手,要調走房玄齡。
高德儒反而無所謂,一個小小縣尉而已。
可是當李川說到要留一支兵馬在西河郡時,他反而很警惕。
李川要幹什麽?
不過城中官吏和鄉紳聽到李川留下府兵幫忙守城,對李川很是感激。
“有使君的兵馬駐守西河,賊軍定不敢來,西河百姓就能安居樂業了。”
“多謝使君!”
眾人紛紛向李川表示感謝。
如此一來,高德儒也不好當眾反對了。
李川這才將張萬歲叫來,說道:“張校尉,好好保護西河百姓,等我剿滅柴保昌,再和你一起迴太原。”
“遵命!”
張萬歲立即領命。
高德儒聽到李川這麽說,才終於放心,連忙向李川表態:“使君放心,我等定會安排好駐軍的衣食住行。”
李川和高德儒客氣一番後,率軍離開隰城,直奔霍邑。
劉政會很謹慎,連忙派斥候去前方打探情況,看到趙忠等賊軍還在不在雀鼠穀。
......
雀鼠穀內。
趙忠吹了一夜晚風,結果鼻涕都出來了,還不見李川的影蹤。
“李川是不是不過來了?”
趙忠問一旁的翟盱。
翟盱也不敢肯定。
萬一李川見距離太原太遠,率軍迴太原了呢?
大軍糧草不多,不能在這裏當山賊啊。
翟盱思考一番後,提議道:“聽說前方的霍邑守城兵馬並不多,我軍先奪取霍邑後再決定下一步,如果李川率軍南下,我們立即去投奔柴保昌,如果李川迴太原,我們就殺迴西河郡。”
趙忠決定有理,畢竟軍中糧草真的不多了。
七八千張嘴,真的很費糧食。
“好!”
趙忠當機立斷,率軍匆匆趕往霍邑。
......
說了河東,再說太原。
晉陽城中,太原郡丞王威已經收到楊廣的詔書。
詔書說,如果李川對大隋忠心耿耿則好好輔助李川守住太原,如果李川有異心,就將此詔書昭告天下,殺李川守住太原。
王威一聽,既緊張又興奮。
隻要找到李川的造反證據,就可以先斬後奏?
巧的是,他剛剛收到消息,說李川打敗賊軍,竟然在沒有朝廷同意的情況下收編了一萬多賊兵。
收編這麽多賊兵,不是造反是什麽?
他很想立即公布詔書,率軍去抓拿李川。
可是.......
他手下一個兵都沒有,如何殺李川?
城中李靖、黃子英、張倫等人都是李川的同黨,他們真的會執行詔書的命令?
哪怕他們真的會執行,也打不過李川啊。
因為李川身邊有幾萬兵馬,李川會不會說我是矯詔,將我們殺?
仔細思考一番後,王威決定不要輕舉妄動,還是等李川迴到太原再想辦法除去李川。
當然,不輕舉妄動不意味著什麽都不做。
王威立即寫信去洛陽給宇文述,說明李川私下收編降軍之事,表明自己的忠心。
他不想自己殺了李川後,朝廷又派一個郡守過來。
......
遠在洛陽,段達和元文都等人已經知道李川私下收編降兵之事。
當聽到李川收編了數萬降軍時,段達和元文都等人不由大笑起來。
“這下,李川要完了!”
“陛下最怕手下將領擁兵自重,當得知此消息,定會重重懲罰李川。”
當然,段達不想讓楊廣以為他因為妒忌李川才告狀,他沒有進宮,隻讓元文都一人進宮稟告楊廣。
楊廣此時正和蕭瑀商量去江都之事,蕭瑀覺得不能去江都。
他提出建議,讓楊廣迴關中,因為關中易守難攻,隻要關中不丟,天下就丟不了。
楊廣反而覺得關中不安全。
兩人正爭論時,元文都來了。
“陛下,聽說李川打敗賊軍後,將賊軍全部收編了,挑選精銳二萬多人。”
說到這裏,元文都故意頓了頓,悄悄觀察了一下楊廣的表情。
他還以為楊廣會龍顏大怒,結果楊廣很平靜。
元文都很納悶。
陛下為什麽沒有生氣?
難道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
他隻好直接挑明:“陛下,李川要這麽多兵馬幹什麽?是不是想割據太原?”
楊廣果然皺起眉頭。
其實,他已經收到蕭皇後的信,大概知道李川的用意,想多些部隊保衛太原,以防突厥再度南下。
隻是被元文都這麽一說,立即挑起心中的那根刺。
當日,他禦駕親征去攻打高句麗,讓楊玄感率軍留下,結果楊玄感竟然造反了。
如今,他準備率軍去江都後方,萬一李川也造反了,到時候誰能製衡李川?
蕭瑀也想起姐姐蕭皇後的信,立即出麵嗬斥元文都。
“元文都,你好大膽,竟然敢汙蔑皇後造反?收編降軍是皇後的意思,太原距離北境太近,河東又有賊軍,皇後無法迴洛陽,又擔心突厥再次南下,才令李川收編降軍,你竟然查都不查,膽敢汙蔑?”
元文都一聽,嚇得冷汗都冒出來了。
他怎麽想不到,李川竟然提前找好了保護傘。
連蕭皇後都出麵保李川,李川還真厲害啊。
該怎麽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