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搖曳,將童貫帳中映照得忽明忽暗,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宣旨太監尖細的聲音還在帳中迴蕩,那句“班師迴朝,剿滅梁山賊寇”如同魔咒一般,一遍遍衝擊著童貫的神經。
他捏緊了手中的聖旨,幾乎要將它揉碎。
“梁山賊寇,一群烏合之眾,也敢妄圖攻打東京!”童貫猛地將聖旨擲於地上,一把抽出腰間禦賜的寶劍,“鏘”的一聲,寶劍出鞘,寒光逼人,映照著他鐵青的臉色。
太監嚇得渾身一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瑟瑟發抖,連大氣也不敢出。
“咱家奉皇命而來,宣讀聖旨,樞密如此,可是抗旨不遵?”太監哆哆嗦嗦地問道,冷汗順著額頭流了下來。
童貫冷笑一聲,劍尖指著太監的喉嚨,語氣森寒:“咱家抗旨?咱家這是為大宋江山社稷著想!睦州未下,方臘未滅,豈能半途而廢?若是讓這廝坐大,後患無窮!”
“樞密息怒,樞密息怒!”太監嚇得魂飛魄散,連忙磕頭求饒。
童貫收迴寶劍,眼神掃過帳中諸將,語氣堅定:“諸位將軍,聖意雖如此,但如今戰局膠著,我意已決,先取睦州,再行班師!爾等可有異議?”
王稟上前一步,拱手道:“樞密,末將並非質疑樞密之決斷,隻是……東京乃大宋根基,萬一……”
童貫擺了擺手,打斷王稟的話:“東京城高池深,兵精糧足,區區梁山賊寇,不足為慮!莫非爾等以為,我大宋禁軍,連一群草寇都抵擋不住?”
帳中氣氛凝重,眾將麵麵相覷,無人敢再言語。
童貫的威嚴,讓他們不敢有任何違抗。
“劉延慶聽令!”童貫的聲音如同炸雷一般,在帳中響起。
“末將在!”劉延慶連忙出列,單膝跪地。
“命你即刻率兵南下,攻取衢州、婺州,切斷方臘後路!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劉延慶領命而去,心中卻暗自叫苦。
這童貫一心想拿下睦州,卻將這苦差事交給了自己,這衢州、婺州易守難攻,此去兇多吉少啊。
劉延慶迴到營帳,喚來兒子劉光世:“光世,衢州、婺州之戰,就交給你了。”
劉光世年少氣盛,躍躍欲試:“父親放心,孩兒定不辱使命!”
睦州城內,方臘得到童貫不退兵的消息,不禁勃然大怒:“童貫這老賊,竟敢抗旨不遵!傳令下去,召集所有教眾,死守睦州!”
戰鼓擂動,喊殺震天,睦州城外,旌旗蔽日,刀光劍影,雙方大軍如同兩股洪流,狠狠地撞擊在一起……
與此同時,江南水鄉,煙波浩渺,一艘不起眼的小船緩緩行駛在河麵上。
船上,兩人負手而立,正是奉命前來江南的李俊和穆弘。
“這江南景色,果然名不虛傳。”穆弘望著兩岸景色,不禁感歎道。
“二位且慢!”前方突然出現幾艘小船,攔住了他們的去路,船上跳下幾個手持兵刃的義軍,語氣警惕地問道:“爾等何人?來此作甚?”
李俊和穆弘對視一眼,心中暗道不好,看來是遇到方臘的義軍了。
李俊上前一步,拱手道:“我二人乃是大梁使者,特來拜見方臘陛下。”
義軍將領上下打量著二人,眼中滿是懷疑:“大梁使者?可有憑證?”
李俊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遞給義軍將領:“此乃我大梁皇帝陛下親賜令牌,將軍一看便知。”
義軍將領接過令牌,仔細端詳,臉色逐漸緩和下來……
“你們此來所謂何事?” 將領的聲音放低了一些,但依然帶著一絲警惕。
李俊剛要開口解釋此行目的,卻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此來,乃是為了與方臘陛下商議要事。”李俊頓了頓,目光掃過四周,壓低聲音道,“實不相瞞,我大梁已連下八處州府,皆因……”他故意停頓了一下,吊足了對方的胃口,才緩緩說道,“皆因方百花公主與我家太子殿下有婚約在身。為表誠意,我大梁願助方臘陛下一臂之力,共抗朝廷!”
那將領聽聞此言,神色一震,將信將疑地盯著李俊。
他沉吟片刻,揮了揮手,示意手下放下兵刃,說道:“既然如此,二位使者請隨我來,我這便帶你們去見陛下。”
幾艘小船調轉方向,引領著李俊和穆弘的船隻,駛向睦州城的方向。
一路上,水波蕩漾,槳聲欸乃,兩岸的蘆葦叢中,不時驚起幾隻水鳥,撲棱棱地飛向遠方。
李俊和穆弘的心情,卻如同這平靜的水麵下隱藏的暗流,波瀾起伏,難以平靜。
抵達睦州城外,隻見城門緊閉,城牆上旌旗招展,刀槍林立。
城牆根下,密密麻麻地擠滿了身著各色服飾的教眾,有的手持簡陋的武器,有的揮舞著旗幟,口中念念有詞,神情狂熱。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重的香火味,混雜著汗臭和血腥味,令人作嘔。
“這……這陣仗……”穆弘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從未見過如此規模的起義軍,更從未見過如此狂熱的信徒。
李俊倒是鎮定許多,他畢竟是見過世麵的人,隻是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看來方臘是鐵了心要與朝廷對抗到底了。”
在那將領的帶領下,二人穿過擁擠的人群,沿著狹窄的街道,一路向城中心走去。
街道兩旁,房屋破敗,牆壁上塗滿了各種各樣的標語和口號,大多是些鼓動人心的言辭。
不時有巡邏的義軍士兵走過,警惕地注視著他們。
終於,他們來到了一座相對完好的建築前,門口站著兩排手持長矛的士兵,個個神情肅穆,殺氣騰騰。
“二位使者請稍候,容我進去通報。”那將領說完,便快步走進了建築內。
等待的時間,仿佛格外漫長。
李俊和穆弘站在門口,感受著周圍壓抑的氣氛,心中愈發忐忑。
“李俊兄弟,你說方臘會答應我們的要求嗎?”穆弘忍不住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慮。
李俊搖了搖頭,苦笑道:“難說。方臘此人,野心勃勃,又豈會輕易聽從我們的安排?”
正說著,那將領從裏麵走了出來,對二人說道:“二位使者,陛下有請。”
二人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衫,邁步走進了大殿。
大殿內,光線昏暗,隻有幾盞油燈搖曳著微弱的光芒。
正前方,一張簡陋的木椅上,坐著一個身穿黃色長袍的中年男子,頭戴金冠,麵容消瘦,眼神銳利,正是方臘。
“草民李俊、穆弘,拜見陛下。”二人上前一步,躬身行禮。
方臘微微抬手,示意二人起身,目光在他們身上掃視了一圈,緩緩開口道:“二位使者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貴幹?”
李俊上前一步,再次拱手道:“陛下,我二人奉大梁皇帝陛下之命,前來拜見陛下,並有一件要事相告。”
“哦?何事?”方臘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好奇。
“實不相瞞,我家太子殿下晁雄征,對貴國百花公主仰慕已久,特命我二人前來,請公主北上,以敘舊情。”李俊不卑不亢地說道。
方臘聞言,眉頭一挑,嘴角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哦?太子殿下如此厚愛,朕心甚慰。不過,百花乃朕之胞妹,豈能輕易離開?這樣吧,來人,去請百花公主前來。”
等待的時間,氣氛有些微妙。
方臘沒有再說什麽,隻是靜靜地坐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李俊和穆弘也不敢多言,隻能靜靜地等待著。
過了一會兒,方臘突然開口問道:“聽說大梁連下八處州府,可有此事?”
李俊連忙迴答:“確有此事。皆因太子與公主的緣故。”
“哈哈哈……”方臘大笑,“有趣!我這妹子果然沒看錯人。”
笑聲突然止住,方臘歎了一口氣,神色有些落寞地自語道:“可惜了,時間不對,要不然還真是一樁好姻緣。”
不多時,一位身著白色衣裙的女子,在幾名侍女的簇擁下,款款而來。
她身材高挑,容貌秀麗,眉宇間帶著一絲英氣,正是方百花。
方百花走到方臘麵前,盈盈一拜:“皇兄。”
方臘點了點頭,指著李俊和穆弘說道:“百花,這兩位是大梁的使者,他們說太子殿下對你思念甚切,特意派他們來接你北上。”
方百花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她接過李俊遞過來的書信,展開一看,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信中訴說著晁雄征對她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看完書信,方百花沉默了許久,然後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方臘說道:“皇兄,我不去。”
“百花公主!”穆弘急了,上前一步,說道,“公主,太子殿下一片真心,您為何……”
方百花打斷了穆弘的話,語氣堅決地說道:“我知道太子殿下的心意,但是,現在不是時候。我不能離開這裏,我要和皇兄一起,共抗朝廷!”
穆弘還想再勸,李俊卻拉住了他,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還請陛下勸說公主!”穆弘還不死心。
方臘臉色一沉,冷冷地說道:“朕已經說過了,百花是朕的妹妹,她的去留,由她自己決定。二位使者,你們的好意,朕心領了,但是,請迴吧!”
李俊和穆弘麵麵相覷,心中充滿了失望和無奈。
他們知道,方臘是鐵了心要留下方百花,他們再怎麽勸說,也是無濟於事。
“來人,送客!”方臘的聲音冰冷而威嚴,不容置疑。
兩名士兵走上前來,做了個“請”的手勢。
李俊和穆弘無奈地歎了口氣,隻得轉身離開。
“等等。”方臘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宣旨太監尖細的聲音還在帳中迴蕩,那句“班師迴朝,剿滅梁山賊寇”如同魔咒一般,一遍遍衝擊著童貫的神經。
他捏緊了手中的聖旨,幾乎要將它揉碎。
“梁山賊寇,一群烏合之眾,也敢妄圖攻打東京!”童貫猛地將聖旨擲於地上,一把抽出腰間禦賜的寶劍,“鏘”的一聲,寶劍出鞘,寒光逼人,映照著他鐵青的臉色。
太監嚇得渾身一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瑟瑟發抖,連大氣也不敢出。
“咱家奉皇命而來,宣讀聖旨,樞密如此,可是抗旨不遵?”太監哆哆嗦嗦地問道,冷汗順著額頭流了下來。
童貫冷笑一聲,劍尖指著太監的喉嚨,語氣森寒:“咱家抗旨?咱家這是為大宋江山社稷著想!睦州未下,方臘未滅,豈能半途而廢?若是讓這廝坐大,後患無窮!”
“樞密息怒,樞密息怒!”太監嚇得魂飛魄散,連忙磕頭求饒。
童貫收迴寶劍,眼神掃過帳中諸將,語氣堅定:“諸位將軍,聖意雖如此,但如今戰局膠著,我意已決,先取睦州,再行班師!爾等可有異議?”
王稟上前一步,拱手道:“樞密,末將並非質疑樞密之決斷,隻是……東京乃大宋根基,萬一……”
童貫擺了擺手,打斷王稟的話:“東京城高池深,兵精糧足,區區梁山賊寇,不足為慮!莫非爾等以為,我大宋禁軍,連一群草寇都抵擋不住?”
帳中氣氛凝重,眾將麵麵相覷,無人敢再言語。
童貫的威嚴,讓他們不敢有任何違抗。
“劉延慶聽令!”童貫的聲音如同炸雷一般,在帳中響起。
“末將在!”劉延慶連忙出列,單膝跪地。
“命你即刻率兵南下,攻取衢州、婺州,切斷方臘後路!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劉延慶領命而去,心中卻暗自叫苦。
這童貫一心想拿下睦州,卻將這苦差事交給了自己,這衢州、婺州易守難攻,此去兇多吉少啊。
劉延慶迴到營帳,喚來兒子劉光世:“光世,衢州、婺州之戰,就交給你了。”
劉光世年少氣盛,躍躍欲試:“父親放心,孩兒定不辱使命!”
睦州城內,方臘得到童貫不退兵的消息,不禁勃然大怒:“童貫這老賊,竟敢抗旨不遵!傳令下去,召集所有教眾,死守睦州!”
戰鼓擂動,喊殺震天,睦州城外,旌旗蔽日,刀光劍影,雙方大軍如同兩股洪流,狠狠地撞擊在一起……
與此同時,江南水鄉,煙波浩渺,一艘不起眼的小船緩緩行駛在河麵上。
船上,兩人負手而立,正是奉命前來江南的李俊和穆弘。
“這江南景色,果然名不虛傳。”穆弘望著兩岸景色,不禁感歎道。
“二位且慢!”前方突然出現幾艘小船,攔住了他們的去路,船上跳下幾個手持兵刃的義軍,語氣警惕地問道:“爾等何人?來此作甚?”
李俊和穆弘對視一眼,心中暗道不好,看來是遇到方臘的義軍了。
李俊上前一步,拱手道:“我二人乃是大梁使者,特來拜見方臘陛下。”
義軍將領上下打量著二人,眼中滿是懷疑:“大梁使者?可有憑證?”
李俊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遞給義軍將領:“此乃我大梁皇帝陛下親賜令牌,將軍一看便知。”
義軍將領接過令牌,仔細端詳,臉色逐漸緩和下來……
“你們此來所謂何事?” 將領的聲音放低了一些,但依然帶著一絲警惕。
李俊剛要開口解釋此行目的,卻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此來,乃是為了與方臘陛下商議要事。”李俊頓了頓,目光掃過四周,壓低聲音道,“實不相瞞,我大梁已連下八處州府,皆因……”他故意停頓了一下,吊足了對方的胃口,才緩緩說道,“皆因方百花公主與我家太子殿下有婚約在身。為表誠意,我大梁願助方臘陛下一臂之力,共抗朝廷!”
那將領聽聞此言,神色一震,將信將疑地盯著李俊。
他沉吟片刻,揮了揮手,示意手下放下兵刃,說道:“既然如此,二位使者請隨我來,我這便帶你們去見陛下。”
幾艘小船調轉方向,引領著李俊和穆弘的船隻,駛向睦州城的方向。
一路上,水波蕩漾,槳聲欸乃,兩岸的蘆葦叢中,不時驚起幾隻水鳥,撲棱棱地飛向遠方。
李俊和穆弘的心情,卻如同這平靜的水麵下隱藏的暗流,波瀾起伏,難以平靜。
抵達睦州城外,隻見城門緊閉,城牆上旌旗招展,刀槍林立。
城牆根下,密密麻麻地擠滿了身著各色服飾的教眾,有的手持簡陋的武器,有的揮舞著旗幟,口中念念有詞,神情狂熱。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重的香火味,混雜著汗臭和血腥味,令人作嘔。
“這……這陣仗……”穆弘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從未見過如此規模的起義軍,更從未見過如此狂熱的信徒。
李俊倒是鎮定許多,他畢竟是見過世麵的人,隻是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看來方臘是鐵了心要與朝廷對抗到底了。”
在那將領的帶領下,二人穿過擁擠的人群,沿著狹窄的街道,一路向城中心走去。
街道兩旁,房屋破敗,牆壁上塗滿了各種各樣的標語和口號,大多是些鼓動人心的言辭。
不時有巡邏的義軍士兵走過,警惕地注視著他們。
終於,他們來到了一座相對完好的建築前,門口站著兩排手持長矛的士兵,個個神情肅穆,殺氣騰騰。
“二位使者請稍候,容我進去通報。”那將領說完,便快步走進了建築內。
等待的時間,仿佛格外漫長。
李俊和穆弘站在門口,感受著周圍壓抑的氣氛,心中愈發忐忑。
“李俊兄弟,你說方臘會答應我們的要求嗎?”穆弘忍不住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慮。
李俊搖了搖頭,苦笑道:“難說。方臘此人,野心勃勃,又豈會輕易聽從我們的安排?”
正說著,那將領從裏麵走了出來,對二人說道:“二位使者,陛下有請。”
二人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衫,邁步走進了大殿。
大殿內,光線昏暗,隻有幾盞油燈搖曳著微弱的光芒。
正前方,一張簡陋的木椅上,坐著一個身穿黃色長袍的中年男子,頭戴金冠,麵容消瘦,眼神銳利,正是方臘。
“草民李俊、穆弘,拜見陛下。”二人上前一步,躬身行禮。
方臘微微抬手,示意二人起身,目光在他們身上掃視了一圈,緩緩開口道:“二位使者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貴幹?”
李俊上前一步,再次拱手道:“陛下,我二人奉大梁皇帝陛下之命,前來拜見陛下,並有一件要事相告。”
“哦?何事?”方臘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好奇。
“實不相瞞,我家太子殿下晁雄征,對貴國百花公主仰慕已久,特命我二人前來,請公主北上,以敘舊情。”李俊不卑不亢地說道。
方臘聞言,眉頭一挑,嘴角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哦?太子殿下如此厚愛,朕心甚慰。不過,百花乃朕之胞妹,豈能輕易離開?這樣吧,來人,去請百花公主前來。”
等待的時間,氣氛有些微妙。
方臘沒有再說什麽,隻是靜靜地坐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李俊和穆弘也不敢多言,隻能靜靜地等待著。
過了一會兒,方臘突然開口問道:“聽說大梁連下八處州府,可有此事?”
李俊連忙迴答:“確有此事。皆因太子與公主的緣故。”
“哈哈哈……”方臘大笑,“有趣!我這妹子果然沒看錯人。”
笑聲突然止住,方臘歎了一口氣,神色有些落寞地自語道:“可惜了,時間不對,要不然還真是一樁好姻緣。”
不多時,一位身著白色衣裙的女子,在幾名侍女的簇擁下,款款而來。
她身材高挑,容貌秀麗,眉宇間帶著一絲英氣,正是方百花。
方百花走到方臘麵前,盈盈一拜:“皇兄。”
方臘點了點頭,指著李俊和穆弘說道:“百花,這兩位是大梁的使者,他們說太子殿下對你思念甚切,特意派他們來接你北上。”
方百花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她接過李俊遞過來的書信,展開一看,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信中訴說著晁雄征對她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看完書信,方百花沉默了許久,然後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方臘說道:“皇兄,我不去。”
“百花公主!”穆弘急了,上前一步,說道,“公主,太子殿下一片真心,您為何……”
方百花打斷了穆弘的話,語氣堅決地說道:“我知道太子殿下的心意,但是,現在不是時候。我不能離開這裏,我要和皇兄一起,共抗朝廷!”
穆弘還想再勸,李俊卻拉住了他,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還請陛下勸說公主!”穆弘還不死心。
方臘臉色一沉,冷冷地說道:“朕已經說過了,百花是朕的妹妹,她的去留,由她自己決定。二位使者,你們的好意,朕心領了,但是,請迴吧!”
李俊和穆弘麵麵相覷,心中充滿了失望和無奈。
他們知道,方臘是鐵了心要留下方百花,他們再怎麽勸說,也是無濟於事。
“來人,送客!”方臘的聲音冰冷而威嚴,不容置疑。
兩名士兵走上前來,做了個“請”的手勢。
李俊和穆弘無奈地歎了口氣,隻得轉身離開。
“等等。”方臘的聲音從背後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