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勝抹了一把臉上的水漬,轉頭看向韓存保,鄭重道:“韓將軍,如今勝負已分,還望將軍信守承諾,輔佐太子,一同為大梁效力!”
韓存保苦笑一聲,搖了搖頭:“關將軍說笑了,我韓存保世受皇恩,豈能做出這等不忠不義之事?今日一戰,我已盡力,敗於將軍之手,無話可說。隻求速死,以全我忠義之名!”
晁雄征聞言,心中一凜。
他策馬上前,沉聲道:“韓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執拗?如今我大梁兵強馬壯,勢不可擋,宋廷氣數已盡。將軍何不棄暗投明,共創大業?”
韓存保猛地抬頭,目光灼灼地盯著晁雄征,語氣堅定:“太子殿下,我韓存保寧死不降!我已做好赴死的準備,還請殿下成全!”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三人都沉默不語。
關勝看了看韓存保,又看了看晁雄征,忽然開口道:“韓將軍,既然如此,你我二人不妨再分個勝負!若我輸了,任憑將軍處置;若將軍輸了,便答應歸順大梁,如何?”
韓存保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很快便被決然取代:“好!就依關將軍所言!”
說罷,兩人走到一旁空地,互相抱住對方的腰,腳下用力,如同孩童般摔跤起來。
晁雄征見狀,不由愣住。
這兩人,一個是威震一方的猛將,一個是宋軍名將,此刻卻像小孩子一樣扭打在一起,場麵說不出的滑稽。
他正看得出神,忽然聽到“砰”的一聲,韓存保被關勝重重地摔在地上。
關勝一把抓住韓存保的胳膊,將他從地上拉了起來,“韓將軍,承讓了。”
韓存保喘著粗氣,臉色漲紅,卻一言不發。
關勝見狀,微微一笑,手臂用力,將韓存保推了出去……
關勝推著韓存保踉蹌後退,韓存保咬緊牙關,雙腳死死抵住地麵,粗重的喘息聲在空氣中迴蕩。
他額頭上青筋暴起,汗珠順著鬢角滑落,在陽光下閃著晶瑩的光。
關勝年輕力壯,攻勢如潮,韓存保雖經驗老道,卻漸漸體力不支。
兩人腳下塵土飛揚,枯草被踏成齏粉,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泥土氣息。
僵持片刻,關勝突然變招,左腳猛地一勾,將韓存保的右腿絆住。
韓存保重心失衡,驚唿一聲,仰麵摔倒。
塵土彌漫中,隻聽得“砰”的一聲悶響,韓存保重重地摔在地上。
他隻覺後背火辣辣的疼,眼前金星亂冒,耳邊嗡嗡作響,一時間竟無法起身。
關勝見狀,並未乘勝追擊,而是上前一步,伸手將韓存保拉了起來。
“韓將軍,承讓了。”關勝的聲音依舊洪亮,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韓存保掙紮著站起身,隻覺得渾身酸痛,雙腿如同灌了鉛一般沉重。
他抬頭看向關勝,目光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不甘、無奈、欽佩……
最終,所有的情緒都化作一聲長歎。
“太子殿下……”韓存保轉身麵向晁雄征,深吸一口氣,拱手道,“末將韓存保,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關勝見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晁雄征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翻身下馬,走到韓存保麵前,伸手扶住他的手臂,沉聲道:“韓將軍,你能歸順大梁,實乃我朝之幸!從今往後,你我便是兄弟,共創大業!”
韓存保抬頭看向晁雄征,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他沉聲道:“殿下……”
晁雄征看著韓存保,朗聲道:“我大梁得此猛將,實乃幸事。隻是這濕寒之地,久留恐染風寒,不若迴營再做商議。”關勝和韓存保聽了,皆點頭稱是。
眾將士聽聞,也紛紛響應,眼神中滿是對迴營休整的期待。
三人迴到戰場上,隻見屍橫遍野,硝煙還未散盡。
大梁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眾將看到晁雄征等人歸來,趕忙迎了上去。
李逵眼睛最尖,瞅見關勝和韓存保灰頭土臉的模樣,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那笑聲如同洪鍾一般,在戰場上迴蕩,其他人也跟著笑了起來,原本緊張壓抑的氛圍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林衝上前一步,抱拳道:“殿下,如今我軍士氣正盛,是否要強攻宋營?”晁雄征目光掃過疲憊的將士,又看了看被押著的俘虜,緩緩說道:“不可。將士們激戰許久,已疲憊不堪,且這些俘虜若此時生了異心,恐生變數。”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眾將聽了,皆欽佩地點頭。
就在晁雄征下達收兵命令時,唿延灼皺了皺眉頭,似乎有話要說,但欲言又止。
晁雄征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細節,卻未作聲,隻是看了唿延灼一眼,便轉身向營帳走去。
眾人有序地開始收兵迴營,而唿延灼望著宋軍的方向,暗暗握緊了拳頭。
唿延灼見晁雄征要收兵,終究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擔憂,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殿下,宋軍雖敗,但尚未傷筋動骨,此刻潰兵四散,若讓他們收攏殘兵,重整旗鼓,恐成後患!”
晁雄征停下腳步,目光如炬,他深知斬草除根的道理,但眼下大梁將士確實疲憊,若強行追擊,恐怕得不償失。
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唿延灼身上,又掃過一旁的花榮,心中已有決斷。
“唿延將軍,花榮將軍。”晁雄征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二人耳中,“命你二人各率本部兵馬,銜尾追殺宋軍潰兵,務必擴大戰果,使其無力反撲!”
唿延灼和花榮聞言,精神一震,立刻抱拳領命:“末將遵命!”二人早已躍躍欲試,此刻得了軍令,立刻翻身上馬,率領本部兵馬,如離弦之箭般衝向宋軍潰逃的方向。
其餘將領則按照晁雄征的命令,開始驅趕俘虜迴營。
此戰大梁軍大獲全勝,俘虜宋軍兩萬餘人。
俘虜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在刀槍的逼迫下,緩緩走向大梁軍營。
雖然人數眾多,但在大梁軍的嚴密看管下,秩序井然,沒有發生任何騷亂。
與此同時,宋營之中,一片愁雲慘淡。
李從吉等人圍在蔡攸的床榻前,看著麵色蒼白的蔡攸,心中焦慮萬分。
“蔡大人,您感覺怎麽樣?”李從吉語氣關切,眼神中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蔡攸強撐著坐起身,咳嗽兩聲,虛弱地說道:“多謝節度使關心,老夫暫時無礙。隻是……梁山賊寇勢如破竹,我軍此戰大敗,恐其再次來犯啊!”
李從吉臉色陰沉,他何嚐不明白蔡攸的擔憂?
梁山軍的戰鬥力遠超他的預料,若再次來襲,鄆城恐怕難以抵擋。
但他身為節度使,絕不能自亂陣腳。
“蔡大人放心,鄆城乃是戰略要地,朝廷絕不會坐視不理。”李從吉沉聲道,“如今之計,唯有堅守待援,等待朝廷的援軍到來!”
蔡攸聞言,輕輕歎了口氣,他知道李從吉所言有理,但心中卻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他抬頭看向李從吉,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將話咽了迴去。
李從吉見狀,拍了拍蔡攸的肩膀,安慰道:“蔡大人好好休息,一切有我。”說完,他轉身走出營帳,臉色卻變得愈發凝重。
“節度使大人,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身旁的親兵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從吉停下腳步,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那裏,梁山水泊的方向,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傳令下去,加緊防守,切不可掉以輕心!”李從吉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仿佛在壓抑著內心的恐懼。
“是!”親兵領命而去。
李從吉依舊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仿佛一尊雕塑。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打斷了他的思緒。
“報!劉夢龍將軍率領水軍,已抵達梁山水泊!”
李從吉聞言,猛地抬起頭,
“快,帶我去見劉將軍!”他迫不及待地說道,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可當他看到親兵吞吞吐吐的樣子,他的心又沉入了穀底,“怎麽,難道有什麽問題嗎?”
韓存保苦笑一聲,搖了搖頭:“關將軍說笑了,我韓存保世受皇恩,豈能做出這等不忠不義之事?今日一戰,我已盡力,敗於將軍之手,無話可說。隻求速死,以全我忠義之名!”
晁雄征聞言,心中一凜。
他策馬上前,沉聲道:“韓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執拗?如今我大梁兵強馬壯,勢不可擋,宋廷氣數已盡。將軍何不棄暗投明,共創大業?”
韓存保猛地抬頭,目光灼灼地盯著晁雄征,語氣堅定:“太子殿下,我韓存保寧死不降!我已做好赴死的準備,還請殿下成全!”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三人都沉默不語。
關勝看了看韓存保,又看了看晁雄征,忽然開口道:“韓將軍,既然如此,你我二人不妨再分個勝負!若我輸了,任憑將軍處置;若將軍輸了,便答應歸順大梁,如何?”
韓存保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很快便被決然取代:“好!就依關將軍所言!”
說罷,兩人走到一旁空地,互相抱住對方的腰,腳下用力,如同孩童般摔跤起來。
晁雄征見狀,不由愣住。
這兩人,一個是威震一方的猛將,一個是宋軍名將,此刻卻像小孩子一樣扭打在一起,場麵說不出的滑稽。
他正看得出神,忽然聽到“砰”的一聲,韓存保被關勝重重地摔在地上。
關勝一把抓住韓存保的胳膊,將他從地上拉了起來,“韓將軍,承讓了。”
韓存保喘著粗氣,臉色漲紅,卻一言不發。
關勝見狀,微微一笑,手臂用力,將韓存保推了出去……
關勝推著韓存保踉蹌後退,韓存保咬緊牙關,雙腳死死抵住地麵,粗重的喘息聲在空氣中迴蕩。
他額頭上青筋暴起,汗珠順著鬢角滑落,在陽光下閃著晶瑩的光。
關勝年輕力壯,攻勢如潮,韓存保雖經驗老道,卻漸漸體力不支。
兩人腳下塵土飛揚,枯草被踏成齏粉,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泥土氣息。
僵持片刻,關勝突然變招,左腳猛地一勾,將韓存保的右腿絆住。
韓存保重心失衡,驚唿一聲,仰麵摔倒。
塵土彌漫中,隻聽得“砰”的一聲悶響,韓存保重重地摔在地上。
他隻覺後背火辣辣的疼,眼前金星亂冒,耳邊嗡嗡作響,一時間竟無法起身。
關勝見狀,並未乘勝追擊,而是上前一步,伸手將韓存保拉了起來。
“韓將軍,承讓了。”關勝的聲音依舊洪亮,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韓存保掙紮著站起身,隻覺得渾身酸痛,雙腿如同灌了鉛一般沉重。
他抬頭看向關勝,目光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不甘、無奈、欽佩……
最終,所有的情緒都化作一聲長歎。
“太子殿下……”韓存保轉身麵向晁雄征,深吸一口氣,拱手道,“末將韓存保,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關勝見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晁雄征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翻身下馬,走到韓存保麵前,伸手扶住他的手臂,沉聲道:“韓將軍,你能歸順大梁,實乃我朝之幸!從今往後,你我便是兄弟,共創大業!”
韓存保抬頭看向晁雄征,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他沉聲道:“殿下……”
晁雄征看著韓存保,朗聲道:“我大梁得此猛將,實乃幸事。隻是這濕寒之地,久留恐染風寒,不若迴營再做商議。”關勝和韓存保聽了,皆點頭稱是。
眾將士聽聞,也紛紛響應,眼神中滿是對迴營休整的期待。
三人迴到戰場上,隻見屍橫遍野,硝煙還未散盡。
大梁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眾將看到晁雄征等人歸來,趕忙迎了上去。
李逵眼睛最尖,瞅見關勝和韓存保灰頭土臉的模樣,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那笑聲如同洪鍾一般,在戰場上迴蕩,其他人也跟著笑了起來,原本緊張壓抑的氛圍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林衝上前一步,抱拳道:“殿下,如今我軍士氣正盛,是否要強攻宋營?”晁雄征目光掃過疲憊的將士,又看了看被押著的俘虜,緩緩說道:“不可。將士們激戰許久,已疲憊不堪,且這些俘虜若此時生了異心,恐生變數。”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眾將聽了,皆欽佩地點頭。
就在晁雄征下達收兵命令時,唿延灼皺了皺眉頭,似乎有話要說,但欲言又止。
晁雄征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細節,卻未作聲,隻是看了唿延灼一眼,便轉身向營帳走去。
眾人有序地開始收兵迴營,而唿延灼望著宋軍的方向,暗暗握緊了拳頭。
唿延灼見晁雄征要收兵,終究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擔憂,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殿下,宋軍雖敗,但尚未傷筋動骨,此刻潰兵四散,若讓他們收攏殘兵,重整旗鼓,恐成後患!”
晁雄征停下腳步,目光如炬,他深知斬草除根的道理,但眼下大梁將士確實疲憊,若強行追擊,恐怕得不償失。
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唿延灼身上,又掃過一旁的花榮,心中已有決斷。
“唿延將軍,花榮將軍。”晁雄征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二人耳中,“命你二人各率本部兵馬,銜尾追殺宋軍潰兵,務必擴大戰果,使其無力反撲!”
唿延灼和花榮聞言,精神一震,立刻抱拳領命:“末將遵命!”二人早已躍躍欲試,此刻得了軍令,立刻翻身上馬,率領本部兵馬,如離弦之箭般衝向宋軍潰逃的方向。
其餘將領則按照晁雄征的命令,開始驅趕俘虜迴營。
此戰大梁軍大獲全勝,俘虜宋軍兩萬餘人。
俘虜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在刀槍的逼迫下,緩緩走向大梁軍營。
雖然人數眾多,但在大梁軍的嚴密看管下,秩序井然,沒有發生任何騷亂。
與此同時,宋營之中,一片愁雲慘淡。
李從吉等人圍在蔡攸的床榻前,看著麵色蒼白的蔡攸,心中焦慮萬分。
“蔡大人,您感覺怎麽樣?”李從吉語氣關切,眼神中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蔡攸強撐著坐起身,咳嗽兩聲,虛弱地說道:“多謝節度使關心,老夫暫時無礙。隻是……梁山賊寇勢如破竹,我軍此戰大敗,恐其再次來犯啊!”
李從吉臉色陰沉,他何嚐不明白蔡攸的擔憂?
梁山軍的戰鬥力遠超他的預料,若再次來襲,鄆城恐怕難以抵擋。
但他身為節度使,絕不能自亂陣腳。
“蔡大人放心,鄆城乃是戰略要地,朝廷絕不會坐視不理。”李從吉沉聲道,“如今之計,唯有堅守待援,等待朝廷的援軍到來!”
蔡攸聞言,輕輕歎了口氣,他知道李從吉所言有理,但心中卻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他抬頭看向李從吉,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將話咽了迴去。
李從吉見狀,拍了拍蔡攸的肩膀,安慰道:“蔡大人好好休息,一切有我。”說完,他轉身走出營帳,臉色卻變得愈發凝重。
“節度使大人,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身旁的親兵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從吉停下腳步,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那裏,梁山水泊的方向,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傳令下去,加緊防守,切不可掉以輕心!”李從吉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仿佛在壓抑著內心的恐懼。
“是!”親兵領命而去。
李從吉依舊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仿佛一尊雕塑。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打斷了他的思緒。
“報!劉夢龍將軍率領水軍,已抵達梁山水泊!”
李從吉聞言,猛地抬起頭,
“快,帶我去見劉將軍!”他迫不及待地說道,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可當他看到親兵吞吞吐吐的樣子,他的心又沉入了穀底,“怎麽,難道有什麽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