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耘眼見著這帥帳之中劍拔弩張,空氣都仿佛凝固成冰,不禁暗暗叫苦。
這辛興宗和王淵,一個仗著是蔡京的親信,一個倚仗著自己手握兵權,誰也不肯讓誰半分。
這童貫夾在中間,也是左右為難。
他輕咳一聲,上前一步,壓低聲音在童貫耳邊說道:“大人,如今這方臘雖已伏誅,但這平叛之事終究是辛太尉一手操辦,王將軍也出力不少,不如…”他頓了頓,覷了一眼辛興宗和王淵,才接著說道:“不如將這份功勞分潤一二,也免得日後再生枝節。”
他這話說得隱晦,卻點到了童貫的痛處。
如今朝中局勢動蕩,童貫雖是樞密使,權傾朝野,但樹敵也多。
若是因此事得罪了蔡京一派,隻怕後患無窮。
童貫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煩躁地揉了揉眉心,正欲開口,卻聽得帳外傳來一陣喧嘩。
緊接著,一個渾身染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報…報告樞密使!大事不好!東京…東京淪陷了!”
此言一出,帳內諸將頓時嘩然。
辛興宗和王淵的爭吵戛然而止,兩人麵麵相覷,眼中皆是難以置信。
“你說什麽?!”童貫猛地站起身來,一把揪住斥候的衣領,“東京…東京怎麽會淪陷?!”
斥候臉色慘白,哆哆嗦嗦地說道:“梁…梁山賊寇…攻破了東京城!”
“梁山?!”
“怎麽可能?!”西軍諸將一片嘩然,仿佛晴天霹靂一般。
他們剛剛平定了方臘之亂,正準備班師迴朝,接受朝廷的封賞,卻沒想到竟然聽到了如此噩耗!
“消息確鑿嗎?”童貫的聲音低沉而可怕,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千真萬確!”斥候的聲音帶著哭腔,“小的親眼所見,東京城…東京城已經遍插梁山旗幟…”
帳內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西軍諸將麵如土色,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
他們征戰多年,經曆過無數次血戰,卻從未像現在這般恐懼。
東京是北宋的都城,是國家的象征,如今竟然落入了梁山賊寇手中,這簡直是天崩地裂一般的災難!
童貫頹然地坐迴椅子上,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他感覺自己的腦袋嗡嗡作響,仿佛要炸裂開來一般。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徹底打亂了他的所有計劃。
“樞密,如今…如今該如何是好?”董耘小心翼翼地問道。
童貫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他環視一周,沉聲說道:“諸位將軍,如今東京淪陷,皇上和皇子都落入了梁山賊寇手中,我等身為朝廷命官,理應…”
“樞密!”一個武將猛地站了出來,“末將請命,立即班師勤王,救出皇上和皇子!”
“末將也願前往!”
“末將附議!”
一時間,群情激昂,西軍諸將紛紛請命,要率兵北上,收複東京。
童貫卻搖了搖頭,說道:“諸位將軍,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如今我西軍疲憊不堪,而且出師無名,貿然北上,隻怕…”
“樞密!如今國難當頭,豈能再顧及這些?!”那武將激動地說道,“若是再遲疑下去,隻怕皇上和皇子都會有性命之憂!”
帳內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充滿了火藥味。
童貫看著眼前這些義憤填膺的武將,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他們都是忠君愛國之士,但他也明白,如今的局勢遠比他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他沉默了片刻,緩緩開口道:“董耘,你留下。”
董耘心頭一凜他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目送著其他將領魚貫而出。
待帥帳中隻剩下他們二人時,童貫才長歎一聲,說道:“如今…該如何是好?”
董耘低著頭,不敢說話。
他心裏清楚,童貫此刻的心情一定非常複雜。
一邊是國仇家恨,一邊是自身安危,這其中的取舍,實在太難了。
童貫走到地圖前,目光落在東京的位置上,久久不語。
“董耘…”他忽然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你說…太祖皇帝…在天之靈…會作何感想?”
“太祖皇帝?哼……”童貫的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弧度,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似嘲諷,似不甘,又似隱藏著一絲瘋狂,“太祖皇帝若是泉下有知,恐怕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吧!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如今卻被一群賊寇給占了去,真是天大的諷刺!”
董耘始終低著頭,不敢接話。
他知道,童貫此刻的心情極度壓抑,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
“董耘,你覺得,這天下……還能姓趙嗎?”童貫突然轉過身來,目光如炬,死死地盯著董耘,仿佛要看穿他的靈魂。
董耘渾身一震,冷汗瞬間濕透了後背。
這個問題,太過敏感,也太過危險,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複。
他艱難地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說道:“大人,天命所歸,非人力可改……”
“天命?”童貫冷笑一聲,打斷了董耘的話,“狗屁的天命!這天下,向來都是有能者居之!趙家若是守不住這江山,那就該讓賢!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這大宋,被梁山賊寇給毀了嗎?”
董耘的心髒狂跳不止,他意識到,童貫已經動了不該動的心思。
他想要勸諫,但話到嘴邊,卻又生生咽了迴去。
他太了解童貫了,這是一個權欲熏心、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一旦他下定了決心,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董耘,你覺得,若是……若是擁立太祖一脈的後人登基稱帝,如何?”童貫的聲音很低,卻如同驚雷一般,在董耘的耳邊炸響。
董耘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童貫,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喉嚨幹澀,發不出任何聲音。
童貫沒有理會董耘的震驚,他自顧自地說道:“如今趙家失德,天怒人怨,梁山賊寇趁虛而入,攻占東京,皇上和皇子生死未卜。若是我們能夠擁立太祖一脈的後人登基,一來可以穩住人心,二來也可以名正言順地號令天下,剿滅梁山賊寇,重振大宋江山!”
童貫越說越激動,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擁立新君,權傾朝野的那一天。
他的
董耘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他知道,自己必須阻止童貫,否則,將會引發一場無法收拾的動亂。
他定了定神,沉聲說道:“大人,此事萬萬不可!擁立新君,乃是國之大事,必須慎之又慎。如今皇上和皇子雖然下落不明,但未必已經遇難。若是我們貿然擁立新君,隻怕會引起更大的混亂,甚至會給梁山賊寇可乘之機!”
“婦人之見!”童貫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打斷了董耘的話,“如今局勢危急,刻不容緩,若是等到梁山賊寇徹底掌控了東京,到時候,我們就連擁立新君的機會都沒有了!”
“可是……”董耘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童貫再次打斷。
“不必多言!”童貫的語氣變得強硬起來,“此事我已經決定了,你隻需要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董耘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阻止童貫了。
他無奈地歎了口氣,低聲應道:“是,大人。”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個將領快步走進帥帳,抱拳稟報道:“樞密,王淵將軍求見!”
“讓他進來!”童貫沉聲說道。
片刻之後,王淵大步走進帥帳,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之色。
他向童貫和董耘行了一禮,開門見山地問道:“樞密,末將聽聞東京失陷,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童貫點了點頭,沉聲說道:“確有此事。”
“何時失陷的?”王淵追問道。
“三日前。”童貫迴答道。
王淵的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他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樞密,東京失陷,事關重大。如今西夏與我大宋邊境摩擦不斷,若是他們得知我朝都城失陷,必定會趁虛而入,大舉入侵。末將以為,我們應該立即班師迴西北,以防萬一!”
童貫聞言,眉頭緊鎖。
他當然也知道西夏的威脅,但他更不甘心就這樣放棄眼前的機會。
若是能夠擁立新君,他就可以掌握更大的權力,甚至可以取趙家而代之。
“王將軍所言極是。”董耘見狀,連忙在一旁幫腔,“如今東京失陷,局勢不明,我們確實應該盡快班師迴西北,以穩定邊防。”
童貫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他知道,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
若是西夏真的趁虛而入,那他的一切計劃都將化為泡影。
“好吧。”童貫歎了口氣,說道,“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拔營,班師迴西北!”
“末將遵命!”王淵聞言,精神一振,連忙抱拳領命。
很快,西軍便開始有條不紊地拔營,準備班師迴西北。
整個軍營都彌漫著一種緊張而焦躁的氣氛,每個人都歸心似箭,恨不得立刻迴到自己的家鄉。
幾日後,在宣州涇縣,兩個衣衫襤褸、風塵仆仆的身影緩緩走進了城門。
這兩人正是從杭州一路逃亡而來的方百花和方傑。
他們一路風餐露宿,曆盡艱辛,終於來到了涇縣。
兩人都顯得十分疲憊,臉上布滿了灰塵,頭發也蓬亂不堪。
方百花抬起頭,看了看城門口的牌匾,用沙啞的聲音說道:“總算進城了,先找個地方歇歇腳吧。”
方傑點了點頭,緊緊地跟在方百花的身後。
兩人走進城內,隨意找了一家茶館坐下。
茶館裏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方百花和方傑找了一個角落的位置坐下,點了兩碗粗茶,便開始默默地休息。
“哎,你們聽說了嗎?東京被梁山賊寇給占了!”
“什麽?東京被梁山賊寇給占了?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我一個親戚從北方逃難過來,親口說的!說是梁山賊寇殺進了東京,把皇帝老兒都給抓了!”
“我的天啊!這還了得?那咱們大宋豈不是要完了?”
“誰說不是呢!聽說皇上已經下詔,讓各州府都歸順大梁了!”
“歸順大梁?這……這怎麽可能?咱們可是大宋的子民啊!”
“嗨,胳膊擰不過大腿!現在梁山賊寇勢頭正猛,誰敢不聽他們的?聽說有些官員不肯歸順,都被梁山賊寇給殺了!”
“真的假的?梁山賊寇竟然如此殘暴?”
“那可不是!聽說他們還處決了一大批奸臣,蔡京、童貫、王黼……這些人都被他們給殺了!”
“殺得好!這些奸臣禍國殃民,早就該死了!”
“是啊!聽說梁山賊寇還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真是深得民心啊!”
“哎,也不知道這天下,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
方百花和方傑聽著周圍的議論聲,心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他們原本以為,方臘之亂平定之後,大宋就可以恢複平靜了。
但沒想到,竟然又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故。
“哥,這……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方傑用顫抖的聲音問道。
方百花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他隻覺得,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陌生,越來越難以理解。
聽了一陣,方百花站起身來,對方傑說道:“我們走吧。”
方傑愣了一下,問道:“去哪?”
方百花沒有迴答,隻是徑直向茶館外走去。
方傑猶豫了一下,還是跟了上去。
“哥,我們現在要去哪裏?還要繼續北上嗎?”方傑追問道。
方百花停下腳步,目光深邃,注視著遠方,沒有迴答。
這辛興宗和王淵,一個仗著是蔡京的親信,一個倚仗著自己手握兵權,誰也不肯讓誰半分。
這童貫夾在中間,也是左右為難。
他輕咳一聲,上前一步,壓低聲音在童貫耳邊說道:“大人,如今這方臘雖已伏誅,但這平叛之事終究是辛太尉一手操辦,王將軍也出力不少,不如…”他頓了頓,覷了一眼辛興宗和王淵,才接著說道:“不如將這份功勞分潤一二,也免得日後再生枝節。”
他這話說得隱晦,卻點到了童貫的痛處。
如今朝中局勢動蕩,童貫雖是樞密使,權傾朝野,但樹敵也多。
若是因此事得罪了蔡京一派,隻怕後患無窮。
童貫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煩躁地揉了揉眉心,正欲開口,卻聽得帳外傳來一陣喧嘩。
緊接著,一個渾身染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報…報告樞密使!大事不好!東京…東京淪陷了!”
此言一出,帳內諸將頓時嘩然。
辛興宗和王淵的爭吵戛然而止,兩人麵麵相覷,眼中皆是難以置信。
“你說什麽?!”童貫猛地站起身來,一把揪住斥候的衣領,“東京…東京怎麽會淪陷?!”
斥候臉色慘白,哆哆嗦嗦地說道:“梁…梁山賊寇…攻破了東京城!”
“梁山?!”
“怎麽可能?!”西軍諸將一片嘩然,仿佛晴天霹靂一般。
他們剛剛平定了方臘之亂,正準備班師迴朝,接受朝廷的封賞,卻沒想到竟然聽到了如此噩耗!
“消息確鑿嗎?”童貫的聲音低沉而可怕,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千真萬確!”斥候的聲音帶著哭腔,“小的親眼所見,東京城…東京城已經遍插梁山旗幟…”
帳內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西軍諸將麵如土色,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
他們征戰多年,經曆過無數次血戰,卻從未像現在這般恐懼。
東京是北宋的都城,是國家的象征,如今竟然落入了梁山賊寇手中,這簡直是天崩地裂一般的災難!
童貫頹然地坐迴椅子上,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他感覺自己的腦袋嗡嗡作響,仿佛要炸裂開來一般。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徹底打亂了他的所有計劃。
“樞密,如今…如今該如何是好?”董耘小心翼翼地問道。
童貫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他環視一周,沉聲說道:“諸位將軍,如今東京淪陷,皇上和皇子都落入了梁山賊寇手中,我等身為朝廷命官,理應…”
“樞密!”一個武將猛地站了出來,“末將請命,立即班師勤王,救出皇上和皇子!”
“末將也願前往!”
“末將附議!”
一時間,群情激昂,西軍諸將紛紛請命,要率兵北上,收複東京。
童貫卻搖了搖頭,說道:“諸位將軍,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如今我西軍疲憊不堪,而且出師無名,貿然北上,隻怕…”
“樞密!如今國難當頭,豈能再顧及這些?!”那武將激動地說道,“若是再遲疑下去,隻怕皇上和皇子都會有性命之憂!”
帳內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充滿了火藥味。
童貫看著眼前這些義憤填膺的武將,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他們都是忠君愛國之士,但他也明白,如今的局勢遠比他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他沉默了片刻,緩緩開口道:“董耘,你留下。”
董耘心頭一凜他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目送著其他將領魚貫而出。
待帥帳中隻剩下他們二人時,童貫才長歎一聲,說道:“如今…該如何是好?”
董耘低著頭,不敢說話。
他心裏清楚,童貫此刻的心情一定非常複雜。
一邊是國仇家恨,一邊是自身安危,這其中的取舍,實在太難了。
童貫走到地圖前,目光落在東京的位置上,久久不語。
“董耘…”他忽然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你說…太祖皇帝…在天之靈…會作何感想?”
“太祖皇帝?哼……”童貫的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弧度,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似嘲諷,似不甘,又似隱藏著一絲瘋狂,“太祖皇帝若是泉下有知,恐怕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吧!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如今卻被一群賊寇給占了去,真是天大的諷刺!”
董耘始終低著頭,不敢接話。
他知道,童貫此刻的心情極度壓抑,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
“董耘,你覺得,這天下……還能姓趙嗎?”童貫突然轉過身來,目光如炬,死死地盯著董耘,仿佛要看穿他的靈魂。
董耘渾身一震,冷汗瞬間濕透了後背。
這個問題,太過敏感,也太過危險,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複。
他艱難地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說道:“大人,天命所歸,非人力可改……”
“天命?”童貫冷笑一聲,打斷了董耘的話,“狗屁的天命!這天下,向來都是有能者居之!趙家若是守不住這江山,那就該讓賢!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這大宋,被梁山賊寇給毀了嗎?”
董耘的心髒狂跳不止,他意識到,童貫已經動了不該動的心思。
他想要勸諫,但話到嘴邊,卻又生生咽了迴去。
他太了解童貫了,這是一個權欲熏心、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一旦他下定了決心,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董耘,你覺得,若是……若是擁立太祖一脈的後人登基稱帝,如何?”童貫的聲音很低,卻如同驚雷一般,在董耘的耳邊炸響。
董耘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童貫,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喉嚨幹澀,發不出任何聲音。
童貫沒有理會董耘的震驚,他自顧自地說道:“如今趙家失德,天怒人怨,梁山賊寇趁虛而入,攻占東京,皇上和皇子生死未卜。若是我們能夠擁立太祖一脈的後人登基,一來可以穩住人心,二來也可以名正言順地號令天下,剿滅梁山賊寇,重振大宋江山!”
童貫越說越激動,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擁立新君,權傾朝野的那一天。
他的
董耘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他知道,自己必須阻止童貫,否則,將會引發一場無法收拾的動亂。
他定了定神,沉聲說道:“大人,此事萬萬不可!擁立新君,乃是國之大事,必須慎之又慎。如今皇上和皇子雖然下落不明,但未必已經遇難。若是我們貿然擁立新君,隻怕會引起更大的混亂,甚至會給梁山賊寇可乘之機!”
“婦人之見!”童貫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打斷了董耘的話,“如今局勢危急,刻不容緩,若是等到梁山賊寇徹底掌控了東京,到時候,我們就連擁立新君的機會都沒有了!”
“可是……”董耘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童貫再次打斷。
“不必多言!”童貫的語氣變得強硬起來,“此事我已經決定了,你隻需要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董耘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阻止童貫了。
他無奈地歎了口氣,低聲應道:“是,大人。”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個將領快步走進帥帳,抱拳稟報道:“樞密,王淵將軍求見!”
“讓他進來!”童貫沉聲說道。
片刻之後,王淵大步走進帥帳,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之色。
他向童貫和董耘行了一禮,開門見山地問道:“樞密,末將聽聞東京失陷,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童貫點了點頭,沉聲說道:“確有此事。”
“何時失陷的?”王淵追問道。
“三日前。”童貫迴答道。
王淵的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他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樞密,東京失陷,事關重大。如今西夏與我大宋邊境摩擦不斷,若是他們得知我朝都城失陷,必定會趁虛而入,大舉入侵。末將以為,我們應該立即班師迴西北,以防萬一!”
童貫聞言,眉頭緊鎖。
他當然也知道西夏的威脅,但他更不甘心就這樣放棄眼前的機會。
若是能夠擁立新君,他就可以掌握更大的權力,甚至可以取趙家而代之。
“王將軍所言極是。”董耘見狀,連忙在一旁幫腔,“如今東京失陷,局勢不明,我們確實應該盡快班師迴西北,以穩定邊防。”
童貫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他知道,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
若是西夏真的趁虛而入,那他的一切計劃都將化為泡影。
“好吧。”童貫歎了口氣,說道,“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拔營,班師迴西北!”
“末將遵命!”王淵聞言,精神一振,連忙抱拳領命。
很快,西軍便開始有條不紊地拔營,準備班師迴西北。
整個軍營都彌漫著一種緊張而焦躁的氣氛,每個人都歸心似箭,恨不得立刻迴到自己的家鄉。
幾日後,在宣州涇縣,兩個衣衫襤褸、風塵仆仆的身影緩緩走進了城門。
這兩人正是從杭州一路逃亡而來的方百花和方傑。
他們一路風餐露宿,曆盡艱辛,終於來到了涇縣。
兩人都顯得十分疲憊,臉上布滿了灰塵,頭發也蓬亂不堪。
方百花抬起頭,看了看城門口的牌匾,用沙啞的聲音說道:“總算進城了,先找個地方歇歇腳吧。”
方傑點了點頭,緊緊地跟在方百花的身後。
兩人走進城內,隨意找了一家茶館坐下。
茶館裏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方百花和方傑找了一個角落的位置坐下,點了兩碗粗茶,便開始默默地休息。
“哎,你們聽說了嗎?東京被梁山賊寇給占了!”
“什麽?東京被梁山賊寇給占了?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我一個親戚從北方逃難過來,親口說的!說是梁山賊寇殺進了東京,把皇帝老兒都給抓了!”
“我的天啊!這還了得?那咱們大宋豈不是要完了?”
“誰說不是呢!聽說皇上已經下詔,讓各州府都歸順大梁了!”
“歸順大梁?這……這怎麽可能?咱們可是大宋的子民啊!”
“嗨,胳膊擰不過大腿!現在梁山賊寇勢頭正猛,誰敢不聽他們的?聽說有些官員不肯歸順,都被梁山賊寇給殺了!”
“真的假的?梁山賊寇竟然如此殘暴?”
“那可不是!聽說他們還處決了一大批奸臣,蔡京、童貫、王黼……這些人都被他們給殺了!”
“殺得好!這些奸臣禍國殃民,早就該死了!”
“是啊!聽說梁山賊寇還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真是深得民心啊!”
“哎,也不知道這天下,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
方百花和方傑聽著周圍的議論聲,心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他們原本以為,方臘之亂平定之後,大宋就可以恢複平靜了。
但沒想到,竟然又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故。
“哥,這……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方傑用顫抖的聲音問道。
方百花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他隻覺得,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陌生,越來越難以理解。
聽了一陣,方百花站起身來,對方傑說道:“我們走吧。”
方傑愣了一下,問道:“去哪?”
方百花沒有迴答,隻是徑直向茶館外走去。
方傑猶豫了一下,還是跟了上去。
“哥,我們現在要去哪裏?還要繼續北上嗎?”方傑追問道。
方百花停下腳步,目光深邃,注視著遠方,沒有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