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秀寧,我有一事和你商議
隋唐:我嶽母是蕭皇後 作者:江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4章 秀寧,我有一事和你商議
龍門城城牆上,代表李川勢力的紅白旗幟正迎風飄揚。
東城門外,鷹揚府校尉李高遷、戶曹任瑰、薛大鼎等龍門各家族人物已經在列陣,等著李川到來。
大家已經收到戰報,說李川率大軍打敗屈突通率領的驍果軍,屈突通隻剩三百騎,匆匆逃往河東城,其餘驍果軍不是被殲滅就是投降了。
李高遷等人心中都很服氣。
連英勇善戰的驍果軍都敗在李川手下,天下還有什麽誰是李川的對手?
看來我們的選擇是對的。
李高遷和薛家人不由敬佩地看了一眼薛大鼎,如果不是薛大鼎那番話,他們估計還在搖擺不定。
“來了!”
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
大家紛紛抬頭望去。
果然看到前方出現一大隊騎兵隊伍,隊伍實在太長,一眼望不到盡頭。
不久,騎兵走近,在騎兵後又出現長長的大軍,旌旗遮天蔽月。
與此同時,汾水遠處也出現許多船隊,密密麻麻船隻鋪滿整個江麵。
在河東,已經好多年未出現這麽多騎兵、步兵和水軍,大家見此都很是興奮。
“李大將軍真有本事啊,短短時間竟然有這麽多兵馬。”
“是啊,哪怕是在高王時期,也未見有這麽多兵馬來我龍門吧?”
“高歡?他都過不了玉壁城,如何來我龍門?”
“還是李大將軍厲害啊,一路奪臨汾、絳郡、玉壁,輕易殺到龍門。”
“是啊是啊,龍門好久沒有這麽熱鬧了,哈哈。”
大家都跟著高興地笑了起來,笑聲中多少有點僥幸。
如果不是果斷改旗易幟,李川的大軍就該來攻打我龍門了。
幸好我們是自己人,而不是敵軍。
大家鬆了一口氣,高興地望著前方。
很快,李川率騎兵先一步來到東城門外,李秀寧、尉遲恭緊緊跟隨。
大家看到前方一個年輕武將身穿寶石鎧甲、英武不凡,已經猜到就是李川了。
李高遷、任瑰、許世緒等人反而注意到另外一事。
見李秀寧跟在李川身邊,兩人有說有笑,李高遷等人終於放心。
看來唐國公一家已經支持李川,大家都是一家人。
大家連忙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見過大將軍!”
在他們身後,二千龍門府兵也跟著一齊行禮。
聲音響徹整個龍門城。
從這一刻開始,龍門真的變天了。
李川接受大家的拜見,還和眾人簡單聊了一下。
李秀寧曾隨父親在龍門剿過匪,和大家很熟悉,通過李秀寧,李川和眾人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不久,房玄齡、馬三寶、黑素梅、柴保昌、敬盤陀、李思行等將領率步兵大軍來到東城門,王智辯也護送蕭皇後等人坐船來到龍門。
李川安排馬三寶和黑素梅接管城防後,率領眾人一起來到縣衙喝酒聊天。
酒過三巡後,大家商量起下一步計劃。
“整個河東隻剩下河東城還在頑抗,”李高遷為了表明態度,主動請纓,“末將願意率部前去攻打河東城,為進入關中掃清最後一個障礙。”
“末將願意前往。”
柴保昌、敬盤陀、李思行等將領也紛紛表態。
哪知道李川還沒有表態,一向安靜的薛大鼎站了起來。
“大將軍,”薛大鼎誠懇地望著李川,“不要去攻打河東城,直接從龍門渡河進入關中,再南下奪取永豐倉,有永豐倉在手,相當於掌握整個關中的命脈,隻需傳檄文於關中各地,各地一定會紛紛來投。”
李川一聽,不由眼前一亮。
他和薛大鼎竟然不謀而合。
按照李川之前的計劃就是盡快進入關中,控製永豐倉和潼關,拒山東之敵於門外,再派兵去攻打長安和渭北,奪取整個關中地區。
至於河東城,李川早派殷嶠和李世民繼續去攻打。有李世民在,哪怕攻不下,也能拖住河東城守將。
正此時,任瑰也站了起來。
“大將軍,薛先生說得對,隋軍在關中兵馬幾乎都被屈突通帶到河東,關中兵力空虛,正是奪取關中的好時機。大將軍從梁山渡渡河進入關中,直逼馮翊,關中必定震動。馮翊太守蕭造是文官,見大將軍到來定會投降。”
李川聽到任瑰說得也支持立即渡河取關中,心中很滿意。
龍門的有識之士還真不少啊。
李川和任瑰簡單聊了一下,覺得馮翊太守蕭造投降的可能性很大。
此時,李秀寧想起一事,麵向任瑰微笑道:“任叔,聽說你認識不少關中義軍首領,不如說服他們來投大將軍?”
任瑰一聽,不由笑了。
“還是大小姐了解我,我還真的認識關中孫華。”
突然,任瑰變得認真起來,麵向李川拱了拱手:“請大將軍準許屬下去關中招攬,助大將軍快速奪取關中。”
之前他沒有主動提是摸不著李川的想法,如今聽李秀寧這麽說,大概也知道李川是怎麽想。
畢竟李大小姐冰雪聰明,一定是知道李川的想法才會主動提議。
李川對關中情況還是有所了解。
在關中義軍之中,孫華勢力最強,如果孫華都肯主動稱臣,其他勢力一定會聞風而動,紛紛來歸降。
李川同意了任瑰的請求,向任瑰拱了拱手。
“有勞任先生!”
為了給任瑰一個正式身份,李川任命任瑰為光祿大夫,去關中招降各勢力。
至於薛大鼎,李川讓薛大鼎留在身邊當大將軍府掾。
考慮到薛大鼎是本地人,於是讓薛大鼎去收集船隻,協助全軍從梁山渡渡河進入關中。
其他將領見李川已經下定決心入關,吃了飯喝了酒後紛紛準備迴營準備。
他們都知道李川一向行動很快,一旦慢了,根本追不上李川,更別說什麽立功機會。
李秀寧反而沒有走。
她看到李川今晚喝了不少酒,擔心李川會喝酒,於是留在李川身邊,陪著李川。
直到大家離開了,她才認真打量一下李川,看李川有沒有喝多。
結果是她多慮了,李川根本沒醉。
“秀寧,”李川反而有話要對李秀寧說,“迴你宅子,我有一事和你商議。”
李秀寧一聽,心猛地一跳。
迴我家?
難道李川想......感謝我?
李秀寧不由害羞地低下頭。
不過想到已經將月兒和李家的人獻給李川,她又覺得是時候了。
“好!”
李秀寧抬頭望著李川,輕輕點頭。
......
龍門城城牆上,代表李川勢力的紅白旗幟正迎風飄揚。
東城門外,鷹揚府校尉李高遷、戶曹任瑰、薛大鼎等龍門各家族人物已經在列陣,等著李川到來。
大家已經收到戰報,說李川率大軍打敗屈突通率領的驍果軍,屈突通隻剩三百騎,匆匆逃往河東城,其餘驍果軍不是被殲滅就是投降了。
李高遷等人心中都很服氣。
連英勇善戰的驍果軍都敗在李川手下,天下還有什麽誰是李川的對手?
看來我們的選擇是對的。
李高遷和薛家人不由敬佩地看了一眼薛大鼎,如果不是薛大鼎那番話,他們估計還在搖擺不定。
“來了!”
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
大家紛紛抬頭望去。
果然看到前方出現一大隊騎兵隊伍,隊伍實在太長,一眼望不到盡頭。
不久,騎兵走近,在騎兵後又出現長長的大軍,旌旗遮天蔽月。
與此同時,汾水遠處也出現許多船隊,密密麻麻船隻鋪滿整個江麵。
在河東,已經好多年未出現這麽多騎兵、步兵和水軍,大家見此都很是興奮。
“李大將軍真有本事啊,短短時間竟然有這麽多兵馬。”
“是啊,哪怕是在高王時期,也未見有這麽多兵馬來我龍門吧?”
“高歡?他都過不了玉壁城,如何來我龍門?”
“還是李大將軍厲害啊,一路奪臨汾、絳郡、玉壁,輕易殺到龍門。”
“是啊是啊,龍門好久沒有這麽熱鬧了,哈哈。”
大家都跟著高興地笑了起來,笑聲中多少有點僥幸。
如果不是果斷改旗易幟,李川的大軍就該來攻打我龍門了。
幸好我們是自己人,而不是敵軍。
大家鬆了一口氣,高興地望著前方。
很快,李川率騎兵先一步來到東城門外,李秀寧、尉遲恭緊緊跟隨。
大家看到前方一個年輕武將身穿寶石鎧甲、英武不凡,已經猜到就是李川了。
李高遷、任瑰、許世緒等人反而注意到另外一事。
見李秀寧跟在李川身邊,兩人有說有笑,李高遷等人終於放心。
看來唐國公一家已經支持李川,大家都是一家人。
大家連忙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見過大將軍!”
在他們身後,二千龍門府兵也跟著一齊行禮。
聲音響徹整個龍門城。
從這一刻開始,龍門真的變天了。
李川接受大家的拜見,還和眾人簡單聊了一下。
李秀寧曾隨父親在龍門剿過匪,和大家很熟悉,通過李秀寧,李川和眾人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不久,房玄齡、馬三寶、黑素梅、柴保昌、敬盤陀、李思行等將領率步兵大軍來到東城門,王智辯也護送蕭皇後等人坐船來到龍門。
李川安排馬三寶和黑素梅接管城防後,率領眾人一起來到縣衙喝酒聊天。
酒過三巡後,大家商量起下一步計劃。
“整個河東隻剩下河東城還在頑抗,”李高遷為了表明態度,主動請纓,“末將願意率部前去攻打河東城,為進入關中掃清最後一個障礙。”
“末將願意前往。”
柴保昌、敬盤陀、李思行等將領也紛紛表態。
哪知道李川還沒有表態,一向安靜的薛大鼎站了起來。
“大將軍,”薛大鼎誠懇地望著李川,“不要去攻打河東城,直接從龍門渡河進入關中,再南下奪取永豐倉,有永豐倉在手,相當於掌握整個關中的命脈,隻需傳檄文於關中各地,各地一定會紛紛來投。”
李川一聽,不由眼前一亮。
他和薛大鼎竟然不謀而合。
按照李川之前的計劃就是盡快進入關中,控製永豐倉和潼關,拒山東之敵於門外,再派兵去攻打長安和渭北,奪取整個關中地區。
至於河東城,李川早派殷嶠和李世民繼續去攻打。有李世民在,哪怕攻不下,也能拖住河東城守將。
正此時,任瑰也站了起來。
“大將軍,薛先生說得對,隋軍在關中兵馬幾乎都被屈突通帶到河東,關中兵力空虛,正是奪取關中的好時機。大將軍從梁山渡渡河進入關中,直逼馮翊,關中必定震動。馮翊太守蕭造是文官,見大將軍到來定會投降。”
李川聽到任瑰說得也支持立即渡河取關中,心中很滿意。
龍門的有識之士還真不少啊。
李川和任瑰簡單聊了一下,覺得馮翊太守蕭造投降的可能性很大。
此時,李秀寧想起一事,麵向任瑰微笑道:“任叔,聽說你認識不少關中義軍首領,不如說服他們來投大將軍?”
任瑰一聽,不由笑了。
“還是大小姐了解我,我還真的認識關中孫華。”
突然,任瑰變得認真起來,麵向李川拱了拱手:“請大將軍準許屬下去關中招攬,助大將軍快速奪取關中。”
之前他沒有主動提是摸不著李川的想法,如今聽李秀寧這麽說,大概也知道李川是怎麽想。
畢竟李大小姐冰雪聰明,一定是知道李川的想法才會主動提議。
李川對關中情況還是有所了解。
在關中義軍之中,孫華勢力最強,如果孫華都肯主動稱臣,其他勢力一定會聞風而動,紛紛來歸降。
李川同意了任瑰的請求,向任瑰拱了拱手。
“有勞任先生!”
為了給任瑰一個正式身份,李川任命任瑰為光祿大夫,去關中招降各勢力。
至於薛大鼎,李川讓薛大鼎留在身邊當大將軍府掾。
考慮到薛大鼎是本地人,於是讓薛大鼎去收集船隻,協助全軍從梁山渡渡河進入關中。
其他將領見李川已經下定決心入關,吃了飯喝了酒後紛紛準備迴營準備。
他們都知道李川一向行動很快,一旦慢了,根本追不上李川,更別說什麽立功機會。
李秀寧反而沒有走。
她看到李川今晚喝了不少酒,擔心李川會喝酒,於是留在李川身邊,陪著李川。
直到大家離開了,她才認真打量一下李川,看李川有沒有喝多。
結果是她多慮了,李川根本沒醉。
“秀寧,”李川反而有話要對李秀寧說,“迴你宅子,我有一事和你商議。”
李秀寧一聽,心猛地一跳。
迴我家?
難道李川想......感謝我?
李秀寧不由害羞地低下頭。
不過想到已經將月兒和李家的人獻給李川,她又覺得是時候了。
“好!”
李秀寧抬頭望著李川,輕輕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