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分兵
隋唐:我嶽母是蕭皇後 作者:江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夜瘋狂。
李川才知道,原來長孫無憂的騎術這麽好。
如電動一般的小腰,讓李川體驗不一樣的感覺。
到最後,兩人酣暢淋漓,緊緊抱在一起。
長孫無憂也累了,軟軟地躺在李川懷中,此時她什麽都不想做,隻想和李川永遠在一起,永不分離。
兩人折騰大半夜,才沉沉睡去。
隔壁新月娥反而睡不著,她全聽到了,聽得麵紅耳赤。
當聽到長孫無憂那陶醉的聲音,她不由心中有些好奇。
那事會如此陶醉。
一時間,她也想去陪李川了。
要不趁嫂子來到正平前找個機會去將軍的房間?
想到這裏,新月娥心如小鹿亂撞,臉好像要燒起來一樣。
第二天一早,她才被外麵的聲音吵醒,睜開眼睛一看,發現陽光已經從窗戶照進房間。
還有,似乎還傳來李川和長孫無憂的聲音。
新月娥不由懊惱地摸了摸頭。
侍衛比將軍還晚起床,這可是失職啊。
她急忙起來穿衣,拿著寶劍匆匆走出房間。
果然看到院子內,李川和長孫無憂兩人手拉手在院內欣賞院子的花草樹木。
說起來,院子的花還真多,估計前郡守是一個文人吧。
新月娥對此沒有興趣,她疑惑地李川和長孫無憂二人。
你們昨晚折騰了一夜不累嗎?
還是說,那事令人精神抖擻?
新月娥心中很好奇。
“月娥,”李川也看到新月娥,“先去吃早飯吧。”
“哦,好!”
新月娥應了一聲,轉身先離開,不打擾李川和長孫無憂。
長孫無憂和李川還在看花,突然李川看到一盤很漂亮的菊花。
那菊花已經綻放,紫色花蒂,金色花瓣,格外漂亮。
長孫無憂見李川喜歡,連忙介紹起來:“我接管後院時,這盤菊花就在這裏了,據府中原來負責院子花草樹木的下人說,是前郡守種的,聽說他還為這菊花寫了一首詩。”
李川才想起絳郡通守陳叔達。
這兩天他一直忙著大事,沒有時間去處理陳叔達,陳叔達一直關在大牢之中。
李川當然知道絳郡通守陳叔達是南陳皇室之人、頗有才學。
“他寫了什麽詩?”李川好奇地問起來。
長孫無憂還真的記下來了,她迴到房間將寫著詩的紙拿來遞給李川。
李川接過來一看,輕輕念了起來。
“霜間開紫蒂,露下發金英,但令逢采摘,寧辭獨晚榮。”
他好像看懂了。
陳叔達在等著明主?
一旁的長孫無憂也看出來了,說道:“我一個女子不應該幹涉阿郎的大事,隻是覺得阿郎最近辛苦了,身邊需要多些人才。陳叔達如此有才華,又想等著明主,應該不會為隋盡忠,阿郎要不去和他聊聊,看願不願意過來相助?”
李川仔細思考一下,輕輕點頭。
最近事務實在太多了,單憑房玄齡一人的確是不夠。
雖然有王珪幫忙,可是王珪要處理流民和屯田之事,最近也無法分身,是需要有人。
他準備給陳叔達一個機會。
李川吃早飯後,帶著新月娥等侍衛來到大牢見到陳叔達。
也許是顧忌陳叔達是前郡守,獄卒等人對陳叔達還是相對客氣,沒有行刑,還讓陳叔達一家人住在一個獨立的房間內。
陳叔達看到李川親自到來,大概猜到了什麽,如果李川要殺他的話根本不會親自過來。
說真的,他心中有些感動,也有點想投降了,一來是李川能親自過來已經說明李川的態度,二來他不想看著夫人和小兒子受累。
隻是,文人的風骨讓他放不下架子。
他望著李川,淡淡說道:“大將軍是過來殺我嗎?”
一旁王夫人嚇了一跳,擔憂地望著陳叔達,輕輕搖頭,示意不要激怒李川。
很快,她又望著李川,目光充滿祈求。
李川看到了,微微笑了笑。
他沒有說什麽,隻是念了一下陳叔達的詩,並歎息說道:“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采摘到那漂亮的花呢。”
陳叔達想不到,那晚他隨感而發的詩竟然被人記下來還告訴李川。
此時聽李川念著他的詩歌,他心中很是激動。
他不再試探,連忙恭敬地向李川行了一禮。
“若大將軍不嫌棄我才疏學淺,願意為大將軍效勞!”
李川輕輕點頭,將陳叔達一家人放出來,安置在府衙附近的宅子之中。
他和陳叔達聊了起來,發現陳叔達才思敏捷,更難得的是言語明暢且有條理。
李川仔細思考後讓陳叔達過來身邊負責文書工作,起草軍書詔誥等等。
陳叔達欣然接受,立即跟著李川來到府衙,協助房玄齡開始處理政務。
......
不久,紅拂、劉弘基、馬三寶、黑素梅、張平高率大軍來到絳郡。
接著,殷嶠、李世民、秦瓊、劉武周、虯髯客、長孫順德也率大軍來絳郡。
裴寂、王智辯、東方玉梅護送蕭皇後、出雲公主、南陽公主、秋兒、燕兒、白素花、張美人和尹美人等人也來到絳郡。
自從晉陽離開,大家再次相聚於絳郡,分外高興。
特別是看到李川一路率騎兵猛衝猛打,連續攻克臨汾郡和絳郡,身邊又多了這麽多兵馬,大家都很是感慨。
大將軍真是厲害。
大家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李川也很高興,和眾將領一起喝酒聊天,同時說了一下眼前的情況。
“由於隋軍已占據玉璧城,我們要做分兵的打算,分別從陸郎和水軍去攻打河東城和龍門。”
大家一聽,分外興奮。
因為之前都是李川一人率騎兵攻城掠地,他們隻剩下在後方呐喊助威。
他們也想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將軍,你吩咐吧,我們聽大將軍。”
劉弘基率先站起來表態,其他人也紛紛表態。
於是,李川開始安排。
左領軍大都督紅拂為主帥率一路大軍走陸路去攻打河東城,包括殷嶠、李世民、劉弘基、劉武周、虯髯客、張平高等部人馬。
王珪和李安遠坐鎮絳郡,率長孫順德、薑寶誼等部人馬先留守絳郡正平。
等長孫無忌到來、將絳郡事務交給長孫無忌後,王珪、李安遠再率所部人馬趕去龍門。
李川率其他兵馬沿汾水走水路,去奪取龍門。
李世民想起龍門還有熟人,於是找到李川,說道:“龍門戶曹任瑰是我父親的好友,我和任瑰也很熟,我可寫信給他,勸他歸降,作為內應。”
李川覺得挺好,有人做內應,就能快些奪下龍門城了。
於是,他讓李世民寫信給任瑰。
不久,兩路大軍離開正平,分兵南下。
......
李川才知道,原來長孫無憂的騎術這麽好。
如電動一般的小腰,讓李川體驗不一樣的感覺。
到最後,兩人酣暢淋漓,緊緊抱在一起。
長孫無憂也累了,軟軟地躺在李川懷中,此時她什麽都不想做,隻想和李川永遠在一起,永不分離。
兩人折騰大半夜,才沉沉睡去。
隔壁新月娥反而睡不著,她全聽到了,聽得麵紅耳赤。
當聽到長孫無憂那陶醉的聲音,她不由心中有些好奇。
那事會如此陶醉。
一時間,她也想去陪李川了。
要不趁嫂子來到正平前找個機會去將軍的房間?
想到這裏,新月娥心如小鹿亂撞,臉好像要燒起來一樣。
第二天一早,她才被外麵的聲音吵醒,睜開眼睛一看,發現陽光已經從窗戶照進房間。
還有,似乎還傳來李川和長孫無憂的聲音。
新月娥不由懊惱地摸了摸頭。
侍衛比將軍還晚起床,這可是失職啊。
她急忙起來穿衣,拿著寶劍匆匆走出房間。
果然看到院子內,李川和長孫無憂兩人手拉手在院內欣賞院子的花草樹木。
說起來,院子的花還真多,估計前郡守是一個文人吧。
新月娥對此沒有興趣,她疑惑地李川和長孫無憂二人。
你們昨晚折騰了一夜不累嗎?
還是說,那事令人精神抖擻?
新月娥心中很好奇。
“月娥,”李川也看到新月娥,“先去吃早飯吧。”
“哦,好!”
新月娥應了一聲,轉身先離開,不打擾李川和長孫無憂。
長孫無憂和李川還在看花,突然李川看到一盤很漂亮的菊花。
那菊花已經綻放,紫色花蒂,金色花瓣,格外漂亮。
長孫無憂見李川喜歡,連忙介紹起來:“我接管後院時,這盤菊花就在這裏了,據府中原來負責院子花草樹木的下人說,是前郡守種的,聽說他還為這菊花寫了一首詩。”
李川才想起絳郡通守陳叔達。
這兩天他一直忙著大事,沒有時間去處理陳叔達,陳叔達一直關在大牢之中。
李川當然知道絳郡通守陳叔達是南陳皇室之人、頗有才學。
“他寫了什麽詩?”李川好奇地問起來。
長孫無憂還真的記下來了,她迴到房間將寫著詩的紙拿來遞給李川。
李川接過來一看,輕輕念了起來。
“霜間開紫蒂,露下發金英,但令逢采摘,寧辭獨晚榮。”
他好像看懂了。
陳叔達在等著明主?
一旁的長孫無憂也看出來了,說道:“我一個女子不應該幹涉阿郎的大事,隻是覺得阿郎最近辛苦了,身邊需要多些人才。陳叔達如此有才華,又想等著明主,應該不會為隋盡忠,阿郎要不去和他聊聊,看願不願意過來相助?”
李川仔細思考一下,輕輕點頭。
最近事務實在太多了,單憑房玄齡一人的確是不夠。
雖然有王珪幫忙,可是王珪要處理流民和屯田之事,最近也無法分身,是需要有人。
他準備給陳叔達一個機會。
李川吃早飯後,帶著新月娥等侍衛來到大牢見到陳叔達。
也許是顧忌陳叔達是前郡守,獄卒等人對陳叔達還是相對客氣,沒有行刑,還讓陳叔達一家人住在一個獨立的房間內。
陳叔達看到李川親自到來,大概猜到了什麽,如果李川要殺他的話根本不會親自過來。
說真的,他心中有些感動,也有點想投降了,一來是李川能親自過來已經說明李川的態度,二來他不想看著夫人和小兒子受累。
隻是,文人的風骨讓他放不下架子。
他望著李川,淡淡說道:“大將軍是過來殺我嗎?”
一旁王夫人嚇了一跳,擔憂地望著陳叔達,輕輕搖頭,示意不要激怒李川。
很快,她又望著李川,目光充滿祈求。
李川看到了,微微笑了笑。
他沒有說什麽,隻是念了一下陳叔達的詩,並歎息說道:“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采摘到那漂亮的花呢。”
陳叔達想不到,那晚他隨感而發的詩竟然被人記下來還告訴李川。
此時聽李川念著他的詩歌,他心中很是激動。
他不再試探,連忙恭敬地向李川行了一禮。
“若大將軍不嫌棄我才疏學淺,願意為大將軍效勞!”
李川輕輕點頭,將陳叔達一家人放出來,安置在府衙附近的宅子之中。
他和陳叔達聊了起來,發現陳叔達才思敏捷,更難得的是言語明暢且有條理。
李川仔細思考後讓陳叔達過來身邊負責文書工作,起草軍書詔誥等等。
陳叔達欣然接受,立即跟著李川來到府衙,協助房玄齡開始處理政務。
......
不久,紅拂、劉弘基、馬三寶、黑素梅、張平高率大軍來到絳郡。
接著,殷嶠、李世民、秦瓊、劉武周、虯髯客、長孫順德也率大軍來絳郡。
裴寂、王智辯、東方玉梅護送蕭皇後、出雲公主、南陽公主、秋兒、燕兒、白素花、張美人和尹美人等人也來到絳郡。
自從晉陽離開,大家再次相聚於絳郡,分外高興。
特別是看到李川一路率騎兵猛衝猛打,連續攻克臨汾郡和絳郡,身邊又多了這麽多兵馬,大家都很是感慨。
大將軍真是厲害。
大家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李川也很高興,和眾將領一起喝酒聊天,同時說了一下眼前的情況。
“由於隋軍已占據玉璧城,我們要做分兵的打算,分別從陸郎和水軍去攻打河東城和龍門。”
大家一聽,分外興奮。
因為之前都是李川一人率騎兵攻城掠地,他們隻剩下在後方呐喊助威。
他們也想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將軍,你吩咐吧,我們聽大將軍。”
劉弘基率先站起來表態,其他人也紛紛表態。
於是,李川開始安排。
左領軍大都督紅拂為主帥率一路大軍走陸路去攻打河東城,包括殷嶠、李世民、劉弘基、劉武周、虯髯客、張平高等部人馬。
王珪和李安遠坐鎮絳郡,率長孫順德、薑寶誼等部人馬先留守絳郡正平。
等長孫無忌到來、將絳郡事務交給長孫無忌後,王珪、李安遠再率所部人馬趕去龍門。
李川率其他兵馬沿汾水走水路,去奪取龍門。
李世民想起龍門還有熟人,於是找到李川,說道:“龍門戶曹任瑰是我父親的好友,我和任瑰也很熟,我可寫信給他,勸他歸降,作為內應。”
李川覺得挺好,有人做內應,就能快些奪下龍門城了。
於是,他讓李世民寫信給任瑰。
不久,兩路大軍離開正平,分兵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