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朝堂定策展雄圖
“父皇,”晁雄征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寒冰裂帛,刺破了大殿中歡欣鼓舞的氛圍,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了他,那眼神中帶著疑惑,帶著好奇,也帶著一絲隱隱的不安。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緊緊地鎖定在黃潛善身上,看得後者冷汗涔涔,衣衫都浸濕了一片。
那眼神,就像獵人盯上了獵物,充滿了壓迫感,讓黃潛善幾乎喘不過氣來。
“兒臣以為,我大宋,不應簽訂這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晁雄征的聲音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像是敲擊在眾臣的心頭。
大殿內原本熱鬧的氣氛瞬間凝固,落針可聞。
黃潛善的身子猛地一顫,臉色慘白如紙,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滾落下來,滴答滴答地打在地板上,仿佛敲響了喪鍾。
他嘴唇哆嗦著,想要開口辯解,卻又什麽都說不出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晁雄征,
晁雄征的話如同一道驚雷,在大殿內炸響。
群臣先是愣了愣,隨後便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太子殿下說得對啊,這城下之盟,我大宋如何簽得?”一位老臣顫巍巍地站了出來,他的聲音雖弱,卻充滿了力量。
“是啊,這城下之盟,簡直是奇恥大辱!”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來,他的聲音慷慨激昂,充滿了義憤填膺。
“我大宋泱泱大國,豈能向蠻夷低頭!”
“太子殿下英明!”
越來越多的官員站了出來,紛紛表示支持晁雄征的意見。
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響亮,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洪流,在大殿內迴蕩。
黃潛善聽著這些聲音,感覺自己像是掉進了冰窖,渾身冰冷,他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晁蓋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欣慰。
他原本還擔心晁雄征年輕氣盛,容易衝動,沒想到他竟然能夠如此沉著冷靜地處理此事,並且贏得了百官的支持。
“太子所言極是!”晁蓋的聲音洪亮而有力,“我大宋,絕不向敵人低頭!這城下之盟,朕絕不簽訂!”
晁蓋的話音剛落,大殿內便響起了一片歡唿聲。
群臣們紛紛高唿“皇上聖明”,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興奮和激動。
晁雄征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也感到無比的振奮。
他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他保住了大宋的尊嚴,也贏得了民心。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開口說道:“父皇,兒臣願率五萬兵馬,北上抗遼,一雪前恥!”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和決心。
晁蓋看著晁雄征,他沉吟片刻,說道:“五萬兵馬,恐力有不逮。朕再撥給你兩萬精兵,共計七萬,務必旗開得勝!”
晁雄征聞言,心中一喜。他知道,晁蓋這是在全力支持他。
“兒臣領旨!定不辜負父皇的期望!”晁雄征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語氣堅定地說道。
他站起身來,目光炯炯地掃視著大殿內的群臣,一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
“諸位愛卿,”晁雄征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我大宋的未來,就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要用我們的鮮血和汗水,扞衛大宋的榮耀!”
“臣等定當誓死效忠!”群臣齊聲高唿,他們的聲音充滿了激情和鬥誌。
晁雄征滿意地點了點頭,他轉過身,看向大殿外的天空。
此時,夕陽西下,天邊一片火紅,仿佛預示著大宋即將迎來一個新的輝煌時代。
“林將軍,”晁雄征突然開口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關於此次北伐的兵力部署……”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了林衝身上,那眼神中,帶著一絲深意。
林衝聞言,虎軀一震,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立刻閃過一絲肅穆,他向前一步,抱拳道:“末將在!”聲音洪亮,宛如平地驚雷,震得大殿都似乎微微顫動。
晁雄征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掃過在場的文武百官,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千錘百煉:“此次北伐,事關重大,不可掉以輕心。我意,以林將軍為先鋒,率三萬精兵,直撲遼國邊境,務必以雷霆之勢,攻其不備!”
林衝聞言,眼中精光爆射,一股熱血瞬間湧上心頭。
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了!
自從被高俅陷害,蒙冤刺配滄州,他心中就一直憋著一股氣,一股想要為國效力,洗刷冤屈的豪情壯誌!
如今,太子殿下委以重任,他怎能不激動萬分?
“末將領命!”林衝再次抱拳,聲音更加洪亮,充滿了必勝的信念,“末將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太子殿下所托!”
晁雄征微微一笑,對林衝的反應十分滿意。
他知道,林衝是一位忠勇之將,有他在,北伐的勝算就多了一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另,調撥水軍將領張順,率兩萬水軍,沿渤海灣北上,牽製遼國水師,以防其從海上襲擊我軍後方。”
“遵命!”人群中,一位身材精壯,皮膚黝黑的漢子,抱拳應道。
他就是水軍將領張順,人稱“浪裏白條”,水性極佳,在水上作戰,幾乎無人能敵。
晁雄征的目光再次掃過眾人,緩緩說道:“剩餘兩萬兵馬,由我親自率領,作為後援,隨時支援前線。同時,我還會調集一批火炮,用於攻城拔寨,務必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響起一片驚唿聲。
火炮,這可是大宋的秘密武器,威力巨大,所向披靡。
有了火炮的助陣,北伐的勝算,無疑又增加了不少。
林衝聽完晁雄征的部署,心中也是暗暗讚歎。
太子殿下不僅英明神武,而且用兵如神,此次北伐,必將馬到成功!
他抱拳道:“太子殿下英明!如此部署,定能讓遼國賊寇聞風喪膽!”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對晁雄征的軍事才能讚不絕口。
一時間,大殿內充滿了對北伐勝利的樂觀氣氛。
然而,就在這時,左相吳用卻突然站了出來,打破了這份樂觀的氣氛。
他微微皺著眉頭,沉聲說道:“太子殿下,皇上,臣以為,在北伐之前,我們還需要解決一些後顧之憂。”
晁蓋聞言,眉頭一挑,問道:“哦?不知吳卿所說的後顧之憂,是指什麽?”
吳用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如今,我大宋境內,除了遼國這個外患之外,還有王慶、田虎等賊寇作亂,他們四處燒殺搶掠,擾亂民生,如果我們在北伐期間,他們趁機作亂,後果不堪設想。”
此言一出,大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王慶、田虎,這可是大宋的心腹大患,他們占據著大片的土地,擁兵自重,對朝廷的威脅極大。
如果不能盡快剿滅他們,北伐的後方,將永無寧日。
晁雄征聞言,這些賊寇,簡直是國家的蛀蟲,必須盡快鏟除!
他沉聲問道:“吳相,你有什麽好的對策嗎?”
吳用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臣已經派人與王慶、田虎的使者接觸,試圖說服他們歸順朝廷。如果他們能夠迷途知返,自然最好。如果他們執迷不悟,那就隻能動用武力,徹底剿滅他們!”
晁蓋聞言,點了點頭,對吳用的能力十分信任。
吳用足智多謀,善於用計,有他在,這些賊寇,不足為慮。
他沉聲說道:“此事就交給吳卿全權處理,朕相信,你一定能夠妥善解決。”
吳用抱拳道:“臣領旨!”
隨後,晁蓋又與眾臣商議了一些北伐的細節問題,確定了出兵的日期和後勤保障等事宜。
整個朝堂,都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氣氛。
退朝之後,晁雄征獨自一人走在迴東宮的路上,他的心中卻充滿了憂慮。
雖然朝堂上已經確定了北伐的計劃,但是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遼國,可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而且,國內還有王慶、田虎等賊寇作亂,大宋的未來,依然充滿了變數。
就在他沉思之際,突然,一個聲音從背後傳來:“太子殿下,請留步。”
晁雄征聞言,停下腳步,轉過身,隻見趙明誠正快步向他走來。
趙明誠是當朝的大學士,學識淵博,深受晁蓋的信任。
“趙大學士,不知有何事?”晁雄征問道。
趙明誠走到晁雄征麵前,微微一躬身,說道:“太子殿下,臣有一事不明,想請教殿下。”
“趙大學士請講。”
趙明誠頓了頓,說道:“今日朝堂之上,太子殿下力主北伐,臣十分欽佩。但是,臣也注意到,太子殿下似乎對黃潛善大人,頗為不滿,不知是何原因?”
晁雄征聞言,黃潛善,這個奸臣,居然還有人替他說話!
他冷笑一聲,說道:“趙大學士,你覺得黃潛善,是一個好官嗎?”
趙明誠微微一愣,似乎沒有想到晁雄征會如此直接。
他沉吟片刻,說道:“黃潛善大人,雖然有些圓滑,但是,也算盡職盡責,為朝廷做了不少事情。”
“是嗎?”晁雄征冷笑一聲,說道:“趙大學士,你可知道,黃潛善為了討好遼國,竟然私自扣押了我們送給遼國的貢品,導致遼國大怒,差點引發戰端!”
趙明誠聞言,臉色頓時一變,驚唿道:“竟有此事?!”
晁雄征點了點頭,說道:“此事千真萬確,我已經掌握了確鑿的證據。黃潛善,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賣國賊!”
趙明誠聽完晁雄征的話,頓時沉默了。
他沒有想到,黃潛善竟然如此膽大妄為,做出如此喪盡天良的事情。
他歎了口氣,說道:“太子殿下,此事事關重大,臣會立即稟報皇上,請皇上明察。”
晁雄征搖了搖頭,說道:“不必了。此事,我會親自處理。”
說完,晁雄征不再理會趙明誠,轉身向東宮走去。
他的背影,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堅定。
他心中已經做出了決定,他要親手除掉黃潛善這個奸臣,為大宋,掃清障礙!
但是,他要如何做,才能在不引起朝堂動蕩的情況下,除掉黃潛善呢?
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讓他久久無法平靜。
迴到東宮,晁雄征屏退左右,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思考著對策。
他知道,除掉黃潛善,絕非易事,黃潛善在朝中經營多年,黨羽眾多,如果貿然行動,很可能會引起巨大的反彈。
但是,他不能坐視不理,任由黃潛善繼續禍害國家。
他必須盡快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將黃潛善,徹底鏟除!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高懸於空,將整個大地都籠罩在一片銀色的光輝之中。
晁雄征站在窗前,望著天上的明月,心中默默地做出了一個決定。
明日朝堂之上,他便要……
“來人!”晁雄征突然開口,打破了書房的寂靜,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意。
晨曦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晁雄征的臉上,為他棱角分明的麵龐鍍上一層金光。
他一夜未眠,眼中卻不見絲毫疲憊,反而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今日,他要做一件大事,一件足以震動朝野的大事!
早朝的鍾聲響起,沉悶的聲響在宮殿中迴蕩,如同敲擊在每個人心頭。
百官魚貫而入,氣氛比往日更加凝重,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味道。
晁蓋高坐龍椅之上,目光掃過群臣,一股帝王之威彌漫開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太監尖細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打破了短暫的沉寂。
晁雄征深吸一口氣,一步踏出,朗聲道:“父皇,兒臣有本要奏!”他的聲音清亮而堅定,在大殿內迴蕩,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準奏。”晁蓋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兒臣奏請,將黃潛善以叛國罪論處,斬首示眾,並將其罪行刻於石碑之上,立於城門,以儆效尤!”晁雄征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一般,敲擊在眾臣的心頭。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眾臣麵麵相覷,黃潛善雖然在朝中名聲不佳,但罪不至死,更何況是叛國罪!
晁蓋的臉色也微微一變,眉頭緊鎖,沉聲問道:“太子,你可有確鑿的證據?”
晁雄征毫不猶豫地答道:“兒臣手中掌握著黃潛善勾結遼國,私通敵寇,出賣國家利益的確鑿證據!他不僅私吞貢品,延誤戰機,更是暗中向遼國泄露我朝軍事機密,致使我軍屢次戰敗,損失慘重!如此罪行,罄竹難書,豈能容他逍遙法外!”
他說著,從袖中掏出一疊厚厚的文書,呈遞給晁蓋,“父皇請過目。”
晁蓋接過文書,仔細翻閱起來。
隨著他一頁頁地翻看,臉色也越來越陰沉,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焰。
大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眾臣都屏住唿吸,緊張地注視著晁蓋,等待著他的最終裁決。
良久,晁蓋合上文書,猛地一拍龍椅,怒吼道:“黃潛善,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黃潛善早已嚇得麵如土色,渾身顫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求饒:“皇上饒命!皇上饒命!臣冤枉啊!”
晁蓋怒視著他,厲聲道:“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敢狡辯!來人,將黃潛善拖出去,斬首示眾!”
“皇上饒命!皇上饒命!”黃潛善的哭喊聲在大殿內迴蕩,卻無人理會。
兩名侍衛上前,將早已癱軟在地的黃潛善拖了出去。
晁雄征看著黃潛善被拖走的身影,眼中沒有絲毫憐憫,隻有無盡的冷意。
對於這種賣國求榮的奸臣,他絕不會心慈手軟!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要奏。”晁雄征再次開口,他的聲音依舊沉穩而有力。
“講。”晁蓋的聲音中依然帶著一絲怒氣。
“兒臣以為,僅僅處死黃潛善還不夠,我們還應該以此為戒,警示後人。”晁雄征頓了頓,繼續說道,“兒臣請求,將晁氏家訓刻於石碑之上,與黃潛善的罪狀一同立於城門,讓世人銘記,忠君愛國,才是為臣之道!”
晁蓋聞言,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準奏。”
晁雄征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不僅除掉了黃潛善這個奸臣,還借此機會,將晁氏家訓公之於眾,提升了晁家的聲望和影響力。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晁雄征略帶遲疑地說道。
晁蓋見他神色凝重,心中也有些好奇,便說道:“但說無妨。”
晁雄征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兒臣近日夜觀天象,發現北方有異星出現,恐有不祥之兆。兒臣擔心,未來我大宋將麵臨更大的威脅,那便是來自北方的蒙古部落。”
此言一出,大殿內再次一片嘩然。
蒙古?
那是什麽地方?
大多數官員都聞所未聞,更不知道這個地方會對大宋構成什麽威脅。
林衝、吳用等人卻臉色大變,他們曾經聽聞過北方草原上蒙古部落的驍勇善戰,但從未想過,這個部落會成為大宋的威脅。
那些新近歸順的官員更是難以置信地看著晁雄征,他們不明白,太子為何會突然提到一個他們從未聽說過的部落。
晁蓋也是一臉疑惑,問道:“太子,這蒙古部落,究竟是何方神聖?”
晁雄征環視眾人,沉聲說道:“蒙古,乃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驍勇善戰,野心勃勃。雖然他們如今內部紛爭不斷,尚未形成統一的勢力,但兒臣擔心,一旦他們統一起來,必將成為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他的話讓林衝等人遍體生寒,一股深深的恐懼感湧上心頭。
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武將,深知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的可怕之處。
“這……”晁蓋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太子所言,可是當真?”
晁雄征語氣堅定地說道:“兒臣不敢妄言,還請父皇早做準備,以防萬一。”
大殿內再次陷入一片沉默,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太子,你如何得知這蒙古部落之事?”吳用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不安。
晁雄征神秘一笑,“吳相,有些事情,你不知道的還多著呢……”
“父皇,”晁雄征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寒冰裂帛,刺破了大殿中歡欣鼓舞的氛圍,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了他,那眼神中帶著疑惑,帶著好奇,也帶著一絲隱隱的不安。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緊緊地鎖定在黃潛善身上,看得後者冷汗涔涔,衣衫都浸濕了一片。
那眼神,就像獵人盯上了獵物,充滿了壓迫感,讓黃潛善幾乎喘不過氣來。
“兒臣以為,我大宋,不應簽訂這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晁雄征的聲音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像是敲擊在眾臣的心頭。
大殿內原本熱鬧的氣氛瞬間凝固,落針可聞。
黃潛善的身子猛地一顫,臉色慘白如紙,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滾落下來,滴答滴答地打在地板上,仿佛敲響了喪鍾。
他嘴唇哆嗦著,想要開口辯解,卻又什麽都說不出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晁雄征,
晁雄征的話如同一道驚雷,在大殿內炸響。
群臣先是愣了愣,隨後便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太子殿下說得對啊,這城下之盟,我大宋如何簽得?”一位老臣顫巍巍地站了出來,他的聲音雖弱,卻充滿了力量。
“是啊,這城下之盟,簡直是奇恥大辱!”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來,他的聲音慷慨激昂,充滿了義憤填膺。
“我大宋泱泱大國,豈能向蠻夷低頭!”
“太子殿下英明!”
越來越多的官員站了出來,紛紛表示支持晁雄征的意見。
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響亮,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洪流,在大殿內迴蕩。
黃潛善聽著這些聲音,感覺自己像是掉進了冰窖,渾身冰冷,他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晁蓋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欣慰。
他原本還擔心晁雄征年輕氣盛,容易衝動,沒想到他竟然能夠如此沉著冷靜地處理此事,並且贏得了百官的支持。
“太子所言極是!”晁蓋的聲音洪亮而有力,“我大宋,絕不向敵人低頭!這城下之盟,朕絕不簽訂!”
晁蓋的話音剛落,大殿內便響起了一片歡唿聲。
群臣們紛紛高唿“皇上聖明”,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興奮和激動。
晁雄征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也感到無比的振奮。
他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他保住了大宋的尊嚴,也贏得了民心。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開口說道:“父皇,兒臣願率五萬兵馬,北上抗遼,一雪前恥!”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和決心。
晁蓋看著晁雄征,他沉吟片刻,說道:“五萬兵馬,恐力有不逮。朕再撥給你兩萬精兵,共計七萬,務必旗開得勝!”
晁雄征聞言,心中一喜。他知道,晁蓋這是在全力支持他。
“兒臣領旨!定不辜負父皇的期望!”晁雄征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語氣堅定地說道。
他站起身來,目光炯炯地掃視著大殿內的群臣,一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
“諸位愛卿,”晁雄征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我大宋的未來,就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要用我們的鮮血和汗水,扞衛大宋的榮耀!”
“臣等定當誓死效忠!”群臣齊聲高唿,他們的聲音充滿了激情和鬥誌。
晁雄征滿意地點了點頭,他轉過身,看向大殿外的天空。
此時,夕陽西下,天邊一片火紅,仿佛預示著大宋即將迎來一個新的輝煌時代。
“林將軍,”晁雄征突然開口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關於此次北伐的兵力部署……”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了林衝身上,那眼神中,帶著一絲深意。
林衝聞言,虎軀一震,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立刻閃過一絲肅穆,他向前一步,抱拳道:“末將在!”聲音洪亮,宛如平地驚雷,震得大殿都似乎微微顫動。
晁雄征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掃過在場的文武百官,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千錘百煉:“此次北伐,事關重大,不可掉以輕心。我意,以林將軍為先鋒,率三萬精兵,直撲遼國邊境,務必以雷霆之勢,攻其不備!”
林衝聞言,眼中精光爆射,一股熱血瞬間湧上心頭。
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了!
自從被高俅陷害,蒙冤刺配滄州,他心中就一直憋著一股氣,一股想要為國效力,洗刷冤屈的豪情壯誌!
如今,太子殿下委以重任,他怎能不激動萬分?
“末將領命!”林衝再次抱拳,聲音更加洪亮,充滿了必勝的信念,“末將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太子殿下所托!”
晁雄征微微一笑,對林衝的反應十分滿意。
他知道,林衝是一位忠勇之將,有他在,北伐的勝算就多了一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另,調撥水軍將領張順,率兩萬水軍,沿渤海灣北上,牽製遼國水師,以防其從海上襲擊我軍後方。”
“遵命!”人群中,一位身材精壯,皮膚黝黑的漢子,抱拳應道。
他就是水軍將領張順,人稱“浪裏白條”,水性極佳,在水上作戰,幾乎無人能敵。
晁雄征的目光再次掃過眾人,緩緩說道:“剩餘兩萬兵馬,由我親自率領,作為後援,隨時支援前線。同時,我還會調集一批火炮,用於攻城拔寨,務必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響起一片驚唿聲。
火炮,這可是大宋的秘密武器,威力巨大,所向披靡。
有了火炮的助陣,北伐的勝算,無疑又增加了不少。
林衝聽完晁雄征的部署,心中也是暗暗讚歎。
太子殿下不僅英明神武,而且用兵如神,此次北伐,必將馬到成功!
他抱拳道:“太子殿下英明!如此部署,定能讓遼國賊寇聞風喪膽!”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對晁雄征的軍事才能讚不絕口。
一時間,大殿內充滿了對北伐勝利的樂觀氣氛。
然而,就在這時,左相吳用卻突然站了出來,打破了這份樂觀的氣氛。
他微微皺著眉頭,沉聲說道:“太子殿下,皇上,臣以為,在北伐之前,我們還需要解決一些後顧之憂。”
晁蓋聞言,眉頭一挑,問道:“哦?不知吳卿所說的後顧之憂,是指什麽?”
吳用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如今,我大宋境內,除了遼國這個外患之外,還有王慶、田虎等賊寇作亂,他們四處燒殺搶掠,擾亂民生,如果我們在北伐期間,他們趁機作亂,後果不堪設想。”
此言一出,大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王慶、田虎,這可是大宋的心腹大患,他們占據著大片的土地,擁兵自重,對朝廷的威脅極大。
如果不能盡快剿滅他們,北伐的後方,將永無寧日。
晁雄征聞言,這些賊寇,簡直是國家的蛀蟲,必須盡快鏟除!
他沉聲問道:“吳相,你有什麽好的對策嗎?”
吳用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臣已經派人與王慶、田虎的使者接觸,試圖說服他們歸順朝廷。如果他們能夠迷途知返,自然最好。如果他們執迷不悟,那就隻能動用武力,徹底剿滅他們!”
晁蓋聞言,點了點頭,對吳用的能力十分信任。
吳用足智多謀,善於用計,有他在,這些賊寇,不足為慮。
他沉聲說道:“此事就交給吳卿全權處理,朕相信,你一定能夠妥善解決。”
吳用抱拳道:“臣領旨!”
隨後,晁蓋又與眾臣商議了一些北伐的細節問題,確定了出兵的日期和後勤保障等事宜。
整個朝堂,都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氣氛。
退朝之後,晁雄征獨自一人走在迴東宮的路上,他的心中卻充滿了憂慮。
雖然朝堂上已經確定了北伐的計劃,但是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遼國,可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而且,國內還有王慶、田虎等賊寇作亂,大宋的未來,依然充滿了變數。
就在他沉思之際,突然,一個聲音從背後傳來:“太子殿下,請留步。”
晁雄征聞言,停下腳步,轉過身,隻見趙明誠正快步向他走來。
趙明誠是當朝的大學士,學識淵博,深受晁蓋的信任。
“趙大學士,不知有何事?”晁雄征問道。
趙明誠走到晁雄征麵前,微微一躬身,說道:“太子殿下,臣有一事不明,想請教殿下。”
“趙大學士請講。”
趙明誠頓了頓,說道:“今日朝堂之上,太子殿下力主北伐,臣十分欽佩。但是,臣也注意到,太子殿下似乎對黃潛善大人,頗為不滿,不知是何原因?”
晁雄征聞言,黃潛善,這個奸臣,居然還有人替他說話!
他冷笑一聲,說道:“趙大學士,你覺得黃潛善,是一個好官嗎?”
趙明誠微微一愣,似乎沒有想到晁雄征會如此直接。
他沉吟片刻,說道:“黃潛善大人,雖然有些圓滑,但是,也算盡職盡責,為朝廷做了不少事情。”
“是嗎?”晁雄征冷笑一聲,說道:“趙大學士,你可知道,黃潛善為了討好遼國,竟然私自扣押了我們送給遼國的貢品,導致遼國大怒,差點引發戰端!”
趙明誠聞言,臉色頓時一變,驚唿道:“竟有此事?!”
晁雄征點了點頭,說道:“此事千真萬確,我已經掌握了確鑿的證據。黃潛善,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賣國賊!”
趙明誠聽完晁雄征的話,頓時沉默了。
他沒有想到,黃潛善竟然如此膽大妄為,做出如此喪盡天良的事情。
他歎了口氣,說道:“太子殿下,此事事關重大,臣會立即稟報皇上,請皇上明察。”
晁雄征搖了搖頭,說道:“不必了。此事,我會親自處理。”
說完,晁雄征不再理會趙明誠,轉身向東宮走去。
他的背影,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堅定。
他心中已經做出了決定,他要親手除掉黃潛善這個奸臣,為大宋,掃清障礙!
但是,他要如何做,才能在不引起朝堂動蕩的情況下,除掉黃潛善呢?
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讓他久久無法平靜。
迴到東宮,晁雄征屏退左右,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思考著對策。
他知道,除掉黃潛善,絕非易事,黃潛善在朝中經營多年,黨羽眾多,如果貿然行動,很可能會引起巨大的反彈。
但是,他不能坐視不理,任由黃潛善繼續禍害國家。
他必須盡快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將黃潛善,徹底鏟除!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高懸於空,將整個大地都籠罩在一片銀色的光輝之中。
晁雄征站在窗前,望著天上的明月,心中默默地做出了一個決定。
明日朝堂之上,他便要……
“來人!”晁雄征突然開口,打破了書房的寂靜,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意。
晨曦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晁雄征的臉上,為他棱角分明的麵龐鍍上一層金光。
他一夜未眠,眼中卻不見絲毫疲憊,反而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今日,他要做一件大事,一件足以震動朝野的大事!
早朝的鍾聲響起,沉悶的聲響在宮殿中迴蕩,如同敲擊在每個人心頭。
百官魚貫而入,氣氛比往日更加凝重,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味道。
晁蓋高坐龍椅之上,目光掃過群臣,一股帝王之威彌漫開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太監尖細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打破了短暫的沉寂。
晁雄征深吸一口氣,一步踏出,朗聲道:“父皇,兒臣有本要奏!”他的聲音清亮而堅定,在大殿內迴蕩,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準奏。”晁蓋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兒臣奏請,將黃潛善以叛國罪論處,斬首示眾,並將其罪行刻於石碑之上,立於城門,以儆效尤!”晁雄征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一般,敲擊在眾臣的心頭。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眾臣麵麵相覷,黃潛善雖然在朝中名聲不佳,但罪不至死,更何況是叛國罪!
晁蓋的臉色也微微一變,眉頭緊鎖,沉聲問道:“太子,你可有確鑿的證據?”
晁雄征毫不猶豫地答道:“兒臣手中掌握著黃潛善勾結遼國,私通敵寇,出賣國家利益的確鑿證據!他不僅私吞貢品,延誤戰機,更是暗中向遼國泄露我朝軍事機密,致使我軍屢次戰敗,損失慘重!如此罪行,罄竹難書,豈能容他逍遙法外!”
他說著,從袖中掏出一疊厚厚的文書,呈遞給晁蓋,“父皇請過目。”
晁蓋接過文書,仔細翻閱起來。
隨著他一頁頁地翻看,臉色也越來越陰沉,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焰。
大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眾臣都屏住唿吸,緊張地注視著晁蓋,等待著他的最終裁決。
良久,晁蓋合上文書,猛地一拍龍椅,怒吼道:“黃潛善,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黃潛善早已嚇得麵如土色,渾身顫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求饒:“皇上饒命!皇上饒命!臣冤枉啊!”
晁蓋怒視著他,厲聲道:“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敢狡辯!來人,將黃潛善拖出去,斬首示眾!”
“皇上饒命!皇上饒命!”黃潛善的哭喊聲在大殿內迴蕩,卻無人理會。
兩名侍衛上前,將早已癱軟在地的黃潛善拖了出去。
晁雄征看著黃潛善被拖走的身影,眼中沒有絲毫憐憫,隻有無盡的冷意。
對於這種賣國求榮的奸臣,他絕不會心慈手軟!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要奏。”晁雄征再次開口,他的聲音依舊沉穩而有力。
“講。”晁蓋的聲音中依然帶著一絲怒氣。
“兒臣以為,僅僅處死黃潛善還不夠,我們還應該以此為戒,警示後人。”晁雄征頓了頓,繼續說道,“兒臣請求,將晁氏家訓刻於石碑之上,與黃潛善的罪狀一同立於城門,讓世人銘記,忠君愛國,才是為臣之道!”
晁蓋聞言,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準奏。”
晁雄征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不僅除掉了黃潛善這個奸臣,還借此機會,將晁氏家訓公之於眾,提升了晁家的聲望和影響力。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晁雄征略帶遲疑地說道。
晁蓋見他神色凝重,心中也有些好奇,便說道:“但說無妨。”
晁雄征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兒臣近日夜觀天象,發現北方有異星出現,恐有不祥之兆。兒臣擔心,未來我大宋將麵臨更大的威脅,那便是來自北方的蒙古部落。”
此言一出,大殿內再次一片嘩然。
蒙古?
那是什麽地方?
大多數官員都聞所未聞,更不知道這個地方會對大宋構成什麽威脅。
林衝、吳用等人卻臉色大變,他們曾經聽聞過北方草原上蒙古部落的驍勇善戰,但從未想過,這個部落會成為大宋的威脅。
那些新近歸順的官員更是難以置信地看著晁雄征,他們不明白,太子為何會突然提到一個他們從未聽說過的部落。
晁蓋也是一臉疑惑,問道:“太子,這蒙古部落,究竟是何方神聖?”
晁雄征環視眾人,沉聲說道:“蒙古,乃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驍勇善戰,野心勃勃。雖然他們如今內部紛爭不斷,尚未形成統一的勢力,但兒臣擔心,一旦他們統一起來,必將成為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他的話讓林衝等人遍體生寒,一股深深的恐懼感湧上心頭。
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武將,深知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的可怕之處。
“這……”晁蓋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太子所言,可是當真?”
晁雄征語氣堅定地說道:“兒臣不敢妄言,還請父皇早做準備,以防萬一。”
大殿內再次陷入一片沉默,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太子,你如何得知這蒙古部落之事?”吳用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不安。
晁雄征神秘一笑,“吳相,有些事情,你不知道的還多著呢……”