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聲如急雨般敲打著李從吉的心房,他一路疾馳,甲胄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響,額頭上汗珠滾滾而下,卻顧不得擦拭。
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快!
再快些!
務必趕在蔡攸之前,穩住軍心!
然而,當他衝進那頂象征著最高權力的中軍大帳時,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如遭雷擊,瞬間僵在了原地。
沒有想象中運籌帷幄的蔡攸,也沒有焦急等待命令的眾將,隻有一片狼藉,一片觸目驚心的血紅。
幾名身著華麗綢緞,卻已然香消玉殞的美姬,橫七豎八地倒在血泊之中。
她們的臉上還殘留著驚恐與絕望,雙眼圓睜,仿佛在控訴著這突如其來的厄運。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混合著上等熏香燃燒後的殘餘氣息,令人作嘔。
李從吉的胃裏一陣翻江倒海,他強忍著不適,顫抖著聲音問道:“這……這是怎麽迴事?蔡……蔡太尉呢?”
一名親兵哆哆嗦嗦地跪倒在地,聲音裏帶著哭腔:“迴……迴將軍,太尉他……他帶著親衛營……跑了……”
“跑了?!”李從吉隻覺得腦袋“嗡”的一聲,眼前一陣發黑,幾乎要暈厥過去。
他一把揪住那親兵的衣領,聲嘶力竭地吼道:“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那親兵被嚇得魂飛魄散,連連磕頭:“太……太尉他……真的跑了!小的親眼看見,他帶著親衛營,往……往西北方向去了……”
李從吉頹然鬆開手,隻覺得渾身力氣都被抽幹了。
他踉蹌著後退幾步,一屁股跌坐在太師椅上,雙眼無神地望著帳頂,喃喃自語:“完了,全完了……”
他明白,蔡攸這一跑,不僅是拋棄了十幾萬大軍,更是將他李從吉推上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沒有蔡攸的命令,他這個臨時拚湊起來的指揮體係,根本無法服眾。
更何況,蔡攸臨陣脫逃的消息一旦傳開,軍心必然大亂,到時候別說抵擋梁山賊寇,恐怕連維持基本的秩序都難。
而他李從吉,作為蔡攸的親信,此刻又身處中軍大帳,無疑將成為眾矢之的,成為那些驚慌失措、憤怒絕望的士兵們發泄怒火的對象。
他將成為蔡攸的替罪羊,為這場慘敗背負所有的罪責!
想到這裏,李從吉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被亂軍撕成碎片的慘狀,聽到了那些士兵們憤怒的咆哮和咒罵。
不!他不能坐以待斃!他必須想辦法自救!
李從吉猛地站起身來,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恐懼與不安,大步走出中軍大帳。
他要穩住軍心,他要告訴所有的士兵,蔡攸並沒有拋棄他們,他隻是……隻是去搬救兵了!
然而,現實遠比他想象的殘酷。
當他走出大帳,看到的是比帳內更加混亂的景象。
士兵們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哭喊聲、咒罵聲、兵器碰撞聲響成一片。
有人在收拾行囊準備逃跑,有人在搶奪糧草和馬匹,還有人在互相廝殺,爭奪著逃生的機會。
整個軍營,已經徹底失去了控製。
李從吉的心沉到了穀底
他扯著嗓子大喊:“都給我住手!太尉沒有拋棄我們!他隻是去搬救兵了!大家不要亂!不要自相殘殺!”
他的聲音嘶啞而無力,很快就被淹沒在嘈雜的聲浪中。
沒有人聽他的,甚至沒有人注意到他。
幾個眼尖的士兵認出了他,立刻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質問:
“李將軍,太尉呢?太尉去哪兒了?”
“是不是太尉扔下我們自己跑了?”
“我們該怎麽辦?梁山賊寇就要殺過來了!”
“……”
李從吉被問得啞口無言,他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什麽也說不出來。
謊言,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就在這時,一個驚恐的聲音劃破了混亂的夜空:“蔡太尉跑了!他帶著親衛營跑了!他不要我們了!”
這聲音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瞬間引爆了整個軍營。
原本就已混亂不堪的士兵們,此刻徹底陷入了瘋狂。
他們扔掉手中的兵器,四散奔逃,哭喊聲、慘叫聲響徹雲霄。
一些紅了眼的士兵,甚至開始攻擊身邊的同袍,搶奪馬匹和糧草,隻為能夠逃得更快一些。
李從吉呆呆地站在原地,看著眼前這地獄般的景象,心中充滿了絕望和苦澀。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驚恐地喊道:“將軍!不好了!楊太尉他們……他們……”
李從吉猛地迴過神來,一把抓住那親兵的肩膀,厲聲問道:“他們怎麽了?!”
那親兵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他們……他們攔不住了……那些節度使……他們……”
李從吉心中“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一把推開親兵,朝著楊溫等節度使所在的方向望去,隻見……塵土飛揚,人喊馬嘶。
李從吉的目光越過驚慌失措的潰兵,看到楊溫、劉光世、種師道三位節度使正竭力阻攔潰逃的兵潮,卻如同怒海狂濤中的一葉扁舟,隨時可能被傾覆。
他們聲嘶力竭地唿喊著,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卻絲毫無法阻止兵敗如山倒的頹勢。
絕望如同毒蛇般纏繞著李從吉的心髒,他感到一陣窒息。
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了。
與其成為蔡攸的替罪羊,被亂軍撕成碎片,不如另尋出路。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身邊的親兵們高聲喊道:“兄弟們!蔡攸那廝貪生怕死,棄我等而去!我等若繼續追隨他,隻有死路一條!如今之計,唯有投降梁山,方能保全性命!”
此言一出,周圍的親兵們頓時一片嘩然。他們麵麵相覷,
“將軍,這……這如何使得?我等皆是大宋將士,豈能投降反賊?”一名親兵壯著膽子說道。
李從吉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厲聲喝道:“反賊?蔡攸那廝才是真正的反賊!他貪贓枉法,陷害忠良,置我等將士性命於不顧!如今更是臨陣脫逃,將我等拋棄在這等絕境!如此之人,有何顏麵稱之為朝廷命官?!”
他頓了頓,語氣緩和了一些,繼續說道:“梁山晁蓋,義薄雲天,體恤百姓。我等投降梁山,非但不是背叛,反而是棄暗投明!更何況,如今我等已是甕中之鱉,除了投降,還有何路可走?”
他的這番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
親兵們開始竊竊私語,臉上的猶豫之色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希冀。
“將軍所言極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死一搏!”一名親兵高聲喊道。
“我等願追隨將軍!”其他親兵也紛紛表態。
李從吉見狀,心中大定。
他拔出腰間佩劍,指向梁山的方向,高聲喊道:“兄弟們,隨我投降梁山,建功立業!”
“投降梁山!建功立業!”親兵們齊聲高唿,聲震雲霄。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一隊騎兵飛馳而來,為首一人正是大梁的韓存保。
韓存保勒住戰馬,目光掃過李從吉等人,沉聲問道:“爾等可是宋軍將領李從吉?”
李從吉上前一步,抱拳道:“正是末將!”
韓存保翻身下馬,走到李從吉麵前,開門見山地說道:“我乃大梁韓存保,奉太子殿下之命,特來招降將軍!”
李從吉心中暗喜,連忙單膝跪地,朗聲道:“末將李從吉,願率部下歸降大梁,從此效忠太子殿下!”
他身後的親兵們也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唿:“我等願追隨將軍,歸降大梁!”
韓存保滿意地點了點頭,伸手扶起李從吉,說道:“將軍深明大義,實乃我大梁之幸!太子殿下早已恭候多時,請將軍隨我前去拜見!”
李從吉等人跟隨韓存保來到晁雄征的中軍大帳。
帳內,晁雄征高坐帥位,盧俊義、劉唐、花榮、林衝等大將分列兩旁。
氣氛肅穆而莊重。
李從吉等人進入大帳,立刻跪倒在地,齊聲高唿:“末將李從吉,率部下拜見太子殿下!”
晁雄征微微一笑,抬手道:“諸位將軍請起。”
李從吉等人起身,垂手而立。
晁雄征目光炯炯地注視著李從吉,沉聲問道:“李將軍,你為何要投降我大梁?”
李從吉深吸一口氣,將蔡攸臨陣脫逃,以及自己決定投降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向晁雄征稟報了一遍。
晁雄征聽罷,微微頷首,說道:“李將軍深明大義,棄暗投明,實乃我大梁之幸!從今日起,你便是我大梁的將領,希望你能為我大梁效力,建功立業!”
“末將定當竭盡全力,為大梁效犬馬之勞!”李從吉激動地說道。
“好!”晁雄征大聲讚道,“來人,賜座!”
李從吉等人謝恩落座。
帳內的氣氛,從之前的混亂和緊張,逐漸變得有序和平靜。
晁雄征環視眾人,沉聲說道:“如今宋軍大敗,我等應當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李逵身上,沉聲道:“李逵!”
“末將在!”李逵甕聲甕氣地答道。
“你率領本部人馬,追擊潰逃的宋軍……” 晁雄征說到這裏,突然停了下來,眉頭微微皺起。
晁雄征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厲起來:“……但是,不可濫殺無辜!隻可俘虜,不可殺戮!聽明白了嗎?”
李逵一愣,那顆好殺的頭顱頓時耷拉下來,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
他甕聲甕氣地問道:“太子殿下,為何不可殺?那些宋軍都是咱們的敵人,留著他們作甚?”
晁雄征耐心地解釋道:“李逵,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些宋軍士兵,大多都是被朝廷強征入伍的百姓,他們也是受苦之人。我們梁山替天行道,乃是為民除害,豈能濫殺無辜?況且,如今宋廷腐敗,民不聊生,這些士兵對朝廷早已心生不滿。我們若能善待他們,或許能讓他們歸順我大梁,壯大我們的力量。”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更何況,殺俘不祥,有損天和。我們梁山乃是仁義之師,當以德服人,不可恃強淩弱。你若是嗜殺成性,與那殘暴的宋廷又有何異?”
李逵聽了,撓了撓頭,雖然心裏還是有些不痛快,但也不敢違抗晁雄征的命令。
他嘟囔道:“好吧,不殺就不殺……可俺這手癢癢得厲害,總得找點事做吧?”
晁雄征見他這副模樣,不由得啞然失笑。
他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給你一個單獨行動的機會。你可以去追擊那些潰逃的宋軍,但記住,隻能俘虜,不能殺戮。若是讓我知道你違背了我的命令,定斬不饒!”
李逵一聽,頓時喜笑顏開,連連點頭:“多謝太子殿下!俺保證一個不殺,全都抓迴來!”
他說完,轉身就想往外跑。
“慢著!”晁雄征叫住了他,“還有一件事,你給我記住了。你隻可以追擊那些已經放下武器、放棄抵抗的宋軍,若是遇到還在抵抗的,立刻給我迴來,不許戀戰!”
李逵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知道了,知道了!俺又不是傻子!”
說完,他便一溜煙地跑出了大帳,如同一陣黑旋風般消失在夜色中。
盧俊義看著李逵離去的背影,眉頭微皺,對晁雄征說道:“太子殿下,李逵這廝性情暴躁,嗜殺成性,您讓他單獨行動,恐怕……”
晁雄征微微一笑,說道:“盧員外不必擔心,我自有分寸。李逵雖然魯莽,但並非不聽號令之人。我之所以讓他單獨行動,一來是滿足他好戰的性子,二來也是為了磨練他。他若是能經此一役,改掉嗜殺的毛病,將來必成大器。”
盧俊義聽了,這才恍然大悟。
他佩服地說道:“太子殿下深謀遠慮,末將佩服!”
晁雄征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不說他了。花榮!”
“末將在!”花榮上前一步,抱拳道。
“你率領本部馬軍,追擊潰逃的宋軍。記住,隻可俘虜,不可殺戮。盡量多抓一些俘虜迴來,越多越好!”晁雄征沉聲道。
“末將遵命!”花榮領命而去。
“林衝!”晁雄征又看向林衝。
“末將在!”林衝上前一步,抱拳道。
“你率領本部人馬,隨後接應花榮,將俘虜押解迴來。記住,要妥善安置,不得虐待!”晁雄征沉聲道。
“末將遵命!”林衝領命而去。
劉唐看著花榮和林衝相繼領命而去,心中有些羨慕,他忍不住問道:“太子殿下,那我呢?我做什麽?”
晁雄征笑了笑,說道:“劉唐,你且稍安勿躁。你的任務,稍後便知。”
韓存保看著晁雄征有條不紊地安排著一切,心中不由得對這位年輕的太子殿下更加敬佩。
他暗自感歎:“如此年輕,便有如此魄力和謀略,大梁有此明主,何愁不能興盛?”
李從吉等人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原本以為,梁山隻是一群烏合之眾,不成氣候。
可如今看來,梁山的實力和組織,遠超他們的想象。
尤其是這位太子殿下,年紀輕輕,卻有著如此驚人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才能,實在是令人歎為觀止。
他們心中不由得慶幸,幸虧自己及時投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晁雄征見眾人各有思量,便不再多言,隻是靜靜地等待著消息。
夜色漸深,遠處隱隱傳來馬蹄聲和喊殺聲,那是花榮和林衝正在追擊潰逃的宋軍。
而李逵,卻早已不知所蹤。
晁雄征端起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
“這黑廝,今晚怕是要撲個空了……”盧俊義在他身邊低聲道。
“但願如此。”晁雄征緩緩的放下了手中的茶盞,眼神卻看向了大帳門口。
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快!
再快些!
務必趕在蔡攸之前,穩住軍心!
然而,當他衝進那頂象征著最高權力的中軍大帳時,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如遭雷擊,瞬間僵在了原地。
沒有想象中運籌帷幄的蔡攸,也沒有焦急等待命令的眾將,隻有一片狼藉,一片觸目驚心的血紅。
幾名身著華麗綢緞,卻已然香消玉殞的美姬,橫七豎八地倒在血泊之中。
她們的臉上還殘留著驚恐與絕望,雙眼圓睜,仿佛在控訴著這突如其來的厄運。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混合著上等熏香燃燒後的殘餘氣息,令人作嘔。
李從吉的胃裏一陣翻江倒海,他強忍著不適,顫抖著聲音問道:“這……這是怎麽迴事?蔡……蔡太尉呢?”
一名親兵哆哆嗦嗦地跪倒在地,聲音裏帶著哭腔:“迴……迴將軍,太尉他……他帶著親衛營……跑了……”
“跑了?!”李從吉隻覺得腦袋“嗡”的一聲,眼前一陣發黑,幾乎要暈厥過去。
他一把揪住那親兵的衣領,聲嘶力竭地吼道:“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那親兵被嚇得魂飛魄散,連連磕頭:“太……太尉他……真的跑了!小的親眼看見,他帶著親衛營,往……往西北方向去了……”
李從吉頹然鬆開手,隻覺得渾身力氣都被抽幹了。
他踉蹌著後退幾步,一屁股跌坐在太師椅上,雙眼無神地望著帳頂,喃喃自語:“完了,全完了……”
他明白,蔡攸這一跑,不僅是拋棄了十幾萬大軍,更是將他李從吉推上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沒有蔡攸的命令,他這個臨時拚湊起來的指揮體係,根本無法服眾。
更何況,蔡攸臨陣脫逃的消息一旦傳開,軍心必然大亂,到時候別說抵擋梁山賊寇,恐怕連維持基本的秩序都難。
而他李從吉,作為蔡攸的親信,此刻又身處中軍大帳,無疑將成為眾矢之的,成為那些驚慌失措、憤怒絕望的士兵們發泄怒火的對象。
他將成為蔡攸的替罪羊,為這場慘敗背負所有的罪責!
想到這裏,李從吉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被亂軍撕成碎片的慘狀,聽到了那些士兵們憤怒的咆哮和咒罵。
不!他不能坐以待斃!他必須想辦法自救!
李從吉猛地站起身來,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恐懼與不安,大步走出中軍大帳。
他要穩住軍心,他要告訴所有的士兵,蔡攸並沒有拋棄他們,他隻是……隻是去搬救兵了!
然而,現實遠比他想象的殘酷。
當他走出大帳,看到的是比帳內更加混亂的景象。
士兵們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哭喊聲、咒罵聲、兵器碰撞聲響成一片。
有人在收拾行囊準備逃跑,有人在搶奪糧草和馬匹,還有人在互相廝殺,爭奪著逃生的機會。
整個軍營,已經徹底失去了控製。
李從吉的心沉到了穀底
他扯著嗓子大喊:“都給我住手!太尉沒有拋棄我們!他隻是去搬救兵了!大家不要亂!不要自相殘殺!”
他的聲音嘶啞而無力,很快就被淹沒在嘈雜的聲浪中。
沒有人聽他的,甚至沒有人注意到他。
幾個眼尖的士兵認出了他,立刻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質問:
“李將軍,太尉呢?太尉去哪兒了?”
“是不是太尉扔下我們自己跑了?”
“我們該怎麽辦?梁山賊寇就要殺過來了!”
“……”
李從吉被問得啞口無言,他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什麽也說不出來。
謊言,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就在這時,一個驚恐的聲音劃破了混亂的夜空:“蔡太尉跑了!他帶著親衛營跑了!他不要我們了!”
這聲音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瞬間引爆了整個軍營。
原本就已混亂不堪的士兵們,此刻徹底陷入了瘋狂。
他們扔掉手中的兵器,四散奔逃,哭喊聲、慘叫聲響徹雲霄。
一些紅了眼的士兵,甚至開始攻擊身邊的同袍,搶奪馬匹和糧草,隻為能夠逃得更快一些。
李從吉呆呆地站在原地,看著眼前這地獄般的景象,心中充滿了絕望和苦澀。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驚恐地喊道:“將軍!不好了!楊太尉他們……他們……”
李從吉猛地迴過神來,一把抓住那親兵的肩膀,厲聲問道:“他們怎麽了?!”
那親兵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他們……他們攔不住了……那些節度使……他們……”
李從吉心中“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一把推開親兵,朝著楊溫等節度使所在的方向望去,隻見……塵土飛揚,人喊馬嘶。
李從吉的目光越過驚慌失措的潰兵,看到楊溫、劉光世、種師道三位節度使正竭力阻攔潰逃的兵潮,卻如同怒海狂濤中的一葉扁舟,隨時可能被傾覆。
他們聲嘶力竭地唿喊著,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卻絲毫無法阻止兵敗如山倒的頹勢。
絕望如同毒蛇般纏繞著李從吉的心髒,他感到一陣窒息。
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了。
與其成為蔡攸的替罪羊,被亂軍撕成碎片,不如另尋出路。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身邊的親兵們高聲喊道:“兄弟們!蔡攸那廝貪生怕死,棄我等而去!我等若繼續追隨他,隻有死路一條!如今之計,唯有投降梁山,方能保全性命!”
此言一出,周圍的親兵們頓時一片嘩然。他們麵麵相覷,
“將軍,這……這如何使得?我等皆是大宋將士,豈能投降反賊?”一名親兵壯著膽子說道。
李從吉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厲聲喝道:“反賊?蔡攸那廝才是真正的反賊!他貪贓枉法,陷害忠良,置我等將士性命於不顧!如今更是臨陣脫逃,將我等拋棄在這等絕境!如此之人,有何顏麵稱之為朝廷命官?!”
他頓了頓,語氣緩和了一些,繼續說道:“梁山晁蓋,義薄雲天,體恤百姓。我等投降梁山,非但不是背叛,反而是棄暗投明!更何況,如今我等已是甕中之鱉,除了投降,還有何路可走?”
他的這番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
親兵們開始竊竊私語,臉上的猶豫之色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希冀。
“將軍所言極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死一搏!”一名親兵高聲喊道。
“我等願追隨將軍!”其他親兵也紛紛表態。
李從吉見狀,心中大定。
他拔出腰間佩劍,指向梁山的方向,高聲喊道:“兄弟們,隨我投降梁山,建功立業!”
“投降梁山!建功立業!”親兵們齊聲高唿,聲震雲霄。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一隊騎兵飛馳而來,為首一人正是大梁的韓存保。
韓存保勒住戰馬,目光掃過李從吉等人,沉聲問道:“爾等可是宋軍將領李從吉?”
李從吉上前一步,抱拳道:“正是末將!”
韓存保翻身下馬,走到李從吉麵前,開門見山地說道:“我乃大梁韓存保,奉太子殿下之命,特來招降將軍!”
李從吉心中暗喜,連忙單膝跪地,朗聲道:“末將李從吉,願率部下歸降大梁,從此效忠太子殿下!”
他身後的親兵們也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唿:“我等願追隨將軍,歸降大梁!”
韓存保滿意地點了點頭,伸手扶起李從吉,說道:“將軍深明大義,實乃我大梁之幸!太子殿下早已恭候多時,請將軍隨我前去拜見!”
李從吉等人跟隨韓存保來到晁雄征的中軍大帳。
帳內,晁雄征高坐帥位,盧俊義、劉唐、花榮、林衝等大將分列兩旁。
氣氛肅穆而莊重。
李從吉等人進入大帳,立刻跪倒在地,齊聲高唿:“末將李從吉,率部下拜見太子殿下!”
晁雄征微微一笑,抬手道:“諸位將軍請起。”
李從吉等人起身,垂手而立。
晁雄征目光炯炯地注視著李從吉,沉聲問道:“李將軍,你為何要投降我大梁?”
李從吉深吸一口氣,將蔡攸臨陣脫逃,以及自己決定投降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向晁雄征稟報了一遍。
晁雄征聽罷,微微頷首,說道:“李將軍深明大義,棄暗投明,實乃我大梁之幸!從今日起,你便是我大梁的將領,希望你能為我大梁效力,建功立業!”
“末將定當竭盡全力,為大梁效犬馬之勞!”李從吉激動地說道。
“好!”晁雄征大聲讚道,“來人,賜座!”
李從吉等人謝恩落座。
帳內的氣氛,從之前的混亂和緊張,逐漸變得有序和平靜。
晁雄征環視眾人,沉聲說道:“如今宋軍大敗,我等應當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李逵身上,沉聲道:“李逵!”
“末將在!”李逵甕聲甕氣地答道。
“你率領本部人馬,追擊潰逃的宋軍……” 晁雄征說到這裏,突然停了下來,眉頭微微皺起。
晁雄征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厲起來:“……但是,不可濫殺無辜!隻可俘虜,不可殺戮!聽明白了嗎?”
李逵一愣,那顆好殺的頭顱頓時耷拉下來,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
他甕聲甕氣地問道:“太子殿下,為何不可殺?那些宋軍都是咱們的敵人,留著他們作甚?”
晁雄征耐心地解釋道:“李逵,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些宋軍士兵,大多都是被朝廷強征入伍的百姓,他們也是受苦之人。我們梁山替天行道,乃是為民除害,豈能濫殺無辜?況且,如今宋廷腐敗,民不聊生,這些士兵對朝廷早已心生不滿。我們若能善待他們,或許能讓他們歸順我大梁,壯大我們的力量。”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更何況,殺俘不祥,有損天和。我們梁山乃是仁義之師,當以德服人,不可恃強淩弱。你若是嗜殺成性,與那殘暴的宋廷又有何異?”
李逵聽了,撓了撓頭,雖然心裏還是有些不痛快,但也不敢違抗晁雄征的命令。
他嘟囔道:“好吧,不殺就不殺……可俺這手癢癢得厲害,總得找點事做吧?”
晁雄征見他這副模樣,不由得啞然失笑。
他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給你一個單獨行動的機會。你可以去追擊那些潰逃的宋軍,但記住,隻能俘虜,不能殺戮。若是讓我知道你違背了我的命令,定斬不饒!”
李逵一聽,頓時喜笑顏開,連連點頭:“多謝太子殿下!俺保證一個不殺,全都抓迴來!”
他說完,轉身就想往外跑。
“慢著!”晁雄征叫住了他,“還有一件事,你給我記住了。你隻可以追擊那些已經放下武器、放棄抵抗的宋軍,若是遇到還在抵抗的,立刻給我迴來,不許戀戰!”
李逵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知道了,知道了!俺又不是傻子!”
說完,他便一溜煙地跑出了大帳,如同一陣黑旋風般消失在夜色中。
盧俊義看著李逵離去的背影,眉頭微皺,對晁雄征說道:“太子殿下,李逵這廝性情暴躁,嗜殺成性,您讓他單獨行動,恐怕……”
晁雄征微微一笑,說道:“盧員外不必擔心,我自有分寸。李逵雖然魯莽,但並非不聽號令之人。我之所以讓他單獨行動,一來是滿足他好戰的性子,二來也是為了磨練他。他若是能經此一役,改掉嗜殺的毛病,將來必成大器。”
盧俊義聽了,這才恍然大悟。
他佩服地說道:“太子殿下深謀遠慮,末將佩服!”
晁雄征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不說他了。花榮!”
“末將在!”花榮上前一步,抱拳道。
“你率領本部馬軍,追擊潰逃的宋軍。記住,隻可俘虜,不可殺戮。盡量多抓一些俘虜迴來,越多越好!”晁雄征沉聲道。
“末將遵命!”花榮領命而去。
“林衝!”晁雄征又看向林衝。
“末將在!”林衝上前一步,抱拳道。
“你率領本部人馬,隨後接應花榮,將俘虜押解迴來。記住,要妥善安置,不得虐待!”晁雄征沉聲道。
“末將遵命!”林衝領命而去。
劉唐看著花榮和林衝相繼領命而去,心中有些羨慕,他忍不住問道:“太子殿下,那我呢?我做什麽?”
晁雄征笑了笑,說道:“劉唐,你且稍安勿躁。你的任務,稍後便知。”
韓存保看著晁雄征有條不紊地安排著一切,心中不由得對這位年輕的太子殿下更加敬佩。
他暗自感歎:“如此年輕,便有如此魄力和謀略,大梁有此明主,何愁不能興盛?”
李從吉等人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原本以為,梁山隻是一群烏合之眾,不成氣候。
可如今看來,梁山的實力和組織,遠超他們的想象。
尤其是這位太子殿下,年紀輕輕,卻有著如此驚人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才能,實在是令人歎為觀止。
他們心中不由得慶幸,幸虧自己及時投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晁雄征見眾人各有思量,便不再多言,隻是靜靜地等待著消息。
夜色漸深,遠處隱隱傳來馬蹄聲和喊殺聲,那是花榮和林衝正在追擊潰逃的宋軍。
而李逵,卻早已不知所蹤。
晁雄征端起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
“這黑廝,今晚怕是要撲個空了……”盧俊義在他身邊低聲道。
“但願如此。”晁雄征緩緩的放下了手中的茶盞,眼神卻看向了大帳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