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雄征接過弓箭,修長的手指並未在弓身上停留,目光如炬,直直地落在箭杆之上。
眾人屏息凝神,好奇的目光隨著晁雄征的動作而移動,營帳內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粗糙的箭杆上,赫然刻著三個小字——“史文恭”。
字跡遒勁有力,筆鋒淩厲,如同史文恭本人一般,帶著一股桀驁不馴之氣。
晁雄征反複摩挲著箭杆,指尖感受著木質的紋理,試圖從中找到一絲蛛絲馬跡。
箭頭上泛著冷冽的寒光,肉眼難以辨別是否有毒。
他微微眯起眼睛,將箭尖湊近鼻端,輕嗅了嗅,一股淡淡的金屬氣息撲鼻而來,除此之外,並無其他異味。
“來人,將史文恭帶上來!”晁雄征將箭矢往桌案上一擲,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打破了營帳內的寂靜。
眾人心中疑惑更甚,紛紛猜測晁雄征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不多時,史文恭被兩名梁山士卒押了進來。
他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絲毫沒有階下囚的頹喪之氣。
見到晁雄征,他冷哼一聲,扭過頭去,一副不屑一顧的模樣。
“黑旋風,退下!”李逵見史文恭如此囂張,早已按捺不住,掄起板斧就要上前。
晁雄征一聲斷喝,阻止了李逵的衝動之舉。
眾人都以為晁雄征要對史文恭動用私刑,卻見他走到史文恭麵前,親手為他解開了繩索。
史文恭微微一愣,晁雄征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拿起桌上的箭,在史文恭麵前晃了晃。
“史教師,此箭……”晁雄征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壓得史文恭心頭一沉。
他雙拳緊握,肌肉緊繃,如同蓄勢待發的獵豹,隨時準備殊死一搏。
他料定晁雄征定會借題發揮,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處死,心中怒火中燒,卻也無可奈何。
“晁天王想必是要替天行道,為晁蓋報仇雪恨了!”史文恭語氣冰冷,帶著一絲嘲諷,“史某技不如人,落得如此下場,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他閉上眼睛,一副引頸就戮的模樣。
然而,預想中的刀光劍影並未到來。
史文恭隻覺得手腕一鬆,耳邊傳來晁雄征略帶笑意的聲音:“史教師誤會了。晁某並非要殺你,而是想請你入夥梁山!”
史文恭猛地睜開眼睛,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他懷疑自己聽錯了,或者晁雄征在耍什麽陰謀詭計。
他定睛看著晁雄征,試圖從他的臉上找到一絲破綻,但看到的卻是一片真誠。
“晁天王此話當真?”史文恭的聲音有些顫抖。
“當然當真!”晁雄征拍了拍史文恭的肩膀,示意他放鬆,“史教師武藝高強,乃是當世豪傑。如今曾頭市已滅,史教師無處可去,不如加入我梁山,一同替天行道,豈不美哉?”
史文恭沉默了。
他沒有想到,晁雄征會如此器重自己,竟然不計前嫌,拋出橄欖枝。
他心中五味雜陳,既有感動,也有猶豫。
畢竟,殺兄之仇,不共戴天。
晁雄征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史教師不必顧慮。晁某知道你和家父之間有些誤會。但冤有頭,債有主。家父之死,並非史教師一人之過。更何況,如今亂世將至,正是我輩英雄建功立業之時。史教師若能放下恩怨,與我一同匡扶正義,豈不勝過終日沉溺於仇恨之中?”
史文恭聞言,心中一動。
他仔細權衡利弊,最終做出了決定。
他深吸一口氣,抱拳道:“晁天王如此看得起史某,史某若再推辭,豈不是不識抬舉?好!史某願入夥梁山,聽憑晁天王調遣!”
晁雄征大喜,連忙扶起史文恭:“好!好!好!得史教師相助,我梁山如虎添翼!”他轉頭對眾人說道:“還不快給史教師鬆綁,設宴款待!”
營帳內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眾人紛紛向史文恭敬酒,表達歡迎之意。
史文恭也一改之前的冷漠,與眾人談笑風生,仿佛多年的老朋友一般。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晁雄征放下酒杯,正色道:“史教師,關於這支箭,晁某還有一事不明。”
史文恭也放下筷子,洗耳恭聽。
“此箭箭頭可曾淬毒?”晁雄征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史文恭的眼睛。
史文恭臉色驟變,猛地站起身來,怒道:“晁天王這是何意?難道你懷疑史某用毒箭暗害晁蓋?”
“史教師不必激動,晁某隻是想問清楚而已。”晁雄征擺了擺手,示意史文恭冷靜,“畢竟,家父之死事關重大,晁某不得不慎重。”
“哼!史某光明磊落,行事向來光明正大,豈會用此等下三濫的手段?”史文恭怒氣衝衝地說道,“若是史某要殺晁蓋,定會光明正大地與他決一死戰,絕不會暗箭傷人!”
晁雄征仔細觀察著史文恭的表情,見他神情坦蕩,不似作偽,心中疑慮稍減。
他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史教師如此說,那晁某就相信你。來人,將箭拿下去仔細檢查,務必查清楚是否有毒!”
眾人見晁雄征如此信任史文恭,心中的疑慮也煙消雲散。
營帳內的氣氛再次變得和諧起來。
隻有晁雄征一人,他想起宋江之前的種種表現,心中暗自思忖:難道……
“報!”
一聲急促的唿喊聲打斷了晁雄征的思緒。
一名梁山士卒快步跑進營帳,單膝跪地,稟報道:“啟稟主帥,遼國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求見!”
晁雄征聞言,眉頭一皺,耶律大石為何會突然來訪?
難道……
他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帶他進來!”晁雄征沉聲說道。
他倒想看看,這個耶律大石,究竟想做什麽。
晁雄征看著史文恭,心中思緒萬千。
父親晁蓋之死,疑點重重。
那支刻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真的是出自史文恭之手嗎?
他想起宋江在父親死後種種反常的舉動,以及他對自己隱隱的敵意,一個可怕的念頭在他腦海中浮現:難道是宋江嫁禍史文恭,借刀殺人?
幸好自己當機立斷,在聚義廳上殺了宋江,否則後患無窮!
史文恭見晁雄征臉色陰晴不定,心中忐忑不安。
他猛地抽出腰間匕首,對準自己的左臂狠狠刺了下去。
“晁天王若是不信,史某願以性命擔保!這箭上的毒,並非史某所為!”
晁雄征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史文恭的手腕,阻止了他的自殘行為。
“史教師不必如此!晁某相信你!”他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史文恭愣愣地看著晁雄征,眼中滿是感激之情。
“如今曾頭市如何?”晁雄征將話題轉移到軍事部署上,語氣也變得嚴肅起來。
“迴晁天王,曾頭市距離此地二十五裏左右。他們早已得到消息,加強了戒備,恐怕不好攻打。”史文恭拱手答道。
晁雄征眉頭緊鎖,沉思片刻,斷然下令:“傳令下去,大軍拔營,逼近曾頭市五裏下寨!今晚,我要讓曾頭市雞犬不寧!”
戰鼓擂動,號角齊鳴。
梁山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曾頭市進發。
史文恭騎著戰馬,緊隨晁雄征身後,心中感慨萬千。
他從未想過,自己竟然會與昔日的敵人並肩作戰。
“報!曾頭市寨門緊閉,嚴陣以待!”斥候飛馬來報。
晁雄征勒住韁繩,眺望著遠處的曾頭市,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傳令下去,安營紮寨,準備攻城!”
夜幕降臨,曾頭市燈火通明,如同白晝。
曾長者站在寨牆上,看著遠處黑壓壓的梁山大軍,臉色鐵青。
“父親,梁山大軍來勢洶洶,我們該如何應對?”曾塗滿臉焦急地問道。
曾長者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傳令下去,緊閉寨門,所有丁壯上城牆防守,誓死守住曾頭市!”
與此同時,在距離曾頭市不遠的一處高岡上,耶律大石負手而立,眺望著遠處的戰火,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好戲,就要開場了……”
曾長者望著遠處如墨般湧動的梁山軍營,心中一片冰涼。
火光映照著他飽經風霜的臉,溝壑縱橫,寫滿了恐懼與絕望。
他顫抖著聲音,嘶啞地吼道:“傳令!所有男丁,無論老幼,全部上牆!死守曾頭市!我們沒有退路了!”
沉重的鼓聲如同催命符,一下下敲擊在每個曾頭市守卒的心頭。
恐懼如瘟疫般蔓延,他們緊握著手中的刀槍,眼神空洞,仿佛等待宰割的羔羊。
高岡之上,耶律大石遠眺著曾頭市燃起的點點火光,嘴角勾起一抹殘酷的笑容。
今夜,他要將這股盤踞在遼國邊境的毒瘤徹底鏟除。
耶律大石並非尋常武夫,他出身遼國貴族,自幼飽讀詩書,科舉高中,才華橫溢,本可在朝堂之上施展抱負,平步青雲。
然而,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昏庸無道,使得朝綱日漸崩壞。
遼國已是風雨飄搖。
耶律大石心懷匡扶社稷之誌,卻苦於沒有機會。
這次圍剿曾頭市,正是他揚名立萬,積攢威望的絕佳機會。
隻要剿滅曾頭市,他便可借此機會,整頓邊軍,肅清吏治,為日後的大業奠定基礎。
“傳令,各部做好準備,待曾頭市殘兵突圍,立刻合圍,務必全殲,不留活口!”耶律大石聲音低沉,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寒風唿嘯,吹動著耶律大石的衣袍,獵獵作響。
他眯起眼睛,看著遠處越來越近的喊殺聲,今夜過後,他的名字,必將響徹遼國大地。
黑暗中,一雙眼睛正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
那人影隱藏在樹木陰影裏,如同潛伏的獵豹,伺機而動。
他輕輕撥動著手中的刀,發出低低的嗡鳴聲,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即將到來的秘密。
“大人,一切都已準備妥當。”一個黑衣人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低聲說道。
“很好。”人影緩緩轉過身,露出了一張棱角分明的臉龐,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欣賞這出好戲吧。隻是,不知道最後誰才會笑到最後呢?”
眾人屏息凝神,好奇的目光隨著晁雄征的動作而移動,營帳內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粗糙的箭杆上,赫然刻著三個小字——“史文恭”。
字跡遒勁有力,筆鋒淩厲,如同史文恭本人一般,帶著一股桀驁不馴之氣。
晁雄征反複摩挲著箭杆,指尖感受著木質的紋理,試圖從中找到一絲蛛絲馬跡。
箭頭上泛著冷冽的寒光,肉眼難以辨別是否有毒。
他微微眯起眼睛,將箭尖湊近鼻端,輕嗅了嗅,一股淡淡的金屬氣息撲鼻而來,除此之外,並無其他異味。
“來人,將史文恭帶上來!”晁雄征將箭矢往桌案上一擲,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打破了營帳內的寂靜。
眾人心中疑惑更甚,紛紛猜測晁雄征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不多時,史文恭被兩名梁山士卒押了進來。
他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絲毫沒有階下囚的頹喪之氣。
見到晁雄征,他冷哼一聲,扭過頭去,一副不屑一顧的模樣。
“黑旋風,退下!”李逵見史文恭如此囂張,早已按捺不住,掄起板斧就要上前。
晁雄征一聲斷喝,阻止了李逵的衝動之舉。
眾人都以為晁雄征要對史文恭動用私刑,卻見他走到史文恭麵前,親手為他解開了繩索。
史文恭微微一愣,晁雄征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拿起桌上的箭,在史文恭麵前晃了晃。
“史教師,此箭……”晁雄征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壓得史文恭心頭一沉。
他雙拳緊握,肌肉緊繃,如同蓄勢待發的獵豹,隨時準備殊死一搏。
他料定晁雄征定會借題發揮,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處死,心中怒火中燒,卻也無可奈何。
“晁天王想必是要替天行道,為晁蓋報仇雪恨了!”史文恭語氣冰冷,帶著一絲嘲諷,“史某技不如人,落得如此下場,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他閉上眼睛,一副引頸就戮的模樣。
然而,預想中的刀光劍影並未到來。
史文恭隻覺得手腕一鬆,耳邊傳來晁雄征略帶笑意的聲音:“史教師誤會了。晁某並非要殺你,而是想請你入夥梁山!”
史文恭猛地睜開眼睛,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他懷疑自己聽錯了,或者晁雄征在耍什麽陰謀詭計。
他定睛看著晁雄征,試圖從他的臉上找到一絲破綻,但看到的卻是一片真誠。
“晁天王此話當真?”史文恭的聲音有些顫抖。
“當然當真!”晁雄征拍了拍史文恭的肩膀,示意他放鬆,“史教師武藝高強,乃是當世豪傑。如今曾頭市已滅,史教師無處可去,不如加入我梁山,一同替天行道,豈不美哉?”
史文恭沉默了。
他沒有想到,晁雄征會如此器重自己,竟然不計前嫌,拋出橄欖枝。
他心中五味雜陳,既有感動,也有猶豫。
畢竟,殺兄之仇,不共戴天。
晁雄征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史教師不必顧慮。晁某知道你和家父之間有些誤會。但冤有頭,債有主。家父之死,並非史教師一人之過。更何況,如今亂世將至,正是我輩英雄建功立業之時。史教師若能放下恩怨,與我一同匡扶正義,豈不勝過終日沉溺於仇恨之中?”
史文恭聞言,心中一動。
他仔細權衡利弊,最終做出了決定。
他深吸一口氣,抱拳道:“晁天王如此看得起史某,史某若再推辭,豈不是不識抬舉?好!史某願入夥梁山,聽憑晁天王調遣!”
晁雄征大喜,連忙扶起史文恭:“好!好!好!得史教師相助,我梁山如虎添翼!”他轉頭對眾人說道:“還不快給史教師鬆綁,設宴款待!”
營帳內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眾人紛紛向史文恭敬酒,表達歡迎之意。
史文恭也一改之前的冷漠,與眾人談笑風生,仿佛多年的老朋友一般。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晁雄征放下酒杯,正色道:“史教師,關於這支箭,晁某還有一事不明。”
史文恭也放下筷子,洗耳恭聽。
“此箭箭頭可曾淬毒?”晁雄征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史文恭的眼睛。
史文恭臉色驟變,猛地站起身來,怒道:“晁天王這是何意?難道你懷疑史某用毒箭暗害晁蓋?”
“史教師不必激動,晁某隻是想問清楚而已。”晁雄征擺了擺手,示意史文恭冷靜,“畢竟,家父之死事關重大,晁某不得不慎重。”
“哼!史某光明磊落,行事向來光明正大,豈會用此等下三濫的手段?”史文恭怒氣衝衝地說道,“若是史某要殺晁蓋,定會光明正大地與他決一死戰,絕不會暗箭傷人!”
晁雄征仔細觀察著史文恭的表情,見他神情坦蕩,不似作偽,心中疑慮稍減。
他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史教師如此說,那晁某就相信你。來人,將箭拿下去仔細檢查,務必查清楚是否有毒!”
眾人見晁雄征如此信任史文恭,心中的疑慮也煙消雲散。
營帳內的氣氛再次變得和諧起來。
隻有晁雄征一人,他想起宋江之前的種種表現,心中暗自思忖:難道……
“報!”
一聲急促的唿喊聲打斷了晁雄征的思緒。
一名梁山士卒快步跑進營帳,單膝跪地,稟報道:“啟稟主帥,遼國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求見!”
晁雄征聞言,眉頭一皺,耶律大石為何會突然來訪?
難道……
他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帶他進來!”晁雄征沉聲說道。
他倒想看看,這個耶律大石,究竟想做什麽。
晁雄征看著史文恭,心中思緒萬千。
父親晁蓋之死,疑點重重。
那支刻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真的是出自史文恭之手嗎?
他想起宋江在父親死後種種反常的舉動,以及他對自己隱隱的敵意,一個可怕的念頭在他腦海中浮現:難道是宋江嫁禍史文恭,借刀殺人?
幸好自己當機立斷,在聚義廳上殺了宋江,否則後患無窮!
史文恭見晁雄征臉色陰晴不定,心中忐忑不安。
他猛地抽出腰間匕首,對準自己的左臂狠狠刺了下去。
“晁天王若是不信,史某願以性命擔保!這箭上的毒,並非史某所為!”
晁雄征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史文恭的手腕,阻止了他的自殘行為。
“史教師不必如此!晁某相信你!”他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史文恭愣愣地看著晁雄征,眼中滿是感激之情。
“如今曾頭市如何?”晁雄征將話題轉移到軍事部署上,語氣也變得嚴肅起來。
“迴晁天王,曾頭市距離此地二十五裏左右。他們早已得到消息,加強了戒備,恐怕不好攻打。”史文恭拱手答道。
晁雄征眉頭緊鎖,沉思片刻,斷然下令:“傳令下去,大軍拔營,逼近曾頭市五裏下寨!今晚,我要讓曾頭市雞犬不寧!”
戰鼓擂動,號角齊鳴。
梁山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曾頭市進發。
史文恭騎著戰馬,緊隨晁雄征身後,心中感慨萬千。
他從未想過,自己竟然會與昔日的敵人並肩作戰。
“報!曾頭市寨門緊閉,嚴陣以待!”斥候飛馬來報。
晁雄征勒住韁繩,眺望著遠處的曾頭市,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傳令下去,安營紮寨,準備攻城!”
夜幕降臨,曾頭市燈火通明,如同白晝。
曾長者站在寨牆上,看著遠處黑壓壓的梁山大軍,臉色鐵青。
“父親,梁山大軍來勢洶洶,我們該如何應對?”曾塗滿臉焦急地問道。
曾長者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傳令下去,緊閉寨門,所有丁壯上城牆防守,誓死守住曾頭市!”
與此同時,在距離曾頭市不遠的一處高岡上,耶律大石負手而立,眺望著遠處的戰火,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好戲,就要開場了……”
曾長者望著遠處如墨般湧動的梁山軍營,心中一片冰涼。
火光映照著他飽經風霜的臉,溝壑縱橫,寫滿了恐懼與絕望。
他顫抖著聲音,嘶啞地吼道:“傳令!所有男丁,無論老幼,全部上牆!死守曾頭市!我們沒有退路了!”
沉重的鼓聲如同催命符,一下下敲擊在每個曾頭市守卒的心頭。
恐懼如瘟疫般蔓延,他們緊握著手中的刀槍,眼神空洞,仿佛等待宰割的羔羊。
高岡之上,耶律大石遠眺著曾頭市燃起的點點火光,嘴角勾起一抹殘酷的笑容。
今夜,他要將這股盤踞在遼國邊境的毒瘤徹底鏟除。
耶律大石並非尋常武夫,他出身遼國貴族,自幼飽讀詩書,科舉高中,才華橫溢,本可在朝堂之上施展抱負,平步青雲。
然而,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昏庸無道,使得朝綱日漸崩壞。
遼國已是風雨飄搖。
耶律大石心懷匡扶社稷之誌,卻苦於沒有機會。
這次圍剿曾頭市,正是他揚名立萬,積攢威望的絕佳機會。
隻要剿滅曾頭市,他便可借此機會,整頓邊軍,肅清吏治,為日後的大業奠定基礎。
“傳令,各部做好準備,待曾頭市殘兵突圍,立刻合圍,務必全殲,不留活口!”耶律大石聲音低沉,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寒風唿嘯,吹動著耶律大石的衣袍,獵獵作響。
他眯起眼睛,看著遠處越來越近的喊殺聲,今夜過後,他的名字,必將響徹遼國大地。
黑暗中,一雙眼睛正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
那人影隱藏在樹木陰影裏,如同潛伏的獵豹,伺機而動。
他輕輕撥動著手中的刀,發出低低的嗡鳴聲,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即將到來的秘密。
“大人,一切都已準備妥當。”一個黑衣人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低聲說道。
“很好。”人影緩緩轉過身,露出了一張棱角分明的臉龐,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欣賞這出好戲吧。隻是,不知道最後誰才會笑到最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