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這可如何是好?多謝錢主簿提點,下官定當謹言慎行,絕不給府尹大人添麻煩。”苗尚高連連點頭哈腰,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他心中暗自叫苦,這府尹大人喜怒無常,稍有不順心便拿他們這些下屬撒氣,真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正當苗尚高戰戰兢兢地應付著錢主簿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爹!爹!不好了!”苗衙內慌慌張張地衝了進來,臉色煞白,發髻散亂,平日裏油頭粉麵的模樣蕩然無存,活像一隻受驚的鵪鶉。
“慌什麽!沒看到我正跟錢主簿談正事嗎?成何體統!”苗尚高嗬斥道,心中卻也咯噔一下,自己這兒子平日裏雖然不著調,但也沒這麽失態過,莫非出了什麽大事?
苗衙內顧不得許多,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爹……我……我看上了李家莊李慰家的那個小娘子……羞花……我……我想……”
“這有什麽大不了的?”苗尚高一聽,頓時鬆了口氣,還以為是什麽天塌下來的大事,原來是看上了哪家的小娘子。
這種事,他這寶貝兒子可沒少幹,哪次不是手到擒來?
“看上了就搶過來便是,何必如此慌張?”
“可是……可是那小娘子烈性得很,死活不從,還……還咬了我一口!”苗衙內指著自己手背上深深的牙印,委屈巴巴地說道。
苗尚高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一拍桌子怒吼道:“反了她了!一個賤民,竟敢傷我兒!來人,給我把李家莊圍了,把那小娘子給我抓來,不,把李慰一家都給我抓來!”
“爹……還有……”苗衙內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還有什麽?快說!”苗尚高不耐煩地催促道。
“還有……還有個叫苟昌的,說是被李家莊趕出來的,他……他攛掇我……說……”苗衙內支支吾吾,不敢再說下去。
“說!吞吞吐吐的像什麽樣子!”
“他說……他說那羞花是天香國色,世間罕有,還說……還說隻要我能得到她,定能夜夜笙歌,快活似神仙……”苗衙內終於鼓起勇氣,將苟昌的話說了出來。
苗尚高一聽,眼睛都直了,他這輩子最好女色,一聽“天香國色”四個字,頓時心癢難耐,恨不得立刻將那羞花抓到自己麵前。
“好!好!好!這個苟昌,算他識相!等我玩膩了那小娘子,定要好好賞他!”苗尚高獰笑著說道,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幾日後,李家莊被抄家,李慰一家被關入大牢,家產盡數充公。
苗尚高得了李家的家財,又強占了羞花,日日笙歌,夜夜歡娛,好不得意。
整個東平府,在他的統治下,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而這一切,都落入了梁山好漢的眼中。
這一日,晴空萬裏,豔陽高照。
東平府的城牆上,守城的士兵們百無聊賴地打著哈欠,有的靠在牆垛上打盹,有的則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閑聊。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寧靜。
“報——!”
一名探子飛奔而來,滾鞍下馬,連滾帶爬地衝向城門,聲音嘶啞地喊道:“報——!梁山……梁山賊寇……兵臨城下!”
城牆上的士兵們頓時炸開了鍋,一個個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地拿起兵器,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快……快去稟報知府大人!”一名指揮使模樣的軍官強自鎮定,聲嘶力竭地吼道。
消息很快傳到了府衙,苗尚高正摟著羞花飲酒作樂,聽到稟報,手中的酒杯“啪”的一聲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他猛地推開懷中的美人,臉色煞白,聲音顫抖地問道:“你……你說什麽?梁山賊寇……兵臨城下?”
“是……是的大人,千真萬確!小的親眼所見,梁山的大旗就在城外,黑壓壓的一片,少說也……也有數萬之眾!”那探子跪在地上,渾身顫抖,連頭都不敢抬。
“這……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苗尚高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在房間裏團團亂轉。
他平日裏作威作福,欺壓百姓,哪裏見過這等陣仗?
“爹,快跑吧!再不跑就來不及了!”苗衙內也嚇得魂飛魄散,拉著苗尚高的衣袖,哭喊道。
“跑?往哪跑?東平府是我的地盤,我能跑到哪去?”苗尚高六神無主,喃喃自語。
他猛地抓住那探子的衣領,厲聲問道:“梁山賊寇有多少人馬?領兵的是何人?”
“小的……小的不知……隻看到黑壓壓的一片,數不清……領兵的……好像是……是……”探子嚇得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
“是什麽?快說!”苗尚高怒吼道,雙眼通紅,狀若瘋狂。
“好像是……及時雨宋江……還有那個……晁……晁……”探子渾身一震,終於想起了幾個關鍵的名字。
苗尚高聽到“晁”字, 頓時眼前一黑,險些暈倒。
“快!快去請姚都監!快去!”苗尚高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聲嘶力竭地喊道。
苗尚高聽到“晁”字,頓時眼前一黑,險些暈倒。
他強忍住內心的恐懼,深吸一口氣,大聲吼道:“快!快去請姚都監!快去!”屋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幾秒鍾的寂靜後,一個家丁應聲而動,慌忙跑出去。
苗尚高的心就像被蜂窩紮了一般,劇痛難忍。
他知道晁家的力量,尤其是晁家的少莊主晁雄征,雖然他隻是一個小小的知府,但對於晁家的威懾力,他深有體會。
他不知如何是好,隻能寄希望於姚剛能夠抵擋住梁山的強敵。
不一會兒,姚剛匆匆趕到府衙。
他身材魁梧,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武之氣,雖然內心也有些緊張,但麵上卻顯得鎮定自若。
苗尚高見到姚剛,如同見到了救星,急忙迎上前去,拉著他的手,語無倫次地說道:“姚……姚都監,你……你來了!梁山賊寇……兵臨城下,這……這該如何是好?”
姚剛的目光掃過四周,見文官們一個個麵如土色,心中暗自冷笑。
這些平日裏隻會拍馬屁、貪圖享樂的文官,到了緊要關頭,一個個都成了廢物。
他鎮定地說道:“府尹大人勿需驚慌,我早已做好了準備。梁山賊寇雖然人數眾多,但未必就攻得破東平府。”
苗尚高聞言,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慌忙問道:“姚都監,你有何打算?快快說來!”
姚剛點點頭,語氣堅定:“大人,我已下令加固城門,增派守衛,城牆上也布置了弓箭手和石塊。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堅守城池,梁山賊寇斷然無法攻破東平府。”
苗尚高的心中稍安,但仍有些不放心,問道:“可……可是梁山賊寇中有宋江和晁雄征,他們可是智勇雙全,不可小覷啊!”
姚剛微微一笑,拍了拍苗尚高的肩膀,安慰道:“大人不必過於擔心,宋江和晁雄征雖然厲害,但梁山賊寇並無攻城利器,一味強攻對我們不利。隻要我們堅守不退,他們也無計可施。更何況,我已安排城內兵力,即使他們攻破一兩處,也難以長驅直入。”
苗尚高聽後,心中大定,點了點頭,轉頭對身邊的文官們吼道:“都聽到了嗎?姚都監說得好,我們隻要堅守城池,梁山賊寇不足為懼!你們都給我打起精神來,誰敢臨陣脫逃,軍法不容!”
文官們雖心中恐懼,但見苗尚高態度堅決,也隻能硬著頭皮應和。
一時間,府衙內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每個人的臉色都變得嚴肅而凝重。
苗尚高見文官們總算鎮定了些,又對姚剛說道:“姚都監,你立即去城牆上督戰,務必確保城門堅固,守衛無懈可擊。我則在這裏調度兵力,確保城內秩序。”
姚剛點頭應道:“大人放心,我一定守好東平府。”說罷,他大步流星地向城門走去,身後的士兵們也跟著魚貫而出。
苗尚高目送姚剛離去,心中稍感安心,但依舊憂慮重重。
他轉頭對身邊的家丁下令:“快,關閉東平府所有城門,加強巡邏,嚴禁百姓隨意走動。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違者嚴懲不貸!”
家丁們應聲而動,迅速傳達命令。
不一會兒,東平府的城門紛紛關閉,城牆上到處是手持兵器的士兵,緊張地注視著城外。
城內的百姓們也逐漸意識到事態的嚴峻,紛紛躲在家中,閉門不出。
夜幕降臨,東平府城內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巡邏士兵的腳步聲和低聲細語打破了這寧靜。
苗尚高獨自坐在府衙內,緊握著酒杯,目光凝視著窗外,心中充滿了不安。
突然,一名探子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跪倒在地,氣喘籲籲地說道:“報……報知府大人,梁山賊寇……已到達城外,正在列陣!”
苗尚高聞言,心中一緊,手中的酒杯再度摔落在地,但他強忍住內心的恐懼,沉聲問道:“梁山賊寇的陣勢如何?”
探子跪在地上,聲音顫抖:“梁山賊寇……人數眾多,陣勢嚴整,旗幟飄揚,氣勢磅礴……”
話音未落,門外突然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戰鼓聲,伴隨著廝殺的呐喊聲,仿佛要將整個東平府吞沒。
苗尚高猛地站起身,心中一片冰涼,但他依舊咬牙切齒地說道:“傳令下去,全城戒備,準備迎敵!”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聲冷峻而堅定的喊聲:“知府大人,梁山賊寇已兵臨城下,我們已做好準備,誓死守衛東平府!”
苗尚高聞言,心中一絲絕望閃過,但隨即被堅定的信念取代。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點了點頭,口中卻說出了一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來人,傳令姚都監,務必守住城門,我們東平府,決不能落入梁山賊寇之手!”震天的戰鼓聲如悶雷滾滾,自遠而近,沉悶地敲擊在東平府每一個人的心頭。
馬蹄聲如急雨般密集,裹挾著肅殺之氣,仿佛無形的巨浪,拍打著東平府搖搖欲墜的城牆。
梁山大軍,到了!
晁雄征身披銀甲,胯下照夜玉獅子噴吐著白霧,他手持龍吟槍,遙指東平府城樓,英姿勃發,宛若天神下凡。
身後,梁山好漢們旌旗招展,刀槍林立,如一片黑色的鋼鐵森林,緩緩向前推進。
“孫立。”晁雄征沉聲下令,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的耳中。
“末將在!”孫立策馬而出,聲如洪鍾。
他身著鎖子黃金甲,手提烏纓長槍,威風凜凜,如同一尊鐵塔。
“你率領本部人馬,堵住東門。”
“單廷圭。”
“末將在!”單廷圭應聲而出,他手持一杆黑纓槍,麵容冷峻,眼神銳利如鷹。
“你率本部人馬,堵住西門。”
“魏定國。”
“末將在!”魏定國縱馬而出,他手持一杆火焰槍,渾身散發著一股熾熱的氣息,仿佛一團燃燒的火焰。
“你率領本部人馬,堵住北門。”
“得令!”三人齊聲應道,聲震雲霄。
三員大將,各自領命,率領本部兵馬,如三支離弦的利箭,向著東平府的三個方向疾馳而去。
馬蹄踏處,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仿佛三條黑色的巨龍,將東平府團團圍住。
梁山主力大軍,則在晁雄征的帶領下,緩緩推進至南門外。
一時間,東平府南門外,旌旗蔽日,刀槍如林。
梁山軍士卒們,或手持長槍,或肩扛大刀,或身背弓箭,一個個精神抖擻,殺氣騰騰。
晁雄征抬頭望去,隻見東平府城牆高聳,城門緊閉,城牆上影影綽綽,站滿了守城的士兵。
但這些士兵,大多麵露懼色,手持兵器的手,也在微微顫抖。
城牆之上,指揮使早已嚇得麵無人色,雙腿如同篩糠一般,若不是身邊的親兵扶著,恐怕早已癱倒在地。
他顫巍巍地指著城下,聲音嘶啞地喊道:“快……快去稟報知府大人……梁山賊寇……已經兵臨城下了!”
府衙之內,苗尚高早已亂了方寸。
他如同一隻無頭蒼蠅般在房間裏亂轉,口中念念有詞:“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他平日裏作威作福,欺壓百姓,全靠著手中的權勢和姚剛這員猛將。
如今梁山大軍壓境,他心中的恐懼,早已將他平日裏的威風掃蕩得一幹二淨。
“報——”一名探子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跪倒在地,顫聲說道:“稟……稟大人,梁山賊寇……已在南門外列陣!”
苗尚高聞言,如遭雷擊,身子一晃,險些跌倒。
他一把抓住那探子的衣領,聲嘶力竭地吼道:“你……你說什麽?列陣?他們……他們有多少人馬?”
那探子被苗尚高嚇得魂飛魄散,結結巴巴地說道:“小……小的……小的不知……隻看到……黑壓壓的一片……數……數不清……”
苗尚高頹然地鬆開手,跌坐在椅子上,麵如死灰。
他不敢想象,梁山大軍攻破城池後,自己會是什麽下場。
“姚都監呢?姚都監在哪裏?”苗尚高突然想起了姚剛,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迴……迴大人,姚都監……已在城牆上督戰。”一名家丁顫聲答道。
“好!好!好!”苗尚高連說三個“好”字,仿佛心中的恐懼,也減輕了幾分,“有姚都監在,東平府定能守住!”
苗尚高心中雖然害怕,但他絕不敢親自登上城牆。
他害怕看到梁山軍那排山倒海的氣勢,更害怕被流矢射中,丟了性命。
所以他選擇躲在府衙之中,坐立不安的祈禱。
東平府城頭,姚剛一身戎裝,站在城垛之後,冷靜的觀察著城下,看著梁山兵馬,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
他雙目如電,緊緊盯著城下的梁山軍陣。
隻見梁山軍陣中,前排的士卒,大多身穿緋色衣甲,頭戴範陽氈帽,手持各式各樣的兵器,一個個麵黃肌瘦,神情萎靡。
“哼,一群烏合之眾!”姚剛冷哼一聲,
他一眼就看出,這些身穿緋色衣甲的士卒,並非梁山的主力,而是朝廷的俘虜。
這些俘虜,被梁山強行收編,戰鬥力可想而知。
“傳令下去,弓箭手準備!”姚剛沉聲下令。
城牆上的弓箭手,聞令而動,紛紛張弓搭箭,瞄準了城下的梁山軍。
“大人,這些……這些都是朝廷的俘虜啊,我們……我們真的要放箭嗎?”指揮使顫聲問道,聲音中充滿了猶豫和不安。
“俘虜?”姚剛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他們現在是梁山的賊寇!是對東平府的威脅!是對大宋的背叛!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指揮使被姚剛的眼神嚇得一哆嗦,不敢再多言。
“放箭!”姚剛一聲令下,城牆上的弓箭手,萬箭齊發。
密集的箭雨,如同蝗蟲過境一般,向著城下的梁山軍傾瀉而下。
然而,讓姚剛意外的是,這些身穿緋色衣甲的俘虜,並沒有像他想象中那樣,四散奔逃,潰不成軍。
他們雖然害怕,雖然恐懼,但卻沒有一個人後退。
因為,在他們的身後,是梁山軍的督戰隊。
這些督戰隊,手持鋼刀,麵無表情,眼神冰冷。
任何敢於後退的俘虜,都會被他們毫不留情地斬殺。
“殺!”
“衝啊!”
“殺進東平府,活捉苗尚高!”
在督戰隊的威逼下,這些俘虜,不得不硬著頭皮,向著東平府城牆衝去。
箭雨,在他們中間穿梭,不斷有人倒下,發出淒厲的慘叫。
但更多的人,卻在同伴的屍體上,繼續前進。
“大人,這些俘虜……他們……他們不怕死!”指揮使驚恐地喊道。
姚剛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他沒有想到,這些俘虜,竟然如此悍不畏死。
“哼,就算他們不怕死,又能如何?”姚剛冷哼一聲,“傳令下去,準備滾木礌石!”
城牆上的守軍,聞令而動,將早已準備好的滾木礌石,向著城下推去。
巨大的滾木礌石,帶著唿嘯的風聲,從城牆上滾落,砸向那些正在攀爬雲梯的俘虜。
一時間,慘叫聲,哀嚎聲,響徹雲霄。
但即便如此,那些俘虜,依然沒有停止進攻。
他們前仆後繼,奮勇向前,仿佛一群不知疲倦的螞蟻,誓要將東平府這塊巨大的蛋糕,啃噬幹淨。
姚剛看著城下慘烈的景象,心中卻湧起了一股莫名的興奮。
他舔了舔嘴唇,
“大人,這些俘虜……實在太難纏了,我們……我們是不是……是不是該出城迎敵?”指揮使小心翼翼地問道。
“出城迎敵?”姚剛冷笑一聲,“你瘋了嗎?梁山賊寇,詭計多端,我們出城,豈不是正中他們的下懷?”
“可是……可是大人,如果我們一直固守城池,遲早會被他們攻破的啊!”指揮使焦急地說道。
“誰說我們要一直固守城池?”姚剛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我們不出城,不代表我們不能打敗他們!”
“大人……您的意思是……”指揮使一臉疑惑。
“傳我命令,”姚剛湊近指揮使耳邊,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點齊五百精兵,悄悄打開城門……”
他心中暗自叫苦,這府尹大人喜怒無常,稍有不順心便拿他們這些下屬撒氣,真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正當苗尚高戰戰兢兢地應付著錢主簿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爹!爹!不好了!”苗衙內慌慌張張地衝了進來,臉色煞白,發髻散亂,平日裏油頭粉麵的模樣蕩然無存,活像一隻受驚的鵪鶉。
“慌什麽!沒看到我正跟錢主簿談正事嗎?成何體統!”苗尚高嗬斥道,心中卻也咯噔一下,自己這兒子平日裏雖然不著調,但也沒這麽失態過,莫非出了什麽大事?
苗衙內顧不得許多,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爹……我……我看上了李家莊李慰家的那個小娘子……羞花……我……我想……”
“這有什麽大不了的?”苗尚高一聽,頓時鬆了口氣,還以為是什麽天塌下來的大事,原來是看上了哪家的小娘子。
這種事,他這寶貝兒子可沒少幹,哪次不是手到擒來?
“看上了就搶過來便是,何必如此慌張?”
“可是……可是那小娘子烈性得很,死活不從,還……還咬了我一口!”苗衙內指著自己手背上深深的牙印,委屈巴巴地說道。
苗尚高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一拍桌子怒吼道:“反了她了!一個賤民,竟敢傷我兒!來人,給我把李家莊圍了,把那小娘子給我抓來,不,把李慰一家都給我抓來!”
“爹……還有……”苗衙內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還有什麽?快說!”苗尚高不耐煩地催促道。
“還有……還有個叫苟昌的,說是被李家莊趕出來的,他……他攛掇我……說……”苗衙內支支吾吾,不敢再說下去。
“說!吞吞吐吐的像什麽樣子!”
“他說……他說那羞花是天香國色,世間罕有,還說……還說隻要我能得到她,定能夜夜笙歌,快活似神仙……”苗衙內終於鼓起勇氣,將苟昌的話說了出來。
苗尚高一聽,眼睛都直了,他這輩子最好女色,一聽“天香國色”四個字,頓時心癢難耐,恨不得立刻將那羞花抓到自己麵前。
“好!好!好!這個苟昌,算他識相!等我玩膩了那小娘子,定要好好賞他!”苗尚高獰笑著說道,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幾日後,李家莊被抄家,李慰一家被關入大牢,家產盡數充公。
苗尚高得了李家的家財,又強占了羞花,日日笙歌,夜夜歡娛,好不得意。
整個東平府,在他的統治下,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而這一切,都落入了梁山好漢的眼中。
這一日,晴空萬裏,豔陽高照。
東平府的城牆上,守城的士兵們百無聊賴地打著哈欠,有的靠在牆垛上打盹,有的則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閑聊。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寧靜。
“報——!”
一名探子飛奔而來,滾鞍下馬,連滾帶爬地衝向城門,聲音嘶啞地喊道:“報——!梁山……梁山賊寇……兵臨城下!”
城牆上的士兵們頓時炸開了鍋,一個個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地拿起兵器,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快……快去稟報知府大人!”一名指揮使模樣的軍官強自鎮定,聲嘶力竭地吼道。
消息很快傳到了府衙,苗尚高正摟著羞花飲酒作樂,聽到稟報,手中的酒杯“啪”的一聲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他猛地推開懷中的美人,臉色煞白,聲音顫抖地問道:“你……你說什麽?梁山賊寇……兵臨城下?”
“是……是的大人,千真萬確!小的親眼所見,梁山的大旗就在城外,黑壓壓的一片,少說也……也有數萬之眾!”那探子跪在地上,渾身顫抖,連頭都不敢抬。
“這……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苗尚高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在房間裏團團亂轉。
他平日裏作威作福,欺壓百姓,哪裏見過這等陣仗?
“爹,快跑吧!再不跑就來不及了!”苗衙內也嚇得魂飛魄散,拉著苗尚高的衣袖,哭喊道。
“跑?往哪跑?東平府是我的地盤,我能跑到哪去?”苗尚高六神無主,喃喃自語。
他猛地抓住那探子的衣領,厲聲問道:“梁山賊寇有多少人馬?領兵的是何人?”
“小的……小的不知……隻看到黑壓壓的一片,數不清……領兵的……好像是……是……”探子嚇得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
“是什麽?快說!”苗尚高怒吼道,雙眼通紅,狀若瘋狂。
“好像是……及時雨宋江……還有那個……晁……晁……”探子渾身一震,終於想起了幾個關鍵的名字。
苗尚高聽到“晁”字, 頓時眼前一黑,險些暈倒。
“快!快去請姚都監!快去!”苗尚高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聲嘶力竭地喊道。
苗尚高聽到“晁”字,頓時眼前一黑,險些暈倒。
他強忍住內心的恐懼,深吸一口氣,大聲吼道:“快!快去請姚都監!快去!”屋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幾秒鍾的寂靜後,一個家丁應聲而動,慌忙跑出去。
苗尚高的心就像被蜂窩紮了一般,劇痛難忍。
他知道晁家的力量,尤其是晁家的少莊主晁雄征,雖然他隻是一個小小的知府,但對於晁家的威懾力,他深有體會。
他不知如何是好,隻能寄希望於姚剛能夠抵擋住梁山的強敵。
不一會兒,姚剛匆匆趕到府衙。
他身材魁梧,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武之氣,雖然內心也有些緊張,但麵上卻顯得鎮定自若。
苗尚高見到姚剛,如同見到了救星,急忙迎上前去,拉著他的手,語無倫次地說道:“姚……姚都監,你……你來了!梁山賊寇……兵臨城下,這……這該如何是好?”
姚剛的目光掃過四周,見文官們一個個麵如土色,心中暗自冷笑。
這些平日裏隻會拍馬屁、貪圖享樂的文官,到了緊要關頭,一個個都成了廢物。
他鎮定地說道:“府尹大人勿需驚慌,我早已做好了準備。梁山賊寇雖然人數眾多,但未必就攻得破東平府。”
苗尚高聞言,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慌忙問道:“姚都監,你有何打算?快快說來!”
姚剛點點頭,語氣堅定:“大人,我已下令加固城門,增派守衛,城牆上也布置了弓箭手和石塊。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堅守城池,梁山賊寇斷然無法攻破東平府。”
苗尚高的心中稍安,但仍有些不放心,問道:“可……可是梁山賊寇中有宋江和晁雄征,他們可是智勇雙全,不可小覷啊!”
姚剛微微一笑,拍了拍苗尚高的肩膀,安慰道:“大人不必過於擔心,宋江和晁雄征雖然厲害,但梁山賊寇並無攻城利器,一味強攻對我們不利。隻要我們堅守不退,他們也無計可施。更何況,我已安排城內兵力,即使他們攻破一兩處,也難以長驅直入。”
苗尚高聽後,心中大定,點了點頭,轉頭對身邊的文官們吼道:“都聽到了嗎?姚都監說得好,我們隻要堅守城池,梁山賊寇不足為懼!你們都給我打起精神來,誰敢臨陣脫逃,軍法不容!”
文官們雖心中恐懼,但見苗尚高態度堅決,也隻能硬著頭皮應和。
一時間,府衙內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每個人的臉色都變得嚴肅而凝重。
苗尚高見文官們總算鎮定了些,又對姚剛說道:“姚都監,你立即去城牆上督戰,務必確保城門堅固,守衛無懈可擊。我則在這裏調度兵力,確保城內秩序。”
姚剛點頭應道:“大人放心,我一定守好東平府。”說罷,他大步流星地向城門走去,身後的士兵們也跟著魚貫而出。
苗尚高目送姚剛離去,心中稍感安心,但依舊憂慮重重。
他轉頭對身邊的家丁下令:“快,關閉東平府所有城門,加強巡邏,嚴禁百姓隨意走動。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違者嚴懲不貸!”
家丁們應聲而動,迅速傳達命令。
不一會兒,東平府的城門紛紛關閉,城牆上到處是手持兵器的士兵,緊張地注視著城外。
城內的百姓們也逐漸意識到事態的嚴峻,紛紛躲在家中,閉門不出。
夜幕降臨,東平府城內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巡邏士兵的腳步聲和低聲細語打破了這寧靜。
苗尚高獨自坐在府衙內,緊握著酒杯,目光凝視著窗外,心中充滿了不安。
突然,一名探子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跪倒在地,氣喘籲籲地說道:“報……報知府大人,梁山賊寇……已到達城外,正在列陣!”
苗尚高聞言,心中一緊,手中的酒杯再度摔落在地,但他強忍住內心的恐懼,沉聲問道:“梁山賊寇的陣勢如何?”
探子跪在地上,聲音顫抖:“梁山賊寇……人數眾多,陣勢嚴整,旗幟飄揚,氣勢磅礴……”
話音未落,門外突然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戰鼓聲,伴隨著廝殺的呐喊聲,仿佛要將整個東平府吞沒。
苗尚高猛地站起身,心中一片冰涼,但他依舊咬牙切齒地說道:“傳令下去,全城戒備,準備迎敵!”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聲冷峻而堅定的喊聲:“知府大人,梁山賊寇已兵臨城下,我們已做好準備,誓死守衛東平府!”
苗尚高聞言,心中一絲絕望閃過,但隨即被堅定的信念取代。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點了點頭,口中卻說出了一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來人,傳令姚都監,務必守住城門,我們東平府,決不能落入梁山賊寇之手!”震天的戰鼓聲如悶雷滾滾,自遠而近,沉悶地敲擊在東平府每一個人的心頭。
馬蹄聲如急雨般密集,裹挾著肅殺之氣,仿佛無形的巨浪,拍打著東平府搖搖欲墜的城牆。
梁山大軍,到了!
晁雄征身披銀甲,胯下照夜玉獅子噴吐著白霧,他手持龍吟槍,遙指東平府城樓,英姿勃發,宛若天神下凡。
身後,梁山好漢們旌旗招展,刀槍林立,如一片黑色的鋼鐵森林,緩緩向前推進。
“孫立。”晁雄征沉聲下令,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的耳中。
“末將在!”孫立策馬而出,聲如洪鍾。
他身著鎖子黃金甲,手提烏纓長槍,威風凜凜,如同一尊鐵塔。
“你率領本部人馬,堵住東門。”
“單廷圭。”
“末將在!”單廷圭應聲而出,他手持一杆黑纓槍,麵容冷峻,眼神銳利如鷹。
“你率本部人馬,堵住西門。”
“魏定國。”
“末將在!”魏定國縱馬而出,他手持一杆火焰槍,渾身散發著一股熾熱的氣息,仿佛一團燃燒的火焰。
“你率領本部人馬,堵住北門。”
“得令!”三人齊聲應道,聲震雲霄。
三員大將,各自領命,率領本部兵馬,如三支離弦的利箭,向著東平府的三個方向疾馳而去。
馬蹄踏處,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仿佛三條黑色的巨龍,將東平府團團圍住。
梁山主力大軍,則在晁雄征的帶領下,緩緩推進至南門外。
一時間,東平府南門外,旌旗蔽日,刀槍如林。
梁山軍士卒們,或手持長槍,或肩扛大刀,或身背弓箭,一個個精神抖擻,殺氣騰騰。
晁雄征抬頭望去,隻見東平府城牆高聳,城門緊閉,城牆上影影綽綽,站滿了守城的士兵。
但這些士兵,大多麵露懼色,手持兵器的手,也在微微顫抖。
城牆之上,指揮使早已嚇得麵無人色,雙腿如同篩糠一般,若不是身邊的親兵扶著,恐怕早已癱倒在地。
他顫巍巍地指著城下,聲音嘶啞地喊道:“快……快去稟報知府大人……梁山賊寇……已經兵臨城下了!”
府衙之內,苗尚高早已亂了方寸。
他如同一隻無頭蒼蠅般在房間裏亂轉,口中念念有詞:“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他平日裏作威作福,欺壓百姓,全靠著手中的權勢和姚剛這員猛將。
如今梁山大軍壓境,他心中的恐懼,早已將他平日裏的威風掃蕩得一幹二淨。
“報——”一名探子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跪倒在地,顫聲說道:“稟……稟大人,梁山賊寇……已在南門外列陣!”
苗尚高聞言,如遭雷擊,身子一晃,險些跌倒。
他一把抓住那探子的衣領,聲嘶力竭地吼道:“你……你說什麽?列陣?他們……他們有多少人馬?”
那探子被苗尚高嚇得魂飛魄散,結結巴巴地說道:“小……小的……小的不知……隻看到……黑壓壓的一片……數……數不清……”
苗尚高頹然地鬆開手,跌坐在椅子上,麵如死灰。
他不敢想象,梁山大軍攻破城池後,自己會是什麽下場。
“姚都監呢?姚都監在哪裏?”苗尚高突然想起了姚剛,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迴……迴大人,姚都監……已在城牆上督戰。”一名家丁顫聲答道。
“好!好!好!”苗尚高連說三個“好”字,仿佛心中的恐懼,也減輕了幾分,“有姚都監在,東平府定能守住!”
苗尚高心中雖然害怕,但他絕不敢親自登上城牆。
他害怕看到梁山軍那排山倒海的氣勢,更害怕被流矢射中,丟了性命。
所以他選擇躲在府衙之中,坐立不安的祈禱。
東平府城頭,姚剛一身戎裝,站在城垛之後,冷靜的觀察著城下,看著梁山兵馬,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
他雙目如電,緊緊盯著城下的梁山軍陣。
隻見梁山軍陣中,前排的士卒,大多身穿緋色衣甲,頭戴範陽氈帽,手持各式各樣的兵器,一個個麵黃肌瘦,神情萎靡。
“哼,一群烏合之眾!”姚剛冷哼一聲,
他一眼就看出,這些身穿緋色衣甲的士卒,並非梁山的主力,而是朝廷的俘虜。
這些俘虜,被梁山強行收編,戰鬥力可想而知。
“傳令下去,弓箭手準備!”姚剛沉聲下令。
城牆上的弓箭手,聞令而動,紛紛張弓搭箭,瞄準了城下的梁山軍。
“大人,這些……這些都是朝廷的俘虜啊,我們……我們真的要放箭嗎?”指揮使顫聲問道,聲音中充滿了猶豫和不安。
“俘虜?”姚剛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他們現在是梁山的賊寇!是對東平府的威脅!是對大宋的背叛!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指揮使被姚剛的眼神嚇得一哆嗦,不敢再多言。
“放箭!”姚剛一聲令下,城牆上的弓箭手,萬箭齊發。
密集的箭雨,如同蝗蟲過境一般,向著城下的梁山軍傾瀉而下。
然而,讓姚剛意外的是,這些身穿緋色衣甲的俘虜,並沒有像他想象中那樣,四散奔逃,潰不成軍。
他們雖然害怕,雖然恐懼,但卻沒有一個人後退。
因為,在他們的身後,是梁山軍的督戰隊。
這些督戰隊,手持鋼刀,麵無表情,眼神冰冷。
任何敢於後退的俘虜,都會被他們毫不留情地斬殺。
“殺!”
“衝啊!”
“殺進東平府,活捉苗尚高!”
在督戰隊的威逼下,這些俘虜,不得不硬著頭皮,向著東平府城牆衝去。
箭雨,在他們中間穿梭,不斷有人倒下,發出淒厲的慘叫。
但更多的人,卻在同伴的屍體上,繼續前進。
“大人,這些俘虜……他們……他們不怕死!”指揮使驚恐地喊道。
姚剛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他沒有想到,這些俘虜,竟然如此悍不畏死。
“哼,就算他們不怕死,又能如何?”姚剛冷哼一聲,“傳令下去,準備滾木礌石!”
城牆上的守軍,聞令而動,將早已準備好的滾木礌石,向著城下推去。
巨大的滾木礌石,帶著唿嘯的風聲,從城牆上滾落,砸向那些正在攀爬雲梯的俘虜。
一時間,慘叫聲,哀嚎聲,響徹雲霄。
但即便如此,那些俘虜,依然沒有停止進攻。
他們前仆後繼,奮勇向前,仿佛一群不知疲倦的螞蟻,誓要將東平府這塊巨大的蛋糕,啃噬幹淨。
姚剛看著城下慘烈的景象,心中卻湧起了一股莫名的興奮。
他舔了舔嘴唇,
“大人,這些俘虜……實在太難纏了,我們……我們是不是……是不是該出城迎敵?”指揮使小心翼翼地問道。
“出城迎敵?”姚剛冷笑一聲,“你瘋了嗎?梁山賊寇,詭計多端,我們出城,豈不是正中他們的下懷?”
“可是……可是大人,如果我們一直固守城池,遲早會被他們攻破的啊!”指揮使焦急地說道。
“誰說我們要一直固守城池?”姚剛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我們不出城,不代表我們不能打敗他們!”
“大人……您的意思是……”指揮使一臉疑惑。
“傳我命令,”姚剛湊近指揮使耳邊,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點齊五百精兵,悄悄打開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