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明公,救我
隋唐:我嶽母是蕭皇後 作者:江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公,有情況!”
李川率大軍迴到榆次後,殷嶠悄悄向李川匯報了一個重要情況。
“有人從晉陽過來找過高君雅,高君雅還找楊毛和薑寶誼一起喝過酒,具體聊了什麽,不得而知。”
李川之前對王威和高君雅不放心,交待過殷嶠派人監視了,想不到殷嶠還真的認真去辦了。
“楊毛和薑寶誼?”
李川摸了摸下巴,仔細思考起來。
他之前讓劉政會查過楊毛和薑寶誼,知道他倆和高君雅隻是簡單上下級關係,難道他倆被高君雅拉攏了?
李川不想冤枉人,把劉政會叫來,讓劉政會去查一下。
王威和高君雅是不是有什麽陰謀?高君雅和楊毛、薑寶誼是簡單喝酒,還是密謀大事?
劉政會很有政治覺悟,也覺察到有問題,匆匆領命離去。
李川又安排尉遲恭和李秀寧做好防備,以防萬一。
同時,他讓殷嶠收拾一下,明天一起迴晉陽。
他準備讓殷嶠處理太原郡政務,李靖就可以抽身出來全力幫忙處理軍務。
兵馬越來越多了,的確需要有人協助。
安排好一切後,李川帶領黑素梅等侍衛向關押劉文靜的牢房走去,準備和劉文靜聊聊。
剛進入牢房,就聽到劉文靜的聲音。
“明公,救命啊。”
劉文靜雙手握緊牢房的鐵欄,可憐兮兮地望著李川。
李川剛想上去安撫,就聽到牢房大門外有人在吵架。
很快,黑素梅匆匆趕來,向李川匯報:“朝廷的人來了,說要帶走劉縣令。”
劉文靜一聽,更加緊張了。
“明公,救我!”
劉文靜祈求地望著李川。
李川當然不會讓朝廷的人帶走劉文靜,連自己的人都保不住,還舉什麽事?
“告訴他們,說我要將犯人帶迴晉陽好好審問,看看李密在太原還有沒有同黨,等審問好後再送去東都。”
李川對黑素梅說了一聲。
“遵命!”
黑素梅領命離開。
很快外麵安靜下來。
劉文靜這才放心,向李川行了一禮。
“多謝明公救命之恩。”
“不用客氣!”
李川讓左右將劉文靜手鏈腳鏈解開,兩人在一旁坐下聊了起來。
劉文靜如今已經成為朝廷罪犯,隻能依仗李川。
他見沒有外人,立即勸李川起兵造反。
“隋帝已經逃去江都,天下人心惶惶,急需明主拯救天下,明公何不順應民意,舉義旗、奪河東、進關中,一掃天下陰霾?”
李川當然有這樣打算,隻是不能操之過急。
這麽早起兵,豈不是為瓦崗寨分擔壓力?
他記得曆史上,楊廣在洛陽危急時除了派王世充率軍從江都趕去救洛陽外,還派龐玉統率關中精兵去攻打瓦崗寨。
如果我們此時舉兵,龐玉和屈突通必定率關中精兵打過來。
他不是怕了關中兵,而是不想讓瓦崗寨撿了大便宜。
“不用急,再等等!”李川淡淡說道。
劉文靜見李川不同意,想了想又說道:“即便不舉兵,也要做好準備,比如擴大留守府的權利,設置長史、司馬、掾吏等官員,再整編太原兵馬,形成自己的力量。”
李川輕輕點頭。
他正有此意。
軍中將士大多數是降軍,是要好好訓練才能形成戰鬥力。
他還要從中軍中挑選出勇烈之士組成新營,由尉遲恭等猛將統領,擔任攻堅陷陣等關鍵任務。
“迴晉陽再說吧。”
李川讓劉文靜好好休息,迴太原再準備起兵之事。
次日一早,李川率劉文靜、殷嶠和全軍一起趕往晉陽。
......
在李川迴晉陽時,李世民、秦瓊、東方玉梅和新月娥等人已經追到霍邑。
聽到李川已經離開霍邑,大家都覺得有些惋惜。
“沒關係,我們去晉陽!”李世民對大家說道。
“對!”
秦瓊等人也讚成立即趕往太原。
不過在離開前,他們好奇地問負責接待的劉弘基。
“李留守真的一人奪城?”
劉弘基沒有親眼看過,不過聽尉遲恭說起當時的情況,於是對大家說了一下。
“李將軍一迴合殺了敵將後,單槍匹馬衝向城門,敵軍嚇得連忙關閉城門,就在城門要關閉的時候,李將軍衝過來,用長槍直接挑開城門,衝殺進去,將北城門的敵軍全殺死後,又衝入城中......”
大家才知道傳聞都是真的。
秦瓊、東方玉梅和新月娥等人滿臉驚訝。
原來世上還有這麽猛的人。
一個人挑開城門,將北城門的守軍全殺死了?
特別是新月娥,心怦怦直跳,好想親眼看看那個蓋世大英雄長什麽樣子。
東方玉梅也想看看,對眾人說道:“走,我們去太原!”
一行人匆匆離開霍邑,直奔太原晉陽。
......
幾天後,晉陽城外。
李靖、黃子英等官員來到城門前迎接大軍凱旋。
晉陽宮監裴寂也來了,他準備今晚邀請李川過去晉陽宮喝酒,張美人和尹美人都已經準備好了。
太原郡丞王威也過來了。
在刺殺行動前,他要盡量向李川表示友好,好迷惑李川。
李川剛剛大勝,一定會麻痹大意,一定有機會刺殺李川!
眾人各懷心思,都等著李川率大軍迴來。
很快,遠處官道旌旗飄揚,一隊長長的隊伍出現在遠處。
隊伍實在太長了,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麽多兵馬?起碼有上萬人吧?”
“不止,聽說是二萬多人。”
“李留守真是厲害啊,不單單打敗賊軍,還收編了這麽多兵馬,我們再也不怕突厥人南下了!”
“是啊,有李留守在,誰敢攻打我太原?”
眾官吏已經悄悄議論起來。
他們早聽說東都之事。
之前大家還擔心賊軍會奪取東都,再殺到太原,如今看到李川手下兵強馬壯,大家都放心了。
當然,一人除外。
那人就是王威。
王威看到李川手下這麽多兵馬,手都有些發抖了。
哪怕殺了李川,也控製不了這麽多兵吧?
不過想到武牙郎將高君雅已經同意合作,以高君雅在軍中的威望,應該能震懾住這些兵。
再加上虎賁郎將王智辯還有幾千兵馬,應該問題不大。
當拿出聖旨時,王智辯一定會遵旨行事。
想到這裏,王威才放心。
擔心夜長夢多,他準備明天就提議去晉祠祈雨。
出其不意,一擊刺殺李川!
.......
李川率大軍迴到榆次後,殷嶠悄悄向李川匯報了一個重要情況。
“有人從晉陽過來找過高君雅,高君雅還找楊毛和薑寶誼一起喝過酒,具體聊了什麽,不得而知。”
李川之前對王威和高君雅不放心,交待過殷嶠派人監視了,想不到殷嶠還真的認真去辦了。
“楊毛和薑寶誼?”
李川摸了摸下巴,仔細思考起來。
他之前讓劉政會查過楊毛和薑寶誼,知道他倆和高君雅隻是簡單上下級關係,難道他倆被高君雅拉攏了?
李川不想冤枉人,把劉政會叫來,讓劉政會去查一下。
王威和高君雅是不是有什麽陰謀?高君雅和楊毛、薑寶誼是簡單喝酒,還是密謀大事?
劉政會很有政治覺悟,也覺察到有問題,匆匆領命離去。
李川又安排尉遲恭和李秀寧做好防備,以防萬一。
同時,他讓殷嶠收拾一下,明天一起迴晉陽。
他準備讓殷嶠處理太原郡政務,李靖就可以抽身出來全力幫忙處理軍務。
兵馬越來越多了,的確需要有人協助。
安排好一切後,李川帶領黑素梅等侍衛向關押劉文靜的牢房走去,準備和劉文靜聊聊。
剛進入牢房,就聽到劉文靜的聲音。
“明公,救命啊。”
劉文靜雙手握緊牢房的鐵欄,可憐兮兮地望著李川。
李川剛想上去安撫,就聽到牢房大門外有人在吵架。
很快,黑素梅匆匆趕來,向李川匯報:“朝廷的人來了,說要帶走劉縣令。”
劉文靜一聽,更加緊張了。
“明公,救我!”
劉文靜祈求地望著李川。
李川當然不會讓朝廷的人帶走劉文靜,連自己的人都保不住,還舉什麽事?
“告訴他們,說我要將犯人帶迴晉陽好好審問,看看李密在太原還有沒有同黨,等審問好後再送去東都。”
李川對黑素梅說了一聲。
“遵命!”
黑素梅領命離開。
很快外麵安靜下來。
劉文靜這才放心,向李川行了一禮。
“多謝明公救命之恩。”
“不用客氣!”
李川讓左右將劉文靜手鏈腳鏈解開,兩人在一旁坐下聊了起來。
劉文靜如今已經成為朝廷罪犯,隻能依仗李川。
他見沒有外人,立即勸李川起兵造反。
“隋帝已經逃去江都,天下人心惶惶,急需明主拯救天下,明公何不順應民意,舉義旗、奪河東、進關中,一掃天下陰霾?”
李川當然有這樣打算,隻是不能操之過急。
這麽早起兵,豈不是為瓦崗寨分擔壓力?
他記得曆史上,楊廣在洛陽危急時除了派王世充率軍從江都趕去救洛陽外,還派龐玉統率關中精兵去攻打瓦崗寨。
如果我們此時舉兵,龐玉和屈突通必定率關中精兵打過來。
他不是怕了關中兵,而是不想讓瓦崗寨撿了大便宜。
“不用急,再等等!”李川淡淡說道。
劉文靜見李川不同意,想了想又說道:“即便不舉兵,也要做好準備,比如擴大留守府的權利,設置長史、司馬、掾吏等官員,再整編太原兵馬,形成自己的力量。”
李川輕輕點頭。
他正有此意。
軍中將士大多數是降軍,是要好好訓練才能形成戰鬥力。
他還要從中軍中挑選出勇烈之士組成新營,由尉遲恭等猛將統領,擔任攻堅陷陣等關鍵任務。
“迴晉陽再說吧。”
李川讓劉文靜好好休息,迴太原再準備起兵之事。
次日一早,李川率劉文靜、殷嶠和全軍一起趕往晉陽。
......
在李川迴晉陽時,李世民、秦瓊、東方玉梅和新月娥等人已經追到霍邑。
聽到李川已經離開霍邑,大家都覺得有些惋惜。
“沒關係,我們去晉陽!”李世民對大家說道。
“對!”
秦瓊等人也讚成立即趕往太原。
不過在離開前,他們好奇地問負責接待的劉弘基。
“李留守真的一人奪城?”
劉弘基沒有親眼看過,不過聽尉遲恭說起當時的情況,於是對大家說了一下。
“李將軍一迴合殺了敵將後,單槍匹馬衝向城門,敵軍嚇得連忙關閉城門,就在城門要關閉的時候,李將軍衝過來,用長槍直接挑開城門,衝殺進去,將北城門的敵軍全殺死後,又衝入城中......”
大家才知道傳聞都是真的。
秦瓊、東方玉梅和新月娥等人滿臉驚訝。
原來世上還有這麽猛的人。
一個人挑開城門,將北城門的守軍全殺死了?
特別是新月娥,心怦怦直跳,好想親眼看看那個蓋世大英雄長什麽樣子。
東方玉梅也想看看,對眾人說道:“走,我們去太原!”
一行人匆匆離開霍邑,直奔太原晉陽。
......
幾天後,晉陽城外。
李靖、黃子英等官員來到城門前迎接大軍凱旋。
晉陽宮監裴寂也來了,他準備今晚邀請李川過去晉陽宮喝酒,張美人和尹美人都已經準備好了。
太原郡丞王威也過來了。
在刺殺行動前,他要盡量向李川表示友好,好迷惑李川。
李川剛剛大勝,一定會麻痹大意,一定有機會刺殺李川!
眾人各懷心思,都等著李川率大軍迴來。
很快,遠處官道旌旗飄揚,一隊長長的隊伍出現在遠處。
隊伍實在太長了,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麽多兵馬?起碼有上萬人吧?”
“不止,聽說是二萬多人。”
“李留守真是厲害啊,不單單打敗賊軍,還收編了這麽多兵馬,我們再也不怕突厥人南下了!”
“是啊,有李留守在,誰敢攻打我太原?”
眾官吏已經悄悄議論起來。
他們早聽說東都之事。
之前大家還擔心賊軍會奪取東都,再殺到太原,如今看到李川手下兵強馬壯,大家都放心了。
當然,一人除外。
那人就是王威。
王威看到李川手下這麽多兵馬,手都有些發抖了。
哪怕殺了李川,也控製不了這麽多兵吧?
不過想到武牙郎將高君雅已經同意合作,以高君雅在軍中的威望,應該能震懾住這些兵。
再加上虎賁郎將王智辯還有幾千兵馬,應該問題不大。
當拿出聖旨時,王智辯一定會遵旨行事。
想到這裏,王威才放心。
擔心夜長夢多,他準備明天就提議去晉祠祈雨。
出其不意,一擊刺殺李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