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統戰
隋唐:我嶽母是蕭皇後 作者:江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7章 統戰
在瓦崗軍攻打關中門戶潼關時,紅拂、殷嶠、李世民率大軍已奪取夏縣,正趕往河東城。
考慮到河東城是重鎮,大家都擔心短時間內攻不下來,於是讓殷嶠留在夏縣統籌糧草後勤。
紅拂率李世民、劉弘基、劉武周、虯髯客、張平高等部人馬繼續趕往河東城。
途中,紅拂收到龍門傳來的好消息。
“大將軍已奪取玉壁城和龍門城,正準備渡河進入關中。”
紅拂很高興,連忙將最新情報告訴李世民、劉弘基、劉武周等人。
大家一聽,分外興奮。
他們當然知道李川很厲害,可是聽到李川進軍神速,連大名鼎鼎的玉壁城都順利奪下時,大家對李川更加敬佩。
“看來,我們反而拖後腿了。”劉武周不由開起玩笑。
“是啊,大將軍都攻下龍門了,我們還未到河東城。”劉弘基也感慨道。
李世民對李川也很是敬佩,不過他還是鼓舞眾人。
“我們走的是陸路,還順利拿下夏縣,已經很不簡單了。大家再加一把勁,順利奪取河東城,控製整個河東,讓大將軍在關中無後顧之憂。”
“好!”
眾人紛紛高聲迴應,率大軍快速趕往河東城。
......
河東城內,守軍兼河東留守堯君素正在準備守城事宜。
正此時,他收到一個重要情報。
“報!大將軍在龍門被李川打敗,隻率三百騎逃出重圍,玉壁城和龍門城都被李川奪取。”
堯君素不由臉色大變。
在他眼中,大將軍屈突通可是戰無不勝的名將啊,對眾將士很好,同時對大隋忠心耿耿。
更何況,屈突通手中有上萬驍果兵,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輸啊。
莫非李川真的像傳聞那麽厲害?
我還能守得住河東城?
堯君素立即緊張起來。
為了守住河東城,他已經將全城百姓都動員起來。
不單單將城外堅壁清野,還將護城河挖寬了,城牆也加固了,還在西城門外建了一個小小的衛城,和主城成犄角之勢,增加攻城的難度。
堯君素原以為河東城已經堅不可摧,誰來也攻不下。
可是想到李川這麽勇猛,他又動搖起來。
如果李川率大軍來攻河東城,河東城能守住?
堯君素很是擔心。
他將手下將領和智囊都叫來,讓大家好好想想該如何防住李川。
眾人聽到李川要率軍攻來,他們也有些擔心,紛紛議論。
“聽聞李川一拳能打崩城門,要不將東城門城門完全堵死?”
“堵住東城門不夠,要將其他城門都堵住才行。”
“不行,城門都堵住了,我們還如何出擊?”
“可是不堵住,我們能守得住河東城?”
大家說著說著突然吵了起來。
堯君素更加頭疼。
正此時,手下劉幕僚站了起來,提議道:“聽聞李川仗著身上有鎧甲喜歡身先士卒,不如我們準備床弩,以弩箭的威力定能射殺李川。”
堯君素覺得此主意不錯,讓劉幕僚親自去準備床弩。
“做好後要好好試驗一下,看看能不能射穿鎧甲。”
堯君素不放心,他還交待了一聲。
“屬下明白!”
劉幕僚拱手領命。
他剛要離開,又想到一事,連忙問堯君素:“萬一李川直接率軍渡河進入關中,不來攻打我河東城呢?”
堯君素仔細思考了一下,輕輕搖頭。
“李川隻需攻下河東城,就能完全控製整個河東了,他不會不來攻打我河東城。”
劉幕僚卻不認同,說道:“關中比河東更重要,關中兵力空虛,正是奪取的好時機,李川真的會錯過?”
堯君素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緩緩說道:
“我軍在河東城有大量兵馬,李川若不管河東城而率軍進入關中、攻打長安,我便將河東各郡重新奪迴來。長安城可是都城,城池堅固,一旦李川無法攻克長安,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李川是聰明人,不會選擇如此危險的策略。”
劉幕僚仔細想了想,覺得堯君素說得有理。
畢竟李川已經占領河東絕大部分地區,隻剩下一個河東城,應該不會放棄。
劉幕僚立即領命離去。
準備造好床弩,射殺李川,立下大功。
......
李川還在龍門城,正準備渡河之事。
由於有薛家等龍門家族的支持,這兩天收集了很多船隻,已經可以渡河了。
當然,渡河不是這麽簡單。
“對岸隋軍情況如何?”李川問負責情報的劉政會。
“梁山渡對岸隻有五百府兵,不足為患。”劉政會迴答道。
李川和李秀寧等人一聽,終於放心。
不久秦瓊和桑顯和、東方玉梅也從玉壁城趕來。
李川看到大軍已經到齊,讓薛大鼎去看看黃河水文情況,準備這兩天盡快渡河進入關中。
同時,他也等著任瑰那邊的情況。
任瑰真的能說服關中各路義軍嗎?
李川倒不是怕了那些義軍,如今他手下有幾千驍果兵,還有經曆過戰火鍛煉的數萬兵馬,戰鬥力進一步上升,萬一和關中義軍打起來也不怕。
唯一問題是時間。
李川擔心瓦崗軍和薛舉會來搶關中,瓦崗軍和薛舉實力強勁,不好對付。
唯有統戰各路人馬,快速占領關中,拒敵於關外才是正道。
任瑰能成功嗎?
李川期待地望著關中。
......
關中,馮翊郡。
任瑰已經找到孫華,說明來意。
孫華一聽,不由笑了。
“戶曹,我自立為王,逍遙自在。你讓去投奔二十出頭的小年輕?我臉麵不要了?”
如果不是和任瑰很熟,他還真的想將任瑰煮熟了。
任瑰卻笑了起來。
“孫將軍,大家都是自己人,你對我說實話,你們是不是快要斷糧了?”
孫華一聽,笑容立即凝固。
如今關中大亂,遍地都是義軍,再加上官兵四處打擊,的確很難籌糧。
他收起笑容望著任瑰,問道:“你說李川有很多糧草?”
“多,非常多!”任瑰輕輕點頭,“晉陽宮監裴寂將晉陽宮的糧草鎧甲都獻給李大將軍,糧食完全吃不完,李大將軍正在渡河,準備去攻打永豐倉,以後的糧草更是吃不完。”
孫華一聽,不但心動,肚子也動了起來,咕咕直叫。
他們糧草不多,作為首領,孫華和眾兄弟同甘共苦。
當然,孫華還是很清醒的。
難道要為一頓飯而投奔李川?
李川值得投奔嗎?
任瑰看出孫華心中顧慮,立即進言:“我來不是害孫將軍,而是給將軍一個從龍之功,將軍難道沒有聽過李氏當王的讖語?”
孫華一聽,眼前一亮。
他當然聽說過“李氏當王”的讖語,還有聽過民謠“桃李子,得天下”。
李川姓李,莫非就是桃李子?
想到李川一人打退突厥大軍,又一拳奪下霍邑、快速奪取河東地區,孫華已經確認李川就是桃李子。
“好!”
孫華下定決心。
他立即率輕騎趕往梁山渡,準備迎李川進關中。
......
在瓦崗軍攻打關中門戶潼關時,紅拂、殷嶠、李世民率大軍已奪取夏縣,正趕往河東城。
考慮到河東城是重鎮,大家都擔心短時間內攻不下來,於是讓殷嶠留在夏縣統籌糧草後勤。
紅拂率李世民、劉弘基、劉武周、虯髯客、張平高等部人馬繼續趕往河東城。
途中,紅拂收到龍門傳來的好消息。
“大將軍已奪取玉壁城和龍門城,正準備渡河進入關中。”
紅拂很高興,連忙將最新情報告訴李世民、劉弘基、劉武周等人。
大家一聽,分外興奮。
他們當然知道李川很厲害,可是聽到李川進軍神速,連大名鼎鼎的玉壁城都順利奪下時,大家對李川更加敬佩。
“看來,我們反而拖後腿了。”劉武周不由開起玩笑。
“是啊,大將軍都攻下龍門了,我們還未到河東城。”劉弘基也感慨道。
李世民對李川也很是敬佩,不過他還是鼓舞眾人。
“我們走的是陸路,還順利拿下夏縣,已經很不簡單了。大家再加一把勁,順利奪取河東城,控製整個河東,讓大將軍在關中無後顧之憂。”
“好!”
眾人紛紛高聲迴應,率大軍快速趕往河東城。
......
河東城內,守軍兼河東留守堯君素正在準備守城事宜。
正此時,他收到一個重要情報。
“報!大將軍在龍門被李川打敗,隻率三百騎逃出重圍,玉壁城和龍門城都被李川奪取。”
堯君素不由臉色大變。
在他眼中,大將軍屈突通可是戰無不勝的名將啊,對眾將士很好,同時對大隋忠心耿耿。
更何況,屈突通手中有上萬驍果兵,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輸啊。
莫非李川真的像傳聞那麽厲害?
我還能守得住河東城?
堯君素立即緊張起來。
為了守住河東城,他已經將全城百姓都動員起來。
不單單將城外堅壁清野,還將護城河挖寬了,城牆也加固了,還在西城門外建了一個小小的衛城,和主城成犄角之勢,增加攻城的難度。
堯君素原以為河東城已經堅不可摧,誰來也攻不下。
可是想到李川這麽勇猛,他又動搖起來。
如果李川率大軍來攻河東城,河東城能守住?
堯君素很是擔心。
他將手下將領和智囊都叫來,讓大家好好想想該如何防住李川。
眾人聽到李川要率軍攻來,他們也有些擔心,紛紛議論。
“聽聞李川一拳能打崩城門,要不將東城門城門完全堵死?”
“堵住東城門不夠,要將其他城門都堵住才行。”
“不行,城門都堵住了,我們還如何出擊?”
“可是不堵住,我們能守得住河東城?”
大家說著說著突然吵了起來。
堯君素更加頭疼。
正此時,手下劉幕僚站了起來,提議道:“聽聞李川仗著身上有鎧甲喜歡身先士卒,不如我們準備床弩,以弩箭的威力定能射殺李川。”
堯君素覺得此主意不錯,讓劉幕僚親自去準備床弩。
“做好後要好好試驗一下,看看能不能射穿鎧甲。”
堯君素不放心,他還交待了一聲。
“屬下明白!”
劉幕僚拱手領命。
他剛要離開,又想到一事,連忙問堯君素:“萬一李川直接率軍渡河進入關中,不來攻打我河東城呢?”
堯君素仔細思考了一下,輕輕搖頭。
“李川隻需攻下河東城,就能完全控製整個河東了,他不會不來攻打我河東城。”
劉幕僚卻不認同,說道:“關中比河東更重要,關中兵力空虛,正是奪取的好時機,李川真的會錯過?”
堯君素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緩緩說道:
“我軍在河東城有大量兵馬,李川若不管河東城而率軍進入關中、攻打長安,我便將河東各郡重新奪迴來。長安城可是都城,城池堅固,一旦李川無法攻克長安,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李川是聰明人,不會選擇如此危險的策略。”
劉幕僚仔細想了想,覺得堯君素說得有理。
畢竟李川已經占領河東絕大部分地區,隻剩下一個河東城,應該不會放棄。
劉幕僚立即領命離去。
準備造好床弩,射殺李川,立下大功。
......
李川還在龍門城,正準備渡河之事。
由於有薛家等龍門家族的支持,這兩天收集了很多船隻,已經可以渡河了。
當然,渡河不是這麽簡單。
“對岸隋軍情況如何?”李川問負責情報的劉政會。
“梁山渡對岸隻有五百府兵,不足為患。”劉政會迴答道。
李川和李秀寧等人一聽,終於放心。
不久秦瓊和桑顯和、東方玉梅也從玉壁城趕來。
李川看到大軍已經到齊,讓薛大鼎去看看黃河水文情況,準備這兩天盡快渡河進入關中。
同時,他也等著任瑰那邊的情況。
任瑰真的能說服關中各路義軍嗎?
李川倒不是怕了那些義軍,如今他手下有幾千驍果兵,還有經曆過戰火鍛煉的數萬兵馬,戰鬥力進一步上升,萬一和關中義軍打起來也不怕。
唯一問題是時間。
李川擔心瓦崗軍和薛舉會來搶關中,瓦崗軍和薛舉實力強勁,不好對付。
唯有統戰各路人馬,快速占領關中,拒敵於關外才是正道。
任瑰能成功嗎?
李川期待地望著關中。
......
關中,馮翊郡。
任瑰已經找到孫華,說明來意。
孫華一聽,不由笑了。
“戶曹,我自立為王,逍遙自在。你讓去投奔二十出頭的小年輕?我臉麵不要了?”
如果不是和任瑰很熟,他還真的想將任瑰煮熟了。
任瑰卻笑了起來。
“孫將軍,大家都是自己人,你對我說實話,你們是不是快要斷糧了?”
孫華一聽,笑容立即凝固。
如今關中大亂,遍地都是義軍,再加上官兵四處打擊,的確很難籌糧。
他收起笑容望著任瑰,問道:“你說李川有很多糧草?”
“多,非常多!”任瑰輕輕點頭,“晉陽宮監裴寂將晉陽宮的糧草鎧甲都獻給李大將軍,糧食完全吃不完,李大將軍正在渡河,準備去攻打永豐倉,以後的糧草更是吃不完。”
孫華一聽,不但心動,肚子也動了起來,咕咕直叫。
他們糧草不多,作為首領,孫華和眾兄弟同甘共苦。
當然,孫華還是很清醒的。
難道要為一頓飯而投奔李川?
李川值得投奔嗎?
任瑰看出孫華心中顧慮,立即進言:“我來不是害孫將軍,而是給將軍一個從龍之功,將軍難道沒有聽過李氏當王的讖語?”
孫華一聽,眼前一亮。
他當然聽說過“李氏當王”的讖語,還有聽過民謠“桃李子,得天下”。
李川姓李,莫非就是桃李子?
想到李川一人打退突厥大軍,又一拳奪下霍邑、快速奪取河東地區,孫華已經確認李川就是桃李子。
“好!”
孫華下定決心。
他立即率輕騎趕往梁山渡,準備迎李川進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